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新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新探
摘要: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受生理、情感、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需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增强幼儿情绪体验,结合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园、社区的环境创设等,努力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活中,幼儿在家里和幼儿园出现任性、易怒、爱发脾气的一些问题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大班幼儿而言,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若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就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也对幼儿社会交往和人格品质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一、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内涵
在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研究中定义不同,笔者在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查阅,做出一个总结性的定义,即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身注意、情感和行为的调控,做出适合内部需求和外界要求的有效反应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首先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更多表现在自身内部主动调节的转变。
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幼儿时期大脑重量的增加速度明显,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相关研究
指出:大脑机能和神经系统成熟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生理基础,而大脑
和脑神经的发育和成熟能有效帮助个体适应生活环境,并根据环境所产生的变
化对自身的言语、行为作出调整。同时,大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成熟,使
其传导神经兴奋更迅速准确,这也使个体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根据外部因素调节自己行为来适应环境,这些都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情感因素
约在二到四岁时,幼儿移情能力初步发展,也就是说幼儿能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能理解别人的情感,也能感受自身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就开始表现出移情能力,当幼儿因自身原因而违背成人设立的规矩时,他们会感到后悔和内疚;当幼儿将同伴的玩具弄坏了,玩伴哭泣时,他也会难过流
泪。因此可以看出,内疚感和同情心早在幼儿时期便开始发展。从情感方面,情感对幼儿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幼儿自身行为与预期意愿发生冲突时,自我调节的内在控制则成为内在的需要。由于幼儿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言语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并可根据这些情绪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使之符合他人和社会的规范。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成长环境,幼儿健康成长和身心和谐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目前,较为普遍的教养方式一般有:放任型、专制型和权威型。
1.专制型
这类父母一般通过严厉监督方式对幼儿进行控制。父母一般在孩子能力发展和学习方面设置要求,将幼儿作为自我实现的工具,一旦孩子言行超出或未达到自己设置的限度,父母会责备、嘲笑,甚至体罚孩子等。不难想象,处于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其自控能力都不高。他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心理一直被父母的要求所压抑,虽然表面并未做出有违社会道德和标准的事,但其心理却是不健全的。
2.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一般对孩子管教较松,在生活中对孩子过度顺从,较为溺爱,对孩子的行为很少控制,以保护与迁就为主。这类幼儿缺少基本的规则意识,在生活学习、与人交往时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显得不成熟、自我中心较为严重,其独立性和自控能力是最低的。
3.权威型
权威型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显得威严,但却不失友好。这类父母会在了解幼儿的气质和性格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孩子的能力和需要设立相应的规则。当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与规则发生冲突时,一般采用说教、示范和其他举例方式来帮助幼儿改正行为。处于这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内在的行为标准,能与人友好合作。与其他两类幼儿相比,其自我控制能力也是最好的。
(四)学校因素
1.幼儿园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良好个性和智力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环境的多个方面如,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布置的内容、营造的不同氛围、为幼儿提供的活动空间及活动材料的投放都会影响幼儿的情绪状态,交往对象和学习质量,从而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当幼儿园的园所环创为幼儿展示的是温
馨、舒适的氛围,幼儿将会有更好的情绪和状态在幼儿园学习活动,克服自我中心化,发展自控能力。
2.幼儿教师
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和同伴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英国心理学家Bandura 认为幼儿认知水平有限,自身意志较为薄弱,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模仿和成人指导,强化习得的社会规范,并转化为内在行为准则。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举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和经验对其自我控制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五)社区因素
社区是幼儿认识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最先接触的小型社会。构成社区环境的因素中对幼儿自控能力影响较大的是:社区机构(社区一般性福利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社区的文明程度和道德规范;社区文化;社区人际关系的氛围;社区规章制度与社会治安秩序。在社区生活中,幼儿逐渐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信息的熏陶,获得知识能力和人际交往的发展。除此以外,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实体,有一套制约社区人群言行的规章制度。在此制度约束下的成人所体现出的优良品质能为幼儿树立榜样。随着幼儿社会交往技能的逐渐提高,幼儿也开始不断去适应社会行为准则,并进一步促使这些准则被自身所内化。这种变化更有利于促进幼儿交往的去自我中心化,使得幼儿自控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
1.提供有效丰富的刺激
幼儿时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获得认知和能力主要通过对事物
的直接感觉和操作,从而得到具体的认识和经验。为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环境刺激,让幼儿有获得多种直接经验的
可能,从而得到成长。如活动刺激:让幼儿有机会在不同活动中与同伴进行互动、游戏等,培养其同伴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当幼儿在互动中与同伴产生一
些矛盾时,成人应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解决,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家长应出面
制止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从而让幼儿获得不同经验,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游戏是幼儿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有效途径和基本方式,它符合幼儿心理
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为了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幼儿需学会遵守一定的规则,从
而把在游戏中形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日常规则的认识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因此,为有效提高幼儿自控能力,教师可对幼儿进行想象、自我暗示等认知策略
的训练,同时给予幼儿游戏机会,尤其是多参与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幼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