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黄武华

合集下载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第7期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管君董久江(沈阳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BIM技术作为提升企业效益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了显著技术应用优势。

BIM软件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设计精确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及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BIM 软件应用,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水平的提高,推动装配式建筑更好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1BIM技术与装配置建筑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简称,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新工具,是对以三维提醒为主、物件导向等与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应用的概括性形容。

BIM技术通过运用于建筑模型建设,在建模中,工程几何及建筑施工材料性能等都能得到很好体现,因此可以说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特点更加全面、充分地表达出来。

利用BIM技术建模,通常以建设项目信息作为基本信息来创建三维模型,并根据建筑不同阶段施工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更新,是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管理等相关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精确的开展相应工作。

BIM技术具有协调性强、可视化程度高等特点,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运用BIM技术可有更有效地对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也可以从利用BIM构建出来的透明式建筑模型中准确掌握各项项目结构信息,从而更好开展具体施工指导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益实现提供技术保障。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新型建设模式。

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而言,装配式建设模式具有环境污染小、建筑工期短及资源节约等优点。

但同时,由于装配式建筑涉及到大量构件预制、运输、吊装等施工环节,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各环节对于施工精确性和质量都有更高要求。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实践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发布时间:2021-10-22T07:13:53.709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5期(下)作者:陈冬霞[导读] 目前,BIM技术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陈冬霞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目前,BIM技术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将两者融合起来,既能够发挥BIM技术的功能与优势,又能够弥补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本文就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利用BIM信息模型能够实现对建筑的综合分析,展开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处理。

将BIM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大大降低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做到成本质量的科学把控,确保最终设计成果满足建设需求,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1.BIM技术BIM是在三维建模技术支持下,应用REVIT三维模型软件,对建筑工程实行建模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直观展示到模型中,为后续分析和调整提供依据。

在BIM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在模型中对建筑几何形状、所需材料及性能要求、质量、成本要求加以直观展示,完成自动化计算分析,并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下,促使数据资料实时更新,提升建设水平。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利用BIM开展建模处理,能够构建完善的数据库系统。

在数据库系统内,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全部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和分类存储,处理后的数据资料则会被应用到设计中来,展开现场分析,完善设计内容,对不合理处加以调整,为决策、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笔者将根据自身经验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的应用优势概括如下:一是快速锁定设计中遗留问题。

设计人员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构建数据模型,再将其上传到BIM平台,与录入的信息资料作对比分析,开展碰撞检查,确定设计合理性与否,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予以显示,自动纠错,完善设计内容。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研究_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研究_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9T10:47:18.52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5期作者:黄雄[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研究。

黄雄联创新锐设计顾问(武汉)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14摘要:控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将建筑信息模型引入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构建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架构,有机联合装配式建筑各管理阶段,对具体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提高建筑信息模型与装配式建筑的适用性。

通过RFID系统技术,对构配件信息进行追踪和检索,构建建筑构配件和材料的基础信息库,使构配件在项目不同阶段都能有效进行,从而整合出装配式建筑管理流程。

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研究。

关键词:BIM模型;装配式建筑;智慧化;管理体系引言利用新技术进行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保证,如利用BIM技术手段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但是从BIM的管理角度进行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将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强大优势结合装配式建筑。

由于项目管理产业链拉长、构件众多、管理复杂等造成质量管理困难的实际情况,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开辟新的思路。

1、BIM技术BIM是建筑的信息化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它不是简单地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

随着国内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BIM已经初步应用于建筑工程行业并彰显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但目前BIM的应用现状,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BIM引领的建筑工程领域的革命所应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是冰山一角。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黎美丽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黎美丽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黎美丽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过去的建筑体系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模式,随着钢结构技术的不断推进,钢结构技术逐渐被用于塔式住宅建筑,在这个基础上,高度集成化的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

而在结构设计领域,BIM平台的三维构建效果为结构设计提供的便捷性受到了设计行业的认可,在这样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开始思考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所匹配的BIM平台结构设计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BIM软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1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在装配式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使用性,掌握设计要点在确保建筑物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注意能源损耗控制,通过专业、标准、精细的设计,确保设计方案更加全面、标准,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通常,在装配式建筑的方案设计中,首先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对其平面、户型、外观、柱网、分缝布置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与要求,确保建筑物的结构高度与复杂度、不规则度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

在进行初步设计时,还要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结构布置、各参数等进行合理设置,并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可行性比较,进而选出最优设计方案。

同时,还要利用标准化配筋原则,进行精确计算,并对设计模型、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整个过程处于可控范围。

2BIM平台钢结构装配式设计与运用在施工图理解的过程中,二维的结构施工图纸给基层施工人员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施工图的基础上,本项目委托相关单位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进行了BIM模型的建立,以期在前期过程中吸收消化施工图中的内容,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为提高施工效率做好准备。

2.1钢结构碰撞检查对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是本次BIM小组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前期的工作过程中确定,BIM小组所提供的三维信息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充当建筑施工图纸深化设计的角色,需要在现有施工图的基础上完善施工图纸,指导施工的功能。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方案前期深入探索应用_黄伟华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方案前期深入探索应用_黄伟华
( 6) 建筑模拟分析: BIM 技术可在项目设计初 期对 BIM 模型进行各类分析,如面积分析、体形系 数分析、可视度分析、日照轨迹分析、建筑疏散分析 等。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准确的反应设计方案的可 靠性和可行性,给方案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了准确的 数据( 见图 7) 。
图 6 AC + Artlantis 渲染图( 某博物馆项目)
( 2) 软件成本较大: 设计工具、协同模式的变更 所带来的软 硬 件 成 本、培 训 成 本、新 技 术 积 累 与 现 有设计成果的转化成本都会较高,各设计院一般也 是从设计中后期开始配备 BIM 技术力量。
( 3) 前期设计业务压力: 前期设计部门往往是 现有业务多、时间紧、压力大,导致设计企业对于推 行 BIM 的情况往往 是 高 层 领 导 积 极、中 层 领 导 反 对、设计师没有学习新技术的时间和精力。
Artlantis 软件的接口具有良好的软件接口,支 持的 文 件 格 式 也 比 较 多 ( 见 图 8 ) ,如 DXF /3DS / DWG / SKP 等文件格式都可以在 Artlantis 下直接打 开使用,由此可见 Artlantis 软件针对目前的 sketchup、ArchiCAD 等建模软件的兼容性还是很好的。
( 4) 个人技术更新动力不足: 很多设计师已经 习惯了固有的设计模式,对 3D 参数化设计习惯、协 同设计模式等的改变不适应。认为在方案构思时 采用 BIM 技术会使思路受限,同时不愿意承担太多 学习时间成本及变革的风险,这都将影响 BIM 的进 一步推广。
( 5) 技术不完善: BIM 工具的专业设计功能依 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结合前期设计的工作 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5. 3 BIM 的长远阶段应用
设计表达阶段常用软件有: AutoCAD、Sketchup、 3DMAX、Rihno、Maya、Lightscape、Artlantis、Photoshop、Indesign 等。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优化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优化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优化
董武俊
【期刊名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年(卷),期】2022()10
【摘要】基于BIM技术的主要特点,文章分析了BIM技术的应用,以期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董武俊
【作者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41
【相关文献】
1.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优化
2.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基于BIM技术对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优化拓展研究
4.BIM技术对建筑设计施工过程的优化拓展研究
5.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及应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及应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5T07:58:50.18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2期作者:王晓宇[导读]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背景下,王晓宇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中应用新型材料的频率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建筑行业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施工流程、应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当前需要在明确BIM技术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了解BIM技术对于装配式混凝土设计、施工和应用起到的积极作用,为更好的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在BIM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其在建筑工程中各个环节均体现出了比较大的作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较好成果,这也预示了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其设计和施工流程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提供了空间。

因此,当前需要在明确BIM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将BIM技术应用在结构设计中,发挥BIM信息集成优势,解决传统建筑模式存在的不足,促进建筑领域实现积极发展。

一、BIM技术概述(一)基本概念 BIM技术也被称为信息模型技术,其是一种将建筑工程中各项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应用后构建出的模型[1]。

BIM技术中集合了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技术、三维可视化等多项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集成性质的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后期运维等,均能够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二)特点BIM模型是建筑信息管理的基础,创新建信息模型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创建信息模型能够将所有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试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的运用黄海杰

试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的运用黄海杰

试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的运用黄海杰发布时间:2023-07-02T06:29:23.46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8期作者:黄海杰[导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同时相关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在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是一类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运用BIM方法,发挥出BIM技术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有效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全面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方法的运用展开分析,介绍了BIM技术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难点,讨论了BIM技术的作用,并阐述了BIM技术的实践运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身份证号码:44088219940213XXXX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同时相关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在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建筑是一类全新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运用BIM方法,发挥出BIM技术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有效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全面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方法的运用展开分析,介绍了BIM技术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难点,讨论了BIM技术的作用,并阐述了BIM技术的实践运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引言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通过运用模块化设计,可以进一步保证设计的灵活性,并使建筑成本得到节约。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地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脚步,而BIM技术具有协调性、可视化、全生命周期性、模拟性的特点,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相符合,将其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加以运用,可以合理优化装配式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面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研究和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研究和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研究和应用甘露霞(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施工工作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施工工作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deling)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前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运维阶段的工作效果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该文分析BIM技术的功能,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应用措施,提出技术应用的基础保障策略,旨在为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中BIM技术的高效化、有效性应用提供助力。

关键词: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施工全过程 应用措施中图分类号:TU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4-0076-04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BIM TechnologyGAN Luxia(Nursing College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have been increas‐ing, which puts forward very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work, and requires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nstruction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ect and level in the early stage, the middle stage and the late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tage of construc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BIM technolog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measures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basic guarantee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iming at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 BIM technology;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measures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集成了新技术和新理念,是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施工技术体系较为成熟,目前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刘蕾发布时间:2022-03-11T10:15:14.122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1月下33期作者:刘蕾[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体系和建筑施工速度都得到了提升,传统建筑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结构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是一种将建筑整体结构拆分成多个待组装的结构,然后交由生产厂家对构件进行生产,最后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新型施工技术。

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在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装配式结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优化,降低设计中的误差,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刘蕾天津市 300000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体系和建筑施工速度都得到了提升,传统建筑施工技术难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

装配式结构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是一种将建筑整体结构拆分成多个待组装的结构,然后交由生产厂家对构件进行生产,最后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新型施工技术。

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在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装配式结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优化,降低设计中的误差,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就这一方面而言,加强对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结构设计 1 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1 提升结构设计的精准性 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可视化,随着模式化结构形式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设计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结构设计精准度的提升能够有效减少后续施工中的返工率,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有效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1.2 提升数据信息的完整度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一旦设计出现问题,设计人员则需要和施工方以及客户等多方进行协商,然后再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待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研究作者:丁传武华江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21年第01期【摘要】装配式建筑由于它自身模块化、装配化,造就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快的建造速度广受好评,但也有自身装配式构件的图纸要求高,生产进度高等一系列问题。

本论文通过运用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相互结合,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因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吊装施工等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经济损失。

进行BIM施工模拟优化施工工序、节约施工工期。

通过BIM模型精确管控施工工程量,减少施工材料浪费,提高施工经济效益。

【关键词】碰撞检查;装配式建筑;数字化信息;BIM;施工模拟;成本管控【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02.2341、项目实施流程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多专业、多流程和多方同时施工的特点,在构件吊装施工前,如何组建项目级 BIM 团队、配置合理的软硬件、确定BIM实施标准以及制定基于BIM模型的变更流程等保障措施,是项目实施 BIM 的首要工作。

为了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参与方的工作内容和职能分工,和项目整体的BIM流程架构,建立了组织架构图、任务分工图。

2、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BIM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可应用于多个方面,如碰撞检测、建设4D施工模拟等,且BIM技术的应用也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管理的质量及效率。

为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也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合理应用BIM技术。

以下,笔者结合实际简要分析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以期充分展现BIM技术的独特优势,全方位展现BIM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并证明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和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1基于BIM模型的碰撞检查(1)BIM模型碰撞检查BIM模型可以赋予丰富的建筑信息,在建立各BIM模型时可以有效地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多专业的碰撞检查检验建筑、结构、机电构件空间位置的合理性。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马刚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马刚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马刚发布时间:2023-06-15T01:10:45.037Z 来源:《建筑创作》2023年7期作者:马刚[导读] 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条件下,以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材料使用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房屋的设计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文从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出发,展开了对 BIM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给有关部门带来一些借鉴与帮助。

身份证号:37078119841028xxxx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摘要: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条件下,以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材料使用效率、缩短施工时间、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为目标。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房屋的设计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文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出发,展开了对 BIM技术的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给有关部门带来一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前言近年来,国内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当今时代,BIM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设项目中,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建设项目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的造价。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BIM技术将会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BIM技术将会在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BIM技术概述BIM技术的核心是收集、整理、分析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各种建设信息,从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减少建设工期。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其具体表现为:第一,BIM技术利用电脑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仿真,并对其进行优化;第二、BIM技术能够使建设项目的建设全流程可视化,从而大大提升建设;第三,BIM技术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反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水平。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李成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李成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李成摘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运用BIM技术,充分参考工程具体情况,构建合适的BIM模型,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可视化观察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前发现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避免实际施工中这些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同时,设计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持续调整设计方案,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BIM软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导言:同时,我国建筑业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污染,推动了建筑业向绿色化、信息化、环境保护和产业化的方向转变,这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建设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型的装配式建筑也应运而生。

在结构设计工作中,需要对构件进行预制,并将构件运到现场进行统一装配,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BIM技术的出现,使其能够为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且能够避免构件不合适、返工等问题的发生,可以说,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概述1.1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相比于传统现浇结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对环境污染较小,并可提高建筑质量;但同时也存在结构设计难度较大、整体性较差等特点。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以预制结构构件为主,如:预制楼板、预制梯板、预制屋架等。

2005年,业内提出了建筑工业化的概念,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较为迅速。

2014年,国家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加快发展建筑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工业化集成水平。

2016年,鉴于绿色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等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发布了三大装配式建筑规范及《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建标标函[2016]248号)。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黄伟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黄伟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黄伟摘要: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设计理念是钢结构建筑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从模块化视角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目前常用的钢结构建筑结构的合理性。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基于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展开相关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应用1导言装配式建筑是不同于传统建筑的一种建筑方式,其设计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会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内容,而BIM技术作为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现如今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结构设计领域,BIM平台的三维构建效果为结构设计提供的便捷性受到了设计行业的认可,在这样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开始思考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所匹配的BIM平台结构设计的有关措施。

本文对基于BIM软件平台下的装配式结构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2装配式建筑的概述2.1装配式建筑其一般是在工地上来对预制部品、部件进行装配而构成的建筑。

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组合结构建筑及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

2.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①节约能源和资源。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建筑垃圾量的产生,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③减少污染。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往往会产生噪音、扬尘等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而装配式建筑直接在生产车间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大大降低了污染的产生,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需求;④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大多数的构件都是在工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生产完成,并且在构件出厂前委派专业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从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⑤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有效结合;⑥催生一些新型产业,有效缓解了目前钢产能过剩的现象。

3以BIM技术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将BIM技术作为基础展开装配式建筑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便是对工业化建筑资源库进行建立健全工作,其中包括有相关的机电设备库,土建构件库,部件库以及部品库等,涉及内容非常众多。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惠凯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惠凯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惠凯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过去的建筑体系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的建筑结构模式,随着钢结构技术的不断推进,钢结构技术逐渐被用于塔式住宅建筑,在这个基础上,高度集成化的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

而在结构设计领域,BIM平台的三维构建效果为结构设计提供的便捷性受到了设计行业的认可,在这样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开始思考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所匹配的BIM平台结构设计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BIM软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1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概况1.1预制装配式建筑基本概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refabricated Concrete PC),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的预制构配件后通过运输工具运送到施工工地现场,在施工现场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的建筑。

其施工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构件厂进行构件的生产制造,简称预制阶段;第二阶段是将构件运送至现场进行施工,简称运输阶段;第三阶段是预制构件的建造施工阶段,简称安装阶段。

装配式建筑根据其装配化的程度可以分为全装配式和半装配式两大类。

1.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建造方式相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有以下几个优点:(1)房间的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大,室内空间的分割也更加随意方便。

(2)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因冬季施工出现的问题。

模板租赁料具等用量减少,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浪费。

预制楼板一般都不需要支撑,叠合楼板的模板用量也很少。

(3)采用全预制或半预制的施工模式,大大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减少了施工扰民,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减少能源和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4)建筑物的外观尺寸一般要符合模数要求,生产的混凝土构件比较标准,适应性比较普遍。

预制构件表面平整、外观好、尺寸准确,并且能将保温、隔热、水电管线布置等多方面功能要求结合起来,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作者:黄蓉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7期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项技术都得到了快速推进,并且深入到了各行各业中。

加之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相关的建筑技术和软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IM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三维式设计的技术,将其有效的融合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同样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中,主要利用的是BIM的三维平台和大数据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了结构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BIM软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一、BIM技术简介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设计、施工方法,作为一种三维的设计技术,其实现了工程数据模型的收集与整合。

在传统的二维设计中,其立体效果较差,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二维设计图纸差别较大的状况。

在BIM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三维立体的设计图,能够使工程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实施工程设计。

其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绘图工具和模式,相应的交付内容也实行了扩充和更改,使图纸、模型更具完善性和全面性。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管理中,通过对各种信息和相关数据存储的方式,能够有效掌握工程施工阶段各个阶段的信息,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工程的各个参与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有关数据进行及时的提取和查看,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进行监管,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这个平台的设置为各个实现了各个参与方的数据和信息共享,让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特点。

从BIM出现的目的来看,主要是为了实现对工程信息的模型构建。

这样的信息构建方式,使得各种信息和测量的数据变得更为可观。

进行建筑模型构建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模型构建,能够直观地看到真实模拟的工程效果。

该技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信息完备、数据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较高、模拟性较强,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看到各项数据的动态变化,设计人员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

试析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何晓金

试析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何晓金
3设计阶段应用方法
建筑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3D模型创建、模型碰撞试验、子系统分割和整理以及工程造价管控。3D模型的创建,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建筑的用途、占地面积、朝向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设计标准开展建模活动,另外在当前开发的很多BIM技术软件中,都能够与CAD等软件对接,所以也可应用传统三维绘图软件完成3D模型建设,再将建成的模型导入BIM软件中。模型碰撞试验开展中,应用BIM技术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在平台的运行中,能够将不同的构件模型交互与合并,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水平。在后续的研究中,应用BIM技术碰撞软件分析BIM模型,通过系统中的模拟技术分析是否存在碰撞区域,当软件报错时,及时开展方案优化工作。为建成的3D模型进行子系统分割和整理工作的对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般会在建成建筑物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完成后续的施工项目,所以在设计中,需要分散建筑中的各个报采购件,以确定这类构件的参数。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核算工作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有所不同,其中一个重要造价来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在工程设计中,要在建成的3D模型基础上分析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体工程的造价。同时分析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的预制构件数量,计算这类构件的造价,此外还需要分析建筑装修、电气设备、线缆系统等施工内容的工程量,提高工程造价核算的精确度。
1BIM技术的概念及内涵
BIM技术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也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以建筑信息相关数据为基础建设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具有模拟性、协调性、可视化等特点,BIM技术不仅仅限于模型的建立,还可以对建筑物中的生命周期信息进行分类,在一定程度也上实现资源的共享,总体来说,BIM技术是21实际建筑行业中最为重要的技术革命。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有效的解决信息创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以此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BIM软件主要有Revit、Navisworks、MicrosoftProject等等。Revit的主要作用是对模型进行分析,检查其存在的冲突,并且该软件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软件相互连接,交换数据信息,以此来对参数进行设计与优化。Navisworks软件主要具有两种功能,即ClashDetective、TimeLiner,ClashDetectiv顾名思义就是检查与分析项目模型的碰撞,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影响装配式设计的准确性,TimeLiner主要是指进度模拟,在展示模拟结构时,主要以动画、图像等进行呈现,如果在模拟的过程中,模型、进度发生变化,TimeLiner可以自动将模拟进行更新。MicrosoftProject软件主要具有项目管理功能,不仅可以确保项目设计的精准性,并且可以对项目施工的成本、进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项目利益的最大化。Lumion软件是一种渲染软件,与以往3DMax软件相比,不仅操作便利,并且在低配置的硬件中,也可以呈现出高清的实物图像。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8-10T15:05:34.227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作者:朱会峰[导读] BIM技术优异性众多,将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摘要:BIM技术优异性众多,将其应用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可以直观且准确的表达出设计目的,日渐强化了设计质量与效率,还会不断减少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误差,使得设计周期得以缩减,并且为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奠定了设计根基,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操作。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BIM技术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也是整个建筑领域的共识所在。

通过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效结合,能够将双向促进作用呈现出来,并在工程管理、工程设计与调整等方面发挥出作用,将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展示出来,确保设计工作的完善性。

1BIM结构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的转换在以BIM技术为基础开展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以REVIT软件模型为例),主要是输出输入接口方面进行应用,将Revit建筑模型导入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之中,围护结构分析计算工作的有效性。

当上述工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将结构分析模型直接导入到Revit软件之中,构成一个完善的结构模型。

一般情况下,在这种多种视图分析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标注,并利用文档形式,做好施工图的留存操作。

从实际软件操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在实际BIM结构模型转换时,可能会出现数据的失真或者是丢失等问题,进而对无缝连接操作产生影响。

因此,在上述工作执行上,管理人员可对之前的分工操作形式进行合理更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BIM技术应用产生了限制。

另外,从实际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设计人员需要对结构分析模型转化成BIM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避免对后续工作开展产生影响。

例如,在转化时容易出现梁端钢筋长度过长、构件错位等问题。

为了避免相关问题出现,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人工检查和维护等手段,将处理操作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_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_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1-08-26T15:46:06.04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4月10期作者:雷斌[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倡导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的背景下,雷斌中匠民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倡导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的背景下,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及施工当中应用 BIM技术已经成为趋势,利用BIM技术当中的信息模型技能优势来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一体化,提高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质量,同时也节省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资金投入,为此本文分析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并且将基于BIM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对比,希望给予广大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者建议,带领行业走向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发展道路。

关键词: BIM;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力度加大,利用BIM技术对于建筑信息的精准掌握以及模型建立,结合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特点,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快速的走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在预制构件厂进行预制构件的制定,然后在建筑施工区域来进行预制构件的处理以及安装,实现建筑设计及施工的高能低耗,为此将BIM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结合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节约,提高了建筑施工水平,实现了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模型贯穿于建筑生产的全过程,实现对于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方便于各个单位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有效管理。

一.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应用BIM技术的思想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是利用现浇结构的设计设计方法而开展的,首先是选择建筑结构的型号,分析计算整体的建筑结构,然后在设计预制构件的结构,将各个节点进行拆开设计,然后再进行更深一步的设计工作,之后将生产完成的预制构件运输的施工区域进行建筑组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黄武华发表时间:2019-01-07T16:50:45.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黄武华[导读] 摘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住房商品化已经走过了40年,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江西同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6摘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住房商品化已经走过了40年,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从模块化的角度分析装配式建筑受力特性,并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

同时利用BIM软件模拟出装配式建筑的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为设计和施工服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三维模型;碰撞检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的需要,我国在引进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十多年后,BIM开始在真正的进入建筑行业人员的视角。

在建筑行业的转型过程,装配式建筑发展和BIM技术发展是同步进行的。

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化、各个专业工作协同等技术特点,能够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的建筑行业的效率。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基于BIM软件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 工程实例1.1 工程概况某装配式住宅建筑为22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标准层层高3.90m,总高99.90m,小区地上建筑总面积为80000 m2,地下建筑面积为24000m2。

1.2 设计方案原则⑴合理的采用高强度,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

⑵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构件形式和布置。

⑶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宜均匀,连续。

⑷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明确,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对齐。

⑸宜采用超静定结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应增加冗余约束或多条传力途径。

⑹宜采用取减小偶然作用影响的措施。

1.3 基础设计1.3.1 地质资料说明根据地质资料报告,现将场地岩土层的组成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素填土:由建筑垃圾和粘土组成,厚度为2~6m。

②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软-可塑状,厚度为0~8m。

③细砂(Q4al):灰褐、灰黄色,稍湿-饱和,松散状,厚度为0~10m。

④砾砂(Q3al):浅黄、灰褐、灰白色,饱和,中密,厚度为0~5.7m。

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为主,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厚度为0.5~2.2m。

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为主,岩体结构部分破坏,厚度为5.6~11.8m。

本场地地下水埋深为-3.9~-4.6m。

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见表1。

表1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1.3.2 桩基选型本工程框架内力分析结果,各柱脚内力为12000~15000KN,基础采用钻(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⑥作为桩端持力层,根据设计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4倍D(桩径)。

其它拟建物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或钻(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⑥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倍D(桩径)。

1.3.3 确定桩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采用钻(冲)孔灌注嵌岩桩,入岩4D,根据JGJ94-2008中第5.3.9条估算桩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500KN,通过静载试验报告测定1000直径桩对应的承载力为7600KN。

1.3.4 桩基承台设计本工程柱下均布置3~4根桩,承台厚度为1.80~2.20m,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并输入YJK软件参数,最终确定桩基承台尺寸,完成本工程桩基设计。

1.4 主体结构设计1.4.1 主要受力构件说明⑴框架柱:采用800~1200mm的柱截面,内筒采用300~400mm墙截面。

⑵混凝土梁:主梁采用叠合梁400x800mm(130现浇层厚)梁截面。

⑶材料:混凝土C35~C60,钢筋HRB500,H型钢1000x700x36x36。

⑷楼板:采用120mm现浇板和130的叠合板。

1.4.2 构件受力分析⑴根据JGJ 9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条规定,按式(1)对高层建筑进行风荷载验算:式中μ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H为室外地面高度到屋面,L为建筑长方向的长度。

⑵根据GB50011-2010第5.1.1条规定,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两个方向分别计入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力均由侧立构件承担。

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本工程需要考虑双向地震并计入扭转的影响,现对本工程扭转位移采用软件YJK分析如下:(图1为工程案例中的模型示意图)图1 模型示意图通过YJK抗震计算的结果,得出在前3阶的振动过程结构基本保持整体框架完整。

经分析整体的刚性程度得到了保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各振型振动周期、地震剪力汇总表如表2所示。

从计算结果来看,结构受力性能基本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可以进行下一步拆分和装配式节点详图深化设计施工。

表2 各振型振动周期、地震剪力汇总表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及应用传统的设计人员所设计的成果都是以结构施工图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纸是二维的,它呈现出来的内容容易让现场的施工人员产生误解,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降低施工效率。

工程实例中,根据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利用BIM建模软件建立装配式建筑的模型,通过碰撞检查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设计成果的有效性以及施工过程的效率,从而减少建筑建设的成本。

2.1 建筑结构三维模型的模拟本项目采用Autodesk的REVIT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

根据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纸,以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建立预制构件库,为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提供服务。

在装配式建筑整体模型建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构件的节点连接以及结构局部详图的优化,利用REVIT 中的 “族”的功能对构件进行处理,并通过后期碰撞检查的结果再进行优化,从而完成建筑结构三维模型的模拟。

2.2 碰撞检查BIM模型的碰撞检查是在整体模型建立完成后进行的,也是BIM软件平台下的优势,这一步骤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找出所设计的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现的问题。

BIM工作人员利用REVIT软件建立的模型,所提供的三维信息能够帮助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进一步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化,从而完善建筑结构施工图,帮助施工单位更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BIM工作人员在建立出三维建筑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如图2),对出现相应问题的零部件和连接节点以及局部详图应该与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找出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

图2碰撞检查2.3 施工进度模拟及施工管理在REVIT软件中,模型的三维信息能够根据工程的需要,能够加入施工工期及施工阶段这个项目,模拟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材料以及工期要求,从而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BIM工作人员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施工步骤的分析,加入工期和施工阶段,增加了施工控制的效果,对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BIM 软件所建立的模型提供的三维信息,能够有效的在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进行控制。

建筑模型的三维信息能够给与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更高效的理解施工流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重点施工项目,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本项目BIM工作人员根据完善的三维模型提供的信息,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帮助技术人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后,会发现施工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施工流程,管理人员也能够提高现场施工管理的效率。

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展望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及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越来越重要,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依托着BIM 平台下三维信息化不断完善。

通过BIM 软件进行建筑模型的模拟和碰撞检查以及对施工进度、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的作用,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基于BIM软件的功能效应以及房地产发展的趋势,结合三维建筑模型软件进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是房地产行业发展重要形式之一。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还是属于萌芽阶段,不过发展的势头已经形成,国家也在主推BIM技术,建筑行业也已经重视这个一方面的信息技术了。

虽然目前的BIM技术还不是太成熟,不过已经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且解决相当部分的问题,所以通过行业内所有人员的努力相信BIM技术能够得到迅猛的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束语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行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需要新的技术来引领行业走向新的道路方向,装配式建筑技术就是一项能够帮助房地产行业走出困境的道路,而BIM技术的信息集成化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BIM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的效率,降低房地产行业的成本。

通过对某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和施工进度控制以及施工管理,呈现出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效果。

结合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1] 纪凡荣,徐友全,曾大林等.B1M技术在某项目综合管线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42(3):107-109.[2] 桑培东,肖立周,李春燕等.B1M在设计-施工-体化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16):25-26.[3]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 潘平.B1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科技人学.2013.[6] 肖良丽,方婉蓉等.浅析B1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O1):74-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