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说“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选自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第12课的内容。
(二)说“本课地位”
这两次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一次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另一次则使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祸 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积贫积弱。促成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革命出现。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 要的铺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 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
巩固提高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A)
A、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C)
①法国 ②俄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的背景
甲 午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日 战 争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32张PPT)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32张PPT)
日本,——是朋友?还是敌人?
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 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 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 的敌人。”
——江泽民
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第12课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黄海决战 辽东之战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史料解读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 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 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 疆无。 ——章炳麟撰慈禧太后生日联
解读: 1894 年夏历 10 月 10 日,是慈禧太后 70 岁生日。 她荒淫无耻地强令全国为她祝寿,章炳麟作对联予以 有力的讽刺。 上联用几件典型事例揭露了慈禧太后不顾人民死活, 贪图享乐:在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颐和园、南苑、 南北海等;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仓皇出逃西安时,仍 不忘享乐,次年“回銮”,她竟下令为她修道路,筑 行宫,供吃喝,使沿途百姓遭到浩劫。作者最后评论 道:“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这正是 对慈禧太后穷奢极欲生活的有力揭露和血泪的控诉。
【运用提升】“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 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 遍网罗。”(康有为)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百日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 .结果:战败,被迫 内因:统治腐朽, 签订《马关条约》。 制度落后(根);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二页,共41页。
第十三页,共41页。
【图示解读】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制定的以侵略中 国为中心的“大陆(dàlù)政策”。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 要瓜分中国。 (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从列强侵华来看:首先,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主。其次,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战 后日本势力增强,后来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从中华民族的危机来看:战前列强主要侵略中国沿海和边疆地区, 战后进一步深入到内地,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kuánɡ cháo),民族危 机加剧。
第十六页,共41页。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tóu zī)在10 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32家 降 19家 序
16家 排 39家 列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共计
113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第十七页,共41页。
东交民巷(dōnɡ
巨额赔款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 强控制
在北j京iā_o__m_ín__x_i_à_n设ɡ)立“使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 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
住,各国驻兵保护
中国的大本营
第八页,共41页。
内容
大沽 拆毁北京至_____的炮台,准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答: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的历史现实;
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的情感; 也可以反映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广图存,甚至 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课堂小结: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 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开始了 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都以不同形 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但社会制度的落后, 导致中国一败再败。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实行 新政,它说明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将向何处去?在下一节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 行探究。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设厂,产品运销内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 地免收内地税
主义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894---1895 )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条 约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半 市场 封建社会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使中国社会半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 《天津条约》 殖民半封建的 的市场 《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绝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 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半封 建的社会
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1895年1月,日 军在荣成湾登 陆
1897年,德国在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口号:扶清灭洋 3、性质:民间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扶清灭洋”口号
积极性: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 矛盾。 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 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 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新允的设阶厂段。资动本力输,出阻,碍中进国一民步族掠资夺本中主国义的的原发料展和。劳
免内地税
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
4 甲午战争的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 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 济上便利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政治上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中国人民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近代化速度加快。 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 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经济上,办工厂振兴实业运 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从学习技术到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 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 涉政策。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共1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共19张PPT)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内因
失败原因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清军防务松弛
官兵临阵脱逃
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1895
《马关条约》内容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刺激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掀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加重人民负担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内 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 途径,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
1894-1895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1900-1901
⑵“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反帝;“灭 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落后性: ⑴ “扶清” 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 的警惕(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来面目)。 ⑵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没有 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
◆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 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①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 清王朝的灭亡。
设 拆 驻 惩 禁 改
廷” 2.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 对清政府的控制 3.加重人民负担,税收受列 强控制 4.“国中之国”,成为列强 策划侵华大本营 5.腹地京津至山海关,置于 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45张PPT)

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45张PPT)

侵华方式:
政治上:瓜分中国变为“以华 治华”; 军事上:军事侵略变为武装控 制。 西方列强始终不能 灭亡中国的原因是: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思考:列举1840至1900年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 斗争史实主要有哪些? 1、鸦片战争前后:林则 徐主持虎门销烟;镇江 战役海龄殉国。 2、甲午中日战争中, 爱国官兵的反抗:黄海 大战中的邓世昌; 人民的反抗:台湾人民 的反割台斗争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义和团运动的英勇 反抗。
材料2.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由于改革不彻底,仍 保留着浓厚封建残余。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 极端贫困,加上日本资源稀少,国内市场狭小, 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劳动人民反抗,社会矛盾 尖锐。
国家独立自卫有途二:主权 “欲经营天下,开拓万里 线(国之疆域);利益线 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与国安危相关地区) ——首相山县有朋 ——明治天皇《御笔信》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3、梁启超曾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 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 表现是 A.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革新图强运 动 B.以义和团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反洋教运动风起云涌 C.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艰难起步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斗争 4、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 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庚子(1900年)是19世纪的最后一年, 辛丑(1901年)是20世纪的最初一年。19 世纪和20世纪之交,义和团运动轰然起于 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他表现了被侵略者 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 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 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 受的痛苦;并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政局变 动牵连相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内容
影响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 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
9.8亿两
了中国税收
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国驻兵保护
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
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之下
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 义的工具 六部之首
2、战争的经过
邓 世 昌
日军进军路线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45张PPT)

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
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内国因:希统望治日腐本朽成,为制其度侵 略落中后国(和根朝);鲜清的政助府手避; 英战国求企和图政利策;用未日能本充牵分制 俄动国员在民远众东;发展势力;
德外因法:想日乘本机蓄在谋中已国久夺,取且 新制的度先侵进略;权西益方; 列强对 俄日国本的采支取持不或干默涉许政。策。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市场狭小 ,资源有限

维 浓厚封建性残余

内部起义不断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 世界
朝 台鲜 湾
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2)西方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3)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侵入朝 鲜,蓄意挑起战争。
颐和园石舫
吉野号巡洋舰
牙山
先定守局 再图进取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 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 起这场战争?
它怎敢打“师傅”?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背景
(1)明治维新(1868)后,日本资本主义发 展,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输出商品与资本。
国多乃众受并画 人个伊多尽颤面 。不。不欺抖中
平表平凌着那 等明等的的个 条帝条中人身 约国约国代带 残主扎人表血 酷义得。的迹 剥者像他是、 削凭个正当瘦 中借木被时弱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 倾向。
◆对远东
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 争夺为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1)李的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奋发图 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2分)评: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侵 略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 略要求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3分)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 步向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 4分,答出两点即可)
公使驻京 经商游历
天津
开设 工厂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巨 对中国 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另一种:使中国在20世纪初几乎遭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 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 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程。你的看法是?
探究: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容 《南京
条约》
《天津 条约》
《马关 条约》 条约》
《北京 九龙司地 辽台澎及 附属岛屿 方一区
不同点 增多 增加 深入 内地 新增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 银元 巨额 赔款
巨额 赔款
二亿两 白银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开埠
其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3.影响: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 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感想?
颐台 和湾 园岛 又已 搭割 天日 棚本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战败 →败因?(合作探究)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为什么课本上说《马关条约》是继 ①对日本:得到巨额赔款促进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便利对远东的争夺。 《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不平等条约呢?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清政府军事改革,资产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 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黄海海战
1894.9.15
1894.11.12 1895.2 1894.7.25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 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 的实际反帝效果如何?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企图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程。你的看法是?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
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有主人义倾认向为。《马关条约》的签订,
对列强
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新”在哪里?
列强侵略中国进入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经济上以商品输
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由直接割地转为瓜分中国。
(1)主观原因:①清政府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没有认真备战,避战求和,武器装备 落后,被动挨打 (2)客观原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且制度先进;②西方列强支持日本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探究: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容 《南京
条约》
割地 香港岛
1、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顺序是:
A、《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马关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占中国领土
B、巨额的赔款
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制作人:逯周红
日本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 对外扩张 (根本原因)
1、原因 清政府 腐败落后
朝鲜 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西方列强 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2、经过(1894.7~1895.4)
3、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探究一:日本为什么敢于挑起战争?其挑 起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战争影响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对中国
响,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巨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大狂潮的,灾中难国总社是会以半殖历民史地进化步程作度为大大补加偿深,,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形客式观展上开,救刺亡激图了存中的华 斗另遭民争族。到一的亡种真国:正之使觉祸中醒,国。中阻在国碍20社了世会中纪各国初阶近层几以代乎不化同
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1、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经过(1900-1901) 3、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辛丑条约》 4、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
1、兴起背景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2、口号 “扶清灭洋” 材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款4.5亿
影响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③拆炮驻兵
列强控制京津地区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洋人的朝廷”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探究三: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开设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
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 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 列款项用于履行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明 市场狭小 ,资源有限 治 维 浓厚封建性残余
新 内部起义不断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世亚 界洲
中 国
中国 东北 蒙古
朝 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陆 政

战争经过
④辽东 战役
③黄海海战 1894.9.17
②平壤 1894.9.15
战役
1895.2.17
⑤威海卫 战役
1894.7
①丰岛 海战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1896年4月17日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4、(2007广东文科基础)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
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
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
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 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 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倒不是因为军火工 业实现了国产化——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慈禧说:光绪 1875年登极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到1886年改为“训 政”,1889年“归政” 。我什么都不过问了,修修花园养老还 不行武么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 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 代谢》
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 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3、性质 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列强
瓜分中国的计划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 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拳乱笔记》
《天津 条约》
《北京 《马关 条约》 条约》
不同点
九龙司地 辽澎台及 方一区 附属岛屿
增多
赔款
2100万 银元
巨额 赔款
巨额 赔款
二亿两 白银
增加
开埠 其它
五口 通商
协定 关税
十口 通商
公使驻京 经商游历
天津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开设 工厂
深入 内地
新增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