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年产90000吨啤酒的酵母泥深加工工艺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年产90000吨啤酒的酵母泥深加工工艺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年产90000吨啤酒的酵母泥深加工工艺姓名___ ___学院生物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学号__指导教师2012年7月7日09级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年产90000吨啤酒的酵母泥深加工工艺设计基础数据1.生产规模:年产90000吨啤酒。

2.产品规格:国标酵母提取物。

3.生产方法:以啤酒酵母泥为原料,经过脱苦,自溶,机械破碎,,酶解,灭酶,分离,浓缩,干燥等过程。

4.原料:酵母泥(每生产100吨啤酒就可得到含水分80%的酵母泥1.5吨)。

5.酶用量:木瓜蛋白酶加入量为酵母量的0.02%。

6.细胞壁的破碎率可达97.9%。

7.酵母自溶温度40~60℃,自溶后升温到85℃灭酶10min。

8.全年生产天数:300天。

一、课程设计目的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发酵工厂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设计的方法及设计步骤。

3、达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任务,查阅有关资料、文献,搜集必要的技术资料及工艺参数,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与比较,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论证。

2.工艺计算:全厂的物料衡算;蒸汽、水用量的衡算。

3.生产设备选型计算:包括设备的选型,容量,数量及主要的外形尺寸。

三、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设计内容书写设计说明书(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车间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书写)。

2.完成一张图纸(1号图纸)酵母深加工(酵母精生产) 工艺流程图。

四、设计时间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1、22周,共计二周目录选题背景及方案简介 (1)工艺确定、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1)1.工艺确定 (1)2.工艺流程草图 (2)3.工艺说明 (3)3.1离心分离1 (3)3.2离心分离2 (3)3.3自溶 (3)3.4离心分离3 (4)3.5浓缩 (4)3.6包装1 (4)3.7干燥 (4)3.8包装2 (4)3.9包装3 (4)工艺计算 (4)1.物料衡算 (4)1.1.加工前 (5)1.2.离心分离1 (5)1.3.稀释 (6)1.4.过滤 (6)1.5.离心分离2 (6)1.6.脱苦 (6)1.7.自溶 (7)1.8.离心分离3 (7)1.9.浓缩 (7)1.10.包装1 (8)1.11.干燥 (8)1.12.包装2 (8)1.13.包装3 (8)1.14.得率 (8)2.热量衡算 (9)2.1热量传递流程图 (9)2.2热量衡算 (10)设备选型 (19)1.储水罐 (19)2.啤酒罐 (20)3.脱苦罐 (21)4.自溶罐 (21)5.过滤器 (22)6.离心分离机 (23)7.泵 (23)8.浓缩器 (24)9.干燥机 (24)10.包装机1 (25)11.包装机2 (25)12.包装机3 (26)设计结果一览表 (27)设计评价 (30)心得体会 (31)参考文献 (32)选题背景及方案简介本方案是关于利用啤酒酵母泥生产酵母提取物(酵母膏)的工艺方法。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简介发酵工程是以微生物为主体,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的一门交叉学科。

通过发酵工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生理特征、代谢途径和酶工程基础知识,掌握工业发酵技术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一个发酵工程的实验方案,深入了解发酵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提升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1.熟悉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能够解释和分析实验结果;4.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理论讲解1.发酵原理;2.发酵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不同微生物发酵的特点。

实验设计1.实验方案设计;2.实验条件的设定;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实验内容1.选择微生物和培养基;2.建立微生物发酵体系;3.检测基础代谢产物和酶的活性。

课程实践实验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实验操作规范;3.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统计分析;2.结果图表呈现;3.结果解释和讨论。

课程作业1.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撰写;2.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课程通过课堂讲解和激发讨论,使学生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还将组织学生参加讨论和辩论活动,促进交流和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1.Blanch HW, Clark D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M]. SecondEdition.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2002.2.樊晓陆, 贾述华. 化工实验与设计[M]. 第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陶浩民. 发酵工艺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总结本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发酵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提升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挑战性课程。

发酵工程设计任务书共7页

发酵工程设计任务书共7页

年产5(10,15,20,25)万吨啤酒厂设计任务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啤酒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5(10,15,20,25)万吨啤酒厂。

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

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

另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一份2.主产品工艺流程图一张3.主产品车间平面图一张年产1(1.5,3)万吨白酒厂设计任务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白酒已成为人们聚会、欢庆时必备饮品。

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1(1.5, 3)万吨白酒厂。

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

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

另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第 1 页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环境下从事生产,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

设计要求:1. 设计说明书一份2.主产品工艺流程图一张3.主产品车间平面图一张年产6000吨酿造厂设计任务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人们对酱油、醋等调味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市场要求设计一年产6000吨酿造厂。

生产品种主要为酱油、醋。

要求完成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布置应做到生产流程顺畅、紧凑、简捷,力求缩短物料的运输距离,并充分考虑设备安装、操作、检修和通行的方便,以及其他专业对工艺布置的要求。

要求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大型设备实现自动化。

发酵食品及制作课程设计

发酵食品及制作课程设计

发酵食品及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发酵食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3. 掌握发酵食品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发酵食品的制作,如酸奶、豆腐乳等;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发酵食品的品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发酵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食品科学的热情;2. 增强学生对传统发酵食品文化的认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3. 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健康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发酵食品的制作技能。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化学知识基础,对食品制作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发酵技术概述- 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2. 发酵食品的分类及特点- 常见发酵食品的介绍(如酸奶、豆腐乳、泡菜等)- 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3. 发酵食品制作原理及工艺- 发酵食品制作的微生物学原理- 发酵食品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4. 发酵食品制作实践- 酸奶制作方法及技巧- 豆腐乳制作方法及技巧- 泡菜制作方法及技巧5. 发酵食品品质鉴定- 发酵食品品质鉴定的方法与标准- 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发酵技术概述、发酵食品分类及特点第二课时:发酵食品制作原理及工艺第三课时:酸奶制作实践第四课时:豆腐乳制作实践第五课时:泡菜制作实践第六课时:发酵食品品质鉴定及问题分析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发酵食品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发酵工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及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发酵工程的定义、原理及应用领域;2. 掌握发酵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及其功能;3. 了解发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4. 学习发酵过程中关键参数的检测与控制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发酵工程原理设计简单的发酵实验方案;2. 学会正确操作发酵设备,进行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3. 能够分析发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发酵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物技术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发酵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律性;4. 通过发酵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在发酵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注重实践性与实用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发酵工程基础理论- 发酵工程的定义、原理及分类;- 常见发酵微生物的种类、特性及应用;-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代谢与产物形成的关系。

2. 发酵设备与工艺- 发酵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 发酵过程中的参数检测与控制方法;- 发酵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3. 发酵实验设计与操作- 发酵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发酵设备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酵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分析与处理。

4. 发酵工程应用案例- 生物制药领域的发酵技术应用;- 食品工业中的发酵技术实例;- 环境保护和生物能源方面的发酵工程案例。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

发酵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背景发酵工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

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发酵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在发酵工程领域中的竞争力。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掌握发酵工程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知识;2.熟悉发酵工程实验室常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3.能够进行发酵工程实验的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大纲1.发酵工程的概述–发酵的定义、类型和应用领域–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介质和条件要素2.发酵过程的动力学–动力学方程和参数的计算–发酵反应速率和控制策略3.发酵实验的基本技能–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发酵基质配方和菌株选择–发酵参数的调控和监测4.发酵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5.发酵工程的创新与应用–发酵工程实践案例的介绍–前沿技术和研究进展的讲解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讨论、小组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如下:1.教师授课:讲解发酵工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学生讨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讨论发酵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3.小组实验:安排实验小组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

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日常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1.日常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积极性,占总分10%;2.实验报告:学生参与小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占总分30%;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考试,占总分60%。

课程参考书目1.《发酵工程原理与实践》(第二版),黄海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发酵工程导论》(第三版),洪慈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3.《发酵工程实验技术手册》,刘大峰,科学出版社,2014。

以上是本课程的设计方案,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共同提高。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2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2

发酵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2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发酵设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要求:1. 设计一种发酵设备,满足食品、医药或化工等行业的需求。

该设备应具有高效、安全、稳定的特点。

2. 设计过程要考虑设备的结构、原理、参数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3. 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如流体力学、热传导、材料力学等。

4. 设计结果应包括设备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参数计算结果等。

5. 设计报告应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包括背景介绍、问题定义、设计过程、结果分析等部分。

任务书任务成果要求:1. 设备结构图及工作原理图:清晰地展示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主要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连接。

2. 设备参数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和理论基础,计算设备的各项参数,如容积、温度、压力等。

3. 设备设计方案:根据设备的结构和参数,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优化设计参数等。

4. 设计结果分析: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设备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价。

5. 设计报告:完整地撰写设计过程和结果的报告,清楚地阐述设计思路、步骤和分析结果。

任务书完成时间安排:1. 第一周:理解任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设备结构和参数设计。

2. 第二周:进一步完善设备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和分析,并绘制设备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图。

3. 第三周:对设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撰写设计报告。

4. 第四周:对设计报告进行修订和完善,准备最终的课程设计。

任务书评分标准:1. 设备结构图及工作原理图的清晰度和完整度(20%)2. 设备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0%)3. 设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创新性(20%)4. 设计结果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度(20%)5. 设计报告的逻辑结构和表达能力(20%)备注:本任务书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进行实际的设计工作,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

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发酵工程设计题目: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吴亚非学号:201006040051专业班级:10 生物技术指导教师:马瑞霞2013年5月26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学生姓名吴亚非所在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班10级生物技术设计要求:1、设计题目选择要求紧扣发酵工程相关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

2、要充分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内容的前沿进展及存在问题。

3、设计说明书应字迹清楚文字通顺,并附有各项设计成果表,摘引其他书籍或杂志的材料必须注明出处。

4、实验方案要切合实际,严密合理6、设计结束后,以个人为单位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后附流程图)。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1、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设计题目。

2、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制定实验路线,并有指导老师检查实验路线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既定方案。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初稿,经过指导老师的帮助修改,最后定稿。

参考文献阅读:[1]李寅等著,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01,230-280[2]陈思如,萧熙佩酵母生物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3 ] ( 日) 山根恒夫( 周斌译) , 生化反应工程( 第二版)[M] , 西安: 西安大学出版社, 1992: 243[4]Craig. T.B. and Trotter S G Intern. Symp. SCP. A lgiers A lgoria, O ct, 1983:17-20[5]陈洪章,李佐虎,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J],工业微生物,1998-28-1工作计划:2013.5.11分组并确认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查阅文献,确定题目。

2013.5.12----2013.5.13 进行理论试讲阶段,确定实验路线,然后确定实验方案。

2013.5.14----2013.5.17 进行实验操作和书写设计说明书。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1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1

1、课程设计的内容(1)、通过查阅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或厌氧发酵罐的有关资料,熟悉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2)、进行工艺计算(3)、主要设备工作部件尺寸的设计(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2、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酒精发酵罐设计年产 2 万吨 95%食用酒精发酵罐设计高径比为 2.5 ,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蛇管冷却,初始水温18℃,出水温度26℃( 2)其他数据生产方法:以薯干为原料,双酶糖化,连续蒸煮,间歇发酵。

三塔蒸馏。

副产品:次级酒精(成品酒精的3%);杂醇油(成品酒精的0.6% )原料:薯干(含淀粉68%,水分 12%)酶用量:高温淀粉酶(20,000U/ml ): 10U/g 原料糖化酶( 100,000U/ml ): 150U/g 原料(糖化醪); 3000U/g 原料(酵母醪)硫酸铵用量:7kg/吨酒精硫酸用量:5kg/吨酒精蒸煮醪粉料加水比:1:2.5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11% (V )使用活性干酵母,使用量为 1.5kg / 吨原料活料干酵母的复活用水:10 倍于活性干酵母质量的2%的葡萄糖水发酵罐洗罐用水:发酵成熟醪的2%生产过程淀粉总损失率9%全年生产天数:320 天具体要求:①按要求进行酒精工艺选取及说明② 作全厂物料衡算③ 发酵罐具体设计及计算④发酵罐装配图纸一张( 2 号图纸)3机械式:本设计设备是? m 全容积的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此反应器内部结构简单,包括进气装置,搅拌装置和取样装置。

外部结构包括:夹套、支座、电动机、减速机以及种类管道的进出口等。

设计本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拆选方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而设计的。

确定具体的各部分结构形式和尺寸(如封头,传热面等);根据压力、温度、介质情况合理选材;研究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等的选用;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稳定性的校核。

本设计查阅了多方面的资料,还运用了多方面的知识,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技巧,使得整个设计合理。

三、生产工艺设计及说明四、全厂物料恒算4.4 原料消耗的计算(1)、淀粉原料生产酒精的总化学反应式为:糖化:( C H O )+ nH2O nC H O(1)6 10 5 n612616218180发酵:C H O2C HOH+2CO(2)612625218046×2 44×2(2)、生产 1000kg 无水酒精的理论淀粉消耗量由( 1)、(2)式可求得理论上生产1000kg 无水酒精所耗的淀粉量为:1000×( 162/92 )=1760.9 (kg)(3)、生产 1000kg 国标食用酒精的理论淀粉消耗量国标燃料酒精的乙醇含量在99.5%(体积分数)以上,相当于92.41%(质量分数),故生产 1000kg 食用酒精成品理论上需淀粉量为:1760.9 ×92.41%=1627.2(kg)淀粉损失率为 9%。

发酵罐 课程设计模版

发酵罐 课程设计模版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设计设计人:××学院:××××××班级:××××指导教师:××设计时间:××年×月×日~ ×月×日目录设计任务书 (1)第一章味精生产工艺 (2)1.1 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3)1.2 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 . (4)第二章发酵罐设备设计与选型 (6)2.1 发酵罐的选型 (6)2.2 发酵罐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6)2.2.1 发酵罐容积的确定 (6)2.2.2 生产能力的计算 (6)2.2.3 发酵罐个数的确定 (7)2.3 发酵罐主要尺寸的计算 (7)2.4 发酵罐冷却面积的计算 (8)2.5 发酵罐搅拌器设计 (8)2.6 发酵罐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9)2.6.1 计算Rem (9)2.6.2 计算不通气时的搅拌轴功率P0 (9)2.6.3 计算通风时的轴功率Pg (10)2.6.4 求电机功率P电 (10)2.7 发酵罐设备结构的工艺计算 (10)2.7.1 空气分布器 (10)2.7.2 密封方式 (11)2.7.3 冷却管布置 (11)2.8 发酵罐设备材料的选择 (13)2.9 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13)2.9.1 计算法确定发酵罐的壁厚S (13)2.9.2 封头壁厚计算 (13)2.10 发酵罐接管设计 (14)2.10.1 接管的长度h设计 (14)2.10.2 接管直径的确定 (14)2.11 发酵罐支座 (15)2.12 发酵罐过滤器 (15)2.12.1 过滤器滤层直径计算 (15)2.12.2 过滤器直径 (15)2.12.3 过滤器的壁厚 (15)2.12.4 进出气管 (15)2.12.5 数量 (15)2.12.6 滤层厚度 (15)2.12.7 过滤器高度 (15)第三章发酵罐参数设计汇总 (17)主要符号说明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19)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味精生产工艺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味精工厂设计

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味精工厂设计

08级生物技术专业《发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味精工厂糖化/发酵车间设计基础数据:生产规模: 5000吨/年(或25000吨/年)生产规格:纯度为99%的味精生产方法:以工业淀粉为原料、双酶法糖化、流加糖发酵,低温浓缩、等电提取生产天数: 300天/年倒罐率: O.5%发酵周期:40-42小时生产周期:48-50小时种子发酵周期:8-10小时种子生产周期:12-16小时发酵醪初糖浓度: 15%(W/V)流加糖浓度:45%(W/V)发酵谷氨酸产率: 10%糖酸转化率: 56%淀粉糖转化率: 98%谷氨酸提取收率: 92%味精对谷氨酸的精制收率:112%原料淀粉含量:86%发酵罐接种量: 10%发酵罐填充系数: 75%发酵培养基(W/V):水解糖:15%,糖蜜:O.3%,玉米浆:O.2%,MgS04 0.04%,KCl.O.12%,Na2HP04:O.16%,尿素:4%,消泡剂:0.04%种子培养基(W/V):水解糖:2.5%,糖蜜:2%,玉米浆:l %,MgS04 0.04%,K2HP04:0.1%,尿素:0.35%,消泡剂:、0.03%一、课程设计目的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工艺、工程设计的能力;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发酵工厂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设计的方法及设计步骤。

3、达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任务查阅有关文献,收集必要的技术资料与工艺数据,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比较,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的确定与论证。

2.工艺计算: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糖化或发酵车间的热量蘅算(蒸汽耗量的计算);无菌空气耗量的计算。

3.糖化或发酵车间生产设备的选型计算(包括设备的容量、数量、主要外形尺寸)。

三、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设计内容,书写设计说明书(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P.254车间初步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书写)。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of Foods课程代码:09410061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8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机械,工厂设计等。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等。

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目标1. 知识方面1.1掌握食品发酵基础知识,了解食品发酵在食品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发展现状、国际前沿、发展趋势;1.2掌握食品发酵主要工程技术、设备作用和功能;1.3掌握菌种保藏与复壮、主要原料成分在发酵和保藏中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色、香、味、体、营养)、加工和储藏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及产品储藏和病害防治等基本原理和技术;1.4在掌握食品发酵工程原理和技术的基础上,理解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食品发酵进行代谢调控的方法和手段;2. 能力与素质方面2.1能够正确表达一个食品发酵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食品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2.2能够根据某一发酵食品特征识别和判断食品发酵和储藏过程中引起主要成分变化的关键环节和参数,选择合适的发酵设备,设计合理的发酵工艺;2.3 能够快速熟悉特定发酵食品管理体系、质量调控技术,识别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潜在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危害并制定合适的预防方案;2.4 基于对本课程内容科研前沿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对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2.5能够运用所学专业术语就食品发酵工程问题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初步具备撰写食品发酵工程技术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和清晰表达及回应指令的能力。

酵母菌高密度发酵

酵母菌高密度发酵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发酵工程设计题目:酵母菌高密度发酵院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10生物工程(2)班指导教师:******2013年5月24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酵母菌高密度发酵摘要:分批培养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条件下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补料分批培养则是在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的添加新鲜培养基。

本次实验分别通过补料分批培养与分批培养,测定相应的pH值、溶氧量、生物量、残糖量等,并比较分批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酵母细胞发酵过程的过程规律,从而达到优化酵母的发酵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高密度发酵;补料分批培养;酵母发酵过程目录1.设计背景 (1)2设计方案 (1)2.1分批发酵 (2)2.2补料分批发酵 (2)3.实施方案 (3)3.1材料与方法 (3)3.1.2菌种 (3)3.1.3培养基 (3)3.1.4仪器与设备 (3)3. 1.5试剂 (3)3.2培养基配制、分装和灭菌 (3)3.2.1配制PDA培养基 (3)3.2.2发酵罐培养基分装及灭菌 (4)3.2.3玻璃器皿包装及灭菌 (4)3.2.4种子液的制备 (4)3.2.5接种 (4)3.2.6实时监测p H和溶氧量 (4)3.2.7补料 (4)3.3酿酒酵母发酵液残糖量测定 (4)3.4残糖量测定 (5)3.5酿酒酵母发酵液生物量的测定 (5)4.结果与讨论 (6)4.1结果与讨论分析 (6)5.收获与致谢 (8)6参考文献 (9)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

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

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

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

味精糖化发酵提取工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味精糖化发酵提取工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味精糖化发酵提取工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生物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以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工程训练。

课程设计旨在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理论及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并提高其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资料文献查阅、运用相关标准与规范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一)通过生物工程课程设计的训练,提高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搜集实际工业生产工艺数据,熟悉技术文献、资料;2.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准确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选型计算;3.以精简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个人设计思想、设计结果;4.树立科学、经济的设计思想,兼顾安全、劳保、环保等要求。

(二)总体要求1.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是糖化、发酵、提取的物料衡算和设备计算与选型;3.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

设计图纸应按标准绘制,内容完整,主次分明。

(三)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应做到以下要求:1.树立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作风和学风。

2.认真查阅资料,并根据所给资料,按照任务书中提出的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不得延误,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遵守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程设计进程,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及时的向教师汇报。

4.认真书写报告,按照教学要求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提交所有文档及材料。

三、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1.在工艺上的选择和设备的选用上为确保工艺稳定、可靠和产品质量,部分采用传统式,同时进行革新改造,引进一部分国外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2.设计中考虑尽量降低操作费用及味精的单耗量,使其具有上马快、收效大的特点。

发酵工厂课程设计

发酵工厂课程设计

发酵工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类、生长条件和代谢特点。

3. 学生能描述发酵工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发酵技术制作简单的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

2. 学生能分析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3. 学生能运用数据记录和分析发酵食品的品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发酵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认识到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实践能力。

3.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发酵技术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生物与发酵技术”,第1节“发酵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及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生物与发酵技术”,第2节“发酵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

3. 发酵过程中的条件控制:温度、pH、氧气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生物与发酵技术”,第3节“发酵过程中的条件控制”。

4. 发酵食品的制作:以酸奶和泡菜为例,介绍发酵食品的制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生物与发酵技术”,第4节“发酵食品的制作”。

5. 发酵工厂的工艺流程与设备:发酵罐、无菌操作设备等在发酵工厂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微生物与发酵技术”,第5节“发酵工厂的工艺流程与设备”。

食物发酵课程设计

食物发酵课程设计

食物发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2. 了解常见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及其对食物口感、营养的影响;3. 熟悉食品安全与发酵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发酵食品;2.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发酵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食品安全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物发酵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2.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发酵食品的认识,弘扬民族文化;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探究课程,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发酵技术。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发酵原理与微生物作用:讲解发酵的定义、原理,介绍常见发酵微生物及其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发酵与微生物”2. 常见发酵食品制作:学习酸奶、泡菜、豆腐乳等食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其营养价值和口感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发酵食品的制作”3. 食品安全与卫生要求:介绍发酵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讲解卫生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发酵食品的卫生与安全”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发酵食品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发酵技术。

教材章节:第五章“实践操作”5. 食品安全评估: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对市场上销售的发酵食品进行安全评估。

发酵工程课程任务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发酵工程课程任务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09级生物工程专业设计题目:五万吨/年啤酒发酵工厂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年12 月4日至2011年1月4日共4周一、设计依据1、原始数据表1啤酒生产基础数据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根据以上设计任务。

查阅有关资料、文献、搜集必要的技术资料,工艺参数与数据,进行生产方法的选择,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的确定与论证。

2)进行工艺计算。

3)糖化车间与发酵车间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4)主要设备工作部件尺寸的设计。

5)绘制装配图。

6)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A2号图纸420*594mm)一张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五、主要参考文献1 金凤燮,安家彦.酿酒工艺与设备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张国农.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 马海乐.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4 姚玉英.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5 唐是雯.现代食品发酵技术.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26 管敦议.啤酒工业手册(上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87 高孔荣.发酵设备.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摘要啤酒既是一种食品饮料,又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用品。

饮酒不仅是一种饮食行为,又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

啤酒作为食品饮料产品不仅代表生产力和微生物科学技术,饮酒活动又是世界各民族独特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啤酒虽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功能。

如今,啤酒的产量在我国酿造酒生产中产量最高,已超过3000万吨仅次于美国。

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大米,玉米等。

而中国是一个粮食大国,它为啤酒厂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原料来源。

本设计中把产品定位为市场比较普遍的淡色啤酒,年产量5万吨。

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并进行工艺计算并对重点设备和能量消耗进行计算。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2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 2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设计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的设计姓名:王艳丽班级:食品101学号:2010035120指导教师:冮洁 2013年6月27日目录1 设计任务书 (1)2 设计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2)2.1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2.2.2 谷氨酸生产原料及处理 (2)2.2.3 谷氨酸生产工艺流程图 (2)2.2 设计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3)3.1 生产能力计算 (3)3.2总物料衡算 (3)3.3发酵罐的主要尺寸计算 (4)3.3.1 发酵罐的选型 (4)3.3.2 生产容积的确定 (4)3.3.3 发酵罐的高度和直径 (4)3.3.4 冷却面积及冷却水用量的计算 (4)3.3.5 搅拌器的计算 (6)3.3.6发酵罐壁厚的计算 (7)3.4 管道设计 (8)3.4.1 接管的设计 (8)3.4.2 蛇管的计算 (5)3.5 辅助设备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消泡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传动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3联轴器及中间轴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发酵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的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多个方面,成为维持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为了满足发酵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本课程设计以《发酵工程》第三版为依据,设计一套包含分类学、发酵生理学、发酵工艺学、产品微生物学、发酵工艺综合实验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任务,从而帮助学生在发酵工程方面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经验。

二、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为:•掌握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熟悉基本发酵生理学、发酵工艺学概念,了解发酵过程,掌握发酵工艺和装置设计;•掌握微生物在发酵生产中的作用,发酵传感技术、低调节发酵等发展趋势;•具备语言表达和科学论文写作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2.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本课程涵盖了以下模块:•发酵微生物分类和筛选:主要介绍细菌、酵母、真菌及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分类和筛选,以及微生物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基本发酵生理学:介绍微生物细胞和代谢的基本知识,讲解酸碱稳定性、营养要求和菌群互作等方面的知识。

•发酵工艺学: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发酵工艺,包括常态发酵、离子运输发酵、液体表面发酵等。

同时,介绍了发酵罐的设计和构造、发酵动力学研究、发酵实时控制技术等。

•产品微生物学:介绍了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微生物发酵产品的制造过程,包括酸奶、酵母、纤维素、酱油、发酵饮料等领域。

•发酵工艺综合实验:包括发酵罐、酸奶制作、酵母生长动力学测定、纤维素发酵产酶等多个子项目,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为讲授和实践相结合。

讲授环节重点讲解概念和理论知识,实践环节主要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 课程评估体系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成绩评估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占40%、实验报告占30%、文献阅读及论文写作占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首先计算生产1000kg纯度为100%的味精需耗用的原辅材料及其他物料 量。 (1)发酵液量V1 V1 = 1000 ÷ (150×48%×80%×99%×120%) = 15.66 m3 式中 150——发酵培养基初糖浓度(kg/m3) 48%——糖酸转化率 80%——谷氨酸提取率 99%——除去倒灌率1%后的发酵成功率 112%——味精对谷氨酸的精制产率 (2)发酵液配制需水解糖量G1 以纯糖算,
N——轴转速,N=80r/min D——搅拌器直径(cm) ,D3=1.73×106=4.9×106 Q——通风量(ml/min) ,设通风比VVm=0.11~0.18,取低限, 如通风量变大,Pg会小,为安全。现取0.11; 则Q=155×0.11×106=1.7×107(ml/min)
Q 0.08 = 1.7 × 10 7
2
目录
1.设 计 方 案 简 介 1.1味 精 生 产 工 艺 概 述 1.2 味 精 工 厂 发 酵 车 间 的 物 料 衡 算 1.2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22 谷氨酸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2. 工 艺 及 主 要 设 备 、 辅 助 设 备 的 设 计 计 算 2.1发 酵 罐 2.11发酵罐的选型 2.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2.13 主要尺寸的计算: 2.14冷却面积的计算 2.2搅 拌 器 计 算 2.21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2.3设 备 结 构 的 工 艺 计 算 2.4设 备 材 料 的 选 择 2.5发 酵 罐 壁 厚 的 计 算 2.6接 管 设 计 2.7支 座 选 择 3.设 计 结 果 汇 总 表 4.设 计 评 述 5.参 考 文 献
V糖 t V总φ24
=
616.79×36 68×0.7×24
=19.44(个)
取公称体积50 m3,发酵罐20个,其中一个留作备用。 每天的装罐量: 20÷36×24=13.33 实际产量验算: 115×0.7×13.33 ÷ (15.66×80%×90% + 15.66×99%)×320=20732t/a 富裕量: (20732-20000)÷20000=3.7% 能满足产量要求 .
Re m =
式中
D 2 Nρ μ
D——搅拌器直径,D=1.7m
9
N——搅拌器转速,
N=
80 = 1.33(r / s ) 60
ρ——醪液密度,ρ=1050 kg/m3 μ——醪液粘度, μ=1.3×10-3N・s/m2 将数代入上式:
Re m =
1.7 2 × 1.33 × 1050 = 3.1 × 10 6 >10 4 −3 1.3 × 10
4 4 6 6 6 7 7 7 7 8 8 9 9 11 13 13 14 15 15 16 17
3
1.设计方案简介
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 e)的一水化合物(HOOC-CH2CH(NH2)-COONa・H20),具有旋光性,有D— 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味精具有很强的鲜味(阈值为0. 03%),现已成为人 们普遍采用的鲜味剂,其消费量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1987年3月,联合国 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宣布取消对 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1] 。早期味精是由 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产以后, 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均以此法进行生产。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 品产量最大的产业。 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 本课设对味精发酵生 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 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和主要设备的有关 知识。 设计内容为,了解味精生产中的原料预处理、发酵、提取部分的生产方法和 生产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发酵工段合适的生产流程, 并对流程中的原料进 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择。最后,画出发酵工段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 布置图。 整个设计内容大体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味精生产的工艺和设备选择; 第二部分包括发酵罐、 种子罐及空气分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 第三部分是工艺流 程和平面布置图。
Q总 KΔtm
发酵过程的热量计算有许多种方法, 但在工程计算时更可靠的方法仍然是实 际侧得的每31m发酵液在每h1传给冷却器的最大热量。多谷氨酸发酵,每31m 发酵液、每1h传给冷却器的最大热量约为4.18×600018.43kj/(m3・h) 本罐采用竖式列管换热器,取经验值K=4.18×500kj/(m3・h ・℃) 平均温差Δtm :
1.1味精生产工艺概述
味精生产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工艺阶段:(1)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 制备;(2)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3)谷氨酸的提取;(4)谷氨酸制取味精及味 精成品加工。 与这四个工艺阶段相对应味精生产厂家一般都设置了糖化车间、 发酵车间、 提取车间和精制车间作为主要生产车间。 另外, 为保障生产过程中对蒸汽的需求, 同时还设置了动力车间, 利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 并通过供气管路输送到各个生 产需求部位。为保障全厂生产用水,还要设置供水站。所供的水经消毒、过滤系 统处理,通过供水管路输送到各个生产需求部位[4] 。 味精发酵法生产的总工艺流程见图1。
7
2.13 主要尺寸的计算: 取高径比 H:D=2:1[6] V总= V1+2V2 =68 m3 则有: H=2D; 解方程得: V总=0.758×D2×2D +π/24×D3×2=68 D=2.009m 取D=2m H=2D=4m; 查表得封头高: H封 =h1+h2 =550mm 验算全容积V总: d总=V筒+2V封=(π/24)×D2×2D+2×(π/24)×D3+(π/24)×D2×0. 05×2=68.44≈V总 符合设计要求,可行。 2.14冷却面积的计算 为了保证发酵在最旺盛、 微生物消耗机制最多以及环境气温最高时也能冷却 下来,必须按发酵生成热量高峰、一年中最热的半个月的气温下,冷却水可能达 到最高温度的恶劣条件下设计冷却面积。 计算冷却面积使用牛顿传热定律公式,即:F =
2.2搅拌器计算
选用六弯叶涡轮搅拌器。 该搅拌器的各部分尺寸与罐径D有一定比例关系 。 搅拌器叶径 Di=D0/3=2/3=0.67m 取d=0.7 m 叶宽 : B=0.2d=0.2×0.7=0.14m 弧长: l=0.375d=0.375×0.7=0.26m 底距: C=D/3=0.67m 盘踞 : di=0.75 Di=0.75×0.7=0.53m 叶弦长: L=0.25 Di =0.25×0.7=0.18m 叶距 : Y=D=2m 弯叶板厚: δ=6(mm) 取两挡搅拌,搅拌转速N2可根据50m3罐,搅拌直径0.55m,转速N1=85r/mi n。 2.21搅拌轴功率的计算 淀粉水解糖液低浓度细菌醪,可视为牛顿流体。 ①计算Rem
6
G1 = V1×150 = 2349kg (3)耗用淀粉原料量 理论上,100kg淀粉转化生成葡萄糖量为111kg,故理论上耗用的淀粉量G 为: G=2349÷(86%×95%×111%)=2590.2kg 式中 86%——淀粉原料含纯淀粉量 95%——淀粉糖转化率
2.工艺及主要设备、辅助设备的设计计算
2.1发酵罐
2.11发酵罐的选型 选用机械涡轮搅拌通风发酵罐 2.12生产能力、数量和容积的确定 ①发酵罐容积的确定:选用50m3 罐 ②生产能力的计算:现每天生产99%纯度的味精10000t,谷氨酸的发酵周 期为34h (包括发酵罐清洗、灭菌、进出物料等辅助操作时间)。则每天需糖液体 积为V糖 。每年产纯度为99%的味精10000t,每年生产320天,每吨100%的 味精需糖液15.66(m3) V糖 = 15.66×{
5
1.2 味精工厂发酵车间的物料衡算
1.21 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查《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味精行业国家企业标准[5] ,选用主要指标 如表1 指标名称 生产规模 生产方法 年生产天数 产品日产量 产品质量 倒灌率 发酵周期 发酵初糖 淀粉糖转化率 糖酸转化率 麸酸谷氨酸含量 谷氨酸提取率 味精对谷氨酸率 (2)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 单位 指标数 t/a 10000 (味精) 中糖发酵,一次等电点提取 d/a 320 t/d 31.25 纯度% 99 % 1.0 h 34~36h Kg/m 3150 % 95 % 48 % 90 % 80 % 112 淀粉原料的淀粉含量为86%。
10000×80%×90% 320
+
10000×20%×80% 320
} = 431.75m3
设发酵罐的填充系数φ=70%;则每天需要发酵需要发酵罐的总体积为V0 (发酵周期为34h) 。 V0 =
V糖 φ
=
431.75 0 .7
= 616.79(m3)
③发酵罐个数的确定:公称体积为50m3 的发酵罐,总体积为68 m3 N1=
两挡搅拌:
P0 = 2 P0' = 176 .4kW
③计算通风时的轴功率Pg
0.39
⎛ P02 ND 3 ⎞ ⎟ Pg = 2.25 × 10 × ⎜ ⎜ Q 0.08 ⎟ ⎝ ⎠
−3
(kW )
式中
2 2 4 P0——不通风时搅拌轴功率(kW) , P0 = 176 .4 = 3.1 × 10
4
菌种 斜面培养 摇瓶扩大培 种子罐扩大培
原料 预处理 水解 过滤 淀粉水解 配料 发酵 等电点调
空气 空气压缩 冷却 气液分离
除铁 过滤 脱色 浓缩结晶 离心
过滤除
小结晶 沉淀 干燥 离心 拌盐粉碎 粗谷氨 粗谷氨酸 溶解 母液 粉状味精 粗谷氨酸溶
大结晶 干燥 过滤
成品味精
中和制味精 离子交换处 理 图1 味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Δt m =
Δt1 − Δt2 Δt1 ln Δ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