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背景以及大致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到能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建立起十六大 提出的成型的、完备的,具有自我良性循环和 健康制约机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手段的问题,
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 问题。
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
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人 民公社化兴起,在随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安徽 等地区抵制人民公社体制,搞起了“包产到户”的形式,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包产到户”究竟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是 走资本主义道路?环绕这个问题,从基层到高层展开了广泛 的争论。
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背景 以及大致形成过程
一种社会的本质是由该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矛盾所决定的,从而将社会与其它社会区别开来。
我们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 求的统一中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
一个是作为一切社会更迭和进步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更迭和 进步,是各个社会形态产生和发展时期所共同具有的一般意 义上的本质。
一个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而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意义上的本 质。
提出背景: 1、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很快,经济社会生活结构发生了剧 烈的变化,快速的剧烈的社会变化,使理论上有些盲从和不知 所措,滞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 2、经验教训 在“大跃进”中实行的“大食堂”和“供给制”实际上实行
的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制度。
邓小平在这里阐述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就是把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联系起来,着重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
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1985年8月,邓小平说“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 害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初,他在南方谈话中极其精炼地概括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取消“大食堂”和“供给制”后实行单一的“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
和社会的发展。
必要性: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区别 于其他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关系到
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今后的更长远的时期自觉地按 照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更加繁荣强大的 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目标的根本问题,
邓小平在1962年7月7日,明确谈到,“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样 的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的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 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生产和发展农产,就采取哪种 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 的使它合法起来,就像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 是好猫。’”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生 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 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意味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n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