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质课件
结论与讨 论
卸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再加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将卸载再加载曲线与原来旳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图 中曲线OAKDE上旳虚线所示),能够看出:K点旳应力数值远 远高于A点旳应力数值,即百分比极限有所提升;而断裂时旳 塑性变形却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工程上常利 用应变硬化来提升某些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旳承载能力。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旳数值越大,表白材料旳韧性越 好。工程上一般以为δ>5%者为韧性材料; δ<5%者为脆 性材料。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材料压缩试验,一般采用短试样。低碳钢压 缩时旳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时旳应力-应变曲 线相比较,拉伸和压缩屈服前旳曲线基本重叠, 即拉伸、压缩时旳弹性模量及屈服应力相同,但 屈服后,因为试样愈压愈扁,应力-应变曲线不断 上升,试样不会发生破坏。
试样旳变形将随之消失。
这表白这一阶段内旳变形都是
弹性变形,因而涉及线性弹性阶段
在内,统称为弹性阶段。弹性阶段 旳应力最高限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弹性力学性能
百分比极限与弹性极 限
大部分韧性材料百分比极限与弹性 极限极为接近,只有经过精密测量才干 加以区别。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卸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再加载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将卸载再加载曲线与原来旳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图 中曲线OAKDE上旳虚线所示),能够看出:K点旳应力数值远 远高于A点旳应力数值,即百分比极限有所提升;而断裂时旳 塑性变形却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工程上常利 用应变硬化来提升某些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旳承载能力。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旳数值越大,表白材料旳韧性越 好。工程上一般以为δ>5%者为韧性材料; δ<5%者为脆 性材料。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材料压缩试验,一般采用短试样。低碳钢压 缩时旳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时旳应力-应变曲 线相比较,拉伸和压缩屈服前旳曲线基本重叠, 即拉伸、压缩时旳弹性模量及屈服应力相同,但 屈服后,因为试样愈压愈扁,应力-应变曲线不断 上升,试样不会发生破坏。
试样旳变形将随之消失。
这表白这一阶段内旳变形都是
弹性变形,因而涉及线性弹性阶段
在内,统称为弹性阶段。弹性阶段 旳应力最高限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弹性力学性能
百分比极限与弹性极 限
大部分韧性材料百分比极限与弹性 极限极为接近,只有经过精密测量才干 加以区别。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单向压缩时材料旳力学行为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论
返回总目录
返回
第3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材料旳力学性能
结论与讨 论
材料的力学性能最新课件
形成原因:纤维状是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众多微细裂 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暗灰色是纤维断口表 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很弱所致。
举例:一些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在室温 下的静拉伸断裂具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脆性断裂定义: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 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 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图 3.21 压痕相似原理图
F1 D12
D F222
D F2
常数
材料物理与性能
洛氏硬度试验
HR k h 0.002
HRA、HRB、 HRC
图 3.22 洛氏硬度试验过程示意图 a) 加初始实验力 b) 加主实验力 c) 卸除试验力
材料物理与性能
0.20F4 s in 136
HV 0.10F2
20.189 F1
(6)应变速率与应力状态:应变速率对金属材料的屈服强 度有明显的影响。应变速率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应力显著提高; 应力状态对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切应力分量越大, 越有利于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就越低。
应变硬化应变硬化源自变硬化应变硬化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实验力所对应的 应力。其值等于最大拉力Fb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0, 抗拉强度用σb表示,即 σb=Fb/A0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是两种不同的微观断裂方式,是材料 断裂的两种重要微观机理。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 而造成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 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称为解理断裂。
材料物理与性能
剪切断裂的另一种形式为微孔 聚集型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 是材料韧性断裂的普通方式, 其断口在宏观上常呈现暗灰色、 纤维状,微观断口特征花样则 是断口上分布大量“韧窝”, 如图1-26所示,微孔聚集断裂 过程包括微孔形核、长大、聚 合直至断裂。
举例:一些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在室温 下的静拉伸断裂具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
脆性断裂定义: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 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因 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图 3.21 压痕相似原理图
F1 D12
D F222
D F2
常数
材料物理与性能
洛氏硬度试验
HR k h 0.002
HRA、HRB、 HRC
图 3.22 洛氏硬度试验过程示意图 a) 加初始实验力 b) 加主实验力 c) 卸除试验力
材料物理与性能
0.20F4 s in 136
HV 0.10F2
20.189 F1
(6)应变速率与应力状态:应变速率对金属材料的屈服强 度有明显的影响。应变速率高,金属材料的屈服应力显著提高; 应力状态对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切应力分量越大, 越有利于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就越低。
应变硬化应变硬化源自变硬化应变硬化抗拉强度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实验力所对应的 应力。其值等于最大拉力Fb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A0, 抗拉强度用σb表示,即 σb=Fb/A0
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是两种不同的微观断裂方式,是材料 断裂的两种重要微观机理。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 而造成的断裂。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 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称为解理断裂。
材料物理与性能
剪切断裂的另一种形式为微孔 聚集型断裂,微孔聚集型断裂 是材料韧性断裂的普通方式, 其断口在宏观上常呈现暗灰色、 纤维状,微观断口特征花样则 是断口上分布大量“韧窝”, 如图1-26所示,微孔聚集断裂 过程包括微孔形核、长大、聚 合直至断裂。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课件材料的疲劳
疲劳曲线
疲劳曲线是描述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幅的关系曲 线
疲劳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材料的疲劳性能和载荷条件
疲劳曲线可以分为线性疲劳曲线和非线性疲劳曲线
疲劳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材料的疲劳寿命与应力幅的关系,斜率越大, 疲劳寿命越长
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是指材 料在循环载荷作 用下抵抗破坏的 能力
疲劳强度与材料 的力学性能、微 观结构、环境因 素等有关
采用强化处理技术
热处理:通过加 热和冷却,改变 材料的微观结构, 提高其强度和韧 性
表面处理:如喷 丸、喷砂等,提 高表面硬度和耐 磨性
复合材料:将两 种或多种材料结 合,提高材料的 综合性能
形状优化:通过 改变材料的形状 和尺寸,提高其 抗疲劳性能
降低应力集中与尺寸效应的影响
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降低应力集中,如采用圆角、倒角等设计 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良好抗疲劳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 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如淬火、回火等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如喷丸、滚压等
疲劳数据处理:通过分析疲劳试验数据来评估材料的疲劳 性能
疲劳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通过疲劳试验获取数据
数据可视化:使用图表展示分析结果, 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数据预处理: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 值等
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解释材料 的疲劳性能和失效原因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如 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07
疲劳试验与数据处理
疲劳试验的种类与方法
静态疲劳试验:通过施加恒定载荷来测试材料的疲劳性能
动态疲劳试验:通过施加周期性载荷来测试材料的疲劳性 能
疲劳寿命试验:通过测试材料的疲劳寿命来评估其疲劳性 能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低分子是瞬变过程
(10-9 ~ 10-10 秒)
各种运动单元的运动需要 克服内摩擦阻力,不可能
瞬时完成。
高分子是松弛过程
运动单元多重性:
键长、键角、侧基、支链、 链节、链段、分子链
需要时间
( 10-1 ~ 10+4 秒)
.
8
Tg 粘流态
Tf
Td
Tf ~ Td
分解温 度
(1)分子运动机制:整链分子产生相对位移
应变硬化
E D A
D A
O A
B
y
图2.4 非晶态聚合物的应力. -应变曲线(玻璃态)
20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
21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序号 类型
1
2
硬而脆 硬而强
3 强而韧
4 软而韧
5 软而弱
曲线
模量
高
高
高
低
低
拉伸强度
中
高
高
中
低
断裂伸长率 小
中
大
很大
中
断裂能
小
中
大
大
小
F
F
A0
一点弯曲
三点弯曲
均匀压缩 体积形变 压缩应变
F
扭转
F
.
17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曲线 Stress-strain curve
标准哑 铃型试
样
实验条件:一定拉伸速率和温度
.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18
2.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图2.3 高分子材料三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
19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ppt课件.ppt
为塑性变形。
F F F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拉伸试验
d0
F
F
l0
L 拉伸前
dk
lk
拉伸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标准冲击试样有两种,一种是U形缺口试样,另一种是V
形缺口试样。它们的冲击韧度值分别以a KU和a KV。
材料的a K值愈大,韧性就愈好;材料的a K值愈小,材料
的脆性愈大
通常把a K值小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研究表明,材料的a K值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加载速度越快,温度越低,表面及冶金质量越差, a K在值
Fe
e
k
4、s’b曲线: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
形
5、b点出现缩颈现象,即试样局部
o
截面明显缩小试样承载能力降低,
拉伸力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但
变形量增大,K点时试样发生断裂。
F S0 拉伸曲线
l l0
应力—应变曲线
l
e — 弹性极限点 S — 屈服点 b — 极限载荷点
K — 断裂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 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试验原理
维氏硬度压痕
维氏硬度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F F F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拉伸试验
d0
F
F
l0
L 拉伸前
dk
lk
拉伸后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标准冲击试样有两种,一种是U形缺口试样,另一种是V
形缺口试样。它们的冲击韧度值分别以a KU和a KV。
材料的a K值愈大,韧性就愈好;材料的a K值愈小,材料
的脆性愈大
通常把a K值小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研究表明,材料的a K值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加载速度越快,温度越低,表面及冶金质量越差, a K在值
Fe
e
k
4、s’b曲线:弹性变形+均匀塑性变
形
5、b点出现缩颈现象,即试样局部
o
截面明显缩小试样承载能力降低,
拉伸力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但
变形量增大,K点时试样发生断裂。
F S0 拉伸曲线
l l0
应力—应变曲线
l
e — 弹性极限点 S — 屈服点 b — 极限载荷点
K — 断裂点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 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试验原理
维氏硬度压痕
维氏硬度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课件
❖ 金属材料旳力学性能是指在承受多种外加载荷(拉 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 对变形与断裂旳抵抗能力及发生变形旳能力。
强度与塑性
❖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 变形和断裂旳能力。
❖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 形而不致引起破坏旳能力。
❖ 金属材料旳强度和塑性旳判据可经过拉伸试验 测定。
断后伸长率( δ )
l1-l0
δ=
×100%
l0
l1——试样拉断后旳标距,mm; l0——试样旳原始标距,mm。
断面收缩率(ψ)
ψ= S0-S1 ×100% S0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S1——颈缩处旳横截面积,mm2 。
屈服现象
❖ 在金属拉伸试验过程中, 当应力超出弹性极限后, 变形增长较快,此时除 了弹性变形外,还产生 部分塑性变形。当外力 增长到一定数值时忽然 下降,随即,在外力不 增长或上下波动情况下, 试样继续伸长变形,在 力-伸长曲线出现一种 波动旳小平台,这便是 屈服现象。
强度
屈服点
在伸长过程中力不增长(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
伸长时旳应力,单位为MPa,即:
S
FS Ao
式中:Fs——材料屈服时旳拉伸力,( N ); Ao——试样原始截面积,( mm2 )。
要求残余延伸强度
❖ 对于高碳淬火钢、铸铁等材料,在拉伸试验 中没有明显旳屈服现象,无法拟定其屈服强 度。
❖ 国标GB228-2023要求,一般要求以试样到 达一定残余伸长率相应旳应力作为材料旳屈 服强度,称为要求残余延伸强度,一般记作 Rr。例如Rr0.2表达残余伸长率为0.2%时旳 应力。
要求残余延伸应力
F0.2 A0
强度与塑性
❖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 变形和断裂旳能力。
❖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 形而不致引起破坏旳能力。
❖ 金属材料旳强度和塑性旳判据可经过拉伸试验 测定。
断后伸长率( δ )
l1-l0
δ=
×100%
l0
l1——试样拉断后旳标距,mm; l0——试样旳原始标距,mm。
断面收缩率(ψ)
ψ= S0-S1 ×100% S0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S1——颈缩处旳横截面积,mm2 。
屈服现象
❖ 在金属拉伸试验过程中, 当应力超出弹性极限后, 变形增长较快,此时除 了弹性变形外,还产生 部分塑性变形。当外力 增长到一定数值时忽然 下降,随即,在外力不 增长或上下波动情况下, 试样继续伸长变形,在 力-伸长曲线出现一种 波动旳小平台,这便是 屈服现象。
强度
屈服点
在伸长过程中力不增长(保持恒定),试样仍能继续
伸长时旳应力,单位为MPa,即:
S
FS Ao
式中:Fs——材料屈服时旳拉伸力,( N ); Ao——试样原始截面积,( mm2 )。
要求残余延伸强度
❖ 对于高碳淬火钢、铸铁等材料,在拉伸试验 中没有明显旳屈服现象,无法拟定其屈服强 度。
❖ 国标GB228-2023要求,一般要求以试样到 达一定残余伸长率相应旳应力作为材料旳屈 服强度,称为要求残余延伸强度,一般记作 Rr。例如Rr0.2表达残余伸长率为0.2%时旳 应力。
要求残余延伸应力
F0.2 A0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pptx
添加实物图
Q235-10mmx10mmx55mmV型缺口试样
五、低温冲击
冷脆转变温度Tk:由于温度 降低造成金属由韧性状态 转变为脆性状态的温度。 测定Tk的方法: (1)能量法:冲击吸收功 降低到某一个具体数值时 的温度定为Tk。 (2)端口形貌法:端口形 貌中纤维区所占面积下降 到50%时所对应的温度。
当l0=10d0 时,伸长率用10 表示; 当l0=5d0 时,伸长率用5 表示。
显然5> 10 ③ < 5%时,无颈缩,为脆性材料表征
>5% 时,有颈缩,为塑性材料表征
弯曲
技术指标: 最大压力:100KN 速率:0-120mm/min
特点: (1)试样形状简单、操作方便。常用 于测定铸铁、铸造合金、工具钢和硬质 合金等脆性和低塑形材料的强度和显示 塑性的差别。 (2)弯曲试样表面应力最大, 可较灵敏地反映材料表面缺陷。
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简介
力学性能
材 料
使用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的
性
铸造性能
能
工艺性能
锻压性能 焊接性能
热处理性能
力学性能
静载时 动载时
——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 弹性:弹性形变 刚度:产生弹性变形的难易程度 强度: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塑性:塑性变形 硬度: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
韧性: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
高温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
高温拉伸试样-加引伸计
高温拉伸试样-加引伸计பைடு நூலகம்
拉断前
拉断后
四、常温冲击
•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抵 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 坏的能力。
指标为冲击 韧性值ak(通 过冲击实验 测得)。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课件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总结词: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是指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的能量大小。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与其种类、状态和结构等因素有关。
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指标
冲击韧性是衡量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
总结词
冲击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能量、抵抗破坏的能力。它受到材料的内部结构、温度、试样形状和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冲击韧性值越大,表示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越强。
通过在材料表面进行涂层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和性能,以达到提高抗冲击性能的目的。
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可以在不改变材料本身性能的情况下,提高其抗冲击性能。例如,在金属表面进行喷涂、电镀或化学镀等处理,可以形成具有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涂层,从而提高其抗冲击和耐磨性能。同时,表面处理还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硬度和附着力等性能,从而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课件ppt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材料力学性能概述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指标提高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
目录
材料力学性能概述
材料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等。
这些特性与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详细描述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是指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的速率。它是评估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越小,表示材料的疲劳寿命越长,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越强。
提高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
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改变材料的成分,以达到提高抗冲击性能的目的。
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行为和微观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强度和耐冲击性能。例如,钢中添加铬元素可以提高其抗腐蚀和耐磨性能,而铝合金中添加镁元素则可以提高其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塑性ຫໍສະໝຸດ 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课件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PPT课件
•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概述 • 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 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 • 金属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 • 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 • 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
0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 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等。
屈服阶段
屈服阶段是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屈服现象的阶段,此时金属材料开始 发生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不再呈线性关系。
屈服强度是描述金属材料在屈服阶段的力学性能指标,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屈服 现象的能力。
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是金属材料在屈服阶段之后发生强度增高的阶段, 此时金属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呈上升趋势。
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来提高韧性,如通过退火或淬火处理。
提高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冷加工
通过塑性变形提高材料的韧性,如轧 制、拉拔或挤压。
提高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表面处理
VS
通过喷丸、碾压或渗碳淬火等表面处 理技术提高材料的韧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经济发展密切 相关,高性能的金属材料能够推动产 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之一,对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 的本质特性和发展新型金属材料具有 重要意义。
02
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拉伸试验与拉伸曲线
拉伸试验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测定金属材料的拉 伸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延伸率等指标。
冲击试验与冲击韧性指标
冲击试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冲击负荷,测定材 料抵抗冲击断裂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标
•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概述 • 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 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 • 金属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 • 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 • 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
0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 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等。
屈服阶段
屈服阶段是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屈服现象的阶段,此时金属材料开始 发生塑性变形,应力与应变不再呈线性关系。
屈服强度是描述金属材料在屈服阶段的力学性能指标,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屈服 现象的能力。
强化阶段
强化阶段是金属材料在屈服阶段之后发生强度增高的阶段, 此时金属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呈上升趋势。
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来提高韧性,如通过退火或淬火处理。
提高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冷加工
通过塑性变形提高材料的韧性,如轧 制、拉拔或挤压。
提高金属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表面处理
VS
通过喷丸、碾压或渗碳淬火等表面处 理技术提高材料的韧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经济发展密切 相关,高性能的金属材料能够推动产 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科学研究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科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之一,对于深入了解金属材料 的本质特性和发展新型金属材料具有 重要意义。
02
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拉伸试验与拉伸曲线
拉伸试验
通过拉伸试验可以测定金属材料的拉 伸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延伸率等指标。
冲击试验与冲击韧性指标
冲击试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冲击负荷,测定材 料抵抗冲击断裂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螺型位错模型
位错线//晶体滑移方向,位错线┻位错运动方向,晶 体滑移方向┻位错运动方向
5.5 位错的运动
位错运动的本质是塑性变形. 主要有滑移、攀移. 位错的滑移:位错在外力作用下在滑移面上的运动,导致永 久形变.滑移面应是晶面间距最大的密排面,滑移方向应是原 子密排方向.
螺型位错的滑移
(如:金刚石、石墨和金属) 1)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固定熔点如铁熔点1538℃. 3)晶体性能随原子排列方位而改变,即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4.1.2、非晶体及其特性
(如:塑料、玻璃、沥青) 1) 内部质点无规则的堆积在一起的物质称为非晶体; 2) 无固定熔点;各向同性
晶体 金刚石、金属 等
率和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表现出的行为.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在力作用下,所显示出的与弹性和非弹 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内因:晶体学特性;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内部缺陷; 残余应力等.
外因:温度;周围介质;加载方式;加载速率等. 不同外因(即服役工况)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改变.
2 课程意义
工程设计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机器零部件设计依据:许用应力[]= s/ns 强度校核=N/A []
新材料研发 强度、韧性、经济性、工艺性、实用性等
失效分析 原因分析:力学性能、组织结构、成分等
“泰坦尼克”号
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 遭遇冰山; ➢ 救生小船不足; ➢ 连接船体部分的固定
1.2 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强度、塑性、韧性等 、δ、HB、KIC; 物理性能:声、光、电、磁ρ、Tm、Cp、磁导等; 化学性能:可燃性、反应性、抗氧化性等;
工艺性能:热加工(铸锻焊)、冷加工性能(车铣磨);
生物性能:生物反应性、生物相容性等。
1.3 材料的力学性能
定义
材料的力学行为: 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 或在载荷、加载速
第一章* 金属在单向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1.1 引言 1.2 应力-应变曲线 1.3 弹性变形 1.4 塑性变形 1.5 金属的断裂
1.1 引言
单向静拉伸试验特点
最广泛使用的力学性能检测手段; 试验应力状态、加载速率、温度、试样等严格规定 (方法:GB/T228-2002; 试样: GB/T6397-1986); 最基本的力学行为 (弹性、塑性、断裂等); 可测力学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等.
指标则按工程实用要求定义.
❖ 重视实验: 掌握力学性能的测试原理、测试技术,了解测试设备, 理解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与实用意义.
❖多做练习; 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考试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计算分析 考试 70-80% 实验10% 平时10-20% 学位课、考试课 (30理论+2实验)
铆钉,竟然用掺有矿渣 的劣质金属制成.
08年初南方暴雪、高铁
实际尺寸各异,一般不能实验 设备 成本 限制
模拟实际工况 受力状态 类比 试样;比例、规范、标准 实验方法 结果分析
3 课程内容与要点
3.1 内容
a) 材料的弹性、塑性、屈服与硬化、断裂、硬度、疲 劳、蠕变 等性能;
b) 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本质、物理含义、微观机理(结 构与状态);
7 参考文献
1. 束德林. 金属力学性能.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刘瑞堂等.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 3. 郑修麟. 材料的力学性能.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 何肇基. 金属力学性能实验. 冶金工业出版社. 5. 侯旭明. 金属力学性能.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王丛曾. 材料性能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性能
教师
❖ 姓 名:李永华 ❖ 电 话: ❖ 办公室: CLA 323
绪论
1. 材料分类与材料性能 2. 课程意义 3. 课程内容与要点 4. 晶体结构基础知识 5. 位错理论基础知识 6. 学习方法 7. 参考文献
1材料分类与材料性能
1.1 材料的种类 类型: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用途: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 位错的攀移
在热缺陷作用下,位错在 垂直滑移方向的运动,刃位 错除了滑移外,还可攀移运动.
实质是多余半原子面的伸 长或缩短. 螺位错无多余半原 子面,无攀移运动.
5.6 位错的观察
Dislocations in Nickel (TEM )
6 学习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 实用性强; 某些力学性能指标根据理论定义,更多
5 位错理论基础知识
5.1 位错的基本概念 ❖ 定义:晶体中某处若干列原子有规律的错排. ❖ 意义: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塑性变形、强度、断裂
等起决定性作用. 5.2 位错的类型
根据原子滑移方向和位错线取向的几何特征不同: 位错分为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
5.3 刃型位错模型
滑移面/半原子面/位错线 (位错线┻晶体滑移方向, 位错 线┻位错运动方向, 晶体滑移方向//位错运动方向.
c) 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高性能的措施; d) 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技术
3.2 课程要点
a) 金属静力学性能. b) 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力学性能. c) 环境对力学性能及其性能指标的影响. d) 不同种类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视基本概念 重视基本计算问题
4 晶体结构基础知识
4.1 晶体与非晶体 4.1.1、晶体 凡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固态物质,称晶体.
非晶体 : 蜂蜡、玻璃 等
4.2 晶格、晶胞、晶格常数
a)晶格: 假设原子刚性球, 利用几何线条连接构成空间格架
b)
抽象描述
c) 晶格中的点称结点. 不同方位的原子面称晶面.
b)晶胞: 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c)晶格常数
晶胞的棱边长为a、b、c和棱边夹角α、β、γ
Z
c
b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
X
晶格常数 a,b,c
4.3 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晶格 bcc -Fe、W、V、Mo 等
晶格常数:a=b=c; ===90
面心立方晶格 fcc -Fe、Cu、Ni、Al、Au、Ag 等
晶格常数:a=b=c; ===90
密排六方晶格 hcp Mg、Zn 等
晶格常数
底面边长a 底面间距c 侧面间角120 侧面与底面夹角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