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合集下载

增温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增温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增温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赵建琪;吴建平;张慧玲;熊鑫;赵梦頔;褚国伟;孟泽;周国逸;张德强【摘要】土壤微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温度变化响应较为敏感.以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增温实验平台,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的监测,探究气温上升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使0-10 cm和10-20 cm土层月均温分别显著上升1.24℃和1.17℃,土层湿度变化不显著;(2)增温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氮含量,但对其他理化性质作用不明显;(3)增温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C/N)以及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4)增温显著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细菌相对丰度、细菌真菌之比(B/F)以及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之比(G+/G-)显著增加,降低了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5)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因子,两者共同解释了微生物群落结构60.5%的变异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增温对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用不明显,但可通过对土壤硝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对丰度的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相对丰度的变化又将通过影响微生物对土壤碳氮的同化作用,最终影响土壤的碳氮过程.【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28)005【总页数】9页(P881-889)【关键词】气候变暖;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南亚热带森林土壤【作者】赵建琪;吴建平;张慧玲;熊鑫;赵梦頔;褚国伟;孟泽;周国逸;张德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X17以全球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变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些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物种丰富度的改变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整。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一、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物种多样性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然而,环境变化对物种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的变化,使得一些物种的栖息地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它们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其次,环境污染使得一些物种难以适应并存活于污染环境中。

最后,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生物栖息地,使得一些物种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减少。

二、物种丰富度的改变物种丰富度是生物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度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一些物种栖息地的破坏导致了物种丰富度的降低。

另一方面,环境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新的物种进入生物群落,从而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这种物种丰富度的改变可能增加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的不稳定。

三、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整生物群落结构指的是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丰度分布。

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生物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数量和相对丰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另一方面,环境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迁移或灭绝,从而改变了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这些调整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的功能受损,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护和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环境变化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其对生物群落的具体影响和机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

首先,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随着气候变暖,一些温度敏感的植物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更高的温度条件,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或栖息地减少。

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会改变降雨模式,导致水分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一些水分严重匮乏的地区的植物难以存活。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大气温度升高可能造成高温对植物的铲除、适应不可预期的极端气候事件迅速发展的挑战。

其次,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功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能量流动途径。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植物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例如植物数量和密度的变化,植物的垂直分层和物种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物质循环速率和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植物群落功能的降低,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对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策略产生影响。

植物通常通过花期、果实成熟期等生命历程事件进行繁殖。

然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这些生命历程事件的时间和频率发生变化。

例如,在温度显著上升的情况下,一些植物的开花和结实时间可能提前,导致植物生命周期的改变。

这种变化可能对植物群落的生态学过程、营养循环和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一些植物物种的繁殖失败,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

最后,气候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影响还可能与其他生态因素相互作用。

例如,气候变化可能改变植物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模式,如与动物的互惠关系、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互动等。

这些相互作用的改变可能进一步改变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可能引起级联效应,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氮沉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氮沉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氮沉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郑裕雄;曹际玲;杨智杰;林成芳;杨玉盛【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18(055)006【摘要】以亚热带地区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2010-2011年)的原位模拟大气氮沉降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以氮(N)含量计算):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高氮(HN,100 kg·hm-2.a-1).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探讨常绿阔叶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天然林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优势类群,占微生物总PLFA含量的78.3%.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季节发生显著差异;LN仅显著改变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HN导致春季和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分异,且在不同季节对土壤微生物变化类群的影响不同.此外,氮沉降未使真菌与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G+∶Gˉ)发生显著改变,而使不同结构的环丙烷脂肪酸或异构脂肪酸等特殊脂肪酸比值发生改变,这表明短期氮沉降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但并未影响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力,微生物可能通过改变特殊脂肪酸含量应对短期氮沉降,不同季节的应对策略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探讨氮沉降对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时有必要考虑季节因素.【总页数】11页(P1534-1544)【作者】郑裕雄;曹际玲;杨智杰;林成芳;杨玉盛【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相关文献】1.中亚热带地区米槠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 [J], 韩世忠;郑群瑞;高人;李爱萍;马红亮;尹云锋;司友涛;陈仕东;蔡献贺;程清平2.氮沉降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J], 周嘉聪;刘小飞;郑永;纪宇皝;李先锋;徐鹏程;陈岳民;杨玉盛3.模拟氮沉降对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J], 孙海燕;赵俊平;肖艳玲;冯建伟;张占贵4.氮沉降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J], 曾昭阳; 范跃新; 林慰敏; 黄鑫毅5.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凋落物动态对短期氮沉降的响应(简报) [J], 陈勇;刘小飞;刘雨晖;刘春华;陈辉;沈宝贵;蒋宗垲;苏素霞;李丽红;陈德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为例

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为例

平坦,土壤相对湿润,分布数量相对在半阳坡区域有所增加。

调查过程中发现,拟黄花乌头和其他伴生植物会被共同收割为牧草,同时因该区域靠近公路,部分区域受到游客踩踏。

另外,调查区域内有家畜出没,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一定的破坏。

通过对保护区内乌头属植物分布区域、数量进行调查发现,乌头属植物在野生环境下原生地蕴藏量非常有限,植株零星分布,未形成较大面积的群落,也未见大片生长。

因此,开展乌头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工作尤为重要,有助于充分发挥乌头属植物的遗传育种价值,同时发挥其观赏兼具药用的价值[7]。

4野生花卉在新疆本地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前景野生花卉的开发和利用应在充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摸清具有潜在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资源数量并收集种质资源,对实现新疆本土野生花卉资源的恢复扩大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发现,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且普遍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对丰富新疆本地露地花卉资源具有较大的潜力。

目前野生花卉的生长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因乌头是著名的中药,会受到人为采挖的破坏,当地政府应遵循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加强对植物种质资源和生长环境的保护,对于零散分布的植被更要注重生长地的保护,加强对当地牧民的宣传指导[5]。

野生花卉抗逆性强,可以弥补在景观花卉中品种单一的缺陷,增加自然野生的情调。

植物造景方面可用于布置花境,也可丛植,在园林绿化方面可用于创建人工群落和复层结构,可用于固土护坡。

以野生花卉的栽培适应性研究为基础,加强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野生花卉在城市环境中的引种驯化、栽培适应性等相关科研工作,将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到城市绿化中,既能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园林风景的自然度,也可以带动花卉相关产业的发展。

(收稿:2022-10-10)参考文献:[1]付玲,轩辕欢,赵翡翠.新疆阿勒泰地区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药房,2013,24(31):2961-2963.[2]聂继红,雷蕊,赵翡翠.新疆地区白喉乌头资源调查[J].中药材,2014,37(09):1554-1557.[3]刘小菊,李园园,单奇.喀纳斯泰加林35年火烧迹地不同林火烈度11种灌木生物量特征及估测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10):132-138.[4]樊亚妮.中国北方地区部分乌头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引种繁育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5]赵鑫,贾瑞冬,朱俊,等.我国重要花卉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成就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06):1494-1502.[6]周丽霞.乌头属部分植物的资源调查及引种栽培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7]吴维春,孙伟,刘静涵,等.黄花乌头的资源调查与人工栽培[C]//.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224-227.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建设为例陈广超(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0)摘要:以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建设为例,依据《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对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

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

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因素群落组成与结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探讨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几个主要因素。

1.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降水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而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群落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

2.土壤因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性质对群落组成和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

土壤的酸碱度、肥力、透气性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例如,在酸性土壤中,松树和云杉等耐酸性的植物能够生长良好,而在碱性土壤中,柏树和榆树等耐碱性的植物能够生长良好。

3.海拔因素:海拔对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上。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降水量也逐渐增加。

这些变化导致植被的类型和分布发生改变。

在较低的海拔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如竹子和棕榈树等生长良好,而在较高的海拔地区,温带和寒带植物如松树和云杉等生长良好。

4.光照因素: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不同的光照条件对群落组成和结构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较阴暗的环境中,如森林的底层,植物往往生长缓慢,种类较少;而在较明亮的环境中,如森林的上层,植物生长较快,种类较多。

此外,一些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从而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5.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也是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植食动物、捕食性动物、寄生生物以及微生物等在内的各种生物在群落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例如,一些植食动物会取食某种植物的种子或叶片,从而影响该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而一些捕食性动物则以植食动物为食,从而影响植食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

6.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影响群落组成与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开垦荒地、放牧、砍伐森林等行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群落结构;而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植被等行为则有助于促进群落的发展和生态平衡。

生物的生态地理与区域分布

生物的生态地理与区域分布
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 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 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 息的总和,包括种内基因的变化,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及种 间的差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物的生态地理与区域 分布
汇报人:XX 2024-01-26
目 录
• 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 生态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特点与分布规律 • 区域尺度下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 全球变化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影响 • 总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意
01

生物多样性概念
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生 态系统保持稳定并具备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促进科学研究
生物多样性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库和物种库,有 助于科学家深入探究生命的奥秘。
保护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 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供给服务
通过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 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的食物、 医药及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
调节服务
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与平衡,如 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 气候调节等。
文化服务
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如景观 美学、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等 。
支持服务
保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正常 运转,如土壤形成、生物多样
性维持等。
生态环境评估与预测
基于GIS技术,结合生态模型和环境 监测数据,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 和预测。

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温度比周边农村地区高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对植物生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营养需求的影响、植物生理特征的变化以及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营养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水分和营养物质。

首先是水分。

城市地区的温度通常比农村地区高,导致植物在城市环境下更容易出现水分亏缺的情况。

城市地区建筑物密集,土地利用率高,导致土壤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分来满足生长的需求。

其次是营养物质。

城市地区通常存在大量的排放物,例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这些排放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此外,城市环境中还存在土壤盐碱化的问题,土壤中的盐分含量超过植物所能承受的范围,也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的生理特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通常较差,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阻碍光线的透过,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其次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城市地区的空气中常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有害气体会进入植物体内,干扰植物正常的呼吸作用,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此外,高温环境下植物的呼吸速率会增加,容易引发内耗,加剧植物的生理损伤。

同时,城市热岛效应还对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城市地区的温度通常比周边地区高,导致一些适应较高温度的植物种群在城市中迅速发展,而一些对温度敏感的植物种群数量减少。

这种植物物种组成的变化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方面,由于物种的减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降低,容易被外界环境的变化所冲击;另一方面,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群数量过多,容易引发生态系统中的竞争现象,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

金佛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金佛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Key Words: soil fauna;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factors; fine scale; Jinfo Mountain
土壤动物作为陆生生态系统中最复杂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具有数量多、种类丰富、分布广等特点[1] 。 庞大的土壤动物群通过自身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土壤结构的塑造及发育、有机质分解、植物生长和养分 元素释放等生态过程中[1⁃3] ,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1] 。
金佛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 影响因素
杨光蓉1,豆鹏鹏1,马 瑜1,王红娟2,林敦梅1,∗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5 2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庆 401329
摘要:为探讨小尺度下不同微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 2018 年 10 月在金佛山西坡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样带内,对其凋落物层及腐殖质层两类微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及相应环境因子的测定。 此次调查共捕获地表 土壤动物 12381 头,隶属于 3 门 9 纲 22 目。 其中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长角虫兆目,个体数占比为 75.24%;常见类群为原虫兆目、愈 腹虫兆目、短角虫兆目、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个体数占比为 21.23%。 同时,土壤动物的密度( M)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H) 、Simpson 优势度指数( D) 及 Pielou 均匀度指数( E) 均表现为腐殖质层极显著高于凋落物层( P<0.01) 。 根据回归分析及冗 余分析结果发现,两类微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重要环 境因子为凋落物的总有机碳、碳氮比、湿度及 pH,而影响腐殖质层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为腐殖质的干重、总氮、总 磷、湿度、pH 及微生物生物量氮。 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不同微生境间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小尺度 下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环境因子;小尺度;金佛山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环境变化的加剧,植物群落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命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对环境保护的一些建议。

一、植物群落结构简介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包括种类组成、垂直分布和空间分布等几个方面。

在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的组成是最基础的,而不同的植物种类之间也存在协同和竞争关系。

植物的垂直分布则是指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高度,形成树冠层、乔灌层、灌丛层等多个生境层次。

而植物的空间分布则是指植物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如在河流两岸的不同分布、在山坡上的分布等等。

二、环境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环境变化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影响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气温的上升和降雨的减少让植物群落的类型和分布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

例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山上,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物种向上迁移,高山草甸向高山草原转化。

2.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城市化、农业、林业、畜牧等。

在这些活动中,林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大量开伐和人工培育导致了植物种类优势转化和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3. 污染物影响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与生长环境、土壤和大气污染物等相关。

常见的缺氧、酸化、营养元素失调等问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导致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三、保护和重建植物群落的建议为了保护和重建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生态功能。

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或半人工手段,使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通过植树造林和种植不同的植被种类,可以恢复植物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

2. 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对生态环境的变化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世界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北半球自北到南依次出现:寒带苔原→寒温带针叶
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次出现:苔
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理 想 大 陆 模 式
均 衡 大 陆 模 式
全球生态区划
联合国粮农组织,1999年,罗马
极地冻原
北半球自北到南依次出现:寒带苔原→ 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欧亚大陆中部和北美中部,自北向南依 次出现:苔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荒漠。
垂直地带性
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 的一定纬度和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 特征,植被垂性和垂直地带 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 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出现于中等程度干燥、较冷的大陆性气候地 区。这种草原在北美、南美和欧洲都有分布。
我国主要以内蒙古和大兴安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向西 逐渐过渡成荒漠。植被分层简单,以多年生的禾本科草类 占优势,其中以针茅属植物最为丰富,还有沙草科、豆科 等植物。有明显的季相变化。代表动物有高鼻羚羊、野驴、 骆驼以及小型的黄鼠、跳鼠、仓鼠等,北美草原上有草原 犬鼠、长耳兔、草原松鸡等。
我国只有高山冻原,分布在长白山和阿尔泰山西 部高山带。冻原的优势植物是多年生灌木、苔草、禾 草、苔藓和地衣,植被的高度一般只有几厘米。冻原 的典型动物有驯鹿、旅鼠、北极狐、北极黄鼠,在美 洲还有麝香牛、雷鸟和雪枭。
热带雨林
3.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度10℃之间的区域,全球可 分为三大群系。①美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亚马逊河流 域,面积最大。②非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刚果盆地一 带。③亚洲雨林群系: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附近岛屿、婆罗洲、伊里安及菲律宾群岛。向西可达缅 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向北经中南半岛可达中国的台湾、 广东及云南南部,向东南可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大陆的 东部。以龙脑香科植物为标志。④我国的热带雨林为北 方边缘,不很典型,分布于台湾、两广、藏、滇的南部。 群落中绞杀植物较多,但龙脑香科的种类不多。可分为 湿润雨林、季雨林、山地雨林三个植被亚型。

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环境污染具有广泛的影响范围,其中之一就是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降低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的伤害。

一、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环境污染能够对植物群落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环境污染的类型不同,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常见形式之一。

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下,植物群落受到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导致植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发生异常,生长受到影响。

此外,大气污染还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形式。

土壤污染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还会导致植物体内的营养元素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植物体态势变差,植株生长减缓。

3. 水污染水污染对植物群落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水污染会导致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水体中的植物开始枯萎甚至死亡。

此外,水污染还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得植物群落的整体结构产生变化。

二、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植物群落不仅受到环境污染对其结构的影响,同时也十分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对其功能的影响。

这里我们将讨论污染对植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1. 降低植被覆盖率环境污染会影响植物的种子萌发率、幼苗生长情况等生长阶段,从而导致植被覆盖率的下降。

这样可能会影响植物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植群的功能受到影响。

同时,植被减少还会导致地表的蒸发量增加,土壤变得干燥,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

2. 影响植物生长和分布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变化通常是环境污染对植物群落功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可以导致植物的生长周期、生理过程发生异常,从而使得植物群落的分布范围和生长区域产生变化。

探究城市化过程中植被覆盖的演变及其生态效应

探究城市化过程中植被覆盖的演变及其生态效应

探究城市化过程中植被覆盖的演变及其生态效应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植被覆盖的演变及其生态效应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植被覆盖的演变以及植被覆盖的生态效应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城市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道路和基础设施,这导致了植被覆盖的减少。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硬化道路覆盖了原本的植被,使得土地无法自然呼吸和排水,从而破坏了植被的生态系统。

此外,城市的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也会对植被造成污染,进一步影响植被的生长和覆盖。

二、植被覆盖的演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减少,植被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城市中的大面积草坪、公园和绿化带成为了主要的植被形式,而原本的森林、湿地和农田则被逐渐削减。

此外,城市中的植被多为人工种植的绿化植物,而自然植被逐渐减少。

这种演变导致了城市植被的单一性和缺乏生态多样性。

三、植被覆盖的生态效应植被覆盖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

首先,植被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植被能够吸收雨水并减少径流,起到了调节城市水循环的作用。

此外,植被还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形成“绿色屏障”,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此外,植被还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

然而,城市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也存在一些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的绿化工程和城市园林建设,增加了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提高了植被覆盖率。

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为植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一些适应城市环境的植物种类得到了繁衍和扩散。

这些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植被覆盖,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留和扩大绿地面积。

其次,推广生态建设理念,提倡绿色建筑和低碳出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此外,加强植被保护和管理,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衍。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城市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破坏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化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城市的扩张,原本生活在城市区域的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栖息地。

城市的建设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还导致了物种的迁移和灭绝。

许多野生动物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城市生活的鸽子、老鼠等物种。

这种物种的单一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造成了威胁。

此外,城市中的大量人工景观和非原生植被也限制了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中的公园和花坛往往种植了相同的植物,这使得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降低。

其次,城市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

城市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导致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紊乱。

例如,城市中的大量水泥和建筑物妨碍了雨水的渗透,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水质的恶化。

此外,城市中的污染物排放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汽车尾气、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空气和水的质量,使得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最后,城市化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的便利和舒适,但也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和精神压力等问题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

此外,城市化也使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减少,导致了“自然缺失症候群”。

研究表明,与自然环境接触可以降低人们的压力水平,提高身心健康。

为了减轻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城市规划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留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 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以种子越冬ຫໍສະໝຸດ 生物群落的结构 及影响因素
Raunkiaer 生活型被认为是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对 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
植物生活型可做为某地区生物气候的标志
生物群落的结构 及影响因素
生活型谱(biological life form spectrum)
Raunkiaer 将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生活型谱进 行比较,归纳出4种植物气候: • 潮湿地带的高位芽植物气候 • 中纬度的地面芽植物气候
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影 响因素
• 群落的结构要素 • 群落的时间结构(外貌与季相) • 群落的垂直结构 • 群落的水平结构 •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生物因素、干扰与平衡)
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一) 生活型(life form)
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The structure, form, habits, and life history of an organism. For plant, in particular morphologc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environments 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 特点也是相似的 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的结果
中国生长型类群(以植物体态划分)《中国
植被》(1980) :
Ⅰ 木本植物
⑴ 乔木 具有明显主干
⑵ 灌木 ⑶ 竹类 ⑷ 藤本植物 ⑸ 附生木本植物 ⑹ 寄生木本植物
生物群落的结构
Ⅱ 半木本植物
及影响因素
⑺ 半灌木与小半灌木
Ⅲ 草本植物
⑻ 多年生草本植物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集中迁往城市,并且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自然地理环境也遭受到了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既包括了正面的效应,也存在一些负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来论述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土地利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用地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

这导致了大量的农田、森林和湿地的消失。

农田的减少使得粮食产量减少,导致粮食供应紧张,对农村居民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森林和湿地的减少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破坏了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空气质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工厂、汽车和居民排放的废气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工厂排放的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此外,空气质量恶化也对城市形象和旅游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水资源城市化给水资源造成了双重压力。

一方面,由于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变得更加紧迫。

往往需要通过引水、蓄水等手段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

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水泥路面的增加和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雨水容易积聚,导致城市内涝的问题日益严重。

洪水的发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生物多样性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城市用地的扩大,大量的自然栖息地被破坏,很多物种失去了繁殖和生存的环境,致使物种数量减少,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工厂的污染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

农药和工业废水等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生物逐渐丧失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虽然城市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次生林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次生林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16 No. 1March 2021第16卷第1期2021年3月出版郑荧枫,李雪,万晓华,等.次生林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 16 (1): 23-28, 34. ZHENG Y F , LI X , WAN X H, et al.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cross different succession stages of secondary forest [J]. Jour ­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2021 , 16 (1): 23-28 , 34. DOI : 10. 19687/j. cnki. 1673-7105. 2021. 01. 004.次生林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郑荧枫二李雪打万晓华二邹秉章2,王思荣2,黄志群"(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福建上杭364205)摘要:本研究在亚热带地区选取了 5个演替阶段(4-5年、8-12年、18-22年、25-30年和 35-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不同林龄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 落结构特征,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真菌生物量、细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生物量和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均在8-12年林分 最高。

而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和真菌细菌比均在4-5年林分最高。

主成分分 析表明,4-5年林分和25-30年林分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林龄 林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

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修复方法

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修复方法

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修复方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给土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修复方法。

首先,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大量的土地被开发用于建设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

这导致了农田面积的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许多城市周边的农田被大规模开发,农业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农业生产能力下降,食物供应短缺。

同时,大规模建设工程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消耗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其次,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还表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方面。

城市化过程中,大片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原本生活在这些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许多动物只能适应城市环境,而野生植物因为缺乏适宜的生境而灭绝。

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害虫的增加、鸟类迁徙的中断等。

针对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修复方法。

首先,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土地的过度开发,保护农田和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在土地利用方面,可以采用集约化和多样化的模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面积的占用。

其次,应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留一定的绿地和自然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加强植被的种植,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还应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我们可以减少城市化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城市化与生态平衡的统一。

2024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人教A版高三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D.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2、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 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D.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3、【题文】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则该行星可能没有A. 大气层B. 液态水C.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D. 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4、下列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煤炭消费为主的状况已经改变B. 天然气消费量呈下降趋势C. 因消费量少于生产量,原油可以大量出口D. 水电生产呈增加趋势5、天岳幕阜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峰峦延绵湘鄂赣三省,最高峰海拔1596米,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如图)是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的一部分。

湖南省地处亚热带;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是:石山-苔藓地衣-草本-灌丛-针叶林-落叶林-常绿林。

据此完成 4-6题。

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 水分B. 光照C. 热量D. 土壤6、【题文】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环境质量一定比人口数量少的地区差B. 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呈正相关变化C.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严重破坏环境D. 现在人们已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并已开始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7、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 自然景观的差异性8、肩负着“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据此回答11题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时,能正确表示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N,122°25′W)的旗杆竿影(图中MM′所示)朝向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9、【题文】据天文学家推断:2012年将是太阳活动高峰期;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高峰期约是2001年前后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到达地球后容易产生“极光”10、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是欧洲著名的“医药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 ma i l : e d i t o r @j e e s c i . t o m
城 市 化 对 南 亚 热 带 常绿 阔 叶林 土 壤 生物 群 落 结 构 的影 响
符 方艳 L ,陆宏 芳
1 .中 国科 学 院华南 植物 园 ,广东 广州 5 1 0 6 5 0 ;2 .中 国科 学 院大 学 ,北 京 1 0 0 0 4 9
生态环境学 报 2 0 1 5 , 2 4 ( 6 ) : 9 3 8 — 9 4 6
E c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 / / www . j e e s c i . c o n r
( Hu a n g等 ,2 0 1 3) 。土壤 生 物作为 森林 地下 生态 系
南 亚 热 带 常绿 阔 叶林 土 壤 生物 群 落 结 构 的综 来自 影 响规律 尚未被揭 示 。
统最活跃的部分 , 对环境波动敏感性强 、 反应迅速 , 是森 林 生 态 系统 重 要 的结 构 与功能 单 元 和 研 究 森 林对干扰响应的理想生物类群 ( 王绍军和阮宏华 , 2 0 0 8 ;傅声 雷 ,2 0 0 7 )。 目前 ,关于 城市 化对 森林 生态系统 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特 征影 响的研究较 多 ( Z h a o 和G u o , 2 0 1 0 ;赵哲霞和郭恢财 ,2 0 1 0 ;陈 帅等 , 2 0 1 2 ) , 而对土壤动物的研究较少 ( 秦钟等, 2 0 0 9 ; 杨冬青和高峻 ,2 0 0 2 ), 联立两者的土壤生 物 综合 研究 则更 少 ( 李俊 生等 ,2 0 0 3),城市 化对
3 1 1 7 0 4 2 8 ) 基金项 目 :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项 目 (
生态系统是开放 的热耗散系统 , 其各种结构与 功能项 复杂的非线性 发展动态背后可能遵循统一 的生 物热 力学 自组 织规 律 , 如最 大 功率 原则( L o t k a , 1 9 9 2 a .1 9 9 2 b) 。生 态炯 ( E c o . e x e r g y)理论 方法 , 可 用 以度 量 生 态 系 统 的 生 物 热 力 学 组 织 程 度 和 健 康水平 ( J o r g e n s e n ,2 0 0 6 o 自提出以来 ,主要被 应 用 于 湿 地 和 水 生 生 态 系 健 康 评 价 的 研 究 ( L i b r a l a t o等 ,2 0 0 6 ;J o r g e n s e n ,2 0 0 7 ;Au s t o n i 等, 2 0 0 7 ;X u 等 ,2 0 1 l ;Mo l o z z i等 ,2 0 1 3) ;森 林 生 态 系统 的相关 研究 尚处 于起 步 阶段 ,现有 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植 被群 落结 构部 分 ( L u等 ,2 0 1 1 ;李 浩等 , 2 0 1 2 ;黄 柳菁 ,2 0 1 2) ,土壤 生 物群 落 的生 态 J 娴研 究 未见报 道 。 本 研 究分 析 了广 州市 城 区一 近郊 区 远郊 区梯度 上 ,南 亚 热带 常绿 阔 叶林 林 下土 壤微 生物 和 土壤动 物群落结构 , 并引人生态炯理论方法 , 综合量化各 土壤 生物 群落 的生 物热 力学 结构 水平 ,分 析揭 示 城 市 化 对 南 亚 热 带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土 壤 生 物 群 落 结 构
摘要: 以广 州市城郊梯度上存 留的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为对象 , 量化分析城市化对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 物 群落结构 的影 响 , 运用生态炯 ( E c o . e x e r g y) 理论方法 ,量化揭示 土壤 生物群落生物热力 学结 构对 城市化的综 合响应 规律。 结果显示 , 城市化对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方 向、速率 和机 制各 不相 同 , 可能 的影 响主要有 土壤含水率 、 铵 态氮 、 有机质 、硝态 氮以及草本层生物量等 。城市化会降低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 和生 态炯 ,并加剧干 、湿季差异 ;而适度的城市化干扰可增加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类群数和生态炯 ,并减少干 、湿 季的 差异。 综合而言 , 广州近郊和城区残留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生物群 落生态炯与结构炯值均高于远郊区的水平( 2 . 3 9 ~ 2 . 9 9
[ J ] . E c o l o g y nd a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5 , 2 4 ( 6 ) : 9 3 8 - 9 4 6 .
南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具有生物多样性高 、 生态 系统 服 务功 能强 和对 环境 变化敏 感性 高 的特 点 ,在 调解生态平衡 、 改善 自 然环境和保障区域可持续发 展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 彭少麟 ,2 0 0 3 ;Z h o u 等 ,2 0 0 6) 。华 南 地 区是 全球 南 亚 热带 常 绿 阔 叶林 重要分布区 , 但同时也是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先导区域 , 人 口密度高 、 经济活跃 、 城市化进程快。 量化揭示城市化对南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结构 与功 能的影响规律 ,是科学制定区域森林保育号 恢复策 略 、保障 区域 可持续 发 展 的前 提 ,具重 要现 实意 义
倍 )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土壤生物群落生态炯主要 由大型土壤动物贡献 ( > 6 4 . 4 1 %) ,而 中小型土壤动物则是结构炯 的主要贡
献者 ( > 5 0 . 0 0 %) ;不考虑生命周期 ,土壤微生 物对 于土壤生物群落生态炯与结构炯值 的做 贡献较小 。生态炯 理论 方法可 以 综合度量土壤生物群落 的自组织程度 ,但在具体计量 中受到权重因子的有限性制约 。
引用格式 : 符方艳 , 陆宏芳. 城 市化 对南 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 土壤 生物群落结构 的影 响[ J ] . 生态环境学报, 2 0 1 5 , 2 4 ( 6 ) : 9 3 8 - 9 4 6 .
F U F a n g y a n , L U Ho n g f a n g . E fe c t s o f Ur b a n i z a t i o n o n S o i l Co mmu n i t y S t r u c t ur e u n d e r S u b t r o p i c a l E v e r g r e e n Br o a d - l e a v e d Fo r e s t s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炯 ;结构炯 DOI : 1 0 . 1 6 2 5 8  ̄ . c n k i . 1 6 7 4 - 5 9 0 6 . 2 0 1 5 . 0 6 . 0 0 5 中图分类 号 :X1 7 1 . 1 : Q 9 4 8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5 9 0 6( 2 0 1 5)0 6 — 0 9 3 8 — 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