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体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a724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3.png)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是一种文体,它的目的是向读者解释、介绍或阐述某个事物、现象、原理、过程等。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准确、清晰和有条理。
以下是关于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点:
1.主题明确:说明文的主题应该明确,即要解释、介绍或阐述的对
象应该具体且清晰。
2.结构合理:说明文的结构应该合理,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用于引出主题,主体部分用于详细解释、介绍或阐述,结尾部分用于总结全文。
3.语言准确: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准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出现
错误。
同时,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和生僻的词汇。
4.逻辑清晰:说明文的逻辑应该清晰,即文章的内容应该有条理,
各个部分之间应该有逻辑关系。
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5.使用说明方法:说明文中常常使用比较、分类、举例、因果、过程
等说明方法,使得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6.客观公正:说明文应该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和主
观偏见。
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
7.注意段落过渡:说明文的段落之间应该有自然的过渡,使得文章
流畅,读起来不突兀。
以上就是关于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7a7e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c.png)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整理说明文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详细解释或阐述一些事物、概念、现象等的文体,其目的是向读者传达信息、知识、观点或方法。
在撰写说明文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格式要点:1.标题:简明扼要地反映主题和内容,富有吸引力。
2.导言: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概括性介绍说明的对象。
3.主体:要全面、有序、详实地陈述事物信息。
二、语言风格要点:1.准确性:使用准确、明确、凝炼的语言表达思想,避免含糊不清、模糊不清的词语。
2.客观性:要客观、中立地描述事物,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
3.具体性:运用丰富的细节,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有利于读者理解。
4.易读性: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段落分明,引用恰当的例子或比较进行解释。
5.科学性:使用科学、专业的知识和术语,避免夸大或误导。
三、组织结构要点:1.总分结构: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方式展开,即先概括性介绍要说明的事物,然后逐个详细介绍其各个部分,最后再对整体进行总结。
2.因果结构:通过描述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或者事件的因果关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3.时间顺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
4.空间结构:按照事物的空间布局,从整体到局部,逐层深入地展开,使读者对事物的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写作技巧要点:1.举例说明:引用具体例子来说明概念、原理或方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
2.比较对照: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突出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和优势。
3.分类归纳:将众多的事物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分类特点和共同特征。
4.问答式:通过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使读者产生思考和对话,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五、篇幅安排要点:1.导言和结论要简练明了,不宜过长。
2.主体部分要全面、详实,内容要有适度的展开,不宜过长或过短。
3.段落要突出主题和内容,段落之间要有过渡,使整体结构清晰。
六、注意事项:1.避免主观评价和情感色彩,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0692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a.png)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相关的知识,以下是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的整理。
一、说明文的分类(一)按说明对象分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二)按语言风格分1、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多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不追求语言的生动性。
2、生动说明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文采,更具趣味性,如《松鼠》。
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一)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阐释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二)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标题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开头文章开头部分往往会点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3、关键语句文中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或者在各段落中起概括作用的语句。
4、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就需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三、说明顺序(一)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介绍,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某种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
(二)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依次进行介绍,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例如《故宫博物院》就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三)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文体知识点
![说明文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df3b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6.png)
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 征。(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⑵事理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旨在说明事因、物因。
(如《大自然的语言》、《云南松怕冷的秘密》、《细菌与安全》
四、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风格,说明文可分为: ⑴平实说明文 (语言朴实)
地说明了
形象化地描摹事物,具体、生动说 明了....事物....特征。
事物的 特征。
九、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被介绍(说明)的事物
十、说明内容 说明对象+对象特征(根据内容全面概括)
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
①看题目(不少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 ②抓段首的总括句,结尾的总结句,每段的中心句,过渡句(好多说明 文运用这些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特征。)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顺序常用时间名词,多是说明 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②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依次进行说明。(从从外到 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到近……)(如《故宫博物院》)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 排说明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 到次、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如《苏州园林》)
(相当于先分段、概括段意之后用“首先”“接 着”“然后”“最后”之类的词语连接起来。)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找准确词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f586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b.png)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关于说明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关系等进行科学的说明,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说明文的类型:- 按说明对象划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 按语言风格划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
-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等。
4. 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分类别: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说明。
- 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异同。
-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 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义。
5.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避免模糊和歧义。
- 简洁性: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
- 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逻辑规律。
6. 写作结构:- 总分式结构:先总述事物的特点或事理,然后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 递进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或逻辑关系逐步深入说明。
- 并列式结构:将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并列起来进行说明。
掌握以上说明文的知识点,对于阅读和写作说明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说明思路和方法;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语言,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有条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81e0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0.png)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11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12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
2、按语言风格分21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多采用客观、准确的表述,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22 生动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情趣,如《松鼠》。
三、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
2、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一般较为清晰,层次分明,多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常使用限定性词语和数据,避免模糊和歧义。
4、说明的逻辑性:说明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介绍,如介绍历史事件、生物生长过程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五、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科学性。
3、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4、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说明对象比作其他事物,使说明更形象、生动。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逐一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进行确切的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c4c8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c.png)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考点整理关键信息项:1、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文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说明文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说明文的定义及特点11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112 特点包括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113 科学性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出准确、客观的介绍,不夸大、不缩小。
114 条理性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清晰地阐述事物或事理。
115 准确性要求语言精确无误,如实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
12 说明文的分类121 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22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某一物品、建筑等。
123 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等抽象内容。
124 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125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注重客观陈述。
126 生动说明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13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31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进行说明。
132 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
133 逻辑顺序,依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因果、主次、总分等进行说明。
14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41 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142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更准确、科学。
143 作比较,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144 打比方,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易于理解。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81024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6.png)
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班级:姓名:。
中考涉及考点一、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一步,审题干,注意题干中问的是使用一种还是多种说明方法,或者是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第二步,根据标志性语言(词语)判断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和效果。
(相关知识详见“说明文文体知识梳理”中“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板:运用了……说明方法,……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
二、说明文语言1、词语能否删去或替换(1)表态。
不能删去或不能替换。
(2)解释。
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较。
比较删去(替换)前后的区别,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4)总结。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模板】不能。
删去(替换)了“××”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过于绝对;用“××”一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2、词语表达效果(1)准确性和严密性①解释词语的表义,说明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
②总结说明,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具体特点。
【答题模板】“××”一词在文中表示……,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生动性和形象性①从语言风格方面分析。
说明文语言具有幽默风趣、清新雅致、通俗易懂等特点。
②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
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特点。
三、句段作用明确所分析的段落(句子)位于文章的哪一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从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1、开头句段结构:①引出下文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的介绍;②呼应文章标题;③总领全文。
内容:①引用故事、传说、个人经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生动的比喻、名人名言等引出说明对象,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②开篇点题,直接点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特征);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增加说明文的文学色彩(或故事性、趣味性)。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021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e.png)
说明文知识点及例题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一、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2、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无误,不能夸大或缩小,不能含糊其辞,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
3、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要有条理,一般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4、说明的客观性说明文对事物的说明是客观的,不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二、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事物的本质、规律、原理等抽象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
三、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通过列举赵州桥和卢沟桥,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比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3、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通过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进行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的坚固。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把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外形特点。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2223fb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0.png)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 按说明对象分2. 按语言风格分-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多用说明性语言客观地介绍事物或事理。
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 明确说明对象2.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归纳概括。
有的文章没有直接写出特征,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例如在介绍某种植物时,从它的生长环境、外形、用途等方面归纳出其独特之处。
四、说明顺序1.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历史发展、生物成长过程等。
例如在介绍某种文物的制作历史时,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就采用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3.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从现象到本质:先介绍事物的表面现象,再深入剖析其本质。
例如先介绍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再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
- 从原因到结果:先说明事物产生的原因,再说明由原因导致的结果。
比如解释某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然后说明这种疾病会带来的身体变化等结果。
- 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其用途。
像介绍某种新型材料的特性,然后阐述它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 从整体到局部:先对事物进行整体概述,再详细介绍局部内容。
例如介绍人体结构时,先从整体的人体说起,再分别介绍各个器官。
- 从主要到次要: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先介绍主要方面,再提及次要方面。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如在说明某种植物的耐旱性时,列举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为例,读者就能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植物的耐旱特点。
2. 列数字-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d6af4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1.png)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它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说明文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和分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进行介绍和解释,或者对事理进行阐述和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主要是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像《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等。
二、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所要介绍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明确说明对象是读懂说明文的关键。
2、说明特征说明特征是指说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3、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将两种不同的事物,通过比喻的手法,使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4)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5)分类别:对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8)摹状貌: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外貌等,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9)引资料: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4、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比如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发展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如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ccaa6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8.png)
看 ( 1 )一、云和天气的关系:招__牌__ [总] 云
薄云:晴__朗___
识
( 2~5 )云的形态
天 气
(2~6 )二、看云识天气的__方__法_ [分]
低而厚的云:阴晴风雪
( 6 )云__的__光__彩_
( 7)三、看云识天气的_意__义__及局限[总]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总--分 -- 总的逻辑顺序。
四、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 顺序。可以综合运用。
五、说明的方法常见的有十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 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引用(引资料)、摹 状貌。
六、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 严密性。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积雨云
雨层云
华
晕
默读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 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云交云,雨淋淋。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棉花云,雨快临。
山戴帽,大雨到。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 作用: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是科技说 明文常用的方法。
重点研讨,掌握说明方法
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 类别,一类一类加以说明的方法。
作用:这种分类说明不仅能够把不同事物的 不同特征说得更明白,而且会使说明的条理更 清楚。
重点研讨,掌握说明方法
(4)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a711d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e.png)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一种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描述事物状态、特点、功能或阐明科学道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旨在通过对事物的深入剖析,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下面将从说明文的要素、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明文的要素1. 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所要解说的事物或事理。
说明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品、生物、自然现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
2. 说明内容说明内容是对说明对象的详细解说,包括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特点、原因、演变过程等。
说明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指在说明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表达方式,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引用、数据、图表等。
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4. 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指说明内容的组织结构,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说明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 确定说明对象在写作说明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即要解说的事物或事理。
明确说明对象有助于确保说明内容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深入了解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掌握其全面、真实的信息,以确保说明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 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以使说明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4. 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在说明过程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 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概念、原理等,要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2. 严密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逻辑严密,避免出现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情况。
在表达时,要注意概念、判断、推理的准确性。
3. 生动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ee6c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2.png)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729f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c.png)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说明文是一种宏观的文字组织形式,通过对其中一事物、现象或观点的客观描述和分析,来阐述其特点、发展、原理、规律等,以使读者了解和掌握所述事物的相关知识。
说明文主要采用客观、准确、简练的语言,以文字的形式传达对事物的描述和解释。
下面是说明文文体的主要要点。
1.文体特点:-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地描述、阐述事物为主要目的,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准确性:说明文要求准确、精确地描述事物的特点、发展过程等,以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
-科学性:说明文通常关注于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事物,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等。
-逻辑性:说明文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简练性:说明文通常力求简洁明了,在表达和阐述上避免冗长和重复。
2.文章结构:-引入:通过引入引起读者的兴趣,提出讨论的主题。
-背景:提供背景信息,使读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现状。
-主体:详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点、发展过程、原理等内容。
-举例/案例:通过举例、引用案例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具体的实例,以加深理解。
-对比/对立:对事物进行对比或对立,突出其差异、优劣、优点等。
-总结:对文章中阐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要点。
-结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留下深入思考的余地。
3.语言特点:-客观准确:说明文要使用客观、准确的语言,避免个人情感和评价。
-简洁明了:说明文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避免冗长和晦涩难懂的句子。
-科学术语:根据说明的对象,可适当使用相关的科学术语,以确保准确性。
-逻辑关系:说明文要求准确的逻辑关系,通过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方式组织叙述。
-具体实例:通过引用具体实例,可以更好地使读者理解和记忆所述事物。
-图表配合:在需要说明事物特点和数据时,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进行配合说明。
4.提高写作技巧:-明确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和面向的读者群体,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调整篇章结构:通过合理调整篇章结构,使其符合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文体知识点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四、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的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十种: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引资料)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2引资料(作引用):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E、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3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
6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同议论上的比喻论证,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
7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国石拱桥》(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
8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
9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
10 画图表: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
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答题格式: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使说明更形象易懂。
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的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引资料,引用了……,充分有力地说明了……,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具体确切地说明了……的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作诠释,具体的解释说明了……(特征/作用),使说明通俗易懂。
作比较,将……和……相比,有力地突出了……的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摹状貌,通过形象化的描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下定义,简明科学地说明了……,使说明更科学更严谨。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使说明更直观形象。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六、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
无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准确严密,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答题模式:
不能删。
“X X”一词表示……(起…作用),在这里说明了……,如果删去,则与实际不符(“太过于绝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经常考查的词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分外尤其
表猜测: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