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能量与太阳》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8课《能量与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本课《能量与太阳》是单元最后一课,学业标准中提到要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并认识到有些能源不可再生,关注节约能源和使用新能源。
反复阅读推敲本课的内容,我认为能量与太阳的概念很大,所以求证了核心概念。
概念指向
“能量以不同方式进行传递”、“太阳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一些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煤和太阳之间的联系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很远,因此本课设计以煤为切入点,重点放在对煤的形成的探究上。
在研究煤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建立煤和太阳的关系,而后对能量和太阳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思考。
在此基础上,思考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进而建立珍惜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煤、石油和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正在开发新的能源。
过程与方法:
体验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
能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珍惜能源、节约能源的观点。
【教学重点】
1.说明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举例说出能源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人类已开发出了一些新能源。
【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的证据,发挥想象,对煤的成因做出假设性解释。
【教学策略】
根据前概念分析,本课需要作出如下设计:
①提供真实的煤,让学生对煤进行观察,有一个感性认识。
提供材料,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找到实证。
②尝试用活动让学生对煤的形成有一个由结果寻找原因,间接的探究和认识。
因为煤形成的过程太复杂了,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没办法用实验重现。
但是如果一味的告诉学生又不好理解难以建立理性认识,在此重点聚焦到孩子科学能力和理性思维: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基于事实进行推论—相互讨论形成一个科学解释—进而对现阶段的认识有一个自己的理性理解。
这也是复演科学家作出推论的过程。
③通过探究活动,建立煤和太阳之间的联系,同时对能量形成认识。
在科学能力方面,本课重点关注学生对科学推论的理解,利用证据,解释证据,建立推论。
推论的载体是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感性的资料(IPAD电子书和教师推送资料),希望通过更多具体的信息、数据、证据把大概念和学生自己的经验建立联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能源的资料
2.教师准备:煤的化石、能源储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前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你们知道这些能源被用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样子?或者关于它们的其他什么信息吗?
二、煤带给我们的信息
1.知道老师手中这块黑色的岩石是什么吗?(煤)它来自哪里?怎么形成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你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2)我们可以证实你说的这些吗?可以怎么做?
三、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煤、石油和天然气其实就是储存在动、植物身体里的太阳能,植物依靠太阳生长,动物则以植物和吃植物的其他动物为食。
它们不知不觉中把太阳的能量储存在了自己的身体里。
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大致相似,都是远古的动植物残骸演变而来。
为什么它们可以变成煤、石油和天然气,而与它们埋在一起的其他的东西,比如石头、灰尘却不能?
四、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
1.出示目前人类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情况资料。
2.这些能源会被用完吗?想象一下那一时刻到来时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3.我们现在应该怎样使用能源?
4.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
【教学反思】
《能量与太阳》是《能量》单元中最后一课的教学,在总结前段时间的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情感态度,教师直接讲授的道理学生都懂,但未必能深入的体会道理,只有让学生自己从能源的来源、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源的紧缺、新能源的开发等环节的安排上体会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才是最深刻的思考。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太注重知识的讲授,自己说的太多。
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还有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使说不完整也要注重让他自己组织语句。
2、提问不够谨慎,学生回答完问题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要多表扬。
3、讨论不够充分,突法发事件处理不够妥当。
4、重点环节安排可以再详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