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落的作用
4.2.1知识点讲解
一般来说,文章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段落组成的,话不能一口气说完,它总是要一层一层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而段落正是这种表达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因此说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在书面形式上,以空两格作为标志。一个段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所有段落的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意义。段落按表达方式分,可以分为叙述性段落、议论性段落、说明性段落、描写性段落和抒情性段落。段落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构思的特点、中心的表达,因此在阅读时,正确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典型题型】
1).作者写xx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2).为什么要写XX段内容?
3).删去XX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重要段落的基本作用。
3.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答题格式】
结构(包括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情感)
【知识梳理】
一、首段作用
(一)、如开篇点题,首段作用:总括全文,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例:《壶口的黄河》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儿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 .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二)、如开篇没点题,首段作用: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例:《溯源》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
群溯源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通过比较,引出下文人类的归本还源。
(三)如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
例:《泥泞》
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暇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日丽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为泥泞的出现做铺垫。
(四)如果开篇连续发问,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例:《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跳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五)如开篇连续感叹,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例:《野菊花》
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它不仅概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二、中间段的作用
(一)、比较短,作用:承上启下(过渡)。注意要答出上下文的内容。
例:《泰山很大》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是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
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总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二)、比较长,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作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例:《乡土情结》
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倒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贡献。
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2.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和历史的阻隔而褪色。3.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三)、如描述的次要物象和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作用:衬托(或烘托、铺垫),如不一致,作用:反衬。
例:《痛哭和珍》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予我的热力与温情。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