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1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关爱、帮助、责任正文: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
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
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
教学也是如此。
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一) 管理难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
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
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在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但从实际上分析农村小学,在客观上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需性和必须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浅析论文篇一《浅谈农村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 在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教学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
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滞后了许多。
笔者现就这几年在农村进行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
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
近年来,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一)家庭因素现在大多家庭的孩子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和溺爱。
此外,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严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同时,相当一部分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观念,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不考虑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8篇)
第1篇:我国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一、前言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
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近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溺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小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小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缺少专业人员,部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等监管,谁有时间谁抓,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工作中难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难以帮助小学生改变性格上的缺陷,造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是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实际上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一些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个人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都是带领小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电子课件等,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二)在辅导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
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性格上的缺陷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研究》论文
国开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研究目录引言 (2)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2)1.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3)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 (3)三、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4)1. 焦虑 (4)2. 抑郁 (5)3. 自卑 (5)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 (6)1. 焦虑的干预策略 (6)2. 抑郁的干预策略 (6)3. 自卑的干预策略 (7)五、综合干预策略 (8)1. 心理健康教育 (8)2. 家校合作 (8)3. 环境优化 (9)4. 早期筛查和干预 (9)六、结论 (10)七、展望 (10)参考文献 (11)引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小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因此,识别和干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并提出有效的识别方法和干预措施,以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定义与分类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达到和谐统一,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儿童阶段,心理健康的界定应考虑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全面评估其身心健康状况。
按照症状表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
2. 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多动症等。
3. 学习困难: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
4. 适应不良:对新环境或新任务适应能力差,难以融入集体生活等。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方法识别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有效的识别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当今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越来越热,大家都很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农村小学却因为地处偏远、信息量小、师资薄弱和观念僵化等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相对滞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浅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分析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身与心都健康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健康的人。
最近几年,许多大中城市逐渐开展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室。
小学教育也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小学生周围的一切都在急剧变化,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他们的父辈多,我在观察中发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逐渐丰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好成绩,只要有一粒糖的奖励就会欣喜若狂,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现在物质丰裕,对于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对物质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表扬、鼓励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教育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
小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教育孩子的责任。
祖辈疼爱第三代,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同时由于照顾太多,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3.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只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要接受教育,关照不要骄傲自满,要努力,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计10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
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探究论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探究论文汇报人:日期:•引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目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馈•结论与展望目录•参考文献01引言农村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探究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02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如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低年级,女生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男生。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学习条件较差,许多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导致学习困难和厌学情绪。
学习困难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许多农村小学生与父母沟通较少,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较为紧张。
人际关系紧张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自身能力等原因,许多农村小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自卑心理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许多农村小学生存在压抑心理,无法释放情绪和压力。
压抑心理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资源、教师教育方式、同学关系等因素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社会对农村小学生的关注和支持不足,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问题学生心理因素在许多人举动中的作用很早就为人类所知道,但把心理教育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却是近代才有的。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兴未艾,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是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了或逃学了。
现象之三:老师对考试考槽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着,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四: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
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现象之六: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阴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不值一提”。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不容轻视,尤其是在相较于城市而言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路当下,农村中小学的心理问题复杂严重,亟待实施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基础教育领域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师关注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业的师资,以期有效地改变农村心理健康薄弱甚至空白的落后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现状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我”意识。
这方面有个性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任性、自私;有来自意志品质上的问题,如懒惰、意志薄弱、依赖性强;也有来自情绪方面的,如暴躁、厌学、冷漠等等。
2.交往意识。
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有来自家庭的,如叛逆、依赖心强、不独立、蛮横;有来自学校的,如刻薄、嫉妒;也有来自社会的,如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等等。
3.学习意识。
这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厌学、逃学、旷课、上课无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二、积极探索有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1.意识先行。
要有实际作为,先改头脑,要实施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先得让相关人员改变意识,从观念上加以转变,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育行政领导要有意识。
教育行政领导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之一,从而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并且从物质、师资等软硬件上加以配备及完善。
第二、强化学校相关负责人的意识。
学校相关负责人要提高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也让心理健康教育回归课堂,而不仅仅是课程表上欺上瞒下的一个象征性的文字符号。
第三、教育者要有意识。
教育者要能够积极参加专业培训。
使自己走向专业化的心理教育的道路,丰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注重心理训练的实践以及案例的反思总结,这也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坚实而有效的一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内容包括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课堂教育、家庭辅导以及校园心理服务中心的建设等。
4. 儿童焦虑症的预防与干预焦虑症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表现、原因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
5. 小学生抑郁症的识别与干预抑郁症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症状、原因,以及如何及早识别和干预。
6.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7. 亲子沟通在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亲子沟通是培养良好家庭关系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
8. 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处理小学生心理问题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包括倾听、沟通、引导等方法。
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反馴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心理健康,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5篇)网络时代互联网对中小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网络时代学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阶段,学校应该从专业课程、老师素质、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等几个方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心理素质优良的全面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断深入,不仅给成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接触到网络,并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一个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他们大多数渴望接触新鲜的事物,探究周围的世界。
同样,他们大多数也一样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诱惑,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社交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网络视作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洪水猛兽。
要想让孩子在网络时代能够全面健康地成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懂得合理地利用网络。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巨大挑战的网络时代,学校的心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要对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加他们的承受心理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善于发现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并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时摆脱心里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设置固定的心理辅导课程,聘用专业的心理教育老师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学教育,通过有规律的、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优秀3篇)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面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适应校园环境,在保证自身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成绩。
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远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措施,成为当前小学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1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对从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际教学经验有着严格要求。
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
例如,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仅要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取得相关的教学资格证书,而且必须具备3-5年及以上的教学经验;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更是需要取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以及参加一年的专业培训。
而我国虽然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但是其辅导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很难学习到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心理辅导教师往往只具备理论教学知识,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辅导时,也就不能给学生提出实质性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体现。
1.2学校重视不足,教学形式化严重: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以实际行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在任职教师的安排上,多由兼职教师担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例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校医等。
这些教职工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知识,也就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起不到正向的帮助,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形式化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贯彻落实。
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面子工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3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
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
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
(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
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
(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
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
”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10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做为一名教育工,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
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
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
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性格上的缺陷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
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
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
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
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
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
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
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
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
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
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
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21.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论文摘要:为保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健康、顺利地开展。
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从而构建起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999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的限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农村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在教师的观念中。
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
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
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
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
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
落到实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
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部分教师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本身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农村中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成就动机与耐挫力、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
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习、认知方面,也来自社交、情感等方面,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1认知上的问题。
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2情感上的问题。
很多中小学生在情感调节上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悲观失望。
情感调节有问题的学生。
对沉重的打击可能无动于衷,而受一次小小的挫折却悲痛欲绝。
这类学生情感淡漠,甚至对同学对朋友对亲人冷漠无情,以至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忧郁和莫名的焦虑。
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怖等。
3应考综合症问题。
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值过高,学生在考试前后由于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悸、心慌、胸闷、情绪紧张、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不敏捷、思想混乱、思路不清、再认与回忆发生困难,甚至还有口干、腹泻、恶心、呕吐、痛经、双手发抖、大汗淋漓等现象,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现象。
4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条件。
而且也反过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但当前农村的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情况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冷漠古板、心胸狭窄、怯于交往,由于人际关系紧张。
带来情绪上的失落和苦闷并影响学习。
5性知识方面的问题。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从小学高年级起。
学生已进入性发育期,生理、心理会有急剧的变化。
来自性本能的驱使。
再加上来自外界的电视、电影、网络、小说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刺激和影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逐渐产生性意识。
出现了接近异性的兴趣和愿望。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性教育,他们对迅速成熟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于自己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觉得不该这样。
但又不易自制,于是产生恐惧、悔恨等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心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学生由于缺乏性知识,听任性冲动的支配而作出了越轨的行为。
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组织体系不健全。
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任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农村中小学由于条件限制等种种原因,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即使建立起的组织体系,工作也开展得不尽人意。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这些组织体系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到学校的条件和层次,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是一种松散型的组织。
工作难于落实到位。
再加上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紧张,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和设施,连心理咨询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都没有,更谈不上仪器设备。
由于经费的原因师资得不到培养和培训,专业知识缺乏。
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一社会、家庭因素的影响当代社会竞争加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极为严重。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黄色书刊、色情网站、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都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动因。
目前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
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苦闷和压力;父母关系的不和、离婚、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溺爱、过分严厉,都会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二学校认识偏差一些农村中小学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出于上级要求、形势需要,所以消极等待简单应付,即使是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
如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辅导热线、建立心理健康信箱、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但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缺乏正确的认识,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
有些学校,为应付检查,甚至弄虚作假,名不符实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学生本身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有些是与遗传、体质、突发事件有关。
大多数情况都是逐渐积累而成的。
家里有心理障碍患者。
或国产期大脑受过损伤、感染、孕妇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窒息缺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