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2011422

有机化学实验2011422

实验一醇酚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观察醇、酚的化学反应,深入体会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醇、酚主要化学性质会鉴别醇、酚。

3、熟悉滴管的使用。

4、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1、醇和酚一元醇是中性化合物,与碱不起作用,但醇羟基上的氢易被金属纳取代,放出氢气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伯醇可被氧化生成醛或在较高温度下进一步氧化生成羧酸。

仲醇可氧化生成酮。

醇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烷,其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性质和醇的结构有关。

通常用卢卡斯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来鉴别含有6个以下碳原子的伯、仲、叔醇。

具有两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使氢氧化铜沉淀消失形成深蓝色的溶液。

因此可用此反应鉴别含有相邻羟基的多元醇。

酚羟基上的氢能部分电离,故酚类具有弱酸性、能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酚盐,同时酚羟基是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可增加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泼性而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酚类或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能与三氯化铁发生各种特有的颜色反应,产生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生成复杂的配合物,但具有烯醇结构“-c=c-”的化合物都有这个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试管、烧杯、试管夹、钠、无水乙醇、正丁醇、酚酞、95%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仲丁醇、2%CuSO4、5%NaOH、甘油、3mol•L-1H2SO4、卢卡斯试剂、液体苯酚、2%苯酚、1%FeCl3、饱和溴水。

四、实验步骤五、思考题1、做乙醇与钠反应实验必须用无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用95%的就行了,为什么?2、鉴别伯、仲、叔醇可用什么试剂?3、试找出本实验中的显色反应?实验二醛酮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观察醛、酮的化学反应,深入体会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醛、酮主要化学性质会鉴别醛、酮。

3、熟悉滴管的使用。

4、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2、醛和酮醛和酮都含有羰基,因此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报告苯酚的性质探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苯酚的重要性质的认识;了解检验苯酚的实验方法。

+ NaOH + H2O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药品试管、试管架、滴管、烧杯、长导管酚酞、蒸馏水、5%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FeCl3溶液四、实验步骤+ 3Br2 Br +CO2+H2+ HCl + NaCl + NaHCO3 Br Br + 3HBr【课后巩固】 1、除去苯中所含的苯酚,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A. 加70℃以上的热水,分液B. 加足量NaOH溶液,分液C. 加适量浓溴水,过滤D. 加适量FeCl3溶液,过滤2、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气体⑥加入足量的苛性钠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 ④⑤③B. ⑥①⑤③C. ⑧①D. ⑧②⑤③3、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石蕊试液显浅红色B.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D.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4、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 。

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Na,只有B无变化。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

(2)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若其一溴代物最多有两种,C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篇二:(实验化学)乙醇和苯酚的性质实验《实验化学》专题2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路桥中学张红岗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乙醇,苯酚的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认识乙醇、苯酚因结构上的差异引起性质差异的原因,并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活性3.学习实验室制备酚醛树脂的方法,学会水浴加热方法4.体验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物质性质的过程5.初步形成一定的分析,推理与归纳能力二、实验药品无水乙醇、苯酚晶体、钠单质、乙醚、苯、丙酮、四氯化碳、5%K2Cr2O7溶液 2mol/L的硫酸溶液、浓硫酸、2mol/LNaOH溶液、0.01mol/LKMnO4溶液、浓溴水、FeCl3溶液、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三、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事实上实验现象与我们推测的不符合!以乙醚做溶剂时,乙醇与钠反应比苯酚与钠反应快!事实上:如果用苯、丙酮、四氯化碳等溶剂来代替乙醚,也不能明显的观察到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快为什么在乙醚中,苯酚与钠反应比乙醇与钠反应要慢一些呢?原因猜测:原因一:乙醇钠易溶于乙醇、乙醚而苯酚钠难溶于乙醚,类似于实验室制CO2不能用块状CaCO3与稀H2SO4反应一样,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苯酚钠附着在钠块表面,使反应减慢原因二:考虑氢键的影响苯酚羟基氢与苯环共轭∏键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乙醇分子间的氢键要强.正是这种强的氢键约束了羟基氢,破坏这类氢键需要更高的能量原因三:从分子结构上分析:苯酚中羟基氢与苯环之间形成氢键,羟基氢被∏电子云所笼罩,紧扣其中, 金属钠首先接触的是∏电子云,电子传入必然受到∏电子云排斥,所以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活化能比钠与乙醇反应的活化能要高结论:以乙醚为溶剂, 乙醇.苯酚与钠反应这个实验可以验证: 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不能证明: 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乙醇和苯酚都能和钠反应,则这个实验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苯酚羟基氢比乙醇的羟基氢活泼,则这个实验不能达到目的那么如何证明苯酚中的羟基比乙醇中的羟基更活泼呢?其实方法很多如:1、.取两只试管,加入2ml的稀NaOH溶液,加入1-2滴酚酞,取0.46g乙醇和0.94g苯酚加入试管中,加入苯酚的试管溶液颜色明显变浅,加入乙醇的试管溶液颜色变化不大2、取适量乙醇和苯酚,分别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滴加到NaAlO2溶液中,能产生浑浊的是苯酚溶液C6H5OH+ NaAlO2 + H2O ===== C6H5ONa+Al(OH)3(注:此实验也可以用酸性KMnO4代替酸性K2Cr2O7溶液)实验3、乙醇的消化反应实验6.设计实验: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所给试剂:稀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仪器自选。

实验五 醛和酮的性质

实验五  醛和酮的性质

实验五醛和酮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醛酮性质的认识2.掌握醛酮的鉴别方法二.实验原理二.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洗胶头滴管用),洗耳球三.实验步骤1.2,4-二硝基苯肼试验(1)取2 mL2,4-二硝基苯肼试剂于试管中,分别加2-3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苯乙酮);(2)振荡、观察现象;(3)若无现象,静置几分钟后再观察。

2.亚硫酸氢钠的加成(1)在2支试管中各加2 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2)再分别加入1 mL纯丙酮和5%的丙酮溶液,振荡,把试管放在冰水中冷却,观察现象。

3.碘仿反应(1)将5滴样品(乙醛,丙酮,95%的乙醇,异丙醇,苯乙酮)加入试管中,加1 mL I2-KI溶液,再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红色消失为止,观察现象;(2)如出现白色乳浊液,把试管放到水浴中温热至50-60 ℃,再观察。

3.斐林试剂试验(1)把1 mL斐林试剂Ⅰ和平共处1 mL斐林试剂Ⅱ在试管里混合均匀,分装到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5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2)振荡后,把试管放在沸水中加热,观察现象。

4.银镜反应(1)在洁净的试管中放入2 mL 2%的硝酸银溶液,加1小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滴加2%的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2)滴加2滴样品(乙醛,丙酮,苯甲醛),静置几分钟后观察现象;(3)若无变化。

在水浴中温热至50-60℃,再观察。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表1 实验结果及分析表项目序号实验内容结果原因分析醛和酮的性质12,4-二硝基苯肼试验乙醛黄色沉淀2,4-二硝基苯肼与醛和酮的羰基发生加成,再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缩合产物,得到具有不同的熔点的黄色晶体。

丙酮无明显变化,溶液呈透明棕黄色苯甲醛立即生成橘黄色沉淀,且可倒置试管不流出,振荡一会儿后变成浊液,静置后分层,上层为透明黄色液体,下层沉淀为橘黄色苯乙酮立即生成橘红色沉淀,且可倒置试管不流出,振荡一会儿后变成浊液,静置后分层,上层为黄色透明液体,下层沉淀为橘红色2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纯丙酮溶液立即出现乳白色沉淀,静置后分层,上层白色,下层无色丙酮与亚硫酸氢钠发生亲核加成,生成α-羟基磺酸钠,该产物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易于析出。

酚醛酮化学实验报告

酚醛酮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酚、醛、酮的化学反应,深入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 掌握酚、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学会鉴别它们。

3. 学习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酚、醛、酮是三种具有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各异。

酚具有羟基直接连接苯环的特点,醛具有醛基(-CHO),酮具有羰基(C=O)。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试管若干- 烧杯- 玻璃棒- 滴管- 热水浴- 酚、醛、酮标准样品- 三氯化铁溶液-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水浴锅2. 实验试剂:- 酚- 醛- 酮- 三氯化铁溶液-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四、实验步骤1. 酚的实验- 将少量酚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2. 醛的实验- 将少量醛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 酮的实验- 将少量酮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将酮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合,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五、实验现象1. 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2. 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3. 醛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呈现红色。

4. 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

5. 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无变化。

6. 酮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无沉淀生成。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颜色为紫色。

2. 酚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黄色沉淀。

3. 醛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为红色。

4. 醛与2,4-二硝基苯肼溶液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

5. 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溶液颜色无变化。

醇和酚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

醇和酚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醇和酚的性质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时间: 年月日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温度: 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要求:必修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学习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适用性强的特点;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醇、酚、醛、酮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1(卢卡氏实验:因含C3—,C6的各种醇类均溶于卢卡氏试剂,反应能生成不溶于试剂的氯代烷,使反应液呈浑浊状,静置后溶液有分层现象出现,反应前后有显著变化,便于观察;2(高碘酸实验:CH2(OH)(CHOH)nCH2OH , (n,1) HIO4 H2O + 2HCHO , (n,1) HIO3 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OH 2 +2Fecl+2Fecl3 +2HCl OH4(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共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红色或桔红色;5(碘仿反应: O O NaOHC—OH (R)CH3—CH3+ Nao ——H (R)三(实验器材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乙二醇、甘油水溶液、高碘酸溶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希夫试剂、苯酚、三氯化铁溶液、甲醛、乙醛、丙酮、2,4-二硝基苯肼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操作步骤1(卢卡氏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2mL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管口,观察记录混合液变混浊及分层时间;2(高碘酸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甘油水溶液,然后各加3滴5%高碘酸溶液,混合静置5min,各加3~4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最后再加1滴希夫试剂,静置数分钟,分别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苯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5滴苯酚,3滴1%三氯化铁溶液;4(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

实验1 醇和酚的性质

实验1 醇和酚的性质

实验1 醇和酚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 通过多种试验方法判断醇和酚的性质。

2. 掌握不同类型醇和酚的实验表征方法。

二、实验原理醇是一种选择性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物,对水溶性和沸点有影响。

醇的化学性质通常由羟基-OH的取代位置和取代程度决定。

醇通常可以被还原成对应的醛或酮,产生二醇或多醇时可以发生内部羟基反应,醇也可以参与复分解反应等。

2. 酚的性质酚的化学性质与醇相似,但由于缺乏羟基上的B-H键,酚比醇更易被氧化为醛或酮。

酚的奇点电离常数比水高,因此可在碱性溶液中发生质子接受反应。

酚也可以发生烷基化和酯化反应。

三、实验步骤1. 醇的测定取少量酒精样品,加入装有浓H2SO4和甲苯醇的小试管中,摇动试管,观察有无凝胶状集合物生成。

凝胶状物是沙漏形的,装在试管底部。

取少量苯酚样品,加入少许溴酸钾,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变化。

苯酚与溴酸钾反应生成苯醌,该产物为橙黄色悬浮物。

3. 确定醇和酚的酸碱性取少量乙醇和苯酚分别加入不同的pH值的溶液中,观察有无与pH值相关的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若测定的酒精产生凝胶状集合物,则说明该酒精含有较高浓度的醇类化合物,以及酒精的酸度恰好等于甲苯醇。

实验中,甲苯醇作为质量相等的对照试剂,由于其酸性,其pH 值更高,因此必须保持其稳定性。

苯酚与溴酸钾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常见的检验酚的方法之一。

反应中,溴酸钾与苯酚反应生成苯醌,由于苯醌的橙黄色,可以通过观察产物颜色变化来判断苯酚的存在。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较低时,乙醇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可以产生少量H+离子。

然而,在pH值升高到约9左右的情况下,随着pH值的升高,乙醇的分子不稳定,它的羟基-OH便会逐渐参与电离反应,逐渐脱离分子,并与别的离子再次联结,形成一个更强酸的离子体。

苯酚是一种弱酸,可以在碱中发生质子接受反应,形成苯酚盐离子。

当碱性增强时,苯酚的质子接受反应热力学强度也随之增强。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中探究了醇和酚在多种条件下的化学性质,包括其酸碱度、还原和氧化特性等。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

实验二十六醇、酚、醛、酮的性质一、目的要求1. 进一步加深对醇、酚、醛、酮性质的认识;2. 掌握用特征化学反应鉴别这四类化合物的方法。

二、仪器药品250mL烧杯、点滴板、pH试纸、刻度试管、试管、带支管大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5%CuSO4、浓硫酸、1%K2Cr2O7、10%H2SO4、5%NaOH、2%氨水、饱和NaHSO3、1%FeCl3、饱和溴水、2%AgNO3、5%Na2CO3、0.5%KMnO4、1%酚酞指示剂、金属钠甲醇、乙醇、正丁醇、甘油、卢卡斯试剂、仲丁醇、叔丁醇、正丙醇、苯乙酮、异丙醇、甲醛、乙醛、斐林溶液(甲)、斐林溶液(乙)、苯甲醛、苯酚、丙酮、1%苯酚三、实验步骤1. 醇的性质(1) 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取两支干燥的试管,于一支试管中加入0.5mL 无水乙醇,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5mL 正丁醇。

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一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用镊子取)。

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待气体平稳放出并增多时,将试管靠近灯焰,放开大拇指,有何现象发生?待金属钠反应完毕后,取几滴反应液滴在点滴板上,使多余的乙醇挥发掉,观察固体的颜色,滴5滴水在固体上面,再加入1滴1%酚酞指示剂[注1],有何现象发生?(2) 醇的氧化反应取三支干净试管,分别加入0.5mL 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1mL 1% K2Cr2O7溶液和10滴10% H2SO4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并比较它们的反应速度。

(3) 卢卡斯反应取三支干燥试管,分别加入1mL 的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3mL 卢卡斯试剂[注2],摇动后静置(最后放在55℃水浴中温热)。

观察现象,记录混合液浑浊或出现两个液层的时间。

比较其反应速度的快慢。

(4) 脱水反应取一带支管的大试管,加入5mL 乙醇和1mL 浓H2SO4, 混匀后,试管口用橡皮塞塞住,通过支管连一导管,导入另一装有2mL 0.5% KMnO4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五 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

实验五 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

时间:年月日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温度: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性质:基础实验要求:必修实验五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通过醇钠的生成及水解实验、卢卡氏(Lucas)实验、高碘酸实验、酚的酸性实验、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和碘仿反应了解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器材:试管、软木塞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浓盐酸、苯酚、三氯化铁、氢氧化钠、甲醛、乙醛、丙酮、乙醇、2,4-二硝基苯肼、高碘酸、碘溶液四、实验步骤:1. 卢卡氏(Lucas)实验: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2mL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摇动试管后静止(最好保持在26~27℃),观察变化,并记下混合液变混浊和出现两个液层的。

用1mL浓盐酸代替卢卡氏试剂做上述的同样试验。

比较结果。

2. 高碘酸实验: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1,3-丙二醇、10%甘油,然后,在每支试管里各加入3滴5%高碘酸溶液。

将混合物静置5min,在每支试管中各加入3~4滴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以还原过量的高碘酸。

最后,再各加入1滴希夫(Schiff)试剂,将混合物静置数分钟后,观察混合液的颜色变化。

3. 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在试管里加入5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各加3滴1%三氯化铁溶液。

试管里有何现象?将上面由苯酚有色溶液各分成三份。

在第一份中加入同体积的乙醇;在第二份中加入几滴5%稀盐酸;在第三份中加入几滴5%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4. 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取3支试管,贴上标签并编号。

在试管里分别滴加2滴甲醛、乙醛、丙酮,在4号试管里滴加2滴二苯基乙二酮的饱和乙醇溶液。

然后从1到4分别滴加2,4-二硝基苯肼试剂,边滴加边摇动试管,一般滴加10滴即可。

观察在滴加过程中有无沉淀产生,每个试管里出现的沉淀各是什么颜色,颜色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

酮_性质实验报告

酮_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深入了解酮的化学性质。

2. 掌握酮的鉴别方法。

3.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酮是一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以下性质:1. 酮类化合物具有弱的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酮盐。

2. 酮类化合物能与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酮醇。

3. 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醇。

4. 酮类化合物能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征反应,如碘仿反应、银镜反应等。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玻璃棒、石棉网等。

2. 药品:丙酮、乙醇、氢氧化钠、碘仿试剂、银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酮的酸性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乙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 酮的加成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乙醇,观察现象。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3. 酮的还原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银氨溶液,观察现象。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4. 酮的碘仿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碘仿试剂,观察现象。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5. 酮的银镜反应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银氨溶液,观察现象。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少量丙酮,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酮的酸性实验丙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酮盐,溶液呈现碱性;乙醇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溶液保持中性。

2. 酮的加成反应实验丙酮与乙醇混合,无明显现象;丙酮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 酮的还原反应实验丙酮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丙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4. 酮的碘仿反应实验丙酮与碘仿试剂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丙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

醇酚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实验六酚的性质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酚的基本性质;2、掌握酚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酚的分子中,由于羟基中的氧原子与苯环形成P-π共轭,电子云向苯环偏移,溶于水后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显示弱酸性。

但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若将苯酚钠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可以析出苯酚。

用这种方法可以分离苯酚。

苯酚可以和NaOH反应,但不与NaHCO3反应。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分离酚和醇。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反应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

故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白色)酚类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显色,用于鉴别酚类。

苯酚可以用于制备酚酞。

棕红色蓝紫色三、实验器材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pH试纸无机试剂: NaOH(5%),饱和溴水, NaHCO3(5%,饱和),的Na2CO3(5%),5%FeCl3 ,HCl(5%)溶液;有机试剂:苯酚四、实验步骤1、酚的溶解性和弱酸性将0.2 g的苯酚放在试管中,加入3mL水,振荡试管后观察是否溶解。

用玻璃棒蘸1滴溶液,以广泛pH试纸测定其酸碱性。

然后再加热试管,直到苯酚全部溶解。

将上述溶液分装在3支试管中,冷却后出现浑浊,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再滴加5%的盐酸,有何变化?在另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的NaHCO3溶液和5%的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溶解。

2、酚类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在试管中加入1%苯酚0.5mL,再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和记录各试管中所显示的颜色。

3、与溴水的反应在1支试管中加入2滴苯酚饱和水溶液,再加2 mL水稀释,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 mL自来水,然后在两只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比较两只试管中的现象。

写出反应方程式。

五、思考题1、如何鉴别醇和酚?2、举例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化合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为什么苯酚比苯和甲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篇二: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3.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 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2.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pH试纸化学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 1%高锰酸钾异丙醇5%氢氧化钠10%硫酸铜乙二醇10%盐酸10%三氯化铁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硝基苯酚水杨酸苯甲酸溴水甘油四.实验原理: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但醇中的羟基与烃基相。

《医用化学》课程标准

《医用化学》课程标准

《医用化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和护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48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医用化学》是一门文化课,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

是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包括溶液和电解质溶液,胶体化学与配位化学和有机物。

这些内容有些将在医学工作中直接应用如配制溶液,有些则是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的必要基础知识。

因此它是一门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讲授《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贯彻工学结合:以医学中的常规工作如配制溶液、测定PH值等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

2.以精讲与自学、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

3.强化实践教学。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是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理解和分析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理论和相关知识。

并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结构和能力: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有关医学上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能用溶液的渗透压、缓冲溶液的原理解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

2.能进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能正确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能制备配合物并验证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二、知识目标1.掌握医用化学中相关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性质。

2.掌握医用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归纳与总结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自学和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

2.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满足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醛酮的鉴定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醛酮化学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醛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羰基的反应。

醛酮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醛酮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锥形瓶、试管、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石棉网等。

2. 试剂:乙醛、丙酮、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碘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淀粉溶液、银氨溶液、斐林试剂等。

四、实验步骤1. 醛酮的氧化反应(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乙醛和丙酮。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重铬酸钾溶液。

(3)将两支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 醛酮的加成反应(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乙醛和丙酮。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碘化钾溶液。

(4)观察两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 醛酮的缩合反应(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乙醛和丙酮。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3)将两支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醛酮的氧化反应乙醛加热后,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丙酮加热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2. 醛酮的加成反应乙醛与硫酸铜、碘化钾反应后,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丙酮与硫酸铜、碘化钾反应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3. 醛酮的缩合反应乙醛与氢氧化钠加热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丙酮与氢氧化钠加热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结论1. 醛类化合物容易被氧化,而酮类化合物不易被氧化。

2. 醛酮可以与硫酸铜、碘化钾发生加成反应。

3. 醛酮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缩合反应。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乙醛与丙酮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现象明显,说明醛酮具有明显的化学性质。

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与鉴定实验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与鉴定实验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与鉴定实验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研究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成为了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反应,并介绍它们在实验中的鉴定方法。

一、醇的鉴定与反应实验醇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以R-OH的结构式表示。

醇在实验中常常通过其氧氢键的特性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将醇与酸反应,生成酯的实验来检测醇的存在。

此外,醇还可以通过氧化试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

二、醛和酮的鉴定与反应实验醛和酮是两类重要的有机官能团,具有碳氧双键的特点。

醛和酮的存在可以通过其氧氢键进行鉴定。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银镜试剂将醛和酮还原为相应的银粒沉淀,并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和形态来判断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醛或酮。

此外,醛和酮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鉴定。

醛在氧化反应中可以被氧化为相应的酸,而酮则不会发生氧化反应。

三、酸和酯的鉴定与反应实验酸和酯是两类含有羧基的有机官能团,具有碳氧双键和羧基的特征。

酸和酯的存在可以通过其氧氢键和羧基进行鉴定。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如苯酚酞或溴酚蓝来检测酸和酯的存在。

酸和酯还可以通过水解反应进行鉴定。

酸可以通过与醇反应生成酯,而酯可以通过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四、醚的鉴定与反应实验醚是一类含有氧原子的有机化合物,通常以R-O-R'的结构式表示。

醚的存在可以通过其氧氢键进行鉴定。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与醇反应生成醚的实验来检测醚的存在。

此外,醚还可以通过酸催化下的裂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和烷烃。

五、醇醚酮的卤代反应实验卤代反应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官能团反应。

在实验中,醇、醚和酮可以通过与溴水或氯化亚铁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产物。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鉴定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醇、醚和酮官能团。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与鉴定实验是有机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对醇、醛、酮、酸、酯和醚等有机官能团的反应特性进行实验鉴定,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安息香缩合反应

安息香缩合反应

化学与环境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醇、酚、醛、酮的性质学生姓名李思强学号 20130004024 专业理综二班年级、班级 2013届大二指导老师曾志日期 2014年11月7日【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并比较醇和酚之间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醛、酮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掌握鉴别醛、酮的化学方法。

【实验步骤】实验1:在一干燥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投入一米粒大小、用滤纸擦干的金属钠,观察有何现象产生?待金属钠全部作用以后,于试管中加入4mL水混合,用pH试纸试验溶液的酸碱性。

【现象与分析】将金属钠投入无水乙醇后,一开始缓慢冒出气泡,之后钠块缓慢溶解,放出大量气泡并放出热量,最后钠块完全溶解,释放大量热量。

产生的气泡为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加入4mL水并充分摇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乙醇钠会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苯酚,反应方程式如下:CO2+C6H5ONa+H2O === C6H5OH↓+NaHCO3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的酸碱度为12,是因为在上面的反应中产生了强碱弱酸盐NaHCO3,所以使得溶液的pH呈碱性。

【实验原理】醇分子中存在H-O极性键,其电离平衡可产生质子和烃氧基负离子,使醇类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实验2:取3支干燥试管,分别加入0.5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1mL Lucas试剂,用棉花团塞住试管口,摇动后静置,观察到装叔丁醇的试管中立即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白色,其他的两只试管无明显现象。

此时剩余的两只试管置于水浴中温热五分钟,震荡后静置,观察到装有仲丁醇的试管中水浴后有白色浑浊,静置后也分层,且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白色,此时装有正丁醇的试管水浴后仍然无明显现象。

【实验原理】该反应是亲核取代,叔醇的活性大于仲醇大于伯醇,叔醇与卢卡斯试剂很快发生反应,生成的氯代烷立即分层;仲醇作用稍慢,静置片刻才变混浊,最后变成两层;伯醇在常温下不发生作用。

卤代烃醇酚醛酮性质试验和鉴定

卤代烃醇酚醛酮性质试验和鉴定
卤代烃、醇、酚、醛、酮性质实验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认识卤代烃、醇、酚、醛、酮类的一般性质; 2、比较醇、酚、醛、酮类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3、认识羟基、烃基及羰基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原理
认识卤代烃、醇、酚、醛、酮的一般性质,掌握鉴别他们的化学方法。
三、仪器装置
①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钠、酚酞、仲丁醇、叔丁醇、无水ZnCl2、 浓盐酸、1% KMnO4、异丙醇、NaOH、CuSO4、乙二醇、甘油、苯 酚、pH试纸、饱和溴水、1%KI、苯、H2SO4、浓HNO3、 5%Na2CO3、0.5%KMnO4、FeCl3、恒温水浴锅
3、醛和酮与氨基脲的加成实验中,为什么要加入乙酸钠? 4、土伦试剂为什么要在临用时才配置?土伦实验完毕后,应该加 入
硝酸少许,立刻煮沸洗去银镜,为什么?
② 2,4-二硝基苯肼、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乙醇、NaHSO3、二 苯酮、3-戊酮、氨基脲盐酸盐、NaAc、庚醛、3-己酮、苯乙酮、I2、 KI、异丙醇、1-丁醇、对品红盐酸盐、Na2SO3、浓盐酸、AgNO3、 NH3•H2O、环己酮、柠檬酸钠、碳酸钠、硫酸铜、CrO3、浓H2SO4、 丁醛、叔丁醇、、醛、酮的一般性质 ② 鉴别卤代烃、醇、酚、醛、酮
五、问题讨论
1、用卢卡斯试剂检验伯,仲,叔醇的实验成功的关键何在?对 于六个碳以上的伯,仲,叔醇是否都能用卢卡斯试剂进行鉴别?
2、与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绛蓝色是邻羟基多元醇的特征反应,此外, 还有什么试剂能起类似的作用?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醛与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两种官能团,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探究醛与酮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

实验一:醛与酮的氧化性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碘化钾溶液作为氧化试剂,将其与醛和酮分别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醛能够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而酮则不受氧化影响。

这是因为醛分子中含有活泼的氢原子,易于被氧化剂攫取,而酮分子中的氢原子则不容易被攫取。

实验二:醛与酮的还原性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氢气和银镜试剂来测试醛和酮的还原性。

实验结果表明,醛能够被还原成相应的醇,而酮则不受还原影响。

这是因为醛分子中含有活泼的羰基,容易被还原剂还原,而酮分子中的羰基则不容易被还原。

实验三:醛与酮的加成反应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氢氰酸和水合肼试剂来测试醛和酮的加成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醛能够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氰醇,而酮则不发生此反应。

这是因为醛分子中的活泼氢原子易于与氢氰酸发生反应,而酮分子中的氢原子则不容易被攫取。

实验四:醛与酮的临界温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临界温度实验仪来测定醛和酮的临界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醛的临界温度较低,而酮的临界温度较高。

这是因为醛分子中的极性羰基与氢键的相互作用较强,使得醛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从而降低了临界温度。

而酮分子中的两个烃基对称排列,使得酮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弱,临界温度较高。

实验五:醛与酮的酸碱性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酚酞指示剂来测试醛和酮的酸碱性。

实验结果表明,醛和酮均不具有酸碱性。

这是因为醛和酮分子中的羰基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醛能够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而酮不受氧化影响。

2. 醛能够被还原成相应的醇,而酮不受还原影响。

3. 醛能够与氢氰酸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氰醇,而酮不发生此反应。

4. 醛的临界温度较低,而酮的临界温度较高。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

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醛与酮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官能团,它们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醛和酮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实验一:醛和酮的鉴别实验实验方法: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于水,加入少量Fehling试剂,加热观察。

实验结果:如果产生红色沉淀,则为醛;无沉淀产生,则为酮。

实验解析:这是因为醛具有还原性,可以将Fehling试剂中的Cu2+还原为Cu+,生成红色沉淀。

而酮则不具有这种还原性,因此无沉淀产生。

实验二:醛和酮的氧化反应实验方法: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热观察。

实验结果:如果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或变浅,则为醛;无明显变化,则为酮。

实验解析:醛可以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而酮则不具有这种氧化性。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醛氧化为羧酸,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实验三:醛和酮的还原反应实验方法: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于稀碱性溴水中,加热观察。

实验结果:如果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无色或变浅,则为醛;无明显变化,则为酮。

实验解析:醛可以被还原为相应的醇,而酮则不具有这种还原性。

碱性溴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将醛氧化为相应的酸,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实验四:醛和酮的加成反应实验方法: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于氢氰酸中,加热观察。

实验结果:如果产生氨水的气味,则为醛;无明显变化或产生苦杏仁气味,则为酮。

实验解析:醛在氰化反应中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氰醇,而酮则不具有这种反应。

氰化反应是醛和氰化物反应的一种典型反应,产生氨水的气味是由于氰醇分解产生氨气。

实验五:醛和酮的羰基亲核加成反应实验方法:取少量待测化合物溶于氨水中,加热观察。

实验结果:如果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或橙色,则为醛;无明显变化,则为酮。

实验解析:醛可以发生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胺,而酮则不具有这种反应。

氨水是一种亲核试剂,可以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胺。

乙醛的性质实验报告

乙醛的性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乙醛的性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时间:年月日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温度: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实验性质:基础性实验要求:必修实验五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1.学习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适用性强的特点;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醇、酚、醛、酮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1.卢卡氏实验:因含c3—-c6的各种醇类均溶于卢卡氏试剂,反应能生成不溶于试剂的氯代烷,使反应液呈浑浊状,静置后溶液有分层现象出现,反应前后有显著变化,便于观察;2.高碘酸实验:ch2(oh)(choh)nch2oh+(n+1)hIo4h2o+2hcho+(n+1)hIo3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oh2+2Fecl+2Fecl3+2hcloh4.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共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红色或桔红色;5.碘仿反应:oonaohc—oh(R)ch3—ch3+nao——h(R)三.实验器材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乙二醇、甘油水溶液、高碘酸溶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希夫试剂、苯酚、三氯化铁溶液、甲醛、乙醛、丙酮、2,4-二硝基苯肼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操作步骤1.卢卡氏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2mL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管口,观察记录混合液变混浊及分层时间;2.高碘酸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甘油水溶液,然后各加3滴5%高碘酸溶液,混合静置5min,各加3~4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最后再加1滴希夫试剂,静置数分钟,分别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苯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5滴苯酚,3滴1%三氯化铁溶液;4.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生科院B108实验室 温度: 实验名称: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 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要求:必修
实验五 酚、醇、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了解经典化学分析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适用性强的特点;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掌握醇、酚、醛、酮的相关化学性质。

二.实验原理
1.卢卡氏实验:
因含C 3—-C6的各种醇类均溶于卢卡氏试剂,反应能生成不溶于试剂的氯代烷,使反应液呈浑浊状,静置后溶液有分层现象出现,反应前后有显着变化,便于观察;
2.高碘酸实验:
CH 2(OH)(CHOH)nCH 2OH + (n +1) HIO 4 H 2O + 2HCHO + (n +1) HIO 3
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
2 +2Fecl
+2Fecl 3 +2HCl
4.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共轭醛酮与2,4-二硝基苯胺反应生成的沉淀为红色或桔红色;
5.碘仿反应: NaOH
(R ) CH 3I + Nao
(R) 三.实验器材
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卢卡氏试剂、乙二醇、甘油水溶液、高碘酸溶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希夫试剂、苯酚、三氯化铁溶液、甲醛、乙醛、丙酮、2,4-二硝基苯肼试剂、碘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卢卡氏实验: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 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2mL 卢卡氏试剂;用软木塞塞住管口,观察记录混合液变混浊及分层时间;
2.高碘酸实验: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10%乙二醇、10%甘油水溶液,然后各加3滴5%高碘酸溶液,混合静置5min,各加3~4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最后再加1滴希夫试剂,静置数分钟,分别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苯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5滴苯酚,3滴1%三氯化铁溶液;
4.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

边 OH OH
CH 3 —C —OH O —C —H O
加边振荡试管,滴10滴左右即可,观察有无沉淀生成;产生沉淀的颜色;颜色不同说明了什么?
5.碘仿反应: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滴甲醛、乙醛、丙酮,然后各加入7滴碘溶液,溶液呈深红色,再加5%NaoH,边滴边振荡试管,直到深红色小时为止。

五.实验结果
1.卢卡氏实验:
(1)正丁醇+卢卡氏试剂
反应方程式: CH 3(CH 2)3OH +HCl CH 3(CH 2)3Cl +H 2O 反应现象:反应缓慢,有白色油状物质,溶液变浑浊
(2)叔丁醇+卢卡氏试剂
反应方程式: CH 3CH 2CHOHCH 3+HCl CH 3CH 2CHClCH 3+H 2O 反应现象:反应缓慢,有白色油状物质,溶液变浑浊
(3)仲丁醇+卢卡氏试剂
反应方程式: C(CH 3)3OH + HCl C(CH 3)3Cl +H 2O 反应现象:反应迅速,溶液变浑浊且2min 后溶液分层,上层油状,下层浑浊
2.高碘酸实验:
(1)10%乙二醇+5%高碘酸+饱和亚硫酸钠溶液+1滴希夫试剂
反应方程式: HOCH 2CH 2OH +HIO 4 2 HCHO + HIO 3 + H 2O 2HIO 4+7Na 2SO 3 === I 2 + 7 N a 2 S O 4 + H 2O
I 2 + SO 2 + 2 H 2O === 2 H I + H 2 S O 4 (少量)
反应现象:加入亚硫酸钠后有褐色沉淀生成;加入希夫试剂后无明显现象
(2) 10%甘油+5%高碘酸+饱和亚硫酸钠溶液+1滴希夫试剂
反应方程式:
2 HCHO + HCOOH + HIO
3 + H 2O
2HIO 4+ 7Na 2SO 3 === I 2 + N a 2 SO 4 + H 2O
反应现象:加入亚硫酸钠后有褐色沉淀生成;加入希夫试剂后颜色加深
3.酚和三氯化铁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3 + Fe 3+ Fe ( )3 + 3 H +
液体
4. 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
(1)甲醛(2ml )+2,4-二硝基苯肼
反应方程式:
2 HCHO +
+ H 2O
无水ZnCl 2 无水ZnCl 2 无水ZnCl 2 CH 2–OH | CH –OH +HIO 4 | CH 2–OH
—OH
—O —NO 2 —NO 2 —NH 2 —NO 2
—NO2 —NH = CH 2
反应现象:无色透明溶液先有淡黄色沉淀生成,随着试剂不断加入,沉淀变为黄色
(2)乙醛(2ml )+2,4-二硝基苯肼
反应方程式:
CH 3CHO + + H 2O 反应现象:无色透明溶液先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沉淀变为桔黄色
(3)丙酮(2ml )+2,4-二硝基苯肼 反应方程式: C(CH 3)3 + + H 2O
反应现象:无色透明溶液先有淡黄色沉淀生成,随着试剂不断加入,沉淀变为桔黄褐色
5.碘仿反应 (1)甲醛(3滴) +碘水(7滴)+氢氧化钠溶液(5%)
反应方程式:
HCHO HCOONa
反应现象:滴半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深红色消失,再无变化
(2)乙醛(3滴) +碘水(7滴)+氢氧化钠溶液(5%)
反应方程式: CH 3CHO CHIO 3 + HCOONa
反应现象:滴两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深红色消失,生成浅白色乳浊液
(3)丙酮(3滴) +碘水(7滴)+氢氧化钠溶液(5%)
反应方程式: CHIO 3 + CH 3COONa
反应现象: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深红色消失,生成白色乳浊液
五、 实验结果:
组别编号
现象 反应方程式 1
2
3
五、 思考题:
1. 在卢卡氏实验中水多了行不行?为什么?氯化锌在实验中起何作用?
2. 有的碘仿反应需要加热,因此,为了使碘仿能尽快产生,而用沸水浴。

这样做,能很快有碘仿产生吗?为什么?
—NO 2 —NO 2 —NH 2 —NO 2 —NO 2 —NHN = CH CH 3 CH 3 —C — O CH 3 —NO 2 —NO 2 —NH 2 —NO 2 —NH —NO 2 I 2 NaOH I 2 NaOH CH 3 —C — O CH 3 I 2
Na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