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
知觉
大 小 恒 常 性
形 状 恒 常 性
3、颜色恒常性
人对不同环境中物体颜色的知觉却保持不变的心理现象
称为颜色恒常性。
它与经验和背景有关。在日光照射下,煤与周围背景相 比仍然最暗,白纸与阴影中的背景相比仍然最亮。 4、亮度恒常性 物体本身所处的照明环境改变,而由物体所得的亮度知
觉依然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
下图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 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概念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征在一定范围内改
变时,知觉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人总是在自己的知 觉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对象的。
图7
你看到了什么?
图8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概念: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人 在知觉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
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种特性称为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 面,它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剌激物的空间分布与 时间分布。
动,加入个体主观因素,认识事物整体和意义(高层次)。
5)感觉是天生的反应,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却是 后天学习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性(选择性)
(一)概念:
即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特征。
对象: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 背景: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
(二)影响知觉对象性的因素:
1)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2)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个人需要和兴趣; 4)注意的选择作用。 注意选择性的规律: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心理学[第四章知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相关概念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人。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后面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之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当作知觉对象的事物或现象,常常是在现实生活中所要对待的刺激,并将它们从知觉背景中优先清楚地反映出来。
作为知觉背景的各种刺激常常未被知觉或被模糊地知觉。
人的知觉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物理演示实验时,课堂上存在多种刺激,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讲述、演示的实验清晰地反映出来,而把黑板、墙壁、讲台、教室内其他声音等作为知觉的背景。
人对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反映效果是有所区别的。
知觉对象的形象较为鲜明,轮廓较为清楚,结构也较为完整。
作为知觉背景的事物形象则较为模糊不清,结构也不确定,似乎在知觉对象的后面。
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调换。
如当教师在做物理演示实验时,突然有一学生将自己的文具盒掉到地面发出一个较响的声音时,声音就变成了学生知觉的对象,而教师的讲述及演示实验就成为了知觉的背景。
知觉选择性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自觉地遵循知觉的这一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
A.减少了人为性,提高了真实性B.减少了人为性,降低了真实性C.提高了人为性,增加了真实性D.提高了人为性,降低了真实性2、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A.后像的作用B.适应的作用C.对比的作用D.联觉的作用3、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机能的脑区主要是()。
A.中脑B.间脑C.小脑D.脑桥4、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B.恒常性C.变异性D.自动性5、人在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这都是()。
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C.手势表情D.语调表情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7、通过复述,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
如果没有复述, L.R.Peterson和M.J.Peterson(1959)发现,短时记忆只能保持()。
A.不超过1秒钟B.5秒~10秒C.15~30秒D.大约1分钟8、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是()言语。
B.独白C.书面D.内部9、托尔曼有关动机的观点是()。
A.对达到目标的期待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B.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动机C.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的动机水平D.诱因和驱力共同决定个体行为10、判断“谢谢了”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A.热情程度B.声调C.场合D.表情11、关于成人认知发展,卡特尔提出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不正确的是()。
A.流体智力决定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小B.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C.神经生理的老化导致基础的认知能力退化,将导致晶体智力下降 D.通常信息加工能力,20岁以后发展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12、有关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的B.气质表现范围较窄,性格表现范围较广C.气质可塑性小、不易培养,性格可塑性大、易培养D.气质与健康有关,性格与健康无关13、斯金纳发现,效果最好的强化方式是()。
《学前儿童发展》1-3章复习资料(自考国考)
学前儿童:(广义:出生到上小学前的儿童。
狭义:指幼儿园到上小学前的儿童)(婴儿期(0-3),幼儿(3-6),婴幼儿时期(0-6))1、发展的含义: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有规律的、持续性的变化。
2、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1)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2)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3)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1)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2)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3)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观和客观)。
4、结合实际分析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1)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价值:学前儿童发展是人类发展研究的重要构成。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能够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为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研究和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实践意义:A、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B、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科学知识;C、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生物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生物性:是指强调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决定作用。
通常认为,遗传是儿童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发展并不是脱离社会条件的空洞的、抽象的过程,而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过程。
这种社会制约性不仅表现在个体所依赖以生活的条件离不开社会环境,而且还表现在个体心理的一切实际操作,尤其是高级的心理过程都离不开人类所具有的特定心理工具,即各种符号、记号,其中最抽象的符号是人类的语言和文字。
(2)主动与被动;(3)连续性和阶段性;(4)普遍性和差异性。
2、年龄特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它代表着特定年龄阶段对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反映着该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图景与可能性。
知觉的四个特点
知觉的四个特点知觉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刺激并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形成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的四个特点包括选择性、组织性、稳定性和主观性。
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的选择和筛选。
由于外界刺激过于庞杂和复杂,人类无法同时感知和处理所有的刺激,因此必须进行选择性的感知。
选择性感知是基于注意力的调节,注意力可以使我们集中于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感知和处理信息。
例如,当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只有当我们集中注意力时,才能听到我们想要听到的声音。
组织性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进行整合和组织。
感知并不仅仅是对单个刺激的感知,而是对多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的感知。
人们在感知过程中会自动地将刺激进行分组和分类,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组散乱的字母时,我们会自动地将它们组织成单词和句子,从而理解其含义。
稳定性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对刺激的持久性感知。
即使刺激消失了,人们仍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对刺激的感知。
这是因为我们的感知系统具有持久性的特性,可以在刺激消失后仍然继续感知和记忆刺激的信息。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运动的物体时,即使物体停止移动,我们仍然可以感知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主观性是指人们在感知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主观经验。
每个人的感知能力和经验都不同,因此对同一刺激的感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感知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受到个体的认知、情绪、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多个人看同一张图片时,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经验不同。
总结起来,知觉的四个特点包括选择性、组织性、稳定性和主观性。
选择性是指对刺激的选择和筛选;组织性是指对刺激的整合和组织;稳定性是指对刺激的持久性感知;主观性是指个体差异和主观经验对感知的影响。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有效地感知和处理外界的刺激。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知觉的过程,从而提高我们的感知能力。
选择性知觉
选择性知觉涉及对刺激系列中最重要的信息的关注。我们天生就有倾向于选择性注意诸如突然的大声噪音、运动以及明暗对比,也许这是因为人的适应性吧。此外,通过习得我们还选择性注意更为广泛的模式,实际上,具体领域的专家所具备的一大特征就是注意刺激的最重要部分的能力(Chi,Glaser和Farr,1988)。例如象棋大使往往选择性注意一定的布子模式而忽略无关的细节,如棋子是木制的还是牛角制的。
对于完成某一类任务所要求的知觉选择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例如通过培训,雷达观察员能够从监视器上的复杂图象中排除噪音的干扰而分辨出重要特征的变化。长期的练习和经验的积累,不仅可以提高对某一类对象的知觉分辨能力,而且这种知觉选择技能还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知觉辨认上。知觉选择性的研究对于直观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于广告的设计,工业产品的检查,显示器的设计,军事搜索和伪装等,都有重要意义。
具有某些特征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成为知觉选择的对象,如刺激强度高、对比明显和运动的物体。对多维变化的刺激比对单维变化的刺激的决策反应要快,如对颜色和亮度两维量变化的信号比对只有亮度一个维量变化的信号的辨别反应要快。人有很高的知觉选择能力,例如可以把混淆在一起呈现的两组复杂图形分辨出来。对于多维量变化的符号标志,例如对有空间位置、颜色、亮度差别的一系列符号标志,若事先对观察者进行提示,规定只选择某一维量的变化,如在喧嚣环境中很容易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母亲睡眠中特别容易被哺乳的婴儿所唤醒。一个人的内在需要、期望、任务和以往的经验是决定知觉选择性的重要因素。
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刺激并不都发生反应,而只选择其中的少数刺激作进一步加工的能力。它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特性。由于知觉选择性,人能集中注意少数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而排除次要的刺激干扰。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感觉和知觉》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感觉和知觉》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_____A : 感觉适应B : 感觉对比C : 感觉相互作用D : 联觉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对持续的同一刺激所产生的应激性形态,特别是感受器的适应。
2、单选题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_____A : 绝对感觉阈限B : 绝对感受性C : 差别感觉阈限D : 差别感受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差别感受性的定义。
知识链接: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感受阈限来衡量。
差别感受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受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3、单选题绝对感觉阈限是指_____A : 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 : 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 : 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 : 差异觉察能力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绝对感觉阈限的定义。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人的感觉器官接受某种刺激时刚刚能够引起反应或刚刚能停止其反应的刺激,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 。
不同感觉器官的绝对感觉阈限是不同的。
4、单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要放慢语速,提高声音,是利用心理学中知觉的_____A : 选择性B : 整体性C : 理解性D : 恒常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 (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 优先地区分出来。
对重点要放慢语速,提高声音,就是利用选择性的一种做法。
5、单选题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征是_____。
A : 选择性B : 恒常性C : 理解性D : 整体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它以感觉为基础,是人脑对感觉信息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但是知觉又与感觉不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因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也是对感觉信息做出的进一步处理。
人的知觉过程是一个经由各感官决志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具有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特征,由此而保证了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综合各种举例分析,我们将知觉的基本特性具体阐述如下:一、知觉理解性(1)定义: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
人在感知知觉对象时,总是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对所获得的感觉信息提出假设、推断并作出最佳的解释,然后把它们标示出来。
比如,在听一段音乐的时候,非专业的听众会听出“好听”或者“不好听”,更进一步的能听出这段音乐里表达出了怎样一种感情,而专业的音乐学习者则能听出其中每个乐章代表的不同含义,这段音乐使用了多少种乐器进行演奏,甚至听几图一遍就能学会并演奏这段旋律。
这是听觉上的例子,在视觉和其它感觉中也是如此。
在视觉上,我们看到图一中不规则的墨块,一下子看不出这是什么,但是在以往的经验上,我们曾经见过“狗”这种动物,便会反应出这是狗。
因为知觉的理解受到已知经验的很大影响,容易形成知觉定势。
知觉定势是指个体由于已有知识经验、动机或暗示等形成的某种知觉期望,有准备地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知觉的过程。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
有时候(常为实验状态下)定势的产生依赖于先前刺激呈现的时间长短,如果过长被试会产生疲劳效应,定势作用消失。
(2)特点:1、知觉理解性是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
知觉考点
考点分享知觉(一)知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2.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社会认知)(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物体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真正运动的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和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
运动知觉似动知觉: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似动知觉的形式②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点燃一支熏香或者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3)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实战演练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是(B)A.感觉B.知觉C.表象D.后像2.电视、电影、商业活动性广告运用的知觉现象是(B)A.诱发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3.下列关于错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个人心理的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4.(A)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A.运动知觉B.空间知觉C.时间知觉D.错觉5.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是(A)A.社会认知B.社会体验C.社会性交往D.经验思维6.吉布森等人通过“视觉悬崖装置”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已具有(C)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7.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
教师心理学知觉练习题
教师心理学知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知觉的选择性?A. 遇到熟悉的人容易注意到B. 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自己的名字C. 看到半圆容易将其补全D. 观察到物体在运动时产生错觉2. 下列关于知觉的理解,错误的是?A.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B.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C. 知觉与个体经验无关D.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3. 在知觉过程中,下列哪个现象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A. 遮挡效应B. 邻域效应C. 格式塔效应D. 马赫带效应二、填空题1.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当我们面对复杂刺激时,往往会将其组织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简单的结构。
3.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________恒常性、________恒常性和________恒常性。
三、判断题1.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简单加工。
()2. 知觉过程中,个体经验对知觉结果没有影响。
()3.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在面对众多刺激时,优先关注与自己需求相关的刺激。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2. 请举例说明知觉的整体性。
3. 请解释知觉的恒常性及其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a. 提高课堂互动频率,让学生积极参与;b. 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c. 适时给予关注和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
请分析这位教师运用了哪些知觉原理来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心理学中的知觉。
请大家观察这张图片,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觉原理。
六、名词解释题1. 知觉的选择性2. 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恒常性4. 知觉的错觉5. 知觉的补偿七、连线题请将下列心理学名词与其定义进行连线:1. 知觉选择性a. 个体在面对复杂刺激时,能够将其组织成简单结构的能力2. 知觉整体性b. 个体在面对众多刺激时,优先关注与自己需求相关的刺激3. 知觉恒常性c.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对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4. 知觉错觉d.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对物体属性的错误解释5. 知觉补偿e. 个体在某种感觉能力受损时,通过其他感觉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八、论述题1. 论述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知觉的基本特性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重要考点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是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难点以及高频考点,应该也是大多数考生头疼的一个知识点。
比如大家经常在题目中遇到的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我们仍然能够认识他,究竟体现的是知觉的整体性呢还是恒常性呢?这也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难题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来解释一下。
该部分在考试中虽然是高频考点,但是题型基本是单选,结合例子考察对于几个知觉特性的理解。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即知觉的选择性处理的是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而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一般要取决于三种条件:(1)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
(2)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3)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在书店对所需要书籍的迅速发现等。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即知觉整体性强调虽然知觉对象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我们却不知觉为部分,而是依据知觉对象的关键部分知觉为整体,如管中窥豹,之所以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就是因为窥得的一斑是豹子的关键部分,即豹纹。
3.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之所以外行只能看热闹,而内行就可以看门道,就是因为外行和内行的知识经验是不一样的。
2022年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A.研究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B.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C.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研究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2、在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中,我们的大脑的顶通路和背侧通路主要负责对空间信息加工,这个通路被称为()。
A.What通路 B.听觉通路 C.视觉通路D.Where通路3、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的功能主要是()。
A.控制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B.修复髓鞘C.存贮神经递质D.为神经元活动提供能量4、与知觉过程最不密切的特点是()。
A.组织性B.恒常性C.变异性D.自动性5、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6、下列几组概念关系最密切的是()。
A.有意刺激——刺激的特点B.无意注意——刺激的特点C.有意后注意——刺激的特点D.无意注意——活动目的7、记忆术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善了长时记忆中信息的()。
A.获得B.存储C.提取D.组织8、言语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言语表达的基本形式是()。
A.音位B.单词C.词汇D.句子9、护士为了工作和病人的需要,不管节假日,不顾家庭负担,坚守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体现了意志的()。
B.果断性C.自制性D.独立性10、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对情绪有唤醒作用的是()。
A.网状结构B.边缘系统C.丘脑D.下丘脑11、在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属于()。
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经验性智力D.情境智力12、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应的是()特征。
A.能力B.气质C.性格D.情感13、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四)
心理学第四章练习题[感知觉部分]一、名词解释1.感觉、知觉、超感知觉、错觉、幻觉感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指把感觉得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加以解释的过程。
超感知觉是一种以特殊方式感知世界的能力。
错觉是对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是指客观环境中没有相应的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
2.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绝对感受性是指相应于绝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
差别感受能力是指相应于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使人觉察出差异的刺激量。
3.适应、后像、结构优势效应、知觉的理解性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后像是指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在头脑中暂时保留片刻,这种现象即后象。
结构优势效应:在模式识别中,刺激模式的整体结构优于部分,整体的结构在模式识别中起有利作用,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事物,赋予其某种意义,并用语词把它标识出来。
4.双眼视差人的两眼相距约65mm,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角度看这一物体,物体投射在左、右两个眼底上的视像不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双眼视差。
二、填空1.外部感觉有触肤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五种。
内部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三种。
2.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而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
3.感觉的基本规律有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联觉。
4.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通常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社会知觉、错觉三种。
5.直观教学的三种直观形式是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种。
6.色觉有三种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听觉的基本特性有频率、振幅和波形。
7.1860年,德国的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进一步研究了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E=k lgI+C 公式。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2、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定律的发展是基于()的假设。
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3、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A.静息电位B.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C.动作电位D.服从全或无法则的电传导4、在深度知觉中,人们看远处物体纹理模糊,看近处物体纹理清楚主要是受()因素影响。
A.明暗阴影B.线条透视C.空气透视D.物体重叠5、认为“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的心理学家是()。
A.坎农B.兰格C.巴德D.沙赫特6、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的根本区别在于()。
A.任务的要求B.对象的变化C.时间的短暂D.意志的努力7、“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A.有意回忆B.无意回忆C.直接回忆D.追忆8、去年,5岁的Tom在向妹妹解释他们的哥哥不呆在家里,会说“No he coming”,但今年他改成了“He’s not coming”。
这说明今年Tom已经在哪一方面有所进展?()A.语言敏感性B.语义C.单词层面D.句法9、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可选择。
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另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
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10、生理心理学家用“自我刺激法”证明了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
A.快乐中枢B.音乐中枢C.悲哀中枢D.记忆中枢11、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则智商是()。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感觉只是凭感觉器官对环境中刺激的觉察;而知觉则是对感觉获得讯息作进一步处理。
比如通过感觉,我们知道某个物体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属性,而知觉让我们对某个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并做出判断,如杯子、苹果、桌子等。
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知觉过程非常复杂,它依赖于许多大脑的感觉皮质和联络皮质的协同活动。
如视知觉过程是由刺激引起的兴奋传导到视觉中枢时,产生于视觉皮质及其与附近的听觉皮质、躯体感觉皮质交界处的联合区;额叶皮质也参与视知觉的组织活动。
这些部位如果受到损伤,会造成其知觉障碍。
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依赖于个体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并受个体的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心理特点的影响。
∙知觉的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
被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其他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
某事物一旦被选为知觉对象,就好像立即从背景中突现出来,被认识得更鲜明、更清晰。
一般情况下,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被包围的比包围的、垂直或水平的比倾斜的、暖色的比冷色的,以及同周围明晰度差别大的东西都较容易被选为知觉对象。
即使是对同一知觉刺激,如观察者采取的角度或选取的焦点不同,亦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经验。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反复等,还受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主观影响。
左图:图形为一立方体,但如你仔细注意时,就会发现,这个立方体与你最接近的一面随时都在改变。
此种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知觉经验的图形,称为可逆图形。
事实上,图形本身并末改变,只是由于观察者着眼点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知觉经验。
右图:《黎明与黄昏》-木雕艺术家艾契尔(M.C.Escher)在1938年的一幅著名木刻画。
假如读者先从图面的左侧看起,你会觉得那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假如先从图面的右侧看起,就会觉得那是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假如从图面中间看起,你就会获得既是黑乌又是白鸟、也可能获得忽而黑鸟忽而白鸟的知觉经验。
管理心理学知觉与管理课件
管理心理学在组织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组织价值观塑造
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引导员工形成符合组织文化的价值 观和行为准则,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团队建设
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提 高团队绩效和创新能力。
知觉对组织文化的影响
组织的文化和氛围也会影响员工的知觉,而员工的知觉又会对组织文化和氛围 产生反作用,因此,管理者的知觉对组织文化和氛围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影响。
02
管理者的知觉
管理者的知觉偏差
代表性启发
锚定效应
管理者在判断和决策时,容易受到代 表性启发,即根据某一事件或情境的 代表性特征来快速做出判断,而忽略 了其他重要信息。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员工的想 法和需求,解决其困惑和问题,提高其对 组织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04
组织知觉与管理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影响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 观念、行为准则和环境氛围的综合体 现,对组织成员的知觉和行为具有重 要影响。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知觉和行为具 有导向作用,能够影响员工的价值观、 态度和工作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组织 的绩效。
团队协同
管理者的知觉偏差会影响团队协同,如可用性启发可能导致偏见和 歧视,影响团队成员的协作和绩效。
战略眼光
管理者的知觉偏差会影响战略眼光,如锚定效应可能导致对市场变 化的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
03
员工知觉与管理
员工知觉的形成
员工知觉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过程,受到个人背
组织知觉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知觉的五大基本特点
知觉的五大基本特点心理学认为,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和背景效应五大基本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指出,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等)相似的对象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也称作“完型趋向律”。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
也称为选择性知觉。
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自己意识的对象,知觉格外清晰,而把另一部分物体当作知觉背景,知觉比较模糊。
知觉的最简单原则使得人们排除外界刺激中多余的东西,按照期望和背景去感知刺激。
接收和发送信息也是一种知觉形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是习惯接收部分信息,而摒弃另一部分信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所造成的障碍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又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客观因素如组成信息的各个部分的强度不同,对受讯人的价值大小不同等,都会致使一部分信息容易引人注意而为人接受,另一部分则被忽视。
主观因素也与知觉选择时的个人心理品质有关。
在接受或转述一个信息时,符合自己需要的、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很容易听进去,而对自己不利的、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则不容易听进去。
凡此种种,都会导致信息歪曲,影响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
因此注意个人与对方的知觉管理,可以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去理解和领会。
通俗点说,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觉定式。
4、知觉的恒常性。
当我们对某一客观事物形成知觉时,对它的认识便会有相对稳定性,在知觉中,过去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因此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扬弃经验有难度,创造出鼓励创新与容许失败的工作环境。
5、知觉的背景效应。
客观的事物是形形色色的,人们总是在一定时间内,按需要来感知与指向一定的对象。
对这些突出的对象进行感知时,对象周围的其他事物就好像是感知对象的背景而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觉的特性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
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
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
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2.实践活动的任务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种类:1形状恒常性2大小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
影响条件视觉线索,即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影响距离与深度知觉的因素
1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1)调节(2)辐合
2 单眼线索(1)对象重叠(遮挡)(2)线条透视(3)空气透视(4)相对高度(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3双眼线索-----双眼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