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第五版教学设计
汽车理论第五版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整车技术的研发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车辆使用方面,很多车主对汽车相关技术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导致了常见问题的频繁发生。
对此,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以促进汽车驾驶员更好地掌握汽车基本理论知识。
二、原有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1.知识点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2.理论与实践割裂,无法将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3.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未能及时跟进和应用新技术;4.教学手段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三、教学设计目的1.提高学生对汽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理解;2.动手实践,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3.把握汽车技术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4.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1.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发动机–变速器2.简单的车身及装配–车轮–转向装置–制动系统–悬挂系统3.新能源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五、教学手段1.课堂讲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解惑释疑;2.实验操作:结合实际操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网络教学:结合互联网资源,提供多元化、丰富的学习资源;5.模拟演练:模拟不同情境,加深学生对汽车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生动、真实、有趣的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对汽车技术的学习中;2.合作学习法:通过交际教学,让学生在课内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探讨汽车技术;3.问题解决法:将学生的实际问题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4.多元化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自我改善和发展。
七、教学效果1.学生对汽车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2.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增强;3.教学内容能够及时更新和完善;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教案名称: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学生能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学生能了解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学生能理解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操控系统和安全性,节能与环保。
难点: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汽车模型,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汽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汽车的外形和构造。
2. 教材讲解:a.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通过PPT讲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b.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技术及其重要性。
c.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介绍汽车的方向盘、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等操控和安全设施。
d.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讲解汽车节能技术,如轻量化、混合动力等,以及环保意义。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作用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汽车理论的理解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汽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构成、动力系统、操控系统、安全性以及节能与环保。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简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答案:汽车的基本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其原理是通过发动机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运动。
作业题目2:请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
答案:动力系统是指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其作用是为汽车提供动力。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年月日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
先进行手工计算并绘图(每个档位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MATLAB)实现并绘图,最终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参数部分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说明书中注明出处)3.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车型一:解放CA109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CA6102(附表一)Nmax=99kw(相应转速3000r/min)Mmax=373N.m(相应转速13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205mm,全宽B=2476mm,全高H=2436mm,轴距L1=4050mm,前轮距B1=1850mm,后轮距B2=174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7.64,i2=4.835,i3=2.856,i4=1.895,i5=1.377,i6=1,i 倒=7.66。
主减速器比i0=6.33。
车轮:9.00-20。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0.03;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0.8空气阻力系数:Cd=0.8;迎风面积:A=0.78×宽×高;最大速度:Vmax=90km/h;最大爬坡度:28%;传动系效率:η=0.9表一:发动机参数车型四:SATANA2000轿车一、发动机2VQS(附表一)Nmax=74kw(相应转速5200r/min)Mmax=155N.m(相应转速38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680mm,全宽B=1700mm,全高H=1423mm,轴距L1=2656mm,前轮距B1=1414mm,后轮距B2=1422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3.45,i2=1.94,i3=1.29,i4=0.985,i5=0.8,主减速器比i0=4.1。
汽车理论讲授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对象:汽车驾驶学员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教室、模拟驾驶室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汽车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驾驶规则、安全知识等。
2. 模拟驾驶设备:汽车驾驶模拟器。
3. 实物教具:汽车模型、汽车零部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汽车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汽车基本结构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汽车的基本结构图,讲解汽车的主要部件。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各部件的功能。
三、汽车工作原理1. 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工作原理。
2. 学生通过课件和教具,了解汽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汽车驾驶规则1. 教师讲解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如交通信号、车道、超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驾驶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安全知识1. 教师讲解汽车驾驶中的安全知识,如安全带、刹车、避让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二、模拟驾驶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模拟驾驶,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驾驶过程。
2. 学生在模拟驾驶过程中,注意观察和遵守驾驶规则。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汽车驾驶的基本规则和安全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驾驶过程中的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模拟驾驶过程中的表现,如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等。
3. 学生对汽车驾驶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驾驶技能。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制动力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制动力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理论中制动力部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制动力、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基本概念;–掌握制动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及应用;–理解制动力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基本公式计算汽车的制动力;–能够分析实际行驶中制动力与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理论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讨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动力基本概念:介绍制动力、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些力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2.制动力计算方法:讲解制动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计算汽车的制动力。
3.制动力影响因素:分析实际行驶中制动力与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各种因素对汽车制动力的影响。
4.实际问题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等。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制动力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制动力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汽车理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制动力原理和实际应用。
汽车理论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1、 汽车的驱动力
♦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 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
♦ 车轮半径
♦ 驱动力图
2、 汽车的行驶阻力
♦ 滚动阻力(轮胎的迟滞损失,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
♦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的组成,空气阻力
与车身结构;视频)
♦ 坡度阻力(常见路面的坡度,道路阻力)
♦ 加速阻力(平动质量,旋转质量,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少燃油消耗量的技术途径
重点和难点 影响燃油经济性的两大方面,八个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1、 汽车运行油耗方程式 2、 从使用角度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3、 从设计角度提高燃油经济性的途径 1、 汽车运行油耗方程式
♦ 续前节保留的公式讨论,得出三个关键的参数:发动机
燃油消耗率、总的行驶阻力、传动系效率
教学过程设计 2. 引入动力性定义和指标(学生讨论或提问) ♦ 动力性定义
♦ 三个评价指标
3. 最高车速数据及讨论 ♦ 不同类型汽车的区别
♦ MT 和 AT 的区别 ♦ 陆地最高车速记录
4. 加速时间及加速过程曲线 ♦ 原地起步加速
♦ 超车加速
5. 坡度的概念,最大爬坡度(视频) 6. 动力性测试数据
♦ 给出假设条件:忽略内燃机功率变化对万有特性的影响
♦ 对车速的离散化处理
♦ 计算步骤和公式
4、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 提问:和等加速工况的差别以及处理方法
♦ 给出假设条件:不考虑发动机制动以及 stop‐start 功能, 发电机工作在怠速模式
♦ 计算步骤和公式
5、 汽车怠速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汽车理论》教案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汽车理论教学小组
汽车理论第二版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汽车理论的第二版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汽车的构造、运行原理、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将以课堂讲解和实操为主,为学员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汽车知识。
2. 课程安排2.1 第一周课程目的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初步认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发动机的零部件和功能学习任务•理解汽车基本结构和分类•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熟悉发动机的零部件和功能2.2 第二周课程目的学习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底盘系统,了解其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底盘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刹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任务•熟悉传动系统和底盘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刹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3 第三周课程目的学习汽车的电路系统和车身系统,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电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车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灯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任务•理解汽车电路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车身系统和灯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4 第四周课程目的学习汽车的维修和保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汽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学习任务•掌握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方法•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学习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技能3. 实践操作本课程将安排实践操作环节,学员必须参加实践操作并通过相应的考核。
实践操作将包括汽车的基础维修和保养、故障排除和部分组装。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出勤率、实践操作、作业和期末考试,总成绩将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
其中,实践操作和期末考试为必考核项,作业和课堂出勤率将作为参考。
5. 教学资料•《汽车理论第二版》教材•相关课件和PPT•汽车维修手册和资料•实践操作相关工具和设备6.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作为一名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汽车理论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汽车结构、原理和性能。
因此,设计一门系统而完整的汽车理论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1.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原理,熟悉汽车的各种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汽车燃料系统、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底盘等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和优缺点;3.了解汽车的动力传动方式和驱动方式;4.掌握汽车的制动、悬挂、转向等重要性能,并了解其影响因素;5.了解汽车安全性和节能环保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汽车的构造和原理(1)汽车的分类和构造(2)汽车的主要部件和其功能(3)汽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2.汽车的性能与指标(1)汽车性能的分类(2)汽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3.汽车燃料系统(1)燃料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燃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原理(3)燃料系统调整与故障排除4.汽车发动机(1)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内燃机的燃烧原理(3)汽油机、柴油机性能指标比较(4)发动机调整与故障排除5.汽车变速器(1)变速器的分类和基本结构(2)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原理和构造(3)变速器的调整与故障排除6.汽车车身、底盘和轮胎(1)汽车车身的结构和分类(2)汽车底盘的组成和功能(3)轮胎的组成和分类7.汽车动力传动方式(1)前驱、后驱、全驱的构造和性能(2)传动系的构造和原理(3)四轮驱动原理及其应用8.汽车驱动方式(1)驱动方式的分类(2)传统驱动方式和新型驱动方式的比较(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构造和原理9.汽车制动与悬挂(1)刹车与制动(2)悬挂系统的构造和原理(3)悬挂系统的调整和故障排除10.汽车转向和安全系统(1)转向系统的构造和原理(2)转向系统的调整和故障排除(3)汽车安全性能和安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11.汽车节能环保技术(1)汽车节能原理和技术(2)汽车环保原理和技术三、教学方法上课以理论为主,结合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相关知识的实用性,通过课堂讲解、案例研究、问答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汽车理论第5版课程设计
汽车理论第5版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汽车行业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年产量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在世界各地运行。
因此,对于汽车行业的了解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旨在介绍汽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应对各种挑战。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汽车基本结构和原理;2.理解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3.理解车辆操作和驾驶安全;4.理解汽车维修和保养。
2.2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解决汽车故障;2.能够进行汽车维护和保养;3.能够进行汽车驾驶和操作;4.能够进行汽车设计和改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 教学内容3.1 汽车基本结构1.汽车组成和分类;2.汽车构造和功能。
3.2 汽车动力系统1.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3.3 汽车传动系统1.变速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2.差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4 车辆操作与驾驶安全1.车辆操作和驾驶技巧;2.驾驶安全和交通规则。
3.5 汽车维修和保养1.认识汽车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常见故障预防措施。
4. 教学方法1.有导向的课堂讲授;2.分组讨论,合作探究;3.实验演示;4.实践实训。
5.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成绩等;2.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 教学资源1.课程教材:《汽车理论第5版》;2.实验室设备:汽车发动机模型、变速器模型、离合器模型等;3.媒体资源:教学视频、动画、PPT等。
7. 课程计划地点时间课程内容教室第1周课程介绍、汽车基本结构实验室第2周汽车发动机实验教室第3周变速器和离合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验室第4周变速器和离合器实验教室第5周差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验室第6周差速器实验教室第7周车辆操作和驾驶技巧实验室第8周驾驶模拟器实验地点时间课程内容教室第9周驾驶安全和交通规则实验室第10周维修和保养实验教室第11周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实验室第12周设计和改进实验8. 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有所作为。
汽车理论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课程名称:汽车理论授课年级:高中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及制动系统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教学难点:1.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实际应用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汽车模型或图片3. 相关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什么吗?它由哪些部分组成?2. 展示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汽车的外观和构造。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40分钟)1.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
- 通过动画演示,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 强调燃料和空气混合的重要性。
2. 汽车传动系统及制动系统- 介绍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等。
- 讲解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传动方式的特点。
- 讲解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制动器、制动泵、ABS等。
- 介绍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制动方式的特点。
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讲解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如发动机控制、车身稳定控制、安全气囊等。
- 分析电子控制系统对汽车性能的提升。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汽车发动机模型,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 展示汽车制动系统模型,演示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汽车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及其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汽车行驶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的基本构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基本内容讲解1. 汽车的基本构造- 教师讲解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汽车各部分的构造。
2. 汽车的工作原理- 以发动机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 强调发动机性能参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3. 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 教师讲解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功率、扭矩、油耗、最高车速等。
- 通过实例说明各参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出一个与汽车性能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了解其对汽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其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教学资源:1. 汽车实物或图片。
2. 汽车性能参数表格。
3. 汽车工作原理动画视频。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汽车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汽车故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技能。
二、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常见汽车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三、教学难点1. 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2. 驾驶技能的提高和安全意识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展示汽车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1)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2)汽车的工作原理: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与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的协调工作。
(3)汽车故障诊断: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方法。
(4)汽车故障排除:故障排除步骤、常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讨论排除方法。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辆汽车,模拟实际操作,分析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
(2)学生根据故障原因,提出排除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5. 安全意识培养(1)讲解交通安全法规,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模拟交通事故场景,让学生学会紧急处理方法。
(3)讨论驾驶技巧,提高驾驶技能。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 知识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汽车基本组成、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安全意识培养:评估学生是否具备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用性。
2. 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反思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改进。
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汽车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样例: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车辆动力系统;2. 掌握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3. 理解汽车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底盘、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和操控系统等;2. 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等;3. 汽车的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4. 汽车的操控系统:包括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5. 汽车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基本构造讲解:通过图片和动画,对汽车的基本构造进行介绍,并强调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探讨汽车构造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汇报。
4. 总结归纳:对汽车的基本构造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汽车的基本构造。
2. 动力系统讲解: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燃油系统的作用。
3. 示范实验: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介绍点火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 总结归纳:对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
第三课时:1. 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动力系统。
2. 传动系统讲解: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对汽车的传动系统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的作用。
3. 示范实验:利用模型或实物,演示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介绍各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讲稿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对已经学过的汽车理论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学会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汽车性能的评价、分析并给出结论。
3、培养集体协作能力,为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此次课程设计主要给定三个题目,每个同学承担其中一项:1、《汽车理论》课后习题1.3,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动力性分析与评价。
2、《汽车理论》课后习题2.7,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3、《汽车理论》课后习题4.3,利用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汽车制动性分析与评价。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1、按题目要求,完成计算,绘制图形,找寻评价指标,给出评价结论。
2、要求编程上机实现上述过程,输出结果,打出图形。
每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但每个人必须独立完成。
建议采用MATLAB或者Maple软件。
3、课程设计要求内容完成后,每个同学要撰写一份《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对所承担任务的解决过程给出一个详细说明,内容包括:封面,目录,题目要求,解决过程及结果,结论,心得体会,参考资料。
4、分组方式:按照学号,1,4,7……..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一;2,5,8……..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二;3,6,9……..分别对应上述题目三;5、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时间:9月17-22号6、出勤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晚上:6:30-9:30(建议)四、上机安排:1、1人一台计算机,如果计算机不够,可以自由组合,2个人一台;2、上机地点:交通学院五楼机房;3、上机时间:从周1上午至周6上午,按照要求时间上机。
上机的剩余时间查找资料,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五、课程设计指导老师:李旭,徐家川,李迪,石莹;六、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出勤率:占20分。
每天不定时点名,缺勤一次扣5分,三次不得分。
2、课程设计说明书:占50分。
要求格式规范、过程论述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结论正确,并要求每个同学要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表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表一、引言汽车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汽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教学效果的好坏。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汽车理论教学设计的样例表,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汽车构造、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等内容。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的组成部分、发动机原理、传动系统等。
2. 汽车故障分析与排除:常见的汽车故障现象及其排除方法。
3. 汽车维护保养: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对汽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汽车维护保养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汽车故障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1.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汽车零部件、工具箱等。
2. 实验设备与材料:汽车维修工具、故障案例材料等。
3.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形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 技能评估:对学生进行维修案例分析和操作技能的评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汽车基础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2. 第二课时:汽车发动机原理讲解和实践操作。
3. 第三课时:汽车传动系统讲解和实践操作。
4. 第四课时:汽车故障排除案例分析和操作技巧训练。
5. 第五课时:汽车维护保养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
6. 第六课时:教学评价与总结。
八、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对汽车的基础理论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2. 学生具备一定的汽车故障排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车维护和保养工作。
汽车理论讲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汽车工程基础授课对象:汽车工程专业大一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3. 熟悉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新技术应用。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2. 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汽车实物或模型。
3.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什么吗?请简要介绍一下汽车的基本概念。
2. 教师讲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作用和意义。
二、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汽车的基本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2. 讲解汽车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三、汽车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1. 介绍发动机系统,讲解其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功能。
2. 介绍底盘系统,讲解其组成、功能及作用。
3. 介绍车身系统,讲解其结构、功能及作用。
4. 介绍电气系统,讲解其组成、功能及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请同学们简要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1.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2. 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三、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 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讲解其工作原理及作用。
2. 结合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汽车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系统。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汽车主要系统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新技术应用。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分析
汽车理论教学设计样例分析汽车理论教学是汽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以一节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理论教学为例,分析其教学设计样例。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和解决发动机常见故障,掌握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3. 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4. 发动机的维护保养知识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汽车发动机的实物模型或视频,以及介绍一些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PPT呈现,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重点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阶段,以及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如气缸、曲轴、活塞、气门等)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并总结一个最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一些操作实验。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气门间隙调整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发动机,并观察和记录调整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加深对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课程的评价。
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的技巧。
四、教学资源1. 教师所需资源:汽车发动机的实物模型或视频、PPT、实验工具和设备等。
2. 学生所需资源: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
汽车理论是汽车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建立扎实的汽车工程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的必修课程。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汽车的基本构造、性能参数、运动学原理、动力学原理及其它与汽车设计、制造和维修相关的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创新及合作互助意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基本构造和性能参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熟练掌握汽车运动学原理和动力学原理及其应用。
3.了解不同类型车辆的工作原理,能够对不同类型车辆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设计。
4.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汽车的设计、制造和维修,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按模块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汽车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参数基本构造: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行驶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性能参数:动力性能、行驶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等。
2.汽车运动学原理运动学基础: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转向运动:转向架的结构和参数、转弯半径、车辆稳定性等。
车辆悬挂系统:四轮转向原理、悬挂系统类型、悬挂参数等。
3.汽车动力学原理发动机基本参数:缸径、行程、气门机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等。
变速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
行驶系统:后桥类型、差速器的结构和作用、万向节等。
4.不同类型车辆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商用车辆:货车、客车、吊车、混凝土搅拌车等。
客车辆:轿车、SUV、豪华轿车等。
动力车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应用仿真、实验演示等,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三、实验设计为了更好地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将设置实验,让学生具有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
汽车理论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 掌握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 熟悉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汽车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三、教学重点1. 汽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汽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
四、教学难点1. 汽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原理。
2. 汽车环保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汽车的外形和特点。
2. 提问:汽车是如何工作的?它由哪些部件组成?(二)新课讲授1. 汽车的基本构造:- 讲解汽车的主要部件,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 介绍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汽车的动力系统:- 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燃料燃烧过程。
- 讲解电机的类型和特点。
3. 汽车的传动系统:- 介绍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差速器等部件的作用。
- 讲解传动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4. 汽车的制动系统:- 介绍制动器的类型和作用。
- 讲解制动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5. 汽车的安全性能:- 介绍安全带、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安全装置的作用。
- 讲解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性。
6. 汽车的环保性能:- 介绍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环保汽车的类型和特点。
- 讲解汽车环保技术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汽车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原理。
2. 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简易汽车模型,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强调汽车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查阅资料,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
2024版汽车理论9学习教案[1]
制动效能及其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从一定速度开始制动到停车为止所驶过的距离,或制动时汽 车的减速度。它是衡量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时间。其中,制 动距离越短、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时间越短,说明汽车的制动效能越好。
制动时车辆方向稳定性分析
曲线运动方程
描述车辆在曲线行驶时的 运动轨迹和速度方向,涉 及转向半径、转向角等参 数。
动力学方程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描述 车辆受力与运动状态之间 的关系,包括驱动力、制 动力、阻力和惯性力等。
轮胎力学特性
轮胎纵向力学特性
描述轮胎在直线行驶时的 受力情况,包括滚动阻力、 驱动力和制动力等。
轮胎侧向力学特性
转向回正性
转向轻便性
评价汽车在完成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回正的 能力,以及回正后汽车的稳定性。
评价汽车转向时驾驶员所施加的力或力矩的 大小,以及转向的轻便程度。
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转向系统类型及特点
01
介绍不同类型的转向系统,如机械式、液压式、电动式等,并
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转向器传动比及影响因素
02
方向稳定性
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 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它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影响因素
影响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车辆结构、轮胎特性、 路面条件以及制动力分配等。例如,前后轮制动力分配不合理、 轮胎侧偏刚度不足或路面附着系数降低等都可能导致汽车制动 时方向失稳。
悬挂系统刚度及阻尼特性 研究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对汽车操纵稳定 性的影响,包括车身侧倾、俯仰等运动姿态的控 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汽车理论》设计报告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目录1汽车驱动力图 (1)1.1汽车驱动力图简介 (1)1.2汽车驱动力图 (2)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2.12.233.13.244.14.255.1汽车动力特性图简介 (6)5.2汽车动力特性图 (6)6汽车功率平衡图 (6)6.1汽车功率平衡图简介 (6)6.2汽车功率平衡图 (7)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7)7.1汽车百公里油耗图简介 (7)7.2汽车百公里油耗图 (8)参考文献 (8)附录 (8)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张少波()摘要:通过MATLAB 计算机软件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计算机模拟,模拟得出汽车的各种特性曲线。
包括:驱动力图,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爬坡度图,加速度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百公里油耗图。
同时对汽车特性曲线的计算公式加以统计汇总学习。
因此驱动力为(1.3)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 曲线的拟合公式为(1.4)一般用根据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F t -u a 来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
设计中的汽车有了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传动系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车轮半径等参数后,即可用式(1.1)求rT 0t T g tq i i T η=出各个档位的F t 值,再根据发动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之间转换关系求出u a ,即可求得各个档位的F t 于u a 曲线。
发动机转速与汽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式为(1.5) 式中,u a 为汽车行驶速度(km/h );n 为发动机转速(r/min );r 为车轮半径(m ); i g 为变速器传动比;i 0为主减速器传动比。
另:实际行驶中,发动机常在节气门部分开启下工作,相应的驱动力要比它小。
1.2汽车驱动力图其车辆基本参数见附录1,其Matlab 程序见附录2。
轮胎的构造、材料、气压等有关。
这里选取滚动阻力系数为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滚动阻力系数。
(详见附录1)。
2.1.2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此处讨论无风条件下汽车的运动,空气阻力计算公式为 (2.3)a377.0u i i rng =15.21F 2w aD Au C =式中,A为迎风面积,即汽车行驶方向的投影面积(m2);C为空气阻力系D2为车速,km/h。
(详见附录1)。
数;ua2.2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其车辆基本参数见附录1,其Matlab程序见附录3。
3汽车爬坡度图3.1汽车爬坡度图简介4.1汽车加速度图简介汽车的加速能力可用它在水平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能产生的加速度来评价。
而汽车加速行驶时,需克服的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就是加速阻力Fj。
汽车的质量分为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两部分。
为了简易计算旋转质量,常用系数δ作为计算计入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后的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δ主要与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转动惯量以及传动系的传动比有关。
其公式如下:(4.1) 式中,I w 为车轮的转动惯量(kg ·m 2);I f 为飞轮的转动惯量(kg ·m 2);i 0为主传动比;i g 为变速器的速比。
汽车加速时其驱动力需全力加速,即坡道阻力为0 。
4.2 汽车加速度图其车辆基本参数见附录1,其Matlab 程序见附录5。
汽车运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有滚动阻力功率P f 、空气阻力功率P w 、坡度阻力功率P i 及加速阻力功率P j 。
将汽车行驶方程式两边乘以行驶车速u a ,并经单位换算整理出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式中功率单位为kW ),如下(6.1)将汽车经常遇到的阻力功率 (P f +P w )。
发动机功率对车速的曲线绘制。
得到汽车功率平衡图。
T1η220221m 11ri i I m r I T g f w ηδ+∑+=6.2汽车功率平衡图其车辆基本参数见附录1,其Matlab程序见附录7。
7汽车百公里油耗图7.1汽车百公里油耗图简介[正文部分用宋体小四号] 根据参考文献[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close all;n=linspace(600,4000,100);%设定转速范围(linspace(x1,x2,N)在x1x2范围内选取N个点,均分。
)ua1=0.377*0.367*n/(5.83*6.09);%公式计算各档车速范围ua2=0.377*0.367*n/(5.83*3.09);ua3=0.377*0.367*n/(5.83*1.71);ua4=0.377*0.367*n/(5.83*1);Ttq=(-19.13+259.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 445*(n/1000).^4);%?Ttq-n曲线拟合公式x1=6.09;x3=1.71;x4=1;Ft1=x1*Ttq*5.83*0.85/0.367;%公式计算各档对应转速下的驱动力Ft2=x2*Ttq*5.83*0.85/0.367;Ft3=x3*Ttq*5.83*0.85/0.367;Ft4=x4*Ttq*5.83*0.85/0.367;plot(ua1,Ft1,'g',ua2,Ft2,'r',ua3,Ft3,'y',ua4,Ft4,'b');%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xlabel('ua/(km/h)');%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F3=3800*9.8*0.013+(2.77/21.15)*ua3.^2;F4=3800*9.8*0.013+(2.77/21.15)*ua4.^2;plot(ua1,Ft1,'g',ua2,Ft2,'b',ua3,Ft3,'y',ua4,Ft4,'m',ua1,F1,'r',ua2,F 2,'r',ua3,F3,'r',ua4,F4,'r');%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xlabel('ua/(km/h)');%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ylabel('F/N');legend('1','2','3','4','行驶阻力');grid on;title('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附录4n=600:10:4000;Tq=-19.13+259.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 5*(n/1000).^4;m=3800;g=9.8;nmin=600;nmax=4000;G=m*g;ig=[6.09 3.09 1.71 1 ];nT=0.85;%传动系效率r=0.367;%车轮半径f=0.013;%滚动阻力系数plot(ua1,i1,ua2,i2,ua3,i3,ua4,i4);title('汽车的爬坡度图');xlabel('ua/(km*h^-1)');ylabel('i/%');legend('1','2','3','4');grid on;附录5close all;n=600:10:4000;Tq=-19.13+259.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 5*(n/1000).^4;m=3880;g=9.8;nmin=600;nmax=4000;G=m*g;ig=[6.09 3.09 1.71 1.00];nT=0.85;r=0.367;f=0.013;CDA=2.77;i0=5.83;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ylabel('a/(m*s^-2)');legend('1','2','3','4');grid on;附录6close all;n=linspace(600,4000);%设定转速范围ua1=0.377*0.367*n/(5.83*6.09);%公式计算各档车速范围ua2=0.377*0.367*n/(5.83*3.09);ua3=0.377*0.367*n/(5.83*1.71);ua4=0.377*0.367*n/(5.83*1.00);Ttq=(-19.13+259.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 445*(n/1000).^4);%Ttq-n 曲线拟合公式m=3800;g=9.8;G=m*g;x1=6.69;x2=3.09;x3=1.71;x4=1;Ft1=x1*Ttq*5.83*0.85/0.367;%公式计算各档对应转速下的驱动力445*(n/1000).^4);%?Ttq-n?曲线拟合公式?x1=6.09;x2=3.09;x3=1.71;x4=1;Ft1=x1*Ttq*5.83*0.85/0.367;%公式计算各档对应转速下的驱动力?Ft2=x2*Ttq*5.83*0.85/0.367;Ft3=x3*Ttq*5.83*0.85/0.367;Ft4=x4*Ttq*5.83*0.85/0.367;F1=3800*9.8*0.013+(2.77/21.15)*ua1.^2;%公式计算各档对应的各个车速下的行驶阻力?F2=3800*9.8*0.013+(2.77/21.15)*ua2.^2;F3=3800*9.8*0.013+(2.77/21.15)*ua3.^2;F4=3800*9.8*0.013+(2.77/21.15)*ua4.^2;Pe1=Ft1.*ua1./(3600*0.85);%计算各档对应转速下的功率?Pe2=Ft2.*ua2./(3600*0.85);Pe3=Ft3.*ua3./(3600*0.85);Pe4=Ft4.*ua4./(3600*0.85);P1=F1.*ua1./(3600*0.85);%计算各档对应的各个车速下的行驶阻力功率?for ig=[6.09,3.09,1.71,1.00]Ua=0.377*r*n/ig/i0;Pf=G*f*Ua/3600;Pw=CdA*Ua.^3/76140;P=(Pf+Pw)/eff;b=B0+B1.*P+B2.*P.^2+B3.*P.^3+B4.*P.^4;Qs=P.*b./(1.02*Ua*deng);plot(Ua,Qs);hold on;endaxis([0 100 0 50]);title('最高挡与次高挡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xlabel('Ua/(km/h)');ylabel('百公里油耗Qs/(L/100km)');grid on;legend('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