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灯光在视觉效果上的作用,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2.学习使用描绘灯光的词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们观察、发现和描述的能力;4.发展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描述的灯光对视觉效果和情感的表达;2.学习使用描绘灯光的词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运用所学词汇以及生动地描绘出灯光的表现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投影显示关于灯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灯光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
2. 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文《灯光》,从标题、作者、文章大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本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通读课文,关注文章中所描述的灯光,从视觉效果和情感上进行分析和理解。
让学生注意文章结构,范围,和阅读方法。
3. 学生合作阅读(20分钟)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灯光的描绘所使用的词汇,以及描绘灯光所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多角度思考。
4. 组内交流(15分钟)学生每组分别分享每个人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灯光的感知和理解,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如何准确表达和描绘灯光的效果和情感。
各组讨论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作为发言人,向其他组汇报讨论结果。
5. 教师点拨(15分钟)学生分享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积累描绘灯光的词汇。
同时,通过点拨学生讨论中存在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合理指导。
6.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完成一道针对灯光的描述练习题,教师按照小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分。
五、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思考方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本节课程中,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灯光描绘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效果。
灯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灯光-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灯光、良心、宽敞、折断、扶手、气息、座椅、灯火辉煌、拿手好戏2.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描述灯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灯光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理解。
2.教学难点:感知和理解良心、扶手、宽敞等词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图书或故事书。
2.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灯光的作用文章。
3.准备“灯光剧场”教学活动,准备大纸张,灯光装饰,音乐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1.播放pPT课件,介绍灯光的作用和重要性。
2.分享学生的课前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灯光的感知和体验。
2.阅读(20分钟)1.阅读课文,理解生字词语,并解释理解的意义。
2.采用分组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合作阅读课文。
3.交流(15分钟)1.分享合作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讲述课文中自己觉得最有印象的事件和人物。
2.引导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灯光的作用。
4.活动(30分钟)1.“灯光剧场”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排练一场有关灯光作用的小品剧。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自编自导,活动中可以加入各种灯光和音乐元素。
5.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感受,分享掌握的知识和思考。
2.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灯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灯光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总结1.通过阅读课文和教学活动,学生深刻理解了灯光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发展。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精品教案(表格式)
8 《灯光》教学设计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我想起了亲爱的战友——郝副营长。
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理清课文表达顺序: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这篇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有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细读课文,认知文本 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板书:灯光 多好啊)2.快读课文,小组探究:【课件2】 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3.交流,教师实时指导点拨。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1)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2)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
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
“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板书:幸福生活)(3)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
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积累写作经验。
“多好啊”这是文章的文眼。
学课文时,依据文眼,理清脉络,我们的目光便不会游离于次要内容,围绕文章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又一个好方法。
引导学生顺着文脉来认知文本,利于学生有重点地自读自悟。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传授学文的方法,利于出示:【课件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灯光》优质教案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灯光》优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围歼、倚着、憧憬、璀璨、黑魆魆、千钧一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听歌曲,导入课文1.听歌曲《闪闪的红星》,介绍作者王愿坚。
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
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的电影编剧之一。
2.师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而在作者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过渡到作者王愿坚,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奠定了本课以情感陶冶情感的教学基调。
从解题切入课文,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更快地触摸到文本的核心。
二、理顺序,感知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
(1)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语:豫皖苏平原、围歼战、憧憬、黑魆魆、千钧一发、璀璨。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通过初步阅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认识倒叙的写法及首尾呼应的特点。
三、抓文眼,认知文本1.面对灯光,文中的人们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多好啊!”这是文章的文眼。
)紧扣文眼,理清脉络,围绕重点展开学习,这是学习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2.自读自悟,认知文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课件(共19张PPT)
课
文
解 读
一句“多好啊”让作者陷入回忆,时
光回到1947年秋,围歼战立刻就要打响了,
“多好啊”又在耳边响起,此时又是谁在
什么情况下说的?
第二处“多好啊”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 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凝视着那幅图,默默地寻 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敬慕
想象:郝副营长在默默地寻思什么?
正是有了诸多像郝副营长一般的革命烈士,才有了我们现在能在温暖的灯光下阅读、在璀 璨的街灯下漫步的美好生活,这篇文章借郝副营长的故事赞扬了:
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精神
拓
展
延
伸
此时此刻,或许你感慨万千,那么你想对
他说点什么呢?请以“郝副营长,我想对您
说......”开头。
领
悟
写
3、课文哪些段落写现在?哪些段落写往事?
赞颂 敬慕 向往
华灯 照应开头
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
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 电灯下读书;孩子们都能读 书,有文化;有电灯的生活 是多么美好……
课
文
解 读
正是图上的灯点燃了郝副营长心中的
希望,此时,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愿
望,请看到第三处“多好啊”。
第三处“多好啊”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 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 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 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黝黑的夜空,完全 陷入了对未来的向往里。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他在向往什么?
深
入
探
究
为了这么美好的向往,郝副营长在战斗中是
怎么做的呢?默读8-11段,找到让自己感受最深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优秀精彩课件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优秀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8灯光》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题,体会灯光的意义;分析课文内容,了解灯光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灯光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灯光的意义。
难点: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夜晚灯光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灯光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灯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3. 课堂讲解:a.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灯光的意义。
b. 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c. 适时进行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5. 互动环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8灯光》2. 内容:a. 灯光的意义b. 课文结构分析c.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灯光的理解。
b.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以“夜晚的灯光”为主题的作文。
2. 答案:a. 灯光代表着希望、温暖、安全感等。
b. 示例作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灯光的意义,掌握修辞手法。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灯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推荐阅读与灯光相关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8《灯光》课件(共26张PPT)
看到:千万盏灯,感到光明、温暖 听到:“多好啊!”震 动心灵引起回忆
灯 光 往事
战斗前:看图→向往 战斗中:点燃书本引路 战斗后:壮烈牺牲
缅怀 先烈
珍惜 幸福 生活
现在:璀璨华灯下又想起→照应开头
课后作业
➢此刻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的你,想对郝副 营长说些什么?请书写下来。 ➢课后阅读《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 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 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 枪打中了。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有遗憾吗?
他是满足的,他 没有遗憾,他的牺牲 换取的天安门广场
结构图示
现在
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 颂:“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 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路人对天安门广场上 灯光的赞颂是引起“我” 回忆的直接原因。
新知探究
想一想,这段话在本文中的作用?
噢
皖苏
倚
电钮
千钧一发
围歼 璀璨
郝 黑魆魆
反义词
璀璨——( 黯淡) 茂盛——( 稀疏) 暴露——( 隐蔽) 挺近——( 撤退) 聚精会神——( 心不在焉)
近义词
照耀——( 照射)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宏伟——(雄伟) 千钧一发——(危如累卵) 茂盛——( 茂盛) 震天动地——( 惊天动地) 注释——( 凝视) 微弱——( 微小) 猛烈——( 强烈) 向往——(向往)
统编 六语上
8* 灯 光
导入
灯光在我们看来是很平常的事物了,但是本文 作者王愿坚却对灯光有着特殊的感受,因为在他的 经历中,曾产生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 一同走进这个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灯光》|人教(部编版)
3.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培养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朗读、复述和创作,锻炼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举例:在情感理解方面,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作者为什么用灯光来象征美好生活?”、“你是如何感受到作者的家国情怀的?”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教学难点突破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注意:由于字数限制,此处仅提供了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框架及部分举例,实际教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光》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灯光的变化和它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比如,夜晚的星光、城市的霓虹、家中的温暖灯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光的奥秘。
2.教学难点
-生字词运用:学生需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生字词,如用“璀璨”和“闪烁”造句。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灯光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把握课文的主旨。
-创作表达: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创作关于灯光的短文或诗歌。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朗读:正确把握课文节奏、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如“璀璨”、“闪烁”等。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灯光》教案
8* 灯光1.正确理解“围歼、倚着、憧憬、璀璨、黑魆魆、千钧一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1.字词教学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师重点点拨:(1)“钮”是鼻音,;“黑魆魆”的“魆”读“xū”,“璀璨”都是平舌音。
(2)“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在文中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2.阅读理解本课可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提出覆盖全文的问题,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探究。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再在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重点句适当点拨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从中感受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3.表达运用想象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那本书时的心情、动作、神情,更清晰、生动地展现英雄的形象。
1.预习提纲(1)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王愿坚。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多好啊”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一、听歌曲,导入课文1.听歌曲《闪闪的红星》,介绍作者王愿坚。
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
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的电影编剧之一。
2.师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而在作者心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课:灯光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灯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 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 快速阅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找出最受感动之处和不理解的地方。
2. 加强朗读,体会感情,从中受到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难点: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突破方法: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设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体会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一、激趣导入,走近作者1. 板书课题“灯光”,齐读课题,在想象世界上如果没有灯光会怎样?2.简介作者: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作者是谁吗?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
二、检查先学情况:1. 正确认读生字词:漫步歼灭注视焦急暴露豫皖苏围歼战郝副营长憧憬照耀倚着双膝漆黑爆炸聚精会神黑魆魆划着火柴璀璨宏伟赞叹自言自语千钧一发2. 指导写生字:膝歼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1)讲了一件怎样的感人事?(2)哪些地方是写现在?那些地方是写往事的?三、走近郝副营长3.生汇报交流投影出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四、品读赏析,理解课文内容1. 出示学习要求(1)用心品读,用喜欢的符号标记了描写郝副营长的句段,并体会: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做上批注。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灯光》这篇课⽂通过⼀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命先烈的献⾝精神,说明幸福⽣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鲜⾎和⽣命开创的新中国。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第⼋课《灯光》教案 教学⽬标: 1.认识“皖”、“歼”等9个⽣字,理解“璀璨、千钧⼀发”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理解“灯光”的含义,并从课⽂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并深⼊理解。
3.懂得今天的幸福⽣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郝副营长⼴阔的胸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以及“灯光”的联系与含义。
2.难点:关注场⾯描写的作⽤。
教学准备: 关于灯光的⼀段视频。
教学过程: ⼀、导⼊新课,激发兴趣。
1.出⽰灯光的⼀段视频。
2.教师⼩结,导⼊。
这千万盏灯是和平的象征,让⼈们感到很安宁,很温馨。
但这灯光的背后还有⼀段耐⼈寻味的故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灯光》 3.板书课题8.灯光 4.介绍作者。
王愿坚是当代的作家。
1945年参加⼋路军。
在抗⽇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命历史题材⼩说。
曾担任《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中的⼀个编剧。
5.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梳理课⽂内容。
⼆、初读课⽂,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学习情况。
(1)检查⽣字读⾳。
围歼(jiān) 豫皖苏(wǎn) 电钮(niǔ) 千钧⼀发(jūn) 璀璨(cuǐcàn) ⿊魆魆(xū)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豫皖苏:豫,河南省。
皖,安徽省。
苏,江苏省。
千钧⼀发:钧:古代重量单位,⼀钧等于30⽄。
千钧⼀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根头发上,⽐喻极其危险。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的战⽃。
璀璨:形容珠⽟等光彩鲜明。
本课指天安门⼴场灯光耀眼。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八课《灯光》教案
《灯光》教案学习目标: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和理解记叙文线索,学会抓取线索阅读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学会抓取线索阅读文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今年过年,我们烟台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有谁知道原因吗?播放视频。
看到这一段视频中的灯光秀,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站在天安门广场前,王愿坚看到那里的的灯光思绪万千,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灯光》去了解。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到有关灯光的语句,用笔划出来。
2、(学生读有关灯光的语句),灯光在文章中共出现了5次,围绕灯光,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样变化?(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1)看到天安门广场前的灯光,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看到灯光为什么会感到温暖、光明?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温暖、光明。
(表情感的词语在文中明确出现时我们要果断采用)(2)由此作者想到了曾经的战友郝副营长,他看着插图上的灯光默默地沉思着,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此刻的心情怎样?(学生发言:羡慕)(3)从作者这里没有得到答案的郝副连长,又望了一眼插图上的灯光,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憧憬什么?年轻的战士没有只想到自己,他想到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无私(突出人物形象)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深情”、“咱们”、“都”、“多好啊”重读,“该多好啊”语速适当放慢。
(又一次作者明确地写出了人物的情感)(4)这位年轻的战友如此渴望灯光,他有没有见到灯光呢?他是怎么牺牲的?引导学生回到8--10段(学生回答)这时你对先烈充满怎样的情感?敬佩(我们齐读第10自然段以此表达我们对英雄的敬意)(5)师总结:灯光是他的渴望,他憧憬千万的孩子能够在灯光下读书,因此灯光成为他战斗的动力,灯光自然而然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课文原文及教案
1.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学生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
(文章的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这是一种倒叙的叙述方式。)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郝副营长是一-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看到这个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示例: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模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模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以“灯光”为题,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继而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在没有灯光的黑夜里,把火柴充当灯光看书,书中画的正是孩子在灯光下读书的情景;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点燃手中的书本,帮助战士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也因暴露位置而牺牲。
最后又从回忆转回到现实,回到天安门前那璀璨的华灯下。
“灯光”在文中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其次,灯光,特别是电灯,是新时代新生活的象征,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憧憬并为之奋斗的新生活的缩影。
全文构思精巧,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感人至深。
课文之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这个阅读链接围绕革命文化主题展开,安排了4份阅读材料,同时还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这些题材材料丰富,是对单元主题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
我们可以安排课文学习之后,小组学习“阅读链接”,让学生在体会单元主题的同时,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并从课文中找到“灯光”相关的语句,深入理解,并理清他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小组学习“阅读链接”,借助资料把握内容,并关注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一组“天安门的灯光”。
用1-2个词说说看到的情景:()的灯光璀璨、绚丽、微弱……借机学习“璀璨”。
2.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教材内容入手,让学生关注“灯光”,并使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感受,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梳理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学习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中讲到几处“灯光”“火光”,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读反馈,整理课文内容。
第1-2自然段——现在的“灯光”;第3-11自然段——回忆中的“灯光”“火光”;第12自然段——现在的“灯光”;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现在,中间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教案【先学后教】
灯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突击、歼灭、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重点)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灯光吗?生:是指灯的亮光。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课,看看王愿坚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灯光的什么故事?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王愿坚: (1929~1991),当代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和随军记者等。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下面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突击、歼灭、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重点)3.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难点)有信心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请举手,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两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认真朗读课文,全出文中生字新词,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围歼( ) 郝( )副营长漆( )黑冲( )进打中( ) 璀( )璨千钧( )一发师:时间到,开火车形式检查生字新词。
掌握了生字新词,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问题1.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以“灯光”为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3“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师:时间到,停,先看第一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答案。
课文围绕“(灯光)”写了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起战争年代,(郝副营长)为了照亮前进的道路,在战斗中(英勇献身)的故事。
(2023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灯光》教案
8*灯光【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2.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灯光”与“火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课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今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灯光)2.介绍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
解放战争时,曾任报社编辑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电影编剧之一。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灯光导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简介作者经历,为学习革命题材的课文作铺垫。
板块二自读课文,梳理脉络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
预设:课文主要讲战斗前郝副营长划火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书,战斗中点燃书本为战士们找突破口,却因此英勇牺牲的事。
3.梳理顺序。
(1)引导:这是一篇写往事的回忆性文章。
说说文章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预设:现实(1~2)→回忆(3~11)→现实(12)(2)浏览课文,说说作者的回忆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预设:整篇课文以“灯光”为线索来写,以“灯光”引起回忆,再回到“灯光”,采用倒叙的方式开头,首尾呼应。
(3)文中哪句话反复出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确:“多好啊!”这句话也是这篇回忆性文章的线索。
4.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章中写到“灯光”和“火光”的句子。
(交流反馈:天安门广场上温暖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设计意图】文本的阅读,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整体的把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灯光》(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第八课《灯光》教学设计【课标内容】2.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安康审美情趣,逐步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3.培育宠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加学习语文的自信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把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
【设计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文课教学重在借助教材传授学生语文学问,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气。
鉴于此,在阅读中引领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领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根本表达方法。
鼓舞学生在沟通和争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推断。
【教材分析】《灯光》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第八课。
本组课文以革命岁月为主题来编排的。
《灯光》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全文开头和结尾写的是现在,中间的主体局部是对往事的回忆。
从我在璨绚烂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到我对惊奇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愿望。
本文以“灯光”为题,“灯光”在文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由他人的赞美而引发回忆。
其次,灯光特别是电灯,是时代、生活的象征。
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正是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生活的缩影。
全文构思精巧,构造紧凑,人物形象鲜亮,感人至深。
【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斗年月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境况,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教学重点】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去关注整个场景,又引领学生注 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描写。
从而感受革命先 烈宠爱祖国、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我照旧承受“小学高年级语文‘测读导写’ 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不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力气,而且让学生通过默读、精读,抓住文本中人物的言行进展来感悟英雄形象和爱国主义教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灯光》教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渗透背景,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灯光。
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3.揭题: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憧憬的便是灯光。
灯光下,人们在散步;灯光下,人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在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在快乐歌唱。
而在本文的作者心中,灯光是一段回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4.学生交流作者和时代背景,教师补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
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5.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培养学生养题质疑猜测内容的习惯,为习作打下基础。
预设:生1: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
生2:我想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3: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2.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仅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3.围绕阅读提示,自由读文。
三、引导自读,感悟“灯光”1.初步读了课文,谁能试着说说文章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灯光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这也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过渡:如果只想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的学习应由表及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想想这个问题。
2.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到了吗?(郝副营长在黑暗中点燃书本,照亮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
)3.聚焦“灯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灯光》优秀教案
11.郝副营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和安乐,让我们满怀敬意地读这段描写特殊 “灯光”的文字。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2.这“灯光”会熄灭吗?请发表你的看法。
这“灯光”其实象征着英雄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因此不会熄灭,必将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9.学生默读。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处特殊的“灯光”,你发现了吗?
10.聚焦“灯光”。让我们静下心来读第10自然段,用心感受这特殊的“灯光”。
更具可见出示内容,思考并回答:
(1)“千钧一发”能用拆词法说说它的意思吗?请联系文中语句介绍当时的情况。
(2)“灯光”对战友来说意味着什么?(生的希望,战斗的胜利……)
导入
1、谈话:灯光,对于我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却有着一段感人的经历。今天我们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
2、王愿坚在解放战争期间,当过战地记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重要的或难读的词语做个标记。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第8课《灯光》
难点名称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通过重点语句,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郝副营长英雄壮举的意义,在细节描写上体会三次“多好啊”联系,这在教学程度上有所加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课文原文及教案我爱到*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
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
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
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郝副营长是一-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很多仗了。
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
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突然,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
”我说的是真话。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人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
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
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黑魆魆的围墙。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充足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不过,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个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
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愿坚。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从郝副营长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协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协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灯光,为黑夜增添色彩,为人们带来光明。
灯光,不但驱散了黑暗,而且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王愿坚笔下的《灯光》,看看他眼中的灯光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看到这个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示例:我想知道课文中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我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想知道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作者简介。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
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
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很多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他的作品有《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2.通读课文,理解生词,遇到重要的或难懂的词语做个标记。
3.学生推荐要注意的词语,给大家一些温馨的提醒。
[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
皖,安徽省的简称。
苏,江苏省的简称。
[围歼战]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内连接战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也叫交通壕。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
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课指*广场上灯光耀眼。
4.寻找灯光:在文中画出带有“灯”或“灯光”的句子。
预设:紧扣文章题目,寻找相关语句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引导学生勾画,同桌轮读,依据这些语句,学生能大概了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学生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文章的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这是一种倒叙的叙述方式。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预设: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在全班说一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2.自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课件出示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个问题。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__,借着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
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_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__,在这__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__学习,可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__。
预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照亮了那本书,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自读课文,弄清三个“多好啊”之间的关系。
(1)学生从文中找出三个“多好啊”,标上序号,再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出示引导文字)“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____次是_____(谁)在_______这个情况下说的。
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________,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
(2)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明确:第一次说“多好啊”的人是在欣赏*广场上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正是这个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未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书本上插图中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教师可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个“多好啊”是“果”,第二个、第三个“多好啊”是“因”。
因为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看到了“孩子们能够在灯下读书”,因为他们对“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的憧憬、理想,并且他们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而奋斗、不畏牺牲,才有了现在*广场上璀璨的灯光,使人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4.自主学习,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1)出示语句,教师点拨思考方向。
①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抓住神态)②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体会这句话与前面情节的呼应,感受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③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可从写法和情感上来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自主发言。
交流示例:生1:第一句话写了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前景时的神态。
我觉得“陷”这个字用得非常好,生动地写出了郝副营长完全进入了他憧憬的世界,正是这种憧憬和理想成为他英勇战斗的伟大动力。
生2补充:在这句话中,我还留意到了“漆黑的夜空”,这描写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了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生3:我来说说我对第三句话的理解。
这是本文的结尾,与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凑。
生4补充:我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作者寄托的哀思和愿望,那就是无论过去多少时间,我们都不应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5.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回顾,升华主题。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当我们再次看到带给我们温暖和光明的灯光时,心里一定有了不同的感受。
是啊,如果没有革命先烈们的浴血奋战,我们怎么能有今天这样和平安定的生活呢?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理解,希望大家能把那份革命先烈的精神永藏心中,并让它们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强大!今天的这篇略读课文,我们抓住文眼、线索和重点词句实行了学习,同学们自主学习、积极交流,表现都很不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想象说话。
过渡: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把郝副营长埋在了茂密的沙柳丛里。
战友们脱下帽子,向这位英雄致敬,眼中溢满了泪水。
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心中却涌动着无数的话语想对亲爱的郝副营长说。
你听见了吗?想象一下,说一说。
(2)说一说你知道的故事。
过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灯光”式的人物。
正是他们默默地燃烧自己,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请说一说。
3.教师推荐书籍或影片,学生课下观看。
(1)推荐书籍:《红岩》《英雄人物的故事》(2)推荐影片:《长征》《太行山上》预设:此处设计让同学们与郝副营长做最后的告别,给学生一个情感的宣泄口。
由直观可感的“灯光”升华到象征着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联想到诸多英雄人物,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由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阅读书籍,观看影片,了解更多革命先辈的事迹,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篇三】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灯光》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