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怎么回事

合集下载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在临床上,胆囊息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肿瘤很有可能会恶化,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那么究竟胆囊息肉怎么回事呢?一、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白领族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来不及吃,有的是为了减肥,不愿意吃。

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却是导致胆道基本的重要原因。

不吃早餐诱发胆囊息肉的几率相当大。

这是因为人体在经过夜晚的长时间睡眠后,需要在早晨摄入食物来补充能量,胆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会在早上分泌胆汁,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

人如果不吃早餐,胆就没有食物可消化,胆汁就会长时间停留在胆囊,长此以往,胆汁会淤积在胆囊或肠道,胆固醇自胆汁中析出就易形成胆囊息肉。

二、不爱运动运动量少也会导致结石的产生。

而白领族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坐的时间非常长,运动的机会少,下班后很多人也不爱运动。

专家指出,人如果很少运动,一方面不利于钙质吸收,会增加尿液中的钙盐成分,产生胆囊息肉;另一方面人体腹壁会松弛,引致内脏下垂,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而淤积,从而形成胆结石。

三、食物偏油白领族因为工作繁忙,应酬较多等原因,在外就餐的机会较多,吃大鱼大肉的频率较高,并容易暴饮暴食,尤其是男性,往往吃得过于油腻,而这正是胆囊息肉病的重要诱因。

因为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形成结石;动物内脏、肉类代谢也会产生尿酸,导致结石。

四、吃得太素吃得太油腻容易得胆囊息肉,吃得太素同样容易长息肉。

白领族MM大多热衷减肥,不少人信奉素食主义,以蔬菜为主食。

虽然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是,菠菜、芹菜、番茄、竹笋等蔬菜中同时还富含草酸,过量食用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息肉,其与豆制品或者钙片中的钙结合后,也容易形成息肉。

胆囊息肉论文

胆囊息肉论文

胆囊息肉论文摘要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出现的一种肿瘤性病变,通常呈息肉状突出,直径一般小于1cm,常常是无症状的。

然而,部分胆囊息肉会出现恶变的风险,因此对于胆囊息肉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胆囊息肉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以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1. 引言胆囊息肉是一种在胆囊内形成的良性病变,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尽管胆囊息肉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但是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石症,并有恶变的风险。

因此,通过了解胆囊息肉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可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2. 胆囊息肉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胆囊息肉的确切病因,但是与胆囊内胆汁成分的改变和胆囊壁的慢性炎症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胆固醇沉积:在一些胆囊内胆汁成分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胆固醇可以沉积在胆囊壁上形成息肉。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存在胆囊息肉的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年龄因素: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年龄相关的代谢变化有关。

3. 胆囊息肉的临床特征大部分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通常是在体检或其他影像检查中无意中发现。

然而,当胆囊息肉增大或恶变时,可能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胆囊息肉增大可能因压迫胆囊周围组织引起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恶心、呕吐:当胆囊息肉引起胆囊炎或胆石症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黄疸:极少数情况下,胆囊息肉的恶变可能引起胆管狭窄,导致黄疸等黄胆症状。

4. 胆囊息肉的诊断方法胆囊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和MRI等。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超声检查:超声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胆囊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等。

•CT扫描:CT扫描可提供更为详细的胆囊息肉影像,有助于评估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普通外科胆囊息肉样病变诊疗常规

普通外科胆囊息肉样病变诊疗常规

普通外科胆囊息肉样病变诊疗常规【病史采集】
1.多为B超检查而发现。

2.可伴上腹不适或慢性胆囊炎症状。

3.无症状。

【体格检查】
1.右上腹可有深压痛。

2.无体征。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见胆囊内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的光团,不伴声影。

2.较大病灶可作CT、MRI检查。

【诊断】
1.胆囊息肉样病变多无症状,体格检查也无任何异常,常在B超检查时无意发现。

2.如息肉在胆囊颈部或脱落下来堵塞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或合并结石时所出现的症状与胆囊炎相同。

【手术指征】
1.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多为胆固醇息肉,有症状者。

2.单发息肉多为胆囊腺瘤,蒂粗短或瘤体直径大于1cm,有癌变可能者。

3.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者。

4.胆囊息肉伴有胆囊结石者,癌变几率增大。

5.年龄大于60岁的病人。

【治疗原则】
1.胆囊息肉无症状有小于1cm并无肿瘤特征,尤其是多发的胆固醇息肉不必手术,可随访观察。

2.有手术指征单无恶变者仅做胆囊切除术。

3.介于良、恶性特征之间者也以尽早手术为宜。

【疗效标准】
1.治愈:手术切除胆囊、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非手术治疗、症状减轻。

3.未愈:未治疗者。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标准者可出院。

胆囊息肉能完全治好吗?

胆囊息肉能完全治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胆囊息肉能完全治好吗?
导语:大部分人对胆囊息肉没有很大的了解,毕竟这一疾病只有通过一些列的医疗检查才会“显形”,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症状极易与其他常见病症搞混。


大部分人对胆囊息肉没有很大的了解,毕竟这一疾病只有通过一些列的医疗检查才会“显形”,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症状极易与其他常见病症搞混。

那么不少朋友都为此感到担忧,要是得了胆囊息肉能彻底治疗好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一问题。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

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胆囊息肉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术治疗为辅。

一般来说虽然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率比较高,但在1cm以内胆囊息肉性质还是比较安全的,是不会发生癌变的,癌变的息肉都是在1cm以上,所以大于1cm的息肉一般都是手术治疗,对于小于1cm的息肉可以继续观察。

胆囊息肉症状隐蔽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部分患者偶伴有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腹胀、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厌油、消化不良等症状,极少数患者伴有发热、黄疸。

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异常,肝功能异常,并有
8-15%患者癌变。

专家指出,特别是那些常不吃早餐、饮食比较油腻、生活没有规律的人,要特别注意本病的发生。

专家还提醒,部分胆囊息肉患者会出。

胆囊息肉病变怎么办?

胆囊息肉病变怎么办?

胆囊息肉病变怎么办?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面病变并不是很少见,手术也是他根治的一个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胆囊息肉都是需要经过手术的,因为每一种疾病的类型有非常的多,大小不一病症的症状也不一样,所以对于手术的选择也是非常的多,那么当我们碰到胆囊息肉病变的时候应该要怎么办呢?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

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

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有哪些?
(一)抑制息肉新生血管增长.使息肉缩小、消失。

(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逐步萎缩消除息肉细胞
(三)使息肉细胞坏死,钙化或液化。

(四)促使息肉细胞周围组织纤维化,阻断生长。

近几年来,中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胆囊息肉已经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在消炎利胆方面都有着非常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率也在迅速的提高。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一、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二、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三、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1、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主要是胆囊壁的一些的长袖状的隆起一类的病变同时带有称为胆囊息肉的肉状,病变的主要是一些良性和恶性的病变,但是的主要是一些非肿瘤性的病变最多让生活中的男性的呃肉状,病变的主要是一些恶性肿瘤病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胆囊息肉的一定要引起一些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是一些手术治疗和用药治疗在饮食方面的一定要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啊吃一些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

多吃一些豆类以及豆制品多喝水。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胆囊息肉主要是胆囊长一种息肉样隆起的一个定点从事的主要是胆囊息肉的常见类型,主要是良性和恶性的病变同事那主要是对肿瘤性的病变的,比较多,让她活动她几乎全是一些恶性的肿瘤病变,所以,胆囊息肉了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当生活中主要是疼痛以及一些的病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

2、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polypof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

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PLG)。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导语: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胆囊息肉分有肿瘤性病变,以及非肿瘤性病变两种,如果胆囊息肉发生病变,那么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在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胆囊息肉分有肿瘤性病变,以及非肿瘤性病变两种,如果胆囊息肉发生病变,那么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威胁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大家应该注重胆囊疾病的预防,一旦发现这种疾病,必须采取治疗,杜绝它的病变可能,平时生活当中应该定期检查。

处理原则和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

非肿瘤性约占PLG 的80%以上,其中以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和腺肌增生等[5]。

肿瘤性息肉以腺瘤多见,其次为胆囊癌、血管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和淋巴瘤等。

PLG治疗关键在于识别肿瘤性和癌前病变,如确系这类病变,则应及时手术切除.对于非肿瘤性病变一般无特殊治疗,允许临床随访观察。

l(yn,百拇医药
根据超声检查所见,结合临床及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肿瘤性PLG的高危因素为:(1)单发;(2)病变直径大于1.0cm;(3)位于胆囊颈部;(4)基底宽或蒂粗大;(5)合并胆囊结石者;(6) 年龄大于50岁。

对PLG合并结石者可手术切除;具有其它高危因素者应予密切超声随访。

如PLG具有以下指征者可行手术探查:(1)病变直径大于 1.0cm,尤其颈部单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丰富血流;(2)病变直径大于 1.0cm,蒂粗大,位于胆囊颈部;(3)病变不论大小,伴有明显临床症状或与结石并存者;
(4)短期内病变增长较快者。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二、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三、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1、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

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息肉样胆囊癌占9%~12%,BUS特征为>10mm,单发为主(82%),多数位于胆囊颈部(70%),病变以中、低回声为主,约50%伴有胆石。

具有上述特征时,应早期作根治性胆囊切除,应将胆囊管上下的结缔组织及胆囊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3、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多在B超检查胆囊时发现。

极少数病人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疼痛部位在右上腹或右季肋部,伴有向右肩背放射,也可引起黄疸、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

胆囊息肉有哪些症状胆囊息肉一般没有症状,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都。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
➢ 数目:多发者常为胆固醇息肉等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 腺瘤或腺癌多为单发。
➢ 形状:乳头状、蒂细长者多为良性,不规则、基底宽、 局部囊壁增厚者应考虑恶性。
➢ 部位:位于胆囊体部又疑为恶性,易浸润肝,应采取 积极的治疗。
➢ 症状:有症状者考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指征
➢ 对息肉样病变>1cm,特别是单发、宽蒂者。 ➢ 短期内增大迅速者。 ➢ 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 ➢ 影像学检查怀疑为恶变或恶性病变者。
胆固醇性息肉能否恶变为癌,目前尚未查到确切 的资料记载。但因该病在临床上被广泛检出的时间尚 短,目前所查资料难以说明其预后的准确性。因此, 建议病人定期到医院检查并听取医师的意见。
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 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 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 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 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 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 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 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诊断
➢ 由于PLG的症状无特异性,仅就症状、体征不 能诊断。胆囊造影诊断率为27.3% - 43.8%, 现今已少做。CT检出率也不高,约70%左右。 超声检出率可达90%以上,大量病人是超声查 体时发现。
➢ PLG多位于胆囊底、体部,颗粒状或乳头状隆 起,少数有分叶,个别基底较宽,多为中等回 声,少数为强回声,无声影,不随体位变动而 移动。
总结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 一类病变,亦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本病一般无症状, 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 症状;部分PLG患者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可表现为 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症状。腹部检查多无阳性 体征。其诊断有赖于B型超声或CT等影像学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原则

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原则

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治原则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沈建庆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

在我国,随着B 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

笔者总结了近5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75例胆囊息肉样病例,并结合国内外资料对该病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1.临床特点: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

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46.9%)。

发病年龄30~50岁者占57.8%,以中青年为主。

2.病理特点:从病理角度来看,包括腺瘤样息(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混合性息肉、胆囊癌)、胆固醇息肉、增生和炎症性息肉、胆囊腺肌病。

根据我院的检查结果,其病理特点是:①胆固醇息肉:蒂部由血管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少量黏膜上皮,内含大量的泡沫样细胞。

②炎症增生性息肉:是指局部组织的一种增生,表面覆盖有上皮细胞,中间有增生的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③胆囊腺机病:指胆囊壁纤维性增厚,常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伴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局限体管壁增厚。

④腺瘤样息肉:大量腺体组织。

乳头状腺瘤的特征是具有树枝状结缔组织核心,被覆高柱状上皮细胞,可有一定量的内分泌细胞(Seritonin细胞),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⑤胆囊癌:80%为腺癌。

其镜下表现可分为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瘤巨细胞癌、多核巨细胞癌等,此外还有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等类型。

3.手术指征:有关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指征的选择,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一方面的意见认为,对凡是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者都应行手术治疗。

其理由为,息肉样病变迟早可能会增大,有恶变的隐患,应及早行手术切除为宜。

大部分研究者却认为,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因为绝大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胆固醇息肉,是一种不会恶变的息肉,也无需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胆囊息肉形成原因:肝脏是人体一个很大的排泄器官,其中人体老化的血细胞等废物,全部由肝脏处理后形成胆汁,贮存在胆囊里面,胆汁是不断分泌的,所以当胆囊满了以后,胆囊就会把胆汁浓缩,同时浓缩后的胆汁具有很高的浓度,对胆囊壁有腐蚀作用,当遇到脂肪类的食物的时候,胆汁就被放出,参与消化,同时大部分胆汁成分被从肠道排出体外.胆囊息肉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息肉.所以我们如果想治好胆囊息肉,首先要给胆囊以充分的营养,经查阅资料,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容易得胆囊病,所以及时补充维生素a,另外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可以应该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袋牛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坚持体育运动也可以整体提高自己的身体水平.有利于疾病康复.其次,我们要及时让胆汁从胆囊里面放出来,不至于过度浓缩,腐蚀胆囊壁,所以我们应该每天都按时吃饭,尤其是早饭不可少,早餐吃植物脂肪也就是植物油,有利于胆汁排放,牛奶也有利于胆汁排放,不可用动物脂肪,因为它会让肝脏分泌更多胆固醇对胆囊不利.另外晚上睡前喝完牛奶十五到二十分钟后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用手轻轻按压右侧肋骨下胆囊的位置,可以感觉到胆汁排放出来,这个你们可以尝试一下,切勿用大力,以免产生副作用.如何让胆汁分泌的再少一些内,就是减少体内垃圾的产生.一个原因就是胆汁被排入肠道后,会被大肠重新吸收回血液,这就是医学上的肝肠循环,所以加快粪便的排出,就可以减少胆汁的再吸收,方法如下:1.补充微量元素镁:可以增加肠道留水,防止粪便被过分吸收,防止便秘.2.补充微量元素钾:可以增加肠动力.3.多食用绿色蔬菜,尤其富含纤维的蔬菜:纤维可以促进肠道排便,但是不可以一下子吃很多,会引起肠账气,只可以慢慢添加.尽量不食用大粗纤维.4.食用蛋白食品,提高身体免疫力,以使身体不再有太多的废物产生.5.及时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使身体不上火,就不会产生更多胆固醇.6.服用分解胆固醇的营养物:维生素b6和胆素,肌醇可以有利于机体分解胆固醇,使排入胆囊的胆固醇数量减少.7.饭后适量运动,有利于胆汁排放.8.严格控制入口食物的干净,不要让细菌进入胆囊,再次引发胆囊炎.9.坚持运动坚持每天排放胆汁,久而久之,胆囊息肉会变小,甚至消失,尤其是胆固醇息肉的患者.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有一部胆囊息肉患者自身没有任何症状,有一部分患者会有以下某些症状:口苦、咽干、右胁不适、痛连肩背、消化不良、上腹痛胀、厌油、恶心、呕吐、食欲差、烦燥易怒、头晕、大便不正常、四肢乏力、长期胃病史等。

CT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CT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CT在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价CT(平扫、增强、CT胆囊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术前均经CT(平扫、平扫+增强、CT 造影+增强)、彩超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厚壁性胆囊炎、胆囊腺瘤、胆囊腺癌、小胆囊癌。

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良性38例、恶性12例,CT及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都做出了诊断。

在对良、恶性鉴别上,CT诊断出恶性11例,占91.7%,彩超诊断出8例,占66.7%。

对38例良性息肉性病变的诊断诊断上,CT和彩超对38例良性息肉样病变都符合病理诊断;在病理分型上,CT诊断符合病理分型27例,占71.1%,彩超诊断符合病理分型34例,占89.5%。

结论CT扫描(平扫、平扫+增强、CT造影+增强)和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判定都比较准确。

但在良、恶性的鉴别上CT扫描优于彩超,而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良性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分型较好。

标签:计算机断层扫描;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一组由胆囊壁向囊腔内突出的局限性隆起性疾病,是一种形态学名词。

从病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性息肉,后者为肿瘤样息肉,可恶变[1]。

以往评估PLG是否有恶变及倾向,常用彩超观察病灶的形态和大小的变化及病灶内血流有无增多来判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准确率不甚高,仍令人担忧。

现在笔者用CT扫描(平扫、平扫+增强、CT造影+增强)来评估PLG是否恶有变及倾向,大大提高了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包括恶性)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平扫、平扫+增强或CT造影+增强)及彩超检查且资料较全。

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7~71岁。

50例患者均于手术前行彩超检查;40例患者行螺旋CT薄层平扫+增强,2例患者只行螺旋CT薄层平扫,8例患者行螺旋CT胆囊造影+增强。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导致的?胆囊息肉(见图1)是一种向机体胆囊腔隆起或者是突起而诱发的病变,患病后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经检查后基本上大多患者为良性病变,只有少数患者为恶性病变,对有恶性病变倾向以及已经出现恶性病变的患者来说,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由于胆囊息肉属于大多数胆囊疾病的统称,致使其引起该病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对此,本文对具体胆囊息肉是如何形成的进行了详细化的论述。

图1:胆囊息肉病灶组织1.常见的胆囊息肉形成因素1.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息肉属于诱发胆囊息肉的常见类型,其主要因机体胆汁中代谢异常及胆固醇代谢障碍所引起,机体胆汁中含有水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无机盐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物质,当胆汁中物质成分平衡状态被打破后,胆汁中胆固醇物质会被转运或者是主动进入至胆囊黏膜上皮细胞中,并在胆囊黏膜固有层部位逐渐沉积,致使对机体黏膜间隙造成一定的侵袭,导致巨噬细胞最终被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胆囊黏膜部位间质层中大量泡沫细胞的不断聚集,会导致已增生黏膜突起,进入至胆囊内,并最终产生胆固醇息肉。

2.2炎性息肉数据调查显示,炎性息肉诱发胆囊息肉的机率仅次于胆固醇息肉,受化学性因子以及生物性因子等因素对机体胆囊器官的不断刺激,将增加其发生胆囊慢性炎症病变的机率,该病症在长期受损及不断修复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胆囊炎性息肉,息肉隆起物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以及慢性炎症细胞所组成,且息肉周围病变胆囊存在有明显的炎症症状,但这并非属于肿瘤及恶变迹象。

2.3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肌增生症也被称作为腺肌瘤性增生,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患病后患者所呈现的典型临床特征为胆囊黏膜平滑肌及上皮组织出现增生现象,患有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目前临床上并未对该病症的致病机制进行明确定论,经研究显示,该病症的产生与患者胆囊黏膜及平滑肌增生而诱发胆囊壁肥厚,并在胆囊胚芽囊化不完全基础上所致,另有研究显示,患者在慢性炎症基础上出现胆囊神经原性功能障碍,会造成胆囊内压升高,胆汁无法排泄,进而诱发黏膜肌层增生及形成憩室。

胆囊息肉的饮食调理和健康食谱推荐

胆囊息肉的饮食调理和健康食谱推荐

胆囊息肉的饮食调理和健康食谱推荐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生长的肿瘤样病变,常常是无症状的。

尽管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良性的,但仍需注意饮食调理,以减少症状和保持健康。

本文将为您介绍胆囊息肉的饮食调理以及一些健康食谱推荐。

一、胆囊息肉的饮食调理1. 控制饮食脂肪摄入量: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胆囊壁收缩和胆汁分泌增多,加重症状。

因此,建议减少肥肉、猪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可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鸡胸肉、鱼类、豆腐等,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2. 多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胆囊的蠕动和排空,防止胆结石的形成。

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量。

推荐的蔬菜包括菠菜、胡萝卜、西兰花等,水果方面可选择苹果、梨、香蕉等。

3. 控制胆固醇摄入:高胆固醇饮食可能导致胆固醇沉积在胆囊中,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应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

选择富含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益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4. 饮食要均衡: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对维持胆囊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搭配五谷类、蛋白质、蔬菜和水果,摄入适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5. 饮食方面注意个人口味: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调味料,但要避免过多盐分、酱油等。

对于具体调料的选择,可以咨询专业饮食师进行个性化建议。

二、胆囊息肉的健康食谱推荐1. 温养胆囊养生汤材料:鸡腿肉200克,黄豆芽100克,薏米30克,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鸡腿肉切块,将黄豆芽洗净,薏米洗净备用。

锅中加入足够的水,放入鸡腿肉、薏米和生姜片,用中火炖煮30分钟。

待水开后加入黄豆芽和盐,继续炖煮5分钟即可。

2. 清热养胆汤材料:决明子10克,菊花10克,薏米30克,山药100克,冬瓜皮适量,盐适量。

做法:将决明子、菊花和薏米放入锅中煮开,然后加入切块的山药和冬瓜皮继续炖煮。

熬至食材充分煮烂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3. 胆囊爽口凉拌菜材料:山药200克,青椒1个,胡萝卜1根,黄瓜1根,葱姜蒜适量,香醋适量,盐适量。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发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发的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发的?
1、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一部分患者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因此,这是导致胆囊息肉的病因的主要因素。
2、胆囊息肉的病因就是因于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过度、感觉外邪等所致。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癥瘕、积聚之症。
5、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较大肉。
北京武警三院专家提示: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家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多运动都会对预防胆囊息肉有很大帮助。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宜早不宜晚,如不及时就医,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发的?北京武警三院咨询电话:010-68699120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20余种,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 称。近几年,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那么胆囊息肉是怎么引发的呢?
3、约占胆囊息肉患者的80%以上,人体分泌出来的胆汁不能被正常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久而久之形成了胆固醇的沉淀从而形成了胆囊息肉。因此,这也是导致胆囊息肉的病因之一。
4、胆囊息肉还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息肉。

胆囊息肉防治汇总

胆囊息肉防治汇总
13
。 (4)腺肌瘤 :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 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 ,故医学上 又称为腺肌增生症 ,有弥漫型、节段型与 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 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也可能癌变
14
2.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 为胆囊癌。 (1)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 肉 ,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 ,恶变率 约 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19 9 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 变时发现 ,其中 9 4%直径 <10mm , 66%的 患者年龄 <60岁。
9
(1)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胆固醇沉着于胆囊 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 ,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 ,促使 黏膜上皮增生、罗 -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 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 ,曾有胆固醇息 肉 74例病例报告显示 :直径小于10mm者占 9 7%, 50% 为多发性 ,平均 3. 09±3. 31个 (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 变 ,有临床鉴别意义 )。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 ,易与黏膜 分离 ,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也不含其他基质成 分 ,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 道。
6
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 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 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 无 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 、身无百病。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胆囊息肉 病的发现率逐渐增高,而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 此病认识不清或不认识,或不重视,从而造成 了胆囊息肉在诊断和认知上的盲点和诊断治疗 的真空带,形成了胆囊息肉宽阔的隐藏空间。 上述三点孕育了胆囊息肉的隐蔽攻击性特点。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

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此类胆囊息肉特点见下表。

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

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应根据你自身条件随访检查确定是否手术!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

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注意饮食调养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

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

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怎么回事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怎么回事二、胆囊息肉样病变怎么办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护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怎么回事1、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或结石症,甚或两者都有关。

发病机制,PLG为一组表现形式相同但却包含很多不同病理状态的胆道疾病,病理分类为非肿瘤病变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后者又分为良,恶性。

胆固醇息肉: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

炎症性息肉:为慢性炎症刺激所致,可单发,或多发,一般3~5mm大小,蒂粗或不明显,颜色与邻近黏膜相似或稍红,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组织学显示,灶性腺上皮增生伴血管结缔组织间质和明显的炎细胞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肉芽肿,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尚无癌变报道,但从胆囊癌合并胆石的致癌机理研究中,认为细菌性慢性胆囊炎可能是因素之一。

2、什么是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

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