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发展美国无人机路线图.

合集下载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2011-06-28海神纵观美军近几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无人机在战场的投入量越来越大,担负的任务也从战场侦察和监视扩展到海域巡逻、反潜战、对舰(地)攻击、电子干扰、通信截听、目标精确定位、中继通信等领域,甚至扩展到战区空中导弹防御、心理战和网络中心战领域。

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平台,在信息化条件的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其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无人化战争”的生力军。

一、美军无人机发展的动因(一)军事需求的牵引是无人机发展的源动力未来战争形态将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力可能会成为战斗力诸要素中的首要要素。

美国国防部始终以提高美军全球感知能力为其终极目标。

无人机具有受气候条件限制少、昼夜可用、能突入危险地区上空长时间的实施监视与侦察以获取情报信息(包括通信情报和电子情报的信息)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的独特优势,成为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

“零伤亡”目标一直是美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美军发展无人机的外部原因。

现代空袭反空袭斗争异常激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飞机也可能遭受袭击后坠毁,人员伤亡依然不可避免。

无人机恰好可以适应美军战场上“零伤亡”的要求,不用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作战,就是被击落也不会有人员伤亡,所以美军把无人机列为未来实现“零伤亡”目标的首选武器。

“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理论是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武器装备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

美军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作战方式。

美军在不断的战争实践中摸索发现,无人机是实施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的一种能游刃有余于战场多个空间的重要作战平台和打击手段。

因为无人机本身所具有的探测与监视、指挥与通信、干扰与摧毁能力正好符合了美军网络中心战所需的要求,使得其成为美军实施作战的主要攻击手段之一。

(二)高新技术的进步是无人机发展的支撑点微电子、动力和隐身等高新技术的进步是军用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前景展望

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前景展望

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前景展望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年里,无人机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据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到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

第一节:市场驱动力1.1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增长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控制系统、传感器和芯片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使得无人机在农业、消防、物流、航拍、安防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1.2 政策和法规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促进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

一些国家对无人机的法规进行了松绑,将其应用于商业领域。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无人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无人机技术,推动市场的增长。

1.3 新兴应用领域的崛起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例如,农业领域广泛采用无人机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监测,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物流行业也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包裹配送,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这些新兴应用领域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增长。

第二节:市场分析与预测2.1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00亿美元。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

此外,亚太地区的无人机市场也在迅速增长,预计将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下一个增长引擎。

2.2 应用领域分析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消防、航拍、安防、物流等多个领域。

其中,农业领域是无人机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农业无人机可以通过航拍和传感器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提高农作物的管理效率。

此外,物流和消防行业的无人机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加速了市场的增长。

2.3 区域市场分析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美国的无人机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一些知名企业如DJI、3D Robotics等在该地区活跃。

美军无人空战装备智能化发展动态及启示

美军无人空战装备智能化发展动态及启示

2022年8月第50卷第4期Aug.2022Vol.50No.4现代防御技术MODERN DEFENCE TECHNOLOGY美军无人空战装备智能化发展动态及启示*董康生1,胡伟波1,沈雁鸣1,唐上钦2(1.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四川绵阳621000;2.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美军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且数量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攀升。

为抢占无人智能化作战新的制高点,美军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试验。

从美军现役无人机装备出发,分析了其主要作战运用特点以及优缺点。

针对美军装备无人智能化发展新动态,重点分析了自主空中加油、“忠诚僚机”、弹群协同、算法战、先进作战管理等软硬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总结了其无人智能化发展呈现出的新规律、新特点。

从空战理论、能力技术和装备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无人智能化装备发展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无人机;导弹;智能化;集群化;协同;算法doi:10.3969/j.issn.1009-086x.2022.04.004中图分类号:V279;E844;TJ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86X(2022)-04-0028-10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Unmanned Combat AerialEquipment by the US ArmyDONG Kang-sheng1,HU Wei-bo1,SHEN Yan-ming1,TANG Shang-qin2(1.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Sichuan Mianyang 621000,China;2.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College of Aeronautic Engineering,Shaanxi Xi′an710038,China)Abstract:itar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op‐erations.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UAVs and their intelligent level.To seize the high ground in the domain of the unmanned intelligent warfare,the US army are carrying out a series of new research projec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tary′s in-service UAV equipment.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software and hardware,the projects of Carrier-Based Aerial-Refueling System,Loyal Wingman,Golden Horde,Project Maven,Advanced Battle Manage‐ment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tail.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of these intelligent military equipment are presented.The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ackl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manned intelligent equipment are proposed in terms of the air combat theory,capabilities and techniques,as well as the equipment system.Keywords: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missile;intelligent;cluster;cooperation;algorithm☞军事智能☜*收稿日期:2021-11-23;修回日期:2021-12-20第一作者简介:董康生(1988-),男,江西乐平人。

无人机发展美国无人机路线图

无人机发展美国无人机路线图

基本性能
RQ-5A 总重: 总重:730Kg 有效载荷: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11h 最大/巡航速度: 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 升限: 升限:12000m MQ-5B 总重: 总重:810Kg 有效载荷: 有效载荷:90Kg 续航时间: 续航时间:18h 最大/巡航速度 巡航速度:200/165Km/h 最大 巡航速度 升限: 升限:12000m

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本节将从以下6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本节将从以下 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个部分介绍美国无人机系统的发展现状
1.1 1.2 1.3 1.4 1.5 1.6 已列装的无人机系统
前三版路线图框架基本一致 部分: 共6部分: 部分
1.概述 1.概述 2.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2.无人机系统发展现状 3.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3.无人机系统任务需求 4.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4.无人机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5.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5.无人机系统的作战使用 6.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 6.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
美国“2007~2032 无人机路线图”
Unmanned System Roadmap 2007~2032

概述( 一、概述(续)
相继推出的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 相继推出的四个版本的无人机路线图反映:
1 2 3 4 美国对无人机系统的最新认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 二、美国无人机路线图的主要内容(续)
1.1.2 RQ-4“全球鹰”(Global Hawk) RQ-4“全球鹰 全球鹰” )
1998年2月,“全球鹰”完成首飞,2001年3 月由先进概念技术演示项目转入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 两种型别:RQ-4A(第10批次飞机)和RQ-4B(第20、30、 40批次飞机)的尺寸和性能有差别。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军事无人驾驶技术在美国军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美国军队对无人侦察机的配备,逐步建立了一个涵盖所有兵种的系统。

对美国现役的主要无人机和目前的战斗使用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美国今后有可能使用的新的无人机和将来的战斗思想进行了概括。

本文论述了美国军事无人侦察机发展的新情况,以及战争对无人侦察机的新需求。

通过对现有美国微型及大、中型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装备数量,飞行高度,巡航速度,净重量,续航时间,动力装置等指标进行了归纳和归纳。

根据美国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状况,总结出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预测了美国军事无驾驶飞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美军;无人机;军用1引言从美国于1964年第一次在越南战场上部署“火蜂式”无人驾驶飞机开始,从海湾和科索沃战场到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军事无人驾驶飞机(UAV)在战场上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如监视和侦察、目标跟踪、破坏评估和火力支援等。

最近几年,伴随着与无人驾驶飞机(以下简称为无人驾驶飞机)有关的各种技术的升级和改进,军事无人驾驶飞机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应用广泛、产品繁多的军工行业。

根据美国“真理之音”公布的资料,现在全世界军事无人驾驶飞机的市场价值是28亿美金,而到了2025,这个数字有望达到95亿美金。

截至2018年,已有超过48个国家将150种型号用于军用,型号范围从体型如蜂鸟式的“大黄蜂”小型无人机到重量为6803公斤的“RQ-4 Global Order”。

目前,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多的无人侦察机的制造者,还是全球最大的无人侦察机制造和使用大国,更是全球首个将军事侦察机用于战争场景的大国,其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因此,深入了解美国空军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将有助于我国空军的研制和开发。

2美军无人机发展现状美国军队经历了波斯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实际需要,并对其设备进行了持续的升级。

美国军用无人运输直升机的发展与分析

美国军用无人运输直升机的发展与分析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98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关键词】无人运输直升机 物资补给 发展分析1 引言近几年复合材料、动力系统、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人直升机技术的发展,各国也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进行无人直升机技术的研究。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美国,研发了不同用途的多种型号无人直升机,其中就包含无人运输直升机。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几种无人运输直升机的发展,并分析了无人运输直升机相较于有人运输直升机的优势,据此提出了几点无人运输直升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2 美国无人运输直升机的发展由来美国国防部2005年发布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路线图中,对无人直升机的发展需求进行了规划。

按照该路线图的规划看出,美军正积极推动无人运输直升机的研制。

另外,911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阿富汗发动了针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反恐战争,但是美国军方在阿富汗战争中一直面临着十分棘手的后勤物资补给难题。

阿富汗境内高山林立、地形崎岖,依靠汽车运送弹药和给养的方式存在运输成本高昂、连续补给困难等问题,特别是数量庞大的简易爆炸装置令美军十分头疼,而采用有人驾驶运输直升机,一旦被击落,就难免机毁人亡的局面。

为解决这一难题,美国军方开始寻求新的为前线基地提供物质补给的方式。

美国军方在观看了K-MAX 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演示后,认为其有能力取代有人运输直升机实施空中补给,立即着手评估各种垂直起降平台的性能,大力推动无人运输直升机的快速发展。

3 美国无人运输直升机发展现状3.1 K-MAX无人直升机K-MAX 直升机是美国卡曼航空公司为伐木起重吊运作业而研制的有人驾驶起重吊运直升机。

2007年3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卡曼航宇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以K-MAX 直升机为基础,联手发展K-MAX 无人直升机(简称K-MAX )。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4.3 通信系统,频谱以及自主修复性4.3.1 引言所有的无人系统(而非完全自主的系统)主要面临的挑战在于通信链路的可用性、通信链路支持的数据量大小、频谱资源的分配、以及所以射频子系统对抗干扰的能力(如电磁干扰等)。

为满足作战指挥的要求,各服务与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仍将需要继续改进。

国防部无人系统需要对操作控制和任务数据分布进行处理,特别是对非自主的系统。

因此,对于一些公司和大学,这类信息可以通过电缆传输,但对于高度移动的无人操作,用的电磁波信号(EMS)的传播方式将更加容易,或其他方式(例如,声学或光学)。

图13显示了支持无人系统所需要的通信网络体系结构(OV-1)。

该架构中同时考虑了载人系统的设计,说明载人和无人传感器以及其他指挥与控制(C2)系统之间需要共同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撑。

辅助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C4)的建设应该是平台无关的(载人或无人)。

运行架构采用了多种环境管理系统的频段,通信网关和中继网站,数据中心和数据传播节点,以及地面广播和网络服务。

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的通信链路支持无人平台的指挥与控制以及和各自的有效载荷;并且支持将载荷的信息回传,用作战术、战略等意图。

应当尽可能地将载荷任务数据及时驻留在全局数据中心,使世界各地的用户能够快速简便地发现、获取和分析实时和非实时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信息和其他任务的数据。

第4.3.2节到第4.3.17节着重阐述了无人通信系统结构发展的需求及计划,并针对每个领域给出了适用的标准和系统指导。

图13. 高级辅助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C4)结构运行概念图4.3.2 当前无人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过去十年内,美国在全球作战应用中操作的经验教训、详细分析研究和回顾、作战任务需求说明等都充分表明了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建设在支持无人平台方面的各种缺陷。

具体包括:全球连通性差:无人平台全球发送高带宽数据(例如,全运动视频)至战略战术用户的能力不足。

美国未来空中主战武器——无人机

美国未来空中主战武器——无人机

美国未来空中主战武器——无人机美国未来窒中主战武器一无人机早存20世纪初,无人飞行器(英文名称UnmannedAerialV ehicle,简称UAV)就已问世I=.它可分为无人机,导弹和靶标三大类.最初无人飞行器称为遥控飞行器(RPV),大多用做靶机,住早先的简氏世界飞机年鉴中将它【J_I为遥控飞行器与靶标族类,并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靶机仍占无人飞行器市场份额的70%左右.第一架遥控航模飞机于1909年住美国试成功,1915年10月,德国西门子公一】研制成采用伺服控制装置和指令制导的滑翔炸弹,它被公认为有控无人飞行器的先驱,1917—1918年英国与德国先后研制出第一架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但一直到1921年英国才研制成町付诸实用的第一架靶机.1930年英国首先开始靶机研制,1933年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机成功地改成"蜂后"号靶机试飞成功.接着,苏联于1934年研制成36世界航空航走博览PO一2靶机,美国由于战争需要,于1939年开始研制成多种靶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后来被美国人尊崇为航天之父的阿波罗空间计划负责人7L5?布劳恩将靶机技术与遥控机技术结合,在德国佩内明德基地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枚飞航式V一1型导弹._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还研制成V一2导弹与"莱茵女儿"等导弹,将无人飞行器派生出一个新的族系导弹.导弹技术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无人机的发展.由此,无人机已形成其各有特点的三大分枝:无人机,导弹与靶标.战后为发展新型防空导弹,各国纷纷研制高性能靶机,法国研制CT一20与CT一22靶机,意大利研制"米拉奇",澳大利亚研制"金迪成克"系列靶机.其他如加拿大,以色列,日本,西德,南非也相继研制成多种靶机,苏联则装备了拉一17和由米格一林东方15"比斯"战斗机改装的靶机等,甚至于伊朗也研制成多种供火炮,飞机和导弹用的靶机,所以较长一段时期内,无人机基本上是靶机的一种别称.住发展靶机的同时,随着相应技术的进展,各国尝试在靶机上换装一些测量装置,使其具有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探测,电子战能力,甚至也设想作为无人作战飞机.美国"火蜂",意大利"米拉奇"等都做了这方面的改进与利用.另外,还有通过将有人驾驶飞机改进用作上述目的的无人机.无人侦察/攻击机最早涉足无人侦察机领域是美国,当时,为开发"宙斯"及"胜利女神"等面对空导弹的需要,先后有30多家公司投入了靶机和遥控飞行器的研制,其中最负盛名的有瑞安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生产最多的"火蜂(Firebee)"系列靶机和诺斯罗普公司的"石鸡"靶机系列等.任发展靶机的同时,随着相应技术的进展,各国尝试在靶机上换装一些测量装置, 使其具有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探测,电子战能力,甚至也设想作为无人作战飞机.美国"火蜂",意大利"米拉奇"等都做r这方面的改进与利用.另91,,还有通过将有人驾驶飞机改进用作__卜述13的的无人机.20世纪60 年代到70年代美军侵越战争期间,由于当时越南防空火力十分猛烈,对美军构成很大成胁.据当时统计,1965年用13枚地空导弹就能击落一架军用飞机,由f采取了干扰措施,1967年需33—55枚,即使如此,美军飞机还是被大量击落,为减少飞行员与飞机的损失,美军首次使用了经改装后的"火蜂"尢人侦察机用于军事侦察.1964—1975年,美国使用"瑞安"系列的无人侦察机在东南亚地区共进行过3435次照相侦察任务,并在6年中先后侵入中国领空93架次, 被中国宅军先后击落20架.据统计, 美国的无人驾驶飞机同收率达97% (其中对中国侦察的回收率只有75%),损失率为16%,这意味着避免了近550架有人驾驶飞机彼击毁, 也避免r1000多名飞行员的损失.越战结束后,受到各方面习惯势力的影响,无人机一直进展缓慢,直到1982年爆发的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采取以无人机诱骗叙军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的手段,用空对地反辐射导弹摧毁了叙军的19个"萨姆" 一6导弹阵地.这次空战引起了各国军方对此无人机的重视,从而对无人机发起了一股竞相研究与采购的热潮,大大促进了无人机的发展.在海湾战争和1994年的波黑战场上,美国空军及多国部队出动了无人机在敌军前沿阵地上空昼夜侦察,提供实时图像,引导地面部队以及空中飞机摧毁敌军阵地.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出动了100多架无人机,用于战场侦察与监视,为美军历时78天的空袭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任此期间,"捕食者"共飞行了1100个小时. 2002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大量使用无人机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再次促进各国加紧对无人机的研制.一些发达田家把无人机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发展. 由于军事上的需求,技术上:的推动,加上经费上可接收,许多发展中国家---I=战一2R,SR一71有人驾驶侦察机.为解决三军通用问题,1985年成立了由国防部牵头的"无人机联合计划项151 办公室"(UAV—JPO),提出按距离分近程,短程,中程和长航时四个系列总体规划,研制了二军通用,远程与近程合并的"战术无人侦察机" (TUAV),其中"蒂尔一后来发展成MQ一1A"捕食者",该机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刮研制,1996年装备,最大速度速度204千米/时,巡航速度111—130千米/时,续航时间为60小时,最大飞行高度8000米,机也加入到采购或自行研制无人机的行列.美国无人机发展计划美国目前重点发展三军通用的长航时无人机,长航时指空中工作在十几至几十小时的无人机,通常在7 000—20000米的中高空飞行.它必须备有通信中继设备和数据链系统, 以确保数据,图像实时传输给地面指挥中心.为此实施了"蒂尔(Tier)"系列长航时无人机发展计划,如蒂尔l,ll,Il+和…四种.美国国防部空中侦察处在规划21世纪空中侦察力量时,已考虑用蒂尔系列无人机取代U 长8.13米,起飞量850千克,有效载荷205千克,动力装置为1台63,4 千瓦四缸四桨发动机,随机携带燃料295千克.美空军官员于今年3月称,他们在过去8个月来一直在秘密使用一架"捕食者"MQ一9A无人机,并TE在使第一批MQ-9A能在明年用于作战.该机美空军已经过实战验证的MQ-1 "捕食者"的放大型,后者正在伊拉克广泛使用.空军发现MQ-9A和MQ- 1同样有效,而且飞得更快,巡逻时间更长,能装载更大的传感器并具有更大的武器载荷.MQ-1/-9A都由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ltili造,并世界航空航天博览37分别被称为"捕食者"A/B.美空军迄今仍未公开MQ-9A的使用情况,只透露一架预生产型飞机从2004年8月开始投入实战使用.此前美空军也从未暗示MQ-9A已用于全球反恐战争,曾仅仅宣称他们正对该机继续进行试验和评估,并为其建立后勤支持体系.美国空军仍打算将MQ?9A用作一种"猎杀者"平台,利用机载光电/红外摄像机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搜索和跟踪地面目标并将其数据传送到其他平台,或者用自身携带的精确制导弹药进行攻击.美空军希望在2006年3月前能有4架MQ?9A用于作战部署.这些飞机将装备种227千克的GBU?38 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目前正在进行综合工作.美空军已取消为该机装备重227千克的GBU?12激光制导炸弹,250磅(113,5千克)级的"小型炸弹"(SDB)则将是以后的一种选择.美空军目前拥有6架MQ-9A, 2004年又订购了8架,今年计划再购买5架,最终组建2个MQ?9A中队和1个MQ?9A/?1混合中队,使两型无人机的战备数达到60架,此外还有备份机和测试与训练设备(两种型别的地面控制站相同).GA?ASI最近在南加州扩建了工厂,使"捕食者"B的生产速度从原来的1架/月增加到2架/月,A型生产能力也由2架/月增加到4架/ 月."蒂尔"一IV发展型为"全球鹰"系列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为当代水平最高的无人机,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简称诺?格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的高空长航时战略型无人机,其最高飞行高度达20ooo米以上,滞空时间长达34/j,~时.可根需要开改装成适合欧洲或海湾地区"欧洲鹰"和"海湾鹰"型远程无人飞机,供外国客户执行区域性特殊任务.诺?格公司宣38世界航空航天博览称"全球鹰"已经具备了处理飞行过程中故障的能力.机上还可以安装空中侦察雷达,执行缉毒工作.一种拖曳式假目标改进工程将很快在"全球鹰"上进行.这种系统包括ALE一50拖曳式假目标,ALR一89雷达告警接收器和一部新的雷达干扰机.干扰机改进之后能干扰S一300等雷达制导型导弹."全球鹰"计划还将使用一种机载电子攻击分析方案,对"全球鹰"进行作为战区内,外干扰平台的评审.2000年时诺?格公司从事"全球鹰"研制工作的人数是750人,2001年中期已扩展到1000人,目前更成为重点项目.2000年"全球鹰"的产值约为2亿美元,公司计划今后年将"全球鹰"项目的产值增加到5—1O亿美元.无人机武器化2001年1O月,在对阿富汗塔里班武装的空中打击中,"捕食者"无人机首开实用作战之先河,致使美国军方研制作战无人机及其配套武器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引领了无人机发展向着武器化迅跑的潮流.无人机在此次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将促使其武器化进程缩短3—5年.美国空军已投入1.2亿美元,加紧推行一种名为"无人驾驶战斗飞行器"的无人战斗机计划.按照此计划对X?45A重新设计之后编号X-45B. 此项目已在2003--2007财年的防务预算中得到充分的拨款,从而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X?45A)~H比,X?45B 全机增大了24%,空机重量增大了31%.X一45B的头2架原型机还将增加低可见性特征.从2008年开始,该机的改型将装备直接能量武器.直接能量武器是一种固态高能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武器.美国空军希望到2O12年就能将这种武器装用在它的无人驾驶作战飞机上.在直接能量武器方面,以前的重点集中在机载化学激光器之类的大型装置上,目的是击落弹道导弹.在近期,为使无人机能携带这种武器作战,美国空军的兴趣很快转向小型便宜的固态高能激光器和大功率微波武器.现在,美国空军研究室实验室至少在对5个这类项目进行研究.专家预测,固态激光器的功率将从当前的3千瓦增加到15 千瓦,到2006—2007年前将增加到100千瓦.高能激光器和高能微波武器要解决的问题是共同的.它们一个领域的突破也将促进另一种武器的发---I="战展.但是,发展出功率能达到击毁一辆主战坦克的直接能量武器至少是10 年以后的事.无人机小型划除了武器化以实现实际作战用途外,无人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发展."捕食者"和"全球鹰"本身体积比较大,因而被发现的概率也较高.其操作复杂,对地面控制的依赖性很大.一架"掠夺者"需要55名地面人员进行维护与控制.发展中的新一代微型飞行器体积非常小,隐蔽性高,在卫星导航下,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工作.美军目前开发了2种微型飞行器,其中"龙眼"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展的一种微型飞行器,其仅重2.27千克,翼展114.3厘米.整个飞机可以被拆解为5块,并装入一个背包中.其发射方式也很简单,就像射弹弓一样.它可以对5千米以内的情况进行侦察,飞机上配备了摄像机和红线传感器.MA V是由美国陆军主持开发的微型飞行器,侦察距离10千米,飞行速度达160千米/时.它可以连续数周进行侦察活动.外形有些像装咖啡豆的罐子.最小一种大约只有0.5千克重,直径大约为12厘米.MA V上配备了摄像头,红线传感器,声感设备和金属探测器等.迷你无人飞行器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美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开始利用这些微型工具进行近距离的侦察工作.有专家认为,由于微型机重量轻,尺寸小,气象,尤其是风力的影响将是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无人战斗机美国陆军要求在远,中,近多层次信道无人机的配合下,能及时提供信息进行战役指挥.以便陆军部队能有效的完成作战任务.这套装备装干两辆高机动的轮式车上,信息直接与陆军的C41系统相连,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从传感器到发射器的时间.并提出需要按完成的任务地优先次序配备相应的有效载荷(传感器).在研制战术与战略无人机领域中,除完善无人飞行器本身性能外,还全面改进配套机载设备与地面站.90年代中期后,在无人飞行器领域,还大力开发了无人战斗机(UCAV)与微型无人机(MAV),从而将无人机研制推向新的领域.美国空军顾问委员会在1996年的《新世纪展示一21世纪的航空力量》研究报告中提出,"不久的将来, 无人作战飞机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空中作战的主力".美国空军的((2025 年空军认为:一种可用来执行侦察,攻击和电子战任务的多用途无人战斗机,将是空军今后几十年内的一项关键需求,为此各国争相投入力量发展.根据新时期对无人机的需求,国外按功能将无人飞行器划分为四类, Ip:战术无人侦察机(TUAV):主要功能为侦察,搜索,目标截获,部队战役管理与战场目标与战斗损失的评估等.战略无人侦察机(SUAV):主要承担对敌方部队动向的长期跟踪, 工业产量情报及武器系统试验监视等.无人战斗机(UCAV):它不仅作为地面战争中的攻击平台,而且更是空中决斗的载机及直接攻击武器.另外一种是高性能靶机,主要用于射击武器试验.西方军事家预测,目前无人战斗机处在幼年时期,下世纪中叶将会有更高级的无人战斗机投入战争.他们预计未来的空战将是具有隐身特性的无人战斗机与防空武器之间作战,也有认为未来空战将是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的对抗.目前设想的作战方式有程序控制方式,被动式无人战斗机(由有人驾驶战斗机携带多架无人战斗机,在空中发射后执行攻击任务), 自主式无人战斗机(根据自主探测到的目标,通过地面站控制攻击目标). 无人机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微型无人机,美国国防预研规划局提出的微型无人机(MAV)计划,已经初步取得进展,4种15厘米长的微型无人机已开始进入飞行试验阶段.4种布局中2 种为固定型翼,一种为直升机型,另一种为扑翼布局.要求在3—4年内研制成具有自动驾驶仪及电视摄像机的微型无人机,要求它的航程为500 —10000米,翼展和机长不超过15厘米,重量为100克.它能进入建筑物内部实施侦察,或粘附在结构或设备上充当潜听哨和视频监视哨,用于侦察机和侦察卫星侦察不到的死角. 到本世纪中期,无人机产量将达到23 000架,这证明无人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世界麓空麓天博览39。

无人机基础教程ppt1.1无人机的起源与发展

无人机基础教程ppt1.1无人机的起源与发展

0 逐渐得到了广泛使用,但这时无人 机主要是作为靶机使用。世界各国 空军于20世纪50年代大量装备了 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靶。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出 于冷战需要,将无人机研究重点放 在侦察用途方面。
06 无人机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人战斗机成为当前无人机研究的热点,经过改装后,RQ21首次成为可以发射导弹的攻击型 无人机,开创了无人机作战的先河。
03 无人机的起源
1917 年,英国人研制了世界上第 一架无人机。这是一架无线电操纵 的小型单翼机,由于当时的许多技 术问题,所以试验失败。
04 无人机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
研制成功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靶机。 从此,无人驾驶飞机作为靶机被载 入航空史册,并开始用在靶场上, 它成为无人机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 员。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 展上: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 速度和数字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 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
07 无人机在中国的发展
我们中国的无人机研制开始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研制了“长 空一号”靶机等系列。
08 各式各样的无人机
09 无人机用途发展
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技术研究方向。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 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领域应用,大 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01 什么是无人机
无人机
就是没有人驾驶的飞机。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

史上最全美军现役无人机资料作为现代战争中的新生力量,无人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

各军事强国都在不断挖掘无人机作战应用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领域。

其中,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无人机系统数量最多、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无人机的作战使用经验也最丰富。

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先后发布了5版关于无人机的发展路线图,紧跟作战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不断修正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

在美军发布的“2009-2034财年综合无人机系统路线图”中,美国又推出联合能力范围(JCA)的新概念,力图使其无人机的发展研制更贴近未来的作战需求。

自2001年以来,美军已在战场上装备了“猎手”、“大乌鸦”、“影子”、“全球鹰”、“捕食者”等各型无人机系统,主要被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投入使用了361架无人机。

美军对于无人机的需求正大幅增加,其执行飞行时间已超过50万小时。

这些无人机主要是用于监测、追踪,但现在美军发展的趋势是将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攻击地面目标(图1)的作战行动中,基本可以做到发现即摧毁。

图1 无人机攻击界面随着作战任务的多样化,未来美军将列装更多型号及用途的无人机,本文主要罗列到目前为止美军列装的主要无人机装备及参数。

图2 MQ-1“捕食者”(Predator)MQ-1“捕食者”(Predator):空军总重:1020Kg有效载荷:200Kg续航时间:>24h/16h (带外挂)最大/巡航速度:220/130Km/h升限:7600m发动机: Rotax 914F功率:11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雷神AN/AAS-52、合成孔径雷达、诺斯罗普?格鲁门、AN/ZPQ-1武器:2 枚AGM-114图3 RQ-4“全球鹰”(Global Hawk)RQ-4“全球鹰”(Global Hawk):空军总重:12000Kg有效载荷:890Kg续航时间:32h最大/巡航速度:650/630Km/h升限:19000m发动机: AE-3007E推力:7600 磅力(劳斯莱斯)传感器: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图4 MQ-9“死神”(“捕食者”-B)MQ-9“死神”(“捕食者”B ):空军总重:4700Kg有效载荷:1700Kg续航时间:24h/4-20h (带外挂)最大/巡航速度:425/220Km/h升限:15000m发动机: TPE-331-10Y 功率900轴马力(霍尼韦尔)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 激光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武器:4枚220Kg量级或10枚110Kg量级的弹药图5 RQ-2B “先锋”(Pioneer)RQ-2B“先锋”(Pioneer):海军、海军陆战队总重:190Kg有效载荷:35Kg续航时间:5h最大/巡航速度:200/120Km/h升限:4500m发动机: SF 350,功率26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POP200/300图6 RQ-15“海王星”(Neptun e)RQ-15 “海王星”(Neptune):海军总重:59Kg有效载荷:9Kg续航时间:4h最大/巡航速度:115/110Km/h升限:2400m发动机: 2 冲程发动机功率1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图7 RQ-5A/MQ-5B “猎人”(Hunter)RQ-5A/MQ-5B“猎人”(Hunter):陆军总重:810Kg有效载荷:90Kg续航时间:18h最大/巡航速度:200/165Km/h升限:12000m发动机:摩托固斯(×2),重油发动机(航空煤油) 功率57 马力×2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MOSP图8 RQ-7A/B“影子”200(shadow 200)RQ-7A/B“影子”200(Shadow 200):陆军总重:150Kg有效载荷:27Kg续航时间:5h最大/巡航速度:200/130Km/h升限:4300m发动机:AR-741 功率38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Tamam POP300 Tamam POP 300图9MQ-1C“天空勇士”(sky warrior)MQ-1C“天空勇士”(Sky Warrior)“增程/多用途”(ER/MP)无人机:陆军总重:1450Kg有效载荷:360/220Kg续航时间:40h(110Kg 有效载荷)最大/巡逻速度:240/110Km/h升限:7600m发动机:Thielert 柴油机功率135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 激光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SAR/MTI)武器: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GBU-44/B“蝰蛇打击”激光制导炸弹图10 RQ-8A/B“火力侦察兵”(Fire scout)RQ-8A/B“火力侦察兵”(Fire Sscout):海军、陆军总重:1430Kg有效载荷:270Kg续航时间:>6h最大速度:210Km/h升限:6000m发动机: 250-C20W 功率320轴马力传感器:光电/红外/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图11X-47BX-47B:海军、空军总重:21000Kg有效载荷:2000Kg续航时间:9h最大速度:850Km/h升限:12000m发动机: F100-PW-220U Power (SLS) 7600 lb传感器: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电子支援设备武器:炸弹图12 美军列装的微小型无人机目前“网络中心战”和“非接触”作战理论是美军大力发展无人机武器装备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

无人机的发展历史一、早期探索阶段无人机的概念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纸鸢。

然而,真正的无人机技术探索始于20世纪初。

1917年,美国发明家兰伯特·瓦特为美国陆军研究开发了一款旋翼翼展达12米的无人驾驶飞机。

然而,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这个项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技术成熟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开始研发无人机技术,并将其用于军事侦察和情报收集任务。

在这个阶段,无人机的设计也变得多样化,从小型战术无人机到大型战略无人机都有涉及。

三、应用领域拓展阶段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除了军事应用外,无人机还被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农业植保、航拍、环境监测、搜救等。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也逐渐实现了自主飞行和智能控制。

四、智能化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技术也进入了智能化发展阶段。

无人机不仅可以实现自主飞行和智能控制,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目标识别、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

无人机的智能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其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五、商业应用崛起阶段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智能化发展,商业应用也得到了迅速崛起。

无人机在物流、快递、农业植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无人机也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各种航拍无人机、玩具无人机等产品层出不穷。

六、法规制定与监管加强阶段然而,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带来的安全和管理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

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制定相关的法规和监管政策,对无人机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规范管理。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通过不断加强无人机法规和监管体系的建设,保障无人机的健康和安全发展。

七、未来展望在未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点发展趋势:首先,无人机将进一步融入各行各业,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智能化、自主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最后,无人机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智能城市和智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

美国2013-2038年度无人系统路线图4.3 通信系统,频谱以及自主修复性4.3.1 引言所有的无人系统(而非完全自主的系统)主要面临的挑战在于通信链路的可用性、通信链路支持的数据量大小、频谱资源的分配、以及所以射频子系统对抗干扰的能力(如电磁干扰等)。

为满足作战指挥的要求,各服务与机构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仍将需要继续改进。

国防部无人系统需要对操作控制和任务数据分布进行处理,特别是对非自主的系统。

因此,对于一些公司和大学,这类信息可以通过电缆传输,但对于高度移动的无人操作,用的电磁波信号(EMS)的传播方式将更加容易,或其他方式(例如,声学或光学)。

图13显示了支持无人系统所需要的通信网络体系结构(OV-1)。

该架构中同时考虑了载人系统的设计,说明载人和无人传感器以及其他指挥与控制(C2)系统之间需要共同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撑。

辅助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C4)的建设应该是平台无关的(载人或无人)。

运行架构采用了多种环境管理系统的频段,通信网关和中继网站,数据中心和数据传播节点,以及地面广播和网络服务。

在这种体系结构中的通信链路支持无人平台的指挥与控制以及和各自的有效载荷;并且支持将载荷的信息回传,用作战术、战略等意图。

应当尽可能地将载荷任务数据及时驻留在全局数据中心,使世界各地的用户能够快速简便地发现、获取和分析实时和非实时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信息和其他任务的数据。

第4.3.2节到第4.3.17节着重阐述了无人通信系统结构发展的需求及计划,并针对每个领域给出了适用的标准和系统指导。

图13. 高级辅助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C4)结构运行概念图4.3.2 当前无人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过去十年内,美国在全球作战应用中操作的经验教训、详细分析研究和回顾、作战任务需求说明等都充分表明了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建设在支持无人平台方面的各种缺陷。

具体包括:全球连通性差:无人平台全球发送高带宽数据(例如,全运动视频)至战略战术用户的能力不足。

解析美军《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

解析美军《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

解析美军《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作者:王杰东彭中华闫涛来源:《无人机》2018年第12期新版的《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是美军无人系统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

本文分析了新版的发布背景、较前几版的变化、新版的内容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无人系统是无人机系统(UAS)、无人地面车辆(UGV)和无人海上系统(UMS)的统称。

2018年8月30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提出了无人系统愿景,并围绕互操作性、自主性、网络安全、人机协作四个主题,归纳出了14项支撑因素,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新版的背景理2018年以来,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等多份官方文件中,明确将中国和俄罗斯列为头号战略对手,其中,俄罗斯是美国现实的强大军事对手,中国是美国未来的强大军事对手,并指出,美国面临的威胁并非恐怖主义,而是大国竞争,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美俄关系持续紧张,在叙利亚问题上,美俄短兵相接,对抗继续进行。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加强与台湾的军事联系,美中军事关系降温。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新版的《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立足美军无人系统的发展现状,聚焦于有人系统和无人系统的高效融合。

新版的变化对比前两版的《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3-2038)》、《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1-2036)》,新版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是内容更加简洁,新版本只有58页,比前两个版本的168页(2013年版)、108页(2011年版)内容有了较大的缩减。

在篇幅上,新版本仅有6章19节,而2013年版有8章44节,2011年版有11章45节。

二是聚焦有人系统和无人系统的高效整合。

美国防部为在现有的组织架构中更好整合无人系统,实现有人/无人系统的无缝合作,明确提出了国防部无人系统愿景(新版本第一章),归纳了四个关键主题和14项支撑因素(新版本第二、三、四、五章),概括了17项挑战因素、11项未来发展方向和19项关键技术(新版本第六章)。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随着小型无人机系统(smal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UAS)数量指数级的增长和相关技术的快速迭代,小型无人机系统的使用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军及其盟友在空中、陆地和海上的利益。

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护美军及其盟友的利益,成为美国国防部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在一开始构思解决方案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所以美军各军种都上马了自己的反无人机系统项目,尝试解决反无人机系统威胁。

由于各军种间缺乏沟通,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跟上小型无人机系统技术的飞跃式发展。

为应对愈发严峻的安全挑战,美国国防部意识到需要一个全新的战略,统领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C-sUAS,counter small unmannedaircraft system)工作。

2019年11月,国防部指定陆军部成为C-sUAS 的执行机构,主要应对第1、2、3级无人机系统,并持续评估小型无人机系统威胁。

陆军部随后成立了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joint counter smal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office,JCO),组织协调C-sUAS 工作。

JCO 于2021年1月7日,发布《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解析 ■于书伟摘 要:针对美国防部发布的《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综合考察21世纪以来美军关于反小型无人机系统的试验、演习以及智库报告、官方报道等文件资料,解析该战略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分析战略发布后美军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的后续动作,并对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进行评析。

关键词:美国国防部;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表1 美军无人机系统(UAS)等级表(第1、2、3级为小型无人机系统)[1]1 美军《反小型无人机系统战略》的主要内容1.1 美军面临的安全环境美军认为其竞争对手正在将小型无人机系统运用于军事用途,不论是国家行为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体,都致力于利用小型无人机系统打击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军事设施、武装力量、高层领导等在内的敌方目标。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概述_刘丽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概述_刘丽
汽油动力微型无人机( gasoline Micro Air Vehicle,gMAV) 系 统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生产,是 美国陆军微型无人机系统未来发 展的重点机型。该型无人机( 见 图 4) 质量约 8. 2 kg,飞行半径近 10 km,续航时间达 47 min,主要 用于满足连、排一级分队的作战 需要。该型无人机携带有可交替 使用的光电与红外传感器,可以
时间约为 90 min,能够携带 8 个 光电或红外传感器。该型无人机 系统操作较为简便,只需经过十 天的培训即可基本掌握手掷发射 该型无人机的要领。
目前,美国陆军共计划采购 1 318 套 RQ-11B 渡鸦无人 机 系 统,约 3 954 架无人机,其中 291 套渡鸦无人机系统已被部署至驻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陆军一线部 队。该 型 无 人 机 系 统 因 操 作 简 便、成本较低,将成为配属美国 陆军一线作战班排的主要机型。 1. 5 汽 油 动 力 微 型 无 人 机 ( gMAV) 系统
测等任务提供可靠保证。 灰鹰无人机采用硬质复合机
身,配有柴油动力螺旋桨、3 个 载荷舱及 4 个机翼外挂点。该型 无人机的翼展达 17. 08 m,最大 起飞 质 量 近 1. 6 t,最 高 时 速 278 km / h, 最 大 飞 行 高 度 约 7. 6 km。每 架 MQ-1C 灰 鹰 无 人 机均装有一台重油发动机,其续 航时间可长达 30 h。2005 年,美 国陆军决定为其所有现役作战师 各 配 备 一 个 编 制 为 128 人 的 MQ-1 C灰 鹰 无 人 机 系 统 操 作 连。 每套灰鹰无人机系统由 12 架带 有光电 /红外 /激光指示器的灰鹰 无人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机 载指挥装置以及多枚精确制导武 器( 每架灰鹰无人机最多可携带 4 枚海尔法导弹) 组 成,其 地 面 设备则包括 5 部通用地面控制站 系统及其它相关地面保障设备 ( 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卫星通信地 面数据终端,通过卫星链路实现 超视距飞行控制) 。该无人机可 通过陆军战术通用数据链实现与 有人驾驶飞机的编队飞行,并能 够根据战场态势通过卫星通信数 据链较为灵活地实现自主控制。

无人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1.3

无人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1.3

1.3.2无人机发展趋势
无人飞行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军事,也可以用于民用和科学研究,从最初的军用领域逐渐扩展到消费领域。目前国内消费无人机市场火热,普通民众对无人机
的认可程度和需求度逐渐攀升,过去几年来,无人机企业、融资次数、飞手数量和产品用途都有了明显的 增多,甚至出现了指数型增长,监管制度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未来五年民用无人机行业将持续保持 较快的发展态势,2020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品销售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65亿元。同时,无人机将成为常 州"智造"重点方向。 无锡市在无人机应用发展方面较领先。早在2008年,无锡市就有了无人机企业。2010年,无锡生产出 国内第一台植保无人机。2015年至今,无人机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目前无锡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有五六家
无人机培训—初级
BPC
1.3无人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1.3.1 无人机发展简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研制一种无人驾驶,而 用无线电操作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区域上空,投下事先装好的炸弹。这是无人 机最早的雏形。 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这架无人机总重只有 272公斤,由1台30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在一个4轮滑车上,草地上铺设了滑轨。
1939年,美国又研制出了一种上单翼无人机,取名为RP-4。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因战事所需,美国陆、海军开始大批订购靶机,其中 OQ-2A靶机984架、OQ-3靶机9403架、OQ-13靶机3548架。
1960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属的一架U-2高空侦察机在前苏联领空被SA-2防空
导弹击落,正是因为这一事件的触发使得美国人对无人侦察机的兴趣大增,无人 机比有人驾驶侦察机去冒险划算多了。1960年夏,赖安公司开始尝试将“火蜂” 改进为一种具有低雷达可探测性、航程更远、操纵性更好的无人侦察机。 到了近现代,无人机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同形式及不同样式的无人机,无人机的 发展也从原来的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