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气候变化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8b434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7.png)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通常以“厄尔尼诺年”来描述,而2017年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厄尔尼诺年。
本文将详细探讨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过程、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气象事件。
1. 厄尔尼诺现象简介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暖流强烈增强,并向东移动,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触发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周期性地与反周期现象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形成所谓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2.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在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在2017年初开始发展,逐渐加强,并在年中达到高峰。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温度持续上升,超过正常范围。
3.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3.1. 全球气候变化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全球的大气环流系统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
部分地区出现了异常干旱、洪涝、风暴等极端天气现象,对农业、水资源和人类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3.2. 生物多样性受损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珊瑚礁、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的繁衍。
陆地生态系统也受到干旱、火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
4. 应对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措施4.1. 监测和预警系统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各国建立了相应的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对海洋温度和气象要素的持续观测和分析,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以提醒人们注意气候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情况。
4.2. 气候适应措施针对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气候变化,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措施。
包括加强抗旱工程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改进气象灾害预警和紧急救援体系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涝等灾害。
2017厄尔尼诺
![2017厄尔尼诺](https://img.taocdn.com/s3/m/6239af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7.png)
2017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暖化及其与大气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全球气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气候、海洋生物和人类生活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201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强烈的一次,给全球带来了许多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异常升高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的东部海域海表温度较高,西部海域较低,形成所谓的“赤道冷流”和“赤道暖流”。
而在厄尔尼诺出现时,赤道冷流减弱,甚至翻转为暖流,导致东部海域的海表温度升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的本质。
201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全球气候格局。
首先,厄尔尼诺导致南美洲沿海地区出现异常的降水增加,造成洪涝灾害和农作物减产。
秘鲁等国家受灾严重,大量人民生活受到了影响。
其次,厄尔尼诺还对亚洲地区的气候造成了显著影响。
南亚地区出现旱灾,尼泊尔等国严重缺水,而东南亚则遭受了强降雨和洪灾。
此外,厄尔尼诺对非洲和北美洲的气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干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发生。
除了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还会对全球海洋生物造成很大冲击。
由于海表温度的变化,厄尔尼诺会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导致大量珊瑚白化和死亡。
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一些物种可能会迁徙或死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人类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和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虽然厄尔尼诺是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人类对于大气和海洋的污染、森林砍伐以及过度捕捞等行为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厄尔尼诺的发生。
因此,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轻厄尔尼诺及其带来影响的重要措施。
总之,201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
其对南美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降水和干旱变化等气象灾害的影响显著,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在未来,人类应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共同应对厄尔尼诺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7-2017年香格里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07-2017年香格里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4e33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c.png)
2007-2017年香格里拉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1-10-15T03:29:34.494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9月上17期作者:宋晓锐1 彭小清1 杨占坤1 朱勇2[导读] 本文选择2007-2017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气象要素数据对香格里拉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
结果表明: 2007-2017年香格里拉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增加变化趋势,这和全球整体增暖趋势相一致;逐月平均温度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1月至7月份的平均气温呈逐渐递增趋势,7月至12月份平均温度呈逐渐递减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5.2℃、12.1℃、6.3℃、-1.4℃;香格里拉年平均最高温度与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整体上呈升温变化趋势;而香格里拉近11年来年平均最低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整体上均呈下降变化变化趋势;多雨月份为5-9月份,该时间段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93.04%;4-10月份各月的平均相对湿度都达到70%以上;香格里拉平均风速大值集中在冬春季,夏秋季平均风速较小。
1、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气象局香格里拉国家大气本底站宋晓锐1 彭小清1 杨占坤1 6744992、安徽省六安市气象局朱勇2 237100摘要:本文选择2007-2017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气象要素数据对香格里拉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
结果表明: 2007-2017年香格里拉年平均温度整体上呈增加变化趋势,这和全球整体增暖趋势相一致;逐月平均温度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1月至7月份的平均气温呈逐渐递增趋势,7月至12月份平均温度呈逐渐递减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5.2℃、12.1℃、6.3℃、-1.4℃;香格里拉年平均最高温度与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整体上呈升温变化趋势;而香格里拉近11年来年平均最低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整体上均呈下降变化变化趋势;多雨月份为5-9月份,该时间段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93.04%;4-10月份各月的平均相对湿度都达到70%以上;香格里拉平均风速大值集中在冬春季,夏秋季平均风速较小。
n2 2017年7月题目与解析、
![n2 2017年7月题目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eb15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8.png)
2017年7月,作为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涉及了多个领域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2017年7月的一些重要事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解析,以探讨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1. 国际政治在2017年7月,国际政治领域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
首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法国。
特朗普此次访问被认为是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重要信号,尤其是在英国脱欧后,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特朗普此次访问法国,强调美国与法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美国与欧洲的关系。
此次访问对于国际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经济领域在2017年7月,全球经济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宣布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举措被认为是美国加强保护主义的表现,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我国也对美国发起了反制,双方的贸易摩擦成为了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这一事件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讨论。
3. 社会问题2017年7月,一些社会问题也成为了热点话题。
特别是在一些国家,包括美国和英国等,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引发了一些社会不满和抗议活动。
这些社会问题的发展,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不容忽视,也提醒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解决。
4. 科技创新在2017年7月,科技创新领域也有了一些进展。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
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合作也在加强,一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这些科技创新的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7月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发展的月份,在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都有重要事件发生。
这些事件的发展和影响,对于全球的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作用,也需要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希望我们能够在面对这些变化和挑战的保持理性和勇气,共同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f0615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7.png)
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屡屡发生,比如干旱、洪水、龙卷风、暴雨、暴风雪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十年全球气温上升0.2℃,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20厘米。
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气体排放造成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进而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一)极端高温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事件屡屡发生,比如去年美国加州的“大火烧天”和今年的瑞典森林大火,这些高温不仅导致了森林大火、干旱等灾害,还导致了水资源减少和粮食减产等问题。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全球气候变暖0.5℃将导致至少130个国家的人口减少1%至5%。
(二)极端降雨气候变化也导致了极端降雨的发生,2016年夏季,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暴雨导致数十人死亡、成千上万人受灾。
而今年7月,中国南方出现持续暴雨,导致长江上游12省市遭遇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高峰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将增加大范围极端降雨的发生。
(三)海平面上升根据专家们的研究,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冰川融化和海水的热膨胀会使全球海水上升。
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则全球海平面有可能上升约70厘米,会导致一些海岸城市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
2017年,西印度尼西亚附近发生了一次海啸灾害,造成至少300人死亡,而全球气候变化也被认为是导致这次海啸灾害的原因之一。
二、建设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归根结底,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努力。
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气温的上升。
(一)推进非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可以通过研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同时也可以加大清洁能源的应用。
(二)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通过加强工业排放和交通运输排放的限制和管理,以及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来减少碳排放。
全球十大高温纪录
![全球十大高温纪录](https://img.taocdn.com/s3/m/fba5371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全球十大高温纪录全球十大高温纪录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温是其中一个明显的迹象。
过去几年里,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记录-breaking的高温事件。
以下是全球十大高温纪录。
1. 美国加州炎热的夏天(19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在1913年7月10日,死亡谷当天的气温达到了56.7摄氏度,成为了世界上最高气温的纪录。
2. 利比亚的炙热沙漠(1922年)位于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是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在1922年9月13日,该地区的气温升至58摄氏度,成为了历史上第二高温的纪录。
3. 科威特的沙漠泡汤(2016年)在2016年7月21日,科威特沙漠地区的华雷斯温度计报告了54摄氏度的温度,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温度之一。
这一记录在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引发了严重的供水和能源问题。
4. 戈壁沙漠的火炉(2017年)位于中国中部的戈壁沙漠,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在2017年7月21日,该地区的温度达到了53.5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
5. 澳大利亚的炙热夏天(2019-2020年)澳大利亚是一个经常受到炎热气候影响的国家,但2019年至2020年的夏天却是特别炎热。
全国各地的温度达到了48.9摄氏度的高温纪录,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严重的森林火灾和生态破坏。
6. 西班牙的煎锅(2017年)2017年6月13日,西班牙的穆尔西亚地区温度升至47.3摄氏度,成为了该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天。
这给该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7. 蒙古的沙漠肆虐(2008年)蒙古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但也有炎热的夏天。
在2008年7月21日,蒙古高原地区的温度达到了47.2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
8. 印度的热浪(2016年)印度的夏季经常面临着高温。
在2016年5月19日,规模庞大的热浪袭击了印度北方地区,导致温度达到了51摄氏度以上。
这给印度的农业和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f88c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0.png)
气候变化知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各国之间的气候变化相关事件也日益增加。
这些事件既有国际合作,也有纷争与冲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事件,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所帮助。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气候变化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协定之一,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并生效。
该公约的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的防治。
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财务支持。
在此基础上,1997年京都议定书进一步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2%。
二、巴黎气候协议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气候变化协议。
该协议要求全球各国采取行动,共同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解决。
其目标是在本世纪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C以内,并努力将其控制在1.5°C以内。
为此,各国应该在203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之后逐步减排。
协议还规定了各国应该实现的透明度和相应性原则。
三、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气候协议,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批评。
虽然巴黎气候协议不是强制性协定,但它代表了全球共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退出协议可能导致全球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四、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的气候变化争端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重度化石燃料用户。
近年来,澳大利亚与许多太平洋岛国发生了激烈的气候变化争端。
这些小岛国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包括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
他们呼吁澳大利亚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为其提供财务和技术支持。
但澳大利亚政府对此不以为意。
这导致太平洋岛国采取了一些行动,包括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等。
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d94e0c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3.png)
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涉及到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复杂而多样。
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正在加速,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适应这些变化。
一、全球气温不断攀升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气温升高。
按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观测数据,2016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2015年排在第二,2014年排在第三。
同时,近几十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的趋势也得到了证实。
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和气候模型,科学家预计未来几十年,全球气温的升幅将继续加速,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将增多。
二、海洋的酸化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海洋的酸化。
按照联合国的报告,自工业革命以来,海洋酸性增加了26%,这是近300万年以来最快的变化。
这种酸性水平的增加对海洋生物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崩溃。
除此之外,海洋酸化还会加速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加剧气候变化的问题。
三、极端气候事件持续加剧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也不断加强。
例如,2016年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全球数百万人口的饥荒、水源短缺等问题;2017年美国、阿根廷、印度、西非等地区则遭受了罕见的洪水。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损失是巨大的,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等),还包括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太阳活动等)。
而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同样是多种多样,包括大气、海洋、生物、地表反射能力等多个方面。
这就意味着,要准确评估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对策,需要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指标体系,增强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五、人类需要采取行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形势,人类必须采取行动。
2017年最热门辩论赛辩题
![2017年最热门辩论赛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810e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5.png)
2017年最热门辩论赛辩题2017年,各种热门辩论赛纷纷上演,成为了当年最值得关注的话题。
辩论赛不仅可以锻炼参赛者的辩论能力,还能让观众们对各种热点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2017年最热门的辩论赛辩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全球化的利与弊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全球化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全球化为国家和个人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商品价格等;而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加剧了贫富差距、破坏了环境等。
因此,辩论赛的辩题就围绕全球化的利与弊展开,激发出了各种争论和思考。
二、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构成威胁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便利,比如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类未来的担忧,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甚至有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这一辩题无疑引发了参赛者和观众们极大的兴趣,各方在辩论中围绕人工智能的利与弊展开激烈争论。
三、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利与弊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体现了人权和平等的原则,能够让同性伴侣享受与异性伴侣一样的法律权益;而另一方面,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也引发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冲击。
辩论赛的辩题就将聚焦在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利与弊上,鼓励参赛者们就此展开思辨和分析。
四、大数据是否威胁个人隐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也引发了对个人隐私的担忧。
一方面,大数据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统计信息和市场分析,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大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也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威胁,使个人信息容易被滥用。
辩论赛的辩题将关注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威胁,旨在引导参赛者们就此展开辩论和思考。
五、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88ea5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e.png)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变暖的现象正在加速发展,这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一、环境新情况的出现1. 严重的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导致了许多地区发生了极端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活、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2017年尼泊尔发生的山崩导致超过320人死亡,成为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山崩事件之一。
2. 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加快了冰川融化和海洋变化的速度,导致地球上的海平面上升。
据预测,海平面的上升将极大地影响热带地区的岛屿国家,如马尔代夫和塞舌尔等。
这些岛屿国家的永久性灭亡将会引发地缘政治和环境问题。
二、人类生活的改变1. 食品的变少。
随着全球变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降雨量和空气湿度都发生了改变。
这些变化导致了许多农作物的减产,从而威胁到人类的食品安全。
例如,2017年延续多年的加利福尼亚州干旱,导致该州的水稻收成降低了20%以上。
2. 健康受到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了影响,降雨量的变化也影响到了许多地区的水质。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类健康状况的下降。
例如,许多亚洲城市的PM2.5浓度超标,导致许多人患上了呼吸疾病。
三、国家之间的关系1. 贸易的不平等。
气候变化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例如生态脆弱的国家,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以及岛屿国家等。
这些国家越来越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不平等的贸易将导致政治关系的紧张局面。
2. 移民危机。
气候变化使得许多岛屿国家的土地变得不适合居住,大量人口需要逃离这些地区。
这些移民潮将会加剧世界各地的人口流动情况,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例如,在北非和中东,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移民危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总结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气候变化已经产生了深刻的人类生存环境变化。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全球变暖这一气候问题,并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应对这些问题。
环保部2017年81号公告
![环保部2017年81号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90cf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2.png)
环保部2017年81号公告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这些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环保部决定在2017年发布第81号公告,以规范各方的行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全面发展。
公告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加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空气质量问题是当前环境污染中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政府将推动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石油产品的使用;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状况,提醒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由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的加快,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环保部将加强水污染治理,推动企业采取减排措施,避免污染物进入水源地;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推广水资源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促进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是实现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
公告要求各地政府加强垃圾分类的引导和宣传,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加强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推动废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
公告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促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开展;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公告要求相关部门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执行性;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加强环境执法力量和监督机制的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严肃性。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4《全球气候变化》1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导学案:2.4《全球气候变化》1](https://img.taocdn.com/s3/m/fa1b42bcd15abe23482f4dfa.png)
《全球气候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会利用各种曲线图背景资料分析推导结论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根据气候与其他环境要素的关系,推测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并阐明推测理由3. 了解防御变暖的对策, 根据全球变暖的成因,“对症下药”思考对策【重点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学法指导】图文结合法综合探究法【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知识梳理气候变化:概念:是长期变化的一种反映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和变化按时间尺度划分: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近百年的气温变化:读图2.29思考①在哪些时段,全球气温有明显的上升②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气温:整体:气温上升了地区:地区增温明显季节:增温主要发生在和降水: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际波动较大,区域差异明显知识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有利有弊,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
①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因为和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读图2.31,阅读案例3分析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危险②影响农业生产: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增加,延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加剧,照成不足,使作物减产。
由于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性,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
③影响整个降水过程:可能使加大,改变区域和。
导致、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发生变化,减少,加强,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合作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全球变暖你必须知道的3个事实如果你对环保了解不多,如果你对全球变暖,或是哥本哈根大会了解不多,有三个基本事实是你应该知道的。
1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2017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2017](https://img.taocdn.com/s3/m/0ed7b34d77232f60ddcca1df.png)
①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上升的幅度低于晴天; ②夜间多云时,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保 温作用强,地面气温不会降得过低;
分析和讨论! 请同学们运用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解释导学案【现象探究】 ③所以阴天多云时,昼夜温差小。 里的问题。
2、为什么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夜云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 弱,气温较低,容易出现冻害。
B
A
C
D
太阳辐射中能量主要集中在: 可见光
2.三种辐射: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自主梳理】
教材P28图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读教材28页图2.1可知: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的较 少 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较 多
; 。
【自主梳理】
A
B
C
3
1
4
;
.
2
2、上图中数字代表的辐射类型: 1 太阳辐射 ; 2 地面辐射 3 大气辐射 ; 4 大气逆辐射
气温的垂直分布
正常气温 逆温
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气候变暖
其主因的形成 机制是什么呢?
图片主题:家在哪里?
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直接参与了大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气受热的哪个环节?
③ ① ④ ②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 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 A.极冰融化 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
4、为什么农民在冬季采用塑料大棚或 玻璃温室发展农业?
答题关键词:
玻 璃 温 室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进展和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ed68d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5.png)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进展和展望孔锋;王一飞;吕丽莉【摘要】Firstly,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agreements o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the recent progress of the Paris Agreement,the Marrakech climate conference and the major progress of China & US climate cooperation and China's contribution were analyzed.Secon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the main progress of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was reviewed from a multi level perspective.Once again,the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China'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was tracked.Finally,from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reas,the futur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were predicted from six aspects,with a view to contributing to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program for climate change governance.%首先,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国际会议和协定着手,分析了近年来《巴黎协定》、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和中美气候合作的主要进展及中国贡献.其次,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多层面综述了中国在治理气候变化中的主要进展.再次,追踪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科技进展和成就.最后,从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领域,从6个方面就未来气候变化风险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气候变化治理贡献相应的科技支撑方案.【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1【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巴黎协定;气候治理;中国【作者】孔锋;王一飞;吕丽莉【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6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
全球气候的五大变化
![全球气候的五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598d2a25fbfc77da269b1de.png)
生态圈全球气候的五大变化据《MIT科技评论》报道,数十年来,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称气候变化将使得干旱、洪水、飓风和山火等极端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破坏性也将更加巨大。
在2017年,世人领略了气候变化的威力,在美国,西有火灾肆虐,东有飓风袭击,而人类社会的排放量仍在继续上升。
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些危险事件之间的关联,不同灾害彼此联系,预示着气候临界点的到来。
未来几十年人类都将面对这些不断加剧的风险,然而我们尚未拿出有意义的对策。
事实上,尽管人类制定出来各种气候政策、全球协定、发展了太阳能、建造了风力发电厂,造出特斯拉和混合动力汽车,温室气体的排放仍然有增无减。
而若我们就此灰心放弃,只会让事态变得更糟。
以下是最近一年地球上发生的五个最令人担忧的气候变化。
1.排放量再次上升经过此前排放量相对平稳的三个年头之后,2017年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再次回升,粗略估计增长了2个百分点。
其中最大推动因素为中国和印度的碳污染的增加,这抵消了美国碳排放量的轻微下降。
人们原本期待前几年的碳排放量走平意味着由此转入下降通道,但去年排放量的激增让这一设想化为泡影。
事态转变凸显了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切断碳排放,然而事实是人们连阻止排放增长都做不到。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如果想要实现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就需要在本世纪中叶以前将排放量减少70%。
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超过百万分之400,已经远远超出安全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后果显而易见:温度上升、冰盖融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
(图:CALEB WOODS | FLICKR)56生态圈去年11月初,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17年可能会成为“有记录以来三个最热的年份之一”。
在非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高温年份中,2017年则是最热的一年。
这也使得2013-2017年成为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五年。
二氧化碳可在大气中留存数千年,只需要十年左右就可以达到其最大的变暖效应。
世界的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
![世界的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c09fc47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c.png)
世界的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气候变化是指地球的气候在长期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大规模土地利用变化和工业化进程等。
一、气候变化的特征和影响1.1 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最明显的气候变化特征之一。
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约1°C,这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都有负面影响。
1.2 极端天气事件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干旱、洪水、飓风和台风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2019年亚马逊雨林大火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影响了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
1.3 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
由于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全球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20厘米。
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和低洼地区,可能导致洪水、侵蚀和盐水入侵。
二、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极端气象条件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象灾害:2.1 洪水洪水是由过量降雨、融雪、湖泊和河流泛滥等因素引起的。
洪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破坏和环境污染。
例如,2011年泰国洪水造成了数十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经济损失高达400亿美元。
2.2 飓风和台风飓风和台风是热带气旋,具有极强的风力和降水量。
它们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在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形成。
飓风和台风可能导致大规模破坏,包括摧毁建筑物、损害基础设施、引起洪水和泥石流等。
例如,2017年飓风哈维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严重洪水,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2.3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降水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干旱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2013年美国加州的干旱导致水资源短缺、农业损失和森林火灾。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的气候变动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的气候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7255062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5.png)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
泛指各种时间尺度气候状态的变化。
范围从最长的几十亿年到最短的年际变化。
可分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现代气候变化。
极端气候:当某地出现的统计学小概率天气、气候“异常”现象,或者说当某地的天气、气候严重偏离其平均状态时,即意味着发生“极端气候”。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如果某个(些)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的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2倍均方差时,这个(些)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
出现“异常”气候值的气候就称为“极端气候”。
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
极端天气事件: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和时间(一年内)的罕见天气事件。
“罕见”的定义有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测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第10个或第90个百分位点。
极端天气特征因地区不同而异。
单一的极端事件不能简单地直接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因为极端事件可能会自然发生。
当一种形态的极端天气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某个季节,它可归类于一个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如果该事件产生一个平均极值或总极值(如某个季节的干旱或暴雨)。
1.大气圈方面,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差异明显,青藏地区暖湿化特征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
2.水圈方面,1870-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
2018年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年份。
1980-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3.冰冻圈方面,1960-2018年,全球参照冰川之一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经历了两次加速消融过程;1981-2018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活动层厚度呈明显增加趋势;1979-2018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e824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7.png)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这是一种影响到全球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的现象。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已愈发加剧。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中国是一个大国,自然灾害频发,中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和计划等,以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严重后果。
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
具体措施包括:1.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目前正在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型,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减少煤炭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等。
通过少用或者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制定有力的监管政策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能源节约减排和环境治理,制定包括《“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规划》和《关于做好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在内的一系列有力的监管政策,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推广清洁能源中国积极鼓励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各种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加速。
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取消《清洁能源计划》2017年3月,美国的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了奥巴马政府实施的《清洁能源计划》,该计划旨在将煤炭等化石燃料替换为清洁能源。
2.支持碳减排工具美国政府也积极鼓励碳减排工具的应用和开发,如科技创新,各种节能方法,碳排放权交易等等。
例如,美国在范围内实施排放交易系统,确定一系列碳排放限制。
3.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在减缓气候变化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此方面,美国表现很出色,美国各大科技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不断引入新技术促进各行业低碳化、清洁化发展。
2017年社会发展趋势
![2017年社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9dd18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a.png)
2017年社会发展趋势2017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年,我们可以预见到许多社会发展的趋势。
首先,科技将继续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和工作方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人们将更加依赖科技来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而传统行业也将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挑战。
其次,环保意识会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将进一步增强。
在2017年,我们可以预见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同时,环保产业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再次,经济全球化进程将继续深化。
尽管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保护主义的声音,但是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017年,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的举措。
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崛起,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人口老龄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寿命不断延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在2017年,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多的政策和措施将被采取来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同时也将出现更多的养老服务和产品。
最后,社会的多元化特点将更加明显。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都各不相同。
在2017年,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总之,2017年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多方面的。
科技、环保、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多元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面对这些趋势,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适应和应对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提升
(山东文综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
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 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回答 (1)、 (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A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D
近一、二百年 _______ 时期 有气象观测记录
_气__温_升__高__
能力提升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
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
湿润的森林环境中。下图
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
地点分布图,据图可以分
析得出,公元前 500年至
公元 1830 年野象活动北界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B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能力提升
都议定书》于 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 (1)、(2)
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
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钢铁 B.机电 C. 纺织 D.电子 A
(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
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
的市场称为A.煤市场Fra bibliotek能力提升
解析 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来分析判断,俄 罗斯出租土地所在地区位于远东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 性气候为主。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和 季节性冻土;且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我国西北地区多, 因此该地土壤水分含量较我国西北地区高。全球变暖对 俄罗斯远东地区来说,热量增多,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 生长时间延长和降水增多,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高 有利影响:①热量条件得到改善;②适宜农作物生长的 时间延长;③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④农作物可利用的 水分增加 (降水增加 )。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B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2016?上海地理卷)(十三)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
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A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 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
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B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试题精讲
(江苏文综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 图。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A
考点演练
1997 年12月, 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
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
地质历史时 期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温度) 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历史时期
3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温度) 气温波动上升显著,平均升高了
0.6 ℃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近现代
距今千万年、甚至上 时__间__跨__度_ 最大,_
亿年前
_变_化__周__期__ 最长
距今1万年以来
全球气温变化呈 波__动__上__升_ 趋势
复习目标
考试大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新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 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特点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 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
经历了 三次大冰 期 ,大冰期之间 为 间冰期
海平面和 海岸带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岸线改变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减产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荒漠化可能加剧
水资源 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径流减少,水资源供应紧张
(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 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 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 (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
三.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影响及表现
农业
一般说来,中低纬度地区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整 体上使世界粮食产量下降
工业
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 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刺激了节水、节能技术和 耐高温、耐干旱作物培育技术的市场
人类健康
夏季气温持续升高,使死亡率上升,疾病发病率上升 ,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变广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图中反映 出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温暖 —— 寒冷 —— 温暖交替变化
下图反映我国5 000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冷暖相互交替
D
能力提升
(江苏文综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 比图。 1992年至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 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
B. 碳市场
B
C.石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
能力提升
[2012重·庆文综 ]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此,我
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 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 (下图中阴影所示 区域 )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 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 意图。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 土壤水分含量 ________ 。 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 物生长的有利影响。 (8分)
A.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 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试题精讲
(12·重庆文综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 缔约方会议于 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 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