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概论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以模板式刀片法测定,正常人出血时间(BT)不超过9分钟。
(一)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和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
若血管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从而制止出血。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③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管损伤后,由于内皮下胶原的暴露,1~2s内即有少量的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上。
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和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和TXA2,进而促进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聚集、黏着在已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的血小板上,形成血小板止血栓,从而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的止血作用。
3.血液凝固血管受损也可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交织成网,以加固止血栓,称二期止血。
最后,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并长入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二)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
1.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其中按国际命名法以发现的先后顺序用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凝血因子Ⅰ~ⅩⅡ(简称FⅠ~FⅩⅡ,其中FⅤⅠ是血清中活化的FⅤ(FⅤa),已不再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凝血因子〉。
生理性止血、血型鉴定
(5)ABO血型的遗传: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A,B,O三个基因控制; A,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一对染色体只能有A,B,O三个基因中的两个
父代
A O + BO
子代
AB
A O BO OO
25
凝血时间
取3支0.6x8cm的洁净玻璃试管,置于37℃恒 温水浴,抽取3ml静脉血后开始计时,取下针 头,将试管稍倾斜,缓慢沿试管壁将血液注入 试管内,每管个1ml,静置于37℃恒温中。
当血液离体5min后,每隔0.5min后将第1试管 倾斜1次,直至试管倒置血液不流为止,依此 法顺序观察第2及第3试管,第3试管血凝时间 为凝血时间(CT)
注意事项:
1.玻片及试管必须洁净,以免出现假凝集 现象。 2.用牙签混匀血液和标准血清时,不能用 同一端,谨防三种血清混合。
二.血型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指血细胞膜表面特异性抗原的
类型。 血型(blood group):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
型。
红细胞凝集:将两种不相容血型的血液滴加在薄 片上混合,红细胞彼此聚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 红细胞凝集。在补体的作用下,可引起凝集的红 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素
因子Ⅶ 前转变素
编号
同义名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因子Ⅸ 血浆凝血活酶
因子Ⅹ Stuart-Prower因子
因子Ⅺ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因子Ⅻ
接触因子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此外,凝血因子还有:高分子激肽原、PF3、前激肽释放酶等。
10
(二)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外源性激活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
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The basic step of blood coagulation (血液凝固的基本阶段)
Prothrombin activator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3-53
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激活物 Ca2+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Ca2+
纤维蛋白
Physiology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Formation of Prothrombin activator)
3-49
Physiology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The basic process of hemostasis * 1.血管收缩(vessel contraction): 1.局部反应;2.反射性;3.血小板释放物质(5-HT、TXA2)
*2.血小板血栓形成(platelet thrombus formation ) 血小板附着、释放、聚集
Physiology (四) 血液凝固的调控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1)屏障作用:防止凝血因子、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接触
(2)抗血小板、抗凝血作用:①合成、释放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抑制血小板聚集; ②抗凝血物质: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凝血酶调节蛋白; 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3-55
内源性
胶原、异物
K
PK
Ⅻ
凝血酶
原激活 表面激活
HK
物的形
Ⅺ
成
磷脂表面阶段
Ⅻa Ⅺa
Ⅸ Ⅷ
Ⅶ
Ⅸa
Ⅷa
PL
Ca2+
外源性 组织损伤
Ⅲ
Ⅶa
PL
Ca2+
生理性止血的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的名词解释生理性止血是指机体在受伤或创伤后,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停止出血的一种自然过程。
这一过程旨在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损伤,并促进伤口的修复与愈合。
生理性止血是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的结果,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凝块形成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血管收缩是生理性止血的第一步。
当血管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通过神经传导、激素调节和细胞因子等机制引发血管平滑肌收缩。
这种收缩可以减小伤口处的血管直径,从而降低出血的速度。
此外,血管收缩还能够帮助限制血液流失范围,防止伤口扩大。
这一过程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一旦损伤发生,交感神经会迅速传递信号,刺激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是生理性止血的第二步。
血小板是一类富含血小板球蛋白的细胞碎片,它们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为止血起到关键作用。
受损的血管内壁会释放一种称为血管损伤因子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够吸引血小板到伤口区域。
一旦血小板抵达损伤处,它们会粘附到受损的血管壁上,并与其他血小板发生聚集。
这种血小板聚集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止血塞栓,进一步减缓了出血的速度。
血凝块形成是生理性止血的最后一步。
当血小板聚集在伤口处时,它们会释放一种称为血栓素的蛋白质。
血栓素能够激活凝血因子,从而引发血液中的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级联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一系列酶促反应和凝血因子的激活。
这一过程最终导致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
血栓能够堵塞伤口处的血管,进一步减少或阻止出血,同时也为伤口的修复提供了基质。
生理性止血的上述三个步骤在机体内相互协调。
它们通过血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细胞调节等机制相互作用,以尽快实现血液的凝结和止血。
此外,一些辅助因子,如维生素K、钙离子等也对生理性止血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的必需物质,而钙离子参与了凝血级联反应的多个步骤。
总之,生理性止血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目的是保护机体免受进一步损伤。
生理性止血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名词解释
生理性止血是指人体在受到外界刺激或损伤后,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停止或减轻出血的现象。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等步骤。
血管收缩指的是受损血管的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当人体受到伤害时,受损的血管会迅速收缩,这种收缩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经过收缩后,可以尽可能地将受损血管闭合,从而减少血液的外流和出血的程度。
血小板聚集是止血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碎片,它们可以通过血浆中的一些细胞因子和血管壁上的受损区域结合,形成血小板栓子,以封堵损伤血管。
血小板聚集起到了一种黏附和黏附的作用,可以帮助停止出血并促进血管修复和愈合。
凝血是生理性止血最后一个重要的步骤。
凝血是指在受损血管周围形成血栓,以阻止出血的进行。
当血管损伤时,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血栓。
这种血栓由纤维蛋白等蛋白质构成,具有粘稠性和弹性,它能够黏附住血管壁上的血小板,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网,从而促进止血过程。
除了上述步骤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理性止血的机制,如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修复等。
在血管受损的情况下,红细胞会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一起聚集在受损区域,形成一个稳定的血栓。
血管修复是指受损血管的再生和修复过程,这需要一些生物学因子和细胞的参与。
总的来说,生理性止血是人体自身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来停止或减轻出血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凝血、红细胞聚集和血管修复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的流失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生理性止血
止血和血液凝固
Hemostasis and blood coagulation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 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 血管收缩 (Vascular constriction) –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Platelet plug formation) – 血液凝固 (Coagulation or blood clotting)
FⅫ,Ⅺ, Ⅸ,Ⅷ,Ⅹ,Ⅴ 参与的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FⅢ, Ⅶ, Ⅹ,Ⅴ FⅢ来自血液之外
反应步骤
多
少
凝血速度
慢
快
凝血酶原的激活及纤维蛋白形成
Prothrombin 凝血酶原
Prothrombin
activator
Ca2+
Thrombin
凝血酶
Fibrinogen
Fibrin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途径 (Intrinsic pathway)
Prekallikrein 前激肽释放酶
Ⅺ
Kallikrein激肽释放酶
S-
Ⅻa
Ⅻ
启动: 血液与带负电荷异物表面接触
HMWKininogen激肽原
Ⅺa
Ca2+
Ⅸ
Ⅸa
PL
Ca2+
Ⅷa
Ⅹ
PLⅩa
Ca2+Ⅴa
Ⅷ Ⅴ
Prothrombin 凝血酶原 Fibrinogen 纤维蛋白原
生瀑布式凝血反应 • F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VtK依赖性)
生理学课件之血液2生理性止血
1. FX被激活(FXFXa); 2. 凝血酶原被激活(FⅡ FⅡa); 3. 纤维蛋白原被激活(F I F Ia)。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凝血的过程
凝血过程多为内、外源性凝血同时进行,相互促进 凝血因子一旦被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而发生瀑
布式的凝血反应,是一个正反馈 Ca2+在多个环节起作用;因子Ⅷ缺乏可导致A类血友病
大,通过内源性途径形成大量因子X酶复合物,从 而激活足量的FXa和IIa ,完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11
(四)血液凝固的负性控制
1.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正常内皮-屏障,防激活 血管内皮合成释放前列环素、NO抑制血小板聚集 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 2.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
17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blood group):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 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混合 后,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原(agglutinogen):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 质、糖蛋白或糖脂起抗原作用,称为凝集原。
凝血时间:静脉血放入玻璃试管中,采血到凝血,4~12min
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块中的血小 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淡黄色的液体
与血浆的区别:由于在凝血中一些凝血因子被消耗,故血清与 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F I、II、V、VIII、XIII等因子, 但也增添了少量凝血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正常时,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 血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1、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避免血液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与内皮下的胶原和组织因子接触,避免凝血系统 及血小板激活。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作用。
内皮细胞合成硫酸乙酰肝素,能与血中抗凝血酶 结合灭活凝血酶、FXa等多种活化凝血因子。
内皮细胞合成凝血酶调节蛋白,与蛋白质C系统 灭活FⅤa、FⅧa。
此外, FⅫa、激肽释放酶也可激活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溶酶最敏感的底物是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 将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被分解为许多可溶性小 肽,成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部分有抗凝作用。
纤溶酶是血浆活性最强的蛋白酶,特异性较低, 除分解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外,还能分解FⅡ、 FⅤ、 FⅧ 、FⅩ、 FⅫ等凝血因子。
4、硫酸乙酰肝素
由内皮细胞产生,覆盖在内皮细胞表面。 能与血中抗凝血酶结合灭活凝血酶、FXa等多种
活化凝血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可与硫酸乙酰肝素结合,注
射肝素可引起内皮细胞结合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 物释放,达到抗凝作用。
肝素(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原理
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肺、心、肝和肌组织内含量丰富。 主要通过加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此外还可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达到抗
凝血酶原激活物及凝血酶原激活
内外源性途径达到共同途径:形成FⅩa-ⅤaCa++-磷脂的复合物(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 FⅤa作为辅因子,可使FⅩa激活凝血酶原的速度
提高10000倍。
凝血酶的生理作用
凝血酶是一个多功能凝血因子。 主要是将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凝血酶激活FⅩⅢ,在钙离子参与下将纤维蛋白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七彩祥云翻译组出品编译:蒋国云、赵琨、颜悦新、刘桠名、武彧、王强审核:刘荣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摘要止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确保维持正常生理条件下的血流并防止血管损伤后的大量失血。
这一过程受到严格调控,以防止病理性血栓形成。
正常止血依赖于促血栓形成和抗凝过程的微妙平衡,其中五种成分在维持这种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i)内皮细胞;(ii)血小板,这是血小板栓塞形成的关键;(iii)凝血因子,对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至关重要;(iv)凝血抑制剂;(v)纤维蛋白溶解。
本文将对当前止血的相关概念作一概述,并解释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的作用原理,同时提供关于凝血障碍检测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抗凝血剂;抗血小板;出血;凝血试验;凝固;出血;止血;血小板引言止血途径是一个严格调控的过程,确保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维持血液流动,有助于预防血管损伤后的大量失血。
正常的止血反应依赖于血管壁(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之间的密切相互作用。
虽然有效和快速的止血机制对生存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严格调控这一机制以防止病理性血栓形成。
因此,正常的止血依赖于血栓形成和抗凝过程的微妙平衡。
止血由五个组成部分:血管和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凝血酶抑制剂、血凝块溶解或纤溶。
本文将对当前止血的相关概念作一概述,并解释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的工作原理,同时提供关于凝血障碍检测的基本知识。
止血1 血管和内皮细胞血管损伤后,血管壁立即收缩以减缓流向损伤部位的血流,并防止因广泛损伤而失血。
此外,胶原蛋白和组织因子(TF)与流动的血液接触。
暴露的胶原蛋白会在血管壁损伤部位触发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从而导致血小板栓子的形成,而暴露的TF 则会激活凝血因子并生成凝血酶,进而导致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和稳定。
2 血小板的结构与功能:血小板是一种极微小的盘状无核细胞,大量存在于外周血中。
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分裂而成,寿命为7-10天。
三、血液(止血和纤溶)
抗凝意义:
1. 正常情况下,防止血管内血液凝 固,使血液保持流体状态 2. 血管损伤凝血时使,凝血局限在
损伤局部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止血结束 组织再生 与修复 止血栓溶解
血管再通
纤溶亢进:再出血 纤溶低下:加重血栓栓塞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纤溶(fibinolysis):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系统组成:
抗原:人体染色体上三对等位基因控制6 种抗原: D.d, E.e, C.c.但至今d尚不明确, D抗 原性最强, RBC膜上有D为Rh(+),余Rh(-)
(3) Rh血型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汉人99% Rh阳性
人血清无Rh抗体(IgG, 分子小, 可透胎盘)
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后产生Rh抗体
Rh阴性孕妇第二次怀Rh阳性婴儿
新生儿溶血
预防:生第一胎后即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中和进 入母体的D抗原,避免母亲致敏
内源性 凝血途径
因子X酶 复合物
外源性 凝血途径
VII受体 1000
20 万
凝血酶原 酶复合物
1 万
2. 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纤维蛋白单体 (可溶性)
纤维蛋白多聚体 (不溶性)
IIa ,凝血酶;I,纤维蛋白原;Ia ,纤维蛋白
Ⅱa的作用
① 催化Ⅰ转为Ⅰa
② 激活ⅩⅢ的遗传 基因型 OO AA,AO BB,BO AB 表现型 O A B AB
5. ABO血型的鉴定
血 型 鉴 定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二)Rh血型系统 (1)发现:猴(RBC)→兔(血清中产生抗体)
凝集 此兔血清+人RBC 不凝集
(2) Rh的抗原与抗体
Rh(+) Rh(-)
生理学——生理性止血课件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定义: • 血型(blood group)是指红细胞膜上特
异性抗原的类型。 • 将血型不相容两人的血滴在玻片上混合,
红细胞即凝集成簇,称为红细胞凝集 • 凝集原是指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
糖脂 • 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特异性反应的抗体
称为凝集素
○:半乳糖 ⊙: N-乙酰葡萄糖胺 ■ :N-乙酰半乳糖胺 △:盐藻糖 ◎:葡萄糖 前驱物质: ○ ━ ⊙ ━ ○ ━ ◎
➢ 蛋白质 C系统
蛋白质C(protein C,PC)、凝血酶调制素 (thrombomodulin,TM)、蛋白质S和蛋白 质C的抑制物
PC 的作用 蛋白质C——灭活辅因子(Ⅴ、Ⅷ),抑制 因子Ⅹ、Ⅱ的激活;促进纤溶。肝脏生成, 依赖维生素K。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
血浆中
TFPI的浓度 约为1.53.4nmol/L 来自小血管 内皮细胞
(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浆中可溶性的纤 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性的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相互交织 成网状,网住血细胞, 形成血凝块。
1.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的物质。
组织因子 稳定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成
分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第五节 生理性止血 Physiological Hemostasis
要求:1.血液凝固和生理性止血
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3.体液抗凝物质
4.血液凝固,抗凝,纤溶之间的关 系
一.生理性止血
• 生理止血(hemostasis):正常情况下, 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 自然停止的现象。
•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1-3min。
《生理性止血》课件
止血的重要性
01
止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如 果出血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会导 致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甚至危及 生命。
02
止血还关系到伤口的愈合。一个 良好的止血过程能够为伤口愈合 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伤口 的愈合。
止血的过程
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 形成、血液凝固三个阶段。
血小板血栓形成是指血小板迅速到达 受伤部位,并发挥作用,形成血栓, 进一步控制出血。
血管收缩是指当身体受到损伤时,附 近的血管会迅速收缩,减少血液流向 受伤部位,有助于控制出血。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中的凝血因子相互 作用,使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 最终达到止血的效果。
02
生理性止血的机制
血小板的作用
黏附
血小板能够迅速黏附到受损的血 管壁上,形成止血栓,阻止血液
流失。
聚集
血小板能够相互聚集形成血小板 栓,进一步加固止血效果。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手术治疗
血管手术
01
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血管,恢复血液循环。
组织移植
02
通过移植健康的组织来修复受损的组织。
止血带使用
03
在受伤部位使用止血带,暂时控制出血。
其他干预措施
1 2
压迫止血
通过压迫受伤部位来控制出血。
冷敷和热敷
通过冷敷或热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血小板无法正常粘附和聚集于受损血 管表面,影响止血过程。
血小板活性降低
血小板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发挥止血 作用。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因子不足,导致血液 凝固障碍。
凝血酶活性降低
凝血酶生成减少或活性降 低,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理性止血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血管,破损,引起,,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医药卫生中查看更多范文。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便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
首先是受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若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收缩机制有两种;一为神经性,二是肌源性。
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于内膜组织,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
参与血小板粘附的主要成分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内膜下组织和血浆成分。
粘附的血小板相互之间进一步附着的过程称为血小板聚集。
另外血管收缩使血流速度减小,局部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浓度有所升高,易于发挥作用。
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胶原、凝血酶、前列腺素类物质等;病理性致聚剂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血小板受到刺激聚集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活性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释放。
由于血小板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的特性,因此,血小板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全过程。
血小板的促凝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能够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无修改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2)血小板质膜表面能够结合许多凝血因子。
(3)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的内容物,加固凝块,如ADp,5-hT等。
血液凝固或血凝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的过程。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参与凝血过程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但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血清不可以再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便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三个时相。
首先是受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若破损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收缩机制有两种;一为神经性,二是肌源性。
其次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于内膜组织,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称为血小板粘附。
参与血小板粘附的主要成分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内膜下组织和血浆成分。
粘附的血小板相互之间进一步附着的过程称为血小板聚集。
另外血管收缩使血流速度减小,局部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浓度有所升高,易于发挥作用。
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胶原、凝血酶、前列腺素类物质等;病理性致聚剂如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
血小板受到刺激聚集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活性物质排出的现象,称血小板释放。
由于血小板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的特性,因此,血小板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全过程。
血小板的促凝活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能够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无修改因子X 和凝血酶原的激活。
(2)血小板质膜表面能够结合许多凝血因子。
(3)血小板激活后,释放颗粒的内容物,加固凝块,如ADP,5-HT等。
血液凝固或血凝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的过程。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参与凝血过程被消耗掉的一些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但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血清不可以再凝。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FⅣ是Ca2+,除Ca2+与磷脂外,其余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FⅡ、FⅦ、FⅨ、FⅩ的合成必须有维生素K参与,故它们又称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血中具有酶特性的凝血因子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有限水解作用后,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才能被激活,这一过程称为凝血因子的激活。
在凝血中起酶促作用的因子有FⅡ、FⅦ、FⅨ、FⅩ、FⅪ、FⅫ以及F;除Ca2+以外,起辅因子作用的是FⅤ、FⅦ、F和高分子量激肽原;最后起底物作用的是纤维蛋白原(FⅠ)。
在凝血中被消耗的因子是FⅡ、FⅤ、FⅦ和FⅧ,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FⅤ和FⅧ。
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认为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而且每步酶解反应均有放大效应,是一种正反馈反应。
这一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这两条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和参加凝血因子不完全相同。
但两者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的。
它们的联系有:两条途径都能激活FX,形成一条最终生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共同途径。
凝血酶是一多功能的凝血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原分解,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块。
此外,生成的凝血酶可激活FV、FⅦ、FⅧ、FⅫ、F;还可使血小板活化而提供凝血因子相互作用的有效膜表面,产生更多的凝血酶,使凝血过程不断加速,但是凝血酶又可直接或间接激活蛋白C系统,灭活FVa和FⅧ从而制约凝血过程的继续,这是使凝血过程局限于损伤部位的机制之一。
目前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性作用,组织因子被认为是启动子,由于组织因子嵌在细胞膜上,可起"锚定"作用,使凝血限于局部。
凝血过程由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后,一方面通过生成的少量凝血酶反过来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FⅨ、
FX、FⅤ、FⅧ和血小板,继续促进凝血;另一方面FⅢa~组织因子复合物直接激活FⅢ,加强内源性凝血途径,维持和巩固凝血过程。
抗凝系统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如网状内皮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以及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和体液抗凝系统(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和肝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