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阅读”(第二学段)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
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不明,围绕课文组织教学 2.目标不清,核心目标不够突出 3.表述含混,操作性检测性不强
《将相和》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重点
一、解课题,引出人物
1.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会中的智 勇双全和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 阔胸襟; 2.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二、抓不和,寻找原因 三、看相如,智勇双全 四、学廉颇,深明大义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例研究
主目录
课例研究的意义及流程
1
核心素养的具化
3
指向核心素养习得的 阅读教学例说
5
2
核心素养习得的意义
4
核心素养的习得
课例研究及流程
第一部分
课例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的流程
课例和课例研究
课例: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是一个实际的 教学例子,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 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参研人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沟通与讨 论
课例研究的形式和方法
课例研究的三种形式: 1.实景课例 2.文本课例
3.视频课例
课例研究的五种方法: 1.归纳法 2.演绎法 3.比较法 4.剥笋法 5.选点法
从不同维度创新课例研究设计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 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 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 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1 2 3
4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
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从 “课” 的维度:同课异构 异课异构 同课同构 一课两看 从 “人” 的维度:多人研究课 一人研究课 从 “目的” 维度:不同文体 整本书阅读 综合性学习 名家课堂
课例研究的流程
01
确定主题 设计教学
02
一次试教 磨课研讨
03
二次试教 议课改进
04
三次试教 讨论反思
05
总结经验 固化成果
基于复述能力提升的《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什么? 怎么教(学)? 教(学)得怎么样?
核心素养的具化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的具化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知识 语文方法
语文技能
比如汉语拼音,标点符号,3000个常用汉字; 查字典的方法,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记叙描写
等写作方法,以及为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展开的
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等等。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来源
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
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基于复述能力提升的《将相和》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习得的意义
第二部分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 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 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 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பைடு நூலகம்读总量不少
于40万字。
课程标准“阅读”(第三学段)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
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
3.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五、寻联系,评价人物
爱国之心。
六、抓提升,课后延伸
“教(学)什么”的思辨
课程:应该教(学)什么
目标
教材:可以教(学)什么
内容
课堂:实际在教(学)什么
实施
评价:教(学)的怎么样
评价
什么语文课程?
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关注的主要是教学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 改革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如何转变教学理念、改进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等等,很少从课程层 面去反思语文课程的症结所在。其实,语文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存 在于课程层面上,诸如课程形态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不成体系, 课程重点取向失当,课程教材编写不够合理等等。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 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 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 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讨论 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什么是 课程
课程决定教育的方向和内容,规定“教 什么”,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 情境之外预设好了的
什么是 • 教学是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决定“怎样教”;
教学
而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课堂应该关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 根据《课标》解读出的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和教材解读出的核心要素
课程标准“阅读”(第一学段)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
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