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顺应论看文化语境的翻译_余欢
顺应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顺应论对翻译的解释力孙水良【摘要】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以及动态顺应对翻译的解释力.因此,翻译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6【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顺应论;结构客体顺应;语境关系顺应;动态顺应【作者】孙水良【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翻译学是一门开放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囿于翻译领域之内就翻译论翻译,则研究命题及深度都将非常有限[1]。
从语用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已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和翻译家们的关注。
顺应论(the Theory of Adaptation),作为近年来在西方颇具影响的语用学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可以用于很多领域:如语码转换、模糊语言、广告语言的研究等,它为人们审视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用纵观视角。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Pragmatic)[2]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顺应性理论认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1)变异性(variability),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它体现在语言的历时和共时方面,具有动态特征;(2)商讨性(negotiability)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进行;(3)顺应性(adaptability)指在语言变异性、商讨性的基础上,语言使用者才有可能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根据交际的目的,从可供选择的言语中作出恰当的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
这三个特征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他们使人类能动地使用语言,同样也是解决可译性问题的基础之一。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引言关于翻译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理论,历来众说纷纭。
最近,维索尔伦(Verschueren)推出了顺应理论。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解释力、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的语用学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觉去理解和阐释当今的语用学。
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一、理论概述:顺应论与文化语境顺应论认为,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语言顺应语境或语境顺应语言。
语言顺应包括:(1)语境关系顺应;(2)语言结构客体的顺应;(3)动态顺应;(4)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
语言的顺应要依赖语境,故语境关系顺应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要与语境顺应,顺应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也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
文化语境最早由Malinowski提出,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文化语境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Samovar et al.(1998:36)认为文化语境包括知识的贮存、经历、价值、行为、态度、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学科领域等诸多方面。
二、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研究王东风(1997)认为翻译是一种双重的交际活动。
译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原作者进行交际,这一过程的交际能否成功取决于译者本人有关目标文化的知识和经验是否达到或最大限度地达到原作者的理想读者的水平。
本文将从文化语境顺应对具体词义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顺应文化语境与词义的选择1.文化语境是影响词义的最主要因素,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会使某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
因此,译者在选择正确的词义时必须顺应文化语境。
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语言中的词语往往富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
从语境顺应看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误读现象是很普遍。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语言的选择是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文化误读产生于动态顺应的过程中,本文借助语境顺应理论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误读进行尝试性的分析,对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探讨,以期为拓宽翻译研究的发展空间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翻译;语境顺应;文化误读1.引言翻译是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转换的复杂性活动,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因素,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碰撞冲突与融合吸收的过程,伴随着文化误读而进行。
翻译作为涉及多种文化因素的语言活动,总是难以避免文化误读的产生,所以说文化误读具有必然性。
对于文化误读这一现象,人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有人从接受理论视角进行阐释;有人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文化误读进行分析。
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将语用学的语用综观论和顺应论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有利于剖析文化误读这一现象。
因此本文试图从顺应论中语境顺应的角度对翻译中文化误读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2.语境顺应对翻译的启示语用学研究框架是一种语用学综观论,可以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层次,可以解释语码转换和话语交际活动,而我们不难发现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意义转换。
当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时,实际是借助翻译而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从这一层次看,翻译本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
我们可以建立语用学翻译观,一个建立于认知环境之上的明示—推理过程中的交际顺应翻译模式,把交际看作是个明示—推理过程、一个不断作出顺应与选择的过程。
这样一来,正好可以用语用学的理论来分析翻译,即译者,读者和作者间交际中的语言使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应对原作品的认知语境进行推理,进行语境假设,选择文化信息,进一步弄清原作的交际意图,然后结合接受者的认知语境,选择出最具语境效应的提示。
在此过程中,译者要顺应语境中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语言结构、认知的动态过程等,掌握好原语言与译语言的文化取向,获得最佳的翻译语言。
从动态顺应看文化语境的翻译--以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语义的翻译为例
从动态顺应看文化语境的翻译--以中国古典诗歌中隐喻语义的翻译为例贾立平;庞一佳【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Poetry is a the sea of metaphor.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s an exotic flower in the treasure house of world culture in China, it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contains abundant metaphors. Metaphor reflects culture, metaphor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s now mainly from the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and from the dynamic adapt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semantic metaphor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expect to benefit the metaphorical semantic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诗歌是隐喻的海洋。
顺应论在翻译中应用的研究
顺应论在翻译中应用的研究作者:齐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6期摘要:近年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政治,经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各国之间对于彼此语言交流的愿望更为迫切,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和实践研究日益丰富。
近年来呈现出翻译理论研究现代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蓬勃发展,并和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交叉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提出顺应论强调语言是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
关键词:顺应论;动态顺应;顺应性作者简介:齐欢(1993-),男,汉族,黑龙江省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近年来翻译理论日益完善,并且呈现出与其它学科相交叉的趋势。
语言学与翻译相结合在翻译领域得出丰硕的研究成果,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语用学可以指导研究翻译中译者,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之间复杂逻辑关系。
顺应论是翻译学与语用学相结合提出的,基于语言在人脑的认知过程,一.语用学基础Verscheren的语用观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他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他认为语言是不断选择的,”包括译者选择所要翻译的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及翻译手段,翻译中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采取贴近源于文化还是目标语文化的翻译方式,这些对语言的选择组成了翻译的过程。
语用认知理论中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都对翻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
语用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交际理论的目的是满足交际的需求。
翻译其实是一种交际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认知的行为,认知理论可用于解释说明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思维逻辑以及翻译产生的过程。
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顺应
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顺应发布时间:2021-06-09T11:25:48.61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作者:苏小燕[导读] 语言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人类语言的差异苏小燕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翻译学院,四川成都 610731摘要:语言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人类语言的差异,以及基于语言差异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发展区别,逐渐形成了多样性的文化语境。
文学翻译,作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转换,除了尊重文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以外,还要注意不同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在开展以汉语为目的语的文学翻译实践中,除了要尊重被翻译作品的语言原貌以外,还要重点考虑汉语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可能产生的作用,并根据实际翻译情况进行相应的文化语境顺应,使文学翻译能够切实符合汉语文化语境下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本文在分析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影响的基础上,对汉语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的差异,以及相应的顺应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为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顺应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文学翻译;汉语文化语境;翻译顺应文学翻译,即对文学作品的翻译。
从文化交流的层面来看,文学翻译是不同地区文学作品交流的媒介,这种交流是一种跨越种族、跨越国家的交流[1]。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来源于文化,是人类在文化表达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依赖于语言,失去语言的表达,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特色元素则难以完全表现出来。
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使得语言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而这种不同决定了文学翻译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顺应。
对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翻译进行顺应,是非汉语语言文学作品翻译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翻译是对不同文化进行的解读,并且是译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进行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顺应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顺应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多个方面。
根据顺应理论,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
本文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对马爱农翻译的《绿山墙的安妮》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的动态顺应。
标签:顺应论;儿童文学翻译;文化语境;语言结构一、引言儿童文学是人们在整个生命中接受最早的文学形式,它不仅传达真、善、美,而且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生命的真谛,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提高审美判断力,儿童文学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因为它不仅可以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补充,扩大儿童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交流,也为中国孩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
然而,在现代社会,儿童文学翻译不仅在中国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研究。
因此,为了培养和教育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给他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顺应理论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1987年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theory of adaptation)。
他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连续不断作出选择(1inguistic choices)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原因。
根据顺应理论,翻译也可看做是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进行语言选择同时诠释原语文化的过程。
译者对目的语作出的恰当选择,是因为目的语与原语都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特点。
根据顺应论,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根据不同的语境、语言结构,有意识地对目的语的各个层面作出选择,如语音、词汇、句子等。
这就是译者对原语作出的动态顺应过程。
本研究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以《绿山墙的安妮》的中译本为个案,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选择和顺应,探讨有助于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策略,以期对将来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顺应论视角下美剧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
顺应论视角下美剧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绝望的主妇》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度日益提高,成为许多观众喜爱的娱乐选择。
然而,美剧的字幕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到文化传递和接受的重要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尤为关键。
这些词汇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理解和感受原剧魅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在保持原剧风格的让中国观众理解和接受这些文化负载词,成为美剧字幕翻译的重要挑战。
本文旨在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美剧《绝望的主妇》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种动态的选择和顺应过程,翻译作为语言使用的一种形式,同样需要顺应语境、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绝望的主妇》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实例,探讨译者如何在顺应原剧语境和文化背景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观众的接受。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美剧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处理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美剧字幕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分析和总结《绝望的主妇》这一典型案例,本文期望能为美剧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处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顺应论概述顺应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起源于语言学领域,其核心思想是语言使用是一种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这种选择不仅发生在语言形式上,还涉及语言交际策略、语境因素等多个层面。
顺应论强调,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交际环境的不同,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以达到交际目的。
在顺应论中,语境是一个核心概念。
语境不仅包括交际双方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还涉及交际的具体场景、话题、情感等因素。
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语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以适应交际需求。
顺应论还强调了语言变异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
语言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语言使用者需要具备语言变异的意识,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以实现交际的顺利进行。
从顺应论角度谈汉英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从顺应论角度谈汉英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易安银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3(000)020
【摘要】顺应论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但也适用于翻译研究.本文阐释了顺应论的具体内涵,同时分析了汉英句式差异,旨在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汉英翻译中的句式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不断顺应英语句式特点,以求达到翻译的目的和最佳效果.
【总页数】1页(P157)
【作者】易安银
【作者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汉英翻译中的句式转换
2.从奈达等效论角度谈汉英/英汉翻译中的信息转换策略
3.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谈汉英旅游翻译
4.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谈汉英旅游翻译
5.从顺应论角度看广告的汉英翻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语境顺应与广告翻译
文化语境顺应与广告翻译作者:耿静如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4年第12期【摘要】广告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激起不同的情感。
译者翻译过程中,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做出动态的顺应和调整,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广告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论广告翻译广告作为一种有力且有效的促销方式,是市场营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品进入了国际市场,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在此背景下,恰当而巧妙的广告翻译在成功的市场营销中已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由于中西方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广告的翻译过程绝非简单的字字对译,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
本文将从维索尔伦的语境关系顺应论出发,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在广告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指导广告翻译实践。
一、文化语境的顺应性1.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
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受到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故人类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
语言的动态顺应要依赖具体的语境,从社会、历史、文化、认知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语境关系顺应对语言顺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要与语言使用的内外环境相顺应。
语言的选择不仅是语言成分、语言结构和语境因素之间动态作用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语言使用者使用言语策略的实现过程。
2.文化语境及广告翻译。
文化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语用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目录Distinctions Betwee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nd activated propositions Bai Huiling(白会凌)5巴塞尔姆小说语言的语篇特征曹路漫6汉语篇章中的间接否定昌薇6模糊数字的顺应性分析陈琳霞7范畴的模糊性与意义理论---话语意义的认知解读陈善敏7布農族人和閩南人在拒絕時語言使用的比較--以兩個不同族群的農業村落為例陳葚慈8论语用的真实性陈新仁9语用预设与教师话语陈艳清9Pragmatic Analysis of Indirectnes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陈玉红王晓晨9规范与原则——社会文化语用学与认知语用学之整合陈治安万敏10概念系统和语言操作程琪龙11Study on English Euphemisms From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崔桂华12关联理论在幽默文本翻译中的运用戴光荣12Promotion-to-Subject in Communication,A Pragmatic Consideration 邓隽13从联结主义看格赖斯循环董成如14语码混用现象的语用分析段廷婷14从《伟大的盖茨比》看Grice会话含意理论的语用意义甘阳14The Complementarit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Tenor 高燕红15语用意识的培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请求‖语言表达式的影响国庆祝付海燕15特殊自我指示―NP+我‖与―我+NP‖研究郭圣林16溯因推理对话语含意的推导能力——国内语用溯因推理研究概述韩晓方温美昕16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意识郝雁南16Constructing a Cultural Context- A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 of Cultural Pragmatics He Gang,Yang Liru 17―的话‖的语用学研究贺文丽18模因与言语交际模式何雪林18语言中的模因何自然19Methodologies In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Research Hong Gang(洪岗)20 Contextualizing context in Pragmatics: The dynamics of meaning Leo Francis Hoye 20国际交流语用学论纲胡庚申21试论体裁的历时变化----基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实证研究黄莹22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比较黄育才22试论省力原则姜望琪23语际语用学的课堂研究——恭维语与恭维语回应的可教性探析江晓红24The Influence of Interlocutors‘ Social Distance on Topic Shif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Two-party Conversations Ying Jiang (姜颖)24她真的不会说话吗?——论刘姥姥语用策略焦爱梅25元语否定与提及分析景晓平25Bilingual Pragmatics: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Istvan Kecskes 26从―缺省预设‖看话语理解Ke Xianbing(柯贤兵)26认知语境观与外语交际能力的关系李冬梅27语用缓和现象初探李海辉27国内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研究评述李怀奎28从社会关系和交际场合看汉语反问句的语用特点李捷29论王蒙话语幽默的语用前提李军29广告语篇的指称性用法分析李军宋彦妮30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教学李玲君30汉语口语话语中指示代词的话语-语用功能探讨李巧兰31功能语法的语境观与叙事语篇的语义层次分析黎清群32语际语用学近年来研究概述李秋梅32Telephone Conversation Openings in China 李圣平33布什演讲中的预设分析李祥坤杨柳33Lexical Narrowing and Broadening 李欣34语义压制的转喻理据李勇忠34否定的语用认知分析梁晓波35从顺应论角度看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廖开洪李锦35法庭互动话语中的formulation现象研究廖美珍35再评―目的—意图原则‖—兼与褚修伟和霍永寿先生商榷林大津虞秋玲36从社交语用对比研究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林晓琴37英汉―许诺‖言语行为适切条件的相对性林晓英37语境的四类要素有机合成——关于语境构成的重新理解刘伯奎38Philosophical, Semantical and Pragmatical Approaches to Definite Descriptions 刘存伟39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son Pronouns in L2 Writing 刘东虹39The Pragmatician‘s Self-fashioning Liu Yameng(刘亚猛)40饭店英语中的礼貌语用原则――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刘茵40活―零‖活现,话―零‖的演绎——―零‖的语用推理卢俊燕41英译《红楼梦》幽默话语翻译的语用推理--《红楼梦》英译本幽默话语等值效果分析吕世生王英虹41To Contextually Understand an Utterance 吕细华42预设投射问题的认知解释马国玉42Politeness in Cyber-chat 马海芳43从模因论到规范论——论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理论来源马萧43汉英感叹词语用对比研究梅美莲43语篇语用学:句法结构的语篇视角苗兴伟44推理照应的认知语用研究莫爱屏44汉俄―水‖、―火‖成语之象征寓意牟萍45作格句的语用机理研究牛保义45―面子论‖与―主观性和主体‖论----对中国学生常见英语语用失误例案分析潘翠琼46语用研究中社会文化模式与认知模式的结合潘永樑46Cognitive Context and Text Comprehension 潘震47从礼貌用语看汉、英语言文化的价值差异裴飞娟48从关联理论看英语新闻标题的关联性秦小锋48A Study on Pragmatic Failure of Greetings Qu Jing(曲晶)Tang Ying 48礼貌与肯定回答方式----「好/行/可以」的区别--- 全香兰49话语理解中词义的语用收窄、语用扩充以及语用特指冉永平50The Pragmatics of Interpretation 任蕊51A Multicultural Approach to Discourse Shi Xu 51What Pragmatic Rules for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Song Li(宋莉)51语用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粟为农52跨文化交际语用中的身体隐喻词汇联想孙芳琴52英汉代词系统社交指示功能对比研究孙飞凤53Trends in Pragmatic Research Sun Jianrong 54论反语的本质属性涂靖55试论广告语篇的语用策略王长安56通过言语行为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语用能力王传经王莹56从顺应理论的角度看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王红57论英语语用指示语的指示与非指示用法王宏军57从宏观和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应用汪建峰58语用意义转换所涉及的因素王森林58Politeness in Inviting: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Wang Shu‘e(王淑娥)58指示现象的认知研究王义娜59―物质过程‖的评价价值王振华59英语隐喻解读与语用翻译策略韦忠生60从―小姐‖的命运看称谓的语用问题文旭60优选论和英语语篇回指的确认翁依琴60Intercultural Studies of 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Wu Cuiyu(吴翠玉)61语辞反讽理解的认知语用过程吴萍61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吴琼62面子与礼貌补救策略吴雁62WELL在英译汉中的语用功能缺失现象初探吴勇63语用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向明友64从韩礼德的―元功能‖、―语域‖理论看翻译研究中语用取向思想的萌芽肖家燕张东平64 (不)礼貌1与(不)礼貌2:批评与思考谢朝群65顺应理论研究在中国——近15年来我国语用学顺应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述谢少万66 从合作和礼貌原则看依阿高的会话成功幸君珺66缺损推理初探熊学亮66非常规间接前指照应的释义策略许宁云67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徐盛桓67语用前提的类别、性质及形式化探讨徐以中68Ad hoc Conception Construction and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徐章宏69语用学的形式化研究杨平69广告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杨涛70句型教学结合语用分析的构想杨翼70汉语―可以‖与日语―いい/よい‖的对比研究叶方侠71动态语境新论曾方本71词汇语用学:原则、方法、对象和发展现状曾衍桃72关联性:阅读理解的核心----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及其教学的启示曾衍桃蔡蔚72也谈布朗和列文森礼貌原则的缺陷詹全旺73会话合作原则与谎言的辩证关系章礼霞73Convention and Lexical-Pragmatic Processes 张韧75The Functional Approach In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ourse Zhang Shujun(张树筠)75英语詈语的语用功能探究章小画76论庭审提问的顺应策略与顺应过程张新红胡海娟76礼貌:会话含义的解读张翼76网上聊天语言特点初探张云辉77交际中梯级推理研究概述赵德全龚卫东77Online Voice-based Chatroom: A New Approach to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赵福利77 Interpretation of Utterance Meaning and Speech 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Utterance Members 郑道俊78网络言语行为分析——从语用角度透视网络聊天郑燕芳78从连贯论到关联论的话语联系语研究周大军80Cultural Adaptation-----an Essential Condition to Overcome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周光亚80话题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周海燕81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Four Perspectives on Learners‘ Pragmatic Development 朱斌谊81语境、语用、阅读与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朱风云82汉语表示不确定零头的―多‖的用法及其解释——兼论汉语―量‖的表达的灵活性宗世海张鲁昌82语用语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左尚君83摘要正文Distinctions Betwee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and activated propositionsBai Huiling (白会凌)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Although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differences in focal accent represent what are in some sense differences in what is given and what is new, there remains considerable confusion in the literature as to what the relevant notion of ‗given‘ 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hen one distinguishes ‗given‘ in the sense of ‗presupposed‘ from ‗given‘ in the sense of ‗activated‘ (in the mind of the hearer), it becomes clear that it is the latter rather the former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complement of focus. While there is literature that assumes this position, there is considerable body of literature that assumes that the relevant notion is in fact presupposition and little explicit argumentation that it is not presupposition. In addition, some of the literature that recognizes the relevance of activation mistakenly assumes that something that is activated is necessarily presupposed.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much of the literature ignor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opositions, which are mentally represented, and propositions that are believed.This paper has attempted to sort out some of the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pragma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non-focus in simple focus sentences. Despite frequent claims that non-focus involves presupposition,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is is not so, at least in the strict sense of presupposition as involving propositions which are part of the common ground of propositions the speakers assumes that they and the hearer both believe.One of the central points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activation status and the belief status of propositions are independent parameters, something that seems to have been widely overlooked: there are not only activated beliefs and non-activated beliefs, but also activated propositions that are not believed. This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propositions to other sorts of discourse entities likes individuals and events.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re is a distinction in the case of individuals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ctivated propositions that are shared beliefs and those that are not. One might suggest that activated propositions that are not shared beliefs are analogous to individuals like Santa Claus when such individuals are activated in discourses in which neither interlocutor believes in their existence. But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oth activation and shared belief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relevant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syntactic constructions, and in some cases, as argued by Prince, constructions require that a particular proposition be both activated and a shared belief.In conclusion, it is activation and not presupposition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pragmatics of the simple focus sentences. Much work in pragmatics has taken 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as its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volution of ideas abou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reflects a set of phenomena, which proved difficult to handle within a purely semantic theory. The notion of activation represents one step further from truth-conditional semantics, in that it involves a cogn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propositions that is independent of whether those individuals believe that the propositions are true or not, and illustr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phenomena that are traditionally thought of as pragmatic must go well beyond semantic notions and make direct reference to cognition.Key words: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ctivated propositions;focus巴塞尔姆小说语言的语篇特征曹路漫南阳师院外语学院摘要:语篇分析理论是一门新兴学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了长足发展。
论动态顺应与翻译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1No.2[收稿日期]2010-09-03[作者简介]耿智,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对比;刘英蘋,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
论动态顺应与翻译耿智刘英蘋(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大连116600)[摘要]语言之间在内容和结构上存在差异,译者在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采取一些妥当的方法和技巧。
按照新语用学的观点,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应变措施,即:顺应。
本文以顺应理论来探讨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翻译;顺应;动态顺应;心理顺应;文化顺应[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1)02-0016-04一、引言依交际理论来看翻译,翻译是一种双语交际活动,翻译通过对原语信息的解码,领会原语的信息内容和特质,用译语重新进行编码,构成译文或译语,让译文读者或听者理解原语的内容1。
译文或译语为接受者理解得越多,译者的翻译就越成功。
无论哪种形式的翻译,都是如此。
在口译活动中,译语力求快、准、畅;在文史哲翻译中,译文要求信、达、雅或信、达、切2。
我们现在都已经认可,思维形式和语言形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不同,就说明两个民族的思维形式不同;反之亦然。
因此,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结构形式上的一一对等。
为了很好地完成翻译任务,使接受者尽可能理会原语的信息内容和特质,就不得不采用很多原则、方法和技巧。
比如说“归化”原则、“异化”原则。
又比如说,英译汉过程中常采用的“省略”、“重复”、“增益”、“转译”、“颠倒”、“正反”等等技巧,产生出不少优秀的译作。
笔者以为,所有这些,都是译者根据翻译的实际情况,所做的应变。
现在我们用新语用学的观点来看,这就是语言交际过程中随处可见的顺应现象,更具体地说,就是语境顺应。
《京华 烟云》中文化翻译交际语境顺应研究
《京华烟云》中文化翻译交际语境顺应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交际语境顺应,即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来分析林语堂着名小说《京华烟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看林语堂先生笔下的文化翻译是否顺应了不同的交际语境因素,从而让译者能更好地了解文化翻译。
关键词:交际语境; 文化翻译; 《京华烟云》;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末,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中出现,翻译与文化被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一方面,翻译被看作两种语言的转换;另一方面,也被视为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随之出现了“文化翻译”这一术语。
“文化翻译”的定义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上的:广义上的文化翻译是从文化视角探究翻译,探索翻译和文化的内在关系及一些普遍规律;狭义上的文化翻译即指文化因素的翻译[3]。
本文将研究小说《京华烟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语用顺应论是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其包容性和阐释力极强。
该理论其主要观点有:在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即语言使用的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结构因素,而且会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反复地进行顺应性选择。
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都可以发生顺应及语言选择。
语用顺应论最基本的特征是动态顺应。
语言具有三个特点,即变异性、商讨性及顺应性,这使语言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选择并完成顺应。
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对语境关系的顺应(包括对语言语境的顺应、对交际语境的顺应)、对语言结构的顺应、动态性在顺应过程中的体现及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性。
交际语境顺应指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
二、《京华烟云》中文化翻译交际语境顺应研究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语言使用者双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构成了交际语境,其中也涵盖语言被充分使用的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2]。
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际活动。
下面从三个方面即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对交际语境顺应进行探讨。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作者:张红雪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
为了沟通与交际,许多城市使用双语来树立公示语。
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顺应交际语境所涉及到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因素。
译者只有全方面地考虑语境因素,才能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公示语的信息,实现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公示语;顺应论;交际语境21世纪后,学习者对于顺应论的研究渐渐地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但很少有文章结合语用学的理论尤其是语言顺应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笔者将尝试利用语言顺应论对其进行探讨。
顺应论是语用学中一个理论,使用语言是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Verschueren指出,语言顺应涉及“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
这些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顺应,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公示语汉英翻译作为灵活选择语言的过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人们理解公示语与否取决于顺应程度。
译者要想表达出公示语的正确信息就要充分考虑语言的顺应程度。
一、文献综述在《语用学的理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性理论。
顺应性理论认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这三个特征以顺应性为核心,以变异性和商讨性为基础,相互之间彼此依存、密不可分。
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不同的世界里,具体地说,处于包括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环境。
公示语主要的语境主要为交际语境。
公示语的应用领域很广,路标、广告、交通工具等等,我们随处可见,都应该可以归为公示语的范围。
然而现在很多公示语英译的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完全会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埋没了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从顺应论角度看文化语境的翻译
从顺应论角度看文化语境的翻译李红梅(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鞍山114005)摘要: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因此,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顺应论角度探讨文化语境的翻译问题,即译者需在翻译过程中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动态顺应原语或译语的文化语境。
关键词:顺应论;文化语境;翻译;策略Transl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Li HongmeiAbstract: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context. Translation is an inter-lingual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cultural con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i.e. the translator adopts appropriat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to dynamically adapt to the original cultural context or target cultural context.Key words: Adaptation Theory, cultural context, translation, strategies任何交际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的,而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必然以语境为基础并受其制约。
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出来的。
从顺应论看文化语境与翻译
从顺应论看文化语境与翻译On Cultural Context and T ranslation from the Adaptation-Theoretic PerspectiveAbstract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text analysis,and builds on V erschueren's theory of adaptation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text adaptation to translation.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 translator must adapt to the different culture,religious beliefs,idioms,historical affairs,etc.,thus make an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the lexical meaning in translation.Only by doing so,can a translator achieve the nearly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make the version mirror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Meanwhile,dwelling on the strategies employed in dealing with the cultural context adaptation,which make the translators skillfully grasp the cultural context analy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ranslation.Then the Adaptation Theory is given an explanation,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ree components,that is,variability,negotiability,and adaptability,of which adaptability is at the core.In second chapter,the theory is employed in examin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after a short survey of relevant arguments.Adaptability functions in all kinds of language use;translation is thus a process of adaptation,with continuous choice making.Dynamics and 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in translation are also included in our discussion.In the third chapter,the author firstly make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context;then analyse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and indicates the elements which can influence translator's adaptation inclination;lastly,deals with how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affect translation.In the forth chapter,author indicates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ultural context adaptation.Key W ords: adaptation theory,cultural context,translation.内容摘要本文从语境分析出发,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探讨了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的重要性。
文化翻译中的动态交际语境顺应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化翻译中的动态交际语境顺应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50501中文摘要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翻译是一种消除文化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的强有力的工具:其中,文化翻译则更是吸引了众多翻译工作者们关注的目光.然而,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译者在原语文化因素的保留与否方面无所适从,因而导致了长期以来相持不下的归化与异化之争.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对我们翻译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很显然,在翻译实践中,语用学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再现紧密相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和翻译策略的采用不同程度上都要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大量的翻译工作和研究已经从语用学的角度实施和展开.例如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其实质都是强调获取“最切近目的语信息的自然对等”.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D.Sperber和D.Wilson提出关联理论,认为要正确理解在自然语言就要找关联,要靠推理.现在,关联理论已成为当前指导语用翻译的新论.LeoHickey编著的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从语用的多层面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语用学有助于“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等值”,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经过许许多多学者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一沃索尔伦于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为我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了不少卓有见地和启发性的观点和建议.本文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动态顺应交际语境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原语的文化因素,让翻译真正承担起语言信息传达和文化信息传播的双重职能.文章分为四个章节对此翻译原则进行了分析,论证和探讨.在从语用角度对文化翻译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之后,作者在第一章对语言顺应论作了较为详尽的陈述.其中包括语言的三大主要特点和动态顺应的定义以及功能.在第二章中,作者对中西方对语境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概述,并且介绍了沃索尔伦对语境的看法和分类其主要目的是表明语境在翻译实践,尤其是文化翻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前者简要的综述了文化的不同定义与分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指出文化因素的处理是长期困扰译者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在第四章中,作者首先阐述了翻译界长期以来争执不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问题,指出归化与异化都是翻译中两种非常实用的策略,并无优劣和轻重之分,而动态顺应交际语境则是在文化翻译中做出适当选择的前提条件:然后从语境的不同分类方面对上述翻译原则进行了大量的例证,表明此原则不但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翻译实践中也同样是可行的.关键词:交际语境,动态顺应,文化翻译,语用对等,传递AbstractAtpresent,cultranslationisahotissueattractingtheattentionofmanyscholarsinthetranslationcircle.Therearemainlytwoapproachestoculturaltranslation,i.e.,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andforyearswhethertoretaintheculturalimageornothasbeenanissueofdebateamongtranslators.W_itllthedevelopmentofpragmatics,moreandmoreworksontranslationareapproachingtheissuefromapragmaticperspective.Actually,muchtranslationworkandresearchhasbeendonefrom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s,suchasNida’SDynamicEquivalentTranslationandNewmark’SCommunicationTranslation,bothofwhichemphasizeonthepursuitfor‘‘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inthetargetlanguage”.In1980s,RelevanceTheoryposedbyD.SperberandD.Wilson,whichhasbecometheprincipalguidanceinpragmatictranslation,considerstheappropriateunderstandingofnaturallanguageistofindtheoptimalrelevanceandthereasonablededuction.Theemergenceofthebook,砌8PragmaticsofTranslation,editedbyLeoHickey,explorestheeffectthatpragmatictheorieshaveontranslationinmulti—levels,arguingthatPragmaticsmayhelpthepragmaticequivalencebetweensourcelanguageversionsandtargetlanguageversions,thusthecomprehensionandfeelingjustthesameasthatoftheoriginalreaderswillbeproducedtothelargestextent.Ingeneral,translatorslaystressontheeffectofactuallanguageuseandtargetlanguagereaders’equalresponsetotranslatedversions;Pragmaticistsdeemthattranslationisanactivityof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itpaysheedtotheapplicationaleffectsinlinguisticcommunication,emphasizingtheequivalenteffectsatranslatorachievesbetweenthesourceandthetargettexts.Atthemostelementarylevel,pragmaticscanbedefinedasthestudyoflanguageuse,or,toemployasomewhatmorecomplicatedphrasing,thestudyoflinguisticphenomenafromthepointofviewoftheirusagepropertiesandprocesses.Inpragmatictheories,thetheoryofadaptationwasposedbyJefVerschueren,Secretary—GeneralofInternationalPragmaticsCommittee,in1999.Thisthesisproposesatranslationstrategywhichaimstoretainthesourcelanguageculturewithaprerequisiteofdynamicadaptationtothecommunicativecontext,andthisstrategyissupposedtotranslation—informationhelptherealizationofthedoublefunctionsofcommunicationandculturalpropagation.Thethesisconsistsoffourchaptersinadditiontoallintroductionandaconclusion.Afterabriefintroductiontothecul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pragmatics,theauthorpresentstheadaptationtheoryinsomedetailsinthefirstchapter,includingitsthreecharacteristicsoflanguage,thedefinitionofdynamicadaptation,andthefouranglesofinvestigation,etc.ChapterTwostartswithdifferentdefinitionsandclassificationsofcontextgivenbyscholarsinChinaandtheWestanditseffectontranslation.AfterintroducingVerschueren’Sideaofcontextandhiscontextualadaptationtheory,thechaptersetsouttoarguethatundoubtedlycontextplaysakeyroleintranslationpractice,especiallyincultranslation.ChapterThreemainlyaddressesthelong-timedebatebetween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inculturaltranslation.Thethesisseekstoprovokethatdomesticationandforeignizationaretwousefulapproachesunderdifferentcircumstances,andthattranslatorsshouldmakeappropriatechoiceaccordingtodifferentcontexts.Inotherwords,aCanonlybetakenwithaprerequisitedynamicpropertranslationmethodadaptationtocommunicativecontexts.tocontextChapterFourelaboratesonthedynamicadaptationculturalcontextsbestowthroughmanyillustrativeexamples.Differentdiff色rentconnotationsuponthesameorsimilarculture—loadedwords.IntheDracticeoftranslation,thetoughproblematranslatorisconfrontedwithisnotthelinguisticstructures,buthowtoadjusttothetranslatedthetargetversionsthroughadaptationtoculturalcontextsSOthatalmostthesameculturalconnotationsaslanguagereadersmaygettranslationstrategy,adaptationtoculturaloriginallanguagereaders.Asacontextscontributesalottosuccessfultranslations.Basedontheanalysisanddiscussionabove,inconclusionthethesisnotpointsoutthattheapproachofdynamicadaptationtocontextCallalsodoesmuchonlyprovideanewtrainofthoughtincultranslation,butgoodtoculturalcommunicationbetweennations.Keywords:communicationcontext,dynamicadaptation,culturaltranslation,pragmaticequivalence,transmissionIntrOductiOnWlthtlledeVelopment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第
6期安徽文学299源自说 文 解 字visited Shanghai where he was interviewed by several foreign(Miss Ying-ning, ers. or The Laughing Girl, P73) “天师” 都是道教文化中特有称呼。道教, 是中国唯一土 生土长的宗教。在发展中, 道教形成了异常驳杂繁复的道教 文化, 概括起来, 主要有道教神学、 道教伦理、 道教哲学、 道教 金丹术、 道教医学、 道教文艺等几个方面, 而道教神学即以道 教神仙信仰为核心思想。西方则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自诞生 起两千年来深刻影响着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西方宗教 文化中缺少与中国道教文化等值表达。从以上例子可以看 出, 翟理斯在翻译道教文化负载词时加入了注释。 一方面, 注 释在译文中保留了中国文化因素; 另一方面, 注释也为对中国 道教文化几乎一无所知的西方读者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背景以 便让他们更好理解译文。 例二: 自言: “见冥王, 以生平朴诚, 命作部曹。——卷二 《阿宝》 译文: He told them that he had been before the Great Judge, who, as a reward for his upright and honorable life, had ( Miss A-pao; or conferred upon him an official appointment. Perseverance Rewarded , P121) 中国鬼文化早在宋朝地狱已形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观 念, 其完整性绝不亚于人类社会其他文化体系。中国鬼文化 有其自身特点: 祖先灵魂的存在, 地狱观念丰富多彩, 无处不 在的神仙思想等。 总之, 它与人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中国鬼文化不同, “鬼” 在西方文化中则被简单化。 “鬼” 只 存在于传说中且不具有任何思想内涵。 西方的 “鬼” 不具有中 国鬼文化中 “鬼” 的地位。 西方文学中的 “鬼” 意在吸引读者注 意力。 简言之, 在西方人眼里, 西方文化中的 “鬼” 不具备任何 合理性。例二中的 “冥王” 是中国鬼文化常见的表达, 在西方 文化中则没有等值表达。鉴于中西方鬼文化的巨大差异, 为 了有效表达中国鬼文化信息, 翟理斯将中国鬼文化中这一常 见表达“冥王” 译为西方读者熟悉的 “the Great Judge” 。翟 理斯的翻译使读者易于理解原文, 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文化 的交流。 (二) 中国文化特有表达 例三: 母择吉将为合卺, 而终恐为鬼物。 ——卷二 《婴宁》 译文: Wang’ s mother fixed an auspicious day for the wedding, but still feeling suspicious about Ying Ning….( Miss Ying-ning, or The Laughing Girl, P74) 例三中的 “合卺” 是中国文化中特有表达。 “合卺” 原指古 代结婚仪式中的一项, 《礼记》 载 “合卺而酳” 。孔子的后人孔 颖达注疏云: “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 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 酳(指用酒嗽口), 故云合卺而酳” 。 因此人们也把结婚称为 “合 卺” 。“合卺” 是中国文化中特有表达, 在中国人们可能很容 易理解这一词的喻意。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它的喻意则消失 了。为了使译文更简洁易懂, 翟理斯省略了原文的外延, 将 “合卺” 的内涵直接表达于译文中。 例四: “忽忽三年, 红尘永隔; 盈盈一水, 青鸟难通。结想 为梦, 引领为劳。茫茫蓝蔚, 有恨如何也!顾念奔月嫦娥, 且 虚桂府; 投梭织女, 犹怅银河。 我何人斯, 而能永好?” ——卷 五 《罗刹海市》 译文: Three years have passed away and destiny still keeps us apart.Across the great ocean,the letter-bird would find no path*(1). I have been with you in my dreams until I am quite worn out. Does the blue sky look down upon any grief like ‘ ang-ngo lives solitary in the moon, mine? Yet Ch and Chih Nü* (2) laments that she cannot cross the Silver River. Who am I that I should expect happiness to be mine? (1) Alluding to an old legend of a letter conveyed by a bird. (2) The “spinning Damsel, ” or name of a star in Lyra, connected with which there is a celebrated legend of its annual transit across the Milky Way.(The Lo-ch’ a Country and the SeaMarket, P273) 例四中 “青鸟” 、 “嫦娥” 、 “织女” 包含了三个典故, 尤其后 面两个典故 “嫦娥奔月” 与 “牛郎织女” 是中华民族家喻户晓古 老而美丽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充满了想象力, 带有浓厚 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大体情节是, 尧帝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 阳, 大地干旱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尧帝派神箭手后羿射下了 九个太阳, 只留下一个, 使大地上的旱情得以根本缓解。 后羿 得到了西王母的长生不死药。 结果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神 药, 药力发作, 飞向了月球。 后一神话则传说西周一苦命男孩 牛郎养了一头老黄牛。老黄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因触犯天 条而被降人间。为了报答牛郎的恩情, 让牛郎认识了来人间 溜达的仙女-织女。 二人结为夫妻并生下了一男一女。 后来 此事被玉帝追查, 将织女拘回天庭。 借助老黄牛的力量, 牛郎 和两个孩子飞上霄汉营救织女。为了阻止牛郎, 王母娘娘利 用银河阻隔了二人。后来经过王母娘娘允许,在每年农历 7 月 7 日千万只喜鹊搭成了鹊桥, 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在翻译过程中, 这些蕴含浓厚文化色彩的典故成为了翻译一 大障碍。翟理斯音译了三个术语, 并通过详细的注释为读者 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以上诸多例子可以看出翟理斯翻译动态地顺应了译 文文化语境。该译本除译文精当外, 还附有大量注释。翟理 斯在注释中对译文所涉及之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进行了细致 的描绘,并常辅以亲身经历以及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因此, 《 聊斋志异选 》的注释与译文文本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不仅为西方读者理解《 聊斋志异 》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材料, 而且消除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陌生感和隔阂, 显示了译本的 学术价值, 亦使《 聊斋志异选 》在西方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 著名译本。翟理斯的译本是 《 聊斋志异 》 向西方传播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 总之, 语言的翻译实际上是文化的翻译. Verschueren 语 境顺应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正如动态性是顺应理论的核心一 样, 动态顺应也被视作是动态文化语境顺应模式的核心。人 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与外部因素在不同意 识程度上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 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 都要作出动态的顺应 。 在文学翻译中, 译文语言的选择也应 是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 这种顺应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 作出变化。 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找最恰当 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而译文语言的重构过程很大程度上受 到文化语境的制约。译者要取得等值的翻译, 必须克服不同 文化语境带来的影响, 积极动态地顺应不同语境, 才能获得相 译者作为交际中的协调者, 在翻译的 对等值的翻译 。因此, 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同时又要动态地对相应的文化 语境做出种种顺应, 以完成预期的交际任务。把语境动态顺 应论与运用到文学翻译中无疑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具有实 际的指导作用。
国际语用协会秘书长 Jef .Verschueren 于 1999 年出版 的“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书中, 提出了语言的综观论 和顺应论, 从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诠释语用学, 为语用学整体理 论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语言顺应要依赖语境, 尤其是文化 语境。 文化语境是语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使用者在 理解与选择语言时要顺应文化语境。 语言使用者必须顺应语 境才能使言语表达更为得体恰当。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 动, 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远远不是在一个理想化、 公式化的客 观环境下完成的, 译者从对原文的理解开始到译文的成形, 无 时无刻不要考虑语言符号之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译文语言 的选择也应是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 翻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 言结构、 不同的文化语境作出顺应, 从而有效地满足交际需 要。 本文将探讨动态顺应在文化语境翻译中的作用及其对翻 译标准的影响, 也为翻译理论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 动态顺应论与翻译 Verschueren 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指出 动态顺应是语用综观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顺应论的核心, 主要指 “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 。 语言选择过程的动态 顺应可以从三个方而得到体现: ( l) 时间顺应; (2) 不同语境对 语言选择的制约; (3) 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 从动态顺应 论可知, 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翻译活动中选 择的目的也与交际的需要有直接关系, 但这种交际具有跨语 言跨文化特征, 受到文本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牵涉的相 关变量要比单语交际更为复杂。 翻译行为具有多种选择组合 的性质, 做出选择就是为了顺应多层次、 多维度的翻译目的,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翻译的功能。 二、 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的启示 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各 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表明了不 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的意义随文 化的不同而不同。 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向译语读者传达 原文的所有可能意义, 文化语境影响词义的选择, 词语在不同 的文化语境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 文化与意义互相依 存的关系明确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翻译实际上受文化的制 约, 翻译的过程是文化移植的过程。译者在翻译时应动态地 顺应文化语境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 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语 言的重构。 顺应论强调人们选择语言的过程中应动态地顺应 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的变化。为了获得最佳效果, 译者可使 用直译、 意译、 不译或意义补全等策略来顺应不同的文化语 境, 进行译文语言的重构以取得原语与目的语的等值效果。 三、 从动态顺应论看文化语境的翻译 “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 Verschueren 在 语境关系顺应的概念。 按照 Verschueren 的观点, 语言选择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