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论文:补中益气汤加减在临床上应用
补中益气汤加味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加味的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方剂,具有补益中气、调和脾胃、益精生津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加味,以增强药方的疗效。
补中益气汤加味的临床应用广泛且有效,下面将对其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补中益气汤加味在治疗脾胃虚弱方面表现突出。
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肠胃疾病,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加强治疗脾胃虚弱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加入熟地黄、黄芪、党参等药材,可以增强药方的滋补作用,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其次,补中益气汤加味在调理气血不足方面也有显著功效。
气血不足是中医常见的体质问题,会导致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有效调理气血,增强患者的体质。
加入当归、熟地、川芎等药材,可以活血调经、补益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此外,补中益气汤加味在调理情绪失衡、神经衰弱等方面也有一定疗效。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易导致情绪失衡、神经紧张等问题。
通过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调理气机,平复情绪,缓解神经衰弱的症状。
加入酸枣仁、枸杞子、佛手等药材,可以安神补脑、调理心气,提高患者的心情、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加味的临床应用广泛,不仅可以治疗脾胃虚弱、调理气血不足,还可以缓解情绪失衡、神经衰弱等问题。
医师在应用该药方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以达到最佳疗效。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补中益气汤加味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与实践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与实践补中益气汤源于金元时期李东垣《脾胃论》,用于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之症,如胃黏膜脱垂,遗尿症,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久痢,妇女血崩证,眩晕,自汗,低血压等。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胃黏膜脱垂,遗尿,崩漏,低血压,子宫脱垂等疾患,获得满意疗效。
例1王某,男,46岁。
于2006年3月5日就诊,患者感觉进食不舒服,进食后胃即胀痛,身体日渐消瘦,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以调胃补中益气,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党参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黄芪30克,升麻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川楝子15克,元胡10克,枳壳10克。
服药10剂后痛减,继服20剂,胃不胀痛,食欲增进,后改为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连服2个月,胃黏膜脱垂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按;胃黏膜脱垂多由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或素体虚弱,或营养不良损伤脾胃引起,脾胃受损则脾气不足,进而气虚下陷,升举无力故脱垂。
例2张某,女,40岁。
于2006年9月4日初诊,患者面色黄白,小便不能自控,腰膝酸软,周身乏力,肢凉,脉沉细,苔薄白,证属肾气不固,膀胱气化失职而致,治以益气升阳,健脾宣肺,补肾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升麻15克,当归20克,白术15克,益智仁15克,桑螵蛸10克,覆盆子15克,巴几15克,补骨脂10克,服药7剂,患者面色转正常,遗尿症状减轻,脉仍弱,嘱上方继服10剂,患者面色红润,精神振作。
按;《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肺脾肾三脏尤为重要,劳倦过度,耗伤脾肺,二脏气虚,日久及肾,肾失固摄,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开合主宰于肾,赖肾的气化,称“肾司二便”,肾气充实,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开合正常,病标在肺脾,病本在肾,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采用补益肾气,温补肾阳的法则,肾气恢复,肾阳得补,膀胱失约自愈。
加减补中益气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加减补中益气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加减补中益气汤是一种中草药方剂,其主治作用在于补气养血,调和脾胃,增强体质抵抗力,常用于治疗宠物消化不良、贫血、虚弱等症状。
本文将从药物组成、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阐述加减补中益气汤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一、药物组成加减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党参、茯苓、熟地黄、枸杞子和当归等多种中药组成。
这些中药都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共同协同作用,产生强大的治疗效果。
其中,黄芪、人参、党参和熟地黄具有明显的补气养血作用;白术和茯苓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枸杞子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二、作用机理加减补中益气汤具有补益气血、增强体质的功效,还可调节免疫系统、促进胃肠道消化和吸收。
其中,黄芪、人参等中药能够增强机体的氧合作用,提高氧合血红蛋白,增加细胞的ATP合成,从而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茯苓、白术则有助于调整脾胃功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酸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三、临床应用加减补中益气汤在兽医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以下是其几个主要的应用形式:1、治疗消化不良加减补中益气汤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部消化,增强肠道蠕动,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在家畜、宠物等动物中,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加减补中益气汤在上述症状中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治疗贫血加减补中益气汤中使用的熟地黄、当归等具有补血作用,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补充营养物质,增强血液的流动性,从而治疗贫血等血液疾病。
在家畜、宠物等动物中,常见的贫血症状包括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皮肤黯淡等,加减补中益气汤可以针对这些贫血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
3、治疗虚弱加减补中益气汤通过补充能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增强身体的功能,从而治疗虚弱等疾病。
在家畜、宠物等动物中,常见的虚弱症状包括精神萎靡、行动不便、食欲不振等,加减补中益气汤可以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小议
治疗组在 中医疗 效、肺 功能、急性发作加重 次数等 方面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P<00 、P . 1 。结论培土 生金 .5 <O 0 ) 0 法可 以提高 C P O D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 、减少急性发作 次数 。蔡建新}J 中益气汤 治疗 哮喘缓解 期肺脾 两虚 】以补 2 者 ,疗效满意 。 3 治疗消化 系统疾病 何云贵【J 中益气汤化 裁方 治疗 习惯 性便秘 10 】以补 3 5 例 ,总有效率 9%。胡智等[】 中益气汤加 中药灌肠 6 1用补 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 4 例 ,总有效率 9 . 5 23 %。孙逊【】 采用 黄连素 、参苓 白术散、补 中益气 丸治疗慢性腹泻 ,总有 效率 10 0 %。解艳嫣 ‘j 中益气汤加减 治疗 糖尿 病性 l 以补 6 腹泻 2 6例 ,总有效率 9 . 07 %。范孝三lJ l以加味补中益气 7 汤治愈食道裂孔疝疗 效满意 。张峰I] 】以补中益气汤治疗 8 气虚型慢性腹泻 ,疗效满 意。 4 治疗 肾系疾病 李古松”J 9 根据 《 灵枢 》 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的 “ 观 点,提 出脾虚湿 困是老年尿 路感 染的主要病机 。蔡道 修【J 2治疗顽 固性血尿 1 ,选用补 中益气汤大补 中气 , o 例 升 阳举 陷,另加阿胶补血止血 以滋化源 ,更有三七活血 止血 以断病源 ,获得很好 的疗效 。具体方药 :黄 芪 4 g 0, 人参 ( 另炖 )8 ,阿胶 ( g 烊化 )1g 2 ,白术 、当归各 l g O, 陈皮 9 ,升麻、柴胡各 4 ,三七( 2次冲服)g g g 分 5 ,炙甘 草 6 。王豹[1 g 2应用补 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癃闭,疗
补中益气汤合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论文
补中益气汤合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慢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为寻找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疗法:方法:釆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合负压置换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257例痊愈56.4%,总有效率94.9%。
结论:本法经济安全,可避免手术之苦,故是一种适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负压置换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
多由急性炎症迁延而致,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在工作、学习上带来诸多不便及痛苦。
为寻找该病的有效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试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25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57例(病变浸犯两个窦腔以下),其中男162例(63%),女95例(37%);年龄<9岁28例(10.8%);10~19岁78例(30.4%),20~29岁89例(346%);30~39岁41例(16.0%),>40岁21例(8%);病程1~20年,其中5年以内142例(55.7%)。
治疗方法:⑴补中益气汤,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2g,当归9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5g,加减法:鼻窦积脓加皂角刺12g,车前子15g;中甲息肉样变加僵蚕15g,半枝莲15g;头痛加全虫12g,川芎12g,白芷12g;鼻涕白黏加细辛3g,桂枝10g,茯苓12g;鼻涕黄稠加黄苓12g,生苡仁20g,桑皮15g,鼻窦黏膜增厚加三棱12g、莪术12g,地龙15g;遇冷风加重或易感冒加黄芪30g,防风12g,桂枝6g。
日1剂,水前3次,将药混合浓缩约200ml,早晚各服100ml,7剂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
⑵负压置换法:利用吸引器使鼻腔产生间断性负压,从而将鼻窦内之空气和分泌物吸出,再借负压作用于将药物灌入鼻窦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方法如下:1取仰卧垂头位;2取微温之0.5%麻黄素液配以1%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取之,但青霉素类要作皮试)、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混合液约2~3ml,缓慢滴入治疗侧鼻腔,淹没窦口;3将橄榄头塞闭治疗侧前鼻孔,开启并调节吸引器负压,使其控在<180mmhg;4变压置换,约1分钟,隔日1次,5~7次1疗程。
补中益气汤在男性病中的应用
补中益气汤在男性病中的应用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中,多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但笔者在临床上用于男性少精症,精囊炎,阳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中,疗效显著,故荐之。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男性病【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327-02补中益气汤系李杲所创,是常用方剂之一,功能补中益气,升阳降脂。
临床用治:脾不升清症,气滞发热,中益下陷证,在临床工作治疗男科疾病取得了明显疗效,仅举数例,以飨同道。
一少精症王某,男,28 岁,机关干部,2004 年5 月6 日就诊。
婚后四年无子,查女方正常,男性生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精液常规:精液量少3m l,稀、清,精子数18×109 / L,精子成活率70%,活动力差,无红白细胞。
曾用激素类药及补肾中药治疗无效。
症见:形体瘦弱,乏力,纳差,腹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症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肾精失养。
拟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炒白术12g,当归12g,陈皮9g,柴胡6g,党参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水煎服,每日一剂,边服40 剂,复查精液常规,量10ml,精子数40×109/L活动力增强,守上方再服40剂,查精子数增至65×109/ L,活动力正常。
3 个月后其妻怀孕,次年顺产1女婴,母子健康。
二精囊炎刘某,男,28 岁,已婚,工人。
2006 年8 月26 日就诊,患者自述:同房时精液呈红色已5 个月,曾在市中心医院作肛门指诊,精液检查,前列腺液检查,诊断为精囊炎。
中西医治疗均无明显好转。
现同房时精液仍为红色,且排便用力或强力劳作后尿道口也有血精溢出,小便有余沥不尽感,下腹坠胀,伴头晕少气,疲乏无力,喜卧床,纳食量少,大便每日一次不成形,无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肛诊前列腺中等大小无触痛。
精液检查:WBC+++,RBC+++,精液量及精子数活动力均正常。
补中益气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补中益气汤,源自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
该方以黄芪、人参、炙甘草等为主要成分,具有补益中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等病症。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验证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模型动物的治疗效果。
2.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模型动物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 分析补中益气汤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清洁级SD大鼠,体重180-220g,雌雄各半。
2. 药物: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炙甘草、白术、当归身、陈皮、柴胡、升麻等组成,按临床常用剂量比例配伍)。
3. 试剂:胃蛋白酶、淀粉酶、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等。
4. 仪器:电子天平、离心机、酶标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建立脾胃气虚模型:采用强迫游泳法建立脾胃气虚大鼠模型,连续游泳30分钟,直至大鼠出现疲劳、无力、皮毛蓬松等症状。
2. 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3. 给药: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体重给予相应剂量的补中益气汤,连续给药14天。
4. 观察指标:(1)一般观察: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皮毛、饮食、二便等情况。
(2)血清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淀粉酶水平。
(3)组织学观察:取大鼠胃、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
五、实验结果1. 一般观察:给药后,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下降、皮毛蓬松、食欲不振、二便溏薄;补中益气汤各组大鼠症状逐渐减轻,活动能力增强,皮毛光亮,食欲好转。
2. 血清指标:模型组大鼠血清胃蛋白酶、淀粉酶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补中益气汤各组大鼠血清胃蛋白酶、淀粉酶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疗 收效 。 4 头 痛 张某 ,女 ,4 7 岁 。近半 年来无 明显原 因出现头 昏 痛 ,无恶 心呕吐 ,以下蹲起 立时为甚 ,纳食 可 ,夜寐 可 ,二便正 常 ,舌质淡边有 齿印 、苔薄 白 ,脉细。头
颅C T 检查未见异 常 ,元 高血压 等慢性病史 。辨为气虚 头痛 。方用补 中益气汤加减。药用党参2 0 g ,c a术l O g , 当归 1 0 g ,炙黄芪3 0 g ,升麻1 0 g ,柴胡 1 0 g ,熟地2 0 g , 陈皮 1 0 g ,白芍1 5 g ,蔓荆子1 0 g ,白芷 l O g ,甘草5 g 。水 煎服 ,每 E t 1 剂 ,连服4 剂后头痛减轻 ,上方再服8 剂而
1 0 g 。水 煎服 ,每 日1 剂 ,连服 4 剂 。二诊 ,心慌 、头 昏明 显 减 轻 ,饮 食 增 加 ,舌 质 淡 苔 薄 白,脉 细 弱 。上 方再 服 3 剂后无 明显心慌 ,不太息。上方去升麻 、加茯苓 1 5 g , 再 服4 剂 ,随访 2 个 月 后无 心 慌发 作 。 按: 《 金匮要略 ・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於血病 》云: “ 寸 口脉 ,动 而 弱 ,动 则 为 惊 ,弱 则 为悸 。 ”从 脉象 表 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 ,必外有惊扰 ,内有所
补 中益气汤 出自 《 脾 胃论 》,功效补中益气 ,升阳 举陷¨ 。笔者应用其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满意 效 果 ,现 总结 如 下 。
1 汗 证
虚 ,内外相合 ,引发本病 。 《 伤寒 明理论 ・ 悸 》说 : “ 其气虚者 ,由阴气 内弱 ,心下空虚 ,正气 内动 而悸 也 。” 因气 阴两虚所致 ,故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脉饮加
实用中 医药杂志 2 0 1 7 年1 月 第3 3 卷1 期 ( 总第2 8 8 期)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少,生化无源,则气血不足,全身的抗病能力呈现低下的状态;另一方面,“忧愁思虑则伤心”,脾虚盗母气。
两方联手相攻则心火受累,心气耗伤,营血暗亏,不能奉养心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故临证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等方面的异常,再者情志不畅,肝气郁,肝木克脾土,亦可促成或加重脾虚之症状,病因非常复杂。
精神疾病是由于思虑过度,暗耗心血,伤及脾胃,运化失司;或长期精神紧张造成肝气郁结,郁久生痰生火,痰蒙神窍,痰火上扰,神明失主,均可引起精神失常。
宁神开窍方中西洋参、灵芝,不温不燥,养阴益气,健脑益志,生津镇静;茯神、炒枣仁、远志养心宁神补脑;白芍柔肝养血;合欢花、郁金、丹参、穿山甲解郁通络;半夏、胆南星,清热化痰降逆;九节菖蒲化浊开窍;龙齿粉平肝潜阳;金银花、菊花,清热除烦;红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
全方具有宁神益智、平肝解郁、豁痰开窍之功效。
考虑到精神病患者用药时间长,重型患者无自知力拒医拒药,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故加工成胶囊易被患者接受。
本方性平和,无不良反应,对慢性病患者尤为适宜。
本研究中9610例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服宁神开窍方加减治疗,以西医的抗精神病药物辅助强化治疗,有效率为96%,复发率4%。
自拟宁神开窍方中药的理论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之,对患者采用自拟宁神开窍方中药治疗疗效虽很好。
然而精神病,多为精神环境不良所致,所以,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诊治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这就需要患者家属及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机制;另外,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不但是精神病医生的职责,更要靠全社会的努力,进行精神病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收稿日期:2014-09-28)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山西永济肝胆胃病医院(044500)邢文山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
原载于《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当归身、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八味组成。
共起“损者益之”“寒者温之”的作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方由黄耆、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
具有补中健牌,升阳益气之功。
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床用治多种不同的病症,屡获佳效,举案如下。
1更年期水肿范某某,女,51岁,初诊1992年5月10日。
面浮四肢肿胀1年余,病起于停经之后,渐渐加重,常年不消。
后经医院作实验室检查,未有异常发现,诊断为“更年期水肿”。
近1个月来水肿加重,曾服西药利尿剂,浮肿亦难以消退。
证见头昏头痛,肢倦气短,面目浮肿,晨起或劳累后尤剧,下肢凹陷性水肿,口千但不欲饮,小便不利。
舌苔白腻,脉沉。
证属脾失健运,升降失司,水湿不运,溢于肌肤为肿。
当以益气健脾,升清降浊为法。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耆30g,党参、当归、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各10g,升麻、柴胡、陈皮各6g,甘草3g。
上方出入服用10剂,浮肿减其八九,全身轻快。
效不更方,再服5方,诸症悉解。
嘱常服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
2习惯性便秘翁某某,女,72岁,初诊1998年3月2日。
5年来经常大便秘结,三五日1次,近因劳累过度,便结愈甚,今1周未便,曾服泻药而无效。
证见形体消瘦,面色缺白,头晕气短,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红,体胖大,脉沉细。
辨证为脾气虚则陷下,陷则肠道纵筋他缓,无力传送糟粕。
治宜益气润肠,助其腑运。
方用补中补气汤加减。
黄耆30g,党参、白术、当归、陈皮、枳壳各10g,升麻、柴胡各6g,甘草5g,火麻仁二20g,加蜂蜜适量。
服药3剂后,即能自行排便,续进20余剂,便秘告愈。
观察数月,便秘未发。
3眩晕陈某某,女,32岁,初诊1993年3月7日。
患者于20天前因工作繁忙,劳累过度,突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频作,经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来中医治疗。
证见面色就白,闭目不视恶心呕吐,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倦怠无力,苔白腻,脉缓。
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
治拟上荣清窍,方用补中益气汤。
黄耆30g,党参、白术、当归、茯苓、半夏各10,升麻、采胡、陈皮、石菖蒲各6g,甘草5g.属服药3剂,头晕目眩大减纳谷增加,呕恶已除,精神好转,效不更方。
补中益气汤在妇科方面的临床作用
补中益气汤在妇科方面的临床作用经典名方补中益气汤,是诞生于我国金元时期的一位名医李东垣,这个方子的用途是补中益气、调补脾胃。
在内科杂症、妇科、五官科、儿科等多个学科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在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压力性尿失禁、产后缺乳、带下、产后尿潴留等常见妇科病中涉及到中气不足、清阳下陷等症状的使用其加减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标签:补中益气汤;妇科;临床应用;综述补中益气汤在升阳举陷、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等方面疗效较为显著,特别是它用于治疗由于厌食而导致的清阳下陷和脾胃气虚还有因为气虚而导致的摄纳不利等的一些情况。
在后来的研究中,它被广泛应用于气虚加减引起的临床症状。
应用到了各科疾病的治疗中。
根据近些年的相关研究,现做简要综述如下。
1 压力性尿失禁当前,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手段主要集中在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电刺激疗法、手术治疗等方法,但是这些手段中药物治疗、手术在实际临床疗效中出现了诸多不良反应,但是有关的物理疗法表现为治愈率低下,疗效不佳。
在中医学上,把、“遗溺”、“小便不禁”的范畴都统称为压力性尿失禁,这些疾病被认为与脾、肾、肺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中有关肾的描述为,还认为房事劳累且多次生产等极易导致肾阳亏虚,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膀胱的气化。
脾在临床治疗上的治疗,应当增强益气,温阳补肾。
而补中益气汤可以升发脾气使元气更加充沛,精力更加旺盛,再配以多方面的巩固及综合调节,达到它能释放益气,调肾,强脾,改善脏腑功能。
只有通过改善相关区域的肌肉协调性和提高神经的敏感度,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治疗疗效。
对符合中西相关的标准情况下的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调查中,对照组中彭应科进行了30次盆底肌功能训练和口服盐酸米多君片,治疗组所采用补中治疗益气汤、针灸治疗。
相同时间段后,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比较。
,其中对照组的治疗率仅为56.7%,治疗组的治疗疗效达73.3%。
周倩等人对10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进行补中益气汤搭配内服性合缩泉丸,同时进行外浴、中药外敷,这样的方法持续一个月后,痊愈患者达到81例(77.14%),疗效明显者23例(21.9%),总的有效率高达99.04%,表示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治疗疗效非常显著。
【推荐】补中益气汤现代应用
【推荐】补中益气汤现代应用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疔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力模糊,以及慢性气管炎、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产、崩漏、功能性低热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解: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固表升阳;人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全方使脾胃升降有序,气机畅顺,阳气不复郁闷,身热诸证得以消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加减法:1.如果下陷甚者,加重人参用量为15克,再加入山萸肉12克2.若少腹下坠或有痉挛表现者,重用升麻,用量为24克3.若腹中痛者,加入白芍10克、延胡索8克4.若风湿相搏,全身疼痛,则加入防风12 羌活10 蒿本9 苍术12现代研究表明,本方之所以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通过补气升阳,使下陷的中气得以恢复,从而治疗脏器下陷),是因为它对肠管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强子宫肌肉张力,抑制子宫运动,具有抗缺氧、增强体力、改善蛋白质代谢、抗贫血等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免疫机能,降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
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方在治疗虚热感冒、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气虚发热方面,疗效已经得到肯定。
如今,在一般的药房,我们都能买到补中益气汤的成药,例如补中益气丸。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在本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进行加减,例如,头痛者可酌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眩晕者,可酌加天麻;呕吐者,可酌加半夏、生姜;低血压者,可酌加麦冬、五味子;脏器下垂者,可酌加枳壳。
在本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它的适应症得到进一步扩大,可用来治疗低血压、流行性出血热、头痛、失眠、美尼尔氏综合征、眼睑下垂、慢性腹泻、女性尿道综合征、白带过多、产后尿潴留、产后及妇产科手术后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男性不育、术后发热、慢性低热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等等。
但是,在选用该方时,需要注意它的适应症,如果出现烦躁、口渴、手足心热等阴虚发热,则不能用该方;命门火衰、虚寒或湿热泻痢者也不宜使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这篇文章为我的大学的毕业论文,想想那时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热爱与着迷,现在依然不减,多年以后翻出此文章依然记忆犹新。
原文如下:[摘要]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领域关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应人群,明确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中医应用本方治疗气虚为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依据。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气虚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主要组成药物为补气、升阳药物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诸证。
补中益气汤所治大都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疾病,所以临床以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为主;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1 李东垣学术思想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最著名的处方之一,其著名是因为该处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处方。
但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李东垣学术特色的,不仅仅是这首处方本身,而是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
该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等药物组成。
本方重用黄芪为君,主要起到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陈皮理气化湿,当归补血活血,使人参、白术、甘草补而不滞。
但后世张景岳的举元煎就不用当归,以升为主,这跟医家的用药习惯不同,像他的左归丸、右归丸,大力的补某一方面,但这些药多不宜久服。
本药的气血兼顾比较好,适合长期服用。
李东垣强调中焦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不仅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且脾胃一虚则百病由生。
因为脾胃为至阴,为五脏提供精微物质,所以有心之脾胃虚、肝之脾胃虚、脾胃本脏偏虚、肺之脾胃虚和肾之脾胃虚的详细划分,并给出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
李东垣之后的温补派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阴虚即使脾虚的说法。
在虚损的治法上,李东垣与朱丹溪滋阴降火不同,东垣主升。
李东垣善用升发之药,譬如黄芪、人参之类,或若升麻、柴胡、防风等风药,而且用量不大。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4则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医案4则展开全文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共八味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气虚发热、气虚下陷诸证,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然此方的功用并不限于此,历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疑难杂症,亦每获奇效,如方刚强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小儿暑热证、功能性子宫出血、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1];杨勤龙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嘴角糜烂、局部发凉、尿浊,每获佳效[2];丁能生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泌尿系结石、老年便秘、乳汁自出、失眠,疗效显著[3]。
陶双友教授效仿前贤之法,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内外儿科杂症,疗效卓著,兹举医案4则如下。
综上所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新时期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促进自身长期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企业要从预算编制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和考核措施保障预算的有效执行,实现企业资源的高度整合、科学配置以及高效利用,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1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吴某,女,53岁,2017年3月4日初诊。
患者于3月前因外力致右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织酸痛、活动障碍,于当地市级医院门诊就诊,行MRI检查,诊断为右肩关节脱位,先后予手法复位、绷带固定及推拿手法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随后出现右肩关节反复脱位,表现为提重物、穿衣、后伸、甚则稍发力则出现肩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苦不堪言。
本病手术治疗费用高、对机体正常组织损伤大、复发率高[4~6],故患者要求服中药治疗。
诊见:形体肥胖,右肩关节动则脱位,右上肢乏力感,全身困倦乏力感,口干,腰膝酸软,怕风怕冷,纳呆,大便偏烂,小便不多,平素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象虚弱。
证属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致气血生化不足,肌肉、筋脉失濡养、软弱无力,不能固摄关节,而致右肩关节反复脱位。
治以益气健脾为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五指毛桃各50 g,柴胡、升麻、当归、益智仁各10 g,炒白术、乌药、沙苑子各15 g,山药30 g,陈皮6 g。
《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慢性心衰(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因心脏泵血功能减退而引发,临床表现以心悸、气促、乏力等为主。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心衰常归属于“气虚血瘀证”范畴,其治疗多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本文旨在探讨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慢性心衰患者XX例,均符合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XX例。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扩张血管等。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
具体药物组成及剂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等)、中医证候积分(心悸、气促、乏力等)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1. 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排血量等指标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悸、气促、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显著。
从中医理论来看,慢性心衰多因气虚血瘀所致,补中益气汤具有补气养血、调理气血的作用,而丹参饮则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二者合用,既能补气养血,又能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这表明补中益气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
同时,本研究未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
治疗气虚发热,气虚下陷的主方,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辩证施治,随证裁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气虚发热,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在35~60 岁之间,主证,低热、动则汗自出身倦乏力,纳差,属超常人劳作而耗伤脾胃元气的病人。
1.2 气虚下陷,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主证,面色晄白,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属脾胃气虚,无力举陷而致内脏下垂的病人。
2 治疗方法常用剂量:黄芪25g、白术15g、陈皮12g、柴胡l0g、升麻6g、党参15g、当归12g、甘草l0g、生姜4g、大枣5枚,属气虚发热,在本方中加青蒿、知母、党参改用太子参,柴胡改银柴胡,气虚下陷,在本方中加用枳壳、厚朴。
3 治疗效果气虚发热的病人,主要依据患者就医的时间早晚以体质状况来决定治疗用药的时间,服药5剂后,有8例病人体温正常,继服l0剂全部病人症状消失,气虚下陷的病人,服药半月为一疗程,服药一疗程后,有10例病人肛门痒痛的症状减轻,服药2~3疗程,直肠无脱垂症状。
4 病案举例气虚发热:李某,男,45岁,因个体经营,劳累过度,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8.0℃之间,自服抗菌素药后无效,而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透未见异常,查体所见,面色萎黄,表情呆滞疲倦,胃纳不佳,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超常劳累,损伤脾胃元气而致气虚发热,治疗当用益气升阳,甘温除热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用青蒿,知母,党参改用太子参,柴胡改用银柴胡,经服药5剂后,体温正常,继服3剂,诸症全愈。
中气下陷,张某、男53岁,平素胃纳不佳,体倦懒言,半年前因腹泻后出现肛门口有物脱出,初起能自行还纳、近2月症状加重,肛门口脱出物约2cm,伴肛门疼痛,经就医检查,确诊为完全直肠脱垂I度,证属气虚下陷脱垂,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用枳壳,川朴,经服药6剂后,肛门疼痛减轻,继服l月直肠无脱垂症状。
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效果评价
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的效果。
方法:本院治疗的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中选择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后。
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观察两组的临床数据。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治疗老年气虚型便秘可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其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加减;老年气虚型便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气虚便秘是指大肠的传输能力异常,造成大便排出不畅,排便间歇延长[1],或者虽然排便间歇不长,但是大便很干,排出困难,属于一种功能性的便秘。
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降低[2],肠道蠕动速度减慢,出现脾肺气虚,导致大便传输能力减弱,粪便干燥。
补中益气汤主要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以治疗脾气虚弱,升提无力所致的诸多病症。
对此,本次实验将采用补中益气汤对其的治疗效果,实验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8年2月到2020年6月100例老年气虚型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6.46±7.56)岁。
实验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6.64±7.46)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P>0.05)。
这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实验并在实验报告上签字,且得到了中央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服用便通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90071,生产企业:健民集体叶开泰国药有限公司),口服,一日3粒,一日2次。
实验组:应用补中益气汤,按方剂取黄芪、白术、柴胡、陈皮、甘草、升麻、人参、当归,用水煎服即可。
论《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上的运用
刻诊 : 面色白光白, 肢体乏力, 倦怠, 形寒肢冷 , 动则气短 , 舌质淡,
体 胖 , 白, 弱无 力。 苔 脉
辨证 : 中气虚 陷 , 营卫 失和 。
治法 : 益 气 , 和营 卫 , 健脾 调 兼以 敛阴 。 处方 : 炙黄芪 3g 党 参 2g O、 0 、白术 lg 陈皮 6 、 O、 g 升麻 6 、当归 g
飧读者 。
1 盗汗
化; 气血两 虚 , 气虚失 密则统摄无 权 , 阴血不能 内守 ,  ̄/ 外溢 , 以 故 Li - 治
补中益气汤加味。 本方重用黄芪益气, 党参健脾 , 当归、 熟地、 白芍养 血滋阴柔肝; 白术 、 甘草健脾补中, 麸炒枳壳, 宽胸理气; 五味子、 芡实
固精 止 涩 , 药合 用共 奏补 气 固涩敛乳 之效 。 诸
暖眶猛
中 医 中 药
论 补 中益 气 汤 在 临 床 上 的运 用
陈保 安
( 四川省仁寿县钟祥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仁寿 6 09 ) 25 3
【 摘要l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脾 胃虚弱,中气下陷等症侯的疗效。方法
分别针对临床症状盗汗, 乳汁自溢, 脱肛, 岳娠小便不
通 ,内伤发热 ,口疮 予 以补 中益 气汤进 行 治疗 。结果 经过一段 时 间的 治疗取得 了很 好 疗效 。结 论 补 中益 气汤对 于脾 胃虚 弱、 中气下陷有很好 的良疗效 。 【 关键 词 l补 中益 气汤 脾 胃虚 弱 中 气下陷 【 图分类 号 】R 8 中 2 7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7 -0 4 ( 0 90 () 0 6 2 4 7 22 0 ) 2e-0 9 —0 6 补 中益 气汤 , 载 于 胃论 》 该 方 由黄 芪 、人 参 、 白术 、柴 始 脾 , 胡、 麻、 升 陈皮 、 归、 当 甘草八 位药组合 而成 , 胃气虚 , 下陷 , 为脾 中气 所致之证 而设 , 义 : 、 炙甘草 , 益气为 臣 ; 以收补 中 其方 人参 白术 健脾 共
补中益气丸(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丸(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方法:补中益气丸(汤)主要作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临床上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久泻、子宫脱垂等病症。
结果:补中益气丸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辩证讼治时宜中求异,异中求同,认真推敲,不拘于传统方的主治范围。
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弱及气虚下降诸证。
结论:巧妙配伍,灵活应用,拓展补中益气丸的使用范围,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补中益气丸(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补中益气丸(汤)为原发方出自金代名医学家李东恒《脾胃论》。
主要用于气虚发热,疲倦乏力,食少腹胀,身热有汗等病症。
阴虚实热者忌用。
水亏火旺所致的吐血、衄血者禁用。
1 补中益气丸(汤)的药理作用1.1 组成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当归、白术、升麻、柴胡(口服液:原方加陈皮、生姜、大枣)。
1.2方解黄芪:味甘微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良药,用来治疗脾气虚弱,运化失健,而见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等症。
本品甘温,补气力强,又兼升提,又治倦怠无乏、气短、面白无华、吐血、便血、皮下出血、崩漏等气不摄血诸症。
因其甘温升补,既善于补气,又长于升阳,治疗脱肛、胃下垂等气虚下陷证最为适宜。
入脾肺二经,既补脾气,又补肺气,又常用治脾肺气虚证[1]。
黄芪甘温补气,气足则血旺,也常用治疗气血双亏证。
脾气虚损,清阳不得升发输布,郁于肌表,可致气虚发热,本品甘而微温,入脾而长于补气升阳,乃“甘温除大热”之法的具体运用。
体弱卫虚,肌表不固,可致自汗,本品补脾肺之气而有良好的固表止汗之功,常用治表虚自汗证。
黄芪甘温升补,有良好的补气升阳、托疮生肌作用,素有“疮家圣药”美称,故用治疮疡患者气血亏虚,脓成日不溃,疮形平塌久不成脓,溃后久不生肌收口诸证。
本品生用,既能补气,又能利水,为气虚浮肿尿少之要药。
黄芪补气力强,气足则血旺而运行有力,又用治气虚血亏,血行不畅而致血痹肌肤麻木等证。
补中益气汤的临证应用
补中益气汤的临证应用发表时间:2014-05-20T10:01:52.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石玉美[导读] 补中益气汤是由宋金时代的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制,首见于《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石玉美(甘肃省临夏县第二人民医院 731801)【摘要】目的总结补中益气汤在产后气虚发热,便秘,泄泻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发热,便秘,泄泻。
结果根据不同病情,对补中益气汤灵活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结论补中益气汤可用来治疗脾胃气虚、中气虚陷、气虚发热所导致的几种疾病,扩大了本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也证明了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准确性。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临证应用【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57-01 补中益气汤是由宋金时代的著名医家李东垣所创制,首见于《内外伤辨惑论》卷中。
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病机是劳倦内伤、中焦脾胃之气虚弱、生化乏源,造成机体功能衰退,甚至脏器陷而不举。
在临床应用中,我体会到本方可应用于产后气虚发热,便秘、泄泻等。
案1:产后气虚发热郑某某,女,28岁,产后30天,持续低热,经抗生素治疗多日,效果不著,遂转诊至中医科进行治疗。
诊见体温37.80℃,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自汗,稍有活动便加剧。
疲倦无力,嗳气、恶食、小便淡黄、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虚,平时易于感冒。
本人认为该患者产后身体多虚,病属中气不足,脾失健运,脾阳泛越,虚热自生,治以补中益气,药用黄芪20g、炙甘草6g、炒白术10g、当归12g、陈皮10g、柴胡5g、升麻5g、焦山楂10g、浮小麦5g。
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服上方三剂后体温降至370℃,又服两剂中气得补,胃气因和,热退身安。
按:关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根据,李东垣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中益气汤论文:补中益气汤加减在临床上应用
补中益气汤源于金元时期李东垣《脾胃论》,用于治疗“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后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下陷之症,如胃黏膜脱垂,遗尿症,子宫脱垂,脱肛,久泻,久痢,妇女血崩证,眩晕,自汗,低血压等。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胃黏膜脱垂,遗尿,崩漏,低血压,子宫脱垂等疾患,获得满意疗效。
病例摘要
例一:男,46岁,于2006年3月5日就诊,患者感觉进食不舒服,进食后胃即胀痛,身体日渐消瘦,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以调胃补中益气,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党参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黄芪30克,升麻10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川楝子15克,元胡10克,枳壳10克。
服药10剂后痛减,继服20剂,胃不胀痛,食欲增进,后改为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连服2个月,胃黏膜脱垂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按;胃黏膜脱垂多由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或素体虚弱,或营养不良损伤脾胃引起,脾胃受损则脾气不足,进而气虚下陷,升举无力故脱垂。
例二:女,40岁。
于2006年9月4日初诊,患者面色黄白,小便不能自控,腰膝酸软,周身乏力,肢凉,脉沉细,
苔薄白,证属肾气不固,膀胱气化失职而致,治以益气升阳,健脾宣肺,补肾固摄,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黄芪30克,柴胡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升麻15克,当归20克,白术15克,益智仁15克,桑螵蛸10克,覆盆子15克,巴戟15克,补骨脂10克,服药7剂,患者面色转正常,遗尿症状减轻,脉仍弱,瞩上方继服10剂,患者面色红润,精神振作。
按;《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步,五经并行”,水液代谢,肺脾肾三脏尤为重要,劳倦过度,耗伤脾肺,二脏气虚,日久及肾,肾失固摄,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开合主宰于肾,赖肾的气化,称“肾司二便”,肾气充实,气化功能正常,膀胱开合正常,病标在肺脾,病本在肾,根据治病求本的原则,采用补益肾气,温补肾阳的法则,肾气恢复,肾阳得补,膀胱失约自愈。
例三:女,39岁,2008年2月5日就诊,近7个月月经紊乱,1月24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服止血药,未见好转,血色先紫后淡,夹血块,气短神疲,面色恍白,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为气虚失统,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40克,人参20克,白术10克,升麻15克,陈皮15克,当归20克,熟地20克,炮姜15克,荆芥穗20克,山药25克,艾叶炭15克,白芍炭20克,仙鹤草30克。
服
上方7剂后,月经量明显减少,食欲大增,下腹微痛,加杜仲20克,川断15克,又服7剂,于2月15日月经干净。
按;崩漏的发生机理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而下,原因有血热妄行,脾虚失摄,肾失封藏,淤阻冲任等病因,脾虚经血量多,色淡质稀,常伴气短神疲,面色恍白,食欲不振,应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提清阳,并加止血药标本兼治。
例四:女,30岁,2008年8月8日初诊,患者头晕目眩,少气懒语,动则气短,神疲乏力,困倦嗜睡,面色无华,纳差,血压80/50mmhg,舌淡白,脉沉弱,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治宜升阳举陷,投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人参2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升麻15克,当归15克,熟地20克,柴胡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服10剂后血压升为100/60mmhg,继服八珍汤10剂巩固。
按;低血压患者伴头晕,眼花,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突然站立眼前发黑,头晕欲倒,中医归属“眩晕”,“虚证”范围,气血不足,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头,脾为本,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帅,脾气亏虚,清阳下陷,不能上荣于头,血窍失养,故头晕目眩,气血不荣,动则气喘,神疲乏力,困倦嗜睡,面色无华,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例五:女,53岁,子宫脱垂,面色苍白怕冷,疲惫,心悸气短,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脉虚弱,证属脾胃虚弱,
中气下陷,治以升提益气,投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4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升麻20克,柴胡15克,人参15克,公英20克,茯苓20克,琥珀末【冲服】5克,水煎,日1剂,分3次口服,连服30剂,心悸气短,面色苍白,饮食恢复正常,继服30例,子宫脱垂痊愈。
按:子宫脱垂指子宫下脱,甚挺于阴户之外,其病发生多于产后或体虚的妇女,多由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肾虚不固致胞络受损,不能提摄子宫。
2 体会
补中益气汤是治中气下陷基本方,功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脾胃论》说“内伤脾胃,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唯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本方是李东垣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制定,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影响消化液分泌,促进代谢,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
本方黄芪,人参益气为君,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陈皮理气,当归补血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使药,补而不滞,升麻,柴胡得人参,黄芪则升提有制,既补脾胃之不足,又可益气,本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二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
胃调和,水谷精微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症可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下脱,下垂诸症可自复其位,临床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及气虚而致摄纳无力之症,都可用此方治疗,均获满意疗效。
禁忌症;阴虚于下不宜升提,阳虚于下者尤在禁忌,肾水枯竭,命门火衰,误用此方如大木将摇而拔起根也,此外阴虚发热,“格阳”,“戴阳”或水亏火旺,“吐血”或四肢厥逆,阳虚欲脱皆不可用。
作者单位 136400 吉林省双辽市那木卫生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