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常用三级菌培养基配方

合集下载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

各种食用菌栽培配方(参考)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PS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一、香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杂木屑78%、麸皮20%、石膏1%、碳酸钙1%、PH6.0-6.5、料水比1:1~1:1.2。

2)杂木屑78%、麸皮16%、玉米粉2%、食糖1.2%、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3%、料水比1.1:1.二、平菇:母种配方:1)PDA加富培养基:PDA+麸皮50克或PDA+蛋白胨2克或玉米粉30克。

2)PS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2)木屑78%、麸皮20%、蔗糖、石膏各1%。

含水量60%。

出菇包配方:1)玉米芯96%、石灰粉2%、石膏粉和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3,麸皮5-10%。

2)木屑75%、麸皮20%、石膏1%、石灰粉2%、过磷酸钙1%、糖1%,含水量60-65%以上配方中需加0.1多菌灵,PH8三、秀珍菇:母种配方: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配方:杂木屑40%、棉籽壳36%、麸皮23%、石灰粉1%,含水61-63%出菇包配方:1)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2%、玉米粉2%、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2)木屑49%、棉籽壳40%、麸皮7%、石灰粉2.5%、过磷酸钙0.5%。

含水61-63%,PH6.5左右。

四、金针菇:母种配方:PDA或玉米粉40克、蔗糖10克、琼脂20克、水1000ml。

原种、栽培种配方:1)木屑78%、麸皮20%、石膏、糖各1%。

2)棉籽壳35%、杂木屑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

3)小麦100kg,碳酸钙0.5kg,石膏1.5kg。

以上配方含水量为60-63%。

出菇包配方:1)棉籽壳38%、麸皮32%、淋水陈积杂木屑25%、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5%、过磷酸钙0.5、PH自然,含水63-65%。

黑木耳菌种制作方法

黑木耳菌种制作方法
6. 5。
入2 5~ 2 8 ℃培养箱 ( 室 )内培养 。培养
过程 中 ,要 每天 检查 菌丝 生长 发 育情
况 。 如 发 现 菌种 瓶 内有 杂 菌 污 染 ,应 及
时清除处理。黑 木耳 菌丝纯 白色 ,先端
菌 丝 整 齐 一 致 向 下生 长 。 如菌 丝 颜 色 不
纯 ,或虽 为 白色但 却杂乱无 章地生 长 ,
1 . 培养基的配制。( 1 )培 养基配方 。木屑培养基 :锯木
屑7 8 % ,麸 皮 ( 或米糠 )2 0 %, 蔗糖 1 % ,石 膏 粉 1 % ,水 适
量 ,p H值 6 . 5 。棉 籽 壳 培 养 基 :棉籽壳 9 8 %,蔗糖 0 . 8 %, 石膏粉 1 %,过磷酸钙 0 . 2 %, 水适量 ,p H值 6 . 5 。( 2 )配制 方法 。选用 上述任 一种 培养 基 ,按配料 比例 ,将各种 原 料称 好 ,拌 匀 。将 蔗糖放 入 容 器 内 ,加 少量 清 水 溶解 , 倒入 原料 中充分 翻拌 。再 徐 徐加 水 ,边 加边 翻拌 ,直至 用 手紧握原料 ,指缝有水渗 出而不滴下 为 止 。最 后 用 p H试 纸 调 试 酸 碱 度 至
三 、注 意 事 项 1 . 培 养 基 木 屑一 定 要 选 用 杂 木 屑 ,
1 8 /NO NG C L 』 N X I N { I S I 扼 J/袭村新 技术
培养基 、棉籽壳培养基 、枝条及木块培 养基等制作 。木屑及棉籽壳培养基的配
方及制作方法 同原种一样 ,下面介绍枝 条种 的制作方法。 枝条培养基配方 :枝条 5 O 千克 ,木
屑9 千克 ,麸皮 ( 或米糠 )5 . 4 千克 ,蔗
食药用菌

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

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

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
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以下是木耳的养殖技术和配方:
1.选种:选择具有优良品种、丰满、完整、无病虫害、质地好、色泽鲜艳等特点的木耳子作为种菌。

2.消毒:将木耳子装入塑料袋,用高温蒸气进行消毒,清除细菌和病毒。

3.培养基配方:用大豆粉、麸皮、黄豆、玉米面、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作为木耳菌的营养培养基,添加适量的糖类、酵母、微量元素等。

4.安装种菌:将消毒好的木耳子倒入深盘中,喷洒适量的蒸馏水,在表面均匀撒上木耳菌。

5.入菌:将种菌好的深盘放进培养箱中,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6.培养过程中需加强通风换气和保持应有的温湿度,同时进行培养基的补充和施用合适的分解剂。

7.木耳子长成了整体厚实、质地致密、细腻、有弹性和肉质香气的菌体,即可准备销售。

总之,科学的木耳养殖技术和配方对于木耳的生长、营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务必需要认真学习和执行。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二、三级菌种营养条件相同,制作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二级菌种(原种)是由一级菌种(母种)扩大培养来的,而三级菌种(栽培种)是由二级菌种扩大培养来的。

因此,相同内容一起介绍。

二、三级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为:配料(配制培养基)→装瓶(栽培种可以用塑料袋) →灭菌→接种→培养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配制原则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间配制的比例要恰当。

3.选择经济实用、来源广泛的原料。

4.适宜的pH值和含水量。

(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常用的配方1.木屑培养基:阔叶树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这是常见的木屑培养基配方。

适于制作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滑菇、灵芝、猴头菇等多种木腐型菌种。

2.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8%,麸皮(或米糠) 20%,蔗糖1%,石膏粉1%。

适用于制作金针菇、平菇、凤尾菇、草菇、银耳、黑木耳、猴头菇等菌种。

注:其它配方参见课本。

(三)二、三级菌种培养基配制的具体方法及步骤1.称料:先称主料,再称辅料2.拌料:(1)将不溶性主料和辅料拌匀。

(2)将可溶性辅料加水制成母液,用时稀释。

(3)二者混合均匀,堆放片刻,使其吸足水分。

(4)检查含水量(手测法、称重法)3.调节pH值:因灭菌和代谢酸会使pH值下降,故灭菌前应将pH值比指定要求调高1左右。

pH值测定方法:用pH试纸测定并用1%的石灰水上清液或1%过磷酸钙澄清液调节。

4.分装培养料:分装容器:750ml菌种瓶,500ml罐头瓶,菌种袋分装要求: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中间一个洞(直径 1~1.5cm)5. 清洁(洗或擦)瓶、袋外壁。

6.封口:菌种瓶用二层报纸或一层牛皮纸外加一层薄膜封口;菌种袋用袋口环套封口。

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1.灭菌方法及要求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5kg/cm3,温度126~128℃,时间1~1.5h(谷粒和经过堆制发酵的粪草培养基应达到2~2.5h)。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常见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大全大家对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都非常熟悉,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基配方统一归纳出来,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常见的10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1)平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30克,蛋白胨1.5克,磷酸二氢钾1。

5克,硫酸镁0。

75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2)金针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3)白灵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

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4)香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5)杏鲍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6)鸡腿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2克,葡萄糖12克,麦麸40克,蛋白胨2。

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

3毫升,pH值自然;(7)黑木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0克,蛋白胨2.0克,磷酸二氢钾2。

0克,硫酸镁1.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8)猴头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45克,蛋白胨2。

5克,磷酸二氢钾2.0克,硫酸镁1。

0克,维生素B11片,聚氧丙稀甘油0.3毫升,pH值自然;(9)双孢菇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克,红糖15克,葡萄糖10克,麦麸50克,蛋白胨2。

黑木耳母种培养基配制后的接种与培养

黑木耳母种培养基配制后的接种与培养

黑木耳母种培养基配制后的接种与培养1.固体菌种生产固体菌种是菌丝体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中而形成的固体形态菌种。

试管母种(1级种)菌种通常被分为3级。

1级种也叫母种或试管种,可用组织分离法或孢子分离法获得母种。

2级种也叫原种,是利用母种的菌丝体接入木屑培养基中所产生的菌种。

3级种也叫栽培种,是利用原种再扩繁一次所产生的菌种,它直接用于生产,因此也叫生产种。

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不断扩大繁殖后,菌丝体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壮,利用这样的菌丝体投入生产就可以生长出优良的子实体。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常用配方: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为了强化营养,有条件的生产者可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蛋白胨3.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

(2)配制方法:首先把马铃薯削皮、切片、水煮,八分熟后取其汁液,再将汁液小火加热,放入琼脂、白糖。

溶化后把培养基装入规格为18毫米×180毫米的试管中,装入高度为管长的1/4或1/5为适宜。

分装后试管塞紧棉塞,每7支捆成1捆,用牛皮纸包扎,准备灭菌。

(3)培养基灭菌:用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或家用高压锅灭菌,在0.12兆帕压力下(锅内温度121℃)灭菌40分钟。

待温度降至60℃时取出摆斜面,斜面长度最好占管长的2/3左右比较合适。

2.菌种分离与扩大培养菌种分离方法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耳木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选用当年生无杂菌污染的鲜耳片,以黑、厚、大为佳,经无菌水冲洗几次,用丝线将耳片腹面向下吊挂,另一端吊挂在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口部,加棉塞封口,在25~28℃温箱中接收孢子并培养成菌丝体。

组织分离法是选用优质耳片,表面用75%酒精棉球擦拭2~3遍,用酒精棉包住耳片约2分钟,剪取远离耳基没有筋的部位约0.2平方厘米。

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经28℃左右的温度培养长出菌丝体。

耳木分离法是从黑木耳的段木中分离菌丝体获得菌种的方法。

黑木耳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木耳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黑木耳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配方二(合成培养基):马铃薯2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酵母膏5克,硫酸镁0.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细口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试管装入量为度管长度1/4。

装好后塞上棉塞,每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纸封扎好,用线绳捆扎起来。

- 1 -。

黑木耳菌种及培养基的筛选

黑木耳菌种及培养基的筛选

黑木耳菌种及培养基的筛选陈方昕;李文光;马小丽;曲永艳【摘要】为优化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进行了黑木耳菌种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于7种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的延明1号、延明11和蛟耳329优良菌种可以作为黑木耳产业化生产菌种;黑木耳最适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KH2PO43 g,MgSO4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000mL.(2)最佳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蔗糖1%,石灰0.5%,石膏0.5%;其次为:木屑78%,米糠21%,蔗糖0.5%,石膏0.5%.(3)最佳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锯末86.5%,麦麸10%,豆饼粉2%,生石灰0.5%,石膏粉1%.【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黑木耳;菌种;培养基;筛选【作者】陈方昕;李文光;马小丽;曲永艳【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9;哈尔滨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9;哈尔滨市林业局基金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哈尔滨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6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Underw〕,别名光木耳、树耳[1]。

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伞菌纲(Agaric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les)、木耳属(Auricularia),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2]。

黑木耳是一种大型真菌,其菌丝体由多具横隔和分支的管状菌丝组成[3]。

子实体由朽木内的菌丝体发育而来,初期为半透明的黑灰色圆锥形,后呈杯状,最后变为叶状或耳状,基部狭细,近无柄,耳片直径多为4~12 cm,厚度0.8~1.2 mm,其胶质富有弹性,经干燥后的黑木耳会明显收缩,质地变得硬而脆[4]。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作为担子菌门中重要的药食同源真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黑色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血、补脑、抗衰老、抗凝血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保健效果和药用功效,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绝佳食材。

近年来,随着“菌粮”等新名词的出现,黑木耳在人类健康重要性中的体现越为明显。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优化引言木耳属(Auricularia)真菌是我国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常生长于林间阔叶树倒木及枯死木桩,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木耳属真菌能够分解多种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木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从初期的椴木“砍花”栽培到如今的袋料菌棒培育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过食用菌工作者的努力和研究,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多篇文献报道了菌种驯化、栽培种生产、替代基质筛选等方面的内容,为食用菌产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指导和借鉴。

1.菌丝培养将退化的黑木耳菌种接种到相应的母种培养基中(以ADA培养基为对照,不同浓度的麦麸、木屑、稻杆ADA培养基为实验组),每个培养基接种直径3mm的黑木耳菌块,接种后置于26℃恒温箱中避光培养9d,期间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2.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1)培养时间、温度、pH值、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筛选:无菌条件下分别将2种野生木耳菌种打孔为大小相同的“菌饼”(直径0.5cm),接种至不同pH值(pH值为5、6、7、8、9)、不同碳源(蔗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葡萄糖)、不同氮源(蛋白胨、牛肉膏、尿素、(NH4)2SO4、酵母膏)、不同无机盐(MgSO4、CaCl2、CuSO4、NaCl、KH2PO4)的基础培养基中,于25℃,16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10d;培养时间及温度实验将菌种接种至基础培养基中,分别于25℃,160r/min条件下培养不同天数(2、4、6、8、10d)、以及不同温度(20、25、30、35、40℃)条件下,160r/min摇床培养10天。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

食用菌常用培养料配方集锦1、木屑培养料配方配方1 (适于香菇):木屑78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料水比1∶1.15,pH7.0~7.5,每100千克料另加硫酸镁0.2千克,尿素0.15千克。

配方2 (适于木耳):杂木屑62千克,黄豆秆5千克,芦苇屑10千克,稻草粉5千克,麸皮15千克,石膏2千克,蔗糖1千克,含水量60%,pH6~6.5。

配方3 (适于银耳):木屑(壳斗科树屑)66千克,黄豆粉1.5千克,麸皮30千克,蔗糖1千克,硫酸镁0.5千克,含水量50%~60%,石膏1千克,pH自然。

配方4 (适于猴头菇):木屑69.8千克,麸皮10千克,玉米粉20千克,磷酸二氢钾0.1千克,硫酸镁0.1千克,含水量58%。

配方5 (适于金针菇):杂木屑40千克,桑枝粉40千克,桑麸皮18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1千克,pH自然,含水量65%。

配方6 (适于灵芝):杂木屑78千克,麸皮15千克,玉米粉5千克,石膏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尿素0.3千克,磷酸二氢钾0.2千克,含水量50%~60%,pH自然。

配方7 (适于竹荪):杂木屑60千克,米糠24千克,蔗糖1千克,黄豆粉3千克,松针10千克,石膏1千克,硫酸镁1千克,含水量60%。

配方8 (适于平菇):木屑57千克,谷壳20千克,棉子壳20千克,石灰2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含水量65%。

2、棉籽壳培养料配方配方1 (适于平菇):棉子壳100千克,石膏粉2千克,石灰粉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130~140千克。

配方2 (适于草菇):棉子壳60千克,稻草、麦秸等40千克,草木灰3千克,石膏粉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料水比1∶1.5。

配方3 (适于金针菇):棉子壳90千克,麸皮8千克,石灰1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多菌灵0.1千克,料水比1∶1.2~1∶1.5。

配方4 (适于黑木耳):棉子壳93千克,麸皮5千克,蔗糖1千克,石膏粉1千克,料水比1∶1.2~1∶1.3。

代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配方(自编辑)

代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配方(自编辑)

代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配方(自编辑)代料栽培黑木耳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培养基(1)棉籽壳93%、麦麸5%、蔗糖1%、石膏粉1%。

(2)棉籽壳90%,麸皮(或米糠)8%,糖1%,石膏粉1%。

(3)棉籽壳90%,麸皮5%,玉米粉3%,石灰粉1%,石膏粉1%。

(4)棉籽壳84%;稻草15%;石膏粉1%(5)棉籽壳80%,麦皮或米糠17%,糖1%,过磷酸钙0.5%,石膏粉1.5%。

(6)棉籽壳78%,麦麸或洗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

(7)棉籽壳75%;麸皮或米糠8%;石膏粉1%;蔗糖1%;稻草15%(8)棉籽壳50%,稻草30%,麦麸或细米糠18%,石膏粉1%,白糖1%。

(9)棉子壳30%,玉米芯30%,阔叶树木屑30%,麸皮8%,石膏1%,石灰1%;(10)棉籽壳30%,玉米芯30%,锯末3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11)棉籽壳30%,玉米秆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12)棉籽壳30%,玉米芯60,麸皮7,石膏1,复合肥1,磷肥0.5,石灰0.5。

2.杂木屑培养料(1)木屑89%、麦夫10%、石膏或石灰、白糖各0.5%。

(2)木屑86%,麸皮10%,黄豆粉(豆饼粉)2%,石膏粉1%,石灰粉 1%。

(3)木屑83%~86%,麸皮12%~15%,碳酸钙2%;(4)木屑80%~83%,麸皮15%~18%,碳酸钙2%。

(5)杂木屑81.5%、麸皮10%、玉米粉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6)杂木屑81.5%、麸皮15%、黄豆粉2%、生石灰粉0.5%、石膏粉1%,(7)杂木屑80%;麸皮18%;石膏粉1%;庶糖1%。

(8)杂木屑80%、米糠10%、麸皮8%,碳酸钙、红糖各1%。

(9)杂木屑80%、麸皮8%、米糠10%、红糖1%、石膏粉1%。

(10)杂木屑80%、麸皮7.5%、笼糠7.5%、米皮糠3%、红糖1%,石膏粉1%。

黑木耳菌种母种的生产技术

黑木耳菌种母种的生产技术

●食用菌栽培●黑木耳菌种母种的生产技术1母种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用试管作培养容器,装入培养液并经过高压灭菌后摆成斜面,所以又称试管斜面培养基,常用于母种扩大培养及菌种保存。

1.1生产母种配方1.1.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1.1.2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蛋白胨1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3洋葱酱油琼脂培养基:洋葱煎汁100毫升,酱油50毫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4木汁麸皮琼脂培养基:阔叶树木片500克,硫酸铵1克,麸皮或米糠1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1.5木屑煮汁培养基:阔叶硬杂木屑40克,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1.2保藏菌种配方1.2.1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玉米粉3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1.2.2玉米粉酵母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50克,酵母膏10克,葡萄糖10克,琼脂15~18克,蒸馏水1000毫升。

1.2.3完全培养基: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硫酸镁0.5克,磷酸氢二钾1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5克,蒸馏水1000毫升。

2培养基制作2.1称量和配制先按配方准确称取易溶物质,置于烧杯或搪瓷杯等容器内(不用铜、铁器皿,以免铜、铁锈混入培养基),加入总量1/4~1/3的清水搅成糊状。

难溶物质按配方称取后加适量清水,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溶解;微量元素和生长素因需要量少难以准确称取,可称取一定量先溶解调成高浓度母液,再按比例换算后从中取出需要的用量。

去皮挖芽眼切块的马铃薯、阔叶树木片、阔叶硬杂木屑及洋葱等物质,按配方称后放入容器内,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沸20~30分钟,然后用4~6层湿纱布过滤取汁。

玉米粉称后加1000毫升清水搅拌均匀,并加热至70℃保持60分钟,再用湿纱布过滤取汁,最后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

食用菌常用培养基同一种菌类培养基的配方虽然有多种多样,但必须含有各种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适宜的酸碱度。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作为各类母种的培养基最为普遍,菌丝都能正常生长。

现将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和配制方法举例介绍。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琼脂 20g 水 1000mLpH值自然2.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200g 蔗糖 20g琼脂 20g 水 1000mLpH值自然以上两种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各种菇、耳、猴头类食用菌的培养。

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200g马铃薯去皮,去芽眼,切成小条放入铝锅中,加入1000mL水,煮沸20~30分钟左右至马铃薯软而不烂时,用6~8层纱布过滤,取滤汁于锅中,补水至1000mL,加入琼脂熔化,再加入糖搅拌均匀,趁热分装于试管中。

3.马铃薯半合成培养基(一)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 20g磷酸二氢钾 3g 硫酸镁 1.5g维生素B1 100mg 琼脂 20g水 1000mL pH值 5.8~6.2此配方制作方法与PDA培养基相同。

不过加入部分化学药品,应在过滤后加入。

适用于香菇菌种保藏用,也适于培养平菇、双孢蘑菇、滑菇、金针菇、灵芝和猴头等母种用。

4.马铃薯半合成培养基(二)马铃薯(去皮) 200g 葡萄糖(蔗糖) 20g玉米粉 30g 黄豆粉 10g酵母膏 2g 磷酸二氢钾 1.5g硫酸镁 0.5g 琼脂 20g水 1000ml pH值自然此配方适合各种菇类。

制作时应注意:黄豆粉与马铃薯同时下锅,煮15分钟后再加入玉米粉,以免起糊影响过滤。

5.合成培养基(一)蛋白胨 2g 葡萄糖 20g磷酸氢二钾 1g 硝酸铵 1g磷酸二氢钾 0.46g 硫酸镁 0.5g琼脂 20g 水 1000mL6.合成培养基(二)葡萄糖 10g 磷酸二氢钾 0.5g氯化钠 0.2g 碳酸钙 2g琼脂 20g 水 1000mL酵母汁(1:10) 100mL 硫酸镁 0.2g将上述原料分别放入锅内,加水放入琼脂加热,并经搅拌熔化后即可分装试管。

黑木耳培养料配制

黑木耳培养料配制

黑木耳培养料配制
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属木耳科木耳属。

因其菌营养丰富干品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和铁,故被誉为素中之荤。

黑木耳不仅有强精、补肾、活血、强身壮体功能,也是治疗风湿性腰腿疼痛、手足麻木抽筋、痔疮出血、肺结核、妇女产后虚弱等疾病常用的配方药物,对心脏及冠状动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黑木耳属中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适温度为22~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5~30℃,以20~25℃*适宜。

黄河流域2月上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种。

选择菌丝生活力旺盛、耳牙形成集中、抗逆性强、产耳量高、品质佳的品种,培养料配制配方:①稻草培养料。

稻草75%、米糠22.5%、石膏1%、过磷酸钙1%、尿素0.5%。

②豆秸秆培养料。

豆秸秆粉88%、麸皮10%、石膏粉1%、过磷酸钙1%。

③麦秸培养料。

麦秸80%、麸皮或米糠18%、过磷酸钙1%、石膏1%。

④棉籽壳培养料。

棉籽壳90%、麸皮或米糠8%、石膏1%、过磷酸钙1%。

用料要干燥、新鲜、无霉变。

稻草切成2~3cm长,用1.5%石灰水浸泡12h,捞起用清水冲洗沥干,pH值为7;豆秸秆、麦秸应碾碎。

培养料配好后含水量在55%~60%,pH值8左右。

1。

黑木耳培养料

黑木耳培养料

黑木耳培养料
棉籽壳
常配方有如下几种:
配方一:棉布籽壳90%,石膏1%,过磷酸钙1%,鼓皮8%。

配方二:棉籽壳68%,木屑(阔叶树种)20%,石借1%,过磷酸钙1%,鼓皮10%。

配方三:棉籽壳44%,木屑44%,鼓皮(或米糠)10%,石膏1%,过磷酸钙1%,另加尿素0.3%。

木屑
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配方一:木屑53%,棉籽壳30%,A-皮(或米糠)15%,石亏膏1%,过磷酸钙1%。

配方二: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皮(或米糠)10%,石膏1%,过磷酸钙1%
玉米芯(粉碎)
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配方一:玉米芯78%,皮鼓(或米糠)20%,石膏粉‘%,}:,过磷酸钙1%
配方二:玉米芯58%,棉籽壳30%鼓皮(‘(或米糠)10%过磷酸钙I%。

甘蔗渣
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

配方一:甘蔗渣84%,鼓皮(或米糠)15%,石膏1%。

配方二:甘蔗渣78%,鼓皮(或米糠)20%,黄豆粉1%,石膏粉I%。

配方三:甘蔗渣88%,鼓皮(或米糠)10%,石膏I%,过磷舞酸钙I%,加尿素3%。

黄豆桔(粉碎)
常用配方:
黄豆秸88%,鼓皮10%,石膏I%,过磷舞酸钙I%。

上述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同,产量也有所差异。

其中棉籽壳是栽黑木耳较适宜的原料。

它具有较高的营养,且质地坚硬,有利于菌丝体逐步分解利用。

棉籽壳颗粒空隙大,培养料通f气良好,有利于菌丝生长发育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黑木耳培养加工课件

黑木耳培养加工课件
栽培
菌种制作的四个基本环节
配制培养基 灭菌 接种 培养
四、菌种生产场所及设备(现场)
(一)菌种场设计基本要求
1、确定制种级别及规模
良种选育对人员素质、设备条件、种质资源的积累、工 作的连续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菌种生产中,由于前一级 菌种是后一级菌种的种源,前一级菌种出现质量问题比后一 级菌种出现质量问题危害更大。因此对生产和供应较前级菌 种厂家的条件和责任的要求更高。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菌种的分离 纯化(提纯)转管扩大培养一级菌种
二、一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的概念及分类
概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酸碱度的要求,人为配制成 念 的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基质。
原料 来源
天然:天然有机物 合成:已知成分的化学药品 半合成:?
液体:营养液
类 型
状态
固体:天然固体原料 固体 固化:加1.5%~2%琼脂
操作 孢子的采集→孢子的分离 过程 →孢子的萌发
多个孢子萌发后自由交
配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孢 多孢分离 子

离 法
单孢分离
整菇插种法 钩悬法 孢子印法
平板稀释法 连续稀释法 毛细血管法
单个孢子萌发获得纯 菌种的方法

概念
从生长子实体的培养基中分离 菌丝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内 特点 易感染杂菌


子实体已腐烂,但又必须保留
操作器具消毒灭菌 要点 开启的管口、瓶口靠近灯焰
拔出的棉塞勿触及任何地方
动作快、准、稳
(三)菌种分离的设备 1.接种箱:操作规程 2.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 3.接种室:操作规程
净化工作台
接种工具
(四)菌种分离的方法(常用三种)

黑木耳三级菌生产拌料和装袋的要求《黑木耳种植技术》第四章第二节

黑木耳三级菌生产拌料和装袋的要求《黑木耳种植技术》第四章第二节

黑木耳三级菌生产拌料和装袋的要求《黑木耳种植技术》第四章第二节拌料可以用拌料机进行,也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拌料,具体操作方法为:按上述配方将主辅料进行称量配比,因主料在购买过程中多含有一些水分,因而不建议直接称重进行配比,一般应该在一批原料购进之后用烘干法将主料烘干后测出含水量,然后再进行称量配比,配比好主辅料之后用电动筛子筛去料中的木块石块等杂质,防止其在装袋过程中卡死机器。

然后先干拌两遍再加入合适的水份,再拌两遍使其充分均匀。

要求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具体的检测方法为手握成团手上沾水而不渗出为宜。

在拌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主料和辅料配比一定要准确,不要有大致可能等概念。

二,料水比一定要合适,不要太干或太湿,一次拌料如湿度过大可以再加入一部分干料拌好的培养料,不要只加主料不加辅料。

三,PH值要在标准范围之内,最好一天测几次PH值,在更换石灰和主料以后更要注意。

四,粗木屑、玉米芯、棉壳等吸水较慢的材料一定要预湿处理,必须保证其吸透水。

五,在气温超过20度时料一定现拌现用,做到料一天一净,不要有隔夜料。

三、装袋拌料之后要马上进行装袋,装袋一般用装袋机进行,一般的装袋机一小时可以装800-1000袋,需要6-10人配合,短棒木耳现在大多数采用窝口中心接种的方式进行装袋,装袋的要求是袋要装紧,越紧越好,长短一致,菌袋装的松紧度直接影响后期产量和木耳质量,如果装袋过松可能会导致后期出耳的袋料分离,造成憋芽、青苔、绿霉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在装袋过程中菌袋的长短也有一定的说道,同样规格的菌袋,装料过高会造成窝口内塑料袋太小而造成封口不严感染杂菌,如果装料过少会使窝口内塑料过大而影响菌种粘料和菌袋上部透气性差,影响菌丝长势,具体装料多少见表一。

表一、菌袋装料参考表菌袋规格袋高直径重量16.2X33 19CM 10.5CM 1.1KG16.2X34 20CM 10.5CM 1.2KG16.2X35 21CM 10.5CM 1.3KG16.2X36 22CM 10.5CM 1.35KG16.2X38 24CM 10.5CM 1.4KG在装袋过程中窝口是一个重要环节,窝口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窝口机,一定要注意窝口要求:“一平二紧三匀”,一平是指料面要平,二紧指袋口要紧,三匀指窝口部分要匀,大小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一节黑木耳常用三级菌培养基配方
季占军
黑木耳三级菌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耳棒,三级菌是直接用来出耳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的
每一个细节都能直接影响到后期木耳的产量,而且在出耳期的很多病害也是菌棒制作期留下
的隐患,所以菌棒制作至关重要,广大种植户一定要认真对待。

一句话菌壮耳肥,具体操作
细节如下:
一、常用三级菌培养基配方
因黑木耳属木腐菌所以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多为木屑配方,但因各地资源不一样,加之近年来
天然林禁伐政策的实施,所以在零八年开始我们进行了黑木耳代料培养基的筛选实验,下面
我把具体的培养基配比介绍一下:
1. ⑴木屑培养基,木屑86%,麦麸10%,豆粕2%,石膏1%,石灰0.5%-1%。

⑵木屑81%,麦麸5%,稻糠10%,石膏1%,豆粕2%,石灰0.5%-1%。

以上木屑培养基配方中求大片不添加防腐剂,稻糠要求用磨米下来的精糠,石灰的添加
量应以PH值为标准,要求拌完料后PH值7.5-8之间,石膏应该用食用菌专用石膏粉。

2.木屑加玉米芯配方:木屑:58%,玉米芯30%,麦麸8%,豆粕2%,石膏1%,磷酸二氢钾
0.1%,石灰1%。

木屑:56%,玉米芯30%,稻糠10%,豆粕2%,石膏1%,磷酸二氢钾0.1%,石灰1%。

以上配方中要求玉米芯大小不超过0.6CM,木屑应为粗细各一半为好,特别注意两点:1,
玉米芯使用前要充分预湿。

2,PH值在拌料后应在8左右,而且料要现拌现用。

3.木屑加棉壳配方:木屑48%,棉籽壳40%,麦麸10%,石膏1%,石灰0.5%-1%。

木屑43%,棉籽壳40%,麦麸5%,稻糠10%,石膏1%,石灰0.5%-1%。

在以上配方中,棉壳要求用中壳中绒的而且要提前预湿,因棉绒吸水性强所以在拌料过程中
要格外注意含水量。

4.木屑加豆秸配方:木屑58%,豆秸30%,麦麸8%,豆粕2%,石膏1%,石灰0.5%-1%,磷酸
二氢钾0.1%。

木屑53%,豆秸30%,麦麸5%,稻糠8%,玉米面2%,石膏1%,石灰
扫码查看本文高清电子版0.5%-1%,磷酸二氢钾0.1%。

以上配方豆秸要求粉碎成0.6CM以下的颗粒,最好在使用前6天进行
拌水闷堆,使其充分软化,防止装袋过程中刺破菌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