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制作太阳炉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制作太阳炉
4、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热起来。
实验结论:太阳炉是一种由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太阳炉可以获取很高的热能,可用来烧水、做饭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制ຫໍສະໝຸດ 太阳炉(一)小组成员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太阳炉。
实验器材
铝箔、厚纸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过程
1、在纸板上划线,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
2、将铝箔亮面朝外,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3、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实验步骤: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四、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标: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在小学生的科学实验中,我是一个认真而又充满好奇心的小实验员。

今天,我将与你分享如何顺利地实施一个小学六年级的科学实验,以及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首先,当我准备开展科学实验时,我会首先明确实验的目标。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拼图游戏,目标是找到每块拼图的正确位置。

我会仔细阅读实验指导,理解实验的目的和预期结果,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接着,我会进行材料的准备。

这一步就像是为一个大餐准备食材一样重要。

我需要确保所有的实验材料和工具都准备齐全,并且在实验前检查一遍。

比如,如果实验需要使用试管、烧杯等仪器,我会提前确认它们是否清洁并且完好无损。

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会做好实验步骤的规划和演练。

这就像是为一场表演做排练一样,我会先了解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并且试着预演一遍。

这样一来,当我真正开始实验时,我就能更加熟练地操作每一个步骤,从而减少出错的几率。

实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我都会仔细观察,并且准确记录下实验的数据。

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就像是做日记一样,我会把每个重要的观察结果和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这样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还能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此外,安全是实验中的重中之重。

我会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例如,在使用化学药品时,我会佩戴好保护眼镜和手套,并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实验。

我还会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危险。

当实验完成后,我会仔细清理实验区域。

这一步就像是清理战后的战场一样重要,我会将所有的实验器材洗净,并把实验室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不仅能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还能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

最后,我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一步相当于为一篇故事写结尾,我会分析实验数据,比较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思考其中的原因,并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

这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能提高我的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指导实验一:暑假里的一天,爸爸买了一些馒头,过了几天,小明发现没吃完的馒头发霉了。

馒头为什么会发霉呢?请写出你的猜测和研究方案。

学生一:我的猜测:我认为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上下有关系。

我的方案: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二,分别放进塑料袋。

把其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一块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

〔用一个馒头保证所含水分一样〕2.一周后,观察2块馒头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如今高温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这说明馒头等食物在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学生二:我的猜测:我认为馒头发霉可能和水分的多少有关系。

我的方案: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二,让一块馒头保持枯燥,在另一块馒头上滴10滴水,分别装进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2.一周后,观察2块馒头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现枯燥的馒头发霉的面积很小,滴水的馒头发霉面积较大。

这说明馒头等食物的发霉和水分的多少有关。

学生三:我的猜测:我认为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上下、湿度的大小有关系。

我的方案: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四,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上水,2、4号烤干;3.将4快馒头分别放进塑料袋;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温度较高的地方〕,3、4号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5.几天后,观察4块馒头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现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的面积最大;4号馒头发霉最晚,发霉面积最小;2、3号馒头发霉的时间和面积居中。

这说明馒头等食物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蜡烛在冬天硬硬的,夏天时却软软的。

蜡烛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写出你的猜测和研究方案。

学生一:我的猜测:我认为可以用切割、碾碎、加热等方法使蜡烛发生改变。

我的方案:用小刀切割蜡烛,用锤子碾碎蜡烛,或者用手弯折蜡烛,把蜡烛放在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等,观察蜡烛的变化。

我的发现:我发现这些变化只是蜡烛形态上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

学生二:我的猜测:我认为点燃蜡烛可以使蜡烛发生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六年级上册一、馒头发霉的实验参考教参P43页。

分别把馒头放在阳光下、和阴凉背光的地方,效果很明显。

一、第3课馒头发霉了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潮湿,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潮湿,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现象: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实验结论: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二、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是否由蜡烛燃烧产生)、烟尘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南介绍本实验教学指南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准备和指导。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将能够亲自动手、观察、实践和探索,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实验目标本教学指南的实验目标主要包括:-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建立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概念。

实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实验进行教学。

以下是本教学指南推荐的几个实验:1. 水的沸点实验水的沸点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沸水的现象,探究水的沸点。

- 实验步骤:将水加热直至沸腾,观察并记录温度。

- 实验材料:水、加热设备、温度计。

2. 物体的浮力实验物体的浮力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

- 实验步骤: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 实验材料:不同物体、水、。

3.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 实验步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植物叶子的变化。

- 实验材料:植物、灯光。

4. 声音传播实验声音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 实验步骤: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声音传播器,观察声音传播的效果。

- 实验材料:不同材料(如纸片、纸杯)、声音源。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防止烫伤:在进行涉及加热的实验时,要使用隔热手套和适当的防护措施。

- 防止触电:在进行电路实验时,要确保电源和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触电风险。

- 防止溅泼:在进行与液体有关的实验时,要佩戴防护眼镜和实验服,避免液体溅泼伤害。

实验教学步骤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实验引导: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步骤和安全事项。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

4. 结果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解释相关科学原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手册[部分]《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研究杠杆尺的实验实验材料:底板1块、长支架1个、杠杆尺1根、钩码若干。

(学具中有)操作方法:(1)按学具中的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师介绍组装方法及支点、阻力点、用力点的位置及阻力点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如何测量;(3)在杠杆尺两边各选一个位置分别放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直至杠杆尺平衡为止,并记录相应数据到P6记录表中,判断其用力情况;(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5)得出结论。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杠杆类工具的比较实验实验材料:撬盖的铁片(或螺丝刀)、开瓶器、夹子(或镊子)、罐头、啤酒瓶。

(自备)操作方法:(1)用撬盖的铁片去撬罐头、用开瓶器开啤酒瓶、用夹子夹东西;(2)在课本P7图上分析三点位置及用力情况。

2、小杆秤的观察与制作(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材料:1根长竹筷(称)、螺帽或钩码(重)、粗棉线或钓鱼线、小塑料盘(称)、砝码(50g)、剪刀。

(自备)操作方法:(1)如课本P9图片,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或钩码用钓鱼线系好做秤砣;(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4)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盘小杆秤刻度,在称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秤杆用完为止。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1根轴、1根销钉、24个钩码、2段棉线、1个底板和1个长支架。

(包含在学习工具中)(或机械实验盒中)操作方法:(1)如学具中的图组装轮轴装置;(2)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直至平衡,反复做4种,并记录实验数据到课本P10表中。

(3)交流分析数据。

(4)得出结论。

2、研究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材料准备可能较难)实验材料:添加1个轮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和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
结论和解释
实验一:把轮轴实验装置装在支架上,找一个重物,用测力计提起,用多少力,再将重物挂在轴上,通过测力计拉轮,带动轴转动,将重物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实验二:将上述实验中的轮改为大轮又将如何呢?
实验一用测力计测得重物的力是
牛顿,运用轮轴只用
牛顿的力就将重物提起来来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3:运用滑轮组50克的钩码,只用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1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2说明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3说明滑轮组既能又能。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及轮轴的作用
实验仪器药品
简单的机械实验盒的大、小轮轴、平板测力计、细线、钩码、铁架台
实验3: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在右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在纸屏上。用槌敲击鼓的左面,倾斜角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1: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2: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3:我看到小球随鼓声,这说明

实验说明:声音能在、
、、
中传播。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电磁铁也有、
之分。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与电磁铁磁极变化有关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演示实验2个分组实验10个实验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步骤:(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 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实验目的: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实验材料:食盐的变化材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水泥的变化材料: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实验步骤:实验一: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实验二: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实验4: 铁生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 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目的:比较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步骤: (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 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压缩气体来测量空气的压强实验简介:本实验旨在通过用压缩气体来测量空气的压强,了解压缩气体对空气压强的影响。

实验原理:
当压缩气体在空气中压缩时,其压强会影响空气的压强。

当压缩气体的压强越高,空气的压强就越高;当压缩气体的压强减少时,空气的压强也会相应地减少。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仪器:压缩气瓶、气压计、液位计、容器;
2.将压缩气瓶的压力调整到一定的压强,使气压计显示出来;
3.将液位计浸入容器中,并观察气压计上的压力变化;
4.按照上述步骤,更改压缩气瓶的压力,观察水的高度是否变化;
5.记录观测结果,完成报告。

实验结果:
在改变压缩气体的压力后,水的高度也随之变化。

这说明用压缩气体来测量空气的压强是有效的。

结论:
本实验证明,用压缩气体测量空气的压强是有效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科学是一门学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对科学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演示实验。

以下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

一、太阳能加热水实验步骤:1. 准备用于加热水的太阳能板,用油灯罩把太阳能板上的小装置固定。

2. 用水瓶装满水,把水瓶放在室外的太阳能板之下。

3. 取水的温度,观察太阳能板在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否上升,记录出来,然后将水瓶放置于太阳能板之外继续取温,以比较加热后与未加热前的差别。

4. 再观察太阳能板加热在阴天的效果,记录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二、气压受力的实验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封口的空气室和一个真空室,用压缩空气泵将一端中的气体压缩,另一端抽出空气,使其气压发生变化。

2.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气压下空气室的表面,阐明气压受力的作用原理。

3. 用它把一个小气球放在其中,观察各种气压对气球大小的影响,比较以前和现在受力情况;4. 再准备一个塑料杯,在上面钉上一个大星形钉,用它来说明气压受力的影响。

三、植物阳光试验实验步骤:1. 准备3束相同数量并株型相似的大豆苗,都放置在室外不同的环境下。

2. 将其中一束移至室内,另一束移至遮阴处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直射,最后一束保持原来的环境,且直射阳光。

3. 收集数据,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比较受阳光直射和不受阳光直射的植物的生长状况。

4. 同时记录受阳光直射的植物的株高、叶片面积以及光合作用等参数。

综上所述,这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出现的几种演示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学习相应的知识,并且获取实践经验,使自己有更多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学习经历。

新苏教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

新苏教版2021-2022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1课水滴里的生物一、问题解答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问题2: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二、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制作过程: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第2课做酸奶一、问题解答问题1: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问题2:细菌的三个特点是什么?答:(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

(2)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3)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二、实验与制作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C-40°C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实验名称: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

实验准备:每组豆子若干、纸杯八个、实验记录纸实验过程:(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市实验小学 曹仙芸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市实验小学  曹仙芸
结论: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7-1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
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1、将4个其书评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江蜡烛溶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水,是谁将铁钉完全浸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同的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3、将食盐加入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柠檬汁加入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结论:
1、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变成絮状。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沉淀生成。
分析:因为美军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
3-2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
四片馒头、塑料袋。
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一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4、在C瓶内装入商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封不住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的食盐,将铁钉一比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实验平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现象:
A、B瓶中铁钉不生锈,说明只有水毁这只有氧气,铁定都不生锈;C瓶及由谁也有氧气,但没有食盐,而铁生锈,说明铁生锈的必要条件只是水和氧气;对比D瓶,其生锈的速度比C瓶快,说明盐在铁生锈的过程中起到加速生锈的作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目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干玻璃、试管夹、酒精灯、小铁盒、小刀。

实验步骤:1. 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用小刀把蜡烛切成小块,放在小铁盒中,然后用试管夹夹住小铁盒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观察现象。

停止加热,冷却一会儿,再观察现象。

4.得出实验结论。

5.整理实验器材。

将所有实验材料检查整理,并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一)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蜡烛越来越短,玻璃片变黑。

(二)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蜡烛熔化了,变成了蜡油,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停止加热,过一会冷却后,蜡烛油又变成固态的,形状和原来不同了。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蜡烛加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说明:1. 玻璃片必须用试管夹夹住加热。

2.实验步骤的第二步也可以把干玻璃片换成烧杯,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

然后再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是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食盐的变化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目的:探究实验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

实验器材:食盐、烧杯、药匙、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蒸发皿、三脚架、坩埚钳、石棉网。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把其中一个烧杯里倒入少量清水,然后用药匙慢慢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食盐晶体在水中有剩余,再加入少许清水,使食盐全部溶解。

观察现象。

3.将食盐溶液倒入蒸发器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到三脚架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溶液,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食盐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熄灭酒精灯。

观察现象。

5.得出实验结论。

6.整理实验器材。

将所有实验材料检查整理,并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一)可疑看到食盐固体完全溶解在水里,不见了。

(二)发现食盐固体又从溶液中析出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四、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的研究研究问题:动滑轮是否省力预测: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绳、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重物。

2、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的重量,再测量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所需力的大小。

3、改变钩码的个数,用上面相同的方法继续测量。

(图)五、实验名称:滑轮组的作用研究问题:滑轮组有什么作用?猜想: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组、钩码、线、测力计、实验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

2、用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3、与直接提升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4、增加滑轮组的数量,试试吊起同样的重物需要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够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六、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一)斜面能省力吗?器材:斜面、钩码、测力计。

方法:1、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用的力;2、沿斜面提升物体,测出所需力的大小。

3、多测几次,对数据进行对比。

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二)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见第2页)七、实验名称: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的关系研究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预测:纸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改变条件:纸的宽度不变条件:纸梁的厚度、长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纸梁架空的长度,桥墩的高度、宽度,单个垫圈的重量,放垫圈的力度等。

实验结论: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

八、实验名称: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研究问题: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预测:纸梁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大。

改变条件:纸的厚度不变条件:纸梁的宽度、长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纸梁架空的长度,桥墩的高度、宽度,单个垫圈的重量,放垫圈的力度等。

实验结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第9页)九、实验名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研究问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器材:长、宽、厚相同的5张纸,两叠书改变条件:纸梁的形状不变条件:纸的大小,折出来的长度,架空的距离,放垫圈的位置、力度等实验结论:改变薄型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以及杠杆、轮轴和滑轮等科学原理。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本实验使用的工具有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实验器材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包括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等。

实验现象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本实验旨在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有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包括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等。

实验现象是状态会随着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而改变,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包括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等。

实验步骤包括杠杆的比较和分析、小杆秤的研究等。

实验结论是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本实验旨在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有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包括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现象是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本实验旨在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步骤包括将定滑轮和动滑轮安装在铁架台上,用线连接它们,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结论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不同。

实验器材纸张、直尺、书本、实验台、实验笔记本、测量工具实验步骤1、取一张纸张,将其放在实验台上。

2、用直尺将纸张对折,使其折痕处对齐。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制作铁钉电磁铁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制作铁钉电磁铁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制作铁钉电磁铁一、实验目的:制作铁钉电磁铁。

二、实验器材:大铁钉、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一、实验目的: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二、实验器材: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学生的书本若干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用定滑轮提起重物一、实验目的:用定滑轮提起重物。

二、实验器材:一盒钩码、一根粗线绳、一个铁架台、一个滑轮、一个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用动滑轮提起重物一、实验目的:用动滑轮提起重物。

二、实验器材:一盒钩码、一根粗线绳、一个铁架台、一个滑轮、一个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一、实验目的:用量身测量水的体积。

二、实验器材:烧杯(装有一定量的清水)、量筒。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酒精灯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正确使用酒精灯。

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湿抹布、污物桶或杯。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器材:钩码、测力计。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实验目的:探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二、实验器材:食盐、烧杯、搅拌棒、天平、小匙。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二、实验器材:小车、绳子、测力计、钩码、透明胶。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实验)

二、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 越大B. 不变C. 越小2.下列各种方法中观察到的图像放到最大的是()。

A.移动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移动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三、排序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的四个基本过程,请按正确的顺序在括号内从左到右排列正确。

(4分)①②③④()→()→()→()四、实验分析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原因:()。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原因:()。

改正:()。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重点实验一.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二.地球自转和公转模拟实验典型练习1.地球结构模型剖面,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月8日下午2时,军军爸爸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出差,飞行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此时美国机场显示的时间还是5月8日下午2时。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地球在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B、美国机场的时钟在12小时之前停止了工作C、美国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3.我们用小球代表地球,用手电筒代表太阳来进行实验,探究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___实验。

(填“对比”、“演示”、“模拟”)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我们国家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夏至;当地球公转到_____位置时,正好是我们的24节气中的冬至。

(2)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我们昼夜平分。

(3)当地球绕太阳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填“赤道”“南半球”或“北半球”)(4)在上虞实验小学的明明长期每天正午12点观察学校旗杆的影子长度,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旗杆的影子最长。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制作风动小装置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制作风动小装置
3、把橡胶膜套在鼓体上,做成小鼓,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
4、用鼓槌缠绕橡皮筋,使鼓槌一端与鼓面相接,另一端与金属片部分相触。
5、把风车放在有风的地方,让风车转起来,使小鼓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风车的转动带动了金属片的振动,金属片的振动又带动了鼓槌的动,从而使鼓槌敲击了小鼓。
实验结论:风车的转动使小鼓发出了声音,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步骤是:风能→机械能→声能。(1、能量是可以转换的;2、风动小鼓将风能转换成了动能。)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风动小装置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学会纸、风车轴、高粱杆、小金属片、支架、鼓体、橡胶膜、鼓膜卡圈、鼓槌、橡皮筋、串珠、轴卡圈等。
实验过程
1、用卡纸设计制作一个纸风车,并将风车用卡圈固定在细轴上。
2、将支架插接成型,再照图将风车轴、串珠、高粱秆穿在一起,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把两块金属片对应地插在高粱秆上。
注意:橡皮筋的松紧、风车轴的转动是否流畅,鼓的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鼓敲击的速度和发出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步骤
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
实验步骤:
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
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
(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
(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
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
实验目标:
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
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3、分析获得的数据并总结规律。

注意事项:
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

五、实验名称:斜面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获得数据说明斜面能省力,不同斜面省力程度不同。

实验步骤:1、建造一个斜面,然后把不同物体分别提升和利用斜面提升,记录用力情况。

2、分析实验数据,认识斜面作用。

3、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同一重物,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总结斜面省力的规律。

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六、实验名称: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实验材料: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
铁垫圈、尺子
实验步骤:
两个实验都要控制垫起纸板的高度不变,
“弯曲了”的标准不变,纸板悬空部分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所不同的是第一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宽度而厚度不变,第二个实验是改变纸板厚度而宽度不变。

注意事项:纸梁架空的距离不变,放垫圈的位置不变。

七、实验名称:拱形的力量
实验要求:
掌握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实验材料:纸、铁垫圈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放在桌上测试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的压力,这样的拱受一点点压力就伸展开了。

(2)用书抵住拱脚。

学生继续测试研究,会知道这样的拱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而且观察到随着压力的增大,拱开始慢慢变形。

(3)看它是怎样变形的,想怎样使它不变形。

在加大拱形的拱足。

注意事项:测量纸拱承受重力时,压力应由轻到重,便于观察拱形的变化。

八、实验名称:电和磁
实验目的:
让学生组装电路,回忆电流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指南针指南北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做一个通电线圈,方法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圈左右,取下用胶带固定在指南针上。

(2)线圈通电看看指南针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指南针
注意事项:电池导线不能接触时间太长,以免电池过热,耗进电量。

九、实验名称:电磁铁
实验目的:要求接通电流,断开电流做几次吸大头针的实验,是要学生感知电磁铁最重要的性质: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实验材料:铁钉、线圈、电池
实验步骤:
(1)用导线缠绕铁芯,铁芯选用厘米以上的,注意导线两边要留有一段。

(2)给缠绕后的导线能电。

注意事项:线圈尽量缠绕50圈以上,导线两端用砂纸磨光。

十、实验名称:谁选择了它们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材料:热水、温度计、堆形瓶、烧瓶、小堆形瓶、水槽。

实验步骤:
(1)先择2个大小不同的烧瓶,1个与大瓶体积相近的玻璃瓶,3支温度计。

(2)在3个容器内同时放入同样温度的热水。

(3)用温度计测量观察哪个容器的水温降的慢。

注意事项:玻璃仪器轻拿轻放,使用热水注意安全。

放水的时候要同时到入。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