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血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
心肺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赵冬琰;武亮;胡菱【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肺运动康复组及对照组均进行慢性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4周的心肺运动康复训练,在入组时及干预结束后2周随访,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量表评分.结果与入组时相比,4周干预后心肺运动康复组较对照组SDNN明显升高:111.77±11.00ms:100.76±5.6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mSSD明显升高,38.41±5.53ms:32.63±6.1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2周后随访进行MLHFQ评分,两组患者MLHFQ评分:36.00±4.47:40.18±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8(016)00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心肺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性【作者】赵冬琰;武亮;胡菱【作者单位】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 102211;北京小汤山医院102211【正文语种】中文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肺疾病的最终转归,患者心肺功能下降,由此引发的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甚至最终导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疾病反复加重,患者反复住院,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1]。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与神经体液代偿有关。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可以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活性的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心衰心功能锻炼方法
心衰心功能锻炼方法## 心衰心功能锻炼方法心衰(Heart Failure)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不能够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心衰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治愈心衰,但通过锻炼可以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心衰心功能锻炼方法。
### 1. 轻度有氧运动轻度有氧运动是指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
开始锻炼时,可以选择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有氧运动,然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
建议患者在接受锻炼前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锻炼。
###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指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运动。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活动能力,减轻疲劳感。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动作,如下蹲、俯卧撑、举重等。
开始时,要选择较轻的负荷,然后逐渐增加负荷。
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前,应咨询医生并获得适当的指导。
###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指通过拉伸运动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伸展性。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如伸展腿部、臀部、背部等。
每个伸展动作要保持15-30秒,每次进行2-3组。
患者在进行柔韧性训练之前,应咨询医生并获得适当的指导。
### 4. 心理放松训练心衰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心理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常见的心理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
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心理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心理状况。
### 5. 定期监测和调整心衰心功能锻炼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健身锻炼,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疗法的意义
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疗法的意义摘要:目的:主要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进行研究,探讨使用运动康复治疗方案,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
方法:课题研究的时间区间在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80名存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且存在肾功能不全情况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
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干预方案以及运动康复干预方案,最终需要针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之后的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尿素氮(BUZ)水平、24小时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低于常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常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左室短轴缩短率(FS)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选择运动康复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肾功能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运动疗法;临床康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复杂的心脏结构,临床综合症,也是目前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可以说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型及心脏病进入到晚期的阶段,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而且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病死率相对较高。
国外学者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引导病人定期的开展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提高病人的运动耐力。
特别是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在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的基础之上,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
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往往会感到气短、乏力、体力下降等症状。
然而,适当的锻炼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但是,由于心衰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合心衰患者的最佳锻炼方法。
首先,有氧运动是心衰患者的最佳选择。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的耐力。
适合心衰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适当地增加心脏负荷,但又不会过于剧烈,对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其次,力量训练也是心衰患者的重要锻炼方式。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适合心衰患者的力量训练包括举重、器械训练、体操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心衰患者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此外,柔韧性训练也是心衰患者不可忽视的锻炼方式。
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肌肉的僵硬感,改善身体的舒适度。
适合心衰患者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普拉提、拉伸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放松身体,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最后,心衰患者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都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心衰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一开始可以进行轻度的运动,然后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
同时,在锻炼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该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
综上所述,心衰患者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但是,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都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才能让心衰患者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研究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复杂、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组临床表现,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其5年的生存率和恶性肿瘤相当。
对于心衰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更重要的是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让其平稳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所以,要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的心脏康复,包括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监测、一般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定期门诊复诊以及运动康复等。
其中,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是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目标。
一、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心力衰竭病人有明显的疲倦、呼吸困难等表现,所以他们所能承担的运动负荷通常较小,即便接受了强化的药物治疗,也常常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善,生活品质有明显的下降。
而运动康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改善病人的运动耐力,可以缓解或消除呼吸困难和疲倦,运动耐力的增强能够改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压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耐力锻炼可以提高心脏病人的有氧代谢能力15~30%,而锻炼是改善病人身体状况的最好方法。
Belardinelli等在一个以缺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为对象的随机控制试验中,发现经过2个月的锻炼,病人的心脏缺血和舒张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Hambrecht和他的同事们的调查表明,运动训练使患者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峰值心排血量也增加,但是,更多的是由于周围的血液循环后的压力而导致的。
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持续的运动中,左心房重塑可以被扭转,并且在心脏收缩及舒张的后期体积会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运动恢复,能有效地改善通气量与CO2排放的不正常联系,改善整体的通气效果,缓解病人的呼吸障碍等。
二、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适应证和禁忌证《2013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学会(ACCF/AHA)成人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建议,对于心力衰竭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选择进行运动康复,主要适应症为:稳定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心力衰竭治疗稳定后3~4周,以及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等。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力衰竭引言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0.77%,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当前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常规用药为主,旨在帮助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其他方法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必要手段。
临床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干预在改善机体多脏器及多系统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尤其将长期运动干预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可发挥较强的作用。
本文拟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且临床症状稳定,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均为稳定期。
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机制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按发展过程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在我国,34~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住院患者病死率为5.3%。
控制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病死率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运动康复是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处方、运动指导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机体运动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康复手段。
西方国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运动康复多年,临床效果已得到公认;但在我国开展较少,认识度不够。
为巩固临床医师心脏运动康复理念,现将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分别从神经、体液、组织、整体4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病理生理机制引言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共同结局,给个人、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运动康复通过多种途径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该文主要介绍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机制。
1运动康复对神经的调节自主神经之间的不平衡,在心力衰竭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运动训练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时全身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促进心交感神经功能恢复。
其通过上调心脏交感神经元去甲肾上腺转运蛋白(NET)表达,促进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恢复交感神经末梢NE释放量;或通过上调β1-受体(β1-AR)和酪氨酸羟化酶(TH)、下调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基因表达,促使β1-AR恢复功能性偶联(复敏),增强心脏交感活性、抑制全身交感活性。
运动训练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时心副交感神经功能。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心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与疑核、迷走神经背核的节前神经元乙酰胆碱转移酶(ChAFir)兴奋性受体减少有关,运动训练阻止这两个核团内节前神经元ChAFir-兴奋性受体的丢失,使节前迷走神经元功能正常化。
心衰康复正确锻炼方法
心衰康复正确锻炼方法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它会导致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正确的锻炼方法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衰康复的正确锻炼方法。
1.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开始锻炼之前,心衰患者应该首先与医生进行咨询。
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确定适合的锻炼强度和方式。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2.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刚开始锻炼时,心衰患者应该选择低强度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行等。
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对心脏造成负担。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锻炼强度,如心率、呼吸状况等。
3. 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心衰康复的关键,它可以提高心脏的耐力和循环功能。
适宜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跳舞等。
每次锻炼至少持续2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心脏更有效地泵血,增加血液流向全身各个部位。
4. 注意力量训练除了有氧运动,心衰康复还应包括一定的力量训练。
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自主控制能力,增加日常活动的便利性。
心衰患者可以尝试举重、伸展运动、体操等,但要避免负重过大,以免心脏负荷过重。
5. 注重运动安全心衰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必须注重运动的安全。
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保障安全:- 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风险。
-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锻炼,如高温、严寒。
- 在合适的场所进行锻炼,如健身房、体育馆等,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在锻炼过程中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如心率、呼吸等。
6. 饮食与休息的重要性锻炼虽然是心衰康复的重要一环,但饮食与休息同样重要。
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康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
7. 定期监测并调整锻炼计划心衰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原发性心肌病变或是由于心肌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太重从而造成的心肌收缩力减弱、无法满足心排出量等一系列的症状,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演化[1,2].医学界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护理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方式,即运动康复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具体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经验。
现以**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为例,选用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取对照实验的方法展开对运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疾病应用的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XXXXXXXX1资料与方法XXXXXX XX1.1一般资料XXXX XX选取2021~2021年入住**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年龄55~65岁,女48例,男52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女27例,男23例。
实验组女21例,男29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XX XXXX XX XX1.2方法XXXXXX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前的检查和记录,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等。
患者还须做6min的步行试验,根据步行试验结果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由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帮助患者了解护理内容和程序,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法等,同时还需负责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帮助患者洗脸、洗手、洗脚以及吃饭等,给患者提供生活上和治疗上的指导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运动康复护理。
专家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指导措施,并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方案,由护理人员监督进行。
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根据医生制定的运动方案进行步行训练,需在20~30min内完成50~100m的运动标准,运动的速度以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最大速度为准。
具体4周内的运动安排:第1周,分别在周二、周四、周六运动3次;第2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周日运动4次;第3周,分别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日运动5次;第4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运动5次.每次患者运动结束后,检测患者的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则下次运动时应相应的缩短运动的距离或者减少运动的速度。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护理
28家庭保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护理王莉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 441700)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量明显增长。
为了进一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要将心脏运动康复作为二级预防措施,延缓病情进展,优化康复结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方法耐力运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坚持耐力训练,可提高耐力,形式包括慢走、慢跑、骑行、爬山、太极等。
若患者运动能力较强,以6 min 最大步行距离的10%~20%作为基础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可锻炼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射血功能。
若患者运动能力较弱,则以太极等室内运动为主,以低强度锻炼发挥调心、调息的作用,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舒张血管,改善心功能。
抗阻运动老年患者通过抗阻运动能够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耐力。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借助于重量适合的手持器械、弹力绷带等,以举重、腿部推举、屈腿练习等方式进行抗阻训练,每次20~30 min ,每天2~3次。
低强度的抗阻训练对心肌不会产生较大负担,可作为心功能较差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耐力训练的补充。
柔韧性运动柔韧性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组织韧带的弹性,提高灵活性,使身体能够接受更大幅度的运动。
柔韧性运动的锻炼部位主要为肩部、腰部以及腿部,可通过广播体操、瑜伽、八段锦等形式进行。
患者也可通过坐椅前伸、抓背、改良转体等动作,拉伸各部位10~15 s ,并随着运动耐力提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感受到拉扯但无明显疼痛感为宜。
每次锻炼10 min ,每周3~5次。
同时,老年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初级的瑜伽动作,每次30~40 min ,每周坚持3~4次,以提高机体柔韧性。
平衡性运动平衡性锻炼的形式包括闭眼站立位、脚跟站立位、足尖站立位以及单脚交替站立等,可预防老人跌倒。
在运动过程中,需由家人全程看护,避免摔倒。
平衡性运动在每次康复运动的开始与结束时进行,作为热身和放松环节,每次5~10 min 。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91' •论著•
(护理研究)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牛喜娟,付翠翠,李颖柯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 目的 研究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4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4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51-76岁,平 均(62.23 ±5.16)岁;病程 2 ~ 8 年,平均(4.28 ±1.63)年。 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53 - 78岁,平均(63.41 士
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LVEF、
6-MWT均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心功能;运动耐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 1674-4659.2020.01.0091
Influence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 NIU Xijuan, FU Cuicui, LI Yingk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 '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at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LVEF and 6-MW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VED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0.05). Conclusion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heart failure;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rdiac function; Exercise tolerance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疗法作者:韦华清兰枝东蒙恩绩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3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康复运动疗法,包括CHF患者的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心肺功能的评估,禁忌证和适应证以及康复运动疗法。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康复运动;心肺功能1 概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指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或最终归宿。
其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ca Death, SCD)占有54.6%[1],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临床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ACE抑制剂、地高辛、血管扩张剂等,而非药物疗法治疗:电生理治疗、心肌修复-干细胞治疗、左心室辅助装置、全人工心脏、外科手术、血液净化治疗、基因治疗、患者的教育管理等[2]。
然而心衰所导致的外周肌肉失健(deconditioning)并不能因为临床治疗而得到纠正,无疑是残疾的一种类型。
CHF患者骨骼肌能量代谢的重要供能方式是无氧代谢的糖酵解,这种氧利用障碍的代谢异常并非是骨骼肌血氧供应异常的直接反应。
一般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血循环改变,以及CHF心源性骨骼肌功能性废置可能是这种异常的基本因素。
但引起CHF骨骼肌细胞结构异常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有研究提示[3],反复而适量的骨骼肌煅炼或氧运动训练,不仅可以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力,而且还可以提高骨骼肌的氧合能力及其功能。
对CHF患者采用适度的康复运动治疗,近期内心脏功能即可得到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
2 CHF病理生理学及康复运动治疗机理2.1 病理生理改变2.1.1 心血管方面的改变 CHF最主要主诉及主要特征之一是运动耐量下降,体力活动受限等。
维持运动能力的心泵功能主要包括:心率储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扩张潜力、维持右心功能的能力和降低外周循环阻力的能力、耐受肺毛细血管压增高的能力。
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
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感到气促、乏力、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然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症状,提高心肺功能,减轻疾病对身体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锻炼方法适合心衰患者呢?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
首先,有氧运动是心衰患者的最佳选择。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代谢能力。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适合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逐渐增加心衰患者的运动量,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
其次,力量训练也是心衰患者需要重视的锻炼方式。
通过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心衰患者可以选择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提高凳子等。
但是,力量训练的强度和次数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除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也是心衰患者需要关注的一部分。
柔韧性训练可以改善关节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心衰患者可以通过瑜伽、普拉提等方式进行柔韧性训练,但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伸展。
此外,心衰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锻炼,避免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
其次,要注意饮食和水分的补充,避免运动过后出现脱水和低血糖的情况。
最后,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锻炼计划,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总的来说,心衰患者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来改善症状,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但是,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能够帮助到广大心衰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朱娟【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到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02例,分为两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1例试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个指标的状况、护理后的护理成效等。
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各个指标的状况、护理成效都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护理影响临床内慢性心力衰竭这一疾病比较多见,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内,罹患这一疾病的临床表现即耐受运动总量降低,且患者所开展的体力运动会被制约,这会给患者平时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临床方面的医护人员要对慢性心衰患者增强运动锻炼。
有资料表明,运动锻炼可加快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速度,让患者维持正常的体力,并能促使其生活质量获得提升[1]。
文章讨论且分析了运动康复护理运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并获得如下结论: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把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到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试验组5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2.33)岁;高血压型心脏病11例,心肌病9例,老年退行型心瓣膜疾病8例,心肌炎23例;心功能Ⅳ级11例,Ⅲ级14例,Ⅱ级26例;试验组开展运动康复护理。
对照组51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73±3.19)岁;高血压型心脏病12例,心肌病13例,老年退行型心瓣膜疾病11例,心肌炎15例;心功能Ⅳ级18例,Ⅲ级17例,Ⅱ级1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期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都同《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内规定的诊治标准相符;患者的心功能依据NYHA心功能等级规定,为Ⅱ-Ⅳ级;患者左室射血评分超过50%;所有患者近段时间都没有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这一类药品开展治疗,也没有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开展治疗。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美国心脏协会危险分层标准…J
临床特征 ”叫仆付LI。源自曩翳心;黯苏级磊蒡 能力监蒿罐;舻、 血压监护
功率逐渐增加的方案。踏车运动试验方案按照增加运动负 荷的方式,可分为连续递增运动负荷和分级递增运动负荷两 类,连续递增运动负荷方案又称Ramp方案,在整个运动过 程中,连续不断加大运动负荷,直至运动终点。分级递增运 动负荷是将运动强度分成不同的等级,每隔一定时问增加一 次运动负荷,一直增加到极量运动为止,常用的有Bruce方 案和Naughton方案。CPET的主要用途:运动耐力检测、心 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心脏移植和手术风险的评 估、残障能力的鉴定、治疗效果评价、高危患者疾病发展的预 测和运动员的运动测试。对于心力衰竭患者,CPET可用于 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帮助判断预后,评估 是否需要心脏移植,运动耐力测试以及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CPET的常用指标 1.V02max和peakV02:V02max是指人体在极量运动时 最大耗氧能力,代表人体供氧能力的极限水平,即当功率增 加,VO:不增加形成的平台。实际测试中,有的受试者不能 维持功率继续增加而达到最大运动状态,没有平台出现,这 种情况被称为peakVO:,通常以peakVO:代替VO:max。图1 所示为peakV02和V02max的区别ⅢJ。 正常人运动时peakVO:随年龄、性别、体质量、活动水平 及运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凡是影响血液系统中氧携带能 力(血红蛋白、氧分压等)、心功能循环状态(心率、每搏输出 量等)、组织摄氧能力(线粒体密度及功能、组织血液灌注
000
715・
包炎;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严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 全身性疾病;心内血栓。(2)运动训练禁忌证:近3~5 d静 息状态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或运动耐力减退;低功率运动负 荷m现严重的心肌缺血[<2代谢当量(MET),或<50 W]; 未控制的糖尿病;近期栓塞;血栓性静脉炎;新发心房颤动或 心房扑动。(3)运动训练可增加风险:过去l一3 d内体质量 增加>1.8 kg;正接受间断或持续的多巴酚丁胺治疗;运动 时收缩压降低;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休息或劳力时出现 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仰卧位时静息心率≥100次/rain;先 前存在合并症而限制运动耐力。 二、CPET 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前,应遵循AHA 声明常规进行运动试验¨“。CPET是运动试验的一种形式, 综合应用呼吸气体监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活动平板或踏车 技术,实时检测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机体氧耗量和二氧化碳 排出量的动态变化。客观定量评价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耐 力,是评定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金标准,也是制定患者 运动处方的依据。临床常选用踏车及运动平板为运动模式。 基于踏车的安全、方便性,选用踏车的比例更高,常采用运动
心衰最好的锻炼方法
心衰最好的锻炼方法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发生在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情况下。
这导致了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了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虽然心衰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和其他医疗干预措施,但适当的锻炼也被证明对心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衰患者最适宜的锻炼方法。
1. 慢步行慢步行是心衰患者最安全有效的锻炼方式之一。
适量的慢步行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血液循环,并减轻心脏负担。
心衰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适当的步行时间和速度。
初始阶段,可以每天行走10-15分钟,随着体力增强逐渐增加时间和速度。
另外,心衰患者在慢步行时应该注意呼吸深而缓慢,避免过度劳累。
2.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主要包括骑行、游泳、跳舞等,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健康和全身的耐力。
这些锻炼方式有助于增强心肌,提高呼吸和血液循环。
心衰患者可以每周进行3-4次,每次30-45分钟的有氧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时应从较低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3. 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是指通过使用哑铃、弹力带或者体重进行力量训练。
这种锻炼方式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血管功能,并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心衰患者应从较轻的负荷开始,逐渐增加负荷,每周两次进行抗阻力训练,每次20-3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的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技巧在抗阻力训练中非常重要。
4. 瑜伽和太极瑜伽和太极是一种温和的锻炼方式,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这些锻炼形式注重呼吸、调节和平衡,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恢复身体的自然节律,并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心衰患者可以每周进行2-3次瑜伽或太极练习,每次30-60分钟。
5. 休息和恢复在进行任何锻炼之前,心衰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确保身体状况稳定。
如果在锻炼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如胸闷、气短或胸痛等,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同样重要,他们可以通过休息和保持充足的睡眠来帮助身体恢复和增加力量。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仍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受到各临床指南、共识的推荐。
该文介绍了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为运动康复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问题。
标签: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治疗;作用机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1],HF仍是住院的主要原因,而症状性HF患者的1年病死率可高达45%[2]。
2013年ACC/AHA 指南将HF运动康复列为ⅠA类推荐[3],一定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其是安全有效的,运动康复可降低HF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4]。
目前各临床指南、共识均推荐运动康复,强调其在HF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既往运动康复被列为HF患者的禁忌证,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开始注意到运动康复可提高HF患者运动耐力[5],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了HF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益处,但我国HF运动康复仍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医生及患者对HF运动康复的认识不足,接受正规系统运动康复治疗的HF患者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加大对HF 运动康复治疗的推廣力度,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了解与接受,而临床医生对运动康复治疗HF作用机制的了解与掌握则是最基本的。
2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2.1 运动康复与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机制是HF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疾病进展,神经体液调节逐渐失衡,心肌损伤加重,HF进一步发展,此过程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作用最为重要。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护理研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任丽玮△ 朱国英 王献忠 原涛 许振坤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河北邯郸 056002【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行运动康复护理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来院治疗的151例CHF患者。
以抽签法为基准,观察组75例予以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76例予以常规护理。
对比护理实用性。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醛缩酶(ALD)和脑钠肽(BNP)等数据对比均未见差异(P>0.05)。
护理5个月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ALD与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后(P<0.05)结论:为CHF患者行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且能加快病情转归。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111-02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日益提升[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较为频发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为乏力或是呼吸困难,对患者生活具有严重影响,严重者可猝死。
在诊疗技术的优化发展下,CHF的康复率逐年提升,且预后较佳。
但是多数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后未规范生活行为,导致疾病复发,这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
为此,临床认为应为CHF患者执行科学化护理,目的是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进行规律性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复发情况。
本研究选取151例CHF患者,用于分析运动康复护理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诊治时间于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共计151例CHF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血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目的分析并探讨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血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康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对比心功能、运动耐量改善情况。
结果经治疗护理,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氧运动康复,对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标签:有氧运动康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心排血量;相关参数;影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治疗水平有所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所增加。
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医学临床定义主要是指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因此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或影响生命健康的病状及体征[1]。
对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采用药物与运动康复治疗,以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加重、心率增快、心电不稳等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研究显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慢性心衰患者心肺耐力增强,更有利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2]。
此次研究为分析并探讨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血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分组讨论,详文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12月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35~79岁,平均(60±1.5)岁;NYHA 分级:Ⅲ级16例,Ⅱ级24例.对照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37~79岁,平均(61±1.5)岁;NYHA分级:Ⅲ级19例,Ⅱ级21例。
排除急性全身性疾病、发热、近期栓塞、活动性心肌炎等不适宜康复运动患者。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B-受体阻断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的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康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步行训练,指导患者适量的步行,从5~10 min逐步加强运动量,最开始运动时,每运动2 min休息1 min,慢慢的增加运动时间;(2)随着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时间以及强度,可以适当的协助患者进行健其他训练,将简单运动方式转变成耐力性运动,比如慢跑、骑自行车、打排球等运动,保持运动时间适中,减少因长时间运动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每周训练最多不超过5次;(3)在指导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期间,特别要强调患者个体化原则,全面了解患者的心功
能情况,减少因运动强度过大出现心力失代偿[3]。
1.3 评价指标
采用用超声诊断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进行检测;应用6 min步行试验,测定患者的6 min内的步行距离。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护理,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储备功能下降,最明显的就是低运动负荷下,患者的疲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心脏负荷,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活动项目。
对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仅需应用运动康复训练,而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就需要应用药物治疗、低盐饮食,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以及避免水钠潴留发生。
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有氧运动康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
充分说明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氧运动康复,对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车琳,王乐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评估在心脏康复中的意义[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04:387-390+394.
[2] 刘正文.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有氧运动的康复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04:356-359.
[3] 史秀莉,張庆,喻鹏铭.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方式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05:5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