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万楼藏书与寒隐社刊书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万楼藏书与寒隐社刊书初探作者:肖哿

来源:《收藏与投资》2021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南名儒高燮建吹万楼藏书、聚书活动及其发起成立的金山寒隐社刊书活动的举要,探讨高燮藏书、刊书的价值,阐发近代江南藏书家高燮及其同仁孜孜追求的人文精神,并以此略窥江南藏书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高燮;吹万楼;藏书;寒隐社;刊书;江南文化

江南文人的藏书之风,是地区文化实力的展现,也是书香门第的标志。翻开中国藏书史,江南一带的藏书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明清两代,江南藏书盛况空前,藏书家人多、所藏书多、所筑楼多,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区广。对于古籍流传和整理,藏书家以聚书的情怀,或耗尽家财,或孜孜抄录,或谨慎守护,特重于当地文献的收藏、研究、整理和出版。其中,金山高燮就是一位在诗文、学术及藏书等方面都成就斐然的学者,被金鹤望评为与胡石予、钱名山齐名的民国“江南三大儒”,其藏书、刊书经历值得探究。

一、藏书家高燮

高燮(1879—1958),字时若,号吹万、志攘、黄天、寒隐、葩翁,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近代上海藏书家,清末民初江南名儒,南社诗人。金山区现属上海市,清雍正四年(1726)建金山县,隶属江苏省松江府,曾是中国著名的产盐之乡。清中叶以后,松江府及上海地区作为藏书、刻书中心,学术地位不断上升,也为咸同之际的“洋务”和“变法”培养了一批最早的西学人才。

高燮勤于治学,七岁入私塾,先后受教于俞贞甫、顾莲舫、庄瘦岑、顾莲、黄渊甫,曾作《题革命军》《谒张苍水墓》等,其文激昂振奋,以天下为己任。1903年高燮与高旭、高增等创办觉民社,出版启蒙月刊《觉民》。1906年,他参加国学保存会,曾多次捐书给国学保存会的藏书楼。1908年,他发起成立寒隐社,并撰写《寒隐社小启》,其宗旨是“提倡气节、商讨旧学、疏论新知”,并希望把地方结社性质的寒隐社推向全国。1912年高燮正式加入南社,这一年高爕和高旭、姚光、陈蜕、柳亚子等成立了“国学商兑会”,一直延续到1930年,出版了18期《国学丛选》。国学商兑会与南社内容互补,百家争鸣,兼容并包。高燮写有十三篇论学文章,重点维护孔学之真。他的著作有《吹万楼诗》《吹万楼文集》《吹万楼日记节钞》《望江南词》等。其中《吹万楼文集》18卷于1941年出版,刻印精美,金鹤望、胡朴安、温丹铭、唐文治等作序,张元济等人作评语。

二、高燮吹万楼藏书

高燮之父高近斋以力田起家,光绪五年出资刊刻金山顾观光先生的《七国地理考》和《国策编年》,开高家出版书籍的先河。高家出书不多,后以藏书闻名,与出版书籍闻名的金山钱家有一定的关联。钱家重出版,刊刻有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丛书《守山阁丛书》《指海》《小萬卷楼丛书》《艺海珠尘》《珠丛别录》等,高家则重收藏与创作。

(一)高燮建吹万楼

1916年,高燮在金山张堰秦望山西面,开始建造闲闲山庄,次年建成。十亩之间,桑者闲闲,花木扶疏,小桥流水。中有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号“吹万楼”。高燮洁身自好,性喜儒学,通小学,旁及子史,勤于耕读,其书斋名曰“可读斋”,自书门联:“世间惟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山庄“食古书库”聚书三十余万卷,“拥书差足傲王侯”,另辟葩庐一室,汇聚《诗经》。高爕在吹万楼几次招待柳亚子、黄宾虹、傅钝根等南社朋友,吹万楼也是寒隐社、国学商兑会的活动中心。如今高燮姻亲的嘉业堂藏书楼仍在,而吹万楼已无存。

高燮性嗜书,其诗《题温丹铭读无用书斋图》云:“我性嗜书抱幽独,闭户穷年常蛰伏。数十年来事藏蓄,四部纵横堆满屋。绝无一卷能媚俗,大都不入时人目。”他不贪享受,在家着布衣长衫,自谓“识字老农夫”。他的钱大多用于子女教育、乡村水利建设、复兴国学和乡邦教化,个人财富唯有藏书。买书也体现了他保存文化遗产的意识。曾有五六册书价逾百金,高燮舍之未购,难忍爱书之心,彷徨终夜,最后甚至卖船购书。

(二)吹万楼藏书主要来源

高燮拥有的田产和商业股权,是其购书的财力支撑。他多从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地的书肆购书,古籍主要得自朱氏抱经堂藏书或购于一些私人藏书家之手。对于一些罕见刊本,高爕亲自抄录或者请人抄写,《葩庐所藏诗经目录》中常看到“吹万楼钞本”字样。高爕还有一个藏书途径是交换和受赠,他交友广泛,与许多藏书家、文人和社会活动家互赠有无,以丰富其收藏。

(三)吹万楼藏书特色

高燮别号葩叟,收藏《诗经》最为详备,独步海内。有关《诗经》的注疏、论辩、杂著,莫不搜罗。藏有木刻本、铅印本、油印本、手抄本、名人批本等。抗日战争中住宅焚于炮火,藏书被毁,仅运出《诗经》各类版本数十箱,劫余珍本千余种,实编《诗经》目录七百余种,共2 600多册。高燮潜心向学,藏书在于致用,作为儒家学者和诗人,喜好研究《诗经》,在《诗经》收藏上独具特色。吹万楼藏书有简单目录,惜没于战乱,依据幸存的藏书和文字,可知珍贵的书有《诗补考》《幽梦录》以及与高基、姚光、闵瑞珠合购的“吴兴密韵楼”方志、张廷济杂志手稿本等。高燮捐赠给复旦大学的2 600多册《诗经》,种类齐全,更是难得的珍藏。

高燮为读书而藏书,吹万楼藏书规模达30余万卷,经史子集具备。复旦大学图书馆藏高氏之书,多有高氏的点校、题跋,多则二三百字,介绍藏书来源、特色,或抒发读书之体会。

吹万楼藏书多钤高氏藏书印,其印各有情怀。常用印章有“吹万无用文字”“书骏子”“金山高氏袖海堂藏书印”“食古书库钞珍藏秘籍”“金山高燮”“高燮跋”“高燮书定”“高燮手校”“吹万居

士”等几十种。高爕还特地为《诗经》藏书制作多枚印章以示偏爱,有“老葩”“葩翁”“葩庐”“葩庐藏书”“葩经室”“葩庐藏本”“诗经藏”“诗经癖”“葩庐劫余长物”等。

(四)高燮藏书最终去向

从《高燮集》和《吹万楼日记节钞》可知,吹万楼藏书30余万卷,共380余箱。1938年6月,在浙江打游击的国民军将领陶广,派62师一部潜回金山,抢去二十多万卷书。1943年,有人在嵊县和余姚发现散佚的吹万楼书。在陶广动手前,抢运至上海仅经部诗类24箱,经部总义类6箱,史部方志类7箱,目录类3箱,谱牒类1箱,集部约5~6箱,佛书类1箱,共40余箱。高燮闻听故乡藏书被抢后嚎啕大哭,又故作豁达之态:“因念斯世身且馀,身外之物尤无须,尽当废读长逃虚,有用无用非异殊”,“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所幸古籍未落日本人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