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
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
![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https://img.taocdn.com/s3/m/d43c011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8.png)
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不同气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2.让幼儿了解气味对人体的影响。
3.增强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材料
1.活动室或实验室。
2.气味瓶(可选用小瓶子装入不同的香料如:咖啡豆、蒜末等)。
3.布料或其他物品遮住气味瓶。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
1.老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气味瓶。
2.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气味瓶和其中的气味,并引导幼儿猜测气味瓶中的香料是什么。
第二步:实验探究
1.老师让幼儿一个一个来品尝气味瓶中的香料,用语言描述每个香料的味道,并猜测这个味道是什么。
2.老师让幼儿用布料或其他物品遮住气味瓶,在老师的提示下,根据自己对味道的感知尝试猜测气味瓶中的香料是什么。
第三步:总结
1.老师请幼儿分享对气味的感知和辨别经验,让幼儿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和交流。
2.利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描述不同气味对人体的影响,如好闻的香味使人感到开心等。
教学评价
1.老师观察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2.老师观察幼儿对不同气味的反应和表情,了解不同气味对人体的影响。
3.评价幼儿是否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配合和探究。
教学延伸
1.鼓励幼儿在家里寻找不同的气味,继续学习和探究气味的奥秘。
2.引导幼儿了解气味与其他感官的联系,如味觉、视觉等。
3.提醒幼儿不要乱闻不明气味,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024年小班科学气味瓶教案
![2024年小班科学气味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b498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3.png)
2024年小班科学气味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启蒙教材《小班探索活动》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气味瓶”。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学习通过观察和嗅觉来辨别不同的气味,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并能用语言描述。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和嗅觉辨别不同气味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嗅觉辨别不同的气味。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闻到的气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准备五个气味瓶(分别装有醋、盐、糖、香水和柠檬汁)。
2. 学具:每组一个气味瓶,若干白纸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教室,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教室里的气味。
教师拿出一个气味瓶,让幼儿猜测瓶内是什么气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展示五个气味瓶,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各自的气味。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嗅觉辨别不同的气味,并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气味瓶,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嗅觉辨别瓶内的气味,并在白纸条上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辨别气味。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气味瓶》2. 内容:气味瓶1:醋气味瓶2:盐气味瓶3:糖气味瓶4:香水气味瓶5:柠檬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气味瓶,并与家长一起辨别气味,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幼儿能正确辨别气味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通过观察和嗅觉辨别不同气味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气味的来源,探索如何制作简单的气味瓶。
同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8fa24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d.png)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培养他们的嗅觉辨识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观察能力。
4.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不随便尝试未知物质的气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嗅觉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四个瓶子,分别装有不同气味的液体,如:柠檬汁、醋、糖水、酱油等。
2. 准备一张白纸,用于记录幼儿的嗅觉感受。
3. 准备一些小玩具,作为奖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嗅觉。
2. 演示实验:教师展示四个瓶子,分别闻气味,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在白纸上。
3. 幼儿实验:幼儿分成小组,轮流闻四个瓶子的气味,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在白纸上。
4. 分享感受: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嗅觉感受,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尝试未知物质的气味。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较强的嗅觉辨识能力。
在分享感受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嗅觉感受。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气味的接受度较低,表现出不适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调整实验物质的浓度,以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舒适度。
要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不随便尝试未知物质的气味。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气味,如:在做菜时让幼儿闻闻食材的气味,培养幼儿的嗅觉辨识能力。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气味角”,放置各种气味的物品,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气味的接受度和嗅觉辨识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分享感受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他们能否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气味。
2024年幼儿园小班《气味瓶》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气味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87603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b.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气味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探索与发现》第三章《奇妙的感官》,详细内容为“气味瓶”的制作与探索。
通过制作简单的气味瓶,让幼儿用嗅觉去分辨不同的气味,培养他们的感官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气味瓶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用嗅觉分辨不同气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感官敏感度。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气味瓶的制作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嗅觉分辨不同气味。
重点:培养幼儿的感官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嗅觉敏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气味瓶样品、各种气味材料(如柠檬片、咖啡、茶叶等)。
2. 学具:空瓶子、橡皮泥、各种气味材料、标签纸、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气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气味的名称,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制作气味瓶(10分钟)(1)教师讲解气味瓶的制作方法。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气味瓶。
(3)幼儿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感官探索(10分钟)(1)教师发放气味瓶样品,让幼儿用嗅觉分辨不同气味。
(2)幼儿分组进行探索,记录下每个气味瓶的气味。
(3)分享探索成果,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嗅觉分辨不同气味。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气味瓶,进行现场讲解,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气味瓶的制作细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气味瓶,并尝试用嗅觉分辨其他幼儿制作的气味瓶。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气味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不同气味的名称和特点。
3. 感官探索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的气味瓶,并记录下家人的嗅觉反应。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如爸爸闻到柠檬片的气味,说是酸酸的;妈妈闻到咖啡的气味,说是苦的等。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596b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酱油、香水等。
2. 准备气味瓶,标签纸,胶带等。
3. 准备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Step 2:实验操作2. 教师引导幼儿用气味瓶收集不同气味的物品,将气味瓶贴上相应的标签。
3. 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气味瓶,让幼儿学会合作与交流。
Step 3:实验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用实验记录表记录不同气味的名称和自己的感受。
1.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气味瓶等。
3. 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强调气味的重要性。
二、教学活动活动名称:闻气味游戏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酱油、香水等。
2. 准备气味瓶,标签纸,胶带等。
活动过程:Step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
Step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闻气味游戏,幼儿需根据气味瓶的标签找出相应的物品。
Step 3: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成果,让幼儿学会合作与交流。
三、教学活动活动名称:制作香气卡片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 准备不同气味的物品,如柠檬、酱油、香水等。
2. 准备卡片纸、剪刀、胶带等。
活动过程:Step 1:教师向幼儿介绍制作香气卡片的规则,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
Step 2:教师组织幼儿动手制作香气卡片,将不同气味的物品粘贴在卡片上。
Step 3: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香气卡片,让幼儿学会合作与交流。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https://img.taocdn.com/s3/m/380bf9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d.png)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课程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小班托幼机构的下学期科学课程。
通过开展本课程,我们将引导儿童通过研究气味瓶,了解小动物和植物的气味,并探索人们的嗅觉和饮食偏好。
教学目标1.了解气味瓶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孩子分辨不同气味;2.培养孩子对气味的敏感度和认识气味的重要性;3.探索不同环境下人们对气味的反应和喜好;4.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了解科学探究基本过程,特别是观察、描述和记录。
教学准备•气味瓶,可以用20毫升的棕色玻璃瓶或者小药品塑料瓶,标记编号,封口;•食材样品,例如:盐、味精、糖、花椒等;•其他环境中自然产生的气味,例如:茶叶、花香、婴儿奶粉味等;•记录工具,建议使用一份表格记录每个气味瓶编号、对应的气味以及每个孩子的回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来呈现有趣的气味,激发孩子大胆猜测不同气味的来源,并引出下面的内容。
2. 群体创设情境(10分钟)老师分发气味瓶,让孩子们闻一下里面的气味,然后记录下来自己感觉到的味道是什么,用一句话给其他孩子描述自己闻到的气味,并猜测是哪些食物或香料产生的。
3. 个体探究问题(25分钟)老师指导孩子们将气味瓶的编号贴在表格上,每个气味瓶中的味道是什么,通过闻瓶子来记录下来,然后让孩子们将味道归纳为甜味、咸味、酸味、苦味等单味道或者混合味道。
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品尝不同的食物,并比较食物发出的气味是否和食物本身的味道相符。
4. 归纳统计问题(10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比较不同气味的特点,通过数量和种类的比较来形成味道分类。
让孩子们回答下列问题:哪些气味和他们自己的食物偏好相匹配?哪些气味更受欢迎?哪些气味能够制造恶心感、打嗝、流泪等有意思的体验?5. 实验学习问题(2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不同气味的影响。
让孩子们将气味瓶藏起来,然后分别把小朋友带进不同的气味环境,并准备一个表格记录他们的反应。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c1fa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快乐探索》第三章“奇妙的感觉”,详细内容为“气味瓶”一节。
通过使用特制的气味瓶,让幼儿运用嗅觉来辨别不同的气味,培养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嗅觉辨别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气味;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嗅觉辨别不同气味;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及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特制的气味瓶(包括柠檬、香水、酱油等气味);2. 学具:白纸、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神秘的盒子,告诉幼儿里面装着各种奇妙的东西,邀请幼儿闭上眼睛,用鼻子闻一闻,猜猜里面有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特制的气味瓶,让幼儿通过嗅觉辨别出瓶中的气味,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气味瓶,让幼儿通过合作,共同完成气味瓶的识别任务。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将识别结果分享给全班,讨论哪个气味最特别,哪个气味最好闻等。
5. 创意手工(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创作一幅与气味瓶相关的画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今天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感觉——气味瓶2. 板书内容:柠檬(酸)香水(香)酱油(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气味瓶,并记录下你们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在嗅觉、表达和合作方面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探索更多有趣的气味,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e607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6.png)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闻、尝等方法,了解不同气味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嗅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实验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不同气味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气味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几个气味瓶,分别装有不同气味的液体,如:醋、糖水、酱油、香水等。
2. 准备闻气味的小道具,如:小鼻子、小嘴巴等。
3. 准备记录单,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实验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的外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如何正确闻气味,让幼儿跟着操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别闻每个气味瓶的气味,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3. 观察与记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的颜色、气味等特征,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协助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4. 分享与交流: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幼儿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感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实验内容,让幼儿认识到不同气味的特点。
教师让幼儿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五、教学反思: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气味的特点。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实验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科学实验角,投放相关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科学探索。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实验习惯。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d249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0.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教案标题:探究气味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气味是由分子散发出来的。
2.通过察看,认得并辨别不同的气味。
3. 探究不同气味对人体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
气味瓶(瓶子内装五种不同气味),废瓶子,盐、醋、椰子油、花香、咖啡,棉签,标签,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
老师手持气味瓶缓缓走向小伙伴,让他们不要张嘴、遮鼻子,询问瓶中气味是否能猜出名称。
二、导入学问
让小伙伴用手摸几个瓶子表面,问他们有什么特别感觉。
三、打开试验
1.让小伙伴闻一下其中一个气味瓶的味道,然后解释为什么有味道。
小结:物体的气味是由分子散发出来的。
2.让小伙伴试着闻其他瓶子的气味,并尝试辨认出来。
3.让小伙伴分组闻气味,然后描述这个气味。
比如:
①盐:苦味、芳香。
②醋:酸味、刺鼻。
③椰子油:芳香、甜味。
④花香:芳香、香气。
⑤咖啡:浓郁、苦味。
四、总结
老师让小伙伴口述一个气味瓶试验的经过,然后询问大家最喜爱哪个气味呢?为什么选了这个呢?
五、当堂巩固
1.让小伙伴在卡片上画出本身最喜爱的气味。
2.把标签挂在气味瓶上,再配上图案,制作一个属于孩子们本身的“香水瓶”。
六、反思
这堂课让孩子们通过察看和感受,能够了解物质的气味是由分子散发出来的。
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参加度很高,对各种气味的认知、整合和涉及本领有明显提高。
不足之处:本节课时间较短,虽然供给了丰富的气味,但可能还有其他的气味需要更多的探究,以帮忙孩子更细致地了解物体气味的本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41856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4.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科学》第三章《奇妙的感觉》,详细内容为“气味瓶”一节。
通过让幼儿亲自制作并体验气味瓶,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不同物体的气味特点,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气味。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物体的气味特点,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气味。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气味瓶、各种气味物品(如柠檬、醋、香水、肥皂等)。
2. 学具:空瓶子、剪刀、胶带、各种气味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袋子,告诉幼儿里面装有一些有特殊气味的东西,邀请幼儿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拿出一个气味瓶,讲解气味瓶的制作方法。
(2)教师演示如何将不同气味物品放入空瓶子,并封好口。
(3)教师让幼儿闻一闻、猜一猜,分别是什么气味。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空瓶子和一些气味物品。
(2)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自行制作气味瓶。
(3)幼儿互相交换气味瓶,闻一闻、猜一猜对方的气味瓶里是什么。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气味瓶。
(3)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气味。
六、板书设计1. 《气味瓶》2. 内容:(1)不同物体的气味特点(2)制作气味瓶的方法(3)生活中有趣的气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的气味瓶,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气味物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000e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9.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在活动中体验鼻子的用处,知道要保护,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气味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在活动中体验鼻子的用处,知道要保护。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若干个盖子的深色玻璃瓶,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麻油、醋、酒、臭豆腐水,鱼鳞、汽油、碾碎的花生米等。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关注气味瓶。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对,而且瓶子里装了不同的东西,假如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4、对,有好多的方法:看、闻、尝二、用鼻子感知气味。
1、那我们怎么用鼻子闻呢?(凑近鼻子吸气闻)2、闻不到里面的气味的时候怎么办呢?用手扇风鼻子靠近闻。
3、用鼻子闻气味有很多方法:凑近鼻子吸气闻,用手扇风鼻子靠近闻。
4、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5、请小朋友打开瓶盖,只用闻的方法,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要记得闻好一个盖好盖子了,才可以换其它的瓶子闻。
呆会儿闻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瓶子弄倒了,闻的时候不能抢。
待会儿我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6、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它可能是什么东西?你喜欢这个味道吗?为什么?7、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可以用鼻子去闻物体的气味,来分辩物体,知道了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
如闻起来香香的是香水,感觉酸酸的是醋,有洒精味道的是酒,腥腥味的是鱼鳞~~~~~~~~~~~。
三、拓展经验。
1、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2、幼儿讨论交流。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教案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5832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a.png)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嗅觉和动手操作,感知不同气味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嗅觉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不同气味的特点,培养嗅觉敏感性和辨别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闻到的气味,并能够与他人分享。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气味瓶(内含不同气味的东西,如:香水、醋、糖、咖啡等)、闻气味的小棒、记录表格、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气味瓶的外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操作环节:a. 教师出示第一个气味瓶,让幼儿用小棒轻轻闻一闻,用语言表达自己闻到的气味。
b. 教师记录幼儿的回答,并在记录表格上画出相应的图案。
c. 重复步骤a和b,让幼儿闻剩下的气味瓶。
3. 总结环节: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每个气味瓶的特点,让幼儿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气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嗅觉敏感性。
2. 教师是否能够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地用小棒闻气味并准确地表达出自己闻到的气味。
2. 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以及他们的描述是否具体、准确。
3. 评估幼儿对不同气味瓶的识别能力,观察他们是否能辨别出气味瓶之间的差异。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所有气味瓶密封良好,避免气味泄漏造成不适。
2. 在幼儿闻气味时,教师应指导他们轻轻闻,避免深吸气以免引起咳嗽或其他不适。
3. 确保闻气味的小棒干净,避免交叉污染气味。
4. 教师应全程监督,确保幼儿不会将气味瓶口对准自己或他人。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气味瓶》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气味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b17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7.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气味瓶》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培养幼儿的嗅觉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气味的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几个气味瓶,分别装有不同气味的液体,如:醋、糖、酱油、柠檬汁等。
2. 准备一张白纸和画笔,供幼儿记录气味。
3. 准备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让幼儿闻一闻,增加对气味的感知。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展示气味瓶,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幼儿闻气味:教师分别拿出气味瓶,让幼儿们轮流闻一闻,并用语言描述气味。
3. 幼儿记录气味: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和白纸记录下气味的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品尝水果:教师拿出水果,让幼儿闻一闻,说一说水果的气味,增强幼儿对气味的感知。
5.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闻一闻家中的物品,用语言描述给父母听。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设置“气味角”,定期更换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知气味。
3. 教学活动:开展“气味大比拼”活动,让幼儿通过闻气味,猜猜是什么物品。
五、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气味瓶中的液体。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内向的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3. 在幼儿描述气味时,教师要耐心倾听,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妥善处理气味瓶,避免幼儿误食。
六、活动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气味的气味瓶,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气味的特点。
2. 体验法:教师让幼儿亲自闻气味,增强他们对气味的感知和记忆。
3. 表达法: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气味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操作法:教师指导幼儿使用画笔和白纸记录气味的形状,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15dc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气味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气味的存在。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气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气味。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气味的物品,如香水、醋、糖等。
2. 准备气味瓶,每个瓶子贴上标签,标注对应的气味。
3. 准备纸和笔,供幼儿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气味瓶,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外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体验气味:教师分别打开每个气味瓶,让幼儿闻一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气味。
3. 记录气味:教师指导幼儿用纸和笔记录下自己闻到的气味。
4. 分享感受: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闻到的气味,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5. 团队合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幼儿互相描述对方闻到的气味,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让幼儿闻不同气味的气味瓶,并用语言描述气味,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
在团队合作环节,幼儿们互相描述对方闻到的气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1. 在体验气味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种类的气味,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嗅觉体验。
2. 在记录气味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更准确的语言描述气味,例如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3. 在团队合作环节,可以设置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教学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寻找不同气味的物品,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气味。
2. 主题展览: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主题展览,让幼儿将自己闻到的气味用画笔表达出来,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c004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5.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材《探索与发现》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气味瓶”一节。
通过让幼儿亲身制作和探索气味瓶,引导他们认识不同的气味,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气味的特征,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气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分享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制作和探索气味瓶,辨别不同气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气味瓶样品、各种香味的精油、无味瓶子、标签、滴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气味瓶材料(包括无味瓶子、标签、滴管、几种不同香味的精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气味,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气味的名称,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制作气味瓶(10分钟)a. 讲解制作方法。
b. 示范制作过程。
c. 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探索气味瓶(10分钟)a. 让幼儿互相交换气味瓶,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气味。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几个不同气味的瓶子,让幼儿通过闻一闻,辨别出其中的某个气味,并说出理由。
5.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出示一个气味瓶,让幼儿闻一闻,说出瓶中的气味。
b. 幼儿互相交换气味瓶,进行练习。
a.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气味瓶的步骤。
2. 不同气味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请家长协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一个气味瓶,明天带来幼儿园分享。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家长可协助幼儿用橘子皮、肥皂、香水等物品制作气味瓶。
2. 家长评价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在群进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制作和探索气味瓶,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不同气味的特征。
2024年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
![2024年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https://img.taocdn.com/s3/m/88812fc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0.png)
2024年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物品的气味特点。
2.培养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气味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气味的瓶子,如醋、酱油、酒精、柠檬汁等。
2.环境准备: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危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拿出一个密封的瓶子,问幼儿:“你们猜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邀请幼儿闻一闻,并描述气味的特征。
2.探索教师展示各种气味的瓶子,让幼儿逐一闻一闻,并说出气味的名称。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气味的特征,如“酸酸的”、“香香的”、“臭臭的”等。
3.气味辨别游戏将气味瓶随机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闭上眼睛,随机闻一个瓶子,然后猜出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气味特征。
4.气味分类教师将气味瓶分为四类:酸味、香味、臭味、其他。
邀请幼儿将气味瓶放入对应的分类中,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5.气味瓶制作教师发放制作气味瓶的材料,如小瓶子、棉花、气味物品等。
指导幼儿制作气味瓶,将棉花放入瓶子中,滴入相应的气味物品。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气味瓶,并分享制作过程。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喜欢哪个环节、觉得哪个环节有挑战等。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气味瓶,并分享给家长自己制作的乐趣。
2.课堂拓展:在下一节课中,让幼儿带来自己制作的气味瓶,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和辨别能力。
在探索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对话引导幼儿:教师:“小明,你闻到了什么气味?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吗?”小明:“我闻到了酸酸的味道,像柠檬。
”教师:“很好,你的鼻子真灵敏!还有哪位小朋友想试试?”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气味的特征。
在气味辨别游戏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教师:“小华,你闻的这个瓶子,你能用词语描述一下这个气味吗?”小华:“这个味道有点刺鼻,像是酒精。
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c715a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b.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
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们盼望能让小伴侣们学到更多的学问,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预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
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
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当要怎么下笔吗?我收集并整理了“幼儿园小班教案《气味瓶》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盼望能为您供应参考!小班教案《气味瓶》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惜自己的鼻子,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进展感知力量,进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试验结果的力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气味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进展感知力量。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惜自己的鼻子。
3、进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试验结果的力量。
4、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
活动预备1、趣味练习-不同的味道2、趣味练习-观看调味颜料3、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辣椒粉、麻油、醋、酒、糖浆等。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爱好。
老师:小伴侣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当怎么办呢?(看或闻)二、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老师:桌子上有许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请小伴侣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知大家,你闻到了那些气味?2、幼儿沟通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请每组一个小伴侣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三、趣味练习-观看调味颜料四、引导幼儿争论、扩展阅历。
老师:小伴侣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知大家。
老师:你最喜爱闻什么气味?不喜爱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争论沟通。
五、师幼总结。
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许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怎样爱护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教学反思: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阅历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喜爱闻与不喜爱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究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e9426b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c.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气味的特征,学会辨别不同的气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气味,学会辨别不同的气味。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1.准备几个瓶子,分别装有醋、白酒、香水、茶叶、咖啡等具有不同气味的物品。
2.准备一张嗅觉器官的图片,如鼻子。
3.准备一些关于气味的图片,如水果、蔬菜、花朵等。
4.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各种气味的名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装有不同气味的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外观。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认识气味瓶教师逐一打开气味瓶,让幼儿闻一闻,并说出自己闻到的气味。
教师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这种气味像什么?”3.气味分类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气味瓶。
教师提问:“你们组的气味瓶里装的是什么气味?请把相同的气味放在一起。
”教师协助幼儿将相同气味的瓶子放在一起。
4.气味辨别教师将气味瓶打乱,让幼儿重新找出相同的气味。
教师提问:“你们能找出相同的气味吗?你们是怎么找出来的?”5.气味游戏教师将一些气味卡片散放在地上,让幼儿找出相同的气味卡片。
教师提问:“你们能找到相同的气味卡片吗?你们是怎么找到的?”教师提问:“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活动有趣吗?”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气味瓶的导入,激发了幼儿对气味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在气味辨别环节,幼儿通过观察、闻味、分类等操作,锻炼了观察力、注意力及合作能力。
3.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找到了相同的气味卡片,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5.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d804a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a.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不同气味的存在,培养幼儿的嗅觉认知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嗅觉体验不同气味的物体。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闻到的气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几个气味瓶,分别装有不同气味的物质,如醋、糖、胡椒粉等。
2. 准备一张白纸和笔,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3. 准备一个垃圾桶,用于投放用过的气味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科学活动,让幼儿闻一闻空气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气味这一概念。
2. 演示:教师展示气味瓶,让幼儿观察并闻一闻瓶中的气味,用笔在白纸上记录下自己闻到的气味。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自己尝试闻气味瓶,并用笔记录下来。
4. 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闻到的气味,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气味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提升,大部分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闻到的气味。
2. 在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
4. 对于个别闻不到气味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他们通过其他感官体验气味。
5.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中的气味,让幼儿在实践中认知和学习。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不同气味的存在,如厨房的调料味、花园的花香等。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嗅觉区,投放各种气味的物品,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气味的认知和表达,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安全,确保幼儿不会误食气味瓶中的物质。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73ec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d.png)
《气味瓶》幼儿园小班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气味瓶》是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的内容,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的第二章节“奇妙的感觉”。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气味,了解鼻子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学会分辨不同的气味,并能够用语言进行简单描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闻嗅,分辨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气味。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气味,提高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对鼻子这一感官器官的认识,明白其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不同的气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分辨不同气味的能力,认识到鼻子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个气味瓶(分别装有香、酸、臭三种气味的液体),PPT展示不同的气味来源。
2. 学具:每人一个小纸杯,装有三种不同气味的小瓶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袋子,邀请幼儿闻一闻,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引发幼儿对气味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气味瓶,逐一展示,让幼儿分辨并说出瓶中的气味。
同时讲解鼻子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感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闻味游戏,每组有一个装有不同气味的小瓶子,让幼儿闻一闻,分辨出是什么气味,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气味瓶》2. 内容:画出三个不同气味的瓶子,旁边标注对应的气味名称(如香、酸、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气味,并记录下来,第二天与同伴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气味分辨的准确性,针对表现不足的方面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培养幼儿全面感知世界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不同的气味。
2. 教具与学具准备:确保气味瓶的安全性,以及气味的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下学期科学教案《气味瓶》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在活动中体验鼻子的用处,知道要保护。
【活动准备】
若干个盖子的深色玻璃瓶,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麻油、醋、酒、臭豆腐水,鱼鳞、汽油、碾碎的花生米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关注气味瓶。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对,而且瓶子里装了不同的东西,假如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对,有好多的方法:看、闻、尝
二、用鼻子感知气味。
1、那我们怎么用鼻子闻呢?(凑近鼻子吸气闻)
2、闻不到里面的气味的时候怎么办呢?用手扇风鼻子靠近闻。
3、用鼻子闻气味有很多方法:凑近鼻子吸气闻,用手扇风鼻子靠近闻。
4、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5、请小朋友打开瓶盖,只用闻的方法,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等一会儿告诉大家,(教案出自:教案网)你闻到了哪些气味?要记得闻好一个盖好盖子了,才可以换其它的瓶子闻。
呆会儿闻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把瓶子弄倒了,闻的时候不能抢。
待会儿我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6、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它可能是什么东西?你喜欢这个味道吗?为什么?
7、小结:刚才我们知道了【小班教案/xiaoban/】可以用鼻子去闻物体的气味,来分辩物体,知道了不同的
东西有不同的气味。
如闻起来香香的是香水,感觉酸酸的是醋,有洒精味道的是酒,腥腥味的是鱼鳞~~~~~~~~~~~。
三、拓展经验。
1、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教案出自:教案网)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
2、幼儿讨论交流。
3、鼻子有什么用处了呢?
4、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5、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鼻子。
6、小结:不抠鼻孔,不把东西塞进鼻孔,有鼻涕时及时擦,要保持鼻腔清洁,鼻子流血时要保持安静,注意休息、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