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

合集下载

路基换填深度、箱涵标高复核

路基换填深度、箱涵标高复核

Yl71 1+580
Yl70 1+550 沉泥池 52.73
Yl69 1+520
Yl68 1+490
Yl67 1+460
Yl66 1+430
Yl65 1+400 沉泥池
Yl64 1+370
52.5 52.87 52.56 52.41 52.42
51.974 52.26 51.95
53.36
53.21
49.02/48 .98/d600 /15/0.3 49.02 9
48.75/48 .70/d600 /15/0.3 48.75 10
13
13
13
13
14
14
14
15
16
1.98
2.13
2.25


Yl54 1+70

Yl53 1+40

Yl52 1+10

Yl51 0+980 沉泥池 51.398
14
14
13
14
13
13
13
13
13
1.13
1.34
Yl27 0+260 跌水+沉 泥池 43.796 43.93
Yl26 0+230
Yl25 0+200
Yl24 0+165
Yl23 0+130 跌水+ 沉泥池 42.276
Yl22 0+090 跌水
Yl21 0+45 沉泥池
Yl20 0+15
Yl19 0+50
44.9
44.77

基底换填计算

基底换填计算

基底换填应力计算
垫层底面地基的承载力容许值fa=180.0kPa
基础底面压力标准值Pk=240.0kPa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σ0]=180基础底面自重压力标准值Gk=27.0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k1=0
垫层底面自重压力标准值Gsk=56.25kPa基底下持力层土的天然容重γ1=18
回填土容重γ=18.00KN/m3基础底面的最小边宽b=66砂砾垫层容重γs=19.50KN/m3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k2=2
基底埋置深度h= 1.50m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h= 3.3 3.3换填深度z= 1.50m
基础长度l=13.00m
基础宽度b= 1.90m
z/b=0.79
砂砾扩散角ф=30.00度
砂砾垫层长度A=14.73m
砂砾垫层宽度B= 3.63m
条形基础垫层底面附加应力标准值Pok=111.42kPa
矩形基础垫层底面附加应力标准值Pok=98.32kPa
条形基础垫层底面要求承载力Pok+Gsk167.67kPa
矩形基础垫层底面要求承载力Pok+Gsk154.57kPa
条形基础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地基土修正后的容许承载力[σ0]=190.8
矩形基础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一个基础换填工程量113.41m3
453.63。

路基换填深度计算

路基换填深度计算

Z a =式中:Za—路基
工作区的厚度
(包含路面厚
度),m
P—车辆荷
载,KN
n—系数,
二级及二级以下
取0.2,一级及一
级以上取0.1
r—土的容
量,KN/m 3
取值情况:P=100.3
n=0.2 r=
19则路基工作区厚
度 Za=
2.3631742) 路面当量厚

Z e =h 1K--K段路基换填深度计算表
1) 路基工作区的计算
32/nr
P 5.20E E
式中:Ze—路面
换算成路基土层
的当量厚度
—路面材料的平均回弹模

E 0—土基
回弹模量
h 1—路面
厚度
13001200
1000270h 1=0.65E 0=60=860(Mpa)
1.885612
3)换填深度h c
hc=Za-(Ze-
h 1)-h
h=0.8其中,h c 为换填
深度,m; h为路
基高度,m
hc=0.327563则:Ze=细粒式沥青混凝土E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E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E 3=砂砾垫层E 4=E E
通过以上路基换填深度计算,本路段换填深度采用0.6米。

道路换填方案涉及工程量

道路换填方案涉及工程量

道路换填方案涉及工程量一、前言道路改建填方案是道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其工程量计算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道路改建填方的工程量进行详细且精确的计算,可以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将通过对道路改建填方方案的工程量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计算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际操作步骤,为读者展示道路改建填方方案工程量计算的全貌。

二、计算原理道路改建填方方案的工程量计算原理主要依据土方工程的计算方法,即通过对工程区域内的土方体积进行测量、计算和评估,得出其填方或挖方的工程量。

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是指在改建道路工程中,需要进行的土方开挖和填答的体积总和。

计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方测量原理:通过现场测量和勘测,对工程区域内的土方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2.填方和挖方的计算原理: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计算出工程区域内需要进行的填方和挖方的体积;3.土方工程量评估原理:在进行填方和挖方计算后,对土方工程量进行详细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准确的工程量。

三、计算方法道路改建填方方案的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填方和挖方的计算方法。

填方是指在需要增加路基高度的地方进行的土石方增加,而挖方则是指在需要减小路基高度的地方进行的土方减除。

填方和挖方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土方测量:通过工程测量和勘测技术,对工程区域内的土方进行测量和记录,得出土方的实际体积;2.填方和挖方计算:根据土方测量数据,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实际工程量;3.土方工程量评估:对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进行评估和核对,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四、实际操作步骤道路改建填方方案的工程量计算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详细和严格的操作。

其实际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测量:通过现场测量和勘测,对工程区域内的土方进行详细测量,得出土方的实际体积数据;2.填方和挖方计算:根据土方测量数据,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方法,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3.土方工程量评估:对填方和挖方的工程量进行评估和核对,以确保其准确无误;4.综合测算:对改建道路工程的各个施工段进行综合测算,得出整个道路改建填方方案的总工程量。

道路换填垫层法计算,看完之后秒懂!

 道路换填垫层法计算,看完之后秒懂!

道路换填垫层法计算,看完之后秒懂!
一、换填设计原则
1、原理及适用范围
换填法就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不太深的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砂、碎石、卵石、素土、灰土、粉煤灰、矿渣等材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分层充填,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

换填处理深度范围0.5m~3m,处理宽度至少比基础每侧宽0.5m~1m。

换填法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吹填土等地基处理以及暗塘、暗洪、暗沟等浅层处理和低洼区域的填筑。

2、各种垫层的承载力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照下表选用,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二、案例分析。

市政管沟回填计算规则

市政管沟回填计算规则

市政管沟回填计算规则
市政管沟回填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回填土的种类和压实度: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
回填土的种类,同时确定适当的压实度。

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

2.回填深度:回填深度指的是回填土到管道顶部的深度。

一般情
况下,回填深度应为管道直径的一半至一倍左右,具体深度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3.回填土的厚度:回填土的厚度应符合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
一般应为75~150mm。

在计算回填土的厚度时,应考虑管道跨
越的区域、管道的种类等因素。

4.回填土的体积:回填土的体积应根据管道的长度、直径、回填
深度等因素计算。

在计算回填土的体积时,应扣除管道所占的体积,同时考虑回填土的压缩系数等因素。

5.回填土的质量:回填土的质量应符合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
不应含有大块石、砖瓦等硬物。

同时,回填土的含水量也应符合要求,以防止出现沉陷等问题。

综上所述,市政管沟回填的计算规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回填土的种类、压实度、深度、厚度、体积和质量等。

在实际工程中,
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计算和施工,确保回填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注意节约材料和保护环境。

路槽底土基换填厚度计算书

路槽底土基换填厚度计算书

1.基础数据黄色填充区域为需输入的数据(其中会用到《路面工程》中的诺谟根据路面设计已知:路面设计弯沉为0.32mm =0.032cm ,结构层次为:7cm ,1000Mpa 中粒式沥青8cm ,800Mpa 粗粒式沥青36cm ,1300Mpa 水泥稳定碎石15cm ,200Mpa 级配碎石Eo=25Mpa现场取土作CBR 试验,得CBR= 1.2,根据JTJ014-97:土基回弹模量Eo=7.27CBR 0.823=8.45Mpa因为8.45Mpa<Eo =25Mpa ,故该段土基应换填。

2.计算步骤①计算假设:按三层连续体系作为计算体系p =0.7Mpad =21.3cmδ=10.65cm②确定上层厚度h 及回弹模量E1(将两层沥青砼换算为一层)h =7+8×(800/1000)1/2.4=14.3cmE1=1000Mpa30Mpah 14.3cm, E1=1000Mpa 上层h236cm, E2o=1300Mpa 中层,经过换算h315cm, E3=200Mpa 厚度为H,回弹模h4cm, E4=30Mpa 量为E2Eo=8.45MPa 地基③计算理论弯沉系数αlF=A F (l R ×Eo/pd)0.38=1.47×[0.032×8.45/(0.7×21.3)]0.38=0.320.32×1000/(0.7×21.3×0.32)= 6.71④换算中层厚度H /=×+()换算模量E2=500Mpa E2o =1300Mpa由E2/E1=500/1000=0.5h/δ=14.3/10.65= 1.34查表5-12得:a =7.8由Eo/E2=8.45/500=0.0169 h/δ= 1.34 查表5-12得:K1= 2.06则K2=αl/aK1= 6.71/7.8/2.06=0.42查表5-12得:H/δ=8.5则H=8.5δ=90.5cm⑤计算换填厚度h4由中层厚度换算公式路槽底土基换填厚度计算书则路面结构层次为:(设回填材料回填模量为αl =l R ×E 1/(pdF)=0.1×可导出=86cm3.因此,建议换填厚度为0.9m工程》中的诺谟图),其余自动计算。

路基换填深度计算

路基换填深度计算

Z a =式中:Za—路基
工作区的厚度
(包含路面厚
度),m
P—车辆荷
载,KN
n—系数,
二级及二级以下
取0.2,一级及一
级以上取0.1
r—土的容
量,KN/m 3
取值情况:P=100.3
n=0.2 r=
19则路基工作区厚
度 Za=
2.3631742) 路面当量厚

Z e =h 1K--K段路基换填深度计算表
1) 路基工作区的计算
32/nr
P 5.20E E
式中:Ze—路面
换算成路基土层
的当量厚度
—路面材料的平均回弹模

E 0—土基
回弹模量
h 1—路面
厚度
13001200
1000270h 1=0.65E 0=60=860(Mpa)
1.885612
3)换填深度h c
hc=Za-(Ze-
h 1)-h
h=0.8其中,h c 为换填
深度,m; h为路
基高度,m
hc=0.327563则:Ze=细粒式沥青混凝土E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E 2=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E 3=砂砾垫层E 4=E E
通过以上路基换填深度计算,本路段换填深度采用0.6米。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计算规则2020年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计算规则2020年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计算规则2020年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路基盲沟及滤沟:按图纸设计尺寸以“m”计算。

2. 道路基层:按设计图纸以“m2”计算工程量,应扣除面积>的各种占位面积。

快慢车道基层的铺筑宽度如设计为面层与基层宽度相同时,除手摆大卵石、手摆块石、沥青碎(砾)石外,其他各类基层均按每侧各加宽15cm 计算工程量。

人行道基层按面层铺筑宽度两侧共加宽10cm计算工程量。

3. 井周边基层加强:按图纸设计尺寸以“m3”计算。

4. 道路路面:按设计图纸以“m2”计算工程量,应扣除面积>的各种占位面积;对原有在道路内的窨井、雨水口需要配合新建路面升高或降低时,应按相应定额计算。

请注意,具体计算规则可能会根据项目要求和地区差异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您查阅最新的市政道路工程相关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工程名称:道路等级:路面结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设计车速:40车辆荷载:公路I 级交通等级:中等交通车道数:41.路面结构:总厚度h =63 cm 面层4 cm 7 cm AC-20中粒式基层20 cm 底基层32 cm 2.土层参数松散Y =4m f aj =80kPa Z= 3.37m f ak =55kPa换填材料换填厚度H= 1.5m R=0m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路面至软基距离XX 市XX 工程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设计参数图2换填断面,见图2图14%水泥稳定石屑块(片)石路基土质:路基承载力特征值路床底距软弱层距离软弱下卧层承载力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二、设计依据三、路面、路基、路基处理材料:素填土路面、路基及土层断面,见图13.换填结构参数C35混凝土换填顶面距路床距离5、《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级公路S= 1.87m本工程为:车辆荷载:公路I 级图41.327m2.036m b 1=0.6+2h ×tan α=1、荷载标准及作用范围二级公路交通等级:中等交通图3换填顶面回填材料无四、设计计算换填底面距软基距离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I 级和公路Ⅱ级的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车辆荷载的固定值。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表7.0.4,计算车辆对路面作用采用550kN 车辆,两个后轴轴距1.4m ,一个轴荷载140kN ,车辆布置立面见图3(a ),平面尺寸见图3(b ),横向布置见图3(c )。

绵阳市城市道路粉土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与探讨

绵阳市城市道路粉土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与探讨

绵阳市城市道路粉土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与探讨根据绵阳市近几年市政道路设计与建设经验,道路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变更涉及路基粉土换填处理,这部分造价往往占到工程总投资的5%~10%,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突破工程预备费用,因此在设计及后期现场服务中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合理计算出粉土路基换填处理厚度,不仅能保证路面强度与稳定性,而且能控制工程造价。

标签粉土;路基换填;换填深度绵阳市根据《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为V2区(即四川盆地中湿区),该区域粉土粉粒含量高,虽该区域日降水量小,但持续期长,滲透量大,往往粉土路基呈中湿~过湿状态,路基强度低,做路基持力层一般需进行换填处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级配较好的天然砂砾石是换填处理粉土路基的良好材料,但其造价也达到70~100元/m?,往往是控制路基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确定粉土路基的换填深度不仅是路面强度与稳定性的保证,而且能控制工程造价。

一、工程概况已知绵阳市某工业园区城市次干道,其车行道结构层为4cm厚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面层(抗压回弹模量1200Mpa)+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底面层(抗压回弹模量1100Mpa)+36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压回弹模量1400Mpa)+25cm厚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抗压回弹模量150Mpa),共厚71cm,顶面控制弯沉28(1/100mm),其下卧土基层为粉土,平均含水量W(——)=24.5%,液限Wy=33.3%,塑限Wp=18.6%,土容重γ=19.3KN/m3,道路路面基本与两侧地面平齐(即填土高度为0),现根据上述条件,计算路基换填深度。

二、换填深度的计算1、根据路面结构设计软件HDPS计算,道路土基顶面控制弯沉需达到l0=310(1/ 100mm)=0.31cm。

2、按BZZ-100检测荷载反推路基顶面抗压回弹模量E0:E0=2pδ(1-μ2)×0.712/ l0 (1)式中:p——BZZ-100检测荷载后轴轮压,p=0.7Mpa;δ——BZZ-100检测荷载换算成触地当量圆半径,双圆模式,δ=10.65cm;μ——土基泊松系数,取μ=0.25;代入上式:E0=2*0.7*10.65*(1-0.252)*0.712/0.31=32.1Mpa。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1、荷载标准及作用范围
本工程为: 二级公路
交通等级: 中等交通
车辆荷载:公路I级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I级和公路Ⅱ级的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辆荷载的立 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车辆荷载的固定值。
b1=b+2h×tanα= 6.227m b2=b1+2R×tanβ= 6.227m b3=b2+2H×tanθ= 7.960m b4=b3+2S×tanγ= 8.353m
k=b4= 8.353m
同理, 两车并排纵向向2轴后轮着地长度a,见图6(b) a=2×(0.2/2)+1.4= 1.600m
a1=a+2h×tanα= 2.327m a2=a1+2R×tanβ= 2.327m a3=a2+2H×tanθ= 4.060m a4=a3+2S×tanγ= 4.453m
(b)轮着地长度方向
2
一个轮的作用力传递至软基顶面的宽度b2,>两车并排的轮距1.3m,也>一辆车的轮距1.8m,因此,作用至软 基顶面的车辆荷载按照两车并排4轮计,作用在软基顶面的宽度k为两个后轴4个车轮向下扩散在软基的尺寸。
同理,纵向一组后轮着地长度a=0.2m,见图4(b)。
a1=0.2+2h×tanα= 0.927m a2=a1+2Z×tanβ= 1.636m
原路基验算
设计路面至软基的距离Y= 4 m
5
软基顶面平均压应力p z+p cz= 122.392 kPa
软基顶面修正后的承载力f az= 120.205 kPa
p z+p cz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公路工程是指修建、改建、维护和管理公共道路的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涉及路基、路面、路基稳定性、沥青混凝土设计、交通流量、路灯照明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路基计算公式:-路基填筑量计算:填筑量=原地受体土方体积+路堤填筑体积-路基抛填体积-路基横断面积计算:横断面积=(路基宽度+2×路堤高度)×路堤长其中,路基宽度是指路基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宽度,路堤高度是指路堤顶面与设计基线的高差,路堤长是指路堤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长度。

2.路面计算公式:-路面厚度计算:沥青砼层厚度=设计剩余厚度+基层层厚+表层层厚其中,设计剩余厚度是指在道路设计寿命末期,沥青砼层磨损的厚度,基层层厚为基层厚度,表层层厚为表层沥青砼层厚度。

-路面工程量计算:路面工程量=(路面宽度+2×基层高度)×路面长度其中,路面宽度为设计车道宽度,基层高度为基层厚度。

3.路基稳定性计算公式:-路基稳定性指数计算:稳定性指数=CBR值×(层厚1)^0.1+CBR值×(层厚2)^0.1+...+CBR 值×(层厚n)^0.1其中,CBR值是路基层的承载力指数,层厚是路基不同层的厚度。

-软土地基立交桥承载力计算:立交桥承载力=软土地基承载力×立交桥自重其中,软土地基承载力是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

4.沥青混凝土设计计算公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计算:标准配合比=最大骨料粒径×(1-空隙率)×骨料配合比其中,最大骨料粒径是沥青混凝土中最大的骨料粒径,空隙率是骨料与沥青的体积比,骨料配合比是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比例。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计算:压实度(%)=(实测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其中,实测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最小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允许密度,最大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允许密度。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是一种用来计算某个路面的构造层数以及构造层深度的公式。

它是由土木工程学家和道路技术人员根据道路构造特性和整体质量考虑制定出来的,是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路面构造体系的重要依据。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包括三个部分:路面基础层厚度计算公式、路面表层厚度计算公式以及路面之间的厚度计算公式。

1.路面基础层厚度计算公式:路面基础层厚度=Σ(T1/2-T0/2) + S1 + S2 + S3 + S4其中:T1/2和T0/2分别表示上层和下层路面的厚度;S1、S2、S3、S4分别表示四种基础层厚度,它们分别代表粘性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膨胀土防护层和防护层的厚度。

2.路面表层厚度计算公式:路面表层厚度=Σ(T1/2-T0/2) + S1 + S2 + S3 + S4其中:T1/2和T0/2分别表示上层和下层路面的厚度;S1、S2、S3、S4分别表示四种表层厚度,它们分别代表细碎沥青、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浆或沥青块状材料和砂石块状材料的厚度。

3.路面之间厚度计算公式:路面之间厚度=Σ(T1/2-T0/2) + S1 + S2 + S3其中:T1/2和T0/2分别表示上层和下层路面的厚度;S1、S2、S3分别表示三种隔层厚度,它们分别代表碎石复合材料、沥青复合材料和砂石复合材料的厚度。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是由土木工程师和道路技术人员根据道路构造特性和整体质量考虑制定出来的,是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路面构造体系的重要依据。

根据路面构造深度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路面构造层深度和厚度的具体值,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此外,在构造路面时,应该考虑到道路的自重荷载和交通荷载的大小,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等因素,以确保路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合理安排路面构造层的厚度和深度。

例如,在路面构造时,应根据路面的抗冲击、抗水性、抗滑动性等性能,选择合适的构造层厚度和深度,以便满足路面抗荷载性能的要求。

道路工程深坑换填方案

道路工程深坑换填方案

道路工程深坑换填方案背景在某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现路段存在一个深坑。

由于深坑不仅会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

现状分析在对深坑进行了现场勘查之后,我们发现该坑的大小约为 10m×15m×5m,深度较大。

考虑到填方需要大量的填土和耗费大量的人工,处理方式需要细心考虑。

另外,周边居民区离工程较近,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其造成噪音和环境污染,并条件限制了方案的选择。

方案设计方案一 - 填土方案填土方案是最基本的方案。

该方案需要大量的填土和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

但是,填土可以保持原有地貌的不变,同时增加路面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填土的问题在于需要大量的运输和堆放物料,这样会影响周边的居民和交通的正常通行。

另外,如果不考虑周边环境因素,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 - 结构填充方案结构填充方案需要在坑洞内部放置钢筋骨架结构,然后再进行填充物的填充。

该方案需要较少的填土,同时易于操作。

结构填充可以保证填土物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但是,该方案需要耗费更多的材料和劳动成本。

另外,此方案需要更严格的控制构造和填充的过程。

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构填充的结果可能难以预测。

方案三 - 处理垃圾方案处理垃圾方案是相对较新的解决方法。

该方案用垃圾填充坑中,减少了填土和运输的成本,同时可以回收利用废旧垃圾,节约资源。

对环境也有一定的绿色保护作用。

不过,该方案需要对垃圾的清理和分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处理上也不如填土或结构填充方案稳定。

结论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填土方案是最为可行的方案。

大量的填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但它可以保持原有地貌的不变,同时增加路面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我们将进行更详细的方案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方案的实际运用效果。

公路盖板涵基底换填深度计算

公路盖板涵基底换填深度计算

公路盖板涵基底换填深度计算发表时间:2018-09-20T11:55:00.4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侯宝林[导读] 通过对盖板涵基底承载力进行计算确定基底换填的深度,总结出吉国公路盖板涵基底换填施工的技术质量措施和工艺流程,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侯宝林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斯坦南北路;2标项目经理部北京 100000 摘要:结合中交四公局吉尔吉斯南北路(一期)2标段项目的盖板涵工程实践,通过对盖板涵基底承载力进行计算确定基底换填的深度,总结出吉国公路盖板涵基底换填施工的技术质量措施和工艺流程,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盖板涵施工基底处理换填深度 1、工程概述中交四公局吉尔吉斯南北第二条公路建设项目(一期)第2标段项目全长43.15公里。

设计桩号为K341+850-K385+000,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州中部,本项目施工内容主要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防护工程和桥梁涵洞工程。

全线大部分为挖方路基,部分为填方路堤,一般路段路面总宽度15m,其中:行车道2×3.75m,硬路肩2×0.75m,土路肩2×3m。

路面结构形式从上到下依次为:6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9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级配碎石基层+25cm天然砂砾底基层。

本标段共有涵洞84道,其中盖板涵30道/587.26m,圆管涵54道/1304.23m,小桥4座。

盖板涵洞(通道)是高速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小型结构物之一,但是往往由于受到地质不良和地下水浸泡的缘故,导致盖板涵洞基底承载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甚至在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盖板涵发生下沉或不均匀,导致涵身出现裂缝,造成返工浪费资金,延误工期。

在高速公路的盖板涵洞软土基底处理中,常见的处理方式有换填法、粉喷桩、碎石桩、水泥搅拌桩、排水固结法、强夯法、抛石填筑、水泥搅拌桩等。

关于公路工程软基换填算量方法的讨论

关于公路工程软基换填算量方法的讨论

关于公路工程软基换填算量方法的讨论你们可曾遇到这样的计量: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片碎石换填浅层处治计量,业主要求我们按土石方算量一样,在路基横断面上把每一个断面上的换填面积画上去,然后按平均断面法计算方量!大家说说这样计量是不是合理的呀?我倒是认为不是很科学:1、经过对施工图的仔细核算,设计给出的换填方量计算是按平均处治面积*平均处治深度,按照断面法计算从根本上说和设计的计算原理是不同的。

2、软基应现场收方,现场收方一般是对对面积和深度进行确认,现场不可能进行断面测量。

请大家谈谈对这个工程计量的看法吧,我也好多学习学习!1、两者的落差点,在于横断面采用梯形计算,设计采用垂直矩形计算,少了一个斜边。

2、在现场施工中,如果过深开挖,不可能垂直开挖,只能是倒梯形开挖,填筑时候,有可能还要全部填筑,又损失一部分工程量,故此,业主要求按路基标准横断计量,有点坑人,但是横断计量法可以有效纳入土方计算软件,同时对计算总体土方工程量比较便捷。

3、可以按照横断面计量,但是减少的工程量,要予以变更的形式申报,理由就是说的设计工程量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横断面计量不符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4、也可以采用图示法计量,对于横断面可以修整阴影三角形,加大工程量的方法。

5、如果不行,则在填筑的时候要按标准路基断面填筑;或者采用变更单价的方式予以解决,量价分离的原则是可以行得通的,但是如果这个不是变更工程,则需要要求变更计量规则,在投标时候业主没有修改这条计量规则,属于后期业主自行强制要求的计量规则,不具备行业规定法定性,属于《合同协议书》第2款11项,“其他合同文件”,位于“图纸”和“已标价的工程量清单”之后,依照解释顺序,图纸高于其他合同文件,但是工程量清单有明示:“应实际支付应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由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计量方法,以监理人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按本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总额价计算支付金额;或者,根据具体情况,按合同条款第15.4款的规定,由监理人确定的单价或总额价计算支付额,”6、“片碎石换填浅层处治属于”若投标文件中没有约定如何计量,则属于“约定计量规则中没有的子目,其工程量按照有合同约束力的图纸所标示尺寸的理论净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Research papers
研究论文
1不同等级城市道路的荷载取值
荷载取值及布置参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快速路为城-A 、B 级,主干路为城-A 级,次干路为为城-A 、B 级,支路为城-B 级;
城-A 荷载为5轴加载,总重700KN ,城-B 荷载为3轴加载,总重300KN ;每组车轮横向中距1.8m ,车轮着地面积为0.6×0.25m 。

2常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
主干路:5cm 厚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8cm 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 厚水泥稳定砂砾+30cm 厚级配碎石。

次干路: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20cm 厚水泥稳定砂砾+30cm 厚级配碎石。

支路:4cm 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5cm 厚水泥稳定碎石+15cm 厚水泥稳定砂砾+30cm 厚级配碎石。

3软弱下卧层验算公式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垫层厚度应根据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应符合:
城市道路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
文|汉中市城乡规划市政工程设计院 赵育军
【摘要】换土垫层法在处理城市道路湿软路基时经常使用,它具有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难度小、质量易于控制等优点,但相应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换填厚度的计算均未提及,本文通过验算软弱下卧层计算湿软路基换填厚度,供大家在工程实践中使用。

【关键词】路基换填深度计算
P ok +P gk ≤r R f a
式中:P ok 为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应力,P gk 为垫层底面处的自重压应力,r R 为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抗力系数,f a 为垫层底面处地基的承载力容许值。

4验算路基软弱下卧层确定换填深度
4.1荷载选取
按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要求选取荷载,主干道选用城-A 荷载,最大轮载
P=100KN ,次干道分别按照城-A 、城-B 荷载取值,最大轮载分别为P=100KN 和P=60KN ,支路按城-B 荷载的70%取值,最大轮载P=42KN 。

基础的长宽按照车轮的着地宽度和长度,取B=0.6m ,L=0.25m 。

4.2轮压应力扩散角
沥青砼、水泥稳定材料应力扩散角取45度,级配碎石应力扩散角按30度取值,换填天然砂砾应力扩散角按30度取值。

4.3相关系数
路基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8,永久作用的分项系数,
取1.2;,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抗力系数,取1.0。

4.4路面结构层
按照拟定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结构。

4.5换填厚度
分别取换填0.5m 、0.6m 、0.8m 计算。

4.6软弱下卧层计算4.6.1车辆荷载的分布
4.6.1.1轮压扩散面积按下式计算:(B + 2 × z × tg θ) × ( L + 2 × z × tg θ)
依照上式分别计算得出轮压扩散面积:构层底面轮压扩散面积:
主干路:S1=1.656×2.006=3.322m 3;次干路S1=1.596×1.946=3.106m 3,支路S1=1.376×1.726=2.375m 3。

换填0.5m 、0.6m 、0.8m 轮压扩散面积:主干路:S0.5=2.214×2.584=5.72m 3;S 0.6=2.349×2.699=6.34m 3,S0.8=2.58×2.93=7.56m 3。

次干路:S0.5=2.173×2.523=5.48m 3;S 0.6=2.288×2.638=6.04m 3,S0.8=2.519×2.869=7.23m 3。


路:S0.5=1.953×2.304=4.5m 3;
S 0.6=2.069×2.419=5m 3,S0.8=2.3×2.65=6.1m 3。

4.6.1.2作用于垫层底面的附加应力结构层底面附加应力:
主干路P O =30.1KP ,次干路P O =32.2KP
(城A ),支路P O =17.68KP 。

换填0.5m 、0.6m 、0.8m 后垫层底面附加应力:
主干路:P O 0.5=17.48KP ,P O 0.6=15.77KP ,P O 0.8=13.22KP 。

75
Research papers
研究论文
次干路:P O 0.5=18.25KP ,P O 0.6=16.56KP ,P O 0.8=13.83KP 。


路:P O 0.5=9.33KP ,P O 0.6=8.4KP ,
P O 0.8=6.9KP 。

4.6.1.3通过分析轮压扩散面积可以看出轮压扩散宽度大于单轮影响宽度,应考虑双轮叠加,叠加后的附加应力为以上计算得的两倍。

4.6.2路面结构自重荷载的分布细粒式沥青砼容重:2.35,中粒式沥青砼容重:2.36,粗粒式沥青砼容重:2.37,水稳碎石容重:2.1,水稳砂砾容重:2.1,级配碎石容重:2.1,天然砂砾容重:2.0。

【参考文献】
[1]毛爱民.路基换填深度的计算与探讨.山西建筑,2009(3):273.[2]冯健雪.公路软弱路基换填深度的探讨.山西建筑,2014(7):148.
4.6.2.1结构层底面的自重应力主干路:Pg=17.77KP ;次干路Pg=17.06KP ,支路Pg=14.72KP 。

4.6.2.2换填0.5m 、0.6m 、0.8m 后垫层底面自重应力:


路:P g 0.5=27.77K P ,
Pg0.6=29.77KP ,Pg0.8=33.77KP 。



路:P g 0.5=27.06K P ,Pg0.6=29.07KP ,Pg0.8=33.06KP 。


路:P g 0.5=24.72K P ,
Pg0.6=26.72KP ,Pg0.8=30.72KP 。

4.6.3荷载组合(表1)
换填0.5m 、0.6m 、0.8m 后垫层底面应
力:(表2-表4)
5结论
将路基承载力与以上计算得下卧层顶面应力比较,选用适宜的路基换填厚度,但应注意对于湿软路基应考虑方便路基施工碾压时的换填厚度,根据15MR301说明
“采用垫层法处理处理软基时,垫层厚度一
般不小于0.5m ”,故若承载力满足要求,但路基潮湿无法碾压时采用换填处理时
,最小换填厚度应不小于0.5m 。

表1结构层底面的应力
表4支路垫层底面的应力
道路等级主干路(城-A )
次干路(城-A )
支路P gk +P ok (KPa)
129.68
136.39
81.31
换填厚度(m )0.50.60.8P gk +P ok (KPa)
96.25
92.49
88.11
换填厚度(m )0.50.60.8P gk +P ok (KPa)
98.17
94.49
89.46
换填厚度(m )0.50.60.8P gk +P ok (KPa)
63.25
62.3
61.7
表2主干路垫层底面的应力(按城-A 荷载)
表3次干路垫层底面的应力(按城-A 荷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