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2ed03352ea551810a6876b.png)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路基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某新建二级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专业:交通土建班级:道路071班指导教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二零一零年十二月1 课程设计的性质与任务路基工程课程设计是对路基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学生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的基本理论,设计理论体系,加深对路基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以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为主,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拟定挡土墙的设计方案,并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能符合我国现阶段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
2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适用交通土建专业。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够掌握路基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便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路基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初步掌握路基工程设计的内容、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2)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应立即着手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教材、规范中相关内容的复习工作,使设计成果必须符合现阶段相关规范。
(3)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钻研精神,合理拟定设计方案,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验算,能够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每个学生的设计成果均不一样,如有雷同,一律计零分。
(5)设计开始后,应编排工作计划和进度表,合理安排设计时间,确保设计顺利完成。
3 路基工程课程设计内容路基课程设计是以挡土墙设计为主的设计内容。
(一)设计资料某新建公路K2+345~K2+379路段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具体设计资料列于下:1.路线技术标准,山岭重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路基宽8.5m ,路面宽7.0m 。
2.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
3.横断面原地面实测值及路基设计标高如表1所示。
二级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二级公路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19771d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7.png)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某二级公路初步设计2012 年 3 月 1 日一、选题依据(课题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等)1、课题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现代公路建设周期长,在公路施工中,规模大,技术复杂,分工细,协作面广,占用着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使用着大量的构件,配件,半成品和原材料,采用越来越多的筑路机械和运输工具。
为了保证有节奏地和不间断地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且使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发挥最大效力,就要求我们根据工程特点,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周围环境等工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
要使得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完成施工过程,必须不断改善施工计划和管理的组织工作。
这就要求及时整理收集到各种信息,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组织和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是企业进行科学的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2)巩固本人四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画图、识图能力。
(3)解决道路工程设计中各方面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道路工程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4)熟练掌握道路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使之能够解决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够采用最佳方案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具备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掌握道路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理论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道路工程的概预算文件;熟悉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道路工程结算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国外: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 2000 万公里,约80 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已达 20 万公里,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公路里程约占世界公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道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道路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1b817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4.png)
1.工程概况名称: 舒兰—蛟河二级公路;地质条件:粘性土, 稠度为1.0;地形条件: 平原地形;2.技术指标2.1设计原则:根据设计任务书规定,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原则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60公里/小时, 双车道, 设计年限:(路面类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2.2 设计执行原则、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2 各项技术指标:2.2.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 极限最小半径125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1500m, 当路拱>2%时为190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300m, 最小值为10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80m, 最小值为60m。
2.2.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6%, 最小坡度为0.5%, 最小坡长150m;纵坡为6%时旳最大坡长为6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1500m, 极限值为10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为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m, 极限值为14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为120m。
2.2.3横坡和路面宽度:(1)横坡: 1.5%~2%(2)路面宽度:a. 车道宽度: 3.5m。
b.路肩宽度:右侧硬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 最小值为0.25m;土路肩宽度一般值为0.75m, 最小值为0.5m。
c.路基宽度:一般值为10m, 最小值为8.5m。
2.2.4视距:停车视距为75m, 会车视距为150m, 超车视距为350m。
3.横断面设计(1)行车道宽度: 2×3.5m;(2)硬路肩宽度: 2×0.75m;(3)土路肩宽度: 2×0.75m;(4)路基总宽度: 10m。
4.平面选线4.1平面选线旳原则(1)在道路设计旳各个阶段, 应运用多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进一步、细致旳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旳基础上, 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公路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二级公路](https://img.taocdn.com/s3/m/ca4c43ec9e31433239689352.png)
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根据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德福至鱼卵山二级公路新建工程,工程起点在德福,桩号为K0+000,终点在鱼卵山,桩号K3+699.49。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和地形的变化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0米(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400米;极限最小半径: 250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5%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100米(坡度为3%时)900米(坡度为4%时)700米(坡度为5%时)5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3000/2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路面设计标准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平面交叉路线尽可能为直线、并尽量正交。
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当条件受限制时,纵坡不大于3%。
所有的平面交叉口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了警告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等,在主要的交叉口还设置转弯车道。
1.1.2总体设计原则本工程为德福至鱼卵山二级公路公路的新建路段,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https://img.taocdn.com/s3/m/39bd065d02768e9951e738db.png)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1 道路选线....................................................1 2平面设计.....................................................13 纵断面设计..................................................54 横断面设计.................................................10二、参考文献.................................................151 道路选线道路选线,就是个根据道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从规划的起、终点之间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实地或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然后进行有关的测量和设计工作。
我们本次选线为纸上定线.。
1.1纸上定线在纸上定线中,因使所设计路线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绕开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地区。
在定线时,直线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以20V(V是设计车速)为最大长度。
1.2选线原则路线设计受到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到很多社会、经济等上的因素。
本次为丘陵区选线,等级为二级公路,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填、挖方平衡。
2)路线的坡度做好控制,在0.3%~7%为宜3)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方案。
4)做到少占耕地,与农田基本建设相协调。
5)根据设计标准合理布局线路,路线设计要保证行车安全、舒适。
6)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形,有利于施工。
7)对水文地质差的地方尽量绕行。
在地形图要设计两个弯道,在弯道设计时,除考虑曲线要素外,还要注意弯道内侧是否有物体阻碍司机的视线,为满足视距要求,要对其横净距进行计算,具体方法在横断面设计时在详细说明。
2 平面设计路线的平面线形是由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的平面线形,平面设计就是将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合理的组合起来,确定路线平面位置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的工作。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https://img.taocdn.com/s3/m/cf8c01f3770bf78a652954b5.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指导老师:汪晓霞一、设计总说明1、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
2、工程概况:本路为某矿区通往工业基地跨越重丘区一路线,主要为解决解放牌汽车运输问题,现年平均交通量990辆(折合重型载重汽车)平均年增长率为7.5%。
设计路线范围为11#~45#,路线起点11#高程为160m,终点45#高程204m。
本线一端接山区,另一端为微丘地形,中间为重丘过渡段(即本课题设计路段),该段地质情况基本稳定,除地表0.5-1.0米风化土层外,下部为石灰岩,地下水位一般较深对路基与边坡稳定影响不大。
二、道路参数1、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其他相关资料,解放牌汽车以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为:1.5(包括:>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7t的货车)。
当设计年限为15年,远景设计年平均交通量:)/(4087%)5.71(9905.1)1(11510日辆=+⨯=+=--n d N N γ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0N ——预测初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γ——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n ——远景设计年限。
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
本设计路线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087辆,综合考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指标,确定该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d7b32608a1284ac85043e4.png)
摘要本设计为某山岭地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h,采用双向两车道形式,无中央分隔带。
本次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并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公路的相关规范的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内容有: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包括资料整理与平面定线,平曲线要素确定,加宽与主要点的桩号及坐标计算;纵断面设计包括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深度和竖曲线要素,填挖高与路基边线高程计算;横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标准横断面,绘出每桩横断面图;整个设计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
该说明书主要内容为:平面定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结语,谢辞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a road of second grad in the mountain area, Designing speed is 60km/h. It is a two-lane two-way road, no central separate belt. The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terrain, geology, terrain,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of highway, completed the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The design includes: plane,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cross section design. The plane linear design includes the data plane alignment, certain elements of horizontal curve calculation and the main points, widening pile number and coordinate; 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 including elevation, design elevation, the depth of cut to fill and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fill and excavation height and roadbed side elevation calculation;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standard section, draw each pile sections;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the state. This manual mainly contents: horizontal alignment, horizontal alignment design, profile alignment desig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lignment design,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conclusion, thanks and main references.Keywords: road grade, route selection, vertical design, horizont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1)1.绪论 (1)1.1选题背景11.1.1道路运输概述 (1)1.1.2我国道路发展情况 (1)1.2本设计基本情况 (2)2.路线平面设计 (2)2.1 二级公路选线原则 (2)2.2选线 (3)2.3定线 (4)2.3.1路线简介 (4)2.3.2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 (4)2.3.3曲线上整20米桩号的坐标计算 (6)3.路线纵断面设计 (7)3.1概述 (7)3.2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8)3.3纵坡设计 (8)3.3.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8)3.3.2纵坡坡度 (8)3.3.3平纵组合设计 (9)3.4竖曲线设计 (10)3.4.1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11)3.4.2竖曲线半径 (11)3.4.3竖曲线计算 (11)4.路线横断面设计 (14)4.1概述 (14)4.1.1横断面布置 (14)4.1.2横断面设计原则: (14)4.1.3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 (15)4.2各项技术指标 (15)4.2.1路基宽度 (15)4.2.2路拱及路肩坡度 (15)4.2.3边坡坡度 (16)4.2.4边沟设计 (16)4.3超高与加宽 (17)4.3.1概述 (17)4.3.2超高横坡的确定 (18)4.3.3超高缓和段 (19)4.4超高值计算公式 (20)4.5曲线段超高与加宽的过渡 (22)4.6路基边线高程计算 (23)4.6.1选择交点3的平曲线为例,此平曲线内整20m桩有: (23)4.6.2超高后内侧车行道内侧边缘的设计高程为: (23)4.6.3超高后内侧硬路肩内侧的设计高程: (24)4.6.4超高后内侧土路肩内侧的设计高程: (24)4.6.5超高后外侧车行道外侧边缘的设计高程为: (25)4.6.6超高后外侧侧硬路肩外侧的设计高程: (25)4.6.7超高后外侧土路肩外侧的设计高程: (26)4.6.8超高后交点3的平曲线内整20m桩: (27)结语 (28)谢辞 (29)主要参考资料 (30)1.绪论1.1选题背景1.1.1道路运输概述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
道路勘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察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d818e2551810a6f52486db.png)
1 绪论1.1 设计任务1.1.1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任务依据:根据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要求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完成路线线形设计、土石方计算、并编制说明书。
1.1.2 设计任务及内容(实习任务书):完成在指定的起、终点(共600米)的新建公路设计,设计阶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要求按公路等级三级公路,设计车速30Km/h进行设计.设计后应提交的设计文件:(一)说明书(二)设计图:1、路线平面图(比例1:2000)2、路线纵断面图(比例纵向1:200,横向1:2000)3、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比例 1:400)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三)设计表格: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路基土石方数量表3、路基设计表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本设计共分三个阶段:(1)路线设计:绘制路线平面图,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
(2)路基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及土石方计算。
1.3 主要设计指标(1)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2)设计速度:60km/h。
(3)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线设计起始点及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0+000 m 设计高程:140.2m终点桩号: K5+206.506m 设计高程:109.68m1.4 主要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的二级公路设计标准由«规范»查得,见表1.2.2 平面设计2.1 设计原则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它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为达此目的,选线必须由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来。
在路线设计过程中应妥善考虑到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结合地形、地质、水文、建筑材料等自然条件,同时对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协调一致,使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组合满足汽车动力性能的要求,并充分考虑驾驶员在视觉、心理方面的要求,保持线形在视觉上的联系和心里的协调,同时注意与公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并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合理利用地形。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f2ec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7.png)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1. 引言本文档介绍了二级公路的毕业设计方案。
二级公路是指连接中等规模城市和乡镇的公路。
毕业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条高效、安全的二级公路,提高城乡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 设计背景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交通路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许多地区的二级公路存在路面质量差、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条符合实际需要的二级公路至关重要。
3. 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条二级公路,满足以下要求:•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缩短行车时间;•提升路面质量:保证路况平整,减少车辆损耗;•加强交通安全:考虑交通流量、行人通行等因素,减少事故发生率;•考虑环境保护:合理规划路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4.1. 前期调研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 - 收集相关地理和交通数据; - 确定设计地区的行车需求和交通状况; - 分析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 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公路的需求预测。
4.2. 路线规划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进行路线规划,考虑以下因素: - 交通需求:连接城市和乡镇的主要路线; - 地形地势: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尽量减少障碍; - 环境影响:避免对环境的不必要破坏; - 政策法规: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合法性。
4.3. 路面设计根据路线规划,进行路面设计,考虑以下因素: - 路面宽度:考虑交通流量和通行需求,确定合适的车道数; - 翻修路面:对于原有路面质量较差的路段,进行翻修或改造; - 提升草坪:在路边或路中央布置草坪,美化环境。
4.4. 交通安全设计为了保障交通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交通安全设计,包括以下措施: - 道路标识: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 - 交叉口设计:合理规划交叉口,减少事故发生率; - 考虑行人通行:设置人行横道、过街天桥等设施,保障行人安全通行。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85694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e.png)
2-2-2(1)《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2.高速公路3.临界速度5.汽车的最大爬坡度6.汽车的动力上坡8.汽车的制动性能10.极限最小半径13.行车视距14.停车视距16.视距包络图18.最大坡长19.道路线形设计23.爬坡车道26.超高27.超高值28.经济运距29.道路选线30.定线31.导向线32.二次修正导向线35.直线型法36.曲线型法38.环形交叉40.交织长度41.交织段长度44.断链45.定测46.公路网47.公路网拥挤度二、单项选择题3.为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在1990年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并计划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该计划,该计划的名称是()。
A7918工程B211工程C三主一支持D五纵七横4.我国现行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等级。
A三个B两个C六个D五个5.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25000~5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6.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5000~1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7.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8.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9.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0.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3.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般采用()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A第1位B第10位C第30位D第50位14.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毕业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全套
![毕业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4ca8fe7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4.png)
摘要本设计为宣老二级公路第二标段的初步设计,该路线全长2210m,设计车速60km/h,双向双车道,路基宽为 40m。
全线共设置四个转角(曲线半径分别为、、250m、)。
五个变坡点(纵坡坡度分别为%、%、%、%、)。
在本次设计中,主要设计的项目包含:公路等级确实定、路线方案制定和比选、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桥梁小专题设计、工程概估算以及与各部分内容有关的表格和图纸。
本设计是联合地形图及周边的环境,依据设计规范、设计原则,对道路进行综合设计。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设计中不当之处进行改正完美。
要点词:二级公路;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桥梁;排水;沥青路面。
第一章概括绪言选题的意义中卫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东阻大河、西接沙山” ,是宁、蒙、甘 3 省区的交界点,也是黄河自流浇灌第一地。
中卫市东临宁夏吴忠市,南接固原市,西与甘肃省接壤,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全市领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此中以回族为主的少量民族占总人口的 %。
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北部为低山与荒漠(西北部为腾格里大荒漠)。
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浇灌之利,土地肥饶,物产富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名。
近几年来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宁枸杞以及中卫旅行景点的开发,对交通需求量显增,所以在此地区内需规划建设一条二级公路来知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状与发展规划当前我国公路网已覆盖全国30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此中总数为2166个县的所有、 98%的乡镇以及 80%的行政村都已通了公路,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跟着一大量汽车专用公路的建成通车,北京至天津、沈阳至大连、济南至青岛、上海至南京、广州至深圳、海南环岛等一大量大中城市已有高速公路来回,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332f4e866fb84ae45c8da5.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公路工程二阶段初步设计院(部):土木建筑学院学号:2010304824学生姓名:杨国方指导教师:王长柏、胡功宏专业班级:道路10-82013年 1 月11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杨国方学号:2010304824专业班级:道桥10-8课程设计题目:公路工程二阶段初步设计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2012年 1 月6 日安徽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土木建筑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目录1.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的拟定…………………………2.公路平面设计…………………………………………3.公路纵断面设计………………………………………4.公路横断面设计……………………………………….5.参考文献……………………………………..............6.致谢……………………………………………………..7.附件…………………………………………………….设计说明书1、道路等级及技术标准的拟定1)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初年交通量及年均增长率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远景特征年的确定以每五年为单位计2012年交通量为3900辆/天,每年交通量增长率5%,2017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5=49772022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10=63522027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15=81072032年交通预测量为3900x(1+5%)^20=103472)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2.1条的规定: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 000~15 000辆,表2.1.3设计速度所以拟建公路等级为二级,3)车道数确定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3.1.5条规定,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计算设计小时交通量,然后根据第3.2~3.4条的规定计算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进而计算得到单向所需车道数N;表3.4.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N=AADT×K×D/C D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根据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为0.10;D—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根据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为0.55;C D—设计通行能力,根据附表3.4.1 知C D=700pcu/h2012年: N=AADT×K×D/C D=3900x0.1x0.55/1400=0.306 取1 2017年: N=AADT×K×D/C D=4977x0.1x0.55/700=0.392 取1 2022年: N=AADT×K×D/C D=6352x0.1x0.55/1400=0.500 取1 2027年: N=AADT×K×D/C D=8107x0.1x0.55/1400=0.636 取1 2032年: N=AADT×K×D/C D=10347x0.1x0.55/1400=0.812 取1各特征年所需要的单向车道数N表1通过上述分析计算可见,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双车道可以满足交通需求。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https://img.taocdn.com/s3/m/9c3630c37f1922791688e84d.png)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二级公路)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班级: 土木091班姓名:学号:2012年10月29日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1)二、路基横断面设计 (1)三、混凝土路面设计 (2)1、交通分析 (2)2、初拟路面结构 (3)3、路面材料参数选定 (6)4、荷载疲劳应力 (7)5、温度疲劳应力 (8)6、初拟路面结构实验 (9)7、电算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9)四、沥青路面设计 (12)1、交通分析 (12)2、初拟路面结构组合 (14)3、路面设计指标 (15)4、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参数 (15)5、电算沥青路面设计 (17)附录1:公路基本参数设计依据 (23)附录2:混凝土路面基本参数设计依据 (24)附录3:沥青路面基本参数设计依据 (30)参考文献 (32)一、设计原始资料公路自然区划Ⅱ1区拟建一条双车道二级公路,该地区为粘性土,稠度为1.0,山岭重丘区。
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良好。
山体附近有多处采矿石厂,砂石材料丰富,其他材料均需外购。
依据附录1:表 1.1.1—1.1.3,拟定设计时速为40km/h,路基宽度为8.5m,车道宽度为3.5m,土路肩宽度0.75m,无硬路肩。
交通调查得到交通组成见下表,在使用期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
预测该路竣工一年后第一年的交通组成车型解放CA-10B东风EQ-140日野KB222黄河JN-150小汽车辆/日1500 1400 60 50 1000二、路基横断面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设计路基横断面形式如下:(1)行车道宽度:2×3.5m;(2)土路肩宽度:2×0.75m;(3)路基总宽度:8.5m;(4)路基填筑高度拟为3m,边坡率为1.5,边沟底宽和深度均取0.4m。
三、混凝土路面设计3.1交通分析3.1.1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由附录2:表2.1.1可靠度计算指标,二级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20年;3.1.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荷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98b3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3.png)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目录一、设计说明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设计要求 (1)1.3设计原始资料 (1)二、道路定线 (2)2.1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2)2.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2)2.3路线方案比选评价指标 (2)三、平面设计 (4)3.1平面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4)3.2直线设计 (5)3.3曲线设计 (6)3.4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实例 (7)四、纵断面设计 (10)4.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0)4.2纵坡及坡长设计 (10)4.3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11)4.4竖曲线设计 (11)五、横断面设计 (15)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 (15)5.2路肩设计 (15)5.3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 (15)5.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7)六、总结 (18)参考文献 (18)一、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让我们对道路勘察设计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同时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及课本知识,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我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1.2设计要求按地形图上给定的起、讫点及相应设计高程(为起讫点的原地面高程),完成该公路的初步设计的主要设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道路等级及主要技术指标。
2、方案图:要求线路的布设能适应地形,土石方工程量少,线形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尽量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完成路线平面设计图;4、完成路线纵断面设计图;5、完成路基横断面设计图;6、逐桩坐标表;7、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竖曲线表”的填写;8、完成“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的填写;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级公路设计开题报告
![二级公路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e2f3b4ddccda38366baf93.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某二级公路设计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在铁路、民航、水运、管道这几种运输方式中,公路应该是最基本的服务方式。
它是这五种运输方式中覆盖范围最广、服务功能最强的一种方式,其他的运输方式都离不开公路的支持。
所以,公路是覆盖面最强,服务功能最强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高速公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20世纪就非常突显。
高速公路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度,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我们国家的产业的区域限制而且也加速了我国产业的优化布局。
高速公路是运输大通道,推进了我们国家的开放进程,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为修通了高速公路,外商投资进去,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进程。
高速公路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国家这些年来之所以发展得比较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速公路发展得比较快。
公路高速化是中国公路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不仅加快了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且也是交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我国公路发展历程,从1978年至1985年。
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较快,交通紧张问题凸现,交通运输系统内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渐暴露,国家开始着力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加强以铁路为中心的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公路建设也给予了相应重视。
国家计委、国家经委、交通部联合颁布了国道网规划,确定首都放射线12条、北南纵线28条、东西横线30条共70条国道,并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公路建设,至“六五”结束时,公路通车总里程增长到94.24万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22公里,四级及等外公路79.23万公里。
“八五”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点,我国在总结以往公路建设经验后,提出公路建设的方针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使公路建设事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路运输质量的要求。
为突出重点,在国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设想用二、三十年时间,逐步建成以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网。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0fb1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5.png)
考察设计成果是否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是否采用了新的设计理念或方法。
完整性
评价设计成果是否涵盖了道路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互通式立体交叉
问题诊断
某城市一处平面十字交叉口,因交通量增长迅速,导致交通拥堵严重,事故频发。经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路口渠化不合理,车道分配不均;信号配时不合理,绿灯时间不足;交通标志标线不完善,导向不明确。
改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重新渠化路口,合理分配车道;优化信号配时方案,提高绿灯时间利用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明确导向指示。
道路勘测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促进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01
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路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02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性的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评估
05
CHAPTER
交叉口与立体交叉设计
平面交叉口
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分为T型、Y型、十字型等。特点是设计简单,造价低,但交通冲突点多,通行能力受限。
立体交叉口
通过桥梁、隧道等构造物使相交道路在不同高程上跨越。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特点是消除或减少冲突点,提高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但造价较高。
效果评估
经过改善后,该交叉口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交通拥堵得到缓解,事故率明显降低。同时,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了居民出行体验。
06
CHAPTER
《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
![《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69a4b36bd97f192379e90c.png)
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广西某二级公路设计院系: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学号: 1118143**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韩燕华目录《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道路总体技术设计参数确定 (3)1.1工程概况 (3)1.2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 (3)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3)2.1平面选线 (3)2.2平面几何要素的计算 (4)2.3绘制线路平面设计图 (5)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5)3.1 绘制纵断面图及拉坡 (5)3.2竖曲线要素计算 (6)3.3设计标高计算 (6)3.4纵断面设计成果表 (7)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7)4.1 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 (7)4.2横断面加宽、加宽计算 (8)4.3 编制路基设计表 (11)4.4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11)4.5绘制标准路基横断面图 (11)4.6土石方调配 (11)致谢 (12)《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了解线路设计的内容及过程,培养同学的内业设计能力,进行道路设计内业的初步训练。
(二)任务:综合运用道路线形设计知识,完成1公里左右的道路设计;二、设计要求1、内容齐全,图纸布局合理,标注正确,线条清晰,字迹工整;2、设计及计算要求正确、说明书文理通顺,层次分明、书写整洁,设计内容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3、将任务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订成一册,按时上交指导老师审核。
三、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广西某二级公路设计●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地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在17-18.8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3.8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1032毫米,年平均雾日50天,平均风速1.75米/秒。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IV度。
山坡地段上覆1-3米粘土表层,下为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水田淤泥0.5米,其下2~5米黏土。
●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公路功能根据当地交通需求及公路规划,拟于2007年修建一条山区二级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所测得现有(2006年)相关道路交通量(年平均年小时交通量)如下:注:表中数量为绝对数量,年增长率γ=5%●地形图(1:2000)四、设计标准及规范1、《公路工程级数标准》 JTI B0-20032、《路线设计标准》 2006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S0162-92五、应提交的成果(按装订顺序)(一)、封面、目录、任务书(二)、设计说明书(三)、路线平面设计图(四)、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五)、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含防护工程)(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七)、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八)、路基设计表(九)、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十)、设计依据六、装订要求1.采用院系课程统一设计封面2.说明书采用A4纸书写城市建设学院 2013.4.20第一章道路总体技术设计参数确定1.1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广西某二级公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某二级公路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广西某二级公路设计院系: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学号: 1118143**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韩燕华目录《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道路总体技术设计参数确定 (3)1.1工程概况 (3)1.2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 (3)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3)2.1平面选线 (3)2.2平面几何要素的计算 (4)2.3绘制线路平面设计图 (5)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5)3.1 绘制纵断面图及拉坡 (5)3.2竖曲线要素计算 (6)3.3设计标高计算 (6)3.4纵断面设计成果表 (7)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7)4.1 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 (7)4.2横断面加宽、加宽计算 (8)4.3 编制路基设计表 (11)4.4绘制路基横断面图 (11)4.5绘制标准路基横断面图 (11)4.6土石方调配 (11)致谢 (12)《道路勘探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一)目的:了解线路设计的内容及过程,培养同学的内业设计能力,进行道路设计内业的初步训练。
(二)任务:综合运用道路线形设计知识,完成1公里左右的道路设计;二、设计要求1、内容齐全,图纸布局合理,标注正确,线条清晰,字迹工整;2、设计及计算要求正确、说明书文理通顺,层次分明、书写整洁,设计内容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3、将任务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订成一册,按时上交指导老师审核。
三、设计资料●项目名称:广西某二级公路设计●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地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年平均气温在17-18.8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3.8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1032毫米,年平均雾日50天,平均风速1.75米/秒。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IV度。
山坡地段上覆1-3米粘土表层,下为粉砂质泥岩及长石石英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水田淤泥0.5米,其下2~5米黏土。
●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公路功能根据当地交通需求及公路规划,拟于2007年修建一条山区二级公路,2008年建成通车,所测得现有(2006年)相关道路交通量(年平均年小时交通量)如下:车型拖挂车大客车小客车大货车中货车小货车数量 4 20 30 20 15 20注:表中数量为绝对数量,年增长率γ=5%●地形图(1:2000)四、设计标准及规范1、《公路工程级数标准》 JTI B0-20032、《路线设计标准》 2006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S0162-92五、应提交的成果(按装订顺序)(一)、封面、目录、任务书(二)、设计说明书(三)、路线平面设计图(四)、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五)、路基横断面设计图(含防护工程)(六)、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七)、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八)、路基设计表(九)、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十)、设计依据六、装订要求1.采用院系课程统一设计封面2.说明书采用A4纸书写城市建设学院2013.4.20第一章 道路总体技术设计参数确定1.1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广西某二级公路。
本路段为山区,路段主线长0.806km (起讫桩号为K0+000—K0+806),路基宽10m ,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小时。
1.2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山区二级公路各项指标为:第二章 道路平面设计2.1平面选线在最初的选线中共有四组方案,经过初略分析后排除两组。
线路导线如图所示: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名称 单位 计算行车速度 60km/h 车道数 2 行车道宽 7.5m 路基宽度 10m 硬路肩宽 0.75m 土路肩宽 0.75m 停车视距 75m 会车视距 150m 超车视距 350m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400m 圆曲线极限半径值 250m 缓和曲线最小值70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0m 最小坡长 200m 最大纵坡6%最大合成坡9.5% 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400m (凸)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0m (凸)1000m (凹)1500m (凹)竖曲线最小长度500m超高横坡度最大值8%方案一为两个连续的“S型”路线,方案二为直线段与标准型的组合。
方案一优点是能够合理的利用地形,线形流畅自然,高差变化不大,平面线形上没有出现大填大挖的情况,缺点是转弯半径偏小;方案二看起来更加直接,全线只有一个弯,而且转弯半径相对于方案一略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在线路前段过于靠近池塘,而后段又从山头穿过,没有充分利用垭口,实际施工中必将出现大填大挖,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
从总体来看,方案一的路线能较好地与周围地形相协调,施工较方便,工程造价可能要低于方案二的路线,比较经济合理,所以优先选用方案一的路线。
2.2平面几何要素的计算下面以JD1为计算实例:由平面选线后量出偏转角α=22°,假设缓和曲线长LS=80m,圆曲线半径R=410m,可反算出其他参数。
切线增值: q=L S/2 ─ L3S/(240R2) =80/2-803/(240×4102)=40m内移值: p=L2S/24R ─ L4S/2384R3=802/(240×410)-803/(2688×4103)=0.65m总切线长: T=(R+p)tanα/2 + q=(410+0.65)tan11°+40=119.81m曲线总长: L=Rπα/180 + L S=410×3.14×22/180+80=237.35m外距: E=(R+p)/cosα/2 - R=(410+0.65)sec11°-410=8.34m超距: J=2T-L=2×119.82-237.35=1.05m定线后计算出的各交点处平面几何要素见下表:JD αR LT L ES1 右22°410 80 119.81 237.43 8.342 左17°540 50 120.77 240.22 6.503 右34°260 80 119.77 234.29 12.95 2.2主点桩号计算JD1桩号为K0+127.81直缓点桩号:ZH=JD1-119.81=K0+008缓圆点桩号:HY=ZH+80=K0+88曲中点桩号:QZ=ZH+237.43/2=K0+126.72圆缓点桩号:YH=HZ-80=K0+165.43缓直点桩号:HZ=ZH+237.43=K0+245.43三个曲线主点桩号如下:曲线JD ZH(GQ)HY QZ YH HZ(GQ)1 K0+127K0+008K0+088K0+127K0+165K0+2462 K0+366K0+246K0+325K0+366K0+406K0+4863 K0+603K0+486K0+566K0+603K0+640K0+7202.3绘制线路平面设计图根据《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逐桩坐标表》在地形图绘制线路平面设计图图,详见附图。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3.1 绘制纵断面图及拉坡在线路平面图上依次截取各中桩桩号点,并推算对应的地面高程。
然后利用纬地道路CAD,按横向1:2000,纵向1:200的比例尺绘制地面线,并利用软件试坡,下图为地面高程及拉坡示意图:将试坡成果绘制在纵断面图上,详见附图。
3.2竖曲线要素计算在设计中,有1个变坡点,i1=0.8% i2=-3.2% 将半径R取为10000m,则其他计算参数如下:坡度角:ω1=i2─i1=-4%竖曲线长度: L=Rω=10000×4%=400m竖曲线切线长: T=L/2=400/2=200m竖曲线外距: E=T2/2R=2002/(2×10000)=2m变坡点变坡点桩号凹凸性R T E 变坡点高程1 K0+500 凸10000 2002 140 3.3设计标高计算竖曲线上的桩号的切线标高、设计标高计算实例:分别在直坡段和竖曲线段各选一个桩号,分别为K0+200,K0+460该竖曲线的起点桩号为K0+500─T=K0+300该竖曲线的终点桩号为K0+500─T=K0+300当桩号为K0+200时,此点位于直坡段上设计高程: Hs=140-(K0+500-K0+300)×0.8%=137.6m当桩号为K0+460时,此点位于竖曲线上切线标高: H切=140-(K0+500-K0+460)×0.8%=136.8m竖距: h=(K0+500-K0+460)2/(2×10000)= 0.08m设计标高: H设= H切-h=136.8-0.08=136.72m在竖曲线上的桩号的切线标高、设计标高计算如下:桩号切线标高设计标高桩号切线标高设计标高K0+300 138.4 138.4 K0+500 140.0 138.0K0+320 138.6 138.5 K0+520 139.4 137.7 HY :K0+325 138.6 138.5 K0+540 138.7 137.4 K0+340 138.7 138.6 K0+560 138.1 137.1K0+360 138.9 138.7 HY :K0+566 137.9 137.0 QZ: K0+366 138.9 138.7 K0+580 137.4 136.7 K0+380 139.0 138.7 K0+600 136.8 136.3K0+400 139.2 138.7 QZ :K0+603 136.7 136.2 YH: K0+406 139.2 138.7 K0+620 136.2 135.8 K0+420 139.4 138.6 YH: K0+640 135.5 135.3K0+440 139.5 138.5 K0+660 134.9 134.8K0+460 139.7 138.4 K0+680 134.2 134.2K0+480 139.8 138.2 K0+700 133.6 133.6 GQ :K0+486 139.9 138.23.4纵断面设计成果表详细见附表一:路基设计表。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4.1 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设计公路为二级公路,采用整体式单幅双车道的路基断面形式。
根据工程技术标准,由公路等级(二级)及设计行车速度(60km/小时),确定路基横断面车道数为双车道,行车道宽为3.5m,行车道外侧设置宽度为0.75m的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0m。
4.2横断面加宽、加宽计算由于本设计三组平曲线半径均大于250m,根据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可以不设加宽。
本次设计超高方式按中线旋转。
利用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超高位置计算公式注0x x≤x x圆曲线上外缘ch b J(i J-i G)+(b J+B/2)(i G+i h)1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高差2.临界断面距缓和段起点X0=2i G L c/(i G+i h)3.X距离处的加宽值:xCxb bL=中线'ch b J i J+i G B/2内缘"ch b J i J+i G B/2-(b J+B/2+b)i h过度段上外缘cxhb J(i J-i G)+(b J+B/2)(i G+i h)x/L c(或≈xh c/L c)中线'cxh b J i J+i G B/2内缘"cxh b J i J-(b J+b x)i G b J i J+i G B/2-(b J B/2+b x)x/L c在此次设计中,路面宽度B=7m,路肩宽度b J=1.5m,路拱坡度i G=2%,路肩坡度i J=3%,超高横坡度i h=2%,加宽值b=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