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肺胀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
肺胀
-
1
一、概 述
1. 定义
多种慢性肺系疾患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肺脾肾 虚损
痰瘀阻结 气道不畅 肺气壅滞
喘息上气 咳嗽痰多 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

胸膺胀满,不能敛降
或唇甲紫绀 心悸烦躁浮肿 面色晦暗
-
严重出现昏迷、痉厥 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2
2. 历史沿革
(1)命名 病名首见于《内经》。《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合并肺气肿、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与肺胀的临床特征相似,均可参考肺胀辨证论治。
-
4
二、病因病机
1. 久病肺虚
内伤久咳、久哮、久喘、肺痨等慢性肺系疾患是肺胀原发病 久病肺气虚损 肺阴虚火旺 长期吸烟、吸如粉尘
气布不津
灼津为痰
损伤肺胀
津液凝聚为痰
痰浊潴留
肺失宣降
肺气壅滞,久则气还肺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成肺胀
8
2.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可咳嗽、咯痰、气短等症,无明显喘满闷 肺胀咳痰喘满闷典型表现。反复发作,日久转化肺胀。
3. 与心痹
典型表现
病因
兼症
心 以心悸为突出表 心痹是痹证(肢体痹)日久不 短气,喘促,
痹 现。
愈,复感于邪,
动则尤甚,
兼见喘促,短气, 病邪由经络而病及于心,心阳、后期见咳嗽等症
咳嗽等;
(2)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病机为久病肺虚的一面。 “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 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 短乏气也”。 《丹溪心法·咳嗽》提示机制在于痰瘀阻碍肺气。
-
11
(二) 治疗原则
标实—外邪 祛邪宣肺(辛温、辛凉)
痰浊 降气化痰(温化、清化)
水饮 温阳利水(通阳、淡渗)
瘀血 活血祛瘀(甚开窍、熄风、止血)
本虚— 补养心肺,气阴兼调
益肾健脾,阴阳兼顾。
正气欲脱 —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本虚兼标实—肺肾气虚兼外感、瘀血、痰浊,
当扶正与祛邪并施,应补肺、纳肾
与解表、化瘀、祛痰合用。
痰浊内阻,气滞血瘀;
瘀血 心之阳气虚损,血失推动,脉失温煦所致。
痰浊久留,肺气郁滞,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
水饮
痰从寒化则成饮;饮溢肌表则为水; 瘀阻血脉,“血不利则水。”
早期痰浊为主,渐痰瘀并见,终痰浊、血瘀、水饮错杂
病性 :标实本虚。感邪邪实,平时本虚。
早期多气虚、气阴两虚; 晚期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
半夏、厚朴、陈皮—燥湿化痰;
茯苓、白术、甘草—和中运脾;
苏子、白芥子、前胡—化痰降逆平喘。
-
13
加减:
可加苍术、厚朴、枳壳等以助燥湿行气,化痰降逆。
痰浊壅盛,胸满,气喘难平者 — 葶苈子、杏仁涤痰除壅以平喘;
痰浊蕴中,升降失常,见脘腹痞胀,泛恶,纳呆 — 瓜蒌壳、蔻仁、枳实、半夏、焦三仙
脾胃虚弱:短气,倦怠乏力,纳差,便溏,面色萎黄 —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
2. 感受外邪
久病肺虚,卫外不固,易致六淫外邪反复乘袭,诱发或加重
-
5
病因:久病肺虚,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
病机:痰瘀潴留,肺气壅滞,气还肺间,不能敛降而成肺胀。
病位:早期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病理因素:痰浊 水饮Leabharlann Baidu血瘀,兼见同病
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
痰饮 肺虚不能化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
宿痰伏肺 痰阻气道 哮指 声响言, 诱因引触 气道挛急 喉中有哮呜声。
肺失肃降 哮必兼喘
肺胀
肺脾肾三 痰瘀相结 喘促、咳嗽、咯痰、
脏虚损,
肺气壅滞 肺体胀满
胸满、憋闷如塞
肺不敛降
-
病程
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 症状。
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特点哮病痰鸣气喘 呈发作性
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 反复发作。 久哮、久喘长期反复发 作,可向肺胀转化。
“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张氏医通·肺痿》曰:“盖肺胀实证居多”,本病偏实的一面。 《证治汇补·咳嗽》肺胀的辨证论治当分虚实两端。 “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 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3。”
3.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西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矽肺、
本虚— 肺、脾、肾三脏虚损, 后期痰瘀壅盛,正气虚衰,本虚与标实并重。
-
10
2. 辨 脏 腑 阴 阳
早期 气虚—气短,少气懒言,倦怠,纳差,便溏,腰膝酸软
气阴—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少津,脉细数
病位在肺 脾 肾。
后期 阳虚—怯寒肢冷,心悸,小便清长,尿少,舌淡胖,脉沉迟
阴阳两虚,或阴竭阳脱之证,以肺 肾 心为主。
4. 常有诱发因素。外感诱发,过劳、暴怒、炎热诱发。
5. 可见肺气肿体征,肺部哮鸣音或痰鸣音及湿性哕音。
6. 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
-
7
四、鉴别诊断
1. 肺胀与哮病、喘证鉴别
病因 病机 症状特点
喘证 哮病
外邪侵袭 邪壅于肺 喘指 气息言, 饮食不当 宣降失司 为呼吸气促困难。 情志失调 肺不主气 喘未必兼哮 久病劳欲 肾失摄纳
心气受损之病证,
肺 以喘、咳、痰、 肺胀由久咳、久哮、久喘、久 后期病及心

满、闷为表现。 二者初始临床表
痨等多种慢性肺系疾病长期反 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
出现心悸症状。
现不同,
-
9
五、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 辨 标 本 虚 实 标实— 外感——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等表证;
痰浊——咳嗽痰粘,浊痰壅塞,不易咯出; 血瘀——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下青筋暴露。 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重,兼见气滞、水饮错杂
肺虚卫不固,见怕风易汗者— 玉屏风散补肺表;
痰浊挟瘀,见面唇晦暗,舌质紫暗,舌下青筋,苔浊腻 — 涤痰汤,加丹参、地龙、桃仁、红花、 赤芍、-水蛭等,或配用桂枝茯苓丸14
由 肺而及脾、肾; 以肺- 、肾、心为主。
6
三、诊断
1. 典型临床表现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 闷如塞(喘、咳、痰、满、闷)。
2. 病程缠绵,时轻时重
病久可见面唇甲青紫,心悸,脘腹胀满,浮肿,
甚至喘脱危重严重可见昏迷、抽搐或出血等症。
3. 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及反复发作史,10~20年老年人。
-
12
(三) 分证论治
1. 痰浊壅肺
主症:咳、喘息、痰(多白粘)、胸满、稍劳即著。
兼症: 怕风易汗,脘腹痞胀,纳少泛恶,便溏,倦怠乏力, 面唇青紫。
舌象:舌淡或淡胖,或舌质紫暗,舌下青筋显露。苔腻
脉象:细滑。
分析: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逆干肺,肺失宣降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