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拟入选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库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清单剖析

拟入选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库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清单剖析

附件1拟入选“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库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 毕节试验区高效生态农业应用技术示范中央统战部光彩事业指导中心统战部2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推动黔西南州星火科技扶贫联合推动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统战部3 农副产品中花色苷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4 果蔬产后贮藏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5 葛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江西大忙人葛业有限公司供销总社6 枸杞综合加工技术示范及培训推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供销总社7 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工程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共青团中央8 农村妇女星火科技辅导员培训全国妇联人才开发培训中心妇联9 国产彩色马蹄莲温室繁育与生产技术示范北京鲜花港投资发展中心北京市10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中试与示范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11 一种新型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的产业化示范推广北京资源亚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北京市12 RK益生菌菌群技术应用及推广北京融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北京市13 新型果蔬脆片真空浸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14 人力节约型苔麸农机技术应用示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市15 主要农作物秸秆腐熟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16 高产蛋鸡新品种繁育技术示范与推广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17 农产品安全物联网管理系统应用示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1—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8 耐旱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示范应用与推广北京森淼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市19 蔬菜生产流通标准化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示范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20 热带观赏鱼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天津众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21 出口级泥鳅规模化繁养殖技术示范应用天津鸿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市22 工艺葫芦标准园建设与产业化示范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23 高品质设施蔬菜基质袋栽培技术转化与示范天津市金谷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市24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及废菌糠再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天津鸿滨禾盛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25 多用途高粱不同生态区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天津农学院天津市26 梨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市27 高效节能杂粮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示范与推广天津市傲绿农副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28 畜产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天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天津市29 梨清洁、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泊头亚丰果品有限公司河北省30 规模猪场仔猪腹泻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石家庄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河北省31 生物农药甲维盐在果品与蔬菜清洁生产中的示范应用河北沃德丰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省32 错季蔬菜种植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河北捷如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33 优质沙棘规模化生产及高酸浓缩沙棘清汁产品的产业化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34 马铃薯规模种植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示范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35 富硒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三河市璞然生态园有限公司河北省36 NFC果蔬鲜榨技术示范与应用玉田县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河北省37 精品蔬菜低耗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固安县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北省—2—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38 立体生态农业技术示范魏县锐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39 生态农业观光园技术集成与示范魏县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40 优质鸭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魏县康远果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北省41 白羽肉鸡集约化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山西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省42 甜糯玉米新品种标准化种植与加工山西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省43 4YZX-2B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应用推广襄垣县仁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山西省44 百万株核桃园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山西双凤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45 香菇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晋城市柏基菌业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省46 鲜食欧李新品种快速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47 核桃采后初加工及深加工技术示范推广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山西省48 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盂县新布衣种植专业合作社山西省49 高寒区日光温室番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朔州市朔城区上沙塄河晟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山西省50 芦笋标准化生产及综合利用山西禾木源食品有限公司山西省51 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蒙啤麦3号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52 有机小麦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巴彦淖尔兆丰种业粮食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3 天然气流改善作物冠层CO2条件增产技术示范乌兰察布市慧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4 优质肉牛高效繁育与精准饲养管理技术示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55 奶牛标准化饲养关键技术示范内蒙古绿蒙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6 牛羊生物饲料产业化示范内蒙古优牧特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7 北方寒冷地区设施果蔬新型生物肥料应用技术集成示范赤峰蒙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8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辽市大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59 葡萄良种苗木繁育技术示范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3—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60 饲用替代抗生素微生态制剂应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61 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及生猪产业科技服务模式建设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62 辽西走廊蓝莓产业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辽宁国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63 优质高产多抗沈海18玉米品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凌海市沈海种业有限公司辽宁省64 现代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绥中县金果果业专业合作社辽宁省65 稻米加工副产物米糠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抚顺金泰粮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辽宁省66 食用菌循环种植示范与产业化辽宁峪程菌业有限公司辽宁省67 生态型多抗性缓释掺混肥料的研制及应用辽宁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68 鹿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辽宁宏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69 草莓种苗三级繁育体系建立及育苗新技术示范推广大连真心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市70 海参集约化精养新模式应用与示范大连宝发海珍品有限公司大连市71 吉林省中部粮食(玉米)增产创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中心吉林省72 平地栽参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吉林中森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73 4YW-2玉米收获机新产品技术示范项目白城市新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74 梅花鹿健康养殖配套技术示范与应用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75 年产50万吨无公害安全饲料示范项目吉林省农乐饲料有限公司吉林省76 超低甲醛释放人造板制造的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北华大学吉林省77 优质加工专用大豆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78 大豆加工副产物豆渣和豆粕综合利用技术转化与示范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79 马铃薯食品深加工产品及产业化开发大庆星客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0 寒地露地北菜南运甜椒生产综合技术示范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鑫诺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省—4—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81 高产多抗节水丰禾6、7号玉米新品种集成技术示范开发黑龙江省丰禾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2 北方寒地棚室葡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示范大庆市大同区宋成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黑龙江省83 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模化繁育及示范讷河市马铃薯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4 蓝靛果蓝莓抗寒良种引种栽培技术示范黑龙江伊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5 优质生猪规模化饲养集成配套技术示范哈尔滨丰源种猪育种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86 高产优质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示范鸡西金源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7 北方农区奶公犊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示范黑龙江农垦科源牧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88 国外优质葡萄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89 中央厨房产品安全营养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上海新成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市90 冷鲜鸡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上海旺园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市91 蜜蜂蜂种改良及蜂群高产提升技术应用示范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有限公司上海市92 甜樱桃优质种苗快繁与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和应用上海闵行区苗圃上海市93 耐盐碱速生白榆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及推广上海杉一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94 功能性生物液肥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的推广应用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95 设施蔬菜精准灌溉与无线传感驱动系统的集成应用推广上海晟鹏灌溉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96 罗氏沼虾优质苗种繁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扬州市嘉丰罗氏沼虾良种繁殖有限公司江苏省97 南京白马-井冈山国家级农科园信息系统集成共享示范江苏南京白马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限公司江苏省98 北美新优彩色树种繁育及新技术推广示范江苏畅博彩色园林有限公司江苏省99 特色高效蔬菜保鲜加工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100 特色浆果深加工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南京新得力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5—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01 传统畜禽腌腊肉制品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南京佳邦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102 江苏沿海潮上带滩涂清洁化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江苏金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103 出口蔬菜储运与加工技术集成开发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104 功能性速溶茶制备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105 杂交水稻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106 俄罗斯鲟深水网箱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107 药用花卉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108 蛋鸭笼养标准化技术示范与推广诸暨市国伟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省109 茶叶成套保鲜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推广新昌县群星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省110 蜂胶超临界提纯技术示范与推广江山福赐德蜂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111 蛋鸽“双母拼对”高产技术应用与推广平阳县星亮鸽业有限公司浙江省112 岱衢洋大黄鱼专用饲料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市113 特色甜瓜新品种关键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宁波农业技术开发公司宁波市114 集约化蔬菜生产水肥精准利用决策系统集成与应用宁波海通时代农业有限公司宁波市115 创建“千企万户”直通式信息服务新模式安徽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安徽省116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117 食用菌新品种筛选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淮南市润莹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118 皖北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119 优质蚕茧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桐城市双龙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120 九华山红茶质量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安徽省池州市安池茶叶有限公司安徽省121 有机葡萄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推广宿松县洲大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6—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22 磷酸二铵增效控失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123 优质多抗恢复系双抗明占系列组合的繁育、示范与推广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124 福建沿海美洲帘蛤规模化繁育养殖产业链技术应用与示范漳州市宝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125 spf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福鼎朝辉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126 高效大豆肽蛋白饲料生产与应用示范推广福建龙岩闽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127 沿海围垦地台湾红肉火龙果立体种养技术示范莆田市天成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128 南方獭兔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福建鑫鑫獭兔有限公司福建省129 蝴蝶兰新品种规模繁育与示范推广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有限公司福建省130 南方丘陵地区葡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南平市俱丰果蔬专业合作社福建省131 纯香乌龙茶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厦门市132 新资源食品--辣木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133 金线莲果林下种植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福建金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134 仿生态富硒鳖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丰城市嘉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135 刺鲃规模化人工繁殖与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宁都县鑫鸿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136 优质特色豇豆新品种‘赣蝶三号’繁育与示范江西省赣新种子有限公司江西省137 早熟优质高产新组合岳优27繁育及栽培示范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江西省138 黄金芽有机茶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委会江西省139 特色蔬菜脱毒种苗关键技术集成与高效栽培示范井冈山市金葡萄园开发有限公司江西省140 谷物田间运输与翻晒起垄成套作业机具应用示范江西朱港农场江西省141 红叶石楠组培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与示范江西远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7—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42 名贵兰花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技术集成新余市现代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江西省143 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技术示范与推广贵溪市金峰渔业有限公司江西省144 百合新品种‘龙牙’引进示范永新县技术市场江西省145 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养猪新技术推广示范永新县耙陂养猪场江西省146 南方红豆杉绿化大苗营养袋培育永新县元能花木有限公司江西省147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井冈山市华富畜牧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148 太空乌鸡繁育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井冈山田园太空乌鸡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149 油茶标准化规模种植综合技术示范与推广井冈山市荷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西省150 基于大叶藻床修复的重要经济生物增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马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151 核桃资源高值无害化精深加工利用技术示范济南华鲁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省152 德玉梨规模化繁育及有机富硒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德州馨秋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153 山楂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莱芜万邦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省154 生物有机肥技术推广与示范山东大地乳业有限公司山东省155 优质肉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阳谷雪龙肉羊养殖有限公司山东省156 肉鸡地下立体智能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山东鲁南牧工商有限公司山东省157 香菇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推广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158 青山羊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东明县利民青山羊繁育场山东省159 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泰安市嘉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160 肉兔平养新模式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市161 花生单粒精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青岛市162 农田智能化灌溉装备与管理一体化系统集成示范青岛恒讯水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市163 高产优质多抗番茄新品种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开封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河南省—8—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64 麦套小辣椒高产技术示范及产业化河南省粮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165 金顶谢花酥梨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宁陵县金桥酥梨专业合作社河南省166 小麦收割减少粮食损失创新技术示范推广安阳市文峰区志清农机专业合作社河南省167 作物秸秆饲料的生产推广与应用研究南阳兴农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省168 樱桃谷肉鸭规模化网上饲养技术应用与推广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169 确山县道地中药材夏枯草规范化生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确山县福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170 优质高效无公害莲藕泥鳅混养简化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扶沟县旺达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南省171 无公害鲜奶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濮阳市天泉林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省172 生物固体发酵多功能蛋白示范项目河南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173 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综合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光山县众森高效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河南省174 生态立体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光山县山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河南省175 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技术示范与推广河南省光山县科学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河南省176 食用菌出口产品创制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省177 建始景阳鸡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178 胭脂鱼苗种繁育与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鄂州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179 郧阳大鸡保种扩繁与山区生态养殖产业化示范十堰市康达畜禽良种场湖北省180 小麦新品种“鄂麦580”的原种扩繁与大面积示范枣阳市楚丰种业有限公司湖北省181 微波膨化米饼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源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182 速冻调理食品产业化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武汉新辰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省183 有机蔬菜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技术应用与推广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省184 子莲“三新”技术示范推广及综合利用洪湖市晨光实业有限公司湖北省—9—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推荐单位185 大别山区优质高山茶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英山县瓦泄排茶业有限公司湖北省186 英山县全雄罗非鱼工厂化繁育及健康养殖示范英山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187 三屏互动三农信息服务模式推广与应用英山县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湖北省188 湖南武陵山片区茶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189 陆两优4026配C两优7号双季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190 蔬菜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湖南洋利农贸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191 南方稻田粮食周年生产模式及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应用示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192 桑蚕茧高产及深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湖南富农蚕桑发展有限公司湖南省193 中亚热带特色园林花卉苗木培育与推广湖南省现代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湖南省194 珍稀野生保护品种尖吻蝮人工繁育与规模化养殖示范推广永州市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湖南省195 超级杂交稻集约化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惠众粮油专业合作社湖南省196 华南特色蔬菜大棚水浮式育苗及高效栽培产业化应用推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197 液态鸡蛋安全高效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广东新供销天业农产品有限公司广东省198 华南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及其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广东华农大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199 四季茶花新品种在华南区域高效繁育与产业化示范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200 保存鲜果风味和色泽的半干荔枝或龙眼的制备技术的示范惠州市四季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省201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及应用推广广东村村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202 广东北运蔬菜高效安全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电白县正绿菜业有限公司广东省203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广东菇木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204 冬瓜、节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10—。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07•【字号】黔府办发[2009]146号•【施行日期】2009.1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146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客观、深入的分析研究,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省面临的发展环境,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提出相应的政策方向和重大举措,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9月28日召开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09〕257号),正式部署启动了全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和省政府的要求,为做好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历史性跨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2.04•【字号】黔建科通[2012]737号•【施行日期】2012.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通知(黔建科通〔2012〕737号)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局):现将《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12月4日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年12月)目录前言一、现状与形势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三、主要任务四、保障措施前言“十一五”以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扩内需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全省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建筑节能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完成我省“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任务,走出贵州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实现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根据国家、省相关方针、政策,制定《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民用建筑节能条例》5.《“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6.《“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7.《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8、《贵州省“十二五”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专项规划》9、《贵州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规划》适用范围:贵州省《规划》时限:2011-2015年,《规划》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是未来五年指导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紫云自治县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和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建设带动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紫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发展。

培育支撑城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解决从小城市向中型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县“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本《规划》在认真回顾“十一五”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研究我县科技事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提出我县未来五年科技事业发展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与政策保障措施。

为县委、县政府指导全县科技事业发展、为紫云自治县科技事业融入全市全省科技发展战略提供纲领性文件。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发展现状(一)科技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为使科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切实做到依法办事、科学决策、民主公开;为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使科技工作充分发挥引领支撑的应有作用,“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科技进步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工作,曾先后制定出台了《紫云自治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紫云自治县科技特派员实施方案》、《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紫云自治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紫云自治县地震应急方案》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使我县各项科技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行,有法可依,不断提高了我县科技工作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科技投入逐年提高。

县级财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2005年以来,县科技经费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均达到经常性支出的0.5%以上。

自2005年以来,县科技经费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均达到经常性支出的0.5%以上, 2005—2010年县财政共投入科技三项费512.36万元。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完整版)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重大成就第二节主要问题第三节战略机遇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四节指导思想第五节基本原则第六节主要目标第三章重点区域第七节重点经济区第八节农产品主产区第九节重点生态区第十节资源富集区第十一节沿边开放区第十二节特殊困难地区第四章基础设施第十三节强化铁路建设第十四节完善公路网络第十五节优化民航布局第十六节加快发展水运第十七节加强水利建设第十八节畅通能源通道第十九节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五章生态环境第二十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二十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第二十二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二十三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第二十四节做好防灾减灾第六章特色优势产业第二十五节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第二十六节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第二十七节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第二十八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十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第七章美好新农村第三十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第三十二节振兴牧业经济第三十三节提高林业发展水平第三十四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三十五节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第八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第三十六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第三十七节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第三十八节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三十九节统筹城乡发展第九章科教和人才第四十节优先发展教育第四十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十二节建设创新型区域第四十三节推进人才开发第十章民生事业第四十四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第四十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十六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第四十七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四十八节繁荣文化事业第四十九节创新社会管理第五十节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第十一章改革开放第五十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第五十二节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第五十三节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第五十四节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第五十五节强化政策支持第五十六节精心组织实施第五十七节加强指导协调第五十八节做好评价考核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答案(1)

《贵州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为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山西、内蒙、新疆和陕西,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2]12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2]12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黔府发〔2012〕1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贵州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五月四日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我省老龄事业,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全省老龄事业发展现状(一)“十一五”期间我省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围绕“六个老有”的目标,积极主动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省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老龄事业呈现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福利制度不断完善。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职工达到6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27个县(市、区),有50多万农村老年人领取到养老金;建立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达到50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享受城乡低保的老年人达到173万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70%的城市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老年服务设施建设稳步发展。

农业部负责人谈“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农业部负责人谈“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农 业 发 展 规 划 ”记 者 会 。 农业 部 副部 长 危 朝 安 ,农 业 部 总 经 济 师 、 办
公 厅 主 任 、 新 闻发 言 人 陈 萌 山 出 席 记 者 会 接 受 媒 体 采 访 。 敬 诘 关注 搞 农 业 的 来 讲 , 把 它 概 括 成 几 句 比 较 好 记 的 话 , 即
力 、 农 业 的抗 风 险 能 力 和 农 业 的 市 场 竞 争 能 力 。 “ ” ,在 “ 二 五 ” 4 十 要 下 大 力 气 推 进 “ 化 ”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的 专 业 化 、 标 ; 四 隹化 、 规 模 化
【 朝安】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人大新 闻 危 :
钾 肥 、磷 肥 ,氮 肥 我 们 国 家 的生 产 能力 是 远 远 超 出 我 们 的 需 求 ,钾 肥 我 们 还 要 进 口 。 这 些 年 ,化 肥 的使 用 量 虽 然 在 增 加 ,但 是 增 长 的 幅 度 并 不 很 快 , 这主 要 是推 广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指 导 农 民科 学用 肥 ,应 该 说做 了 好 几 年 的工 作 ,效 果 也 是 很 显 著 的。 今 后 我 们 要 继 续 坚 持 。 [4 4 ] 1 :6
【 朝安】 危 :今 天 我 和 农 业 部 的 总经 济 师 、 新 闻 发 言 人 、 办 公 厅 主 任
陈 萌 山 先 生 , 乐 意 和 大 家 一 起 共 同 探 讨 有 关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有 关 问题 ,欢 迎 大 家 提 问。 _43 】 1 :4
保 不 发 生 区 域 性 的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二 是 努 力 确 保 不 发 生 重 大 的 农 产 品质
变 ,继 续 调 整 和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 “ ” 就 是 要 紧 紧 围 绕 “ 个 目标 ” , 2 两

贵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贵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贵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2.08.20•【字号】•【施行日期】2012.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贵州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和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各项工作,按照《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黔党发[2011]27号)精神,根据《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制定了《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日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实施细则(暂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黔党发〔2011〕27号)精神,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贵州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贵州省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奖励补助的申报、评审、审批、资金使用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奖励补助的申报和评审,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

第四条省科技厅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对贵州省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奖励补助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第五条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核心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发、重大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

补助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和补助方式:重要核心技术攻关从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并按其范围使用列支、采取成本补偿资助方式;重大装备研发、重大引进技术(装备)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专项资金并按其范围使用列支、采取成本补偿资助方式。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09.08.11•【字号】黔农发〔2009〕24号•【施行日期】2009.08.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地)农业(畜牧)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制定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和《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省农业厅与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附件: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增强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农业科技工作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我省的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优势,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服务产业发展各环节,相互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更好地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突出地方特色充分考虑我省农业生态多样、产业结构复杂和农业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的50个农产品为基础,以贵州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现国家体系与地方体系的对接、互补。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考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考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考摘要:本文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我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措施,针对我省“十二五”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我省“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产品;龙头企业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4-0231-0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抓手。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缩小城乡差别、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本文就贵州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措施和问题、潜力和优势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全省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有力地推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品牌化建设、经营管理理念和利益联结机制也得到发展和完善。

农产品加工业已日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特色优势突出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加工布局日趋合理,主导产业已经形成。

全省在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向优势产业和区域集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八大主导产业,即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加工业。

(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支撑能力大大增强。

截止2010年,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达到了十余家和100余家。

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已经超过5家。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大,并且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是全国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而有效的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关系着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发展,这次“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所以我们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它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根据省政府、农业部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全省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阶段性特征,立足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合理确定“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

努力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部署、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规划编制任务和分工在配合农业部和省发改委等部门编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重点规划的同时,重点组织编制以几个层次的规划。

(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要突出我省农业优势特色,明确全省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以及主要政策措施等。

总体规划由厅发展计划处牵头,会同有关处室编制(附规划大纲)。

(二)行业规划根据“十二五”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种植业、畜牧业、草业、渔业、农机化等四个行业发展规划。

具体由厅种植业处、畜牧处、渔业处、农机局分别牵头,相关专业站配合编制。

(三)优势特色产业规划主要编制草食畜、水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酿酒、特色渔业等7个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具体由产业化处、渔业处牵头,相关业务处、站配合编制。

(四)专项建设规划1.种植业方面专项规划:主要是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建设规划,由种植业处负责编制;2.畜牧业专项规划:动物防疫体系由省兽医局负责编制;畜禽良种工程由畜牧处负责编制;3.渔业专项规划:水产良种工程由渔业处负责编制;4.其它专项规划:农技综合服务体系由科教处负责编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体系由农经处负责编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由产业处负责编制;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由市场信息处负责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编制;草原生态保护和利用建设规划由草原处负责编制;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由科教处、能源办负责编制;农村清洁工程由科教处、环保站负责编制。

贵州的发展前景

贵州的发展前景

贵州的发展前景一、贵州的总体发展前景贵州目前尚属于一个欠发达的地区,也较贫穷。

但是,贵州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的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大省,发展前景较好。

贵州各族人民依托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优势资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济增长已经从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转化,自然资源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相对降低,加上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同始而终。

用辩证的观点思考,未来贵州的发展,资源虽然仍是发展的最大优势,但单靠卖资源不可能致富,资源大省并不一定能成为经济大省。

因此,开发和利用贵州资源优势,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开发由低级向高级转化,产品由低档次向高精细转化,切实提高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根据贵州省情的特点,提出大力发展以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巩固发展烟、酒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后续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些重点、支柱产业是通过资源优势比较后提出来的,亦是“十一五”发展的主攻方向。

目标已定,关键是要凝聚全省人民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举全省之力把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首先是前些年提出的发展贵州旅游业,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自然1景观奇特,兼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独具特色。

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位于安顺西南郊的龙宫,是一个串珠状的岩溶洞湖,湖在洞中,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世界奇观”的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奇特;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风景迷人;黔东南舞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岸,素有“小三峡”之称;荔波漳江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残存区,水上森林,盘根错节,鸳鸯双湖,碧绿幽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假胜地;黔北赤水河风景区,一片碧绿的桫椤竹海之中,飞瀑点缀,配上远处的丹霞地貌,浑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黔西南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两岸银瀑高挂,漂流探险,别有情趣。

新形势下贵州工业化发展之路

新形势下贵州工业化发展之路

新形势下贵州工业化发展之路摘要: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作为工业化发展落后的贵州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分析贵州省发展工业化的方案,提出贵州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能性和加快贵州省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4.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09-02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有着丰富的资源,土层肥厚,水利条件突出,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种多样,而且还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是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这些都为贵州省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各地市经济圈的建立和发展,也为贵州省工业化发展之路铺平了道路。

一、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一)新形势下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定位和目标贵州的工业化发展应定位为“加速发展,扩大总量,走绿色发展的现代工业化道路”。

目标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0%以上;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要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贵州工业化要做到五新:新优势,即充分发挥贵州的各项资源优势;新平台,即建立信息技术和人才服务平台;新途径,即走新型绿色工业化发展之路;新环境,即实现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新机制,即建立贵州工业发展的科学化管理机制。

(二)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本、机器设备资本一样都是发展工业化的基本要素。

贵州的资源优势:贵州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

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中国共有120个资源型城市,贵州的六盘水和福泉都在其中。

贵州的工业化道路要体现贵州特色,一方面要要合理保护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贵州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来发展能源工业,以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等能源工业来引领贵州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2011—2015年前言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仲河北岸,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辖34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757亩,其中水田72705亩。

全县总人口101.3万人,农业人口96.24万人,贫困人口22.02万人,农村劳动力65.33万,农民人均收入2275元,属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县。

大方地处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之间。

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2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

是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暖温带湿润季节气候较为明显,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和芸豆、大豆、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蔬菜等。

全县有天然林1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5%,空气清新,被喻为“天然氧吧”。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农业部、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县情进行了长远的科学规划,按照规划引领发展,科技支撑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强对各类单项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脱毒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以天麻、半夏、刺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六盘水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六盘水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六盘水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一、六盘水市“十一五”科技工作回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因素。

六盘水市的科技工作自“十一五”以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强化科技资源整合,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 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积极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科研与开发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5225.2万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增长了541%,其中:市级2590万元,增长了75.2%;有41项科技成果分别获省级、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市累计申请专利275件,比“十五”期间增长133%,获得专利授权188件,比“十五”期间增长81%,其中:发明25件;有91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争取资金4472.5万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250%和1177%。

2010年,全市有市、县两级科技管理行政机构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县属科研究机构、科技文献机构3所,市县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5个、高新技术企业2个、民营科技企业1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技术中心(处)5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826名。

——科技进步县考核取得实质性进展。

六枝、盘县、水城、钟山四个县(特区、区)全面通过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盘县、钟山通过国家级科技进步县考核。

——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市内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技术研发装备及人才水平显著提高;“贵州宏狮煤机制造有限公司”、“六盘水市神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贵州(水城)矿区无公害蔬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初具规模并通过省级验收,六枝、盘县、钟山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探索科技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六枝成为全省首批10家县域经济知识产权试点县之一;六盘水市被列为“贵州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市”;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宏狮煤机制造有限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贵州省第三批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

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黄婧;史琼;欧国武;崔嵬;孙秋【摘要】高原山地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的地貌特征,也是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其农业既是山地农业,又是高原农业和喀斯特农业.独特的自然环境虽然蕴育了贵州多样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形成了贵州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但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也为贵州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提出了挑战.为探明贵州山地农业的特点及山地条件下现代高效农业面临的挑战,笔者从山地农业的功能出发,对贵州山地农业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贵州山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对当前贵州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提出立足于山地自然条件下,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利用贵州丰富的民族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大力发展加工业、培养新型农业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发展贵州山地高效现代农业的建议.【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8【总页数】5页(P275-279)【关键词】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山地农业;贵州【作者】黄婧;史琼;欧国武;崔嵬;孙秋【作者单位】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园艺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

贵州是岩溶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0%。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贵州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破碎,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突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发展严重滞后。

恶劣的自然条件、边远封闭的区位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使贵州成为我国西部欠发达、欠开发最为典型的贫困省份。

贵州十二五

贵州十二五

“十二五”:六大突破促跨越关键词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发展条件上实现重大突破铁路:新增铁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铁路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

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4500公里。

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完善路网结构。

机场:推进民用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增加航班密度。

水利: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和“滋黔”一期等工程,新建一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9亩、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解决129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关键词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在开发培育主导产业上实现重大突破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旅游大省建设,着力发展金融、信息、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动漫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三:加强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口素质上实现重大突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全面实施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着力突破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优化高等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到2015年全省三分之二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至少有1所公办幼儿园;到2014年以县为单位基本实现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构建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四: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坚持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区城镇化道路,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目录一、“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4)(一)“十一五”贵州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4)(二)“十二五”贵州农业科技面临形势 (11)二、“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思路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3)三、“十二五”农业科技主要任务 (16)(一)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 (16)(二)动植物优质、高产、高效、安全、健康生产技术研究 (18)(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 (18)(四)生态建设与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19)(五)动植物病虫防控与农产品安全技术研究 (20)(六)农产品加工与农机装备技术研究 (21)(七)农业高新技术、基础研究 (22)(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3)四、“十二五”农业科技重大专项 (23)(一)特色农业 (23)1、贵州特色蔬菜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23)2、贵州特色、精品水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4)3、贵州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4)(二)生态畜牧业 (24)4、主要畜禽新品种选育及规模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24)5、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产业化技术开发与转化 (25)(三)农产品安全 (26)6、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26)(四)农产品加工及农机装备业 (26)7、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 (26)8、贵州山地作业小型农机具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 (26)(五)农业资源 (27)9、中低产田土壤改良与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7)10、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7)(六)植物保护 (28)11、贵州省主要粮经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8)(七)种植业 (28)12、主要粮油作物超级品种选育 (28)13、主要粮油作物标准化、超高产、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 (29)(八)高新技术及基础研究 (29)14、动植物、微生物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转基因育种技术研究 (29)15、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29)(九)林业及灾害防控 (30)16、森林资源培育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30)17、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及气象灾害减灾防灾技术研究与示范 (30)五、保障措施 (31)(一)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31)(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三)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 (33)(四)改革和加强农业科技管理 (34)贵州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落实《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实现省委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的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十一五”贵州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全省农村科技工作在“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科技发展方针指导下,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平台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农业领域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成果转化速率加快,先进、成熟、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广泛应用。

科技支撑我省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引领我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

“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重点围绕《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部署展开,为推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十一五”项目执行情况调查统计:《规划》主要目标完成率达85.70%,重点任务指标计划安排覆盖面达95%以上;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科研平台建设的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规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指标顺利完成。

经测算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十五”期末的35.86%提高到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从38%提高到45%以上。

“十一五”期间,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184项,投入财政科技经费46955.9万元,项目数和经费额分别是“十五”的1.4倍和3.01倍。

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54项、经费16955万元;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030项、经费30000.9万元。

省级财政支持的各类涉农科技计划项目中,省级重大专项29项、7255万元;科技攻关计划338项、7661万元;星火计划393项、3090万元;农业工程中心专项40项、1680万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25项、5990万元;成果推广计划81项、1167万元;省地合作项目6项、1580万元;其他涉农项目118项、1577.9万元。

通过国家级、省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育成并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新品种248个,实现示范辐射面积达3370万亩,新增农产品117.69亿公斤,新增产值110亿元,新增纯收入21.48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十一五”期间共新建农业重点实验室一个、农业工程技术中心6个、农业科技园区7个,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进一步拓宽与加强。

五年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8项;出版专著30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81篇,其中国际刊物发表35篇,专利授权63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制定技术标准63个,科技产出大幅增加。

“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全省农业科技领域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7人、组建了4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博士生89人、硕士生412人,培训各类人员达149.6万人次。

通过项目实施,有294人晋升高级职务,556人晋升中级职务,农业各类人才储备增加,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1、农业科技投入显著增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正在形成,为创新转化能力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共投入农业领域资金为30000.9万元,是“十五”的2.89倍;农业科技项目经费强度增加82.18 %,科技人员人均经费强度是“十五”的2.42倍。

财政科技投入的迅猛增加,激发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热情。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农业领域科技投入总额为78419万元,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占39.95%、自筹42.42%、其他11.41%、金融6.22%,表明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融资体系正在形成。

国家支持强度大幅增加。

“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技项目154项,获得支持经费16955万元,支持项目总数是“十五”的1.24倍,支持经费数是“十五”的3.38倍。

2、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研发与转化能力持续提高,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选育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新品种达248个,全面超过了《规划》选育新品种的目标。

我省水稻、玉米、油菜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到25%、70%和80%。

油菜、玉米等新品种进入西南各省和长江流域省(市)。

油菜自育品种全部实现成果转化,“油研”系列优质油菜在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达千万亩,创造社会效益达10亿元。

以自育水稻新品种黔优88为核心,以氮肥后移技术为重点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省内外重复验证,已具备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生产能力,跻身于该领域的全国先进行列,并为粮食高产科技示范工程重大专项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中低产旱地粮油平衡丰产增效技术、病虫害预测及防控技术、节能降耗轻型栽培技术、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无公害和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亦取得明显进展。

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猪、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生猪出栏率比“十五”提升20个百分点,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

我省冷水鱼养殖“鲟鱼无水低温长途运输技术”全国首创并推广应用。

“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鲵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重点项目,攻克大鲵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难关,支撑了产业化发展。

同期开展的农村养牛小区牛舍建设与繁殖技术、肉猪无公害饲料等方面的研究,为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蔬菜、马铃薯、辣椒、茶叶、烤烟、果树等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马铃薯专项共培育新品种十余个,形成技术规程20套,在国内首创马铃薯周年生产模式,先后建立专用商品薯基地50余个,有力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辣椒专项总结出39项成套技术,制订10项技术操作规程,大面积应用增产增值达10%以上;茶树良种快繁技术比常规育苗缩短了50%的时间,节本增效显著;烤烟新品种选育、特色烟叶开发、现代烟草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型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贵州烟草产业的强势地位;火龙果、柑橘、核桃等果业的种繁技术体系及加工技术研发,推动了喀斯特山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

贵州周年高效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模式,规模示范亩均收入4000元以上,为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铺平道路;蔬菜产业技术的快速进步,有力推动了全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林业科技在全省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有效支撑作用。

初步建立贵州省商品林基地和相应技术体系,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大,全省生态状况、国土生态安全明显改善和加强,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十五”的34.6%增至40.52%。

在马尾松人工林系统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在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居国内领先。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初见成效。

围绕动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科技需求,“十一五”重点开展了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研究,抗虫、抗病、耐寒、耐瘠等基因标记、克隆与转移技术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在新品种亲本及杂种纯度等方面的应用、品种指纹图谱鉴定等等;建立省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监控中心;组培快繁技术在建立优质脱毒种薯、特色花卉等扩繁基地上已普遍使用;动物疫苗、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生物制剂的研发,以及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在新型农药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

4、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及设施农业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十一五”期间,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高寒山区设施农业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试验区,支持农经网对全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工作,有力推进了全省信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