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格式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831002拨叉

课程设计831002拨叉

本科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机械制造工艺规程CA6140车床拨叉设计,型号831002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年级09 专业机电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目录任务书序言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1 零件的作用 (1)1.2 拨叉的技术要求 (1)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2)第2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 基面的选择 (3)2.3 制定工艺路线 (3)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2.5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第3章夹具设计 (18)3.1 问题的提出 (18)3.2 夹具设计 (18)3.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8)3.4 定位误差分析 (19)3.5 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19)第4章结论 (20)参考文献 (21)第1章 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该拨叉应用在CA6140型车床变速箱传动轴上的换档机构中.该拨叉头以Φ25mm 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螺钉经螺纹孔M22mm 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两齿轮之间.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手柄,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壁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拨动三联滑移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变档位,从而改变车床主轴的旋转速度.该拨叉是在停车时用于换档的,承受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较小,因此零件应具有的强度和韧性均不高.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Φ25H7、锁销螺纹孔M22×1.5mm 、拨叉长槽,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予以保证.1.2 拨叉的技术要求表1 拨叉零件技术要求加工表面尺寸偏差(mm) 公差及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µm )形位公差(mm)长槽侧面11.0016+ IT11 3.2长槽底面 15.008+ IT12 6.3拨叉脚两端面 055.0055.012+- IT11 3.2拨叉脚内表面 3.0060+Φ IT12 3.2 M22×1.5mm 螺纹孔到大槽外侧 03.0.44-IT12Φ25mm 孔 021.0025+Φ IT7 1.6 M22×1.5mm 孔该拨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了实现换档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较高的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021.0025+Φmm 的垂直度要求为0.1mm.为保证拨叉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改换档位准确,拨叉用螺钉定位.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得较合理.1.3 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设计“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设计“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设计“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设计“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内容: 1.零件图 1张2.毛坯图 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4. 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 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设计要求:1、根据的车床拨叉图纸要求,制定加工方案。

2、正确选择零件的材料,并按图纸要求正确选择零件的各种基准尺寸。

3、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设计进度:第一周:确定题目,收集材料。

第二周:了解车床拨叉的加工工艺及机床加工,为下步制定工艺做好基础;第三周:按照上一阶段工作所得的知识完成所有零件的工艺规程;第四周:根据零件工艺要求选择机床、刀具、夹具、工件安装、量具等;第五周:根据要求绘制图纸及论文的撰写,打电子稿;第六周:经老师检查后修改毕业论文;第七周:打印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第八周:进行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6月12号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序,工艺,工步,加工余量,定位方案。

目录摘要 (3)1.零件的分析 (5)(1) 零件的作用 (5)(2) 零件的工艺分析 (5)(3) 零件的尺寸图 (6)2.工艺规程的设计 (6)(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2) 基面的选择 (7)(3) 制定工艺路线 (7)(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5) 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3.夹具设计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分析资料 (13)13(3) 确定结构方案 (14)(4) 设计制定家具主要技术条件 (14)4.总结 (2)【5.参考文献 (26)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专业班级数控技术层级专科形式函授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波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1 年3 月10 日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姓名:日期: 2011年3月27日摘要CA6140车床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和其他零件配合,在改变转速的时候承受轻微的载荷,所以加工时应该保证本零件的重要工作表面符合技术要求。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因此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所以先把加工φ25孔的表面和孔精加工出来,再以它为精基准加工别的面,例如铣φ60孔和端面、铣槽等。

同时,在设计夹具时候要考虑定位基准和加紧机构。

在设计中长销限制4个自由度、支撑钉限制1个和侧板限制1个;螺母和心轴配合用来加紧零件,开口垫片可以实现大批量和中批量的生产。

关键词:定位元件加紧机构定为基准自由度CA6140车床拨叉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目录1前言……………………………………………………………………………2. 设计的目的……………………………………………………………3. 零件的分析……………………………………………………………3.1 零件的作用…………………………………………………………3.2 零件的工艺分析……………………………………………………4. 工艺规程设计…………………………………………………………4.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1.1 铸铁……………………………………………………………4.2 基准的选择………………………………………………………4.3 制造工艺路线……………………………………………………4.3.1 切削力…………………………………………………………4.3.2 刀具磨损与刀具的耐用度………………………………4.3.3 切削用量……………………………………………………5. 箱体的技术要求……………………………………………………6. 夹具设计………………………………………………………………6.1 夹具的作用…………………………………………………………6.2 问题的提出………………………………………………………6.3 夹具的设计……………………………………………………… 7小结…………………………………………………………………………致谢………………………………………………………………………………参考文献………………………………………………………………………1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及程序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图》等)。

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本科学位论文

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图1-1 工件零件图目录1、零件的分析 (4)1.1.零件的作用 (4)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5)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5)2.1. 选择毛坯 (5)2.2.确定毛坯加工余量 (5)2.3确定铸件毛坯尺寸 (6)2.4 绘制毛坯图 (7)3、工艺规程设计 (8)3.1. 基面的选择 (9)3.2.制定工艺路线 (9)3.3工序设计 (11)3.4.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13)4、夹具设计 (20)4.1、问题的提出 (20)4.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 (21)4.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1)4.4、定位误差分析 (23)5、总结 (23)6、参考文献 (24)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零件左边的Φ14孔与操纵机构相连,右边的Φ4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或滑移齿轮接触。

通过操纵机构,使拨叉拨动齿轮变速。

为了便于定位加工,两零件的毛坯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1.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ZG45,该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作条件。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车床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大学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车床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大学论文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车床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班别:14机械3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6.12.12目录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1.1拨叉的用途 (3)1.2拨叉的技术要求 (3)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4)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三维建模简图 (4)2.1选择毛坯 (5)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5)2.2.1 公差等级 (5)2.2.2 铸件重量 (6)2.2.3 、零件表面粗糙度 (6)2.2.4、机械加工余量 (6)2.2、绘制铸件毛坯简图 (7)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8)3.1定位基准的选择 (8)3.1.1 粗基准的选择 (8)3.1.2 精基准的选择 (8)3.2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3.3 工序集中与分散 (9)3.4 工序顺序的安排 (9)3.5 确定工艺路线 (9)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6、夹具的设计 (17)7.、参考文献 (20)8、设计的感想与体会 (21)9、附件:毛坯图、零件图、夹具装配图、工序卡、工艺过程卡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在我们学完了了大学的全部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对我们毕业之前对所学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在大学四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行一次适应性的锻炼。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给以指导。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对于拨叉831005采用HT200,铸造工艺优点:1)适用范围广2)铸造法能采用的材料广3)成本低廉、综合经济性能好、能源、材料消耗及成本为其他金属成形方法所不及的。

1.1拨叉的用途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2孔上端面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2孔上端面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CA6140车床拨叉加工工艺及铣φ22孔上端面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目录序言 .................................................................................................................................................. 2 1 零件的分析 (3)1.1零件的作用 ......................................................................................................................... 3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 3 2 工艺规程设计 .. (4)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2.2基面的选择 ......................................................................................................................... 4 2.3制定工艺路线 ..................................................................................................................... 4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7 3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 (9)3.1粗铣φ22孔上端面 ........................................................................................................... 9 3.2扩φ22孔 .......................................................................................................................... 9 3.3精铣φ22孔上端面 ........................................................................................................ 10 3.4精铰φ22孔 .................................................................................................................... 10 3.5粗镗、半精镗φ55孔 ..................................................................................................... 10 3.6粗镗、半精镗73孔 .. (11)3.7 钻8M 螺纹孔、攻8M 螺纹、钻8 锥销孔 .............................................................. 13 3.8铣断 .................................................................................................................................. 14 4 夹具设计. (15)3.1问题的提出 ....................................................................................................................... 15 3.2夹具设计 ........................................................................................................................... 15 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机械设计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

机械设计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

机械设计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1. 概述拨叉是一种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它通过改变齿轮的位置来实现不同齿轮之间的啮合和分离。

在机械设计工艺学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对拨叉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2. 设计要求根据任务要求,我们需要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 拨叉应具有高强度和刚性,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承受外部负载。

- 拨叉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 拨叉的制造成本应尽可能低,并且易于加工和安装。

3. 设计过程3.1 材料选择为了满足高强度和刚性的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作为拨叉的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并且易于加工。

3.2 结构设计拨叉通常由一个主体和两个插入物组成。

主体是一个U形结构,插入物则用于与齿轮进行啮合。

我们需要确保插入物的形状和尺寸与齿轮的齿向和模数相匹配,以实现良好的啮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拨叉的强度和刚性。

为了增加拨叉的强度,可以增加主体和插入物的截面积,并且在关键部位增加加强筋。

为了提高拨叉的刚性,可以增加主体和插入物之间的连接点,并且使用较厚的材料。

3.3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拨叉的耐磨性,我们可以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镀铬、氮化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形成一层硬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的表面层,从而减少磨损和摩擦。

3.4 制造成本控制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合理选择材料:选择价格适中且易于加工的材料。

- 精细设计:通过精确计算和优化设计来减少废料率。

- 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将各个工序合理排布,以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 自动化生产: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

4. 结论通过本次机械设计工艺学课程设计,我们对拨叉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和制造成本控制。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拨叉具有高强度、刚性和耐磨性,并且能够在机械传动系统中正常工作。

拨叉的设计是机械传动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拨叉的工艺设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拨 叉 的 工 艺 设 计 概 述
03 拨 叉 的 机 械 加 工 工

05 拨 叉 的 工 艺 设 计 优

02 拨 叉 的 毛 坯 制 造 工 艺
04 拨 叉 的 装 配 工 艺
电火花加工:用于加工复 杂形状的工件,如模具、 电极等
精加工工艺的选择需要考 虑工件的材料、形状、精 度要求等因素
热处理工艺
目的:提高拨叉的硬度和耐磨性
工艺流程:加热、保温、冷却
加热方式:电加热、燃气加热、感应加热等
保温时间:根据材料和工艺要求确定
冷却方式:空气冷却、油冷却、水冷却等
热处理后的效果:提高拨叉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机械 性能
检查材料:确认材料是否合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准备工具:准备所需的装配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 清洁零件:确保零件表面清洁,无油污、锈蚀等 检查图纸:确认装配图纸是否正确,是否与实际产品相符
装配过程
准备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
切割加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切割和加工
装配顺序: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装配,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 检验与调整:对装配好的拨叉进行检验和调整,确保其性能和精度达到设 计要求
粗加工设备:车 床、铣床、钻床、 攻丝机等
粗加工材料:钢 材、铝材、铜材 等
粗加工精度:根 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控制在 ±0.1mm以内
精加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艺
精加工工艺包括:车削、 铣削、磨削、电火花加工 等
车削:用于加工圆柱面、 圆锥面、螺纹等
铣削:用于加工平面、沟 槽、台阶等

学士学位论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学士学位论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机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13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6年9月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机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131本组学生姓名本组学生学号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编制给定零件的工艺规程1)零件的工艺分析,并抄画零件图;2)选择毛坯制造方法,确定毛坯余量,并画毛坯图;3)确定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选取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每组至少初定两种工艺路线方案,并最终确定一种优化方案);4)根据最终确定的工艺路线方案,填写机械加工过程卡片;5)每人至少详细设计两道工序内容,进行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计算,并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针对两道重要工序进行夹具设计或一道重要工序设计两套方案)1)根据工序内容的要求,确定夹具的定位和夹紧方案;2)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夹紧力的计算;3)夹具总体设计。

绘制夹具总装图,拆画夹具体零件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的基本理论、计算过程、设计结果)、参考资料等。

4、学生需提交材料:1)零件图1张、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套(不同工艺方案)、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3)机床夹具总装图2张、机床夹具零件图2张(不同夹具方案或不同夹具)4)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详细说明本组成员分工,要求40页以上,Word排版打印)指导教师签字:第五组组员分工及排序组员:分工:一:任伟、荣恰、岳研负责制定第一条工艺路线方案二:李磊、王玉龙、吴宇轩负责制定第二条工艺路线方案三:每位组员各负责制作三道工序及工序卡片四:李磊、王玉龙负责夹具设计五:任伟、吴宇轩负责排版六:荣恰、岳研负责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七:任伟负责收集、整理资料及汇总八:荣恰、岳研负责三维模型制作组员排序:1、组员签名:工作日程2016年8月29日在机械楼各组员讨论并决定由荣恰担任组长;2016年9月2日晚上大家在机械楼讨论了分工情况,由任伟、荣恰、岳研负责制定第一条工艺路线方案;李磊、王玉龙、吴宇轩负责制定第二条工艺路线方案;每位组员各负责制作三道工序及工序卡片;李磊、王玉龙负责夹具设计;任伟、吴宇轩负责排版;荣恰、岳研负责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任伟负责收集、整理资料及汇总;荣恰负责三维模型制作。

毕业设计(论文)-拨叉工艺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拨叉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 (3)一、零件分析 (2)(一)零件的作用 (4)(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三)绘制三维图 (5)二、工艺规程设计 (6)(一)基面的选择 (6)(二)精基准的选择 (8)(三)制定工艺路线 (10)(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13)(五)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7)序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了大学三年的全部课程,并在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自己的设计课题,在毕业实习期间认真调查研究、搜索资料。

本次设计是提高车床上拨叉的加工效率,设计正确的加工工艺路线,以及某道工序的夹具。

这次设计涉及到机床,机械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机制专业的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知识。

是一次全面地,系统地检查自己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情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做到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尽量使自己的设计达到理想的水平,通过独立的查找资料,分析,计算完成方案设计,图纸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设计了这套比较完整的加工工艺路线,使自己对机制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时间短促,经验不足以及水平有限,本次设计难免许多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便及时改正。

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车床拔叉。

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Φ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相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俩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不适合磨削,以下则是拨叉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拨叉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拨叉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拨叉的构造和功能,掌握拨叉制造的基本工艺,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拨叉的基本构造和功能;2.掌握拨叉制造的基本工艺和关键技术;3.了解拨叉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拨叉制造过程中的问题;2.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力;3.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拨叉的制造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拨叉制造工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3.增强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拨叉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拨叉的基本原理:介绍拨叉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拨叉在机械系统中的重要性。

2.模具设计:学习模具的基本结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模具的设计流程和技巧。

3.材料选择:了解常用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加工方法:学习拨叉的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热处理等,掌握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质量控制:掌握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手段,了解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知识。

6.拨叉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了解拨叉制造工艺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拨叉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拨叉(09.12.25)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拨叉(09.12.25)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拨叉(10.12.25)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年级专业: 09级机电一体化指导教师:***二〇一零年十二月摘要此次设计是对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锻件,具有体积小,零件复杂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来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特别的对于加工大头孔、槽和钻小头孔斜面小孔的工序中,选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并以操作简单的手动夹紧方式夹紧,其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拨叉,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目录摘要 (I)绪论.......................................................第1章拨叉的分析 (2)1.1拨叉的工艺分析 (2)1.2拨叉的工艺要求 (2)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5)2.1加工工艺过程 (5)2.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6)2.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6)2.2.2加工方案的选择 (6)2.3确定定位基准 (6)2.3.1粗基准的选择 (6)2.3.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7)2.4工艺路线的拟订 (7)2.4.1工序的合理组合 (8)2.4.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2.4.3加工阶段的划分 (9)2.4.4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10)2.5拨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2.5.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11)2.5.2拨叉的偏差计算 (12)2.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3)2.7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20)第3章镗孔夹具设计 (24)3.1研究原始质料 (24)3.2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24)3.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4)3.4误差分析与计算 (26)3.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6)3.5.1定位销选用 (26)3.5.2夹紧装置的选用 (26)3.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8)第4章铣槽夹具设计 (28)4.1研究原始质料 (28)4.2定位基准的选择 (28)4.3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28)4.4误差分析与计算 (29)4.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30)4.5.1定位销选用 (30)4.5.2夹紧装置的选用 (30)4.5.3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 (33)4.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3)第5章钻孔夹具设计 (34)5.1研究原始质料 (34)5.2定位基准的选择 (34)5.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4)5.4误差分析与计算 (35)5.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36)5.5.1定位销选用 (36)5.5.2夹紧装置的选用 (37)5.5.3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37)5.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8)结论 (39)参考文献 (40)绪论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XX-150型拖拉机挡拨叉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XX-150型拖拉机挡拨叉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XX-150型拖拉机挡拨叉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车辆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职称:中国·珠海二○一二年十二月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设计说明书拨叉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设计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数学方法和思维方法详细说明。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拨叉夹具设计及非标零件设计。

全文主要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三部分。

综合利用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进行零件分析,并配合使用绘图软件AutoCAD、UG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利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力学知识,进行工艺规程的设计;最后对工件的其中操纵槽进行夹具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的生产纲领是8000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在夹具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加工质量,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

关键词:拨叉;工艺规程;夹具设计序言----------------------------------------------------------------1一.零件分析--------------------------------61.1零件作用----------------------------------61.2零件的工艺分析--------------------------61.3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确定--------------------7二.工艺规程设计------------------------------8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82.2基面的选择------------------------------92.3制定工艺路线-----------------------------9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0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1三夹具设计------------------------------173.1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173.2问题的提出-------------------------------173.3定位基准的选择---------------------------173.4定位方案及定位元件的选择,设计-------------173.5定位误差分析----------------------------173.6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18 总结与展望-------------------------------------------19 参考文献----------------------------------20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_secret

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课程设计-拨叉的工艺设计_secret

( 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目录第一章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一、拨叉的用途 (4)二、拨叉的技术要求 (4)三、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5)四、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5)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一、选择毛坯 (6)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1.基本参数 (6)2.公差等级 (7)3.公差带的位置 (7)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7)5.在图 2-1 上标注 (8)第三章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8)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8)1.精基准的选择 (8)2.粗基准的选择 (8)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9)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五、工序顺序的安排 (9)1.机械加工工序 (9)2.热处理工序 (9)3.辅助工序11六、确定工艺路线 (11)第四章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2)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12)二、工艺装备的选用 (12)第五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第六章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6)一、切削用量的计算 (16)1、工序 1-粗铣拨叉头前后两端面 (16)2、工序 3----- 精铣拨叉头后端面A (16)3、工序 4--- 钻、扩φ 22孔,孔的精度达到IT12 。

(17)3、工序 5----- 铣拨叉脚槽内侧面 (18)4、工序 6--- 铣拨叉头台阶面 (19)5、工序 10---拉削φ 25mm 花键轴孔 (19)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19)1.基本时间的计算 (19)3.其他时间的计算214.单件时间的计算21 参考文献 (29)心得体会 (30)拨叉的零件图:通孔锥孔配作第一章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一、拨叉的用途该拨叉应用 CA6140车床主轴箱的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

拨叉头以φ22mm 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锥销和螺钉与操纵手柄连接,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速齿轮的槽中。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拨叉(10-06-15)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毕业设计论文-拨叉(10-06-15)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绪论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通过对拨盘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准,从而制定出拨盘加工工艺规程。

2 拨盘的分析2.1拨盘的工艺分析拨盘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但其加工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小头孔端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

拨盘的底面、大头孔上平面和小头孔粗糙度要求都是6.1Ra,所以都要求精加工。

其小头孔与底平面有垂直度的公差要求,拨盘底面与大头孔上平面有平行度公差要求,所要加工的槽,在其槽边有平行度公差和对称度公差要求等。

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2.2拨盘的工艺要求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

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图2.1 拨盘零件图该加工有七个加工表面:平面加工包括拨盘底面、大头孔上平面;孔系加工包括大、小头孔、6φ小孔;小头孔端0.3020.5+的槽加工以及大头孔的铣断加工。

拨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拨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XX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孔直径42MM 专用夹具设计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起止日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号1101210232 11012102331101210234学生姓名万强、章贵龙、尧小燕专业(班级)机制本(2)班设计题目拔叉工艺规程编制及孔直径42MM夹具设计设计技术参数图一所示是CA6140车床拨叉型号831002的简图。

毛坯材料为铸钢。

中批量生产,采用通用机床进行加工。

试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φ25H7孔钻床夹具设计。

设计要求一、设计者必须发挥独立思考能力,禁止抄袭他人成果,不允许雷同。

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流,每一进展阶段至少与指导教师交流二次。

二、设计成果:1、夹具装配图一张, A1;2、设计说明书一份;3、工艺规程卡一套,工序卡若干张。

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封面(2)目录(3)摘要和关键词、(4)设计任务书(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详细过程主要包括:1)零件的结构分析2)生产类型的确定3)毛坯的选择与毛坯简图的绘制4)工艺路线的拟定5)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6)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7)时间定额的计算和确定(6)专用夹具设计的详细过程1)明确夹具的功用,选择夹具的类型2)定位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3)夹紧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4)对定方案的选择、分析、比较和确定5)夹具各部分元件的选择6)夹具的精度分析7)夹具的特点(7)参考文献(要包含资料的编号、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

三、定稿完成后,按照学校要求打印、装订,装袋,并和电子稿一起交给老师,并准备答辩。

工作量1、夹具装配图一张, A1;2、设计说明书一份;3、工艺规程卡一套,工序卡若干张。

工作计划序号环节时间分配备注1 设计准备工作0.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1.03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片0.54 专用夹具设计 25 撰写设计说明书0.56 答辩0.5小计5天参考资料1、《金属切削加工手册》;2、《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机械制造工艺学》;4、《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一、拨叉的用途 (4)二、拨叉的技术要求 (4)三、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5)四、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5)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一、选择毛坯 (6)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6)1.基本参数 (6)2.公差等级 (7)3.公差带的位置 (7)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7)5.在图2-1上标注 (8)第三章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8)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8)1.精基准的选择 (8)2.粗基准的选择 (8)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9)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五、工序顺序的安排 (9)1.机械加工工序 (9)2.热处理工序 (9)3.辅助工序 (11)六、确定工艺路线 (11)第四章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12)一、机床设备的选用 (12)二、工艺装备的选用 (12)第五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第六章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6)一、切削用量的计算 (16)1、工序1-粗铣拨叉头前后两端面 (16)2、工序3-----精铣拨叉头后端面A (16)3、工序4---钻、扩φ22孔,孔的精度达到IT12。

(17)3、工序5-----铣拨叉脚槽内侧面 (18)4、工序6---铣拨叉头台阶面 (19)5、工序10---拉削φ25mm花键轴孔 (19)二、时间定额的计算 (19)t的计算 (19)1.基本时间mt的计算 (20)2.辅助时间a3.其他时间的计算 (21)t的计算 (21)4.单件时间dj参考文献 (29)心得体会 (30)拨叉的零件图:通孔锥孔配作第一章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一、拨叉的用途该拨叉应用CA6140车床主轴箱的变速箱的换档机构中。

拨叉头以φ22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锥销和螺钉与操纵手柄连接,拨叉脚则夹在双联变速齿轮的槽中。

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拨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档位,从而改变铣床主轴的转速。

该拨叉在改换档位时要承受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部槽的两端面、叉轴孔φ22mm(H12),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二、拨叉的技术要求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 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μm形位公差/mm拨叉头后端面80 IT13 3.2拨叉头前端面80 IT13拨叉脚槽后端面10 IT13 3.2拨叉脚槽前端面18 IT11 3.2拨叉脚槽底面15 IT13 6.3拨叉头顶下台阶面22 IT13 3.2拨叉左端面20 IT13拨叉右端面40 IT13φ22mm孔22 IT12 6.3R20mm外圆20 IT13φ22mm孔内花键槽侧面6 IT9 3.2φ25mm花键槽底圆面25 IT7 1.6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叉脚两端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采用铸件,其硬度为 HRC;为保证拨叉换档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轴孔φ22+0.21mm。

综上所述,该拨叉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订的较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

三、审查拨叉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拨叉头前后两端面和叉脚左右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且拨叉头的前端由肋板连接,这样节省了材料,且提高了拨叉在换档时的刚度;φ22mm 孔和M8mm的螺纹孔的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拨叉脚部槽的两端面、叉轴孔φ22mm (H12))和拨叉头下台阶面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四、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Q=5000台/年,m=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3%和0.5%。

代入公式(1-1)得:N=5000台/年⨯1件/台⨯(1+3%)⨯(1+0.5%)=5175.75拨叉重量为0.84kg,由附表(1)知,拨叉属轻型零件;由附表(2)知,该拨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机械产品类型加工零件的质量/kg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电子工业机械>30 4~30 <4 机床>50 15~50 <15 重型机械>2000 100~2000 <100零件特征年生产纲领/件生产类型产品类型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单件生产5以下20以下100以下成批生产小批5~10 20~200 100~500中批100~300 200~500 500~5000大批300~1000 500~5000 5000~50000 大量生产1000以上5000以上50000以上第二章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一、选择毛坯由于该拨叉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拨叉的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毛坯选用铸件。

该拨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的精度,宜采用金属型浇铸。

毛坯的起模斜度为3°。

二、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1.基本参数(1)铸件基本尺寸机械加工前的毛坯铸件的尺寸,包括必要的机械加工余量(图2-1)(2)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绝对值。

CT为9级。

(3)错型(错箱)由于合型时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图2-2)图2-1 拨叉铸造毛坯的简图图2-2 错型(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RMA)在毛坯铸件上为了随后可用机械加工方法去除铸造对金属表面的影响,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和必要的尺寸精度而留出的金属余量。

对圆柱形的铸件部分或在双侧机械加工的情况下,RMA应加倍。

外表面作机械加工时,RMA与铸件其他尺寸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2-1)表示;内腔作机械加工相对应的表达式为(2-2)。

R=F+2RMA+CT/2 (2-1)R=F-2RMA-CT/2 (2-2)R-铸件毛坯的基本尺寸F-最终机械加工的尺寸CT-铸件公差计算得到:拨叉前后端面的机械加工余量为RMA1=(85-80-0.55)/2=2.225mm拨叉脚前后端面的机械加工双边余量为RMA2=(18-13+0.39)/2= 2.695mm2.公差等级铸件毛坯采用的是金属型铸造,且大批量生产,查表得取公差为CT7-CT9。

3.公差带的位置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根据铸件的最大尺寸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JB2845-80得: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5-7级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JB2845-80铸铁件机械加工余量:双边余量为4.5、5.0、6.0,单边余量为3.0、3.5、4.05.在图2-1上标注第三章 拟定拨叉工艺路线一、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根据该拨叉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拨叉头后端面和叉轴孔21.0022+φmm作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

叉轴孔φ22+0.21mm 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作精基准定位加工拨叉脚两端面和拨叉头下台阶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和平行度要求。

选用拨叉头后端面作为设计基准;另外,由于拨叉件刚度较差,受力容易产生碎裂,为了使得机械加工中产生夹紧损坏,根据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面,并应作用在刚度较大部位的原则,夹紧力作用点不能作用在叉杆上。

选用拨叉头后端面作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拨叉头的前端面上,夹紧稳定可靠。

2.粗基准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陷。

选择拨叉头前端面和拨叉脚底面作为粗基准。

采用拨叉头前端面作粗基准加工后端面,可以为后续工序准备好精基准。

二、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拨叉零件图上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加工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表3-1所示。

加工表面 尺寸精度等级 表面粗糙度Ra/μm加工方案 备注拨叉头后端面 IT13 3.2 粗铣-半精铣-附表三、加工阶段的划分该拨叉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可将加工阶段划分成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拨叉头后端面和叉轴孔)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拨叉头前端面、粗铣拨叉脚槽内侧面和底面。

在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拨叉头后端面的精铣、拨叉脚槽内侧面和底面的精铣加工和螺钉孔M8mm 的钻、扩加工;在精加工阶段,进行拨叉头后端面的磨削加工。

四、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选用工序分散原则安排拨叉的加工工序。

该拨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可以采用普通型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以降低其生产成本。

五、工序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拨叉头后端面和叉轴21.0022+φmm 。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拨叉头后端面和叉轴孔21.0022+φmm ,后加工次要表面----拨叉脚槽内侧面、底面和拨叉头下台阶面。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拨叉头端面,在加工叉轴孔φ22mm 孔;先铣拨叉头下台阶面,再钻削螺钉孔M8mm 。

2.热处理工序铸件为了消除残余应力,需在粗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时效处理,在半精加工前、后各安排一次时效处理。

3.辅助工序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验工序;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终检工序。

综上所述,该拨叉工序的安排顺序为:基准加工----主要表面粗加工及一些余量大的表面粗加工----主要表面半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热处理----主要表面精加工。

六、确定工艺路线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3-2列出了拨叉的工艺路线。

第四章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一、机床设备的选用在大批生产条件下,可以选用高效的专用设备,也可选用通用设备。

所选用的通用设备应提出机床型号,如“立式铣床X51”。

二、工艺装备的选用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刀具、夹具和量具。

在工艺卡片中应简要写出它们的名称,如“钻头”、“百分表”等。

拨叉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选用的夹具均为专用夹具。

第五章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一、工序1和3----加工拨叉头前后两端面至设计尺寸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