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知识论文有关就业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知识论文有关就业的论文

从“被就业”到“被时代”的认知识解

摘要:“被就业”一词一出现就引起了很大反响,从形式语义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不符合语法的,有自相矛盾之嫌;然而事实上它却发展得很好,其使用广度和频率都很高,且有泛化的趋势,甚至都出现“被时代”这一词语。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语义认知识解,通过认知语言学里几个重要概念——视角化、范畴化、概念合成理论及人类的推理机制来进行解读,并指出这一切都是源于人类认知语用交际的需要。

关键词:被就业识解视角化范畴化概念合成理论

一、引言

2009年7月12日,一则名为《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的帖子发表在天涯论坛上,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据作者讲述,他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查看自己的材料,赫然发现其中有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看着上面的内容,“我顿时惊呆了,天哪,我居然已经就业了,协议书上白纸黑字的就业单位名称,还有就业单位大红的印章”,他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公司。

此帖发表之后,一时间引起热议,“被就业”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就业”本意指的是“得到职

业,参加工作”,是行为主体的一种主动自发行为,而“被”是汉语被动句的一种标记,那么何来“被就业”一说呢?这个词是偏离常规的,语义上也是自相矛盾的,然而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能理解并且接受呢?而且从此“被自杀、被自愿、被小康、被结婚、被承诺、被和谐、被繁荣、被博士”等等之类的词都频频出现且呈现泛化趋势,甚至有“被时代”之称。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采用不受具体语言形式束缚的、以人类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语义分析方法(熊学亮、王志军,2001:1)对“被就业”进行认知分析,通过视角化、范畴化、人类的推理机制以及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识解,以期解释“被就业”一词语义的可理解性和泛化趋势。

二、汉语“被”字句

汉语的“被”字句是有词项标记的一种常规被动句。王力先生(1989)指出“‘被’字最早是个名词,表示‘寝衣’;引申为动词表示‘遭受’。后来渐渐虚化,变成一个介词”。根据宋采娃(1958)的研究,大致是从13世纪开始,“被”作为一个独立的被动形式标记,在使用上不受词汇意义的限制,把致使事件表达为被动形式(熊学亮、王志军,2003:197)。

典型的被动句源于从受影响者的角度来描述致使性事件这一事实,它表达的是受事受到外力影响而形成一种结果性状态的过程。被动句是否能够成立,除了由句中动词的性质决定,即能进入被动句的

动词一般都应该是动作动词。还应该受动词所进入的语义结构状态的影响,即必须是致使性语义结构,被动句的主语所表达的对象必须是动词的表达条件和动作的受影响者(熊学亮、王志军,2003:196)。

再来看看“被就业”一词,首先“就业”是个自发性的动作,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业已形成的状态,若进行语义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就业”有一个义项就是[+自发地],表示某人“得到职业;参加工作”,是自己选择的,虽然也可以作动词,但是这个动词进入的并不是致使性语义结构,被动句的主语不是动词的表达条件和动作的受影响者,即不是因为“某人使他就业了”而导致“他就业了”。这样看来,“被就业”一词好像是错的,其实不然。

三、“被就业”的认知识解

认知语言学是研究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基础之上的人类语言的一门新学科(Ungerer &Schimid,1996)。它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语义是其研究的焦点。与形式语义学所不同的是,认知语义观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主体性纳入到语义研究中,它的任务是描写概念结构,而概念结构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故认知语义学的最终目的是阐明具体的认知过程(文旭,1999:36)。认知语义观下,一个语言表达式的语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具体地说,语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识解中,它在本质上具有主体性(文旭,2007:36)。

“识解”(construal)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Langacker

(1987:487~488)将其定义为“说话人(或听话人)与其所概念化和描绘的情景之间的关系”。一个语言形式的语义不但牵涉概念的“内容”,而且涉及识解那一内容的特殊方式,这就说明了人类有许多不同的方式来识解同一事件的能力(王寅,2006:24)。“识解”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使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话语展开过程中,交际参加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识解,使交际能够成功地进行下去。

(一)认知语用需要是其根本的内在动机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交际需要是人类使用语言最根本的动机,换句话说,语言只是一种符号和形式,人类利用这些符号和形式表达概念、传达思想和沟通交流。从这点出发,“被就业”的出现,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为了表达特定的概念和思想,而对其的理解也以交际的动力为出发点,听话人努力寻找最佳关联。

Sperber&Wilson认为,“每一种示意交际活动都传达其自身的最佳关联性假设”(Sperber&Wilson,1995:158),这就是“关联原则”。关联原则是一个认知原则,它“本身就足够能解释语言结构和背景知识如何相互作用去决定言语理解”(文旭,1999:39)。在此,交际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能够相互理解,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即“关联性”。它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应或认知效应;加工力。人类的信息加工总是朝着最大的关联性努力的,即以最小的加工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应。交际既然是一种认知过程,那它必须具有关联性,否则,交际就毫无意义(文旭,1999:

39)。而在言语交际中要获得最大程度的关联性,就必须选择最合适的认知语境,以减小言语的加工力,比如“被就业”一词刚出现时,听话者或者读者肯定会诧异,但是会立马反应过来,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选择最合适的认知语境,即“学生在自己没找到工作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地被告知自己已经就业了”,在这种语境下,使用“被就业”一词就可以完全传达说话者在其中所传达的含义和感情色彩,听话者也能深刻地感觉到说话者说此话时的那种惊讶、不情愿、不高兴及讽刺之情。

(二)视角化是其决定因素

视角指人们描述事件的角度,反映的是观察者与事件的关系。视角化是说话人对认知内容的评价,视角的选择是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的一种表现。Ungerer&Schmid(1996:199)认为背景是说话人的立足点,涉及说话人的地理、时间、社会、年龄和性别背景以及保证交际成功的心理考虑,即个人经验的所得和积累。同一语言社区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的背景知识,所以语言交际才得以实现。但是,社区成员内个人的背景知识基块(base)是每个成员个人经验的积累,每个人的经验都有所不同,视角也会不同(杨信彰,2003:98)。因此,不同的成员对于一些词组的背景知识必然存在差异,所以选用的视角、看待事件的角度就会不同,得到的看法和评价也就随之不同。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所选用的视角也会不同,所以对人物和事件的识解也就会不同,这也就是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