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
大学 考研 笔记 教案 《害虫生物防治》教案
要求
掌握天敌引进的程序,限制引进成功的因素,熟练掌握重要天敌的大量繁殖方法。
重点
难点
天敌引进的程序、限制引进成功的因素,赤眼蜂大量繁殖方法。
主要内容:
(一)、天敌引进的程序:
有害生物和寄主植物→国外调查→检疫接受
生物地理学天敌名录天敌寻找↓↓
↑研究实验大量掊养
↓↓
否则继续←移殖后估价←定殖散布←野外移植
重点
难点
相关寄生的类别概念,寻找寄主的过程及重要的生活习性。
主要内容:
一、寄生性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特性
二、昆虫的寄生有多种方式,有许多术语描述。
(一)、寄生时间长短
(二)、寄生现象:
什么是单期寄生虫、跨期寄生、外寄生、内寄生虫、独寄生、共寄生、完寄生、过寄生、原寄生、重寄生、单主寄生、寡主寄生、多主寄生?
主要内容:
五、寄生蜂类:
(一)、寄生蜂成虫外部特征;(二)、寄生蜂寻找寄主过程:(三)、寄生蜂成虫取食生活习性
六、寄生蝇类:双翅目
1、家蝇卵类型(1)微卵型(2)大卵型(3)膜卵型(4)柄卵型
2、家蝇寄生方式8种类型(P87)
3、家蝇进入寄主的两个途径
课
目
第三章捕食性天敌
第 四章天敌昆虫的引进繁殖与释放
了解生物学防治的发展史和定义,掌握生防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生物防治的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
重点
难点
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发展历史
1、生物防治概念
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利用天敌控制植物病害虫害和农田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或称之为寄生物、捕食者、病原微生物和侵袭杂草的植食性种的管理。研究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叫害虫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课程标准(修改稿).doc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性质:核心课参考学时:192 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园林技术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具备从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园林植物、土壤肥料等先导课程为基础,是为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苗木生产技术、园林规划设计等后续课程提供依据。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昆虫、病害、防治的基础知识,另一部分是各类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方法。
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胜任园林病虫害防治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教学是以园林技术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着重开发和培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园林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本位;二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三是适应企业流行趋势,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四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园林专业相关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病虫害防治工的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工作任务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园林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为依据,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流程为线索,包括害虫鉴别技术、病害鉴别技术、病虫防治措施、虫害防治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病虫标本技术等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为载体,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5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课程目的(1)了解并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天敌的主要类群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途径和方法(2)在生产中开展生物防治,从而实现对环境安全的农业可持续发展(3)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1.5.学时为325. 建议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学.吴云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吴云锋主编. 校内胶印. 005年参考书目:(1)Biological and Biotechn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 Rechcigl J E & Rechcigl N A. Lewis Publishers 2000.(2)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Gurr G & Wratten 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3)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4)中国生物防治.包建中,古德祥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5)昆虫病理学.蒲蛰龙主编.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发展.卢良恕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7)害虫防治:策略与方法.张宗炳, 曹骥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年(8)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蒲蛰龙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9)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单卫星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2)采用多媒体教学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考试9. 课外自学要求(1)了解生物防治实例(2)掌握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病害生物防治序论基本内容:(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2)研究进展(3)生物技术在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筛选的重要生防菌,应用病害的成功实例,存在问题等(2)学习组织培养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3)掌握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维持自然生态系和农业生态系的平衡中的作用,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应用的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4)掌握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教学重点:(1)生物防治的发展历史(2)有益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各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应用(2)工程菌的遗传改良方法第二章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措施基本内容:(1)防治原理(2)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3)土壤放线菌(4)荧光假单胞菌(5)木霉菌(6)芽孢杆菌(7)内生细菌(8)重寄生真菌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般原理和常用方法,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措施,包括降低病原物接种体密度、从病残体上取代病原物、抑制病原物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保护被侵染的部位以及诱发寄主的抗性反应(2)掌握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3)熟练运用不同的原理和措施适用于不同的生防菌和不同的病害(4)了解植物根际和叶围微生物的种类、影响因素(5)掌握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6)掌握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种类、菌丝形态与菌落颜色(7)学习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8)了解植物内生细菌和重寄生真菌的种类与分布(9)掌握防治原理,内生细菌的生态学、鉴定方法,应用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教学重点:(1)拮抗作用、捕食作用、竞争作用、溶菌作用、重寄生作用和交互保护作用(2)根际促生细菌的防治原理和应用方法教学难点:(1)内生细菌的生态学(2)生防菌的鉴定方法第三章生防微生物基本内容:(1)土壤根际微生物(2)木霉菌(3)荧光假单胞菌(4)放线菌(5)芽孢杆菌(6)内生细菌(7)重寄生真菌(8)内生真菌(9)毛壳霉基本要求:(1)熟悉放线菌、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芽孢杆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2)掌握土壤微生物种类(3)熟练掌握各种生防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性筛选方法教学重点:(1)土壤根际微生物的种类(2)木霉菌、荧光假单胞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1)生防菌的分离培养(2)生防菌的种类鉴定第四章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内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基本要求:(1)了解土传真菌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全蚀病等的种类和发生特点(2)掌握生防菌如荧光假单胞菌、木霉菌、重寄生真菌,真菌病毒等防治效果、应用状况(3)了解细菌性青枯病、环腐病等重要土传细菌病害(4)运用细菌性土传病害的生防途径,生防菌种类,如芽孢杆菌、链霉菌、假单胞杆菌、菌根真菌等应用状况、应用方式等教学重点:(1)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2)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教学难点:(1)生防制剂的种类(2)生防制剂的应用第五章抑病土基本内容:(1)抑病土概述(2)抑病土的利用基本要求:(1)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掌握抑病土概念、利用方法等(2)掌握抑病土的概念,作用机制。
《有害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GDOU-B-11-213《有害生物防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有害生物防治学是园艺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两门课综合起来的一门课程。
它包括昆虫基础知识和园艺等害虫防治知识以及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和多种园艺植物病害防治知识。
总学时50 理论35学时实验15学时。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有害生物防治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
为学好林业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和防治通过实验和实习,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要求学生采集昆虫标本50种以上,病害标本30种以上。
三、面向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四、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气象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有害生物防治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学、遗传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学习植物保护学要有上面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依托。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6学时)1.1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A1.2 昆虫头部 A1.头部的基本构造2.昆虫的触角3.昆虫的眼4.昆虫的口器1.3昆虫的胸部 A1.胸部的基本构造2.胸足的基本构造和类型3.昆虫的翅1.4 昆虫的腹部 A1.腹部的基本构造2.外生殖器的构造3.尾须4.幼虫的腹足1.5 昆虫的体壁 B1.体壁构造与特性2.体壁的衍生物3.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A1.6 昆虫的体腔和内部器官 C作业:认识昆虫各部位名称。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6学时)2.1 昆虫的生殖方式 A1.两性生殖2.孤雌生殖3.卵胎生和幼体生殖4.多胚生殖2.2 昆虫的发育和变态 A1.昆虫变态类型2.昆虫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性2.3昆虫的进代和年生活史 A2.4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A2.5昆虫的习惯 A1.食性2.假死性3.趋性4.昆虫的本能5.保护色及拟态6.群集、扩散和迁飞作业:把本章名词用作业本抄下来并背熟。
学校害虫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害虫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前言学校防治害虫是学校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保持学校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档旨在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害虫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学校环境清洁卫生,杜绝害虫入侵。
害虫防治工作目标1. 确保学校环境卫生安全;2. 杜绝各类害虫入侵学校,保证师生身体健康;3. 防治害虫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
害虫分类和防治蚊虫类蚊虫类包括白蚊、三叶虫等。
防治策略如下:1. 做好学校周边绿化工作,及时清除污水;2. 消灭蚊虫滋生地,如清洗水箱、鱼塘等;3. 安装纱窗,减少蚊虫入侵。
老鼠类老鼠类包括家鼠、田鼠等。
防治策略如下:1. 学校周边进行垃圾清理;2. 安装老鼠夹、老鼠贴;3. 组织人员进行老鼠药物毒饵灭杀。
蟑螂类蟑螂类包括德国小蠊、黑斑蟑螂等。
防治策略如下:1. 食堂、卫生间定期清理;2. 食堂垃圾定时清运;3. 使用蟑螂药剂进行消杀。
害虫防治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学校应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害虫产生。
若发现害虫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员工培训学校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宣传害虫防治知识和技能。
消杀药剂的选择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有针对性、速效性强的消杀药剂。
经费保障学校应为害虫防治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害虫防治预防工作宣传教育学校应向师生宣传害虫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对害虫防治工作的重视性。
消灭营造环境学校应加强垃圾清理与整治,消灭各类害虫滋生的环境。
总结害虫防治工作是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档给出了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害虫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相信被实施后将可以保证学校环境长期卫生安全,符合师生的基本要求。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修订)分析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害虫生物防治(英文):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课程编号:13371139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本课程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讲述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发展史、途径和方法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第二部分是“以虫治虫”,阐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他捕食性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生物防治的三个途径;天敌调查研究方法及天敌作用的评价等。
(3)第三部分是“以菌治虫”,讲述病原微生物类群、致病机理、制剂生产及其利用以及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4)本课程重点讲述了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种类及防治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点掌握主要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1.讲授内容(5)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6)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7)生物防治的发展史;(8)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9)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讲授重点(1)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2)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3.讲授方法(1)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着重指出有狭义(传统的)和广义之分,研究内容分条介绍;(2)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着重讲述化学农药的副作用;(3)生物防治的发展史分四个阶段讲;(4)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重点讲述国内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方面,特别是我国从1975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局限于课本);(5)列表归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理论基础(2学时)1.讲授内容(1)害虫的概念;(2)害虫的发生规律;(3)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4)天敌的排除效应;(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
2.讲授重点(1)害虫的发生规律;(2)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3.讲授方法(1)害虫的概念强调真正需要防治的害虫只占总数的1%;(2)通过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外原因来说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天敌对害虫的跟随现象讲述天敌效能的概念;(3)以对水稻田昆虫生命网的分析说明对农田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观点;(4)天敌的排除效应讲明概念及天敌排除的方法;(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着重指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性质及优点和缺点。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086课程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英文名称:Garden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45学分:2.0适用对象:植保专业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科目,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上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加强实际能力的考核,二者评分的比例可采用7:3。
先修课程:昆虫学通论、植物病理学通论、植物化学保护、园艺及农作物栽培学等。
二、课程简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讲授园林植物上重要病虫害的识别、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原理与方法。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大纲是根据植保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是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该门课主要阐述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各类病原物及害虫的性状,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病虫害在园林建设专业中的重要性,且认识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总学时45学时,讲授33学时,实验12学时,分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二部分为园林植物昆虫部分。
第一部分园林植物病害部分第一章园林植物叶部病害(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病原2、认识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3、掌握白粉病类、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防治方法。
(二)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
(2)以大丽花白粉病、驳骨丹锈病、兰花炭疽病、菊花褐斑病(斑枯病)、月季黑斑病为重点,介绍这些病类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
(2)掌握这些病类的防治方法。
3.问题与应用掌握这些病类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实验一重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一)要求:认识花卉白粉病、锈病类、炭疽病类、叶斑病类的症状特点课后练习:1、园林植物锈病有哪些病原引起的?2、园林植物锈病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怎么样?3、如何防治花卉白粉病?4、白粉病和锈病如何识别。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讲课大纲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大纲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概念: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及除治。
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概念:是指通过检疫、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多样性,促进森林健康生长和提高林分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物理、营林措施等防治方法,控制森林生态系统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
一、营林技术措施从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森林发生的重大或常发性病虫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灾情并减少灾害引起的损失,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条件。
其中营林技术措施是一种即实用又环保高效的预防和治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选育抗病品种(二)育苗技术措施(三)营林抚育技术措施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实质上是利用生物种间关系调节有害虫群密度的措施,也即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的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天敌昆虫的利用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茧蜂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等害虫,利用啮小蜂防治舟蛾、白蛾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如瓢虫、螳螂、草蛉、蠾蝽等。
近年来利用瓢虫防治蚜虫、蚧壳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微生物治虫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防治害虫。
1、细菌的应用: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突出优点就是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2、真菌的应用3、病毒的应用目前病毒杀虫剂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悬剂、水悬剂等。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有许多优点:①对寄主昆虫具有高度的致病性,极少或不产生抗性;②对环境因子适应性强,不宜丧失活性;③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畜、植物安全;④自然条件下容易引起害虫群体病毒流行,控制种群数量。
(三)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以鸟治虫”是一种传统方法,对控制害虫有一定的作用,且具有经济、环保、持效性的特点,因此仍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措施中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7英文名称:Agricutural Pest Resistance on Pesticides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选修3. 课程目的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农业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抗性机制,掌握抗性治理措施,从而可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药,指导有害生物治理。
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1.5.学时为325. 建议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农药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等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目前该课程还缺乏一本比较系统、完整的教材,教研组正在组织人员编写。
参考书目:(1)杀虫药剂的分子毒理学.张宗炳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年(2)昆虫毒理学.赵善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3)昆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唐振华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年(4)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沈晋良,吴益东著.农业出版社,1995年(5)昆虫抗药性的遗传与进化.唐振华,吴士雄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6)杀菌剂毒理学.林孔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7)农业病虫抗药性问答.李显春、王荫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8)农田杂草抗药性.黄建中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9)农药学.吴文君,罗万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10)杀虫剂作用的分子行为.唐振华,毕强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11)Isaac Ishaaya (Ed.) Biochemical sites of insecticide action and resistance.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0017.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8.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实验成绩30%;出勤情况10%(2)课程作业占60%,形式有:课程作业9. 课外自学要求各阅读3篇有关农业害虫、植物病原菌、农田杂草抗药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写出读书笔记。
杨洪-《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
《害虫生物防治》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害虫生物防治课程英文名称:Pest Insect Biological Control 课程类别:选修课课程编号: 0901104098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制定时间:2009年7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 课程基本性质和目标:害虫生物防治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以课堂讲解与实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课,课堂讲解主要介绍害虫生物防治通论、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等三大部分内容。
实验主要包括害虫天敌昆虫的形态观察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形态观察、鉴定以及应用等。
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发展历史以及趋势,掌握天敌昆虫与病原微生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了解生物防治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要求学生对害虫生物防治有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害虫天敌和病原微生物的应用,在实验中加以巩固,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考核方式: 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及期末笔试方式为考核标准。
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笔试占70%。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植物保护、农安专业本科生,总学时数:24学时。
4. 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农业昆虫学、害虫综合治理关系密切,是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需先修课程有:动物学、昆虫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
5.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Natural Enemies”, by Ann E. Hajek (2004, Cambridge Univ. Press)2)主要参考书:“Handbook of biolog ical control:principles and aplications of biological control”,Edited by: Thomas S. Bellows, T.W. Fisher, L.E. Caltagirone, D.L. Dahlsten, G. Gordh and C.B. Huffaker 《害虫生物防治》第四版林乃铨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6.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准备应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昆虫生物技术与害虫综合治理教学教案
效果显著
02 推广前景
需解决技术难题
03 可持续发展
建议注重生态平衡
昆虫生物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
成功案例
提高产量 减少损失
技术瓶颈
基因稳定性 环境适应性
市场前景
需求增长 品种竞争
昆虫生物技术在 蔬菜上的应用
昆虫生物技术在蔬菜 上的应用案例丰富多 样,例如利用基因编 辑技术改良蔬菜抗虫 性,提高产量和质量。 蔬菜领域需求大,昆 虫生物技术有望为蔬 菜生产提供创新模式 和实践经验,助力行 业可持续发展。
昆虫生物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改良水稻抗 虫性
安全性与环 境影响挑战
控制病虫害
减少农药使 用量
昆虫生物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
效果显著
助力农业可 持续发展
有望推动农 业现代化
需注意转基 因安全性
昆虫生物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提高棉花产 量
推广前景和 限制
Hale Waihona Puke 可持续发展 策略降低农药使 用量
昆虫生物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简介
昆虫生物技 术的定义和
意义
探索昆虫世界的 生物技术应用
教案的结构 和内容安排
教案对学生学习 的指导作用
害虫综合治 理教学的重
要性
综合治理对害虫 的专业性教学
昆虫生物技术概述
01 发展历史
从古至今不同阶段的进展
02 分类及应用领域
应用范围及技术分类
03 在害虫治理中的作用
技术在治理过程中的贡献
监测方法
地面监测、气象 监测、生物监测
应用价值
减少农药残留、 提高农产品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
预警技术
生物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智能
农业有害生物及治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有害生物及治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0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ests and their Management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制药工程专业必修农学、园艺等非植保专业选修3. 课程目的(1)掌握农业有害生物即病、虫、草、鼠等生物等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危害重要农作物、蔬菜、果树等上的农业有害生物的种类、鉴定特征、危害特点、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3)使学生具备识别和调查农业有害生物的技能和方法,熟悉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以后研制新农药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3.学时为485. 建议先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农药学导论、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昆虫学》第三版(非植物保护专业用).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陈利锋徐敬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杂草学》强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昆虫学》(北方本).仵均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昆虫鉴定》(北方本).李照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普通昆虫学》.彩万志, 庞雄飞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4)《植物病理学原理》. 宗兆锋等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年(5)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董金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7)农田杂草防治大全.中国农垦进出口公司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8)王枝荣主编. 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0年(9)《杂草学》.慕小倩、赵毓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校内教材) .1999年(10)Introduction to Insect. O. R. L. Metcalf.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11)Plant Pathology. Agrios, G.N. Academic Press. 2004(12)Weed-Crop Ecology, Principles in Weed Management. Aldrich, R. T. Breton Publishers, U.S.A. 20047. 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基础理论部分以常见的某几种农业有害生物为例详细讲解,实际应用部分以某种作物上的常见有害生物为代表重点讲解,其它均采用讨论、自学、提问等形式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要求
1.掌握昆虫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害虫识别和防治之中;
2.掌握植物病害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病害的诊断和防治之中;
3.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之中;
4.掌握农药基础知识,并能正确应用于病虫害的防治之中,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标;
5.掌握园林植物的食叶、吸汁、蛀干、地下害虫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防治方法;
6.掌握园林植物的叶、花、果、枝干和根部病害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实践技能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并以较多的案例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
三、理论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课在教室进行,以讲授为主, 并辅助以多媒体及相关的录相资料,部分单元开展专题讨论和学生演讲;实验课主要在实验室进行,对主要病虫进行观察和鉴定,并辅助于课内外的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以及病虫的饲养和观察,以增加学生对植物病虫的识别诊断、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实训课主要在田间进行, 对主要病虫进行田间识别诊断和防治。
最后进行一次课外综合实训,对学生的会诊断识别、会分析原由、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进行综合训练。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英文名称:Biological Control of Insect Pests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制药工程专业选修3.课程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害虫生物防治理论基础、不同类型天敌昆虫的种类、天敌的保护和助长、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利用等内容4.学分与学时学分为 1.5. 学时为325.建议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等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学. 吴云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年参考书目(1)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 赵修复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2)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版). 蒲蛰龙. 科学出版社.1984 年(3)天敌昆虫应用原理和方法. 游兰韶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年(4)Geoff Gurr and Steve Wratten.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5)天敌昆虫图册.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 科学出版社.1978 年7.教学方法与手段(1)基本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法、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2)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等8.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20%)、平时测验(10%)(2)考试成绩占70%9.课外自学要求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课堂讲授内容,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内容:(1)生物防治定义和内容(2)生物防治的重要性(3)生物防治历史和发展※(4)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基本要求:了解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及发展,掌握生物防治的优点、原则、途径和方法教学重点:害虫生物防治的优点教学难点:害虫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第二章害虫生物防治理论基础基本内容:(1)害虫定义(2)害虫的发生规律※(3)天敌效能的基本概念(4)天敌排除的效应(5)防治方法的选择基本要求:了解害虫定义和发生规律,掌握天敌效能、天敌排除的效应教学重点:(1)天敌效能(2)防治方法的选择教学难点:天敌排除的效应第三章寄生性天敌昆虫基本内容:(1)概述(2)寄生性膜翅目(3)寄生性双翅目(4)捻翅目※(5)寄生性鞘翅目※(6)寄生性鳞翅目※基本要求:了解寄生性天敌类群,掌握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习性和特征教学重点: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教学难点:正确的分类识别特征第四章捕食性天敌昆虫基本内容:(1)概述(2)蜻蜓目※(3)半翅目(4)脉翅目(5)鞘翅目(6)膜翅目※(7)双翅目基本要求:了解捕食性天敌类群,掌握捕食性天敌昆虫的主要习性和特征教学重点: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教学难点:正确的分类识别特征第五章其他捕食性天敌生物基本内容:(1)农田蜘蛛(2)捕食性螨类※(3)食虫动物※基本要求:了解捕食性蜘蛛、螨和其它动物类群,掌握捕食性蜘蛛的主要习性和特征教学重点:捕食性蜘蛛的利用教学难点:捕食性蜘蛛的识别第六章害虫天敌的保护与助长基本内容:(1)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性(2)害虫天敌保护与助长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掌握害虫天敌保护的技术教学重点: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天敌昆虫的助长第七章天敌的大量繁殖与释放基本内容:(1)繁殖的基本方法(2)主要类群介绍※基本要求:了解害虫天敌繁殖的基本方法,掌握常见天敌的繁殖技术教学重点:害虫天敌保护与助长教学难点:天敌大量繁殖技术第八章天敌昆虫的助迁、移植和引进基本内容:(1)天敌的助迁(2)天敌的移植(3)天敌的引进及其技术基本要求:掌握助迁、移植和引进的概念教学重点:本地天敌的成功助迁教学难点:天敌引进技术和注意事项第九章昆虫病原微生物及其利用基本内容:(1)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2)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3)病原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利用基本要求:了解昆虫病原微生物类群,掌握昆虫病害流行特点教学重点:昆虫疾病的类型及其特征教学难点:昆虫疾病的流行学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32 学时,其中讲课20 学时,实验12 学时。
害虫生物防治第四版教学设计
害虫生物防治第四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熟悉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历史发展;2.掌握害虫生物防治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熟悉常见害虫的生态习性和危害;4.能够正确使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害虫防治;5.熟悉相关法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前置知识回顾与介绍(1课时)本课时主要回顾农作物生产相关知识,介绍生物防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引出下面的课程内容。
2. 常见害虫生态习性和危害(5课时)本课时将介绍常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方式和危害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害虫的认识和了解。
3. 生物防治基本技术(12课时)本课时将介绍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微生物防治、天敌防治和物理防治等,详细叙述每种方法的使用原理、注意事项和实际操作步骤。
4. 害虫生物防治案例分析(4课时)本课时将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害虫生物防治的具体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价,以加深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5. 相关法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2课时)本课时将介绍害虫生物防治相关的法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以加深学生对法规法规的认识和了解。
6. 课程总结归纳(1课时)本课时将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1.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交互式教学方法,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2. 评价方法本课程的主要评价方法将采用学习笔记、参与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60%,课后作业占总评分的20%,学习笔记和参与讨论占总评分的10%。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本课程主要使用《害虫生物防治》第四版教材作为主要教材。
2. 课件本课程将准备相应的课件,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 XX教授和 XX副教授共同授课,还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讲座嘉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虫生物防治》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害虫生物防治(英文):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课程编号:13371139课程学分:2.0课程总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1)本课程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论,讲述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内容、重要性、发展史、途径和方法等;害虫的发生规律,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第二部分是“以虫治虫”,阐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他捕食性生物的类群及其生物学;生物防治的三个途径;天敌调查研究方法及天敌作用的评价等。
(3)第三部分是“以菌治虫”,讲述病原微生物类群、致病机理、制剂生产及其利用以及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4)本课程重点讲述了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种类及防治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重点掌握主要害虫天敌防治害虫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第一章绪论(2学时)1.讲授内容(5)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和内容;(6)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7)生物防治的发展史;(8)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9)生物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讲授重点(1)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2)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3.讲授方法(1)害虫生物防治的定义着重指出有狭义(传统的)和广义之分,研究内容分条介绍;(2)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性着重讲述化学农药的副作用;(3)生物防治的发展史分四个阶段讲;(4)国内外研究应用成果重点讲述国内在“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方面,特别是我国从1975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局限于课本);(5)列表归纳生物防治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理论基础(2学时)1.讲授内容(1)害虫的概念;(2)害虫的发生规律;(3)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4)天敌的排除效应;(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
2.讲授重点(1)害虫的发生规律;(2)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3.讲授方法(1)害虫的概念强调真正需要防治的害虫只占总数的1%;(2)通过分析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内外原因来说明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天敌对害虫的跟随现象讲述天敌效能的概念;(3)以对水稻田昆虫生命网的分析说明对农田生态系统要有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观点;(4)天敌的排除效应讲明概念及天敌排除的方法;(5)害虫防治方法的选择着重指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性质及优点和缺点。
第三章寄生性天敌(2学时)1.讲授内容(1)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概念及目和科、寄生昆虫与捕食昆虫的区别、寄生昆虫的类型、寄生现象;(2)寄生蜂和寄生蝇的外部形态、成虫习性、重要类群和利用途径;(3)寄生性捻翅目、鞘翅目、鳞翅目。
2.讲授重点(1)寄生昆虫的类型及各种寄生现象的区别;(2)寄生蜂成虫习性。
3.讲授方法(1)寄生昆虫与捕食昆虫的区别以表格形式通过挂图展示;(2)通过列表归纳并举例说明各种寄生现象;(3)寄生蜂成虫寻找寄主的习性结合挂图讲;(4)寄生蜂和寄生蝇的外部形态及重要类群在实验课中结合挂图和标本讲。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2学时)1.讲授内容(1)捕食性昆虫的类型、取食方式与常见类群;(2)农田蜘蛛的作用、优点、形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及常见种类;(3)捕食螨的利用及生物学特性;(4)食虫益鸟的主要种类及作用、保护和招引;(5)食虫两栖类的习性、类群、保护和利用。
2.讲授重点(1)捕食性昆虫;(2)农田蜘蛛和捕食螨。
4.讲授方法(1)本章内容不难,只作一般讲述,重点让学生了解捕食性天敌有哪些类群;(2)捕食性昆虫的类型分别按照捕食对象的广泛程度和成、幼虫是否都捕食来划分;(3)捕食性昆虫常见类群、农田蜘蛛的外部形态及常见种类在实验课中结合挂图和标本讲;讲蜘蛛的外部形态时要指出蜘蛛与昆虫及螨类的主要区别。
第五章昆虫病原微生物(4学时)1.讲授内容(1)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2)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3)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的作用机制。
2.讲授重点(1)症状和病征、致病性和致病力、败血症和毒血症、外毒素和内毒素等概念的区别;(2)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侵染途径;(3)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机制。
3.讲授方法(1)昆虫的传染病和流行一节重点讲昆虫流行病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讲症状和病征、败血症和毒血症、致病性和致病力等概念时要举例说明;(3)病原微生物(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例)对昆虫的侵染机制结合图和实物讲;(4)扼要介绍昆虫病原微生物(原生动物、线虫、立克次体、放线菌)的一般特性及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5)归纳介绍微生物杀虫剂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方法着重指出适用对象和所用材料。
第六章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基本方法(4学时)1.讲授内容(1)害虫天敌的保护与助长(包括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害虫天敌保护助长的基本方法);(2)天敌的大量繁殖与散放(包括天敌昆虫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几种生物防治上常用天敌的繁殖与散放);(3)天敌昆虫的助迁、移殖和引进。
2.讲授重点(1)害虫天敌保护助长的基本方法;(2)天敌昆虫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3)天敌昆虫引进一般经验和技术。
3.讲授方法(1)通过害虫再猖獗和次要害虫大量发生的原因分析来说明保护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重要作用;(2)通过列举实例来说明害虫天敌保护助长及大量繁殖的基本方法并将方法归类;(3)生物防治上常用天敌的繁殖与散放以赤眼蜂和捕食螨为代表重点讲述,黑青小蜂、草蛉、蚜茧蜂指导学生自学;(4)分别以助迁七星瓢虫防棉蚜、移殖白虫小茧蜂防治紫胶白虫为例来说明天敌昆虫的助迁和移殖;(5)天敌昆虫的引进要归纳引进成功的经验及引进天敌的一般技术程序。
第七章害虫天敌调查研究方法(3学时)1.讲授内容(1)天敌(昆虫、螨类、蜘蛛)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2)害虫天敌调查研究方法;(3)害虫天敌作用的评价方法。
2.讲授重点(1)天敌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2)鳞翅目卵的天敌调查;(3)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3.讲授方法(1)天敌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分别介绍采集用具和采集方法,归纳出标本类型、适用对象和制作方法、保存方法;(2)扼要介绍螨类及蜘蛛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方法及标本邮寄鉴定要点;(3)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天敌调查着重指出怎样识别被寄生者与未被寄生者;(4)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一节先介绍生命表和种群趋势指数两个概念,再以具体的害虫生命表挂图讲解排除作用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5)赤眼蜂对稻卷叶螟的控制作用一节指出校正死亡率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所表示的含义不同;杀虫剂对褐稻虱种群的动态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自学。
第八章昆虫病原细菌的利用(4学时)1.讲授内容(1)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群;(2)苏云金杆菌类群;(3)苏云金杆菌的毒素和致病机理;(4)苏云金杆菌的生产和应用。
2.讲授重点(1)苏云金杆菌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2)苏云金杆菌毒素和致病机理。
3.讲授方法(1)举例讲解专性、兼性和潜势病原细菌的概念及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必备的属性;(2)扼要介绍金龟子乳状病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应用;(3)结合挂图讲解苏云金杆菌的形态;强调苏云金杆菌不同变种或菌株对昆虫的致病性和致病力不同;(4)苏云金杆的毒素重点讲晶体毒素的形态、成分及其基因;(5)苏云金杆菌的致病机理着重讲解丁体内毒素对鳞翅目幼虫的致病机理,以带箭头的路线图形式表示毒素的致病过程,并指出鳞翅目幼虫食入晶体后的不同反应类型;(6)扼要介绍热稳定外毒素的致病机理、含BT毒素的转基因作物的利用、害虫对BT内毒素的抗性;(7)苏云金杆菌的生产简要介绍液体深层发酵和半固体发酵中三级扩大培养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8)苏云金杆菌的应用简要介绍使用方法和影响菌效的因素。
第九章昆虫病原真菌的利用(2学时)1.讲授内容(1)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2)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3)真菌制剂的生产和应用。
2.讲授重点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3.讲授方法(1)简要介绍昆虫病原真菌的一般特征及主要类群;(2)虫霉只讲其寄主范围、引起的疾病和最显著的鉴定特征;(3)重点讲述引起昆虫僵病的半知菌中的白僵菌和绿僵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在课堂上展示几种重要虫生真菌如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莱氏野村菌等的平板或斜面培养物及它们所引起的僵虫的形态特征;(4)以白僵菌或绿僵菌为例讲述虫生真菌的侵染过程,并指出只有当真菌完成了哪四个过程才算完成了对寄主的入侵;(5)真菌制剂的生产只简要介绍白僵菌的三种生产方法;(6)真菌制剂的应用介绍真菌制剂的优点和缺点、应用概况、使用方法、影响因素及对策。
第十章昆虫病毒的利用(2学时)1.讲授内容:(1)昆虫病毒的类群;(2)重要昆虫病毒概述;(3)昆虫病毒的生产和应用。
2.讲授重点:(1)昆虫病毒的侵染活动;(2)核型多角体病毒。
3.讲授方法(1)昆虫病毒的类群简要介绍病毒的基本特征(包括病毒的概念、一般构造、侵染活动)、主要类群及诊断鉴定;(2)重要昆虫病毒概述讲述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理化性状以及对昆虫的侵染过程;(3)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略讲或指导学生自学;(4)昆虫病毒的生产重点讲述病毒可湿性粉剂和液剂的制备;(5)昆虫病毒的应用介绍应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的一般情况及其局限性。
第十一章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方法(2学时)1.讲授内容(1)病体的收集和材料的保存;(2)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3)病原微生物优良菌株的筛选和致病力的保持和提高;(4)微生物杀虫剂产品质量测定。
2.讲授重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3.讲授方法(1)病体的收集和材料的保存着重讲述病死虫体保存的几种方法;(2)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提纯与鉴定讲述虫体表面消毒的几种方法、介绍几种常用人工培养基及其适用对象、病原细菌及真菌的一般分离方法、病毒包涵体和粒子的提纯;病原微生物显微镜检查介绍几种染色方法(吉姆萨染色、革兰氏染色、石炭酸复红染色等);(3)昆虫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试验讲述供试昆虫的饲育注意事项与接种方法;(4)讲述通过筛选、改变培养条件、虫体移接及诱变等办法来改变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5)讲述病原微生物保存和复壮的常用方法;(6)微生物杀虫剂产品质量测定讲述病原的计数测定方法和生物测定步骤。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成绩考核于课程结束时,由专家或任课教师命题,闭卷考试。
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卷面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卷面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提问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赵修复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主要参考书:1)蒲蛰龙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842)中科院动物所、浙江农业大学等编,天敌昆虫图册,科学出版社,19783)稻夏松云等编著,田天敌昆虫原色图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赵修复主编,害虫生物防治(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5)蒲蛰龙主编,昆虫病理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6)蒲蛰龙、李增智主编,昆虫真菌学,安徽科技出版社,19967)《中国生物防治》8)《昆虫天敌》9)《昆虫知识》10)《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3)虫生真菌专辑执笔人:李世广 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