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0: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梳理情节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套子的具体内容。2.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效果。

【教学重点】

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套子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效果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作家,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剧本,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

三、解题和背景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对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们,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合作探究:

结构分析:本文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恋爱及其最后失败,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写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终失败(6—37段)

开端:结识华连卡发展:漫画、骑车事件高潮:与柯瓦连科争吵结局:恋爱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五、诵读第一部分:

1.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1)生活习惯(有形的套子):

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胆小孤僻)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封闭保守)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与世隔绝)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狭隘惶恐)(2)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沙皇卫道士)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现实的逃避者)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顽固保守)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害怕新事物)只求不出乱子禁闭、开除学生(维护旧制度)

2.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明确: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他整天战战兢兢,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

3.作者精心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仅仅是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这是用形来显示神,用他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他丑陋的灵魂,在发笑中达到彻底否定的目的,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一个受害者。

4.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这是用了暗喻修辞,“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

1

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来躲避现实。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

明确:他害怕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总根源却都是因为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行将灭亡。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对未来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才能“辖制”全城。

6.与中国小说不同的是,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文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他的特征,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安排巧妙周到。

7.到底是谁把别里科夫装进套子里去的呢?

明确:既有自愿的成分,也有被逼的因素:自愿——守法良民;被逼——自身安全8.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去呢?他又被什么所逼呢?

明确:他把自己装进“套子”,实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做一个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而已。他的这种维护自身安全的行为,在客观上也维护了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统治,甚至充当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帮凶和走狗!

八、总结、扩展

本文中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九、布置作业

1.阅读第二、三部分,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进一步体会文中讽刺手法的特点与细节描写的效果。

十、板书设计

(一)介绍别里科夫及其套子(1—5)序幕﹛生活套、思想套﹜套己(二)别里科夫的恋爱及失败(6—37)开端:怂恿(6—7)

发展:漫画、骑车(8—17)套人

高潮:争吵(18—36)结局:失败(37)

(三)别里克科夫之死(38—40)尾声套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意义。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效果。

【教学重点】

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领会作品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效果。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探究

(一)讲析第二部分:

1.本部分有哪几个相关情节组成的?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2.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明确:作者抓住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