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的建立选择途径及护理 - 副本
肠内营养通路的选择与建立

Prt Six
肠内营养通路技术 的现状与挑战
肠内营养通路技术 的发展趋势
肠内营养通路技术 的创新成果
未来肠内营养通路 技术的发展方向
肠内营养通路作为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肠内营养通路在危重病人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肠内营养通路能够降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通路的应用将更加便捷和安全。
监测营养状况:在肠内营养通路建立后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定期检查:确保 营养通路畅通无 阻及时发现并处 理任何潜在问题
清洁护理:保持 营养通路周围皮 肤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
监测营养状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 营养状况确保患 者获得足够的营 养
调整输注速度: 根据患者的需求 和耐受性适当调 整肠内营养输注 速度
Prt Five
定期检查:确保管道位置正确无移位、脱落等情况 保持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堵塞和感染 避免过度喂养:遵循医生指导的喂养量和速度避免因过量而导致腹胀、腹泻等并发症 注意观察: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定期检查:定期对 肠内营养通路进行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问题。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通路方 式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 释建立肠内营养通路的必要
性和过程
确定营养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所需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
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 制剂。
选择合适的喂养途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喂养途径如口服、鼻饲、胃 造瘘等。
保持清洁:定期对 管道进行清洗消毒 防止感染。
肠内营养

一.肠内营养的护理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肠道提供需要的热量及营养物质,它是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吸收的高营养饮食,即使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小肠完全吸收,其特点是: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成份明确,无渣滓,不含纤维素,有压缩性,排便少,携带方便,易保存。
1.适应症(1)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需经管饲方法来维持营养的患者,如:昏迷、喉部术后、胃部术后、食道粘膜损伤等。
(2)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采用场内营养对治疗有利。
如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等。
2.禁忌症(1)年龄<3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张液体肠内营养的喂食。
(2)小肠广泛切除后,宜采用PN6-8周,以后多采用逐步增量的肠内营养。
(3)胃部分切除后,不能耐受高渗糖的肠内营养,因易产生倾倒综合征,有的病人只能耐受缓慢的滴注。
(4)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如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中、均不宜给予肠内营养。
3.膳食种类(1)匀浆混合液:是将膳食中的米、面、肉蛋、奶、菜等煮熟制成半流质状态,置电动打碎机打碎成混合浆液。
(2)混合奶:选用牛奶、豆浆、鸡蛋等蛋白质;浓米汤、冲稀的炒面粉、米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植物油以及菜水、果汁等配置完成。
(3)要素膳:即化学配置膳,如爱伦多、百普素、安素、能全力等。
特点为:有不需或很少再需要经过消化的营养素配置而成,对胃肠和胰腺的刺激小、低渣、高营养效能、显著的减少粪便体积。
4.供给途径(1)口服:口服肠内营养可随病人的喜爱,选择冷饮、热饮或加调味剂。
(2)管饲:喂养途径有:①鼻胃(肠)管;②螺旋形鼻肠管;③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管;④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管;⑤空肠造口管,如穿刺针引导建立小肠粘膜下隧道的空肠造口管。
5.营养液调配及使用(1)调配营养液应按照医嘱的要求,严格按调配程序进行。
(2)使用温水(40度左右)将要素粉剂调成糊状、和匀后加温水稀释至所需用量,必要时用纱布过滤后再使用。
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

01
02
03
疾病类型
不同疾病对营养需求不同 ,应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 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消化吸收能力
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 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制剂 ,以确保营养成分的有效 吸收。
营养需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 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营养 素摄入量,选择合适的肠 内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
口服
适用于有吞咽功能的患者,但需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呕吐
身高变化
监测身高变化,评估生长发育 情况。
皮褶厚度
通过测量皮褶厚度,评估脂肪 储存情况。
血液指标
检测血液中的白蛋白、前白蛋 白、转铁蛋白等水平,反映近
期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效果的评估
消化吸收情况
观察大便性状、排便次数 等,评估消化吸收情况。
能量消耗
通过测量日常能量消耗, 评估营养摄入是否满足日 常活动需求。
联合其他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综 合治疗以提高肠内营养效果。
05
特殊人群的肠内营养 护理
老年人的肠内营养护理
评估营养状况
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营 养需求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存在营养 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碍。
选择合适的食物
根据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选择 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软食 、半流质和流质食物。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
01
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 :如胃瘫、胃食管反流 病等。
02
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 如短肠综合征、慢性腹 泻等。
03
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 如口腔癌、食管癌等。
04
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 者:如重症患者、老年 患者等。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决定于时间长短、精神状态与胃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三、(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
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
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
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
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关键点1.胃肠道是否耐受2.返流及误吸3.胃潴留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5.教育需求四、评估(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1.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2.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二)营养液类型(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五)胃肠道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2.有无胃潴留3.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四、干预措施五、(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肠内营养及护理ppt课件全文

严重腹泻 严重呕吐 SAP急性期
空肠瘘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投给途径
口服
管饲技术
鼻胃管
鼻肠管
胃
空
造
肠
鼻 十 二 指 肠
鼻 空 肠 管
瘘 管
造 瘘 管
管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6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鼻胃(肠)管途径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否
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意识障碍 昏迷
吞咽咀 嚼困难
消化道瘘
脏器功 能障碍
口、咽 食道手术
高代谢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的禁忌症
小肠广泛切除术后早期 麻痹性、机械性肠梗阻
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病
肠内营养及护理
主要内容
1 肠内营养的概念 2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3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禁忌症 4 肠内营养的投给途径
5 肠内营养投给前的注意事项 4
6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 5
肠内营养的概念
营
肠外营养
养
支
持
肠内 营 养
是指经肠道用口服、鼻胃(肠)管或胃肠 造瘘来提供可满足、超过或补充机体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它营养素的支持方式。
经皮内镜引导下空肠造口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
57号--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与管理(营养专科)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鼻胃管
留 置 过 程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鼻肠管
定义:将鼻饲管置入十二指肠 或空肠给予肠内营养的方法 适应症:鼻肠管主要针对有吞咽障碍的不能经口进食的危重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鼻肠管
X线 辅助
X线辅助放置
内窥 镜辅 助
床旁 徒手 置入
内窥镜辅助
对需要机械通气、C'BP治疗以及 并发胰性脑病、十二指肠狭窄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内镜辅助 法则较合适。
床边徒手置入
没有超声时的首选方法
床旁 超声 引径的选择 -床旁徒手置入营养管
肠内营养途径建立与管理
重症医学科 杜长虹
目录
Contents
1 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2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3
肠内营养途径的建立
4
肠内营养途径的管理
5
ICU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40%
0%
10%
20%
30%
40%
50%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非常常见,据报道发生率最高可达到40%, 并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4
对于意识不清和吞咽无力的患者,防止胃内容物 吸入的防范措施可能有用,包括考虑幽门后喂养;
诊断相似的肠内营养患者,由于发病前的健康状 况和急性疾病进程可能不同,故应始终采用个体 化喂养方案。
2017 ESICM临床实践指南
感谢聆听
- 等待数分钟 - 吸出液体 - 重复数次, 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肠内营养途径的管理 -输入的温度和速度
肠内营养的支持与护理

肠内营养的支持与护理发表时间:2016-02-24T13:39:10.8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作者:罗凤英卢敏蒲玉伶陶姝君[导读]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肠内营养的适应症: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011.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于禁忌症1.1肠内营养的适应症: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1.2肠内营养的禁忌症:肠梗阻、肠道缺血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患者不宜给予肠内营养,主要是肠内营养增加了肠管或腹腔内压力,易引起肠内坏死、肠穿孔,增加反流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对于严重腹胀、腹泻,经一般处理无改善的患者,建议暂时停用肠内营养。
2.肠内营养的途径2.1经鼻胃管: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及经短时间管饲即可过渡到经口进食的患者,是临床最常用的肠内营养途径。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缺点是可发生反流、误吸、鼻窦炎,并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2.2经鼻空肠置管:优点在于喂养管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使反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可增加。
但要求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不宜过高。
2.3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是指在纤维胃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瘘,将营养管置入胃腔。
其优点是减少了鼻咽与上呼吸道感染,可长期留置,适用于昏迷、食管梗阻等长时间不能进食,而胃排空良好的危重患者。
2.4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是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空肠造瘘,将喂养管置入空肠上段,其优点除可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感染外,海减少反流与误吸的风险,在喂养的同时可行胃十二指肠减压,并可长期留置胃养管,尤其适合于有误吸风险及需要胃肠减压的危重患者。
3.肠内营养的输注方式3.1.一次性投给:将营养液用注射器缓慢地注入管内,每次不超过200ml,每天6~8次。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及护理ppt课件

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包 括体重、血浆蛋白、血红蛋白等指 标,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液的配制和 输注方案。
04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处理
腹泻
总结词
腹泻是肠内营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通常由感染、过敏反应或不耐 受引起。
详细描述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和营 养不良。处理方法包括调整营养液的 配方、控制滴速和及时补充水分及电 解质。
保持输注管路通畅
定期检查输注管路是否通 畅,避免管路折叠、压迫 或堵塞,确保营养液顺利 输注。
输注后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
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包括 摄入的营养液量和排泄物量,以便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
输注途径是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的方 式提供营养物质。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检查 血管情况,避免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适用于无法通过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 或存在严重消化道疾病的病人。
03 肠内营养的护理
营养液的配制与保存
营养液的配制
在无菌条件下,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需求,将各种营养成分按 比例混合,确保营养液的成分均 衡、浓度适宜。
智能监测设备
开发智能监测设备,实时 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和代 谢情况,为调整营养方案 提供依据。
个体化营养方案的发展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患者的营养需 求和代谢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营
养方案。
动态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动态 调整营养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
佳的营养支持。
联合治疗
将肠内营养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 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护理要点

吸入性肺炎的处理
? 发现误吸,停止肠内营养 ? 调整体位,吸净口腔和咽喉部残余物 ? 有气管插管或切开的病人立即从气管内
吸出液体或食物颗粒
29
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 清醒病人拍背,鼓励咳痰 ? 进行气管镜灌洗,清除食物残渣 ? 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肺炎 ? 密切观察肺部情况
30
3
一、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肠内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经鼻胃管途径 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的病人。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
发生率增加 2、经鼻空肠置管喂养 适用于有胃反流或肺误吸
风险的病人。 优点:使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支持指南 2006
17
肠内营的温度
?保证营养液合适温度,夏季室温下直接输 入,冬季可用热水袋置于管周,以提高液 体的温度。
?温度适宜:营养液温度为 37 ~ 42 ℃,过 冷或过热均会引起患者不适,以接近体温 为宜。
? 配好的营养液应放在 4 ℃ 冰箱中保存,保 存期不超过 24h 。
?如需通过管道给药,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 管道(至少20-30 毫升清水),以免药物与 营养液反应,而失去药效,进而堵塞管路 。
?若需要检查胃潴留,其前后也要冲洗管路.
13
喂养时的体位
重症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 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0-45度。(D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营养支持指南2006
?内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 +空肠置管 - 适合十二指肠梗阻、胰腺炎病人
反流、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耐受好
8
二、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的应用配方的选择和使用护理课件

案例二:胃肠道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
总结词
胃肠道手术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核心在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逐步恢复。在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 应选择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配方,逐步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肌肉生长
肠内营养中的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成分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和 肌肉生长,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降低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减少感染风险。
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
吞咽困难患者
对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吞咽困难 患者,如食管癌、脑卒中等疾病 ,肠内营养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
支持。
意识障碍患者
鼻胃管
适用于短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手术后需要恢
复的患者。
鼻空肠管
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短肠综合征、
克罗恩病等。
胃、空肠造瘘管
适用于长期肠内营养的 患者,如肠道功能丧失
或无法进食的患者。
肠内营养的剂量和速度
01
02
03
初始剂量
通常为每天10-20 kcal/kg,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调整。
肠内营养的适用人群:肠内营养适用于需要营养支持但胃肠 道功能允许的患者,如吞咽困难、意识障碍、消化道梗阻等 患者。对于胃肠道功能衰竭或不能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则 需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维持和促进肠道功能
肠内营养能够刺激肠道蠕动,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减 少肠道细菌易位和肠道黏膜萎缩。
肠内营养的应用配方 的选择和使用护理课 件
目 录
• 肠内营养的概述 •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 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 • 肠内营养的护理 • 肠内营养的案例分析
肠内营养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管饲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 所传达的信息,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 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 的信息。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 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 您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10行 * 23字
重症患者
• 重症患者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可以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
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
• 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可能无法自行消化食物,肠内营养 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需要短期的营养支持者
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不同
肠内营养的营养物质主要在胃肠道吸 收,而肠外营养的营养物质主要在静 脉注射部位吸收。
02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
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防止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肠道黏膜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 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防止感染和其他疾病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提供足够的营 养物质,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防止炎症反应和疾病的发生。
口服特殊配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 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传达的信息。单击 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 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请尽量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八九十言简意赅的阐述观 点。10*26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一、定义1.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2.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式:多数病人因经口摄入受限或不足而采用管饲,有经鼻插管或造口途径。
(1)经胃。
分鼻胃管或胃造口管。
(2)经空肠.鼻肠管或空肠造口(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3)方式的选择。
短期肠内营养(〈6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通过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长期肠内营养(〉 6 周)如无误吸危险,可选择经胃造口;危重患者鼻肠管喂养是首选,对于有误吸危险或有食管、胃疾病或者腹部创伤疾病者,可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支持。
3.灌注方式(1)按时分次给予:适用于喂养管端位于胃内和胃肠功能良好者。
将配好的肠内营养液用注射器分次缓慢注入,每次入量不超过200ml,在 10-20分钟内完成,每天6—8次。
此方式易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反流与误吸。
(2)间隙重力滴注:将营养液置于吊瓶内,经输注管与喂养管相连,借重力作用缓缓滴注。
每次入量250—500ml,每天4—6次,输注速度为每分钟20—30ml.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肠内营养泵输注:指营养液在重力滴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的喂养方法。
采用肠内营养泵可保持恒定速度,便于监控管理,适合病情危重、胃肠道功能和耐受性较差、经十二指肠或空肠造口管饲的病人.每小时20—50ml开始,逐步增至100—150ml,浓度亦逐渐增加.二、护理(一)评估要点1。
健康史(1)疾病和相关因素:评估患者近期的饮食情况,如饮食习惯和食欲有无改变,有无明显厌食,饮食种类和进食量;是否因检查或治疗而禁食,禁食的天数,有无额外丢失;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因腹部手术等而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病症或因素。
(2)既往史:患者近期或既往有无消化系统手术史、较大的创伤、灼伤、严重感染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癌症等。
2。
身体状况(1)局部:有无腹部胀痛、恶心呕吐、腹泻,有无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的概念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和方法 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的概念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EN)
肠外营养 (PN)
对于消化功能障碍不能耐 受正常膳食的病人,经口 服或管饲途径,将只需化 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由 中小分子营养素组成的营 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提 供营养素的方法。
输注速度的控制:匀速滴注,开始时滴注速度较慢,为2040毫升/小时。4 - 6小时后,检查病人的耐受性(如胃储 留量),如病人无不适,可每12-24小时增加250毫升,最 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
肠内营养的护理
营养液温度的控制:输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应保持在 35-37度,必要时可采用加温设备。
营养液量的选择:初始为每天500毫升,3-5天可提高 到每天1000-1500毫升。
输注营养液角度控制:胃内输注时,病人应采取头抬 高30-45度,以减少误吸率。
输注肠内营养液时角度控制
输注肠内营养液时角度控制
肠内营养的护理
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管道
2.进行ES前确定管端位置,方可进行
3.预防管道堵塞 4.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5.执行无菌操作
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和方法
经鼻胃管途径: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的病人。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经鼻空肠置管喂养:适用于有胃反流或肺误吸风险的病人。
优点:使返流与误吸的发生率降低,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性增加。
缺点:要求在喂养的开始阶段,营养液的渗透压 不宜过高。
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和方法
营养途径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时首选静脉营养。
20世纪80年代:当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周围静脉营养。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 nurtrition)
---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 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只要肠道 有功能就使用肠道。
肠内营养输入途径
口服途径 经鼻置管:鼻胃管和螺旋型鼻肠营养管
鼻十二指肠或鼻空肠营养管
剖腹胃/空肠造口途径 经皮内镜辅助胃/空肠造口途径(PEG/PEJ)
优点:不需要胃肠道功能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的 营养素。
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的提供营养,更 重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 行正常的代谢,保持组织器官功能,促 进患者康复。
七种营养成分
水 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 ( Vamin, Novamin & Dipeptiven ) 脂肪 ( Intralipid & Lipovenos ) 维生素 ( Soluvit & Vitalipid ) 电解质 ( Glycophose ) 微量元素 ( Addamel )
配制液的悬挂及储存时间
配制好的输液可在冰箱储存24小时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营养液不能马上
输给病人,须等到室温再使用。 输液在室温下悬挂时间应<8小时 输液管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肠内营养液的配制
一般肠内营养制剂中已充分考虑了 患者体内葡萄糖和钾、钠等电解质的供
给,故配制的液体用注射用水,不能
间歇性重力滴注
-----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经输液管缓慢滴 入胃肠道内
每日4~6次 每次250~500ml 速率200~400ml/h
持续性滴注
通过重力或营养输注泵连续 12~24h输注 适用于危重、手术后及鼻肠管 或空肠造口的患者 临床应用最为广泛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肠内营养精选全文

肠内营养胃潴留的预防与护理2
胃内残留量大于200ml,可应用促胃动力药物。 使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如促动力药(胃
复安和红霉素)或镇静药拮抗剂(纳洛酮和 爱莫潘)。 应当避免不恰当终止EN,胃残余量小于 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 止EN。
鼻空肠管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 患者
肠道功能正常而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
PEG
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 食的患者,疗程一个月以上
吞咽反射损伤、中枢性麻痹、意识障碍 痴呆、耳鼻喉部肿瘤、颌部肿瘤
PEJ
需要通过鼻饲且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的 患者
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排空障碍 也可适用于对阻塞的胃肠道进行引流减压 可以解决误吸问题
进行肠内营养时,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 从少到多、速度由快到慢的原则。
在配制、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注意无菌 操作,做到现配现用。
推荐使用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剂以降低腹泻 发生。
推荐乳糖不耐受的病人,应给予无乳糖配方。
肠内营养预防腹泻的护理2
推荐使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制剂。 尽量避免食物中含短链碳水化合物。 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使用持续加温器,保证营养液
纤维摄入不足 快速灌注 微生物污染 高渗配方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不耐受乳糖 脂肪吸收不良 胃排空迅速 冷的营养液
应用含纤维配方 小剂量低浓度开始 操作卫生、规范 用等渗配方或稀释 应用水解程度高的 应用不含乳糖的 应用低脂营养液 延缓胃排空 将营养液稍加热
与管饲喂养无关的腹胀、腹泻、肠蠕 动亢进的原因与预防处理
临床营养护理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饲喂养适应证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膳食摄入>90%需要量
否
是
管饲喂养 膳食摄入
二、肠内营养的管饲喂养途径选择
管饲喂养
预测时间>6周?
否
是
鼻胃(肠)管饲 高度肺吸入风险
胃肠造口术 高度肺吸入风险
否
是
否
是
鼻胃管饲
鼻肠管饲
胃造口术
空肠造口术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1)
(一)经鼻胃管途径 • 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
非昏迷以及经短时间 管饲即可过渡到口服 饮食的患者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返流、误吸、
鼻窦炎、上呼吸道 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2)
(二)经鼻空肠置管(推荐螺 旋型鼻肠管)
• 适用于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 功能受损以及/或吸入风险增 高的病人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生 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 的耐受性增加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 养液渗透压不宜过高
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3.使用方便,易于掌握,耗资低 4.无严重并发症
“When the gut works, and can be used safely, use it ”
“当肠道有功能时,就应当利用它”
护士的责任
在肠内全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进行周密的监测与 护理十分必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或避免并发症的发 生,并观察营养治疗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肠内全营养治疗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的责任是: • 对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监测 • 对营养治疗的输入设备(喂养管及泵)的护理进行监测 • 对病人,家属以及其他护士进行宣教并提供咨询
连续滴注的优点
▪ 较低的胃儲留和肺误吸风险 ▪ 较少的恶心,呕吐 ▪ 较少的腹泻 ▪ 更容易提供大量营养液 ▪ 减少护理时间
管饲喂养的方式
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持续滴注方式 进行管饲喂养, 并使用复尔凯肠内喂养泵。
• 可以精确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 • 避免快速灌注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四、肠内营养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的建立选择途径 及护理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救医学部 杨名钫
第一部分 概述 一、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脓毒症和
高代谢状态且途径异常;对外源性营养 底物利用率低,对蛋白消耗增幅增大
创伤
胃肠屏障功能损害严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排泄功能的可逆性急剧恶化,发展 过程中出现多种代谢改变 (机体容量、
患
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蛋白质与能量)
者 类
肝功能不全及 肝移植围手术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逐渐加重
型
急性重症胰腺炎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急慢性呼吸衰竭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心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一)确保鼻胃/肠管位置正确 (二)加强鼻饲时的护理 (三)做好心理护理
(一)确保鼻胃/肠管位置正确
• 气过水音 • 检查有无气泡溢出 • pH值 • 回抽提取物的性状 • 放射学是确定鼻肠管位置的最好方法
胃管正确位置的指标—插管末端的pH值
▪ 间歇输注允许病人更自由的活动 ▪ 但容易发生腹泻,恶心呕吐,胃储留的风险更大
速 度
连续输注
通过重力或使用肠内喂养泵匀速滴注 开始时滴注速度较慢,为40-60毫升/小时 6小时后,检查病人的耐受性(如胃储留量) 如病人无不适,可每12-24小时增加250毫升,
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小时
• 间歇输注 • 连续输注
大剂量定时推注
▪ 每日分数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毫升, 由少量开始(100毫升)
▪ 易发生胃储留,腹泻等并发症 ▪ 需要较粗管径的管道,从而引起病人不适 ▪ 很难给予大量营养液 ▪ 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速 度
间歇输注
▪ 在1小时左右的时间将一瓶(500毫升)营养液给病人 输注,每天四次,可按通常的用餐时间进行
三、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ICU患者
免疫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换气依赖延长
呼吸肌衰弱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四、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第二部分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指经过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 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
• 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 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 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 • 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 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
肠内营养的优点:
1.符合生理 2.有利于预防肠粘膜萎缩,保护肠屏障功能,减少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4)
(四)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管 • 指在纤维胃镜引导下经皮胃造口,
将营养管置入胃腔 • 适用:昏迷、食道梗阻等长时间
不能进食,但胃排空良好的重症 患者 -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感染 并发症;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三、肠内营养输入方式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3)
(三)胃造口螺旋型空肠管 • 在内镜引导下行经皮胃造口,并
在内镜引导下,将营养管置入空 肠上段,可以在空肠营养的同时 行胃腔减压,可长期留置 • 适用:有误吸风险、胃动力障碍、 十二指肠淤滞等需要胃十二指肠 减压的重症患者
– 优点:减少鼻咽与上呼吸道的 感染并发症、减少返流与误吸 风险、可在喂养同时进行胃十 二指肠减压
二、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
~ 40%
0%
10%
20%
30%
40%
50%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非常常见,曾报道发生率最高可达到 40%,并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has been reported as being as high as 40%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