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1节 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物理 第1章 电场 电流 1.1 电荷 库仑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1(2021年整理)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电流1.1 电荷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电流1.1 电荷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电流1.1 电荷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的全部内容。
电荷库仑定律【考纲要求】两种电荷,电荷守恒Ⅰ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Ⅱ【本节目标】1.了解两种电荷及电荷守恒的概念,知道基本电荷量.2.掌握库仑定律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并会进行有关计算.【考点剖析】考点一两种电荷,电荷守恒【思考】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 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现在将两球靠近并相隔一定距离, ,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导体B带上负电;B。
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
若A向B逐渐靠近,在B左端和右端的电荷量大小始终相等并且连续变化;D.若A、B接触一下,A、B金属体所带总电荷量保持不变。
分析:本题以静电感应为背景,主要考查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
导体B虽然不带电,但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在带正电的A作用下,部分自由电子被吸引运动到左端,右端由于缺少电子而出现正电荷,但电荷总量仍为零。
所以A错B对;当A向B靠近时,B左右两部分的异种电荷总是同步增加,但变化还是连续的,只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
所以C错;考点整理: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2.电荷量:物质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 ,我们把 称为元电荷,即1.60×10—19C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选修1-1-1.1-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1.1电荷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带电体可看成是点电荷2.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并能应用库仑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元电荷是实验得出的最小电量,元电荷e=1.60×10-19C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库仑定律库仑力2.难点:库仑定律的定性演示3.疑点: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的确定4.解决办法: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
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空气)。
三、教具准备玻璃棒,丝绸,系有丝线的包有铝箔的泡沫塑料小球,红外线灯,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
四、学生活动设计本课学生活动主要集中体现在两处:1.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定性分析,两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大小与距离及带电体的带电量有关。
2.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经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知道点电荷、元电荷、库仑力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实际复杂问题进行简化、抽象的思维能力及如何建立物理模型,渗透物质可分的思想,适当介绍粒子研究的物理学进展。
(二)整体感知库仑定律是本课的核心,是静电学中的重要知识,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氢原子结构模型的依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创设情景[提问]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包有铝箔的小球,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猜想,并要求说明理由。
2.实验探索演示1 演示上述提问内容,结果先吸引,而铝箔与带电玻璃棒接触后再排斥。
这是由于两者接触后带有同种电荷的带电体间发生相互排斥作用的缘故。
[引导]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那么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演示2 让带电玻璃棒在不同距离上靠近悬挂的带电小球,观察小球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的情况,这说明了什么?启发学生回答。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2库仑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2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达,知道静电力常量.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再得出库仑定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索能力重点:掌握库仑定律难点: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板书】----第2节、库仑定律提出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演示】:带正电的物体和带正电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同学通过观察分析出结论(参见课本图1.2-1).【板书】: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2、库仑定律内容表述:力的大小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公式:静电力常量k = 9.0×109N·m2/C2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介绍】:(1).关于“点电荷”,应让学生理解这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力学中的质点的概念.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要体积小就能当点电荷,这一点在教学中应结合实例予以纠正.(2).要强调说明课本中表述的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也可近似地用于气体介质,对其它介质对电荷间库仑力的影响不便向学生多作解释,只能简单地指出:为了排除其他介质的影响,将实验和定律约束在真空的条件下.扩展: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律.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利用微积分计算得:带电小球可等效看成电量都集中在球心上的点电荷.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板书】:3、库仑扭秤实验(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演示】:库仑扭秤(模型或挂图)介绍:物理简史及库仑的实验技巧.实验技巧:(1).小量放大.(2).电量的确定.【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已知电子的质量m1=9.10×10-31kg,质子的质量m2=1.67×10-27kg.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是1.60×10-19C.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式,化简之后,再求解.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FQrFmrFFQGm mF F 122222122121 21919113127160160910167=kQ=Gm=kQ=9.01010106.67101010=2.310 111939,,·×××××××××××....-----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例题2】:详见课本P9【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三)巩固练习复习本节课文及阅读科学漫步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练习1、2、4,作业纸。
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教案
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教案第一篇: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教案电荷、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基本概念(第一次课)2学时主要内容为电荷的基本概念、静电场的基本规律——库仑定律以及电场的描述。
静电学是整个电磁学的基础,而本次课的内容涉及点电荷的基本模型和定量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思想方法,是整个静电学的基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库仑定律是静电学两大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的理论基础。
授课对象在高中已经学习了点电荷的理想模型、真空中的库仑定律以及电场的描述。
但是,学生对库仑定律的基础性地位可能不太清楚,对平方反比律的实验验证也没有什么了解。
1、掌握点电荷、电荷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以及电场强度的概念;2、掌握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库仑定律;3、通过介绍利用任意带电体间的静电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叠加原理的思想;4、通过简述验证平方反比关系的相关实验,向学生展示物理学之美。
1、库仑定律及其应用;2、利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
任意形状带电体间的静电力;以问题讨论方法为主。
以引导、分析、归纳、互动等方法辅助教学。
多媒体、讲授一、绪论(约5分钟)通过简述19~20世纪人类在电磁学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思想。
二、课程导入(约6分钟)知识回顾(电场中的电荷会受到力的作用)设问:如何定量描述电场力的性质?三、新课展开(60分钟)概念:电荷设问:带电体的电荷量和物体的质量一样可以连续变化吗?概念:电荷的量子化设问:系统内的电荷迁移时总电荷量应遵循什么规律?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设问:如何定量描述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讨论库仑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实验验证。
重点讨论如何利用叠加原理求任意带电体间的静电力。
设问:电荷周围存在电场,该电场只与场源有关,如何描述这样的电场?概念:电场强度E F/q0四、课堂讨论(10分钟)例题五、小结(约3分钟)六、拓展(约5分钟)讨论题:最简单的带电体—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如何描述?任意带电体周围的电场呢?(为下次课打基础)七、作业:(约1分钟)自编习题集(下册),练习一。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可以记为:“毛玻璃带正电”。
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
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平均分配。
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
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B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图111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第1章电场电流1.1电荷库仑定律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1_1
《电荷库仑定律》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电荷库仑定律2、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简单计算。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⑴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⑵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⑶知道点电荷的物理意义。
⑷理解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决简单问题。
⑸知道静电力常量k的物理意义和数值、单位。
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启发讲练式三、说教学程序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三大部分:㈠复习准备、引入新知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先观察演示实验,并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了解电学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对库仑定律及应用的学习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演示1]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再用橡胶棒去靠近纸屑,发现纸屑被吸引[教师]这一现象使你想到什么?[学生争相回答]以下是可能想到的几点: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可使物体带等量异号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2.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的概念.科学探究: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并借助验电器感受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过程.科学思维: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知道三种带电的实质是相同的.一、电荷及起电方式1.两种电荷(1)电荷的分类: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3.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二、电荷守恒定律和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电荷守恒定律另一表述是: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3.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 的整数倍.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在我们的计算中,可取e =1.60×10-19C.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2)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说明通过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 (4)某一带电体的电荷量可以等于3×10-19C.( ×)2.带正电的物体C靠近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如图1所示,A端将带电,B端带电.图1答案负正一、对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何种电荷?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何种电荷?使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上的电子向丝绸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向橡胶棒转移,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2.如图2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图2(1)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2)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3)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答案(1)物体C移近导体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2)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3)A、B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3.带正电的物体A与不带电的物体B接触,使物体B带上了什么电荷?在这个过程中电荷是如何转移的?答案正电荷,在这个过程中,有电子从物体B转移到物体A,物体B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特别提醒] 无论哪种起电方式,发生转移的都是电子,正电荷不会发生转移.例1 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带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B.感应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答案 D解析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A 、B 、C 错误,D 正确.例2 如图3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 ,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 ,导体B 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 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 ,则导体B ( )图3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答案 C解析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导体B 带负电,故选C.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如图4甲所示.2.导体接地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导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如图乙、丙所示.图4二、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1.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一个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带上了负电荷,该过程是否创造了电荷?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会增多或减少吗?答案摩擦起电的过程并没有创造电荷.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的吗?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4×10-19C吗?答案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是任意的,它只能是1.60×10-19C的整数倍.由于4×10-19C是1.60×10-19C的2.5倍,所以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能是4×10-19C.3.电子和质子就是元电荷吗?答案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不是物质;电子和质子是实物粒子,不是元电荷.1.使物体带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物体所带的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物体间或物体内部电荷的重新分布.2.电荷的中和是指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物体接触时,经过电子的转移,物体达到电中性的过程.3.导体接触带电时电荷量的分配与导体的材料、形状、大小有关,当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将平均分配,即最后两个球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4.元电荷(1)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而不是实物粒子,元电荷无正、负之分.(2)虽然质子、电子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但不能说质子、电子是元电荷.(3)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 e之比,叫做电子的比荷.例3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同大小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多少?(2)若A 、B 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多少? 答案 (1)2∶3 (2)2∶1解析 (1)设A 、B 带电荷量均为q ,则A 、C 接触后,A 、C 带电荷量为q A =q C =12q .C 与B 接触后,B 、C 所带电荷量为q B =q C ′=q +12q2=34q . 故A 、B 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q A q B =12q 34q =23.(2)设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所带电荷量大小均为q . 则C 与A 接触后,A 、C 带电荷量为q A =q C =+12q .C 与B 接触后,B 、C 带电荷量为q B ′=q C ″=12q -q 2=-14q ,故A 、B 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q A q B ′=12q 14q =21.两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量的分配规律1.当两个导体材料、形状、大小不同时,接触后再分开,只能使两者均带电,但无法确定电荷量的多少.2.若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电荷量大小分别为q 1、q 2,则有 (1)若带同种电荷⇒金属球相接触⇒总电荷量平分⇒即均带电122q q - (2)若带异种电荷⇒金属球相接触⇒先中和再平分⇒即均带电12||2q q - 例4 放在绝缘支架上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C 、Q B =-3.2×10-9C ,让两个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答案 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 3.0×1010个解析 两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一定平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Q A ′=Q B ′=Q A +Q B2=6.4×10-9-3.2×10-92 C=1.6×10-9C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自身的净电荷全部中和后,继续转移,使B 球带Q B ′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荷量为ΔQ =Q B ′-Q B =1.6×10-9C -(-3.2×10-9C)=4.8×10-9C 则转移的电子数n =ΔQ e =4.8×10-91.6×10-19=3.0×1010个.三、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 验电器的两种应用方式及原理(1)带电体接触验电器: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上面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如图5甲. (2)带电体靠近验电器: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会使验电器的金属球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金属箔片在斥力作用下张开,如图乙.图5例5 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 把带电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会改变验电器上的电荷分布;由于电荷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使得验电器上靠近带电金属球的一端和金属球电性相反,而远离带电金属球的一端和金属球电性相同,故选项B正确.1.(对摩擦起电的认识)(2018·山东淄博市高一下期末)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经过摩擦的琥珀有了磁性B.经过摩擦的琥珀带了电C.琥珀与干草带异种电荷D.琥珀与干草带同种电荷答案 B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6甲箭头所示远离.而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现象如图乙箭头所示靠近.那么( )图6A.图甲中两玻璃棒互相吸引B.图乙中橡胶棒与玻璃棒互相排斥C.图甲、乙中的玻璃棒带异种电荷D.图乙表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答案 D3.(验电器的原理)如图7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C.金属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 答案 C解析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若将其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此时两个箔片上均带正电荷;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向玻璃棒转移;移走玻璃棒后,箔片仍带电,不会立即合在一起,选项C 正确.4.(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C ,q B =C ,q C =C.答案 5×10-67.5×10-67.5×10-6解析 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平分A 的电荷,则q A =q C =q2=1.0×10-5C ,再让小球B 与球A接触后分开,则q A ′=q B =q A2=5×10-6C ;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则q B ′=q C ′=q B +q C2=7.5×10-6C.一、选择题考点一 电荷量与元电荷1.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 答案 C2.(多选)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值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为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9CD.若物体带正电荷,电荷量为1.6×10-9C ,这是因为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答案 BD解析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能为任意值,只能为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误,B正确.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故C错误.物体带电荷量为1.6×10-9C,说明物体失去了1.6×10-91.6×10-19=1.0×1010个电子,故D正确.考点二三种起电方式3.(多选)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答案CD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情况取决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但数量相等,B错,C对.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D对.4.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将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2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2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异种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的过程中,圆环所受笔套的吸引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答案 D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笔套带电,A正确;带电的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异种电荷,B正确;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是因为圆环所受笔套的吸引力大于圆环的重力,C正确;绝缘材料做的笔套,电子无法自由移动,电荷无法全部被中和,故D错误.5.如图3所示,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小球P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MN时,M处将( )图3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答案 A解析这是感应起电,当带负电小球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左端的负电荷受到排斥力运动到右侧,所以N处带正电,M处带负电,故A正确.6.如图4所示,Q带负电荷,导体P在a处接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导体P的a端不带电荷,b端带负电荷B.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不带电C.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且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D.导体P的a端带正电荷,b端带负电荷,且正电荷的电荷量大于负电荷的电荷量答案 B解析金属导体P接地时与大地可视为一个新的导体,a为靠近Q的一端,而大地为远离Q 的一端,由于静电感应,靠近Q的一端会带上与Q相反的电荷,即带上正电荷,大地端则带上与Q相同的电荷,b端不带电,故B正确.考点三验电器及其原理7.如图5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则( )图5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的两金属箔片都带上了正电答案 D解析带正电的A球靠近验电器B,根据电荷“同性斥,异性吸”的特点知,验电器金属杆下端箔片中的电子会被A球上的正电荷吸引到验电器上端,则金属杆下端的箔片就会因带正电荷而相互排斥,使箔片张开,故选D.8.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如图6),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属箔片b的带电情况是( )图6A.a带正电,b带负电B.a、b均带负电C.a、b均带正电D.a带负电,b带正电答案 C考点四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9.(2018·山东荷泽市高一下期末)两个大小和材质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带电荷量分别为+5q和-q,两小球接触后分开,下列关于小球带电荷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带电荷量为+3q,小球b带电荷量为+3qB.小球a带电荷量为+3q,小球b带电荷量为-3qC.小球a带电荷量为+2q,小球b带电荷量为+2qD.小球a带电荷量为+2q,小球b带电荷量为-2q答案 C10.(多选)A和B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负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A和B的内部电荷量为零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BC.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得到了1×109个电子D.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1.6×10-19C电子答案AC11.如图7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7A.沿虚线d 切开,A 带负电,B 带正电,且Q A >Q BB.只有沿虚线b 切开,才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A =Q BC.沿虚线a 切开,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A <Q B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A =Q B答案 D解析 导体原来不带电,在带正电的导体球C 静电感应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 部分转移,使B 部分带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 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A 部分移走的电子数目和B 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大小总是相等的,故只有D 正确.二、非选择题12.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10-5C 的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因聚集电子而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 e =9.1×10-31kg ,电子电荷量e =-1.6×10-19C)答案 3.0×1014个 2.73×10-16kg 解析 -4.8×10-5C 的电荷量含有的电子数为n =q e =-4.8×10-5C -1.6×10-19C=3.0×1014个, 增加的质量为M =nm e =3.0×1014×9.1×10-31kg =2.73×10-16kg.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小球带有3×10-3C 的正电荷,B 小球带有2×10-3C 的负电荷,小球C 不带电.先让小球C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再让小球B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试求这时三个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答案 q A =-2.5×10-4C q B =6.25×10-4C q C =6.25×10-4C解析 C 、A 接触后,A 、C 都带3×10-32C =1.5×10-3C 的正电荷,再让小球B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A 、B 都带1.5×10-3-2×10-32C =-2.5×10-4C 的负电荷,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B 、C 都带1.5×10-3-2.5×10-42C =6.25×10-4C 的正电荷,故最终三个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2.5×10-4C,q B=6.25×10-4C,q C=6.25×10-4C.。
2019-2020年高一物理《第一章电场》教案 (I)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知道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带电本质3、知道电荷守恒定律4、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学习过程】一、电荷1.自然界中两种电荷:。
2.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及实质:二、电荷守恒定律:三、几个基本概念:电荷量:元电荷:比荷:静电感应、感应起电:四、思考与练习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
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3.如图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B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与如何分有关D.只要A与B不接触,B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负电荷最早由美国科学学家富兰克林命名B.元电荷电荷量的大小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C.元电荷就是电子D.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的电荷量E.在上题图中若A向B逐渐靠近,在B左端和右端的电荷量大小始终相等并且连续变化5.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6.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带正电D.a、b均不带电7.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相同且不带电的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哪些方法能使两球带等量的电荷?2019-2020年高一物理《第一章电场》教案 (I)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电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B.摩擦起电普遍存在于两相互摩擦的物体间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得到了电子一定显负电性,失去了电子一定显正电性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出现E.物体有三种带电方式:接触带电,摩擦起电和感应带电.2.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B.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C.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是否能忽略不计3.关于电量的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对的 ( )A.物体所带的电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某些值C.物体带正电荷1.6×10-9库仑,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D.物体带电量的最小值是1.6×10-19库仑.4.如图,当将带正电荷的球A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C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向B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C端和B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C端移动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为()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电荷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6.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个绝缘金属小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现使b球带电,则(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a、b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b立即把a排斥开7.带电微粒所带的电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2.4×10-19CB.-6.4×10-19CC.-1.6×10-18CD.4.0×10-17C8.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9.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4.0×10-3C的正电荷,小球B带有-5.0×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
(优选)2019版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电流第1讲电荷库仑定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
第1讲电荷库仑定律[目标定位] 1.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了解元电荷的大小;了解电荷守恒定律.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力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一、接引雷电下九天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成功地将天电引入莱顿瓶,并证明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二、电荷1.电荷的电性及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2)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3.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想一想原来物体不带电,通过摩擦或感应等方式使物体带上了电,那么摩擦或感应起电是创造了电荷吗?答案不是.因为无论哪种起电方式,都没有创造出电荷,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在导体间或导体内部发生了转移.三、电荷守恒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2.元电荷:电子、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C.实验表明: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想一想一个带电体可以带2.5×10-19 C的电荷吗?答案不可以.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所以带电体不可能带2.5×10-19 C的电荷.四、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F=k Q1Q2r,其中k是一个常量,叫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3.适用条件:(1)真空中;(2)静止的点电荷.4.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就可以看做点电荷.想一想有一位同学,由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 Q1Q2r2得到:当r→0时,静电力F→∞.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从数学角度分析这是必然的结论,但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当r→0时,两电荷已失去了点电荷的前提条件,何况实际的电荷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根本不会出现r=0的情况,也就是说,在r→0时不能再用库仑定律计算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一、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的比较例1 如图1-1-1所示,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捊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1-1-1A.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细条散开D.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 答案 D解析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摩擦,使细条上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所以细条散开,故D 正确,A 、B 、C 错误. 二、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总量”:指电荷的代数和.2.起电过程的本质:电子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分配.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将平分电荷,即Q 1′=Q 2′=Q 1+Q 22,Q 1和Q 2可以是同种电荷,也可以是异种电荷.例2 A 、B 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 带负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 ,则B 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答案 B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B应带正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应等于Q,故B正确,A、C、D错误.三、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真空中的电荷若不是点电荷,如图所示.同种电荷时,实际距离会增大,如图1-1-2(a)所示;异种电荷时,实际距离会减小,如图1-1-2(b)所示.图1-1-22.用公式计算库仑力的大小时,只将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公式中计算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加以判断.3.如果一个点电荷同时受到另外的两个或更多的点电荷的作用力,则它实际受到的库仑力为各个电荷对它的库仑力的矢量和.4.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不管两带电体带电荷量大小如何,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总是相等的.例3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其相互作用力为F.要使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2F,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使甲、乙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 2 倍B.使甲、乙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1 2C.使甲、乙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D.使甲、乙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1 2答案AD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F =k Q 1Q 2r 2分析可得,通过改变电荷量和电荷之间的距离即可改变库仑力的大小,故A 、D 项正确.针对训练1 真空中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 和-2q ,相距为2r ,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是( ) A.k Qq r 2 B.k 2Qq r2C.k Qq rD.k 2Qq r答案 A 解析 根据F =kQ 1Q 2r 2,可得F =k 2Q ·2q (2r )2=k Qq r2,故A 正确,B 、C 、D 错误.电荷及其作用1.关于电荷及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由于玻璃棒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C.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增加为原来的2倍,距离不变,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4倍D.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电荷量均不变,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答案 C解析 能够移动的是负电荷电子,A 、B 项错误;由库仑定律F =kQ 1Q 2r 2,C 项正确,D 项错误. 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分别为+3Q 和-Q ,将两小球接触后,小球A 的带电荷量为( ) A.+3Q B.+2Q C.+Q D.-Q答案 C解析 小球接触过程中电荷要先中和后平分,Q 1′=Q 2′=Q 1+Q 22=+3Q +(-Q )2=Q ,选项C 正确.库仑定律的理解及应用3.要使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每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电荷间的距离不变B.保持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不变,使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C.使一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加倍,另一个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同时使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 2D.保持点电荷的带电荷量不变,将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 2答案AD解析根据库仑定律F=k Q1Q2r2,知F A=k·2q·2qr2=4F,A项正确;F B=kq2(2r)2=F4,B项错误;F C=k·2q·q(r2)2=8F,C项错误;F D=kq2(r2)2=4F,D项正确.4.如图1-1-3所示,小球A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小球B用丝线悬挂,两小球均带有正电荷.现将A 向右移近B,观察到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这表明电荷间的作用力( )图1-1-3A.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B.随距离的减小而减小C.随电荷量的减小而增大D.随电荷量的减小而减小答案 A解析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说明电荷间的作用力增大。
高中物理 第1章 电场 电流 1.1 电荷 库仑定律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1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一、自主学习目标:1.解释电荷、感应起电,理解点电荷、元电荷。
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3.探究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记住库仑定律内容和使用条件二、重点知识:点电荷、库仑定律三、自主学习过程:(一)课堂自主学习:一)两种电荷,电荷守恒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
2、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3、电荷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Q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用字母C表示。
4、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6、元电荷: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叫做元电荷。
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0×10-19C。
7、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 _________________ 。
二)库仑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适用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①库仑定律是有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首先得出的,国际单位制中,静电力恒量 K=②在使用库仑定律公式时,Q1、Q2只需用绝对值代入即可。
若将Q的电性符号代入,计算所得的F的正、负只代表是斥力还是引力4、点电荷:如果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带电体便可看作点电荷(二)典型例题例1.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不小心两小球接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电荷哪里去了呢?消失了?例2.如图长为L的绝缘轻质杆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和B(可看作点电荷),A球带电量为+Q,B球带电量为-Q。
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导语:库仑定律(Coulomb's law)是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库仑定律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大学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高中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知识目标: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能力目标:1.渗透理想化方法,培养学生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2.渗透控制度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讲授库仑定律教学过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问: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电荷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电量越大,距离越近,作用力就越大;反之电量越小,距离越远,作用力就越小。
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确定。
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它们带的电荷量以及距离有关,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的大小具有相似的形式呢?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讨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实验,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库仑定律表达式:3.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具体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2)K:静电力恒量。
高中物理 第1章 电场 电流 1.1 电荷 库仑定律(1)教案
电荷量e的值:e=1.60×10-19C
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的比值,为 C/㎏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
四、作业:
学生认真点
学生观察实验
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电荷库仑定律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法及教具
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
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2.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5问题与练习1-4
教学札记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1、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
【板书】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教案 电荷库仑定律(2篇)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
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库仑定律学案设计新人教选修
2 库仑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电荷之间距离大小的关系.2.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3.了解库仑扭秤实验.4.掌握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达及公式表达.自主探究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同号电荷,异号电荷.2.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其中引力常量为.合作探究一、实验演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提示:悬挂的小球受重力、拉力和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电荷间作用力F=mgtan α,偏角α越大,表明电荷间作用力越大.演示一:让带电物体A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带正电小球,观察在不同距离时小球的偏转角度.演示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少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小球偏角的变化关系.结论:.二、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的内容:.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3.什么是点电荷?.点电荷类似力学中的,它也是一种.三、库仑的实验1.结构简介如图A是带电小球,B是不带电的小球,B与A的重力平衡,另一带电小球C靠近A时,A与C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比较力的大小.2.研究方法——(1)控制电荷量Q不变,验证静电力F与r2的关系(2)控制带电小球之间的距离r不变,验证静电力F和电荷量Q的关系3.思想方法(1)小量放大思想;(2)电荷均分原理.【提问】库仑的那个年代还不能测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他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4.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其中k是,叫做,k的数值为.【例题1】氢原子核(即质子)的质量是1.67×10-27 kg,电子的质量是9.1×10-31 kg,在氢原子内它们之间的最短距离为5.3×10-11 m.试比较氢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例题2】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 cm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2×10-6 C,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B.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量都很小的带电体C.根据F=k可知,当r趋近于0时,F趋近于∞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2.有两个半径为r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L(L=4r),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设每次各球带电量绝对值相同)( )A.带同号电荷时大于带异号电荷时B.带异号电荷时大于带同号电荷时C.带等量负电荷时大于带等量正电荷时D.大小与带电性质无关,只取决于电荷量3.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和c,原来c不带电,而a和b带等量异号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放置,a、b 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将c球分别与a、b接触后拿开,则a、b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 )A. B. C. D.4.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B分别用细丝线悬吊在同一点O,静止后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关于两小球的质量m1、m2和带电荷量q1、q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m1<m2,q1<q2B.可能有m1<m2,q1>q2C.可能有m1=m2,q1=q2D.可能有m1>m2,q1=q2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质量均为m且带有等量同号电荷,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如图所示,静止后两条细线张角为2θ,若细线长度为L,两个小球所带电荷量大小均为,悬线张力大小为.6.如图所示,把质量为0.2 g的带电小球A用丝线吊起,若将带电荷量为4×10-8 C的小球B靠近它,当两小球在同一高度且相距3 cm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此时小球B受到库仑力F= .小球A带的电荷量q A= .7.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L,在顶点A、B处有等量异号点电荷Q A,Q B,Q A=+Q,Q B=-Q,求在顶点C处的点电荷+Q C所受的静电力.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电流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
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二)新课教学复习初中知识: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
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
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1、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富兰克林命名)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 单位:库仑符号:C“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
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
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演示】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生:没有。
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四、元电荷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e =1.60×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
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巩固练习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16 C电量等于________元电荷.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作业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相关知识问:什么是元电荷?答: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
e =1.60×10-19C。
强调是一个电荷量,不是一个电荷。
问:上一节学过起电的方式有哪些?答: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问: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有没有违背电荷守恒定律?答:没有。
问: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这说明电荷之间存在作用力,那么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规律?生:……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第2节、库仑定律提出问题: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什么因素有关?【演示】如图2,先把表面光滑洁净的绝缘导体放在A处,然后把铝箔包好的草球系在丝线下,分别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给导体和草球带上正电,把草球先后挂在P1、P2、P3的位置,带电小球受到A 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对竖直方向的偏角大小显示出来。
观察实验发现带电小球在P1、P2、P3各点受到的A的作用力依次减小;再增大丝线下端带电小球的电量,观察实验发现,在同一位置小球受到的A的作用力增大了。
提问四:电荷间作用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答:与电荷间距离及电量多少有关,电荷的作用力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电量的增大而增大。
带正电的物体和带正电的小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板书】:1、影响两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距离.2.电量.师:电荷间的作用力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这隐约使我们猜想:电荷间的作用力会不会与万有引力具有相似的形式呢?也就是说,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不会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事实上,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引力的相似性早已此起当年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卡文迪许和普里斯特利等人都确信“平方反比”规律适用于电荷间的力。
然而,他们也发现,引力与电荷间的力并非完全一样,而且我们上面的实验也仅仅是定性的,并不能证实我们的猜想。
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是由法国学者库仑完成的。
【板书】2、库仑定律(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启发与设问: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的猜想是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克服了,困难一:电荷量的测量问题和困难二:作用力的测量问题,用实验研究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证实了这个猜测,并提出了以下的规律:库仑定律:(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1)内容表述: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2)公式:静电力常量k = 9.0×109N·m2/C2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理想化模型(3)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介绍】(1)关于“点电荷”,应让学生理解这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带电体就可以看作点电荷.严格地说点电荷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力学中的质点的概念.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只要体积小就能当点电荷,这一点在教学中应结合实例予以纠正.(2)要强调说明课本中表述的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也可近似地用于气体介质,对其它介质对电荷间库仑力的影响不便向学生多作解释,只能简单地指出:为了排除其他介质的影响,将实验和定律约束在真空的条件下.静电力同样具有力的共性,遵循牛顿第三定律,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小结】对本节内容做简要的小结●巩固练习1.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相距为r,带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有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球C,大小跟A、B相同,当C跟A、B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为:[ ]A.3F/64 B.0 C.3F/82 D.3F/162.如图14-1所示,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各点都有一个点电荷,它们所带电量相等.A、B两处为正电荷,C处为负电荷,且BC=2AB.那么A、B、C三个点电荷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之比为________.3.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q1=5×10-3C,q2=-2×10-2C,它们相距15cm,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它应带电量为________,放在________位置才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4.把一电荷Q分为电量为q和(Q-q)的两部分,使它们相距一定距离,若想使它们有最大的斥力,则q和Q的关系是________.●作业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电流第2节电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认识电场线和电场强度,懂得用电场线、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知道匀强电场(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