魅力湘西之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文化的介绍
摘要: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而苗族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在其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其他民族的服饰文化,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独有化、多元化的美学形式和艺术体系。
本文将从苗族的历史渊源、服饰总况、银饰加工等方面介绍苗族的银饰文化。
一、历史渊源苗族是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
苗族银饰按照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银饰不仅是美好的和财富的象征,更是避邪的神物,可以带来吉祥和幸福。
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
二、银饰特征苗族银饰素以用料讲究、构图精巧、造型典雅、色彩艳丽、纯朴自然、技艺精湛而著称,具有大、重、多等典型的民族服饰文化特点。
1.1 以大为美苗族银饰以大为美,讲究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在美学上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也是穿戴者的财富象征。
1.2 以重为美苗族银饰以重为美,贵州施洞苗族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而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令人叹为观止。
1.3 以多为美苗族银饰以多为美,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
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
1.4 不变中求变苗族银饰讲究变化,这一点也是在追求大、重、多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多种求变,衍生出更多的外形美。
三、加工工艺苗族银饰的加工基本以家庭作坊为单位进行手工操作。
苗族银匠将熔炼过的白银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苗族银饰加工流程非常复杂,往往一件银饰多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在银饰的外在形式上,苗族银匠会更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进行继承和创新,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
苗族银饰中的图案和纹样
苗族银饰中的图案和纹样摘要:苗族的银饰的独特魅力使其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个民间特有的艺术的产生所要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才成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信仰.本文主要探讨苗族银饰所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苗族银饰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的形成所反映的的苗族人民的风俗民情,生活信仰,以及这些图案纹样所表达出来的苗族人对于宗教`图腾的崇拜。
如果苗族没有文字的话,那摸,苗族银饰中的图案和纹样就是苗族的文字,记载了苗族人的生活的百态,是一本记载苗族风俗民情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苗族;银饰;图案;纹样;生活;宗教;图腾苗族银饰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它的图案和纹样的特点均不相同,所反映的题材也不一样,综观苗族银饰中的图案和纹样,其造型的主题多样化,并且主题大都含混冲突,追究其中的原因,是因为造型者的宗教观念和生活观念的不同,多元化的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
银饰图案的题材多以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为制作内容,也有少量传统民俗戏文、传说人物、场景、山雀、蝴蝶、蜈蚣,田里的鱼虾、田螺,树上的桃子、石榴,门前房后的莲花、菊花、水仙、牡丹,畜圈里的牛、马、鸡、兔,甚至箱子里的古钱、元宝,男人们把玩的唢呐、刀剑等,但凡眼下所见,都成为银匠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和欣赏的苗族文化。
其中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八仙过海”、“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双狮夺宝”等纹样,是按传统民俗的习惯分别表达神通广大、祥瑞喜庆、男女恩爱、发家致富的吉祥涵义。
苗族银饰的图案和纹样整体上看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主要以花鸟鱼虫的生活中的自然纹样为主。
第二类是以龙和凤的纹样为主。
第三类是以受巫术影响严重的稀奇古怪造型的纹样为主。
第一类以花鸟鱼虫为表现题材的图案和纹样在苗族银饰中是最常见的。
在大部分的苗族的银饰的图案中均会看到这样的题材。
尤其在银帽的装饰中层层叠叠各种造型的鸟蝶鱼虫等动物和银键银铃,给人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感觉。
苗族银饰其实也分老银饰和新银饰
苗族银饰其实也分老银饰和新银饰欢迎进入凤凰银饰传习所官网了解更多的苗族银饰和凤凰古城旅游资讯,打造精美苗族手工艺银饰品,传承千年苗族银饰文化。
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将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自己的职责,从未停止对苗族传统文化、工艺的挖掘、保护和技术改造。
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产品制作。
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
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
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
苗族银饰目前很受欢迎,但是有些苗族银饰的含银量才30%-40%。
但是有些苗族银饰是99%的含银量。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会差这么多?但是就算这样也要和苗银区分开,苗银一般来说是不含有银的成分的,主要成分就是白铜。
其实苗族银饰分为老银饰和新银饰,具体有什么不同呢?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
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
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
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巫婆”,确保合家平安。
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
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苗族新银饰就是现在苗族人用纯银打造的银饰,含银量99%。
苗族老银饰,当然也是苗族人自己用的。
不过材料比较复杂,主要是取决于原材料。
如果是用两角的银辅币来加工饰品,其含银就只有30—40%;如果用袁大头来加工,就有89.1%的含银量。
这个情况和汉族地区一样。
但和汉族地区不同的是,贵州历史上曾经大量地流通过“箩箩银”,就是现在人说的“圆盘锭”,苗族老银饰用“箩箩银”加工的也不少,含银量在95%左右,这些银饰中还含有少量的黄金成分(黄金成分是银矿中共生带来的)。
论苗族银饰的价值及传承发展
论苗族银饰的价值及传承发展1. 引言1.1 苗族银饰的定义和特点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指苗族人民用银子制作的饰品。
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装饰品,更是承载着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苗族银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工艺精细、款式繁多、图案独特、寓意深刻等方面。
苗族银饰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婚礼、节日还是其他重要场合,苗族银饰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苗族银饰的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传承,已形成独特的工艺体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过制作和佩戴苗族银饰,苗族人民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展示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苗族银饰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是苗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传承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苗族社会中,银饰不仅被看作一种装饰品,更被赋予了象征着身份、地位和财富的意义。
苗族人民认为戴上精美的银饰可以增加自身的魅力和气质,显示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苗族银饰还承载着苗族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信仰。
在苗族传统信仰中,银饰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驱邪避灾的护身符,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避免不幸和灾祸的降临。
苗族人民在重要的节日和仪式上都会佩戴各种银饰,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社会和宗教意义。
它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银饰在苗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是苗族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设计、锻造、镶嵌、打磨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设计是整个制作过程的第一步,苗族银饰的设计通常受到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元素的启发,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图案的神秘美感。
苗族的银饰文化
苗族的银饰文化穿戴在身上的银饰,苗族不变的传统文化。
苗族文化博大精深,苗族银饰更是深得人们的喜爱,穿戴银饰的苗族姑娘,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然而,银饰的打造,工序却很繁杂。
德西尔珠宝小编带来了苗族的银饰文化,让你更加了解银饰文化。
千百年来,银饰始终在苗家儿女身上熠熠生辉。
银饰对苗族而言,既是早年大规模迁徙历史的遗存,也是驱邪、消灾、祈福的美器。
苗族的节日和庆典很多,每逢佳节,姑娘们便银饰盛装,成群结队地如彩霞般齐聚一堂,展示美丽风采。
在清水江一带,人们还能看到全身佩满银饰的苗族姑娘们在踩鼓场上跳踩鼓舞。
远远望去,恰似银浪阵阵,波光粼粼。
一整套盛装银饰重约十二三公斤,平均价格也随工艺繁复程度浮动在七到十八万之间。
苗族银饰工艺复杂,少则需要十几道工序。
银匠首先将熔化的白银加工成银片、银条和银丝。
加工好的银片被夹进模具进行初步造型。
将压模完成的银片固定在加工台上。
然后采用压、錾、刻、镂等工艺,锻造出各种纹样。
最终根据造型需要再将其焊接或编织成型。
焊接用的是经硼砂水浸泡过的纯度70%-80%的小银片,而非银饰主体纯度为99%的足银。
银饰打造完毕后,还需经历洗银的过程方能白亮耀眼、璀璨夺目。
洗银时,先用喷枪将银器烧红。
再投入盐酸溶液中略加浸泡,如此重复约两次。
最后再用清水洗净晾干,一件精美绝伦的银饰便在匠人的巧手之下诞生了。
苗族银饰长久以来都是在苗族地区流传,改革开放后,其开发前景看好。
但是,银饰锻打技艺一般是在家庭内部承传,无法择优而授,原有艺人多已年老,真正能继承银饰锻造这一精湛工艺的并不多,所以这门特色技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有必要加强保护工作。
苗族银饰解读
苗族银饰的寓意和象征
苗族银饰的寓意和象征有3种:1、富贵,女孩子在身上佩戴银饰,象征着生活的幸福美满;2、爱情,银饰是苗族男女的定情信物,象征着自由恋爱;3、文化,苗族人通常用银饰来传递自己民族的文化,象征着文化传承。
1、富贵
苗族银饰寓意着富贵,在苗族人眼中,女孩子在身上佩戴银饰象征着生活的幸福美满,因此父母在女孩子出生时起就开始准备出嫁时所用的银饰。
2、爱情
苗族银饰寓意着爱情,苗族崇尚婚姻自由,因此银饰自然成为了苗族男女的定情信物,在苗族女孩子心中,若是喜欢一个男孩子,可以将自己的银饰赠送给对方,象征自由恋爱。
3、文化
苗族银饰寓意着文化,银饰在苗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苗族人常用银饰来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象征着文化传承,因此苗族银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1/1。
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调查及对策初探
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调查及对策初探凤凰古城位于中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苗族银饰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凤凰古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银饰技艺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有必要对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调查1.传承人口锐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离开故乡追求更好的生活,导致苗族银饰技艺的传承人口锐减。
2.缺乏传统技艺传承教育:现代教育体系中缺乏对苗族银饰技艺的传承培训,年轻人很难得到专业的教育。
3.市场需求不足:随着社会消费升级,很多人更倾向于购买现代化的首饰,苗族银饰技艺的市场需求不足。
4.材料难以获取:传统的苗族银饰需要用到一些特殊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取逐渐困难,导致制作工艺受到限制。
二、对策初探1.引导年轻人回乡传承: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年轻人回到故乡传承苗族银饰技艺,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培训和补贴。
2.开展传统技艺培训:在当地开展苗族银饰技艺的培训班,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传统的制作工艺。
3.开发市场推广: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赛事等活动,提升苗族银饰技艺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4.推动材料研发和保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苗族银饰材料的研发和保护,保证传统材料的供应和使用。
通过以上初步对策的探讨,可以为凤凰古城苗族银饰技艺传承现状提供一定的应对之策。
政府、学校、企业等不同部门可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苗族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和支持苗族银饰技艺的传承,让这一文化传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历史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苗族人民已经开始使用银饰装扮自己。
而在明清时期,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起,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特点1. 独特性: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具有非常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它融合了苗族传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元素,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 工艺复杂: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制模、铸造、打磨、雕刻等多个环节。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心制作和处理,才能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
3. 手工制作: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完全手工制作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锤打和打磨才能完成。
这种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保留了苗族文化中对手工艺品的珍视和尊重。
4. 精美细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产品精美细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它不仅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更是展示苗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三、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应用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广泛应用于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如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
同时,在各种庆典活动中也会使用到苗族银饰装扮自己,如婚礼、葬礼等。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也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欣赏和收藏苗族银饰,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对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法律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培训和传承:加强对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培训和传承工作,建立相关机构和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苗族的工艺品介绍
苗族的工艺品介绍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工艺品制作技艺,其工艺品以金银器、铜器、陶瓷、刺绣、木雕、草编、篾器等为主。
以下是苗族的一些工艺品介绍:
1. 银饰品:苗族银饰品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装饰品,其以手工银饰为主,包括项链、手镯、戒指等。
银饰品常用来装饰女性的头部、颈部和手腕,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2. 花布鞋:苗族的花布鞋是苗族传统手工制作的鞋子,使用苗族特色的布料进行缝制,花纹多样且色彩鲜艳。
花布鞋作为苗族女性最常穿的鞋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代表了苗族的文化和传统。
3. 布背心:苗族的布背心是苗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手工织成,花色繁多。
布背心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和装饰,有些背心上还会绣上苗族传统图案或手工花样。
4. 苗绣:苗绣是苗族的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以其丰富的图案和鲜艳的颜色而著名。
苗绣通常用来装饰衣物、帽子、鞋子等,图案多以花鸟、动物和苗族人物为主题,线条细腻、色彩鲜艳。
5. 木雕:苗族人民善于利用木材进行雕刻,制作出许多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如雕刻屏风、木质雕花门窗、木雕雕塑等。
苗族的木雕工艺品造型独特,常以苗族
神话传说、动植物和人物形象为题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上述只是苗族工艺品中的一部分,苗族的工艺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传承。
苗族银饰的文化意义
苗族银饰的文化意义银饰对于苗族人来说意义非凡,无论在哪里繁衍生息,苗族银饰总能成为当地的亮点和别具风情的人文景观。
在苗族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从兴盛到衰落,从水草丰茂的中原逐渐转向荒凉,银饰陪伴着苗族的祖先经历重重苦难和漫长流浪,也在迁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苗族人的银饰情节自古有之,这与苗族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苗族祖先相信,银饰具有驱邪消灾去病的作用,因此在迁徙的过程中人们都会佩戴银饰,途中如果想要饮水,苗族先民也会将银饰放置水中,看看是否有毒。
而苗族银饰大多会配有响铃,这种独特的饰物让人们在迁徙过程中哪怕走散,也能闻声寻人。
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
民间还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的说法。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
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头戴银冠,项饰银圈,身着银衣,手配银镯,脚套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
银饰是苗家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苗乡年节,或婚嫁迎娶,苗寨便成了银的世界,这是苗家独有的“银饰文化”。
从明代起,苗族银饰即在局部地区具备了识别婚否的功能,如今,这种功能已十分普及。
在大多数情况下,银饰主要是用来装饰未婚女性的。
多数地区的芦肇场,环佩叮当的银饰盛装代表一张通行的入场券,是向围观的后生展示自己的资格证书,否则,再俊俏的姑娘也只能做一名旁观者。
银饰在某些地区还是苗族男性的婚否标志。
贵州黎平苗族男性喜戴项圈,未婚时戴三件,婚后戴一件。
迸入20世纪80年代后,佩戴的圈数有所增加,末婚为五件以上,婚后为三件。
在某些苗族地区的恋俗中,银饰作为规定的示情物或定情物出现。
织金苗族姑娘节日求偶时的暗示标志是一袭彩绣背扇,其上必缀一排银铃吊。
姑娘身后的背扇一则展示她心灵手巧,二则暗示她具有生育能力,银饰则表现她家的富有。
苗族银饰的艺术特色
绪论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
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银铁匠精心做成,据说已有400多年历史。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本文通过对苗族银饰的特征和文化方面的介绍,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的传统的银饰文化,为以后的首饰设计如何更多的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一、苗族银饰的特征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
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
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银饰加工工艺流程
苗族银饰加工工艺流程苗族银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一个苗族银饰作品都体现出了苗族的精神和信仰。
在苗族传统文化中,银饰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既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又代表了苗族的文化和历史。
苗族银饰加工工艺流程也是非常复杂的,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步是设计。
苗族银饰的设计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到人体的比例、饰品的尺寸、款式、纹路等等方面。
设计师在起草初步草图后,需要与工匠进行多次沟通和修改,直到达到理想状态。
第二步是制作。
银饰一般是由多个小件组成的,制作时要对每一个小件都进行细致的加工。
首先,需要将银条剪成合适的长度。
然后,再用特殊的工具对银条进行压缩和拉伸,使其变得更加细腻和光滑。
接着,将银条弯曲成需要的形状,再进行镶嵌和打磨,最后完成一个小件的制作。
第三步是组装。
将制作好的银件进行组装和拼接,需要非常精细和细致,以保证每一个小件拼接时的准确度和美观度。
在进行组装时,需要考虑到饰品的整体美观度,同时还需要注意拼接处的牢固度。
第四步是镀金。
完成拼接组装的银饰需要进行镀金处理。
在镀金时,需要使用电化学方法将一层金属覆盖在银带上,以增加银饰的美观度并且增加银饰的使用寿命。
第五步是打磨。
镀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步的打磨。
在打磨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砂纸和砂轮来打磨银饰。
这时需要非常小心,避免损坏饰品。
最后,就是包装和出售。
苗族银饰一般都会进行精美的包装,以体现出它的高档感。
一旦包装完成,银饰就可以出售到市场上,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苗族文化的魅力。
总之,苗族银饰加工工艺流程比较繁琐,需要十分细致的精神和技艺。
只有多年的经验和对苗族文化深入研究,才能打造出一件精美的银饰。
苗族银饰不仅是苗族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服饰银饰介绍
苗族服饰银饰介绍
苗族服饰银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女性的重要装饰品。
银饰广泛用于苗族女性的头饰、颈饰、手饰、足饰等,形状多样,工艺精美。
苗族银饰的样式丰富多样,主要有耳环、首饰、纳指、足饰等。
其中,耳环是苗族女性最常佩戴的银饰之一,有不同的造型,如剑形耳环、圆环耳环、花形耳环等。
首饰通常是由项饰、胸饰和腰饰组成,采用银饰与珠子、花卉等组合制作而成,十分华丽。
纳指是苗族女性特有的银饰,佩戴在小拇指上,象征着婚姻的祝福和纳福的寓意。
足饰则是苗族女性在节日和婚庆等场合常佩戴的银饰,如踏脚饰、脚搡、脚链等。
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常采用程控银器制作技术,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包括设计、雕刻、锻造、打磨、翻花、抛光等环节。
银饰上常以苗字、花纹、动物等为图案装饰,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苗族人民把银饰视为财富和幸福的象征,银饰也是苗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佩戴银饰,苗族人民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同时,苗族银饰也成为苗族文化与艺术的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苗族服饰】图案优美、巧夺天工的海南苗族银饰
【苗族服饰】图案优美、巧夺天工的海南苗族银饰苗族银饰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饰物,主要用于妇女的装饰。
品种多样,从头到脚,无处不饰,包括头饰、面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臂饰、脚饰、手饰等,彼此配合,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
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素有龙头凤尾之美称,其制作较为复杂,使用的小件饰品少则一百五十余件,多则达两百余件,价值昂贵。
苗族银饰精致美观,以贵州省雷山县和湖南省凤凰县的制品为代表,其中雷山县的银匠主要集中在西江镇的控拜、麻料、乌高。
儿童爱戴银饰帽,年轻的姑娘爱戴银质耳环、插花、手镯。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
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
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
婚嫁之日,银饰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海南苗族同胞精心制作的银饰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如项圈和手镯就有实心、空心、镂花、圆柱、六方形、棱角形等。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银饰是苗家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苗乡年节,或婚嫁迎娶,苗寨便成了银的世界,这是苗家独有的“银饰文化”。
海南苗族的银饰,多数是由本民族的银匠制作,富有民话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图案优美、巧夺天工。
苗族的银饰主要有银冠、银角、银梳、银耳环、耳柱、耳坠、项圈、项链、亚领、手镯、戒指等。
这些银饰多为苗族银匠手工制作。
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等。
工艺方法有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
图案多系龙凤花鸟等动植物纹样,其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湘西苗族银饰的分类与文化内涵
作者: 田茂军
作者机构: 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版物刊名: 民族论坛
页码: 24-25页
主题词: 湘西苗族;文化内涵;银饰;分类;加工制作;民间工艺;手工技艺;精心设计
摘要:银饰是湘西苗族人民最为喜欢的传统民间工艺晶,银饰的加工是湘两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
在四月八的节日里,苗族妇女必穿盛装,盛装必佩戴银饰。
银饰从佩戴形式来看,可分为头饰、颈饰、肩饰、胸饰、腰饰、脚饰、手饰等不同部位饰品,每一部位的组件又有多种形式。
银饰都是本土苗族银匠精心设计并加工制作而成,体现了苗族银饰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美学意韵,成为民族的外在标示与独特的徽记。
苗族银饰特点
苗族银饰特点
1. 以大为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
堆大为山,呈现出巍峨之美;水大为海,呈现出浩渺之美。
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
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家庭富裕程度是不错的,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2. 以重为美
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当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
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
3. 以多为美
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也是十分惊人的。
很多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
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
特别是清水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
傣族男子的纹身习俗讲究纹身部位愈宽、图案愈复杂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浑身上下戴着密密的珠饰、贝饰;青海牧区藏族妇女的“加龙”背饰充分体现了追求大和多的审美原则;德昂族的腰箍多达三四十圈,可谓追求饰品数量的典型.。
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
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一、苗族银饰的文化历史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苗族古老的文化传统。
苗族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苗族就已经开始制作银饰。
苗族银饰的制作技术从古至今都有所发展,从最初的铸银到后来的雕刻,苗族银饰的制作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
二、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1、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它的制作方式上。
苗族银饰的制作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不仅要求银匠掌握铸银和雕刻技术,还要求有很强的艺术美学和设计能力。
每一件苗族银饰都是苗族文化的精粹,它蕴含着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2、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还表现在它的象征意义上。
苗族银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还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象征着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美学。
它代表着苗族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也代表着苗族人民的精神和文化。
三、苗族银饰的社会价值1、苗族银饰的社会价值表现在它的文化传承上。
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传承。
苗族银饰的制作技术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它代表着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苗族文化的精粹。
2、苗族银饰的社会价值还表现在它的经济价值上。
苗族银饰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的制作技术十分复杂,因此它的经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苗族银饰不仅是苗族文化的象征,也是苗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苗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结语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它是苗族文化的精粹,也是苗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银饰的制作技术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它代表着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苗族文化的精粹。
苗族银饰制作方法
苗族银饰制作方法一、材料选择苗族银饰的制作材料主要有银料、铜料、铅料等。
其中,银料是主要的材料,通常采用纯度较高的银材,以确保银饰的质感和耐用性。
铜料和铅料主要用于铸造银饰的模具,以及制作一些特殊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如焊料、磨砂纸、砂纸等。
二、工具准备苗族银饰的制作需要一系列的工具,包括熔炼炉、铁锤、砧子、钳子、剪刀、焊枪等。
其中,熔炼炉是制作银饰的重要工具,用于将银料加热熔化,以便进行铸造和加工。
铁锤和砧子用于敲打和压制银饰,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钳子和剪刀用于剪切和拼接银饰。
焊枪用于将不同的银饰部件焊接在一起。
三、工艺流程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首先,需要进行设计,确定银饰的样式和图案。
这一步通常由经验丰富的银饰师傅完成,他们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文化传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银饰样式。
2. 熔炼:将银料放入熔炼炉中,加热至熔化。
然后,将熔化的银料倒入模具中,等待银料冷却凝固。
3. 铸造:将凝固的银饰取出,用铁锤和砧子进行敲打和压制,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雕刻:用刻刀在银饰上进行雕刻,刻出所需的图案和花纹。
这一步需要师傅有较高的雕刻技巧和审美水平,以确保银饰的美观和精致。
5. 焊接:将不同的银饰部件用焊枪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银饰。
6. 磨光:用磨砂纸和砂纸对银饰进行磨光,以去除表面的粗糙和不平整,使其表面光滑美观。
7. 洗涤:将银饰放入温水中,加入适量的洗洁精,用软布擦拭干净。
最后,用干净的布擦干银饰,使其焕发光泽。
以上就是苗族银饰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工具准备、工艺流程等方面。
希望能为有兴趣了解和实践的读者提供帮助。
苗族银饰的象征-精选资料
苗族银饰的象征银饰作为苗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挑花、刺绣、蜡染并称苗族传统四大工艺。
苗族银饰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与其历史、文化、宗教、伦理道德以及生活习俗等关系渊源深厚,体现出苗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苗族是一个偏爱“银”的民族。
据《新唐书》记载,唐贞观三年,苗族首领谢元深入朝的装束“以金银洛额”,是有关苗族银饰最早的文献记载。
到了明朝,随着经济的发展,苗族地区出现了银钱,并逐渐取代了以物换物的商品交易方式,为银饰的加工提供了原材料,推动了苗族银饰的发展。
自清朝以来,银饰开始向苗族各部落普及,并风靡一时。
到上世纪80年代,银饰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应该说,银饰的出现是苗族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出苗族不同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银饰在苗族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映了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意识形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服饰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含义。
下面,我们以黔东南苗族银饰为例,探究一下苗族银饰背后的象征含义。
一、物质的象征马克思曾说过:金银是财富的物质代表。
从《苗族古歌》所描述的人们对金银的重视与喜爱程度可以看出,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拥有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正是这种物质象征,诞生出了苗族豪华的盛装银饰。
银饰以多、大、重为美,一套盛装银饰数量达三四十件之多(以施洞清江苗银饰为最),价格在万元以上,重量达一二十斤。
沉重而美丽、豪华而自然,体现着淳朴,彰显着华贵。
在黔东南苗族习俗中,父母十分重视女儿(尤其是长女)的嫁妆,以其嫁妆的多少作为自己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女儿的嫁妆主要就是银饰。
苗家女子佩戴的银饰花样繁多,有银角、银梳、银冠、银簪、银耳环、银项圈、银项链、银锁、银玉领、银衣片、银腰带等多种。
女儿出嫁时身着银饰的数量就成了父母荣耀的象征。
为此,早在从女儿刚一出生时起,父母亲就开始为其积攒银料。
在银饰作为拥有财富和地位象征这种思想观念的刺激下,人们相互效仿、攀比,使得银饰发展空前繁荣,从“以金银洛额”逐渐发展成为全身的披挂。
描写苗族银饰的唯美短句子(精选2篇)
描写苗族银饰的唯美短句子(篇一)《苗族银饰之美:唯美短句如诗如画》1. 银饰点缀苗族风采,闪耀光芒如星海。
2. 手链系满幼女姿态,银亮燃烧童年岁月。
3. 耳坠摇曳轻盈,在阳光下舞动着心灵。
4. 项链系起豪迈口风,纹路复杂如维纳斯。
5. 银环缠绕指尖柔软,情感流淌无声无息。
6. 脚链闪耀步伐,勾勒出女性独特韵味。
7. 发簪镶嵌明亮宝石,错落有致如玫瑰花园。
8. 银戒指镂刻花纹,与岁月共同见证爱恋。
9. 银耳钉镶嵌蓝宝石,绽放如梦幻星辉。
10. 银胸针别具匠心,点缀感恩与荣耀。
11. 银坠饰飘逸悠然,演绎苗族文化的灵魂。
12. 银帽针扣住儿童天真,释放对童年的追逐。
13. 手镯系起年华,轻轻摩挲回忆的编织。
14. 银纽扣勾起柔情,温柔细腻如初恋。
15. 蹁跹而动的银踝链,勾勒出生命的旋律。
16. 银手环锁住美丽,灵动舒展如流水般柔顺。
17. 银簪子梳起自信,撩动心弦的风情。
18. 银镜子照见自我,透射出苗族的文化精髓。
19. 扣住心灵的银扣,保护起家谱的珍贵。
20. 银腰带勾勒腰间曲线,婀娜多姿舞动风姿。
21. 缀满银马甲散发英勇,见证苗族的豪情万丈。
22. 银眼镜架映照智慧,眼神剔透如明月清辉。
23. 银口红盛装妩媚,将苗族女子佳容点缀。
24. 银袖扣银光闪耀,衬衫裙摇曳自如。
25. 银耳环凝聚时光,见证岁月变换的美好。
26. 银表链轻舞于胸前,时光永驻心头。
27. 银手链牵动情绪,串联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28. 银戒指守护心灵,将爱情封存在永恒的承诺中。
29. 银足链点亮步履,脚步轻时,散发美丽的芬芳。
30. 银项链系起遥远的记忆,串联家族血脉的延续。
31. 银胸针别样高傲,彰显苗族人民的气质。
32. 银坠饰镀上佛光,寄托着对宇宙的尊崇。
33. 银帽针点缀耀眼,如月光洒在青山之巅。
34. 银手镯伴随岁月,见证生活的无尽变幻。
35. 银扣牢牢系住希望,守护着苗族人民的梦想。
36. 银镳扣照耀战神,呼应着苗族的英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魅力湘西之苗族银饰
欢迎进入凤凰银饰传习所官网了解更多的苗族银饰和凤凰古城旅游资讯,打造精美苗族手工艺银饰品,传承千年苗族银饰文化。
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将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作为自己的职责,从未停止对苗族传统文化、工艺的挖掘、保护和技术改造。
目前已挖掘、复原、整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有:溶化、锻造、浮雕、透雕、圆雕、冷拉丝、搓丝、多层掐花、编丝、吹焊、镶嵌等,并已用于产品制作。
苗族银饰在各族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苗族银饰以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极具审美的“银文化”。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
头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外加手圏、戒指等及披肩、腰带等。
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经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湘西苗族妇女特别喜爱银首饰,因为它是吉祥、光明、美丽,富有的象征。
每当节庆之时,有的苗族妇女从头到脚全身缀满了银饰品,琳琅满目,熠熠生辉。
湘西苗族银饰,以凤凰三江区、腊尔山区,花垣雅酉地区最具特色。
现作如下介绍:
1、银帽,又名接龙帽,俗称“雀儿窠”,苗语叫“纠”。
雪银1500克左右,工10多个,非富有人家不能制。
一寨,几寨才能一顶,需用时,可借用。
湘西州博物馆有藏银花大平帽;
2、银花大平帽,民国是期打制,呈圆形,直径60厘米,重470克。
此帽为苗族姑娘春夏秋季未包头帕时戴于头上的装饰品。
一般是集会喜庆之时使用。
戴时短须在前,长须在后。
其构造由三大件组成:前后为两块半圆形银皮合成圆形,中空用细丝螺旋构成圆顶形。
三大部件可以拆开。
帽顶焊有花、鸟、鱼、虾、龙、凤、蝴蝶等图样,并饰有湖绿和桃红丝线花束,如繁花绿叶铺满其冠,与银色辉映相衬,显得既美观又富有诗情画意;
3、插头银花
插头银花,苗语称为“疏山”,J凤凰山江、腊尔山地区苗族妇女最喜爱的头饰之一。
婚嫁、节庆、过年时才插戴。
一般重40克。
造形有关公大刀、菊花、梅花、桃子、棋盘花、蝴蝶、寿字等,上吊有湖绿桃红丝线花束。
4、插头银椿花,
插头银椿花,苗语称“木比咬”,是苗族妇女插在首帕上的银饰,凤凰县山江、腊尔山、花垣县雅酉等地苗族妇女喜插戴,相邻的贵州松桃苗区也盛行。
椿花下端为插杆,中间为蝴蝶、白鹤、虾子、梅花、螃蟹等物样,缀有绿丝线花束。
逢年过节赶集做客,则将椿花插在头巾上。
5、银凤冠
银凤冠,是湘西17以下未出嫁苗族姑娘戴在前额的装饰品。
一般重180余克,长37厘米。
凤冠戴在疛上呈半弧形。
构造为银皮一块宽约4厘米,长约37厘米。
上缕空有多枝方孔古钱,莲花纹,梅花点,梅花朵及阴刻五个“”字。
两头为对称的蝴蝶和一半圆圈。
银皮上悬有造形栩栩如生的二龙抢宝、双凤戏菊和各种花草。
银皮下端有九只展翅欲飞的凤,每只凤嘴含吊一根银细链,三条须,长5厘米。
6、儿童帽饰
湘西苗族儿童银饰主要是帽饰、手镯和胸饰,而帽饰最为丰富多彩,工艺精湛,造形逼真。
如一件银饰狮子造形,重135克,银饰下为花瓣组成的八角圆形,瓣上钻星点和梅花,上有鲜活如此的蝴蝶、虾、螃蟹、鱼、花、草等银制作。
花草虫鱼上缀有红绿丝线花束。
中
间为一圆银片,上为一银狮。
其狮造形逼真,周身钻满纹饰,口、耳、身、尾饰满银须,稍抖动,便毛须颤动,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