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基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分析

合集下载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我国刑事证据法律的借鉴意义探析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我国刑事证据法律的借鉴意义探析

摘 要: 因刑事诉讼理 念差异 , 美国司法机 关在面对价值 冲突并进行 选择 时 , 优 先考虑“ 程序的 正当性 ” 和“ 无罪
推 定” , 如对 辛普 森案件的处 理 , 严格适 用《 联邦证据 规则》 中的 关联性证 据规则和 非法证据排 除规 则 。我 国也应 当
加 快刑 事证据 法律 体 系建设 , 尤其应该加 快《 证据 法》 的 立法进程 , 在调整诉讼政 策和 利益时 , 应以 人 权保障为核心 ,
血清样本与辛普森 相同 。而辛普 森在芝加哥接 到 所谓关联性证据规则 , 是指任何一项对诉讼裁 警 方 关 于 前 妻 的死 讯 后 赶 回加 州 , 并 声 称 自己对案 判有影 响的事实的存 在 , 若有此证 据将 比缺乏此证
件 发 生 毫不 知情 。
据时更有可能或更无可能u 】 。有关 联性不是一项证
美 国《 联邦证据规则 》 是 由美 国联 邦最高法 院 找 到的证据 和样 本 已被 检方 破坏 , 不具 有证据 能 颁布并 由国会投票通过 的证据规则 , 适用于美 国联 力 。而证人 马克 ・ 福尔曼警探也被辩方律师指证有 邦法 院审理 的民事 和刑事案件 。美 国各州基本拥 种族歧视 之嫌 , 其证言效力大打折扣。后经陪审团 有各 自的《 证据法》 , 但相 当多的州 的证据法都是以 评议 , 法官认为警探 没有 取得搜查令 的情况下 , 私 闯民宅寻取 案件证 据 , 根 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该 《 联邦证据规则》 为蓝本 的 , 故《 联邦证据规则》 在美


美国《 联邦证据规则》 在 辛普森 案件 中的适 用
分, 四名警察来到死者尼克 尔前夫辛普森 的住宅 , 《 联邦证据规则》 分为十章 , 内容包括一般司法 在其 门外 发 现 辛普 森 汽 车 车 头 沾 有 血迹 , 车 道 上也 认知 、 证 据定义 和分类 、 证 据效力 、 证 人资格 和能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刑事司法实践中,品格证据作为一种反映被告人的品格、品行和性格等方面的证据,经常被法庭采用作为量刑依据或评价被告人的证据之一。

然而,品格证据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和认识。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以期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概述(一)定义与分类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是指在特定事实中反映被告人人格特质、行为倾向等表现的证据,主要包括前科记录、良好品德证书等。

按照时间分类,可分长期品格证据和临时品格证据;按照内容分类,可分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

(二)意义在刑事审判中,品格证据不仅可以帮助法官判断被告人可能的道德和行为表现,为判决提供更为丰富的依据,还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的法律规定(一)法律原则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法官在审判中可以综合考察被告人的性格、家庭环境等因素。

同时,为避免不当运用,需要遵守公平、公正和公正审案原则。

(二)证据收集和认定品格证据的收集主要涉及案件前期对相关人员或部门的调查。

收集后需要进行评估、比对和分析等过程以确认其真实性。

只有经合法途径和手段获得的品格证据才可作为证据使用。

此外,必须满足一定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的标准才可被认定。

四、品格证据在审判中的应用与争议(一)应用方式法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品行特征判断被告人可能的心理动机和未来的危险性,也可以在确定具体罪责时作为量刑依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证人证言等方式来了解被告人的品行。

(二)争议问题尽管品格证据在审判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例如,是否应将品行作为判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对于缺乏记录的前科等证明信息的被试是否具有决定性等。

同时,也需要警惕个别情况下的诋毁现象和不恰当的使用倾向等伦理道德问题。

五、建议与对策(一)完善法律制度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品格证据的收集、认定和使用规则,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及其诉讼理念

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及其诉讼理念

.、 法 官 地 位 中 立 , 但 并 不 完 全 消 极 。 品 格 证 据 规 则 ,-, ( 过去 9) 规 定 , 可 以 用 被 告 人 “
的不良行为证明动机、目的等” 。但是,如果错 误引用被告人不良行为就会影响公平审判,成 为被告人上诉的理由,而案件发回重审则造 成 了 诉讼资源的浪费。法官对这类有一定诉讼价值 但可能影响公平审判的证据的审查以及是否采 信这类证据的决定,不但影响审判的进程,而 且直接影响审判的结果。所以法官的审查过程 相对严格,往往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依据 一 定 的标准对证据进行审查,然后依据自由裁量权 决定是否采纳。具体到品格证据,主审法官对 “ 被告人过去的行为”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审 查:双方进行要证明的事实的争议程度;证据 的充分性;证据的证明力;证据的作用;能否 提供其他歧视性小一些的证据;可能产生的煽 动性、歧视性结果;同被证明的犯罪之间的相 似性;向陪审团发出的有限采纳指令的有效性; 采纳该证据可能导致案件拖延的程度。 审查结束后,法官还要运用自由裁量权决 定最终是否采纳该证据。一般来说,如果有其 他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证明效果,法院会排除 “ 过去不良行为”证据,要求举证人提供的证据 尽量少一些煽动性,使陪审团专注于对案件事 实的审理少受情感左右,从而保护对被告人进 行公平审判。
例如当品格成为案件争议的对象时可以用品格证据证明品格最典型的是在诽谤案中被告称原告是贼原告认为被告是在诽谤自己被告可以提供品格证据证明原告是个贼这里要证明的是原告是个贼即有做贼的倾向而不是证明原告在特定场合下实施了符合其做贼的品格倾向的盗窃行为
法学杂志
!"# $%&’(%’ )"*"+&(’
!外国法制
!""#$%$&! 第 !" 卷 ’%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其中,品格证据作为对被告人性格、品行、习惯等个人特性的证明,往往在定罪量刑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不同法系和国家的法律规定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分析其重要性和适用范围,以期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二、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概念及重要性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是指证明被告人性格、品行、习惯等个人特性的证据。

这些证据可以反映被告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性格倾向等,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影响。

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对于保障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错案具有重要意义。

三、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一)可采信的品格证据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可采信的品格证据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采信的品格证据包括被告人的日常行为、社交关系、教育背景、工作表现、过去的犯罪记录等。

这些证据应当在相关、合法、可靠的基础上进行收集和审查。

(二)品格证据的证明力品格证据的证明力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品格证据可以作为辅助证据,但不能作为定罪的唯一依据。

在审理案件时,法官应当综合考虑其他证据,对品格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合理评估。

(三)排除不当品格证据的规则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排除不当品格证据的规则。

例如,过去的不相关犯罪记录、污点证据等应当被排除在法庭之外。

此外,对于涉及被告人隐私、名誉等权益的品格证据,也应当谨慎审查,避免对被告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四、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适用及案例分析(一)适用情形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可以在定罪和量刑阶段适用。

在定罪阶段,品格证据可以作为辅助证据,帮助法官判断被告人的行为动机、目的等。

在量刑阶段,品格证据可以作为量刑参考因素,帮助法官判断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再犯可能性等。

(二)案例分析以某抢劫案为例,被告人具有长期盗窃前科,但在本案中未直接证明其参与了抢劫行为。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品格证据是一项关键因素,对审判过程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品格证据关系到被告人的名誉、社会形象以及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因此其使用和采纳在法律上有着严格的规则和限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分析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概述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关于被告人过去行为、性格、习惯等非直接针对具体指控的证据。

这些证据通常用于证明被告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犯罪动机等。

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的采纳与否,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影响。

三、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一)证据的采纳规则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的采纳需遵循法定证据规则。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品格证据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

真实性要求品格证据必须真实可靠,不能是虚假或伪造的;相关性则要求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有直接联系;合法性则要求品格证据的收集和采纳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证据的排除规则尽管品格证据对案件审理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能会排除品格证据的使用。

例如,当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无直接关联时,或者其真实性存在疑问时,法院可能会决定排除该证据。

此外,如果品格证据的采纳可能导致对被告人的不公平偏见,法院也可能排除其使用。

四、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应用现状及问题(一)应用现状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的应用广泛。

一方面,检察机关和辩护律师可能会提交品格证据以支持或反驳指控;另一方面,法院在量刑时也会考虑被告人的品格。

然而,由于法律对品格证据的规则和限制较多,其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存在的问题1. 规则不够明确:当前刑事法律对品格证据的规则和限制尚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2. 证据真实性难以验证:由于品格证据往往涉及被告人的过去行为和性格特点,其真实性难以验证,容易导致误判。

品格证据规则是规范用以证明被告人、被害人及证人品格之证据的证

品格证据规则是规范用以证明被告人、被害人及证人品格之证据的证

品格证据规则是规范用以证明被告人、被害人及证人品格之证据的证美国国会和几乎所有州的立法机关都已颁布法律来努力限制在强奸和性侵害案件中使用以前的性仃为证据。

禁止在交叉盘问中查问该被害人与被告人以外者的 * 。

其理由是:该被害人过去同意的与该被告人的 * 对所控侵害事件中是否同意的问题具有可争议的相关性。

而被害人名声的证据和以前同意与其他人性交的具体证据则不具有相关性。

为此。

美国国会于1978年给《联邦证据规则》增加了被称之为“强奸盾牌条款”的第412条。

该条规定。

可以采纳;如果该罪行涉及不正当行为或提供虚伪陈述。

只要时间相隔不远。

也可以采纳。

下面以华尔兹提供的案件为例:[130] 首先是公诉律师对本方证人的询问。

公诉律师:“你的职业是什么。

齐夫?”答:“我是本城中第二国家银行的总裁。

”问:“你担任该职务有多久了。

先生?”答:“13年了。

”问:“在那之前你的职业是什么?”答:“该银行的副总裁。

在那之前是托管官员。

我在这家银行工作已有23年了。

”问:“你在这中心市内居住多久了?”答:“我是在此出生的。

我在这里生活已快45年了。

”问:“你对此地居民都很熟悉吧?”答:“我希望告诉你我很熟悉。

一名银行家必须如此。

我想我大概”1得出这城里每一个人的首名。

”问:“齐夫先生。

本案的被告人昨天传唤一位名叫克莱德·布什马特的证人出庭。

该证人为被告人提供了一个在本案中对我们极为重要的那天的阿里白。

我想问你是否认识克莱德·布什马特?”答:“我认识他。

”问:“多久了?”答:“大约有15年了。

”问:“我还想问你是否熟悉他在此中心市居民中关于诚实问题的名声?”答:“我知道他的名声。

而且该被告人受控的犯罪正是其一部分或一个方面。

更大阴谋的存在对于证明动机具有相关性。

而它转过来又是证明所控罪行的旁证。

更大犯罪计划的证明也可以用来确认被告人的意图。

而且甚至可以用来确认其作为该犯罪实施人的身份。

其二。

动机。

机会。

预备。

浅析证人诉讼主体中品格证据

浅析证人诉讼主体中品格证据

浅析证人诉讼主体中品格证据【摘要】在英美证据制度中,被告人过去一般的不良品格不得提出用以证明与现在的犯罪事实的关联性,但是证人的品格证据允许被用来攻击证人资格。

本文通过引入证人品格证据的基本理论解析证人品格证据在司法实践应用中的效用与瓶颈。

【关键词】证人;品格证据;证人资格一、证人品格证据的基本理论(一)证人品格证据的基本概念与认定证人品格证据指的是证人的道德品质以及能够证明该道德品质与作证资格具有相关性的证据。

按照英美法系的界定来看,品格证据的认定包括“声誉、行为倾向、类似事件”三个方面:1.声誉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为名誉、声望,也就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所获得的他人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或者说是普遍评价。

2.行为倾向这指的是一个人周期性的、固定的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实施该行为时的心理状态,这一方面与道德关系不大,而主要是与行为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一些经历相关。

3.类似事件这一点类似于“前科”,但是此处的“前科”必须是与正在被审理的案件具有相关性,并且时间跨度不能太大。

比如证人曾经因为抢劫而被判过刑,但是在现案中他以证明被告人犯强奸罪的身份出现,此处的抢劫与强奸没有相关性,不被采纳。

在英美普通法中曾有一个惯例:一个人有过叛国罪、重罪或者关于不诚实或者错误陈述的不良行为,或者妨碍司法等有罪判决,他的证人品格就会被一概否定[1]。

(二)英美法系证人品格证据的适用——以《美国联邦证据法》为例品格证据的实际应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美国联邦证据立法对于证人的品格应用就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联邦证据法》第608条规定:“证人的诚信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以能够证明其品格有问题的意见或名声的证据予以攻击或支持,但是这要有以下限制为前提:(1)证据只能针对证人真实性或不真实性的品格。

(2)只有在证人的诚信遭到了意见或者名声证据的攻击时,能够证明该证人具有可信性品格的证据才可以被采纳。

[2]”从该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证人的品格证据并不是一个在每一场审判,每一个案件当中都必须出现的证据内容,而它的出现只有在被对方的当事人或者其律师提出质疑的时候才会被摆上桌面。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品格证据原则详解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品格证据原则详解
118 法律英语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品格证据原则详解
文 / 汤文华
1. 什么是品格证据
品格证据(character evidence)是英美普通法与制定法中的专有概念。 概括而言,品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一个人的品格或品格特征,并以此 来推论该人行为的证据。这里的“品格”不仅仅包含一个人的道德品质(moral qualities),还包括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方式等。在庭审实践中,品格 证据所要证明的客体涉及被告人、受害人和证人的品格、惯常的行为方式 及先前行为等。
2 易延友,《证据法学:原则 规则 案例》,法律出版社,2017 年。 3 根据《布莱 克法律词典》,“品格”一词指:属于区别于其他人的道德品质的集合,是一个人 内在品质的一般表现形式。关于某人道德倾向或习惯或伦理品质的意见是专属于他 的,一个人综合的行为倾向或可能性可以通过其习惯、其具有的良好品格或其他品 格的一般声誉加以证明。 4 证据规则的存在不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世界,而是要确保 陪审员能够正确地考虑呈现给他们的事实。
③证人先前的定罪判决可以用来弹劾证人的可信性。(The following rules apply to attacking a witness’s character for truthfulness by evidence of a criminal conviction: (1) for a crime that, in the convicting jurisdiction, was punishable by death or by imprisonment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 evidence: … (2) for any crime regardless of the punishment, the evidence must be admitted if the court can readily determine that establishing the elements of the crime required proving—or the witness’s admitting—a dishonest act or false statement.)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范文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是决定案件结果的关键环节。

其中,品格证据作为对被告人性格、品行、习惯等个人特性的证明,对于案件的定罪量刑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规则,分析其理论依据、实践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理论基础1. 品格证据的概念及作用品格证据是指证明被告人性格、品行、习惯等个人特性的证据。

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可以反映被告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志等因素,对于认定犯罪事实、判断被告人主观故意、量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品格证据规则的理论依据品格证据规则是指对品格证据的收集、审查、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一是公平原则,即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品格偏见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二是相关性原则,即品格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具有相关性,否则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三是证明力原则,即品格证据的证明力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三、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的实践应用1. 品格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在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的收集主要通过调查、询问、鉴定等方式进行。

审查时,应当考虑品格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等因素。

同时,应当排除非法收集的品格证据,以及与案件事实无关联的品格证据。

2. 品格证据在定罪量刑中的应用在定罪方面,品格证据可以辅助认定犯罪事实,如被告人曾经的犯罪记录、习惯性行为等。

在量刑方面,品格证据可以反映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悔罪态度等因素,对于量刑的轻重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被告人有良好品行记录的,可以酌情从轻量刑;而具有恶劣品行的,则应从严惩处。

四、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1. 存在的问题(1)品格证据的收集与审查标准不统一,导致案件处理结果的不公平;(2)对品格证据的证明力评估不够科学,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3)对被告人名誉权的保护不够充分,可能导致无辜者受到不公正待遇。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 Page 1----------------------- ----------------------- Page 2-----------------------外国刑事诉讼法典系列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卞建林译----------------------- Page 3-----------------------序一切事物只有互相比较才能见差别长短,只有互相借鉴才能促发展进步。

法制建设也是如此。

中国法制建设,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改革和健全,既要立足中国国情,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应当研究外国的法制建设情况,借鉴他们的经验,以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正因为如此,由我主持的《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在原来《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若干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组织翻译出版,《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感谢卞建林博士对这部法典的翻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由于美国的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规定得比较原则,比较简明,不象大陆法系国家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那样系统全面,为了使读者概括了解这两部规则,我们请他对美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作一简介。

卞建林博士曾于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进修一年,对美国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有比较系统的研究,相信他的介绍定会有助于读者对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了解。

最后,我们感谢美国福特基金会对《美国联邦刑事诉讼----------------------- Page 4-----------------------规则和证据规则》的出版予以资助。

陈光中1996年1月----------------------- Page 5-----------------------目录1目录美国刑事诉讼简介................................................ (1)联邦刑事诉讼规则 ............................................. (35)第一章范围、目的和结构 ................................. (35)第1条范围 ............................................. (35)第2条目的和结构 .................................... (35)第二章预备诉讼 ............................................. (36)第3条控告 ............................................. (36)第4条根据控告签发逮捕令或传票 ............... (36)第5条在治安法官前初次聆讯 ..................... (37)第5.1条预备审查.................................... (39)第三章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 ......... (41)第6条大陪审团 ....................................... (41)第7条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 ......... (45)第8条共同犯罪和共同被告 ........................ (47)第9条根据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签发逮捕令或传票 .................. (47)第四章传讯和准备审判 .................................... (50)----------------------- Page 6-----------------------2目录第10条传讯............................................. (50)第11条答辩............................................. (50)第12条审判前的书状和申请;辩护和异议...... (54)第12.1条通知不在犯罪现场 ..................... (56)第12.2条通知作精神病辩护或者专家关于被告人精神状况的证词 ........................ (58)第12.3条通知以公共权利为由辩护 ............ (59)第13条将大陪审团起诉书或检察官起诉书合并审理....................................... (60)第14条将可能有不公正影响的共同诉讼分开....................................... (61)第15条证据保全....................................... (61)第16条透露和审查.................................... (63)第17条传票............................................. (67)第17.1条庭审前会议 .............................. (69)第五章审判地点 ............................................. (70)第18条起诉和审判地点.............................. (70)第19条(已废除).................................... (70)第20条为答辩和判刑而移送........................ (70)第21条为审判而移送................................. (71)第22条申请移送的时间.............................. (72)第六章审判 ................................................... (73)第23条陪审团审判或法庭审判..................... (73)----------------------- Page 7-----------------------目录3第24条审判陪审员.................................... (74)第25条法官;无资格................................. (75)第26条作证............................................. (75)第26.1条确定外国法律 ........................... (75)第26.2条提供证人陈述 ........................... (76)第27条官方记录的证明.............................. (77)第28条译员............................................. (77)第29条申请宣判无罪................................. (77)第29.1条终结辩论 ................................. (79)第30条指示............................................. (79)第31条裁决............................................. (79)第七章判决 ................................................... (81)第32条课刑和判决.................................... (81)第32.1条撤消或变更缓刑或监视释放 ......... (85)第33条重新审判....................................... (86)第34条阻止审判....................................... (86)第35条纠正课刑....................................... (86)第36条文字错误....................................... (87)第八章上诉(已废除) .................................... (88)第37条提起上诉;申请调卷令(已废除)...... (88)第38条延期执行....................................... (88)第39条上诉监督(已废除)........................ (89)第九章补充诉讼和特别诉讼 .............................. (90)----------------------- Page 8-----------------------4目录第40条提交另一地区................................. (90)第41条搜查和扣押.................................... (91)第42条刑事藐视法庭(罪)........................ (96)第十章一般规定 ............................................. (97)第43条被告人到庭.................................... (97)第44条获得律师和被指定律师的权利............ (98)第45条期间............................................. (98)第46条从监狱释放 ................................. (100)第47条申请 .......................................... (102)第48条撤消 .......................................... (102)第49条文件的送达和存档 ........................ (102)第50条案件日程表;及时处理的计划 ......... (104)第51条不必要的例外 .............................. (104)第52条无害错误和明显错误 ..................... (104)第53条法庭内行为规则 ........................... (104)第54条适用范围和例外 ........................... (105)第55条记录 .......................................... (107)第56条法院和书记官 .............................. (108)第57条地区法院制定规则 ........................ (108)第58条轻罪和其他轻微犯罪的程序 ............ (108)第59条生效日期 .................................... (113)第60条标题 .......................................... (113)联邦证规则...................................................... (114)----------------------- Page 9-----------------------目录5第一章一般规定............................................. (115)第101条适用范围....................................... (115)第102条目的和结构.................................... (115)第103条关于证据的裁定.............................. (115)()错误裁定的后果.................................... (115)a(1)异议................................................... (115)(2)提供证明............................................. (116)()关于提供证据和裁定的记录 .................. (116)b()陪审团审理.......................................... (116)c()显见错误 .......................................... (116)d第104条初步询问....................................... (116)()关于可采性的一般询问........................... (116)a()以事实为条件的相关性 ........................ (116)b()陪审团审理.......................................... (116)c()被告人作证 ....................................... (117)d()重要性和可信性.................................... (117)e第105条有限的可采性................................. (117)第106条书面或录音证词的剩余部分或相关部分....................................... (117)第二章司法认知............................................. (118)第201条关于裁判事实的司法认知.................. (118)()适用范围............................................. (118)a()事实种类 .......................................... (118)b----------------------- Page 10-----------------------6目录)任意采用............................................. (118)(c()强制采用 .......................................... (118)d()被听证的机会....................................... (118)e()采用司法认知的时间.............................. (118)f()指示陪审团 ....................................... (118)g第三章民事诉讼中的推定................................. (120)第301条民事诉讼中推定的一般规定............... (120)第302条民事诉讼中州法的适用性.................. (120)第四章相关性及其限制.................................... (121)第401条 "相关证据"的定义........................ (121)第402条相关证据一般可以采纳;无相关性的证据不能采纳................................. (121)第403条因偏见、混淆或浪费时间而排除相关证据... (121)第404条品格证据不能采纳来证明行为;例外;其他犯罪.............................. (121)()品格证据的一般规定.............................. (121)a(1)被告人的品格....................................... (122)(2)被害人的品格....................................... (122)(3)证人的品格.......................................... (122)()其他犯罪、错误或行为 ........................ (122)b第405条证明品格的方法.............................. (122)()名声或评价.......................................... (122)a----------------------- Page 11-----------------------目录7()特定行为实例 .................................... (122)b第406条习惯;日常工作.............................. (123)第407条随后的补救措施.............................. (123)第408条和解和要求和解.............................. (123)第409条支付医疗或类似费用........................ (123)第410条答辩、答辩讨论和有关陈述不可采纳....................................... (124)第411条责任保险....................................... (124)第412条性犯罪案件;与被害人过去行为相关....................................... (125)第五章特权................................................... (127)第501条一般规则....................................... (127)第六章证人................................................... (128)第601条关于证人能力的一般规则.................. (128)第602条缺乏亲身体验................................. (128)第603条宣誓或郑重声明.............................. (128)第604条译员............................................. (128)第605条法官作为证人的能力........................ (129)第606条陪审员作为证人的能力..................... (129)()参加审理 .......................................... (129)a()对陪审团裁决或起诉书合法性的调查 ...... (129)b第607条谁可以提出质疑.............................. (129)第608条关于证人品格和行为的证据............... (129)----------------------- Page 12-----------------------8目录)关于品格的评价证据和名声证据 ............ (129)(a()行为的具体实例 ................................. (130)b第609条以曾被定罪的证据提出质疑............... (130)()一般规则 .......................................... (130)a()时间限制 .......................................... (131)b()赦免、撤消或证明恢复名誉的效果 ......... (131)c()未成年人的裁判 ................................. (132)d()上诉未决 .......................................... (132)e第610条宗教信仰或主张.............................. (132)第611条询问和举证的方式和次序.................. (132)()法庭控制 .......................................... (132)a()交叉询问的范围 ................................. (132)b()诱导性问题 ....................................... (133)c第612条使用书面材料来唤醒记忆.................. (133)第613条证人先前的陈述.............................. (134)()就证人先前的陈述进行询问 .................. (134)a()有关证人先前陈述不一致的外部证据 ...... (134)b第614条法庭传唤和询问证人........................ (134)()法庭传唤证人 .................................... (134)a()法庭询问 .......................................... (134)b()异议 ................................................ (134)c第615条排除证人....................................... (134)第七章意见证据和专家证词.............................. (136)----------------------- Page 13-----------------------目录9第701条一般证人的意见证词........................ (136)第702条专家证词....................................... (136)第703条专家意见证词的基础........................ (136)第704条关于最终争议的意见........................ (136)第705条公开专家意见所依据的事实和数据...... (137)第706条法庭指定专家................................. (137)()指定 ................................................ (137)a()补偿 ................................................ (137)b()将指定公开 ....................................... (138)c()当事人自己选择专家 ........................... (138)d第八章传闻证据............................................. (139)第801条定义............................................. (139)()陈述 ................................................ (139)a()陈述者 ............................................. (139)b()传闻................................................... (139)c()不是传闻的陈述 ................................. (139)d(1)证人的先前陈述.................................... (139)(2)为对立当事人承认................................. (139)第802条传闻证据规则.............................. (140)第803条传闻证据的例外;陈述者可否作证无关紧要.................................... (140)(1)表达感觉印象....................................... (140)(2)刺激的发泄.......................................... (140)----------------------- Page 14-----------------------10目录(3)当事存在的精神、感情或身体状态............ (140)(4)出于医疗诊断或治疗目的的陈述............... (141)(5)被记录的回忆....................................... (141)(6)关于日常行为、活动的记录..................... (141)(7)在第(6)项规定的记录中缺乏记载 ......... (141)(8)公共记录或报告.................................... (141)(9)重要统计资料....................................... (142)(10)缺乏公共记录或没有记载 ..................... (142)(11)宗教组织的记录 ................................. (142)(12)婚姻、洗礼或类似证明 ........................ (143)(13)家庭记录 .......................................... (143)(14)反映财产利益的文件记录 ..................... (143)(15)文件中反映财产利益的陈述 .................. (143)(16)在陈年文件中的陈述 ........................... (143)(17)市场报告,商业出版物 ........................ (144)(18)学术论文 .......................................... (144)(19)关于个人或家庭历史的名声 .................. (144)(20)关于边界和一般历史的名声 .................. (144)(21)性格方面的名声 ................................. (144)(22)先前定罪的判决 ................................. (145)(23)关于个人、家庭、或一般历史、或边界的判决 .................................... (145)(24)其他例外 .......................................... (145)----------------------- Page 15-----------------------目录11第804条传闻证据的例外;陈述者不能到庭作证....................................... (145)()不能出庭的定义.................................... (145)a()传闻证据的例外 .................................(146)b(1)先前证词............................................. (146)(2)临终陈述............................................. (146)(3)对己不利的陈述.................................... (147)(4)关于个人或家史的陈述........................... (147)(5)其他例外............................................. (147)第805条传闻中的传闻................................. (148)第806条攻击和支持陈述者的可信性............... (148)第九章鉴定和辨认.......................................... (149)第901条要求鉴定或辨认.............................. (149)()一般规定............................................. (149)a()说明 ................................................ (149)b(1)具有知识的人的证明.............................. (149)(2)对笔迹的非专家意见.............................. (149)(3)由审判者或专家证人进行比较.................. (149)(4)与众不同的特征或类似品质..................... (149)(5)声音辨认............................................. (149)(6)声音通话............................................. (149)(7)公共记录或报告.................................... (150)(8)陈年文件或数据汇编.............................. (150)----------------------- Page 16-----------------------12目录(9)过程或系统.......................................... (150)(10)法律或规则规定的方法 ........................ (150)第902条自我鉴定....................................... (150)(1)国内盖有印章的公文.............................. (151)(2)国内未盖印章的公文.............................. (151)(3)外国公文............................................. (151)(4)经证实的公共记录的副本........................ (151)(5)官方出版物.......................................... (151)(6)报纸和期刊.......................................... (152)(7)商品注册或类似标记.............................. (152)(8)被承认的文件....................................... (152)(9)商业票据和相关文件.............................. (152)(10)根据国会立法推定 .............................. (152)第903条不必要有补强证人证词..................... (152)第十章文字、录音和照相的内容........................ (153)第1001条定义 .................................... (153)(1)文字和录音.......................................... (153)(2)照相................................................... (153)(3)原件................................................... (153)(4)复制品................................................ (153)第1002条要求原件 .................................... (153)第1003条复制品的可采性 ........................... (154)第1004条其他关于内容的证据的可采性 ... (154)----------------------- Page 17-----------------------目录13(1)原件遗失或毁坏.................................... (154)(2)原件无法获得....................................... (154)(3)原件在对方掌握中................................. (154)(4)附属事项............................................. (154)第1005条公共记录 .................................... (154)第1006条摘要 .......................................... (155)第1007条当事人的证词或书面承认 ............... (155)第1008条法庭和陪审团的职能 ..................... (155)第十一章综合规则.......................................... (156)第1101条规则的适用性 .............................. (156)()法院和治安法院.................................... (156)a()诉讼范围 .......................................... (156)b()关于特权的规则.................................... (156)c()不适用规则的情况 .............................. (156)d()部分适用的规则.................................... (157)e第1102条修改 .......................................... (158)第1103条标题 .......................................... (158)----------------------- Page 18-----------------------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1美国刑事诉讼简介在法律传统上,美国源自英国普通法系,实行判例制度,没有系统成文的刑事诉讼法典。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115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01条适用范围本规则根据第1101条规定的范围和例外,适用于在联邦法院、联邦破产法院和联邦治安法院进行的诉讼。

(根据1987年3月2日的修改,同年10月1日生效;1988年4月25日的修改,同年11月1日生效)第102条目的和结构本规则将用以保证公正施行,消除不合理的耗费和延误,促进证据法的发展壮大,以实现确定事实真相,公正处理诉讼。

第103条关于证据的裁定(a)错误裁定的后果除非影响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具有下列情况,否则错误可以不作为采纳或排除证据的依据:(1)异议对于一项采纳证据的裁定,适时提出要求撤消的异议,或申请记录在案并阐明异议的具体理由,如果该理由未能从上下文中显露出来;或者(2)提供证明对于一项排除证据的裁定,可以提供该证据的要旨使法庭了解或者使其从所提问题的内容中显露出来。

(b)关于提供证据和裁定的记录法庭可以增加任何与表明证据特征、证据被提供的方式、提出的异议和相关的裁定有关的其他的或进一步的证词,可以指示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提供。

(c)陪审团审理在陪审团审理的情况下,法官将指导诉讼,以防止不能采纳的证据通过各种手段,如作出陈述、提供证明或进行提问等,对陪审团产生影响。

(d)显见错误本规则不妨碍对涉及实体权利的显见错误提请注意,虽然这些显见错误未引起法庭注意。

第104条初步询问(a)关于可采性的一般询问关于证人资格、存在(拒绝作证的)特权或证据可采性的初步询问将由法庭决定,适用下述(b)款的规定。

除涉及特权的问题外,法庭作出决定时不受证据规则的限制。

(b)以事实为条件的相关性当证据的相关性依赖于满足一定的事实条件时,在介绍足以确定具备该事实条件的证据后,法庭应采纳该证据。

(c)陪审团审理在所有案件中,有关(被告人)自白的可采性的审理将避开陪审团。

审理其他初步事项时,出于公正利益的考虑,或者当被告人作证时提出这样的请求,也可以避开陪审团。

品格证据规则

品格证据规则


我国品格证据的发展现、原因以及品格证据的价值分析
结语
一、品格证据的概念、品格证据规则概念 (一)品格证据概述 品格证据的概念 品格证据的概念舶来于英美法。 美国法称character evidence 英国法称evidence of character 它是指表明某人品格和特定品格特征的证据。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英美法中,“品格”最早指一个人在社 区中的名声(reputation)
然后是辩护律师对本方证人的询问。
辩护律师:“里维兰德·古德哈特,你知道布什马特先生在本地居民中有关诚实问题 的名声吗?”
答:“是的,我知道。”
问:“怎么样?”
答:“非常好。”
这两个例子表明一个证人的品格可以如何受到名声证据的攻击然后又得到其支持, 但是它们也揭示了当相互矛盾的品格证据是由同等或几乎同等受尊敬之证人提供时, 陪审员们所面临的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这两个例子中,那两位品格证人对正 常陪审员思想的影响大概会互相抵消了。
第三,对应性。此项可以说是第二条的延续,控方应该以被告人提出自己具有良 好品格证据的形式提出被告人不具有良好品格的证据。
2.有关被害人方面的品格证据规则
有关被害人方面品格证据的适用主要体现在两类案件中:性犯罪案件和故意伤 害或者杀人案件。
在性犯罪案件当中英美证据立法一般情况下禁止被告方向法庭提交有关被害人 过去性行为方面的名声或者意见证据。而在故意伤害或者杀人案件中,则与性 犯罪案件正好相反。《联邦证据规则》摒弃了被害人品格证据的一般排除规则。 根据新修订的《联邦统一证据规则》第404条第2项的规定, 在该类犯罪案件中 , 由被告提出的关于被害人品格特征的证据, 或者由控方对此提出的反驳证据 , 或者在杀人案件中起诉方为反驳被害人先动手而提供的关于被害人性格一贯 温和的证据等, 均不适用品格证据的一般排除规则 。

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的比较研究.doc

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的比较研究.doc

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的比较研究-美国刑事诉讼是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许多方面吸取了当事人主义的做法和经验。

这种吸收在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在哪些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本文仅就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作些比较研究,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一关于证人资格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1条的规定,除该规则另有规定外,“每个人都有资格作为证人。

”(注: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在美国,证人被分为普通证人和专家证人。

普通证人的义务是对诉讼中的一般争议事实提供一般性证言,专家证人的义务则是对涉及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为帮助陪审团理解诉讼中的争议事实提供专门性证言。

由于证人的种类不同,其条件或资格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对普通证人的基本要求是:(1)证人必须具有明示自己意思并使法官和陪审团理解的能力,即具有表达能力;(2)证人必须理解其有说真话的义务,即具有理解其如实作证责任的能力;(3)证人必须就其亲自了解的事实作证。

这一条件是证人资格的最重要的条件。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602 条就明确规定:“除非有证据足以确定证人对待证事项具有亲身体验,否则其不能作证”。

(注: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这一规定是受其传闻证据排除法则所制约的。

专家证人除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必须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并且其证言必须有助于陪审团认定事实。

在美国,对儿童和意志受损害的人是否能作证人,没有硬性的规定。

年龄的大小和意志是否受到损害本身并不影响其证人的资格,只要法官认为儿童具有观察、记忆和谈话能力并理解宣誓作证的性质和后果,意志受损害的人具有感知、记忆、表达能力并理解其说真话的义务,就可以充当证人。

此外当事人及其配偶、鉴定人也可以充当证人。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相关性研究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相关性研究

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相关性研究品格证据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有关品格证据与案件事实的相关性的判断是困扰司法人员和理论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英美法系有大量的品格证据规则以及有关品格证据的判例,而我国法律中几乎没有关于品格证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对品格证据的排除或采信各地的做法差异很大。

本文以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品格证据的相关性问题,得出的结论对研究证人、被害人等的品格证据的相关性也具有借鉴意义。

品格(character)是指某人以特定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的倾向性。

“在证据法中,它至少包括三种明确的含义,第一,是指某人在其生存的社区环境中所享有的声名;第二,是指某人的为人处世的特定方式;第三是指某人从前所发生的特定事件,如曾因犯罪行为而被判刑等。

” 在刑事诉讼中,常用的品格证据包括被告人的品格证据,被害人、证人的品格证据等;以上品格证据又可分为良好品格证据和不良品格证据。

一、证据相关性的一般原理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的一环,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普遍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普遍联系的原理正是证据相关性原则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哲学基础。

美国学者雷丽认为:“证据的关联性,是融会于证据规则中带有根本性和一贯性的原则。

” 证据的关联性或相关性指的是证据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具有一定的联系。

该定义对相关性的规定较抽象,没有对证据的证明力提出任何要求。

关于证据要满足怎样的标准才能被认定具有“一定联系”,笔者通过阐述美国的“逻辑相关性与法律相关性之争”以实现对相关性标准的界定。

John Henry Wigmore在美国率先提出法律相关性标准,包括:1、要求具有可采性的证据不能仅具有微小的证明价值,还应有额外的价值。

2、要求庭审法官依据经验与先例判定证据的法律相关性。

Wigmore教授的理论认为“具有可采性的证据不能仅具有微小的证明价值”,提出了要具有法律相关性所必须满足的“量”的要求:“还应有额外的价值”,进一步提出了“质”的要求。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

论美国品格证据规则及对我国证据规则启示内容摘要:品格证据规则作为证据法学的重要内容,并没有得到我国证据法学界的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品格证据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只是可能带来推理性偏见和伦理性偏见。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判例较为合理地解决了这一冲突,值得我国借鉴。

随着证据立法提上日程,我国的证据法学研究也日趋深入,但我国证据法学界并没有给品格证据规则以应有的关注,不仅迄今无专文予以论述,就是一笔带过时也不乏偏颇和武断。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学中,品格证据规则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以至于众多的判例、立法与学者专著莫不与之相关,并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

在此作一些粗浅的研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美国有关品格证据在不同诉讼主体的运用(1)被告的品格证据联邦证据法一方面规定②:“有关某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不能用于证明该人在某特定场合的行为与其品格或品格特征相一致”,“其它犯罪、错误或行为的证据不能用来证明某人的品格以说明其行为的一贯性”,另一方面又承认,“如果出于其它目的,如证明动机、机会、意图、预备、计划、知识、身份或缺乏过失,或意外事件等”,其它犯罪错误或行为即可被采纳。

这就是说,它仍坚持禁止以被告的倾向性为基础的推理③,而允许不以被告倾向性为基础的推理,这显然深受英国Makin判例的影响。

同时,根据联邦证据法,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的良好品格证据,而他一旦提出,控方就有提出其不良品格证据予以反驳的权利。

被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其良好品格:自己作证,提供关于其名声的证人证言,提供以评价方式作出的证人证言(即意见证言)。

控方的反驳也可以采用名声证言和意见证言的形式,其中在被告出庭作证时,控方还可以在交叉询问中问及被告过去的犯罪、过错和行为(此时,控方提出被告具体行为实例的目的是反驳被告所提出的良好品格证据,而不是证明被告有罪)。

(2)被害人的品格证据为了支持辩护,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有时被允许提出受害人的品格证据。

例如,为了支持正当防卫的辩护主张,被告人可以提出证明受害人具有暴力性格的证据。

美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品格证据使用问题研究

美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品格证据使用问题研究

独特的。在诸多其他 国家 中, 基于常识 , 被告人 的不 良品性
证据不仅具有可采性 , 而且在庭 审中率先被提出。这些 国家
认 为 一个 人 以前 的 历 史 与 行 为 对 于 当 前 他 所 面 临 的 刑国家则 主张个人 的品性与
其当前所面临的指控并没有关联性 , 此主张并非基于人类的
摘要 : 对品格证 据进行释 义与 法理分析 , 并从历 史的 角度 对被告 人品格证 据 的使 用 的演进 历程
进行探 讨 ; 此基础 上 , 美 国关 于被 告人品格 证据 的立法与使 用 问题 进行剖 析 ; 在 就 最后 , 以美 国为借 鉴 , 步提 出我 国关于被 告 品格 证据使 用的设 想。 初 关键 词 : 品格 ; 品格证 据 ; 保释 ; 决前调 查 ; 审 团 陪


品格 证据释 义 、 法理 分析与溯 源
常的环境 , 从而增 加了 ‘ 不符合 品性 的’ 行为 的可能性。 l ”4
对于品格一词的含义 , 众说纷 纭, 时难成 定论。目前 一 在证据法 中, 品格一词至少有 以下三种含义被使用 : 第一 , 指

其次 , 允许审判者聚焦于个 案中有待证明的特定 问题而非居
第 7卷
第 4期
河 南 司 法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u a fHe a u iilP l eVo ain olg o r lo n nJ dca oi c t a C l e n c ol e
20 0 9年 l 2月
De e e , 0 9 c mb r 2 0
生活常识 , 而是基于一系列的政策考虑 : 首先 , 向推断本身 倾 存在缺陷 , 其运用有损司法 的公正 。被告人 的品性证据对于

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

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主要内 容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主要涉及证据的种类、证明标准、传闻证据等方面。 在证据种类方面,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详细规定了各类证据的效力、采纳 标准和排除规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传闻证据、品格证据和类似事实证 据等。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
在证明标准方面,美国《联邦证据规则》采用了“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 根据这一标准,公诉方必须排除所有合理的疑问,使陪审团能够确信被告人的罪 行。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
在传闻证据方面,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规定,传闻证据必须是在法庭上直 接感知或由在场证人转述的证据,以区别于书面材料或第二手证据。
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 在法律诉讼中,证据的收集和采纳是决定案件结果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 中,证据规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作为全球范围内最 具影响力的证据规则之一,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
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对 全球证据立法的启示,并针对我国证据立法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五、我国证据立法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
此外,我国证据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虽然已经有一些基本的证据规则, 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模糊和不明确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联邦 证据规则》中对于各种证据的采纳标准和程序的规定,对我国证据立法进行进一 步完善,使其更加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五、我国证据立法的不足之处及解决方案
总之,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证据规则之一,其制定 背景、内容、特点以及对全球证据立法的启示,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对 于我国来说,完善证据立法需要不断努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 况,以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证据法律体系。

浅论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规则

浅论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规则

浅论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规则
赵云霞;田野
【期刊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品格证据规则作为证据相关性的难点,并没有得到我国证据法学界的应有的重视。

笔者在透析品格证据内涵的前提下,解析品格证据相关性的一般原理,结合司法实践,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品格证据规则的构想。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赵云霞;田野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5.2
【相关文献】
1.刑事被告人品格证据规则研究——基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分析 [J], 李晶
2.论刑事诉讼中的不良品格证据规则 [J], 张曙
3.论英国刑事诉讼中的品格证据规则 [J], 刘宇平
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规则适用--兼评一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J], 符仲云
5.浅论刑事诉讼中品格证据规则 [J], 赵云霞;田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对诉 讼 当事人 尤 其是 刑 事 被 告 人 的合法 权 益 产生
消极影 响 , 严重 制约 着我 国证据 法 特别 是证据 规则 的
完善 与 齐 备 。本 文 将 以 《 国联 邦 证 据 规 则 》为视 美
角 , 解读 品格 证据 的基 础 上 , 细 阐述美 国联邦 被 在 详 告人 品格 证据 规则 的具体 内容 , 尝试 对我 国刑事被 并
证据 ” ⑨。对 于 “ 品格 证据 ” 的理 解 , 国联邦 证 据规 美 则并未 作 出概 念性 的 阐释 , 结 合 其 相关 条 文 规定 , 但
可定 义 为 : 能够 用 以证 明某人 品行 或者 特定 品格特 征
作 者简介 : 李晶, 中国政 法大学诉讼法 学专业博士生( 北京 , 0 8 ) 1 08 。 0
可能导致错 误的结论 ; 认为支持 习性推论 的证据 二是

[ 罗纳德 ・ 艾伦、 美] J・ 理查德 ・ 库恩斯 、 B・ 埃莉诺 ・ 斯威夫特著: 证据法— —文本、 《 问题和案例》 第三版 ) 张保生、 ( , 王进喜、 赵滢译 ,
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版 社 20 06年 7月版 , 20 页 。 第 6
69
云南 大 学 学 报 法 学 版
间的推移 , 美 法 对 “ 区 ” 词 的理 解 也 在发 生 变 英 社 一 化 。从前 , 区一词仅 指一个人 所居住 的区域 。但 现 社
品格相符合 , 即品格 证据 与待 证事 实不 存 在相关 性 。 将有 关某人 品格 的证据用 以证 明其 行 为与品格相符 , 通 常被称为“ 习性推 论” Poes If ec) ( rpni ne ne 。习性  ̄ r 推论不 被允 许 的主要原 因有两点 : 一是认为 习性推论
法 学 论 坛
刑 事 被 告人 品格 证 据 规 则 研究
基 于 《 国联邦 证 据规 则 》 美 的分 析
李 晶
摘 要: 鉴于品格证据对案件事 实认定的重要性 ,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 《 对刑事 审判 中被告人 品
格 证据 的提 出条件 以及 提 出与反 驳程 序等 予 以 了细 致规 定 , 以防止 混淆 争点 、 延诉讼 以及 对被告人 拖 的合 法权益 造成 不利 影响 。但在 我 国 , 品格 证据 ( 主要是 刑 事被 告人 品格证 据 ) 多意 义上 仅被 视 为 更 贯 彻 实施具 体刑 事政 策 而非提 高认 定案件 事 实准确性 、 实现刑 事程 序 正 当化 的重要 因素 。为此 , 未来
到足够 重 视 。立 法 规定 的空 白 、 理论 研 究 的缺失 , 不
的证 据 。所 谓 “ 行 ” 是 指 他 人 对 某人 品格 的综 合 品 ,
评价 ; 所谓 “ 定 品格特征 ” 是 指 对 某人 的内在 品 格 特 ,
观察 , 如是 否个 性 冲动或者 粗心大 意等 等 。
证 明品格 的方 法并不是 单一 的 , 种方法 之 间相 各
我 国证 据 立法可 通过 确 立被 告 人 良好 品格证 据规 则和被 告人 不 良品 格证 据规 则 两 个进路 进 行 改 变 , 以有 效 弥补 上述 缺憾 。 关 键词 : 品格 证 据 ; 品格证 据规 则 ; 关性 ; 相 习性推 论
随着我 国证 据法研 究 的 日益深 入 , 借鉴 英美 证据 规则 、 完善 我 国证据 立 法 的 呼 声 渐趋 强 烈 , 品 格证 但 据这一 证据 相关 性 中最 为 重 要 的问 题却 始 终 未 能得
仅导致 司法 实务 中品格证 据适 用 的混乱 与 困惑 , 更易
互 区别 , 由此 构成 了不 同表 现形式 的品格证据 。在英
美法 系 中 , 格证据 一 般 表现 为 三 种形 式 : . 誉 或 品 1名 者名 声 ;. 价 意 见 ;. 2评 3 先前 特 定行 为实 例 。不 同形 式 的品格 证据 , 价值 和 准确 性 各 不 相 同 , 于 审 判 其 对 的影 响亦 不相 同 , 因而普通 法和制 定法 对其所 作 的规
① ②
作证 的方 式提 出 , 任何人 都不能 自行 提出证 明 自己名 誉或 者名 声 的证 据 。名 誉证 人 一般 必 须 十分 熟 识 当 事人 本人 或者 当事 人居 住 和工 作 的社 区等 。 随着 时
高忠智著: 美国证据法新解——相关性证据及 其排除规则》 北京: 《 , 法律 出版社 20 0 4年 4月版 , 7页。 第5 周敦厚 著: 证据法论》, 《 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公 司 19 9 9年版 , 0 第4 5页。
定存 在着 差异 。 ( ) 一 名誉 或 者名 声 以名 誉或 者名 声 的 方法 证 明 品格 是 指通 过 传 唤 对某 人 品格较 为熟 悉 的人 作 为名 誉 证 人 就某 人 的名
誉 出庭作 证 。名誉 证人所 作 出的证言 称为名 誉证据 。
以名 誉或 者名 声 的方法 证 明品格 必 须 通过 名 誉 证人
21 0 1年 5月 第2 4卷 第 3期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u  ̄ o u n n U est a  ̄t n om fY n a v ri L w E i y o
Ma 2 y, 011 f2 4 No 3
文章 编 号 :N 3—14 / 2 1 )3— 9— 6 C5 13 D(0 1 0 6 0
告人 品格证 据规 则 的构建 进路 进行 初步 探索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品格证 据 的解读
品格 证 据 , 英 美 普 通 法 和 制 定 法 中 表 述 为 在 “ h rc r vdn e 或 者 “ v ec f hrce” 在 C aat iec ” eE E i n eo aat , d C r 我 国亦称 为 “ 格 证据 ” 、 才 德 证据 ” ) 性 “ (或者 “ 2 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