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卷2(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卷2(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4.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过程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因此,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2.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

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正确答案:C解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表现出高兴。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3.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

A.2~3个月B.4~5个月C.7~8月D.9~10个月正确答案:B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4.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

”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B.精细加工C.组织D.习惯性正确答案:C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地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正确答案:B解析: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参考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参考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D 项正确。

A项: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59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B项: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个体的需要是支配个人行为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构成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项: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

3~6岁儿童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因此,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解析本题考查眼部异物的处理方法。

当液体异物进入眼睛时切记不要让幼儿揉眼,以免损伤角膜,一般情况下,可使用流动水将液体异物冲出,题干中幼儿眼睛进入洗手液,可用流动水冲洗眼睛。

A项正确。

B、D两项:当洗手液进入眼睛时,用纸擦眼或拉开眼皮吹不能将洗手液处理干净,如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伤害。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项:题干中表述老师首先应该如何处理,如果此时找保健医生会延迟对当前情况的处理。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

其特点之一是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在儿童语言发展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

[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

[全]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重要考点归纳】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影响因素★★含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有规律量变的过程,生理质变特点:方向性和顺序性影响因素:外部客观因素遗传连续性和阶段性环境和教育不平衡性主体内部因素个别差异性二,儿童发展理论流派,观点,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刺激与反应(S—R)“冷处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观察学习“双生子爬梯实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瑞士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前苏联心理学家感知运动,前运算,最近发展区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三,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年龄阶段特征0到3岁0到1个月身心高速发展1到6个月认生6到1 2个月抬头,翻身,坐,爬,站,走依恋关系1到3岁2岁形成言语和思维3到6岁3到4岁小班情绪,模仿,直觉4到5岁中班游戏,具体形象思维,规则5到6岁大班好学好问,抽象逻辑思维,心理发展趋势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被动到主动零乱到成体系四,身体发育,动作发育,基本规律和特点★★★身体的发育体重与身高动作的发展头尾原则大肌肉动作肌肉的发展远近原则精细动作骨骼的发展五,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感觉视觉知觉形状注意无意记忆形象记忆艾宾浩斯听觉大小有意情绪记忆遗忘曲线触觉方位运动记忆“先快后慢”痛觉时间逻辑记忆观察力想象无意、有意思维直觉行动言语口语不完整句(1到2岁)再造,创造具体形象完整句(2岁以后)想象,现实抽象逻辑书面语言六,情绪,情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情绪特点易冲动情绪情感的特点社会化基本情绪哭高级情感道德感不稳定丰富和深刻化笑美感外露性自我调节化恐惧理智感七,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个性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气质胆汁质神经系统强度个性倾向性多血质(巴甫洛夫)平衡性个性心理特征粘液质灵活性自我意识抑郁质性格活泼好动影响性格因素遗传自我意识3岁掌握“我”喜欢交往家庭自我认识好奇好问幼儿园教育自我评价模仿性强社会环境自我体验易冲动,自制力差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控制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依恋无差别(出生到3个月)亲子关系民主型性别行为有差别(3到6个月)专制型亲社会行为特殊的情感联结(6个月到2岁)放任型攻击性行为八,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原因客观因素遗传因素主观因素需要自我意识孕期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生理成熟能力性格环境和教育因素九,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时间长期定期观察内容全面重点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结构式/封闭式非结构式/开放式综合性十,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常见问题发育迟缓体格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法运动系统脱敏法语言肯定性训练肥胖症睡眠障碍夜惊梦魇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遗尿症ABC理论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到10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情绪障碍焦虑沮丧恐惧行为问题任性自损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及理论流派一、幼儿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流派(一)成熟学说(内因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生理发展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生理发展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生理发展[单选题]1研究表明,6岁儿童脑的重量(江南博哥)约为成人脑重量的OA.25%B.60%C.75%D.90%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出生时的脑重约35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5%,6岁时,脑重已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

[单选题]2.幼儿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Oo它们标志着内部器官,如呼吸.消化.排泄系统以及骨骼的发育。

A.身高B.体重C.身高和体重D.肺活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身高:是反映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与正确估计身体发育水平和速度的重要依据。

体重:是衡量幼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标志。

[单选题]4.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遵循OA.首尾规律.近远规律B.头尾规律.远近规律C.上下规律.远近规律D.从局部到整体规律.近远规律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遵循首尾规律.近远规律。

[单选题]5.幼儿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这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OA.从上至下规律B.由近及远规律C.由粗到细规律D.由头至尾规律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遵循幼儿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

[单选题]6.下列不符合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的是()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由整体到分化);(2)首尾规律(从上至下);(3)近远规律(由近及远);(4)大小规律(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单选题]7.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OA.0~2岁B.3~4岁C.5~6岁D.6~10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的第一.二年。

在第一年内幼儿的身长增加20~25厘米,为出生时身长(50厘米)的50%;体重增加6~7千克,为出生时体重(3千克)的两倍。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其中,环境和教育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 挥与弥补作用。这一特征也是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 原则的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 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 儿童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
1.1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教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
【章节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与趋势 第三节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 第四节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第五节 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发展 第六节 学前儿童个性发展 第七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 第八节 个体差异 第九节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教育
1.1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三、儿童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张环境决定 论。华生认为,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 结果。人有很多习惯系统,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习惯系统就构 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但人格中哪个系统如何受人支配,则受环 境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取决于环境。他强调环境对塑造 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 发展的控制。
1.1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
始人之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斯金纳认 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1.1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习
危机期是指儿童在某些特定的年龄时期,心理常常发生紊乱, 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3岁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危机年龄。
1.1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试卷24(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试卷24(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董董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爱打破砂锅问到底。

当成人可以给她满意的答案时,她就觉得很愉悦。

这种情感是(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实践感正确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

题干中董董的表现体现了理智感的发展。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正确答案:B解析:运动记忆约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3.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大多都是在游戏中发生的。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4.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如将“粉红”说成“小红”,把“灰色”说成“小黑”。

这是幼儿( )的表现。

A.早期创造才能B.词汇过渡泛化C.不能准确区分颜色D.词汇贫乏,词意掌握不准确正确答案:D解析:3~5岁幼儿常出现“造词现象”,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的词汇量太少,而且对词汇掌握不准确导致的,一般这种现象会随着儿童对词义理解的加深及词汇量的扩大而逐渐消失。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5.在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5岁的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知道自己的性别B.有明显的自我中心C.认为男孩子穿裙子也很好D.认为男孩要胆大,女孩要文静正确答案:D解析: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以下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儿童动作的发育,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B.语言的发展是儿童对环境的反应C.学前儿童的情绪是成熟和分化的结果D.遗传因素决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答案】 C2、研究表明,()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A.1—2B.2—3C.4—5D.6—7【答案】 C3、一位新人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答案】 C4、幼儿园大(1)班和大(2)班在进行踢足球比赛,这属于社会性游戏分类中的()A.合作游戏B.联合游戏C.平行游戏D.独自游戏【答案】 A5、幼儿园平面手工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A.厚纸制作、撕纸、剪贴和染纸B.剪贴、染纸、泥塑和厚纸制作C.粘贴、剪贴、厚纸制作和折纸D.粘贴、撕纸、剪贴和染纸【答案】 D6、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A.0~3岁B.0~6岁C.0~12岁D.0~18岁【答案】 B7、(2020年真题)大班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直觉行动性B.具体形象性C.抽象逻辑性D.抽象概括性【答案】 B8、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A.培养读写兴趣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D.尽可能多识字【答案】 A9、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A.康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 C10、由于幼儿的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及糖原少,不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是()。

A.投掷B.跳绳C.拍球D.长跑【答案】 D11、幼儿园晨检工作的内容是()。

A.一摸、二看、三问、四查B.一听、二看、三问、四查C.一看、二摸、三问、四查D.一问、二看、三查、四摸【答案】 C12、处于心理发展的幼儿期阶段的年龄段是()A.0~3岁B.3~7岁C.7~12岁D.15~20岁【答案】 B13、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答案】 C14、所谓()是现实允许的教育条件下幼儿德、智、体各方面尽可能的发展,但并不要求各方面发展到相同程度,即允许有差异。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前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前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理论精讲2-保教知识与能力(讲义)巩固复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16学前儿童发展理论P26五、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成人指导下)即将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差距P26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补充】【教育启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P27题目演练【2019下】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

”芳芳说:“我们正忙呢。

”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儿菜吧。

”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

”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A.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B.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成功加入游戏小组C.在4~5名幼儿的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性互动D.能够在游戏中讨论装扮的角色行为P28六、心理理论01这是S,这是A。

02S有一个球,她把它放在了篮子里。

03S出去溜达,A把球从篮子里拿了出来04然后把球放在了盒子里。

05现在S回来了,她会去哪里找她的球呢?P28六、心理理论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理论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趋势及年龄阶段特征P31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关键期:提出者:劳伦兹(印刻现象)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

一旦错过,难以弥补。

敏感期(最佳期):提出者:蒙台梭利是指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一旦错过,缓慢发展。

转折期:两个阶段之间急剧变化,普遍现象(必然出现)。

危机期:转折中出现反社会行为,个别现象(成人缺乏正确引导)。

(一)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思维(三)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到有意2.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四)从零乱到成体系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P31题目演练【模拟题】婴儿最初只有快乐和痛苦两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加,至2岁左右已经有惧怕、厌恶、愤怒、欢乐等情绪。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2019年(24)_真题-无答案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2019年(24)_真题-无答案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题2019年(24)(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选择题1. 在路上遇到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名字,但确定是认识的。

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A. 重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2. “3岁看大,7岁看老。

”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 整体性的形成B. 稳定性的增长C. 独特性的发展D. 积极能动性的发展3. 娟娟闻到百合花香味马上就能说出花名。

这种心理现象是( )。

A. 感觉B. 知觉C. 味觉D. 嗅觉4. 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

A. 阅读训练B. 书面言语的学习C. 口语的学习D. 识字学习5. 从词性上说,幼儿对( )掌握得最早。

A. 名词B. 动词C. 形容词D. 副词6. 幼儿刚上幼儿园时,一般较易学会离园时的“再见”,而早上向老师说的“早上好”则不易学会。

这是( )。

A.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B.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C. 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D. 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7. 婴儿对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极少表现出不安,当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时,他们也避免与母亲互动,不理睬母亲。

这类婴儿的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B. 回避型C. 矛盾型D. 混乱型8. 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

A. 胆汁质的儿童B. 多血质的儿童C. 黏液质的儿童D. 抑郁质的儿童9. 关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最恰当的观点是( )。

A. 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B. 是认知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C. 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D. 阻碍儿童去做不良行为10. 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 )。

A. 能够坐、站、趴B. 出现分离焦虑C. 能重复连续清楚地发出一些音节D. 有抓握反射11.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1、单选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A.0~1岁B.1~2岁C.2~4岁D.3~6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0~1岁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江南博哥)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1~3岁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3~6岁是幼儿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故选D。

2、单选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A.中央B.边缘C.上部D.下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边缘。

实际上,小于两个月的婴儿更多地将注意集中在对比度高的人脸边缘,而很少注意那些更能表明他们将人脸视为整体的有意义图形的内部特征(如鼻子、嘴唇)。

3、单选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4、问答题5~6岁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正确答案:5~6岁属于幼儿晚期,这一时期幼儿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3)个性初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单选幼儿阶段,儿童能轻松地学会母语,错过这一时间,语言能力将受到严重损害,这一时期被称为语言发展的()。

A.关键期B.钢化效应C.去习惯化D.习惯化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关键期指儿童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6、单选以下关于作品分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B.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C.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D.可以人为地创设条件,对某些在自然观察中不易观察到或不易集中观察到的情境现象进行研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项是实验法的优点。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实验法B.谈话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答案】 C2、对游戏材料的添加、组合和回归呈现了游戏材料()的特点。

A.动态性B.多元性C.丰富性D.操作性【答案】 A3、晨检时,保健人员发现。

某孩子口腔黏膜有散落疱疹,手心出现同样疱疹。

初步诊断是(),建议家长带到医院就诊。

A.麻疹B.风疹C.水痘D.手足口病【答案】 D4、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练习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答案】 A5、能够满足儿童不同的兴趣需要,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交往、表达、合作、分享,便于优势互补,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

A.集体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 B6、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开展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框架的游戏活动被称为()。

A.角色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有规则游戏【答案】 B7、( )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A.探究性注意B.定向性注意C.选择性注意D.状态性注意【答案】 C8、下列属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⑦C.①②③⑦D.全部都是【答案】 D9、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发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重要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D 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惩罚措施【答案】 A10、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情绪和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答案】 D11、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答案】 C12、()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全梳理

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全梳理

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全梳理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考点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阶段名称年龄阶段阶段细化婴儿期0~1岁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1~3岁幼儿前期(幼儿早期或先学前期)幼儿期3~6岁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岁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遗传为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②遗传奠定了婴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生理成熟制约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

②生理成熟为婴幼儿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③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婴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幼儿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

(2)家庭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幼儿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二)主观因素(1)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

考点2儿童发展理论一、成熟学说代表人物:格赛尔主要观点: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格赛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二、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主要观点:1.人格理论:2.五个阶段:本我(快乐原则)是人格结构中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有很强的生物进化性,是幼儿基本需要的源泉。

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2020年最新版)

幼儿教师资格证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2020年最新版)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2020年最新版)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幼儿发展得含义:幼儿发展就是指个体生理与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得量变与质变得过程。

二、遗传素质就是幼儿身心发展得生理基础与物质前提。

三、幼儿身心发展得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得可能性、遗传素质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得基本过程、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幼儿得某些个别差异)2、环境:环境就是指幼儿接触到得周围人与物得总与。

(物质环境就是幼儿生存得物质基础、精神环境就是幼儿心理发展得精神食粮)四、幼儿发展得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B。

前运算阶段(2—6、7岁))五、对于认识发展中幼儿得教学方法:A.临床教学法B.两难故事法C。

社会交往法D。

活动法。

六、埃里克森幼儿发展八段论:(1)婴儿期(0~1、5岁):建立基本信任、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与怀疑得冲突,最重要就是进食与排泄训练。

⑶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3~5岁):独立性得形成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得冲突,学校得表现,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得冲突,需要同伴关系。

3—6岁儿童要解决:1、发展其主动性,2、获得相应得性别角色。

4、5岁儿童面临主动自发与退缩愧疚得危机,教师应给与幼儿充分得自我探索与尝试得机会,以发展其自主人格,满足幼儿摊手与创造得需要.七、幼儿心理学得研究方法:1、观察法:有计划、有目得得观察幼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与行为得变化,并根据观察得结果判断幼儿心理发展得特征与规律.(从时间上分: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从内容分:全面观察、重点观察)2、实验法: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备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得变化.(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a、随机取样与随机安排。

b、对实验情景与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c、实验结果量化.d、使用大量得实验仪器。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概述[单选题]1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江南博哥)(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语言环境D.遗传因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遗传素质为儿童语言的形成提供可能性。

[单选题]4.儿童从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上升到“2+3=5”的思维变化,体现的发展趋势是()。

A.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B.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C.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D.从常规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儿童会算“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是依靠着苹果的形象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着计算:“2+3=5”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表现。

[单选题]5.语音意识明显发展起来的时间是()A.1岁左右B.2岁左右C.3岁左右D.4岁左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所谓对语音的意识,就是指对语音的自觉态度。

从4岁左右开始,能够把语音作为自觉意识到的对象,也就是说.语音的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

[单选题]6.婴儿最初的笑是()。

A.出声的笑B.有差别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

[单选题]7.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学前期是指OA.1〜3岁B.3〜6岁C.6.7岁~11.12岁D.11.12岁〜14.15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乳儿期(出生〜1岁);先学前期(1〜3岁);幼儿期(3〜6 岁);学龄初期(6.7岁〜I1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单选题]8.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二断乳期”的是OA.幼儿期B.学龄初期C.青春期D.学龄晚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第二断乳期”。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开始从心理上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即使对于家长正确的建议,有时也会有逆反心理。

[单选题]9.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者是OA.巴甫洛夫B.斯金纳C.华生D.班杜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

2020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习题集(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第一部分学前儿童发展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概述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1.【答案要点】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 岁):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

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板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出现逻辑思维。

2.简述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2.【答案要点】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处于“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是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3.简述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

3.【答案要点】(1)生物因素①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②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③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机构等各种环境因素。

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预测--学前儿童发展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预测--学前儿童发展

教师资格国考《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预测--学前儿童发展【考点一】婴幼儿发展的过程【考点预测】3~4岁被称为( )。

答案:B【考点归纳】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

其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

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考点二】婴幼儿发展的特点【考点预测】儿童先学会爬,后学会走,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的特点。

答案:A【考点归纳】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到达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

【考点三】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考点预测】4~5岁是儿童( )的敏感期。

答案:D【考点归纳】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正确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

【考点四】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考点预测】有很多事情,幼儿都喜欢自己做,如果成人反对,他就发脾气,这说明该幼儿处于( )。

答案:A【考点归纳】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认和抗拒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考点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影响因素含义: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考点二、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生理成熟2.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二)主观因素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绝不是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地、系统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以生物因素为前提,在环境因素具备的情况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自身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强调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只看重儿童主观能动性对其发展的作用。

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全面地认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问题。

考点三、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考点四、发展趋势: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被动到主动零乱到成体系考点五、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

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已有研究提出,2 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 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

考点六、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考点七、幼儿的身体发育幼儿身体发育是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变过程。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有:(1)运动器官发展接近完善,调节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婴幼儿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3)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4)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

考点八、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2.由近而远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于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

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

4.由头至尾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由整体到局部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考点九、儿童发展理论流派、观点、代表人物考点十、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

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的话题和内容;(2)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其心理活动的;(3)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4)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

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

通过儿童的作品,可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考点十一、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对事物的理解是产生正确知觉的必要条件。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考点十二、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特点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对于颜色深浅色调的辨认问题不完全是辨色能力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的影响。

即使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也会掌握。

考点十三、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下述规律:第一,幼儿对时间顺序的知觉发展较早,其特点是由对短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渐发展到对长时间顺序的知觉。

第二,幼儿对时间间隔(时距)的估计及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发展较晚。

第三,对于年龄大小和出生顺序,4~5 岁幼儿不能完全理解二者的关系;5~6 岁能够知道年龄大的先出生,年龄小的后出生,但蚌子出生顺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还不能理解;6 岁以上幼儿能够理解出生次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距始终存在,能够理解年龄大小和出生次序的关系,形成稳定的年龄概念。

考点十四、注意的分类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运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自身的状态,如需要、兴趣、情绪、态度以及对事物的期待,也会影响人们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

有意注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二是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三是活动的组织;四是人的知识经验;五是人的性格及意志品质。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考点十五、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3 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许多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

中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得以发展,他们对有兴趣的活动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他们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比中班幼儿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注意。

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在幼儿园中,老师在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时,经常提醒幼儿“注意听老师讲",就是为了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此外,幼儿从始至终地听老师讲故事,认真地画画、做手工等都是幼儿有目的的活动,而且为了完成活动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做别的事,这也是幼儿园的有意注意。

考点十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过程。

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不必要的、陈旧的信息的遗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遗忘的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因此说,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考点十七、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0~3 岁的幼儿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3.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词、概念进行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 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考点十八、幼儿情绪感的特点与培养1.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1)易冲动性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被不可遏制的情绪所支配。

年龄越小,这种冲动越明显。

(2)不稳定性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

情绪在短时间内可以互相转换。

(3)外露性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3)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4)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

考点十九、幼儿气质的类型现代的气质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1. 胆汁质这种幼儿情绪体验强烈,思维灵活,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行动敏捷,生气勃勃,但遇事常欠考虑,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2.多血质这种幼儿情感丰富,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3.粘液质这种幼儿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自制力强、耐受力高,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4.抑郁质这种幼儿情绪体验深刻,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考点二十、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5 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l1 岁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