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60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60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5-09-28T14:39:31.2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作者:王爱虹[导读]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 (黑龙江大庆 163411)新生儿硬肿症在临床上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也可简称为新生儿冷伤。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 (黑龙江大庆 163411)【摘要】目的:探讨60例新生儿硬肿症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常规行复温、抗感染、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以2~5ug/(k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维持1d治疗。结果:经过5天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体温恢复和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硬肿消退速度更快,临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良好,效果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是临床常见的两种血管活性药,小剂量的多巴胺能兴奋多巴胺受体,以此扩张心、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达到利尿、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的功效,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微循环状况,预防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普及应用。【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体会新生儿硬肿症在临床上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也可简称为新生儿冷伤。是指由于寒冷或在机体多种疾病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水肿的病理现象,临床可伴有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并发症[1],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临床以早产儿多见,严重危及着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机体缺血缺氧、组织摄入不足或其他外界感染因素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须早期及时给予治疗[2]。为进一步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找寻最佳的治疗手段,本文选取近期入住我院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该症的临床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硬肿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均表示自愿参与此次治疗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处理方法常规行复温、抗感染、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以2~5ug/(k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维持1d治疗,且由静脉泵组严格控制好输液的速度。
两组患者均以5d时间为一个治疗疗程,5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3评价标准
1.3.1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①痊愈:患儿体温12h内恢复正常,硬肿在3天内均已完全消散,全身、局部器官和组织均无不适,患儿反应良好,正常饮食。②显效:患儿体温12h内恢复正常,硬肿在5天疗程期内基本消散,各器官功能包括尿量均恢复正常。③好转:患儿24内体温恢复正常,硬肿在7天内全部消散,病情好转,除尿量外各器官功能基本在恢复状态。④无效:患儿体温虽在24h内恢复正常,但硬肿7天内仍未完全消散,甚至出现硬肿加重的趋势,各脏器功能尚未恢复,患儿反应差[3]。
1.3.2具体的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退时间及患儿住院天数等病情改善方面的不同。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认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经过5天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
3.33%,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体温恢复和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硬肿消退速度更快,临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良好,效果更为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作为一个弱势的特殊群体,由于其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成熟、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而脆、机体储热能力低下等生理特点,导致机体容易失热,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此外,由于新生儿体内的棕色脂肪较少,且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心动脉附近的两肩胛之间,在有氧的参与下才能产生热量,但是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过大、熔点高,故在天气寒冷时新生儿容易凝固出现皮肤硬肿[4]。针对此现象,复温、抗感染、补液及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均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常规治疗,其中,实施暖箱复温,采用逐步复温法更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新生儿的个体差异性,光是以暖箱复温这种物理治疗为主的治疗手段依然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一旦复温无效,硬肿持续时间过长,患儿血液粘稠度升高,将直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微循环改变,危及患儿生命[4]。本文通过对治疗组患儿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儿体温恢复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缩短,硬肿消退速度快,大大促进了患儿的早日康复,深受家属满意。
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是临床常见的两种血管活性药,小剂量的多巴胺能兴奋多巴胺受体,以此扩张心、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达到利尿、减轻水肿和心脏负担的功效,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微循环状况,预防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海琪.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20(13):128-129.
[2]钟郑发.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1(6):768-770.
[3]许萍,梅灏,罗应琴.新生儿硬肿症13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7):1306-1307.
[4]魏玉芳.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