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完整word版)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b0c51aece2f0066f5332281.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测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
A.“有意味的形式” B.美是生活C.实验美学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席勒C.康德 D.鲍姆加登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4.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
A.通俗易懂 B.文字传播C.广泛流传 D.自娱自乐5.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1.如何理解美学的对象?2.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3.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0分)如何理解“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的观点?试卷代号: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测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0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A 2.B3.A 4.D 5.A 6:C=、判断正误,并筒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5b70b4693daef5ff73d32.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英国艺术责备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
A .“存心味的形式”B.美是生活C.实验美学D.美是理念的感性展现2.西方历史上初次系统阐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柬》(又称《审美教育书柬》)的作者是 ( ) 。
A .马克思B.席勒C.康德D.鲍姆加登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此刻( )方面。
A .人的启发和解放B.成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可D.以感情人,以理服人4.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色是( )。
A.平常易懂B.文字流传C.宽泛流传D.自娱自乐5.以“理性深思”为基本审美特色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 。
A.文雅文化 B .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 .现代性文化6.教师自我美育的门路包含( )。
A.思想涵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累积B.理论修养/文化知识涵养/艺术实践/生活累积C.理论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累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升D.文化修养/生活累积/理论涵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升二、判断正误,并简述原因(每题13 分,共 26 分)1.审美体验是神奇、不行知的。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要素,它其实不蕴涵人的看法。
三、简答题(答对重点即可,不用睁开阐述。
每题12 分,共 36 分)1.怎样理解美学的对象?2.简述造型艺术的“瞬时永久性”特色。
3.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表此刻哪些方面。
四、综合阐述题(从理论与实质相联合的角度阐述问题。
20 分)怎样理解“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产物”的看法?试卷代号: 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照)2018 年 1 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 3 分,共 18 分)1.A 2.4.D5.A6:C=、判断正误,并筒述原因(每题13 分,共 26 分) 1- 审美体验是神奇、不行知的。
2021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简述美育的特性
![2021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简述美育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bc102d13968011ca20091d6.png)
2021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简述美育的特性20__年6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1年9月3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学主要是一门(A)。
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 2.提出著名的“净化”理论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
A.亚里斯多德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奥古斯丁 3.形象的感染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陶,获得(D)的审美愉悦。
A.感官上B.情感上C.思想上D.精神上 4.以“感性愉悦”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D)。
A.外来文化B.现代性文化C.民间文化D.大众文化二、判断正误 5.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
答:对。
声音直接诉诸人的听觉,以其音响对人的感官产生直接、快速的刺激,从而可以迅捷地引起人即时的情绪反应。
声音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对应关系,并且具有朦胧而抽象的情感色彩,引起人不确定的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
6.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
理由: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三、简答题 7.什么是美的感受能力?答:美的感受能力,是指主体直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美的敏锐能力。
它是审美素养的核心,培养美的感受能力是美育的基础。
8.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答:青少年美育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即青春形象的塑造,想像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
四、综合论述题 9.结合实例具体论述自然美的特征。
答:自然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变易性特征。
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
2023年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重点
![2023年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b81c5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8.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对旳旳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旳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朱光潜 B.宗白华C蔡仪 D.李泽厚2.提出著名命题“美是理念旳感性显现”旳是德国古典美学家( )。
A.席勒 B.康德C.黑格尔 D.狄尔泰3.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旳是( )。
A.王韬 B.王国维C.蔡元培 D.鲁迅4.提出“自我认同”说旳是( )。
A.卢格 B.埃里克森C.怀特 D.皮亚杰5.从审美文化旳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审美文化形态分为( )。
A.古典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性文化B.古典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C.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民间文化D.高雅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6.教学艺术一般重要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 )。
A.教材处理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B.教学设计艺术教材处理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 C.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 D.教学设计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1.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一样旳教育形式,两者没有什么联络。
2.现代派艺术旳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1.审美移情有哪几种类型7 .2.怎样理解电影电视旳“高度综合性”特性?3.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有何重要意义?请简要作答。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旳角度论述问题。
20分)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美旳基本特性。
试卷代号: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原则(供参照)2023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对旳旳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b6982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b.png)
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章⼀、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次提出“美学”。
因⽽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格尔3、提出“⾃下⽽上”美学研究⽅法是德国的⼼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艺⼼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门(A)A.⼈⽂科学B.⾃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论美学和⽂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说在语⾔、⽂体、⼈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学艺术的集⼤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这种分析⽅法及结论是由对美学以外的有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d7d5e2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1.png)
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2年9月3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B)。
A.理性美学B.德国古典美学C.科学美学D.生命美学 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A)。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梁启超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根底是(D)。
A.镜头B.画面C.演员D.蒙太奇 5.民间文化的根本审美特征是(D)。
A.通俗易情B.文字传播C.广泛流传D.白娱自乐 6.提山“本来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7.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表现性的符号系统,与观众没有直接的关系。
答:错。
艺术的五个要素是作品、观众、创造、艺术家和文化语境,其中观众是艺术作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续者,艺术的价值只有通过观众才能得以实现。
艺术与观众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
8.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
答:对。
因为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材料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同时,它是人类长期的符号理论中从各个详细美的形式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所以形式美有着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
三、简答题 9.简述艺术“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
答:艺术“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
艺术家运用符号进展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丑的否认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那么,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丑转化为美。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docx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c55ef09102de2bd97058843.png)
电大【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1美学与美育】形考作业一: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4分)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屮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彖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情感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重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两方哲学家(A)。
A.柏拉图B.鲍姆加登巳黑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A.朱光潜B.蔡仪C.宗白华D.李泽厚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巳唐朝D.宋朝5 •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
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蝶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木主义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思海姆D.克罗齐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被称作屮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c)。
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三、名词解释1、美学一―是一门人文学科。
它突出地运用形彖、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屮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65b5490029bd64793e2ca7.png)
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美学与美育》十年期末考试题库(分题型分学期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2071;资料整理于2021年10月2日,收集了2021年7月至2021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
C.费希纳 2.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
B.蔡元培 3.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
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B)。
B.情感性 20__年7月试题及答案 1.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B)。
B.席勒2.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3.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
D.自娱自乐 4.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20__年1月试题及答案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
B.朱光潜 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D) D.伊斯兰文化 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A.德国4.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C)。
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20__年7月试题及答案 1.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B)。
B.马蒂斯 2.直观具象性,是指(D)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D.造型艺术 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A)。
A.高雅文化 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B)。
B.情感性 20__年1月试题及答案 1.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的是(B)。
小教专业《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教专业《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f769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6.png)
小教专业《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的胜利。
2.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
3.美育的典型方法包括感兴、、、启悟。
4.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和表演性,和流动性,节奏感和。
5.青少年美育的基本途径包括、欣赏艺术、品味传统和师法英雄。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面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选对1处得2分,共10分)1.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A.梁启超 B.王国维C.宗白华 D.朱光潜2.“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A.狄德罗 B.车尔尼雪夫斯基C.黑格尔 D.席勒3.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A.“畅神”说 B.“虚静”说C.“移情”说 D.“感物”说4.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A.马克思 B.席勒C.康德 D.亚里斯多德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 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 D.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荒诞2.语言论美学3.黄金分割4.含混四、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每题7分,共14分)1.美学的性质与美学的对象实际上是一回事。
2.社会关系的美体现着人的本质。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0分,共20分)1.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简述美育的具体特征。
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
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二题作答。
每题15分,共30分)1.举例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
2.怎样理解形式美组合规律中“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请联系实际作答。
3.为什么说造型艺术具有“瞬间永恒性”的审美特征?请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8248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9.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 3 分,共 18 分)1.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2.在《美育书函》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满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度的德国美学家是 ( )。
A.康德 B.黑格尔 C.笛卡尔 D.席勒3.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表现出外在形式不同样而内在质量大体均等的状态指的是()A.对称 B.比率 C.平均 D.均衡4.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5.虚假性表演是以下哪一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点?()A.戏曲 B.戏剧C.电视 D.电影6.教师自我美育的路子包括()。
A.思想涵养/文化知识涵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涵养/文化知识涵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涵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升D.文化涵养/生活积累/理论涵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升二、判断正误,并筒述原由(每题13 分,共 26 分)7.社会美的表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8.青少年美育的基根源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三、筒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用张开论述。
每题12 分,共 36 分)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10.简要回答审美感情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外来文化的详尽特点。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本质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 分)12.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美的本质。
13.从艺术创作过程详尽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试卷代号: 20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美学与美育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照)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313f51a66137ee06eff91895.png)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小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
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黑格尔3、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是德国的心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而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方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文,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文艺心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白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一门(A)A.人文科学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非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生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方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方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和文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方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小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示小说在语言、文体、人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方面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一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小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
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黑格尔3、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是德国的心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而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方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文,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文艺心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白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一门(A)A.人文科学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非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生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方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方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和文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方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小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示小说在语言、文体、人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方面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一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这种分析方法及结论是由对美学以外的有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
人口学、社会学知识去阅读,从中见出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人口、社会等方面的生活图紧,从而获得这样一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种观察在美学中不应被人为地对立起来,而应当形成密切的汇通,相互渗透,相互激活,相互共生。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1、俄国民主广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学提出的着名美学命题是(B)A.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B.美是生活C.美是关系D.美是有意味的形式2、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创造和(D)等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A.付足实践B.审美体验C.文化心理D.文化语境3、清代着名学者(A)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论述。
A.姚鼐B.王夫之C.王国维D.龚自珍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A.先秦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5、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从修辞学角度论证崇高的美学家是(B)A.亚里士多德B.朗吉弩斯C.博克D.康德6、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
×形式与生活论,即一面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自然物质的形式一又肯定自然美与人类生活存在联系。
2、“丑得如此精美”对在艺术中,丑转化为美,是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的表现。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经过艺术语言的构建,自然和现实中的丑就转化为艺术美。
三、简答题1、美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美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①美的符号性:A.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B.人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
C.人类通过符号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②美的无功利性:A.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B.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功利评价。
③美的形象性:A.美必须呈现为形象B.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C.美的形象具有交流性D.美的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界④美的感染性:A.美的感染性意味着交感B.美的感染性意味着动感 C.美的感染性意味着精神快感2、何谓荒诞?答:荒诞是一种自相矛盾,滑稽可笑的生命境遇。
首先荒诞是现代文学所表现的一种基本情绪。
这种情绪的基调是畏惧和焦虑,人的生命失去的理由,活动失去了根据,死亡是一种永恒的威胁3、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性?答:一般地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界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作为顶级膜拜的对象第二阶段,自然作为人类对话的伙伴,而向人类显示出共生和谐和亲密的价值。
第三阶段,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因而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四、论述题1、具体论述美的形象性与特征。
答: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化的特性。
第一,美必须呈现为形象。
汉语的“形象”一词,大体对应于西文的“im-aga“,但汉语中的形象,具有远为半富的意义,不仅包含了具体可见的视觉形体意义,而且还有心灵改造物象而呈献的”心象“或”意象“的意义。
第二,美的形象依赖人的直觉。
直觉就是不依赖概念和推理而对对象的直接觉察,而美的形象依赖这种直觉。
第三,美的具形象具有流变性。
美的形象往往是流动和变易的,是富于生命节奏和韵律的形象。
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尤其是诗画中,随处可见这种富于生命节奏和韵律的形象。
第四,美的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界。
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形象中内涵的节奏和韵律又是跃动在宇宙和心灵深处的深层音响的显视,所以音乐被视为美的最高境界。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B)的产物。
A.教育活动B.全部世界史C.生物进化D.审美体验2、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D)A.审美情感B.审美知觉C.审美理解D.人类符号实践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C)A.人的本质能力B.人的审美能力C.人的创造能力D.人的生物能力4、美国哲学家布洛巴克把(D)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角度作出论证。
A.直觉B.通感C.审美移情D.审美态度5、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B)认为人具有内在的感觉器官,如”内在的眼睛“,这种内在器官使人一下子分辨美丑。
A.夏夫兹博里,B.洛克C.休谟D.狄德罗6、中国南宋时代着名画家(C)提出了畅神说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感和快感都是令人愉快的感觉,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一方面情感驱动了审美欲望的实现化。
二是情感推动了审美期待的具体化,三是情感运动通往了审美理解。
2、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对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
三、简答题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答:区别: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
联系: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
2、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观起源的观点有哪些?答:①美感是”神赐的迷狂“②是美感是人的内在感观,③美感是对美的事物的模仿反应,④美感是人的生命的表现或投射。
3、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答:①审美直觉是直接感受②审美直觉动情的感受③审美直觉是整体的感受④审美直觉是对感性形式的感受。
四、论述题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答: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起兴的根本动力。
艺术创造的起兴阶段是指艺术主体创造欲望的兴起和创造激情的发动。
艺术的起兴看起来是突然降临在主体身上的一种欲望和激情,但它却不是什么力量的作用,而是过去和现在的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以情感为中心的多种心理活动对感知材料进行审美改造,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
总之,从艺术出发,构思和物化三个环节上看,审美体验作为动力,逻辑和根据贯穿在艺术创造之中。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1、注重身体的训练,以身体训练来激发人的精神,这是(C)时期的美育特点。
A.古希腊B.中国先秦C.西方早期社会D.西方古代社会2、西方美育发展史上提出”寓教于乐“的是(B)A.贺拉斯B.席勒C.大方美纽斯D.康德3、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D)A.王维B.蔡元培C.鲁迅D.梁启超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A.柏拉图B.贺拉斯C.蔡元培D.王国维5、在现代中国提出“趣味教育”的是(D)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6、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方面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理由: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它本身也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育的机制引入就尤其必要了。
2、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理由:在今天审美的时代,审美和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审美教育也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艺术教育的范畴之中。
事实上,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
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答: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
一方面,美育是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因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美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答:美育的特征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3、美育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美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美育与个体塑造①情感陶冶②个体发展(2)美育与社会整合①审美交往②社会协调(3)美育和文化建构①文化领悟②文化认同四、论述题1、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动的形象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
2、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
审美的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
月到中心处,风来水面时。
此中注意叶,料得少人知,(邵雍《清夜吟》诗人感叹天月水风的美,总是被人冷落。
为什么美的事物,有人见了赞叹不已,有人却无动于衷?这就和人的审美能力有关,美育正可以提高人敏锐的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也就是激发人的情感活动,用情感活动来推动人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