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读后感500字
《有的人》读后感范本(2篇)
![《有的人》读后感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9b4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有的人》读后感范本鲁迅先生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
他的文章犀利而又贬低世俗;他的为人,更是不言而喻。
如今,鲁迅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有的人》是当代着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年周年写的诗。
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那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与旧社会中那些反动统治者的丑态。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
有的人一生为人民着想,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有的人其在人民头上,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愿为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想流芳百世,却早已臭名昭着,有的人愿做野草,然而野草青青;有的人只为自己,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有的人甘为他人,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先生就是后者。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一株野草,有了他就有希望,他更是一位英雄,人民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拼搏着,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他抨击黑暗、追求真理,他用尖利的笔刺向敌人,用温暖的大手抚慰同胞们。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可贵精神将会世代相传。
既然鲁迅先生能为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们要牢记“鲁迅精神”,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范本(2)《有的人》是王小波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寻常人的故事,探讨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关系。
这篇小说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思考,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追求着金钱、地位和权力,把追逐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而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宝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追求的不是名利或权势,而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阿宝在自己的理解中,生活就是找个地方安稳下来,平平淡淡过日子,并且对世间的繁华与纷扰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
阿宝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对金钱的看法和行为举止都与常人不同。
比如,他在买车的时候并不追求品质和价格,而是以自身的喜好为出发点,追求的是乘车的舒适感和开心的心情。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读后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f8d1911711cc7930b716d3.png)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读后感今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但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的,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鲜明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因为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距离现在较远,社会背景也不同,考虑到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所以开课伊始,我先引入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形,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然后,我让学生默读诗歌,交流有的人分别指哪两类人?由于课前预习得比较充分,加上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有的人分别指的是反动统治者和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紧接着,紧扣对比写法,让学生同桌合作,找出全诗总共出现了几次对比,然后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体会。
学生立刻投入到紧张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先读后分析,有的先发表看法再同桌对读,总之都积极地动了起来。
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准确找出了文中出现的四次对比,接着通过逐次分析、随文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和多种形式的朗读,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完全调动了起来,我又适时抛出问题:小组合作,反复朗读第一小节,并说一说两个活和两个死该如何理解。
各个小组马上行动起来,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小组成员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参与了其中几个小组的.讨论,认真聆听了孩子们的理解,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就适当地加以点拨,帮助其找准方向,深入思考。
很快,全班交流的时间到了,第一组的代表进行汇报,她说:我认为第一个活指的是反动统治者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他们已经死了;第二个活指的是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甘愿为人民做牛马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然后,我又请了第二组的代表进行汇报,他说:我认为第一个活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的鄙视、轻蔑;第二个活则是对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的赞美。
有的人 读后感
![有的人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96095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9.png)
有的人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有的人》,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书中讲述了许多不同的人物故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经历,但他们之间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有的人”。
这些“有的人”并不是指那些成功的人,而是指那些在生活中默默无闻却依然坚守初心、热爱生活的人。
他们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可能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帮助。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做李大爷的故事。
李大爷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他一生都在自己的田地里辛勤劳作,但他却总是乐观向上,乐于助人。
每当邻居有困难的时候,李大爷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有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他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观,平凡的生活同样可以有着丰富的内涵。
除了李大爷,书中还有许多其他“有的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
有的人可能是一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默默奉献;有的人可能是一名医生,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默默坚守;有的人可能是一名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默默付出。
这些“有的人”或许并不出名,但他们的善良和努力却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有的人”所代表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名利和物质,却忽略了“有的人”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那些默默无闻却坚守初心的人,学会尊重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学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希望能够坚守初心,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帮助。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的人”,世界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的人》读后感(通用11篇)
![《有的人》读后感(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3b44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c.png)
《有的人》读后感(通用11篇)《有的人》读后感篇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的人》这首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先生死去的一道诗,读了这首诗我,感慨万千。
是啊,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在人们心中,这不是鲁迅的写照吗?他虽然死了,但是他却永远的被人们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鲁迅这一生都在为人民着想,连他的遗言都是“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连他死了都不让人们沉浸在对他的悲伤之中,可见鲁迅有多么伟大。
有的人,身体苟活而灵魂已死,而有的人,身体已灭但是精神不灭。
鲁迅,不就是属于后者吗?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献身,捍卫他人利益,虽死犹生,永垂不朽!鲁迅,他是人民的公仆,为解放人民而战斗的战士!他死的是肉体,而他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已在所有的中国人心中永驻!他是一位英雄,一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英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记住他的名字!《有的人》读后感篇2《有的人》这篇__写了两种截然不一样的人,也写了他们对待人民的态度,最后写了人民对他们的看法,态度和他们的下场。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全文用了比较的手法,先反后正,让__更加鲜明生动。
而且写出鲁迅和那些为人民而奉献一生的革命者,他们宁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品质。
让我们佩服不已。
读了这篇__,我领悟到:做人,要真诚懂得为他人奉献,这样你会流芳百世。
如果做自私,欺软怕硬的人,那你会遗臭万年只要你对他人尊敬,礼让,那他也会尊重对你的。
如果你觉得这样做很吃亏,很难,那你就永远体会不到奉献的快乐,永远得不到别人看你那坚定的目光,要相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你想让别人在你死后还惦记你吗?你想让有的人提起你的名字的时候感到自豪吗?你想不把名字刻入石头也不朽吗?那就用你自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忙他人。
我想这首诗就应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看一下,让那些为了势力,名誉,地位而失去本质的人改过自新。
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8篇】
![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90140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8.png)
【导语】一个爱读书的人,必然有开阔的视野、有丰富的知识、有高远的志向。
一个爱读书的人,必然知书达理、颇有风度、充满力量。
读书有太多的好处,有些是现在我们就能感受到的,而有些是要到长大后、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读后感频道!【篇一】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史记》这本书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不敢说我真正的读过它,我只能说我浏览过这本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有130篇,记载了皇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
《史记》以客观的角度来记事,“不虚美,不隐恶。
”是司马迁能写好这本书的关键。
他敢于用笔写出汉武帝的迷信鬼神等缺点,是作为一位史官最可贵的精神。
司马迁受尽折磨,用了二十七年在狱中写出了《史记》。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承受了他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作为一个史官,他放下自己的情绪,他是一个正直的记录者;作为一个作家,他写出经久不衰的绝美好作。
《史记》不是只有实用价值,《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一个个真实,生动,性格鲜明。
比如:《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和聂政,有着刺客的精神;《魏公子列传》中侯赢和朱亥,表露出市井人才的才智侠义;《陈涉世家》里陈胜和吴广,尽显起义英雄的豪情壮志,书中的帝王将相,市井之民写得活灵活现,看完之后回想一番,就像是电影一般的展现出来。
书中我最爱看《陈涉世家》,陈涉只是个种地的农民,但他不同于其它的壮丁,他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醒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那种敢于打破陈规,不怕列强的精神让我佩服。
书中司马迁也给予陈涉高度的赞扬,这是在史记中少见的片段。
最后成为了皇帝的汉高祖刘邦也安置了三十户人家看守陈涉的坟墓,定时杀牲祭祀他。
可见,无论在是谁的眼中,陈涉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篇二】读后感500字优秀作文《寄小读者》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它就像一位最私密的知心朋友,时刻陪伴在我身边;又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讲做人的道理、讲有趣的故事、教我写作的技巧。
读后感700字初中(11篇)
![读后感700字初中(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3803a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32.png)
读后感700字初中(11篇)读后感700字初中(精选11篇)读后感700字初中篇1生活在等级森严,典型的封建国家,而又脱离保守派立场倾向于民主与自由的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将他的笔锋重重指向了封建专制。
一个婴儿诞生了,但是他很不幸。
因为他身体上有许多缺陷---驼背、独眼、跛脚,但更不幸的是他出生在法王路易十一统治的黑暗时期,他被遗弃了。
在偶然间被副主教收养。
虽然他身体残疾,但心灵纯洁,虽然他外表丑陋,但对爱斯梅拉达付出了崇高的爱。
他就是卡西莫多,一个美与丑都在自己身上闪光的人,他让我看到外在丑和内在美的鲜明对比,让我不得不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说到爱斯梅拉达,她是个能歌善舞的善良女孩,她的歌舞打动了副主教的心,她的美让弓箭队长夏托佩尓臣服,他们都想得到她。
副主教用尽了手段,但都没有得逞,当他知道爱斯梅拉达与夏托佩尔约会时,出于嫉妒,他刺伤了民队长并嫁祸给爱斯梅拉达。
这讲的不仅是对爱斯梅拉达的争夺,似乎也暗示着教廷与王室的明争暗斗,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悲惨命运:只要与教廷对立,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亡。
教廷害人不浅,但王室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故事吧!卡西莫多受审了,审判官是孚罗韩.巴尔倍第昂,这个权威的审判官是个聋子,为了掩饰自己是个聋子,每次审案前,都会了解犯人的一切,他就像当时的社会,那个极力掩饰自己弱点与错误的社会。
可笑的是,他审问的是同样耳聋的卡西莫多,面对审判官早已预备好的问题,他有的只是沉默,自作聪明的审判官,以为他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又接着问了两个问题,并让书记官把卡西莫多的回答记录下来,因而引起了一场爆笑,他为了博得观众的尊敬,又继续严厉审问,结果欲盖弥彰。
孚罗韩巴尔倍第昂代表着统治阶级他们只凭自己感觉行事,视人民生命如草木,可见当时统治的黑暗。
而当时的人们就如卡西莫多,根本不只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跪在那儿等待着统治者给他生或死的权利,这件事看起来看起来级可笑,但是对当时的人民来说这更可悲。
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
![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b6a1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f.png)
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臧克家现代诗《有的人》读后感5篇_读后感《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有的人读后感【一】我平时对一些诗歌就特别缺乏灵性,但是,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却令我受益匪浅,印象极其深刻。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去十三周年而写的,《有的人》整首诗结构简洁,题目新颖特别。
而且,通过写两种不同的人的对比,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话是在诗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节。
原先,我还不太明白意思,后来我终于明白了:有的人躯体还活着可是他的心已经死了这表达出了对这种人的鄙视有的人虽然躯体已经不在了,可是他们的精神还没有消失,是永存的,这又表达了对这种人的赞美。
鲁迅先生用自己那支”武器”;揭露了反动派种种的罪恶、坏事,可是他却没有被吓倒,而是继续写作。
令反动派害怕,老百姓安心地生活。
这不正是诗中所写的:”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生活。
”;在他的心里永远没有”退缩”;只有”向前”;。
鲁迅先生愿意帮助所有困难的人。
愿意做一株小小的野草,让人们烧尽,长出能绿的小草,使大地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鲁迅将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人民和社会。
这就正如诗中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做马。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地下的或烧。
”;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啊!他,是一头耕牛;他,是一株野草;他,更是一位英雄.他,见证历史巨变;他,目睹风起云涌;他,更重燃了中国人上进的心火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有的人》读书心得
![《有的人》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43b7b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0.png)
《有的人》读书心得
读完《有的人》,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讲述了不同人生轨迹的人们,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书中提到了一些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勇敢面对。
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是如何应对困难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选择沉沦,有的人选择奋起。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选择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人生中的成功和失败。
有的人在失败中放弃,有的人在失败中奋起。
这让我明白了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同样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前行。
通过阅读《有的人》,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需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前行。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加勇敢和坚定。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dc37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5.png)
《有的人》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让人觉得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
然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明是一位十岁的男孩,他在班级中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
他不喜欢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加课堂上的互动活动。
每当我提出问题时,小明总是默不作声,始终保持沉默。
刚开始,我以为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于是尝试给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希望他能够逐渐融入班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小明并不是因为内向而选择沉默,而是因为他对学习缺乏兴趣。
在一次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对知识点的理解。
其他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自己的创意和独特见解,而小明却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在纸上写着几个简单的词语。
我感到有些失望,但我没有责怪他,而是决定私下与他谈谈。
在与小明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并不是因为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对知识感到枯燥乏味。
他觉得学校的学习内容缺乏乐趣和挑战,所以才会对学习产生反感。
在听完他的诉说后,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试着让小明对学习重新燃起热情。
我开始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明的注意。
我引入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例如游戏化学习、实地考察等,让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还不断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逐渐地,小明开始展现出了他的潜力和优势,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通过与小明的接触和教学实践,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不同的方式和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
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梦想和目标。
《有的人》读后感
![《有的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23a0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a.png)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读后感》读了《有的人》这首诗,我感触颇深。
诗中通过两种“有的人”的对比,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吧。
我家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门口有个卖水果的阿姨。
她总是一脸笑容,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每天早上,她都会早早地出摊,把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
那些水果在她的摆弄下,仿佛都变得格外诱人。
有一次,我去她那儿买苹果。
我挑了几个,拿在手里感觉不太满意,正准备放下重新挑。
阿姨看到了,笑着说:“孩子,别着急,慢慢挑,挑到满意的为止。
”她的语气特别温和,让我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我又仔细地挑了几个,称完后发现钱没带够。
我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一下子红了。
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说:“没事,孩子,先拿去吃,下次再给也行。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动。
这位阿姨就是那种“给人民作牛马”的人。
她的生意之所以一直很好,不仅仅是因为她卖的水果新鲜,更是因为她的善良和热心。
她总是为顾客着想,哪怕自己吃点亏也不在乎。
还有一个人,是我们小区的一个物业管理人员。
每次我们找他解决问题,他总是一脸不耐烦,推三阻四。
有一次,我家的水管漏水了,找他来帮忙。
他过来看了一眼,说:“这得你们自己找人修,不归我们管。
”然后就扬长而去。
后来还是我们自己花钱请人修好的。
这个人就是诗中所说的“骑在人民头上”的那种人。
他只想着自己轻松,不愿意为业主们办实事。
对比这两个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地位高低、财富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真心为他人付出,是否能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卖水果的阿姨,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商贩,但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而那个物业管理人员,虽然有着一定的权力,却因为他的冷漠和自私,让人讨厌和反感。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消防员、警察,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保护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些默默奉献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传递着温暖和爱心。
《有的人》读后感(2篇)
![《有的人》读后感(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5dfa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c.png)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愿做“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我讨厌和痛恨欺压人民的人,作威作福。
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和反动派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告诉了我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是多么地可耻。
谁会愿意做这种人呢?这种虽生犹死的人我们痛恨,那种虽死犹生的人我们赞美,他们的精神会使我们永远不忘,流传一代又一代。
他,就是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人们,我们热爱他,赞美他,感谢他,他们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使我们也能够做一个像鲁迅一样虽死犹生的人,使人民也时时刻刻为我们而想。
让我们都学习鲁迅先生,做一个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抨击黑暗社会,热爱人民,有价值的人吧!我们要学习第二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有的人》读后感(2)《有的人》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以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描述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
书中的主人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他有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有时又充满希望和勇气。
这使我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挣扎,使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本书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主人公有时会遇到坏人,受到伤害和欺骗。
而有的人则表现出自私和冷漠,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的痛苦。
然而,这本书也给予了我希望。
即使在困难和挣扎中,主人公也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寻求和追求。
他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获得支持和理解,从而克服了困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通过阅读《有的人》,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和梦想。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有些人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有些人则可能选择逃避。
总之,这本书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并启示我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它提醒我要善待他人,给予别人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c749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b.png)
《有的人》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可能比较难教,也有的学生可能比较优秀。
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进行了一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更好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首先,我想谈谈遇到困难学生的情况。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或者在行为表现上有点问题。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第一反应是尽量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和家长一起配合,共同努力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另外,我也会尝试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让这些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这些原本困难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进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接下来,我想说说遇到优秀学生的情况。
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是学习比较突出的,总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励他们不要骄傲自满,而是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学习上保持热情和动力。
同时,我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这些优秀学生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一直能够表现出色,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的来说,在这次教学反思中,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的责任就是要发扬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教育下茁壮成长,获得更好的未来。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共同进步。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8ea8b5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f.png)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
《有的人》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
它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描
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作者生动
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在这个过程
中所经历的挣扎和成长。
在书中,主人公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辛苦和挫折,也体验了成功和失败的滋味。
他的
故事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同时也让人深思,在这个社会中,究竟
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金钱?地位?还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画面,
在这个社会中,有的人因为机遇和努力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因
为各种原因陷入了困境。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人感到心痛,也让人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社会?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那些处于
困境中的人?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处世态度。
我
意识到,成功并不仅仅是金钱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对
他人的关爱。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也要关心那些
处于困境中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社会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积极地面对困难,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也会更加关心他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f340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9.png)
《有的人》教学反思在教授刘德华的《有的人》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意识到自己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并更加明确了一些改进的方向。
首先,在歌曲的内容理解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歌曲中的意象和情感没有深入理解,导致他们在演唱时无法真正表达出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歌曲文本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歌词的意义、情感和意象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体会和传达歌曲的情感。
其次,在情感表达的引导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演唱时表现得过于平淡,没有能够真正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强调情感的培养和表达。
可以通过情感导入、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演唱中能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
同时,我也需要提供一些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此外,在演唱技巧的指导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演唱时缺乏一定的技巧和变化,导致演唱效果不够出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演唱技巧的培养。
可以通过音准、节奏、咬字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同时,还可以通过声音的运用、音色的变化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演唱风格,使他们在演唱时能够更加出色地展现自己的特点。
最后,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十分重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
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歌曲学习中来。
此外,我也会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歌曲理解、情感表达、演唱技巧教学和学生参与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歌曲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cbd9b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c.png)
有的人读后感200字
《活着》是一部由余华所著的小说,讲述了在中国大陆的一个
小村庄里,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
小说以福贵的儿子福子的
视角展开,以福子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和追忆,勾勒出了一个普通农
民家庭在动荡年代中的苦难与坚韧。
读完《活着》,我深受触动。
小说中的福贵一生经历了无数的
磨难和折磨,他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尊严,但是他依
然坚韧地活着,不放弃生活的希望。
他的坚韧和顽强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福贵的经历,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关
键是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
福贵的一生虽然充满了
苦难,但是他依然在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希望,这让我明白了人生
的意义不在于遭遇了多少挫折,而在于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坚
强地活着。
同时,小说中对中国农村的描写也让我深有感触。
在那个年代,农民的生活是极其艰辛的,他们要面对自然灾害、政治运动、家庭
矛盾等种种困难,但是他们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通过福贵的故事,
我更加珍惜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更加理解了中国农民的不易。
总的来说,《活着》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小说,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通过福贵的坚韧和顽强,我也更加坚信只要我们乐观面对生活,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的人》读后感
![《有的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776b5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7.png)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读后感》读完《有的人》这首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生活中来回穿梭。
诗中那些鲜明的对比,那些深刻的洞察,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眼前走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看似简单的语句,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像是一把重锤,敲打着我的心灵。
这让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人。
他是我们小区的一位老人,大家都叫他李大爷。
李大爷已经年逾古稀,头发花白,背也驼得厉害,但他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光芒。
李大爷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然后在小区里慢慢地散步。
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却坚定有力。
他总是穿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中山装,衣服虽然旧了,却干净整洁。
记得有一次,小区的垃圾桶不知为何倒了,垃圾撒了一地。
路过的人们或是捂着鼻子匆匆走过,或是抱怨几句便离开了。
而李大爷看到这一幕,却毫不犹豫地走过去。
他弯下腰,用他那瘦弱且布满皱纹的手,一点一点地把垃圾捡到垃圾桶里。
他的动作很慢,却十分认真,仿佛在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汗水从他的额头滴落,他也顾不得擦一擦。
旁边有人劝他:“李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别管这些了,等物业来处理吧。
”李大爷抬起头,笑着说:“这垃圾在这儿多影响大家啊,我能做一点是一点。
”那一刻,我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一丝的抱怨,只有对能为大家做点事的欣慰。
平日里,李大爷也总是乐于助人。
谁家的孩子没人照看,他会帮忙照看一会儿;谁家的东西坏了,他也会帮忙修理。
他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用不完的热情。
小区里有一个小花园,以前杂草丛生,很少有人愿意去那里。
李大爷却主动承担起了打理花园的任务。
他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在花园里忙碌,除草、浇水、施肥。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花园里渐渐开满了鲜花,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
每当人们走过花园,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一番,赞叹不已。
而李大爷看到大家的笑容,总是笑得比谁都开心。
《有的人》读后感
![《有的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9042b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0.png)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读后感篇1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他的作者臧克家。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这首诗却令我受益匪浅,印象极其深刻。
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的观点。
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第二、第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我们应该保留那种无私奉献,懂得爱护别人的精神品质。
也要学习善待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有的人》读后感篇2鲁迅先生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
他用讽刺都手法来写旧社会的事情。
如今,鲁迅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有的人》是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年周年写的诗。
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那自我献身精神与旧社会中那些反动统治者的囧态。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
有的人一生为人民着想,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有的人其在人民头上,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愿为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想留在世上,却早已臭名远洋,有的`人愿做野草,然而野草青青;有的人只为自己,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有的人甘为他人,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将会世代相传。
我们要牢记“鲁迅精神”,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篇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七年级《有的人与众不同》读后感
![七年级《有的人与众不同》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5892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2.png)
七年级《有的人与众不同》读后感
标题:《有的人与众不同》读后感
在阅读了七年级的课文《有的人与众不同》之后,我深感震撼。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同人群,让我们更加理解和接纳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人。
首先,这篇课文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优点。
尽管我们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其他方面我们可能比别人更有优势。
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特别之处,而不是盲目地模仿或羡慕他人。
其次,这篇课文也让我明白了尊重差异的重要性。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不同的性格、习惯、观点和生活方式。
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不同就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而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接纳他们的差异。
最后,这篇课文让我深刻理解到,我们应该勇敢地做自己,无论别人怎么看,都应该坚持自我,活出自己的特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的来说,《有的人与众不同》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明白,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我们都应该有包容和尊重的心态,接受并欣赏每个人的与众不同。
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追求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不仅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有的人》读后感
![《有的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67bd6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4.png)
《有的人》读后感《有的人》是一本让人思考人生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揭示了人生的种种痛苦和困惑,同时也给予读者对于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整个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丰满,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节和人物的对话来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令人深有感触。
读完这本小说,我不禁陷入对人生的思考。
小说围绕着主人公阿擦的生活经历展开,他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饱受痛苦和困扰的人。
他患有心理疾病,对于生活的种种痛苦和困惑让他感到无助和绝望,但他依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努力寻求解脱和成长。
小说中提到的“有的人”,指的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痛苦和挫折,但依然坚持积极面对困难的人。
阿擦就是这样一个“有的人”。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痛苦,但依然保持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阿擦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我们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书中有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生活可以是苦难的,甜美的,美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它永远是不确定的。
”这句话让我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变数,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无法控制一切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小说中的阿擦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和痛苦,但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困苦所打败。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阿擦说道:“我不想做一个消沉的人,我想去向往的地方。
”这句话展示了阿擦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很多“有的人”,他们饱受痛苦但依然乐观向上,他们善于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和美好,并为之努力奋斗。
阿擦就是这样一个“有的人”,他的坚持和努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勇气。
通过阅读《有的人》,我明白了坚持乐观向上的重要性。
人生中有时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够找到力量和希望。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唯一能说服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抱怨和埋怨,而是要学会积极面对,从中找到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有的人有感400字《有的人》读后感
500字
读有的人有感400字《有的人》读后感500字
读有的人有感400字篇一:读有的人有感
“人固有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啊,有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得有价值,轰轰烈烈,有的人却死得毫玩意义,比鸿毛还轻。
这是我读完这首诗的最大感悟。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这世上的两种人:一种人虽然死去了,但精神永驻,虽死犹生;一种人还活着,却活得没有思想,好比是行尸走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与他们对生活不同的言行,不同的态度,导致了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虽死犹生的人一心只知无私奉献为民族奋斗,为大众服务。
最后广受人民的爱戴。
行尸走肉的的无情地鞭挞人民,剥削人民,危害人民,一心只追求名利,他们已经没有了活着的意义。
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毛泽东,鲁迅,雷锋、、、、、、”有多少人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这些人的一系列的壮举是那么的高尚,是我以及广大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诵读这首诗,“俯乎甘为孺子牛”的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仿佛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不禁热泪盈眶。
这些人就好比是花丛里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一头田地里刻苦的耕牛;一棵支起民魂的大树。
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这也就是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有的人》给我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