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中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合集下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5.09.12•【字号】东府办〔2005〕64号•【施行日期】2005.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05〕64号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五年九月十二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市城市管理局)近年来,我市围绕“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战略目标和“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城市环境,市容市貌不断改观,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称号。

但与目前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望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现代化水准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为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构建和谐东莞,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建立健全三级市容环卫管理机构针对目前各级市容环卫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弱化、人员配备不足、管理效能低下等问题,全面建立市、镇(区)、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切实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工作。

各镇区要逐步将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执法职能归口其市政办(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管理。

二、科学编制市容环境卫生及绿地专项规划在完成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镇区(含松山湖和虎门港管委会)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全面兼顾、科学协调,邀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单位于2006年6月前完成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及绿地专项规划的编制。

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项目名称: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项目委托: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长安镇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组长:袁德和、梁荣业副组长:孙景森、陈卫江、刘仁根、李迅办公室主任:陈卫江(兼)办公室成员:范钟铭、黄林、周俊、麦锦彪、温兆鸣、蔡振强、蔡超华、张岳潮、莫东鸿等。

各村成立规划修编小组,成员由各村主要领导担任。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院长:朱荣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副院长:王明昌高级工程师总规划师: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主管总工)项目负责人:黄林高级城市规划师分院副总规划师周俊城市规划师项目组成员:邱晓燕高级城市规划师葛永军城市规划师王泽坚高级城市规划师覃原高级工程师罗红波城市规划师田长远城市规划师王飞虎城市规划师梁峥高级工程师陆巍高级工程师陈郊工程师陈晚莲工程师协编单位: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长安镇规划所:麦锦彪、温兆鸣、蔡振强、蔡超华、张岳潮、莫东鸿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5)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6)第四章镇域土地利用区划 (6)第一节城镇空间分区 (6)第二节不准建设区 (7)第五章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8)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 (9)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9)第二节道路交通规划 (10)第三节公共交通规划 (11)第七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3)第八章居住用地规划 (14)第九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15)第一节工业用地规划 (15)第二节仓储用地规划 (16)第十章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16)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6)第二节景观规划 (18)第十一章城镇更新改造规划 (19)第一节城镇建设空间政策分区 (19)第二节城镇更新改造规划 (21)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 (22)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22)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22)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23)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24)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25)第六节环境保护规划 (25)第七节环境卫生规划 (26)第十三章城镇防灾规划 (27)第一节城镇抗震与消防设施布局 (27)第二节城镇人防设施布局 (28)第三节城镇防洪工程规划 (28)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与规模 (28)第二节近期重点建设地区规划 (29)第三节近期土地供应计划 (30)第四节近期建设用地供应指引 (30)第五节重大设施项目与实施时序 (31)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 (33)第十六章附则 (34)附录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34)附表1 长安镇现状与规划(2010、2020年)用地汇总表 (42)附表2 长安镇现状与规划(2010、2020年)用地平衡表 (42)附表3 规划高速公路及城镇主次干路一览表 (43)附表4 配建停车场指标 (44)图纸目录01 区位图02 建设用地现状图(2003年)03 城镇土地利用区划图04 空间结构示意图05 城镇建设空间政策分区图06 近期建设规划图(近期2003年-2005年)07 用地布局规划图(中期2010年)08 用地布局规划图(远期2020年)09 城镇中心区控制范围示意图10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11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12 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规划图13 居住用地规划图14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图15 生态及景观结构图16 绿地系统规划图17 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规划图18 给水工程规划图(方案一)19 给水工程规划图(方案二)20 雨水工程规划图21 污水工程规划图22 电力工程规划图23 通信工程规划图24 燃气工程规划图25 城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26 远景用地布局示意图27 远景长安、虎门规划协调示意图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5),以及东莞市长安镇实际情况制定。

东莞常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

东莞常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

东莞市常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安置地)东莞市常平镇人民政府2015年8月目录一、概况 (1)(一)区域概况 (1)(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2)二、规划修改原因分析 (3)(一)项目概况 (3)(二)规划修改背景和原因 (3)(三)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4)(四)规划修改的紧迫性 (6)三、规划修改可行性分析 (6)(一)规划修改的法律法规符合性 (6)(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 (7)(三)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 (9)四、规划具体修改情况 (10)(一)调入地块用地情况分析 (10)(二)调出地块用地情况分析 (11)(三)规划修改方案 (13)五、规划修改影响评估 (14)(一)规划修改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评估 (14)(二)规划修改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6)六、结论 (21)七、附表 (23)附表一规划修改涉及地块基本情况表 (23)附表二规划修改前后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对比表 (24)附表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表 (25)一、概况(一)区域概况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东江下游,地处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穗、深、港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

下辖城区4个区、28个镇和2个科技产业园区。

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区,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处,设有铁路口岸,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大型客运站及铁路口岸的镇,在京九沿线县及县级市的主要指标排名中名列榜首,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誉为“京九第一镇”。

2014年底,全镇户籍人口77529人,常住人口39.05万人,下辖31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编制单位:东莞市国土资源局编制日期: 2015 年 9 月目录一、前言 (1)(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依据 (2)(四)编制程序 (3)二、概况 (4)(一)东莞市概况 (4)(二)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6)(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8)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12)(一)项目概况 (1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理由 (16)四、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17)(一)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7)(二)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25)五、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可行性分析 (27)六、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29)(一)土地利用情况 (29)(二)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 (30)(三)占用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情况 (32)(四)耕地占补平衡方案 (32)七、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一)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影响评估 (36)(二)减缓措施 (37)八、结论 (39)(一)结论 (39)(二)建议 (39)附表 1 东莞市多划基本农田占用登记表 (41)附图 (42)附件47一、前言(一)编制目的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多划基本农田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 167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2? 2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 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 >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 2013? 83 号)等要求,进行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的编制。

中堂镇经济发展状况

中堂镇经济发展状况
新兴产业
近年来,中堂镇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中堂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中堂镇正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 集型产业转变,进一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堂镇工业经济增长点及潜力
2023
《中堂镇经济发展状况》
目录
• 中堂镇经济发展概述 • 中堂镇农业经济发展 • 中堂镇工业经济发展 • 中堂镇服务业经济发展 • 中堂镇经济发展战略与展望
01
中堂镇经济发展概述
中堂镇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中堂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具有得天 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
中堂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居住,拥有丰 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产业。
THANK YOU.
量,可以增加农业收入。 • 畜牧业:中堂镇的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技术等措施,可以增加畜牧业收入
。 • 农产品加工业:中堂镇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可以增加
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 农业经济发展潜力:中堂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土地资源:中堂镇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提高农业生产效
中堂镇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 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领域,未 来有望成为当地的重点产业。
中堂镇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中堂镇的产业结构虽然正在逐步 转型升级,但仍存在一些传统产 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过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产 境建设
政策支持

有关《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年度)》(草案

有关《东莞市常平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年度)》(草案

《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草案)报告(征求意见稿)一、修改背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等都明确要求把城乡规划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依法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要求,全面理顺我市法定规划与项目审批的关系,建立完整、高效、创新的城乡规划编制与审批体系,构建与依法管理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秩序,我市印发了《东莞市关于绘就规划一张蓝图,贯彻落实城乡规划督察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定了近中远期的工作目标,要求近期将审批项目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措施,优先完善和理顺重大项目与总体规划的关系,近期(2016年5月底前)依法完成因重大项目而进行的镇(园区)总规修改和审批工作,中期(2016年10月底前)完成镇(园区)总规全面修改和审批工作,远期(2017年起)完善“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体制机制,构建与依法管理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秩序。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我镇于4月份启动了重大项目涉及总体规划修改的工作,并形成《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草案)。

计划在6月份启动我镇总体规划的全面修改工作,将按照“建设活力创新、绿色生态、和谐平安新中堂”的工作思路对镇总体规划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

二、修改缘由(一)镇总规编制情况。

2016年2月前,中堂镇执行的总体规划《东莞市中堂镇总体规(2004-2020)》(以下简称“镇2004版总规”)于2005年获批实施。

镇2004版总规在我镇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施以来中堂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镇2004版总规的指引下,中堂镇依法、依规完成了城市中心区、中心南片区、斗朗片区、潢涌片区、三涌片区、湛凤片区、槎滘片区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并以上述已批控规为依据进行城镇建设。

东莞市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莞市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东莞市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编制说明东莞市道滘镇人民政府二O一O年十二月前言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和道滘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东莞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下,道滘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了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本规划工作始于2007年7月,于2007年11月完成初稿;其后由于市变更镇规划指标,规划组重新编制方案,于2010年11月完成送审稿,12月完成规划修编任务。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土地需求十分强烈。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改进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

道滘镇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道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总原则,以“促进道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以“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木农田”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满足道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道滘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区位优势及存在问题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上,制定规划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根据《道滘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结合《东莞市道滘镇总体规划方案((2002-2020))和其他相关规划,落实市下达的各项规划指标,并对全镇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向,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分区,提出各类用途区的管制措施;大力开展土地利用“四整四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本规划以《土地管理法》、《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基本依据,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为主要技术标准.规划基期为2009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目录一、规划背景、依据与基础数据 (6)(一)规划背景 (6)(二)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7)(三)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长安镇人民政府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国家宏观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广东省大力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长安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调整完善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坚持严守底线、保护资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坚持合理配置、节约集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坚持突出重点、城乡统筹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坚持多方衔接、标准先行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法律法规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政策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技术规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相关规划及其他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期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长安镇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社会经济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现行规划编制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主要指标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耕地保有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建设用地复垦区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与城镇总体规划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与环境规划相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与交通、水利设施等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农用地及其他土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一)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功能新布局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并举,以107国道及120省道沿线、北海仔造纸产业园、槎滘片区、水乡生态岛、潢新围东部片区、镇中心片区为载体,大力“腾挪”拓展发展空间,在全镇掀起招商选资新浪潮,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逐步构建现代服务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有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以北海仔造纸产业基地为依托,以提升生产力为驱动,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

紧扣“绿色纸品”发展目标,积极引导造纸企业对现有的生产设备实施升级改造或汰旧换新,改良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纸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研发生产附加值和档次更高的新产品,适度延伸发展高端纸品产业链,以此推动造纸业往高新、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实现纸品产业提质增效。

突出推进造纸产业基地提标改造建设,抓紧落实造纸产业基地内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有效提高造纸产业节能降耗减排水平。

利用“两高一低”造纸企业调退后腾空的土地、厂房等资源,瞄准新兴优质产业项目进行科学招商,引进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带动作用的优质项目落户,促进低端制造业向高端行业转型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重组。

——以槎滘工业园为载体,以绿色建筑为招商重点,大力推进新型环保产业发展。

依托槎滘工业园优越的水陆交通区位及土地储备资源优势,加快统筹盘活1200多亩土地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延伸发展一批绿色建筑配套行业项目,力争在2016年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2017年启动项目建设,2020年前将建成集技术研发、构件生产、人员培训、建筑设备、装配施工、绿色建材、装饰装修、家具家电、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新建筑现代化产业链,争创成为省住建厅绿色建材产业基地。

结合北海仔造纸产业基地周边用电用热需求量较大等特点,在北海仔片承接迁移天然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争取一年起好步,两年建成显效,加快优化降低周边能源消耗率,逐步构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7.07.06•【字号】东府办〔2007〕68号•【施行日期】2007.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07〕6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国土资源局《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〇〇七年七月六日东莞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为重点解决我市规划面临的“三位一体”主城区建设、东部快速路地块统筹、长安滩涂围垦、松山湖工业园、虎门港、东部工业园建设、“四整四聚”用地整合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八大问题,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建设用地供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现就我市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宏观布局的战略调整,以有效保障建设用地供给为总体目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按“严格控制、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实际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深化“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三进的集约用地原则,重新整合土地资源,实施“四整四聚”(整合城镇建设向中心镇集聚,整合工业建设向综合园区集聚,整合民宅建设向中心区集聚,整合耕地保护向规模经营集聚)、空间管制和双线管制。

二、规划原则(一)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对耕地的占用。

(二)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为核心,以人为本设定建设总量,严格控制建设增量和规模。

(三)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保障各业用地,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文本)2006-04-10 上午11:18:40 来源:东莞市规划局点击数:3601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城市性质第五章城市规模第六章城市总体结构第七章居住用地规划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九章工业及仓储用地规划第十章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一节道路系统第二节道路交通设施第三节公共交通第十二章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规划第一节绿地系统第二节城市景观第十三章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六章环境卫生规划第十七章给水工程规划第十八章排水工程规划第十九章燃气工程规划第二十章供电工程规划第二十一章电信、邮电工程规划第二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消防工程第二节人防工程第三节防震减灾工程第四节防洪工程第二十三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二十四章城市远景发展的有关问题第二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第二十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订,是东莞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标准和文件: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协调与持续发展(广东省建设委员会、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编著,1996年);3、《东莞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89~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局,1989年);4、东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00年);5、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1999年);6、关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说明(东莞市城建规划局,2000年)。

第三条规划修编重点:1、研究粤港协调和综合发展中东莞市的区域定位和发展职能问题,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策略;2、调整和控制东莞市区土地利用和未来发展方式;3、提出各类城市用地、综合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布局与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发展战略;4、提出市域和市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目标、实施策略和污染控制的具体措施。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11.09•【字号】东府办〔2016〕101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东府办〔2016〕10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1月9日东莞市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为统筹推进“十三五”时期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加强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深化环保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坚持系统精准治污,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治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环境污染突出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东莞绿色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东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二)总体目标到201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稳定下降,全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减少,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处理率稳步提高,为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环境基础;到2020年,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再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面貌,力争2019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东莞市石龙镇总体规划修编(2002-2020)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5)制订,是东莞市石龙镇全镇范围内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本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2条规划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建设部2002(218)号文: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6、《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建委1996);7、《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1999);8、《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9、《东莞市村镇规划管理规定》(2001年);10、《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规划(1991—2005)》,1992年;11、《东莞市石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2000;12、石龙镇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第3条规划期限1、近期:2002——20052、中期:2006——20103、远期:2011——2020第4条规划区范围注*本次规划的规划区即石龙镇的行政辖区,包括东区、西区、兴龙3个街道工作办公室和忠维村、林屋村、新维村、蒲溪村、西湖村、王屋洲村、黄家山村7个农村管理区,23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总面积为13.08平方公里。

第5条本规划是1992年《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规划(1991—2005)》的修编。

凡原规划与本规划有冲突之处,均应以本规划为准。

第6条对上版规划的评价石龙镇从八十年代起,已作过两版规划,即86年版《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1982—2000)》和92年版《东莞市石龙镇建设总体规划修订及黄洲区规划(1991—2005)》。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长安镇人民政府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国家宏观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广东省大力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长安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调整完善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坚持严守底线、保护资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坚持合理配置、节约集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坚持突出重点、城乡统筹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坚持多方衔接、标准先行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法律法规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政策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技术规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相关规划及其他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期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长安镇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社会经济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现行规划编制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主要指标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耕地保有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建设用地复垦区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与城镇总体规划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与环境规划相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与交通、水利设施等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农用地及其他土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书

东莞市虎门镇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书

1. 虎门概况1.1 城市概况1.1.1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东莞市虎门镇位于东经113°48’,北纬22°49’,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隅,雄踞珠江口东岸,是海上进入南中国领土的咽喉要道和重要标志。

虎门东联长安,南濒南中国海,西北与沙田隔河相望,北接厚街,东北是大岭山林场的连绵青山。

虎门与广州未来的新城——南沙一江之隔,虎门大桥飞架东西两岸,把珠江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虎门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海上、陆路交通地位突出。

水运与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水系相通,直达香港、澳门及华南沿海诸港,为省、港、澳三地之经济走廊。

水路北距广州74公里,南距香港75公里,西距澳门83公里,蛇口港70公里。

广深、广深珠、深珠高速公路以及107国道均交汇于虎门镇区。

虎门周围有深圳黄田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珠海及澳门机场、惠州机场等若干大中型机场可供使用,最远的惠州机场相距车程100分钟,最近的深圳黄田机场相距车程仅25分钟。

虎门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渔猎聚居。

春秋时期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归属南海郡,在三国时期此地置靖康盐场,立专官管理,至唐肃宗时东莞立县,其行政归属一直沿用至今。

因虎门销烟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虎门作为鸦片战争的事发地,成为中国近代史的断代点。

悠远、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使虎门拥有蜚声中外的品牌效应,而且还继承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199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将虎门威远岛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新中国成立后,虎门行政区域经多次调整、分置,现在称镇,是东莞市最大的镇级区域。

1.1.2自然条件虎门镇南临海洋,北靠铜鼓岭(海拔91米,102.4米)和坳垅山(海拔178.2米,228.1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一个丘原交错、水网纵横的地带。

全镇东西宽约16.1公里,南北长约14.7公里,总面积178.5平方公里,现状镇区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2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分析 (8)一、土地利用现状 (8)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12)三、土地利用形势 (13)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6)一、市域发展战略 (16)二、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 (17)三、土地利用目标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 (20)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23)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5)第五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30)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0)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2)三、重点镇(街)土地利用指引 (38)第六章重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41)一、自然保护区空间管制 (41)二、水体空间管制 (42)三、生态绿地空间管制 (44)四、工业用地空间管制 (46)I五、廊线空间管制 (51)第七章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52)一、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53)二、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落实占补平衡制度 (53)三、提高耕地与基本农田质量 (54)四、优化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55)五、储备耕地后备资源 (55)六、完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体系 (56)第八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7)一、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加强用地布局引导 (58)二、推进“三旧”改造,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59)三、优化整合工业用地 (60)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60)五、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61)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67)一、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控制 (67)二、中心城区发展布局 (69)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71)四、中心城区生态绿地建设 (74)第十章土地整合与集聚 (75)一、“四整四聚”方针 (76)二、“四整四聚”措施 (77)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81)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81)二、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81)三、重点建设项目 (82)II第十二章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85)一、生态主轴 (85)二、生态廊道 (86)三、生态绿核 (86)四、重点生态保护区 (86)五、生态节点 (87)六、网络状绿化带 (88)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90)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法律效力 (90)二、加大规划宣传,营造依法用地、规划用地的社会氛围 (90)三、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指导机制 (91)四、运用经济调控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91)五、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92)六、加强规划监察执法力度,构建和谐用地秩序 (93)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94)附表 (95)III附图:1、东莞市地理区位图2、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3、东莞市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4、东莞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年)5、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6、东莞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年)7、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图(2006—2020年)8、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年)9、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IV前言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处东经113º31´-114º15´、北纬22º39´-23º09´。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分析 (6)一、土地利用现状 (6)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10)三、土地利用形势 (11)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4)一、市域发展战略 (14)二、土地利用指导思想与原则 (15)三、土地利用目标 (1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 (18)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20)三、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1)第五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26)一、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6)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8)三、重点镇(街)土地利用指引 (34)第六章重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37)一、自然保护区空间管制 (37)二、水体空间管制 (37)三、生态绿地空间管制 (39)四、工业用地空间管制 (42)五、廊线空间管制 (47)I第七章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48)一、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 (48)二、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落实占补平衡制度 (48)三、提高耕地与基本农田质量 (49)四、优化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50)五、储备耕地后备资源 (50)六、完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体系 (50)第八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52)一、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加强用地布局引导 (52)二、推进“三旧”改造,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53)三、优化整合工业用地 (53)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54)五、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4)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9)一、中心城区建设规模控制 (59)二、中心城区发展布局 (60)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62)四、中心城区生态绿地建设 (65)第十章土地整合与集聚 (66)一、“四整四聚”方针 (66)二、“四整四聚”措施 (67)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 (70)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70)二、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70)三、重点建设项目 (71)第十二章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74)一、生态主轴 (74)二、生态廊道 (74)II三、生态绿核 (74)四、重点生态保护区 (75)五、生态节点 (76)六、网络状绿化带 (76)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8)一、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法律效力 (78)二、加大规划宣传,营造依法用地、规划用地的社会氛围 (78)三、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和指导机制 (78)四、运用经济调控机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79)五、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79)六、加强规划监察执法力度,构建和谐用地秩序 (81)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81)附表 (82)II附图:1、东莞市地理区位图2、东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 年)3、东莞市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 年)4、东莞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 年)5、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 年)6、东莞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 年)7、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图(2006—2020 年)8、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05 年)9、东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 年)IV前言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处东经113º31´-114º15´、北纬22º39´-23º09´。

20120703深圳市龙岗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20120703深圳市龙岗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5 第二节 主要调控指标分解 ..................................... 7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 10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11 第四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 13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 13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与管制 .............................. 17 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 21 第一节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 .................................... 21 第二节 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 22 第三节 建设用地清退 ........................................ 23 第六章 农用地保护 ............................................... 25 第一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 25 第二节 其他农用地保护 ...................................... 26 第七章 土地整治工程与近期用地安排 ............................... 27 第一节 土地整治工程 ........................................ 27 第二节 近期用地安排 ........................................ 28 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31 附 表 ...........................................................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中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东莞市江南农批冷链物流项目)(报批稿)东莞市中堂镇人民政府2014年6月目录一、区域概况 (1)(一)自然概况 (1)(二)社会经济概况 (2)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概况 (4)(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简介 (4)(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简介 (8)二、项目背景 (11)(一)项目投资单位 (11)(二)项目名称、类型及建设地址 (12)(三)项目定位及业务功能 (12)(四)项目建设目的和内容 (12)(五)项目投资规模与用地规模 (13)三、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原因 (14)(一)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原因 (14)(二)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必要性 (14)四、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编制原则 (15)五、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编制依据 (16)六、有条件建设区使用的可行性 (17)(一)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划定和使用情况 (17)(二)调整地块符合有条件建设区使用要求 (18)(三)项目用地选址合理 (19)(四)与城市规划及相关规划相协调 (19)七、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 (20)(一)调入地块的土地利用情况 (21)(二)调出地块的土地利用情况 (21)(三)建设用地管制区的布局调整情况 (23)(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情况 (23)(五)对调控指标的影响情况 (24)八、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25)九、结论 (26)十、附表 (27)十一、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整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与规划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整地块卫星影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整地块照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二、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各部门审查意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出地块未批准为建设用地的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概况(一)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扼穗、深咽喉要地,东邻高埗镇,西接麻涌镇,西南连中堂镇,东南与万江区相邻,西北与广州市增城新塘镇隔东江北干流相望。

中堂镇地处穗、莞、深经济走廊之间,西靠广州市(距广州市中心城区46公里),东近东莞市区(距市中心12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地质地貌中堂位于东江下游,是珠江三角洲咸淡水交汇的地区,地型狭长,呈卧蚕状,沿东北—西南走向。

全镇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地势开阔低平,镇域内没有山地丘陵,几乎全部是平坦稍高的旱地与水田。

西南部的下芦、马沥、斗朗、槎窖等村旱地较多,东北部的潢涌、三涌、湛翠和中部的袁家涌、吴家涌等村则大部分为水田或香蕉园地。

3.河流水系中堂镇四周为河涌环绕,境内河涌纵横交错,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流经中堂镇域的主要河流有东江北干流、东江北支流、潢涌河、中堂河、横涌海和倒运海水道;密集的河流水系为中堂镇提供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地下水以浅部潜水为主,可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4.气候中堂镇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春秋相连,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温、水年内变化同季,协调良好,为作物的多熟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5.土壤土壤类型主要为潴育型水稻土和盐渍型水稻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适种性广,水利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完善,主要农作物为香蕉、蔬菜和花卉。

(二)社会经济概况1.行政区划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部水乡片区。

范围包括中堂居委会和东泊村委会、斗朗村委会、江南村委会、红峰村委会、潢涌村委会、三涌村委会、湛翠村委会、凤冲村委会、袁家涌村委会、吴家涌村委会、鹤田村委会、中堂村委会、东向村委会、一村村委会、蕉利村委会、槎滘村委会、下芦村委会、马沥村委会、四乡村委会。

土地总面积为5987.9公顷。

2.人口发展据统计,中堂镇2013年常住人口14.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6万人,暂住人口6.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人口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为2350人/平方公里,按户籍人口计算为1266人/平方公里,属于人多地少镇。

3.经济发展中堂镇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物产资源丰富,盛产大米、甘蔗、花生和香蕉、荔枝、龙眼等,是东莞市有名的鱼米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中堂镇抓住机遇,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先后获得“中国龙舟之乡”、“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东莞市体育先进镇”等荣誉称号。

全镇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实现由农业镇向工业镇转变,特别是在“十五”时期,全镇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工业强镇效果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依靠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建设,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近年来,逐步建成了香蕉、蔬菜、渔业几大主要产业基地,并逐步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全镇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式,使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中堂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物流、造纸、五金、房地产和服务业,成功把一个水泥重镇转变成一个工商业迅猛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的重镇,经济发展成绩喜人。

据统计,201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下同)76.6亿元,同比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3亿元同比增长18.2%;镇本级财政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5.0%;税收总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7.6%;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924万美元,同比增长3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5亿元,同比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亿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24842元,同比增长5.2%。

4.交通运输镇域内公路网络完善,对外交通主要有向西连通麻涌镇的中麻公路、东西向的北王公路以及东南—西北向的107国道,广深高速公路在中堂镇西南境内高架穿越通过。

规划建设中的广园快速路和进园大道分别在镇域东部和西部呈南北向穿越通过,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位于镇域北面的东江北干流和东江北支流具有良好的水上运输条件,东江主干流可全段通航千吨级船舶,结合中堂西部槎滘物流中心建设,兴建船运码头,发展水上运输,连通黄浦新港、虎门港和南沙港,将进一步改善中堂镇的水陆交通条件,优化投资环境。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概况(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简介1.规划编制情况《东莞市中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09年1月开始编制,2009年12月形成《现行规划》报批稿,并获得东莞市国土资源局审查通过,于2010年1月经东莞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现行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中堂镇行政辖区域内的全部土地,包括中堂居委会和东泊村委会、斗朗村委会、江南村委会、红峰村委会、潢涌村委会、三涌村委会、湛翠村委会、凤冲村委会、袁家涌村委会、吴家涌村委会、鹤田村委会、中堂村委会、东向村委会、一村村委会、蕉利村委会、槎滘村委会、下芦村委会、马沥村委会、四乡村委会。

土地总面积59.8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2010—2015年,规划远期2016—2020年。

规划采用东莞市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并按照国土资源部[2009]51号文确定的土地规划分类进行基数转换,形成2009年土地利用规划基数。

2.规划主要内容⑴发展定位与土地利用布局①发展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商贸物流重镇为总目标,加快实施“一个中心、两个支点、三条商带、四大园区、五大行业”的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化、专业镇、商贸中堂、商住中堂”建设,把中堂镇建设成为东莞市西部水乡片区富有水乡特色、环境优美,集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于一体的宜居宜商的现代滨江新城,成为东莞市国际制造业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土地利用布局:以横涌海、中堂水道和中部生态绿地为分隔,全镇规划形成五个土地利用发展区域。

即土地利用以工业发展为主,以重点布局造纸、电子工业,同时发展配套的商业、房地产业及服务行业的东北部工业发展区;土地利用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重点布局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兼顾村镇工业发展的中部生态建设区;土地利用以建设成全镇的行政、文化、商业、信息中心,形成辐射带动功能,重点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的中部镇中心区发展区;土地利用以工业、物流业发展为主,重点布局发展物流产业、沿海加工业、物流配套产业的西部工业物流发展区;土地利用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兼顾村镇工业发展,重点布局建设中堂生态农业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的西南部生态建设区。

⑵规划调控指标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356.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06.1公顷。

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618.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20.8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1774.4公顷以内。

③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指标: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不超过344.4公顷,其中占用耕地不超过151.1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少于151.1公顷,其中通过易地开发补充耕地100.0公顷。

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①农用地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农用地面积2367.0公顷。

其中耕地面积680.3公顷,园地面积1291.6公顷,林地面积25.0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370.1公顷。

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建设用地总规模2617.6公顷。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218.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375.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3.9公顷。

③其他土地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中堂镇其他土地面积1003.3公顷。

其中水域936.4顷,裸土地66.9公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