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10 拿来主义 2 八中贺红伟《拿来主义》导学案巩义八中贺红伟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育目标(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能力训练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陶冶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三、教学难点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五、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

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新课]一、时代背景本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

而在当时的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也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课前导学(Word版含解析)

《拿来主义》课前导学(Word版含解析)

《拿来主义》课前导学(Word版含解析)12.1 拿来主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课前导学重难点:一、文体知识了解“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杂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

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

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二、写作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却顽固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文化界的反动文人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逆流,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当时左翼文艺队伍中也有人受“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

为了打击敌人,澄清在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观点,鲁迅写了此文。

三、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莫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练习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ǔ)恐怖(bù)吝啬(lìn)脑髓(suì)B.缘故(yuán)磕头(kē)挑选(tiāo)孱头(càn)C.挖掘(jué)蹩脚(bié)阴功(yìn)倘使(tǎng)D.国粹(cuì)玄虚(xiān)仪节(yí)譬如(pì)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人也真够冠冕堂皇,经人这么一说,他们就死心塌地转起“法轮”来了。

《拿来主义》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拿来主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拿来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拿来主义的优点和缺点。

3. 探讨拿来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们对“拿来主义”这个词有什么了解?它是什么意思?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拿来主义的现象?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第二步:学习拿来主义概念1. 讲解拿来主义的定义:拿来主义是一种获取和运用他人已经建立起来的经验、知识、成果的态度。

拿来主义强调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验,通过模仿、学习、借用等手段来提高自己。

2. 分析拿来主义的特点:a. 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成果。

b. 运用在当前的实际情境中。

c. 通过模仿、借用等方式获取和应用外部资源。

第三步:掌握拿来主义的优点和缺点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拿来主义的优点和缺点,并记录下来。

2. 交流讨论:请各组代表分享并展示出来。

教师引导整理出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果能够快速提高自身能力,降低成本,避免重复劳动,激发创新思维。

缺点:可能导致缺乏独创性,过分依赖他人,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

第四步:探讨拿来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下能够应用拿来主义,并记录下来。

2. 交流讨论:请各组代表分享并展示出来。

教师引导整理出以下应用场景:a. 学习中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b. 创业中分享、参考行业先进经验。

c. 设计和创作中参考他人的作品和创意。

d. 职场中借鉴成功案例和管理经验。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拿来主义的概念、特点、优点和缺点。

2. 谈论个人观点:你认为拿来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带来什么影响?你更倾向于采用拿来主义还是发展独创性?为什么?家庭作业:写一篇观点文,阐述自己对于拿来主义的看法,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你的观点。

拿来主义是一种获取和运用他人已经建立起来的经验、知识、成果的态度。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第一篇:拿来主义学案答案课题:《拿来主义》导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的方法。

2、揣摩课文中运用比喻的内蕴,学会根据语境辨析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3、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教学步骤]一、导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思考。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二、了解文章的背景自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来,反动统治者,尤其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各个方面奉行卖国政策。

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喧嚣一时。

左翼文化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

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三、整体感知课文,自主思考问题全文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二部分(第3~5段)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导学案.doc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拿来主义》导学案.doc

《拿来主义》导学案【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一、读经典,悟人生鲁迅语录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毂鯨(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娜拉走后怎样》19262.在中国,尤具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19333.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

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19274.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蔥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具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一《海上的儿童》1933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彳旁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学习方法】1、品味重点语句。

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

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3、“介亭”二字的由来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

拿来主义学案答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答案二、1、一: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否定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以立为主,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

二:“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2、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1-6段)是什么(7段)〕破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10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怎么样〕立(对于全文结构,以上只是参考,各位老师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3、闭关主义:闭关锁国送去主义:卖国求荣4、来源:鸦片战争的失败表现:送古董、送画、送人实质:媚外求荣危害:亡国灭种5、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施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或目的。

抛给:有目的的、带恶意地输出。

三、1、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孱头——愚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鉴赏的逃避主义者昏蛋——头脑发热,不分好坏、盲目排斥、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者废物——失去自立能力,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3、鱼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吸收鸦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批判地吸收烟具——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留一点,绝大多数毁掉姨太太——纯粹的糟粕毁掉1。

2023最新-《拿来主义》导学案(精选3篇)

2023最新-《拿来主义》导学案(精选3篇)

《拿来主义》导学案(精选3篇)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

为朋友们整理了3篇《《拿来主义》导学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拿来主义》导学案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册第三单元(议论文)的第二篇。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

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

另外本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和鲁迅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观点。

了解杂文的问题特征。

把握问中的比喻、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流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2.人文目标:深入的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方法与过程:(1)问题式教学法:设计问题、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拿来主义》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拿来主义》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拿来主义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拿来主义”的含义,本文主旨。

2.品析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习重点:1.拿来主义2.比喻论证学习难点:作者对拿来主义的主张课时安排: 1课时自学交流一、阅读《导学案》知识卡片1.写作背景:九一八后,日帝的魔爪申向东北,蒋依附英美,为讨好,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

当时文化界对待“文化遗产”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肯定”,一是“全盘否定”。

2.《且介亭杂文》中“且介”的含义:3.杂文是。

它有四个特点分别是:;;;。

二、完成《导学案》预习作业,积累词语。

课堂研读Array一、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本文中心论点是哪句?2. 开篇并未点题,是否存在入题太慢的缺点?提出论点之前的部分有何作用?二、精读探究,理解含义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反对“送去主义”?其本质和危害是什么?2.为什么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1 -3.“拿来主义”错误的态度有哪几种?作者用什么方法论证?4.哪些才是“拿来主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作者用什么方法论证?三、品味语言:理解加点词的内涵及作用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3.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4.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5.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二者见得大度6.我只想鼓吹..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我们再吝啬7.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做奖赏8.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 3 - 练习反馈一、联系现实: (一)读以下几则新“拿来主义”,每组从中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探讨1.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对娱乐明星极其崇拜,为了追星,往往对明星的举手投足、穿着打扮等都刻意模仿,这种“拿来主义”是否值得学习?2.从“剪刀+糨糊”到“复制+粘贴”,近几年,下至普通学子,上至大学教授、高官政要,屡见爆出身陷“抄袭门”。

《拿来主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拿来主义》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C玄虚。

________炮枪和烟灯,____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______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______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A、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只有虽然倘使但C、虽然但是只要但D、只有因为所以因此【答案】B【详解】见原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投桃报李,礼尚往来....,是人之常情,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这些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C.陈教授的反驳,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D.主持人说:“李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各位同学畅所欲言。

”【答案】A 【详解】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也用来指你对我怎样,我也对你怎样。

使用正确。

残羹冷炙,剩下的饭菜或别人的施舍。

冠冕堂皇,比喻外表很体面,实际并不如此。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后三个成语皆不合语境。

5.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B.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若干。

C.《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取“租界”之半,“且介亭”即“租界里的亭子间”。

D.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答案】D【详解】D《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6.把下面五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本意是我们不但要从“西方”拿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来主义导学案(共10篇)

拿来主义导学案(共10篇)

拿来主义导学案(共10篇)拿来主义导学案(一): 《拿来主义》课后习题答案一、拿来主义: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应当是根据需要自己拿,自己做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鱼翅:有益无害的,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烟灯、烟枪、姨太太:有害无益的,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大宅子:喻文化遗产或外国文化.三、1.讽刺、奚落2、反语3、讽刺4、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拿来主义导学案(二): 应该实行“拿来主义”吗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要实行拿来主义.鲁迅有一篇杂文《拿来主义》,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拿来主义这个词是鲁迅首创的,他提出这个问题是针对我们要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而言的.这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了,自从鸦片战争我国的国门被打开以后,许多的进步人士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当的排斥,认为传统文化里边只剩下了像八股文、裹小脚、包办婚姻这样一系列的糟粕,所以在五四时期前后,出现了一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局面,甚至有的人还要求要废除我们的汉字;但是因为大家都只是一味的模仿西方,当然我们站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传统之上,又没有充分的了解西方这些文化的精髓,所以最后的这些笨拙的模仿就变得不伦不类,以至于到了三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个文化大回潮,许多人又开始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鲁迅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创作出这篇作品的.至于应该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我想我们可以用鲁迅这篇文章的原文来回答,也就是:“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就是说我们要努力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放出眼光就是说我们要看清楚,有辨别力;自己来拿就是说我们要有选择的来拿.我觉得鲁迅的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无论是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我用.这才是拿来主义的真正意义.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除了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和具有很大意义以外,我想对于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拿来主义导学案】拿来主义导学案(三): 鲁迅《拿来主义》中“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句的含义鲁迅《拿来主义》中“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句的含义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 .“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拿来主义导学案(四):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拿来主义”者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拿来主义导学案】要认真观察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占有,挑选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导学案(五): 今天学习《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拿来主义》是鲁迅在30年代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杂文,旨在批判当时文化战线喧嚣一时的“复古主义”“卖国主义”以及左翼队伍中的混乱思想,而提倡“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其思想寓意深邃,至今仍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学中如在分析理解原文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改革开放政策,适当予以点拨,则能使文章的蕴蓄更深一层.一、“拿来”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只能当亡国奴,只能实行“送去主义”,是没有胆量“拿来”的.鸦片战争一百多年来,无论是腐败的清政府还是“开明”的中华民国,实行的都是“送去主义”,连在中国大陆上打败中国军队,中国都要“送去”银元和土地,香港就是这样被“送去”的.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才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维护民族尊严,才使被分割一百五十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二、“拿来”必须有用.“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要有选择地“拿”.我们确实需要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益的东西我们要拿过来,绝不能抱着“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偏见,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这就要求去“拿”的人具有识别真伪好坏的能力,能把“拿来”的高科技、先进经验学到手,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高更好的东西来,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就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青少年一代就承担着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三、“拿来”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经济的需要;只有开放,才能扩大市场,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以及优秀人才才会进来,为我所用,发挥效益.鲁迅的思想博大精深,而“拿来主义”的思想蕴含与当前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恰切地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形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拿来主义导学案(六): 课文拿来主义义主要内容鲁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2.“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者认为,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总之,根据人民的利益,“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即那种“全盘继承”论者,作者投以蔑视和厌恶.3.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新文艺.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拿来主义导学案(七): 拿来主义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曾经看过鲁迅的一篇文章,文章名字叫做“拿来主义”,虽然主题是关于政治的,但是文章中一些观点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章中指出学习西方文化,要“挑选”,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味地模仿西方文化是学不来的,离开人家几千年的根基,这种模仿只能是呀呀学语,就像我们利用一些改善方法去推行改善一样,很多人都是生搬硬套,不管怎样,是否适用,直接推行,要知道别人的东西,是经过多年的实际研究才得出的,但它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从大的方向讲,每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在人家那里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到我们这里就不一样了,但我不是说别人的方法就不可以用,可以但要转化,需要吸收其精髓!拿来主义导学案(八): 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艺,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创新.拿来主义导学案(九): 关于拿来主义有哪些例子“毛”字厕所看见鸦片,也不下降公厕总值(GDP),以反映一个完整的革命,只是去药店为治疗目的,但没有得到一个“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神秘面纱.拿来主义导学案(十): 拿来主义是对待什么的科学态度对于外国文化的态度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拿来主义导学案教师版。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6课 拿来主义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6课 拿来主义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拿来主义 导学案重难突破1.阅读《拿来主义》一文,分别概括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的特点、实质和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提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对待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错误做法,把它们驳倒,也就自然引出了自己的正确主见,“拿来主义”也就顺理成章地立住了,这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破得彻底,立得更稳。

二是“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消灭的,与之形成了鲜亮的对比,使“拿来主义”的观点更加突出。

3.什么是送去主义?文章列举了哪些“学艺上”送去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送去主义”是由从前的“闭关主义”进展而来的,表面上看是“发扬国光”,实质是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一种表现,是“卖国主义”。

②“学艺上”送去的事实有: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4.试分析《拿来主义》一文中,“送来”和“拿来”有什么区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送来”不等于“拿来”。

《拿来主 义》 导学案

《拿来主 义》 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拿来主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的时代背景,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和实质。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3、体会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4、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和实质。

(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2、难点(1)领悟作者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态度。

(2)体会鲁迅先生杂文语言的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 年6 月4 日。

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执行一条卖国投降路线,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糟蹋。

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笔触,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批判了错误思潮,提倡了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吝啬()脑髓()蹩进()孱头()2、解释下列词语。

(1)自诩:(2)礼尚往来:(3)残羹冷炙:(4)冠冕堂皇:(5)孱头:3、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先批判了哪些错误的态度?(2)作者是怎样阐述“拿来主义”的含义和实质的?(3)“拿来主义”者应具备怎样的条件?五、合作探究1、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高中语文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含答案)

第8课拿来主义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基础知识。

2.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提示与建议:结合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

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

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

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

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

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堂皇()冠.军()孱.头()孱.弱()蹩.进()脑髓.()吝.啬()譬.如()国粹.()给.予()供给.()度.日()揣.度()2.辨析字形并组词。

《拿来主义》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拿来主义》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拿来主义》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拿来主义》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拿来主义》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拿来主义,顾名思义,是“拿来”的主义。

亦即,在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时,通过集齐他人的经验、方法、技术或成果,并应用于自身的过程。

此种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减少错误、拓宽视野、提升创新等。

而在当今高速发展、资源丰富的信息时代,拿来主义不仅具有实际意义,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拿来主义,本文将通过名师导学案的方式,针对高一必修上的相关知识点和学习要求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指导思想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让拿来主义的意义更加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充分发挥拿来主义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

具体而言,应事先了解问题的性质,察看当前所处的环境和资源,明确自身的需求和目标,找到相应的好方法和信息,最终整合出适合自己的最佳解决方案。

二、具体操作1、开展案例分析案例:公司在开展新项目时,需要采用一种可行的管理方式,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解析:(1)先建立项目小组,明确各自的角色和任务;(2)查看相关的行业资料,了解其他同类项目的经验和做法;(3)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进行实地考察和先期试点;(4)持续跟踪和评分,及时调整和纠正问题;(5)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录用到公司的标准流程中。

2、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主题: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实践拿来主义?解析:(1)每名学生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蒐集和提炼能力,可以选择和关注那些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带来实践价值的信息来源,如电影、音乐、书籍、新闻、论坛等。

(2)每名学生还应该具备开放、协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启发等方式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拿来主义》优质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比喻、对比、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的写作方式。

2.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3.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重要段落加强朗读背诵,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沉浸文本,互动探究,把握鲁迅杂文最突出的特点:对现象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议论的形象化。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体会学习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1.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容,并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2.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四、预习新课第一课时1.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残羹冷灸(gēng)冠冕(miǎn)脑髓(suǐ)齐啬(lìng)B.礼上往来(shàng)自栩(xǔ)蹩进(bié)鱼翅(chì)C.发扬国光(yáng)国粹(cuì)玄虚(xuán)磕头(kē)D.佳节大典(jiā)孱头(chàn)摩登(mó)针灸(jiǔ)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______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今天是校庆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____在一起。

⑧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自己孩子一味_____,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④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_________。

A.揭发汇聚溺爱裁决B.揭露会聚宠爱裁定C.揭发会聚溺爱裁决D.揭露汇聚宠爱裁定3.每日成语礼尚往来:尚,注重。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doc

拿来主义导学案及答案.doc

2014级高二语文必修四导学案NO.8 编制人:董慧丽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Administrator 厚德尚学慎行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杂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介亭”二字的由来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揭露批的实质及其严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段尖锐地指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2014级高二语文必修四导学案NO.8 编制人:董慧丽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Administrator 厚德尚学慎行2014级高二语文必修四导学案NO.8 编制人:董慧丽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Administrator 厚德尚学慎行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Administrator 厚德尚学慎行1段用原文的语言回答下面前五个问题并把你的感受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积极作用“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何在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拿来的感受认识写成一篇短文(20字2014级高二语文必修四导学案NO.8 编制人:董慧丽备课组长签字: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Administrator 厚德尚学慎行《拿来主义》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xǔ kē gēng zhì guān miǎn xīlìnsè suǐpìcècàn páihuái bié cuì xuán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课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新教材】12 拿来主义 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新教材】12 拿来主义  导学案—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

高一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组号_____姓名_____一、【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2、体会鲁迅杂文的讽刺、犀利语言特点。

3、学习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批判地继承。

二、【自学积累】1、作家作品鲁迅,原名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2、鲁迅名言积累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创作背景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

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

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4、文体常识:杂文,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

杂文的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5、基础积累1、注音残羹.()冷炙.()鱼鳍.()鸦.片()脑髓.()自诩.()吝啬.()玄.虚()国粹.()譬.如()三、文本探究(速度课文)1.思考:“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地,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2.思考: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3.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4.作者在哪一段提出拿来主义的内涵?5、阅读第9段,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6、阅读第9段,思考拿来主义者对待“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获与感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体会本文讽刺与幽默得语言风格、
【旧识回顾】
1 、简介鲁迅先生得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就是我国现代伟大得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她一生有大量得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得发展有巨大得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与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得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知识链接】
2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得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得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与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得严重危机,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得侵略与反动政府得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得严重危机,同时革命内部在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得问题上存在着相当混乱得观点。

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与反动派得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得基本观点。

3、杂文
杂文,现代散文得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杂文,就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得文艺性论文。

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得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4、“介亭”二字得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得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就是在上海半租界得亭子间里写得,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得黑暗现实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自诩()磕()头残羹()冷炙()
冠冕()犀()利吝啬()()脑髓()
譬()茅厕()孱()头徘徊()
蹩()进国粹()玄()虚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 - 4):揭露批判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得媚外求辱与欺世惑众得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段尖锐地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自欺欺人得实质,它必然
导致亡国灭种得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 —9):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内容,批判在对
待”问题上得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6段,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危害性,揭示实行
“”得必要性。

第7 段,揭示“”得含义就就是
__________ ,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_ 第8段就是批判对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就是阐明实行“”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得精华与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得人应具有得胆识与品质
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得重要意义。

3、把握“拿来主义”得精神实质,树立对待文化遗产得正确态度。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第8自然段,理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得“大宅子“指得就是
2、对待这座大宅子,不同得人有种态度
3、作者将持有这种态度得人称之为什么?她们得态度分别就是什么样得?
称呼态度
第一种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对待这座大宅子得正确态度应该就是?【合作探究】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犀利幽默得语言特点。

2、深刻理解文意。

3、形成对“拿来”得深刻认识。

【合作探究】
1、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得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得含有讽刺得意味,试做分析。

(1)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与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得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 、当然,能够只就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2、认真阅读第10段,用原文得语言回答下面前五个问题,并把您得感受、认识写成一篇短文。

(1)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2) 、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3) 、正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得积极作用?
(4) 、“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5) 、实行“拿来主义”得重要性与迫切性何在?
(6) 、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对“拿来”得感受、认识写成一篇短文。

(不少于200字)
《拿来主义》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x u k e g eng zh 1 gu 01 mi an x i l ins e su i p 1 c e c cn p dhu 6 bi e cu 1 xu 印
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 —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得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得媚外求辱与欺世惑众得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得自欺欺人得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得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 -9):阐明“拿来主义”得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得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得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得必要性。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得含义就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就是批判对待文化溃产得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就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得精华与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得人应具有得胆识与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得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答案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第8自然段,理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得“大宅子“指得就是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
2、对待这座大宅子,不同得人有三种态度
3、作者将持有这种态度得人称之为什么?她们得态度分别就是什么样得?
称呼态度
第一种孱头不敢进屋(不敢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昏蛋放火烧光(全盘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废物_____________ 接受一切(全盘肯定J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对待这座大宅子得正确态度应该就是?
“拿来!”
辩证吸收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鱼翅”、“鸦片”、“烟枪与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

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
中得不同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第三课时答案
1、参考答案(一)
(1) ."捧""挂"带有奚落意味。

(2) ."算得显出一点进步"就是反语。

(3) ."丰富""大度"语带讽刺。

(4) ."摩登"有幽默意味,捎带着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得不满。

参考答案(二)
①“捧”,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得神态。

“挂”,刻划了卖力献媚得丑态。

“发扬国光”,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宣扬国粹主义得卑鄙行径。

②“一点进步”就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与派活人去传道,目得一样, 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

③“丰富” “大度”就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得遁词

作者对她们给予有力鞭鞑。

④“摩登”就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2、认真阅读第10段,用原文得语言回答下面前五个问题,并把您得感受、认识写成一篇短文。

答案
1、要“拿来” !
2、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建设民族新文化
4、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