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生物会考总结(供参考)

合集下载

2024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中生物会考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考试,下面总结了一些可能出现的知识点,以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细胞和细胞器1.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等。

2.细胞呼吸:糖类的分解、三种呼吸过程(糖解、乳酸发酵、细胞呼吸)、反应方程式、产生能量的方式。

3.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光合器官和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二、遗传学与生物工程1.基因:基因的概念、DNA分子的结构、碱基对的配对规则、RNA 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

2.细胞分裂与遗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遗传变异与变异类型。

3.基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重组DNA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的种类。

三、生态学1.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评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恢复力。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入侵、气候变化等。

四、生命的起源和演化1.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条件、生命起源的假说、化学进化实验。

2.进化:进化的证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自然选择理论、进化率的变化。

3.人类的进化:人类起源的证据、人类的智慧、人类进化的特点和趋势。

五、人体生命活动1.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人体的代谢和能量转化、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

2.人体的疾病与健康:免疫系统的功能、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现代医学技术和疾病预防。

六、生物技术与经济1.生物燃料与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的种类和利用、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农作物的改良:选育思路和方法、转基因农作物的优缺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药物和化妆品的生产:药物的研发与生产、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药物和化妆品的安全与监管。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下(全)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下(全)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一、DNA分子的复制1. 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时间: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特点:边解旋_________ 边 _______________ ,半保留___________ 复制条件:模板DNA 两条链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 、酶、能量意义:遗传特性的相对稳定(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例: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5〕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 。

(2)若〔3〕为胞嘧啶,则〔4〕应是鸟嘌吟(3)图中〔8〕示意的是一条多核苷酸链____________ 的片断。

(4)DNA分子中,由于〔6 〕碱基对具有多种不同排列顺序,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5)DNA分子复制时,由于解旋酶的作用使〔7 〕氢键断裂,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

二、RNA分子R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碱基。

由于组成核糖核苷酸的碱基只有4种:腺嘌吟(A)、尿嘧啶(U)、鸟嘌吟(G和_ 胞嘧啶(C),因此,核糖核苷酸有4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由于RNA没有碱基T (胸腺嘧啶),而有U (尿嘧啶),因此, A-U 配对,C-G 配对。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通常是单链结构,我们所学的RNA有mRNA 、tRNA _、rRNA 等类型。

三、基因的结构与表达1、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1)转录场所:细胞核 ______________模板:DNA —条链 __________________原料: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产物:mRNA _______________(2)翻译场所:核糖体模板:mRNA工具:tRNA _________________原料: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多肽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mRNA 的排列顺序,信使RNA 中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岀各种遗传性-- ----- »3、中心法则:三、基因工程简介一、基因操作的工具(1 )基因的剪刀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__________(2 )基因的化学浆糊一一DNA连接酶(3)基因的运输工具一一________ 质粒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1)获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3)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第七章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生殖和生命的延续一、生殖的类型生物的生殖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1.生命的特征:组成结构复杂、有代谢、能生长、能繁殖、能适应环境。

2.生命起源的学说:化学进化、原细胞学说、共生学说。

3.进化论与创造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拉马克的创造论。

4.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地理学、生物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证据。

5.进化中的模式:渐变进化、突变进化、平衡进化和分岔进化。

二、细胞分子组成: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的代谢活动:三大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合成和降解。

3.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三、遗传与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2.遗传的分子基础:DNA、RNA的结构和特点,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3.基因突变与变异: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

4.遗传的统计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统计解释。

5.遗传的应用:杂交育种、基因工程、人工选择。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换:1.光合作用:反应物和产物、反应条件、光反应和光独立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2.细胞呼吸:反应物和产物、反应条件、三个过程和解能量的量、三个过程的特点和机制。

3.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的特点和机制。

4.能量的传递与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损失与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

五、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与调控: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膜的组成、结构和特点、物质的跨膜转运和信号传递。

2.内分泌系统:主要腺体、主要激素、作用机制。

3.神经系统:神经元、生物电和神经递质的传导、神经调节和学习记忆的机制。

4.免疫系统: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免疫的本质和类型。

5.感官系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感受和传导机制。

六、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位、生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和重要性。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损失与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物质循环的过程。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上海高中生物会考是针对高中生在生物学科目上的一次重要考核,它覆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重要领域。

以下是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形态与大小。

2.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中心体等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膜:成分、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

4. 细胞核:结构、功能,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等。

5.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连锁与重组、性别遗传。

2.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DNA结构、复制、转录、翻译。

3.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的类型、机制、遗传效应。

4. 生物的进化:物种的概念、自然选择、进化树、生物多样性。

三、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 物质跨膜运输: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 血液循环:心脏结构、血液循环路线、血型和输血原则。

3. 呼吸系统:肺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原理。

4. 肾脏功能:肾脏结构、尿液形成过程。

四、能量代谢与生物体内的平衡1.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意义。

2. 呼吸作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3. 代谢类型:自养与异养、厌氧与好氧。

4. 内环境稳态:体温调节、pH平衡、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五、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植物激素、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2. 人体的生长发育:青春期特点、营养与健康。

3. 传染病与免疫:病原体、免疫系统、疫苗与免疫疗法。

4. 环境保护:生物圈、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

六、现代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基因技术。

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3. 酶工程:酶的分类、酶促反应的特点。

4.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七、生物实验技能1. 显微观察: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细胞结构的观察。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知识点
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涵盖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如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2. 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以及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3. 遗传和进化:包括基因、DNA、染色体等遗传物质的基础知识,以及遗传规律、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4.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 人体生理:包括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6. 生态和环境保护: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上海高中生物合格考的知识点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分裂、分化和凋亡;
3.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4. 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
5. 生物圈的组成和功能;
6.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7.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8. 人体的免疫和健康;
9.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0. 实验设计和操作等。

以上知识点只是大致的范围,具体考试内容和难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参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通知和考试大纲。

上海高一生物会考知识点

上海高一生物会考知识点

上海高一生物会考知识点生物科目一直是高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对于上海高一学生来说,生物会考更是备受关注。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介绍上海高一生物会考的知识点。

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特征与种类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3. 细胞的代谢活动,如物质的摄取、消化、排泄等4. 细胞的分裂与生殖,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如干细胞的特性与应用二、遗传学1. 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2. 变异与突变,包括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3. 遗传的模式与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4. 受性状的变异与选择,如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5. DNA的结构与功能三、进化论1.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如化石记录、地理分布、生物比较等2. 进化的推动机制,如突变、自然选择、基因流等3. 进化的影响与结果,如适应性辐射、物种形成等4. 进化与人类的关系,如人类起源理论、人种的形成及传播等5.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与意义四、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重组DNA技术、PCR技术等2. 基因工程的应用,如转基因生物、基因治疗等3.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如细胞培养、细胞克隆等4. 细胞工程的应用,如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5. 生物技术的伦理与风险管理五、生物科学与社会1.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科学家,如达尔文、门德尔等2. 生物科学在社会与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3.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健康与疾病、饮食与营养等4. 生物科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如生物武器、克隆技术等5. 生物科学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与生物学等以上就是上海高一生物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这些内容。

同时,还要结合课本、习题以及往年考试真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最新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最新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最新推荐文章2022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热度: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022 热度:2022年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热度:2022年上海高二化学知识点热度:人教版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热度: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生物学有自己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生物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其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欢迎查阅!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4)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拓展:①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拓展: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②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不一样,神经纤维上快。

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单向的特点3.人脑的高级功能(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言语区高中生物基础知识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1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

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

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

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功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使膜上的各种酶为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荐】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模板 (6页)

【推荐】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中生平时生物成绩不好,该如何准备生物会考呢?那么我们就要从基础知识抓起,将最基础的知识点理解透彻,掌握到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会考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

(有真正的细胞核)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①保护细胞内部②交换运输物质③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

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

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生物学作为一门涵盖广泛知识领域的学科,对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与理解尤为重要。

在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中,考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介绍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的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简要的概述和解释。

1.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在高二生物会考中,考生需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点等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的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等。

2.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考生需要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证据和影响因素等内容。

此外,对于进化的驱动力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3.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二生物会考中,考生需要了解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和基因突变等内容。

此外,对于遗传工程和克隆技术等新兴领域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4.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生物种类的分类和命名规则,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方法等内容。

5.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二生物会考中,考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内容。

此外,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6.人体生物学人体生物学是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人体研究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7.生物科学与社会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考生需要了解生物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应用,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8.实验与探究实验和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就是上海市高二生物会考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做好复习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物科学作为一门关乎生命的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考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为未来的学习和科学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总结

上海高中生物会考总结

生命科学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重大历史事件:1、分类法则(林耐)2、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3、进化论[物种起源](达尔文)4、遗传规律(孟德尔)5、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沃森、克里克)[进入分子水平标志]6中国科学分子水平成就:(1)结晶牛岛素(2)酵母菌丙氨酸转移糖核酸7、克隆羊“多利”8、人类基因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二、生命科学研究手段:1、早期:比较法、描述法2、主要方法:实验法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四、显微镜的使用:1、结构:2、低倍镜与高倍镜成像特点:(1)低:细胞小、细胞多、光线亮(2)高:细胞大、细胞少、光线暗注:在显微镜成像,像在视野中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3、计算: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一、水:1、特点:含量多(无论什么细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最少是无机盐)2、作用:(1)生物体(细胞)的成分之一(2)化学反应的介质(3)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作用(4)参与水解反应(水是反应物)(5)调节、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水的比热容大)3、形式:(1)自由水(可流动)(2)结合水(不能流动,与化合物结合)注:①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命活动不旺盛;比值越小,生命活动旺盛②占细胞干重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二、无机盐:1、形式:大部分离子状态,少部分化合物注:无机盐的比值很小2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影响:(1)铁:血红蛋白(红细胞);缺少会贫血(2)钙:骨骼、牙齿;缺少会抽搐(3)锌:植物生长,动物智力;植物缺少幼叶、茎仰制生长,动物智力低下(4)碘:甲状腺激素;缺少会甲状腺肿大(5)镁:叶绿素;叶脉缺绿,叶片变黄、变白三、有机化合物鉴定:检验试剂步骤现象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沸腾砖红色蛋白质Na(OH)+CuSO4(双缩脲)摇匀紫色脂肪苏丹Ⅲ振荡橘红色淀粉碘液蓝紫色四.糖类:(C、H、O)1、基本单位:葡萄糖2、单糖:(1)五碳糖:核糖(RNA成分)、脱氧核糖(DNA成分)(2)六碳糖:葡萄糖(动、植物)、果糖(植物)、半乳糖(动物)一一生命活动主要能源物质3、双糖:麦芽糖(植物)、淀粉(植物)、糖原(动物)一一能源物质4、多糖:纤维素(细胞壁)[植,高尔基体];淀粉(储能物质);糖原(储能物质)五.脂质:1、基本单位:脂肪酸+甘油2、脂肪:(C、H、O)(1)饱和脂肪酸(碳碳单链)(2)不饱和脂肪酸(碳碳双链)(3)能源物质,与糖类、蛋白质相比,脂肪能量是它们两倍3、磷脂:构成细胞膜(C、H、O、N、P)4、胆固醇:(C、H、O)(1)动物体内某些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2)维生素D的原料六、核酸:(C、H、N、P)1、储藏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2、脱氧核糖核酸(DNA):单体,4种(A、G、C、T)3、核糖核酸(RNA):单体,4种(A、G、C、U)七、维生素: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多、含量少、作用大、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1、种类:(1)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122、缺乏:A一一夜盲症D一一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B1一一神经炎、脚气C一一坏血病八、蛋白质:(C、H、O、N)1、氨基酸通式:注:氨基、羧基、H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不同氨基酸R基不同2、肽键形成:过程:注: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氨基脱去一个水分子;水中的氢离子来自氨基与羧基,氧离子来自羧基3、计算:(1)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多肽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84、氨基酸多样性的原因:(1)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2)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一、细胞膜:1、成分:(1)磷脂(骨架)(2)蛋白质(少量多糖)[糖蛋白]:接受外界信号2、结构:3、物质通过细胞膜方式:(1)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C高===>C低,不消耗ATPa.自由扩散:直接通过磷脂分子层(一般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b.协助扩散:载体协助(因为载体蛋白有限,V有一个饱和值)注: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吸收水是被动运输,吸收气体是被动运输(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C低===>C高,一定要载体,消耗ATP(3)胞吞与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消耗ATP4、细胞膜的特点:(1)结构特点:流动性(蛋白质、磷脂是可运动的)(2)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5、植物渗透吸水原理:(1)条件:a.大液泡(成熟细胞)b.细胞内部存在浓度差Ⅰ.内<外:渗透失水(质壁分离)Ⅱ.内>外:渗透吸水(质壁分离复原)注: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与细胞壁分离二、细胞核:细胞代谢中心、调控1、核膜:双层膜,有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2、核仁:无膜,合成核糖体的场所3、核基质:细胞核代谢场所4、染色质:遗传物质三、不同显微镜下的看到的结构:1、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2、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四、细胞器:1、动物:(1)线粒体:双层膜,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旺盛:线粒体多)(2)内质网:单层膜,面积大,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a.粗面内质网:有粒的b.滑面内质网:无粒的(3)高尔基体:单层膜,蛋白质加工、运输、转运、分泌蛋白质(4)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5)中心体:无膜,细胞分裂(6)溶酶体:单层膜,吞噬异物、消化与免疫((7)液泡:低等动物)2、植物:(1)线粒体(2)内质网(4)核糖体(5)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细胞壁)场所(6)叶绿体:双层膜,光和作用场所(7)液泡:单层膜,细胞吸水、失水(渗透)(8)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形状((9)中心体:低等植物)五、原核细胞:1、与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各种细胞器2、主要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放线菌(抗生素除了青霉素与头孢)、蓝藻、颤藻等3、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组成的拟核,只有核糖体形成的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全)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全)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会考)全第一部分:细胞1.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由磷脂、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组成。

其主要功能有选择通透性、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细胞信号传递等。

3. 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质是指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以及细胞质基质等。

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4. 细胞的生命周期及其调节细胞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细胞的生命周期会受到细胞周期素的调节。

第二部分:遗传物质1.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鳥嘧啶)构成。

其主要功能是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2. DNA的复制和遗传DNA的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准备进行有丝分裂或生殖细胞分裂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复制的过程。

DNA的复制是细胞遗传物质的传递基础。

3.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RNA是DNA的直接转录产物,由三种不同的RNA类别(mRNA、rRNA、tRNA)组成,通过转录来完成RNA的合成。

蛋白质的合成包括三个过程,即转录、转化和合成。

4.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通常指细胞生长发育、代谢等各种生命现象的正常进行,是一种复杂而高度调节的过程,通过基因表达的上调或下调来实现。

第三部分:生物进化1. 进化的概念和证据生物进化指生物物种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途径来进行。

证据主要包括化石、地质记录、遗传学数据等。

2. 自然选择和适应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生物种群中个体遗传变异的筛选作用。

适应是指生物种群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形成适应环境并适应环境的生存特征。

3. 进化影响生物的形态和功能进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生物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这是因为进化过程中生物适应环境的需要所导致的。

4. 进化对人类的影响进化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类的身体结构、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等方面。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汇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汇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全汇总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2.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二、生物进化1. 进化的基本概念- 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概念-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2. 生物进化的证据- 古生物学证据,如化石和化石记录- 以及现有的生物学证据,如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序列比较三、生物多样性1. 物种和生物种类别- 物种的定义和划分方式- 生物分类的层级结构,如界、门、纲等2. 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破坏、污染和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方法四、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显性和隐性、分离和独立性- 显性和隐性遗传病的传播方式2.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如DNA和RNA- 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五、生命过程与调控1. 光合作用及相关概念- 光合作用的基本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对能量和物质循环的重要性2. 呼吸作用及相关概念- 呼吸作用的基本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呼吸作用与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的关系六、生活环境与调节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2. 动物的行为与调节-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行为,如迁徙和冬眠- 动物体内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七、生物科学与社会1. 生物科学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生物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2. 生物伦理和生物安全- 生物伦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措施以上是高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总结全汇总,供参考学习之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考试内容还需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备考。

2024年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膜、核膜、内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等基本细胞结构的组成与功能;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c.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a. DNA的结构和功能;b. 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c. RNA的结构和功能;d.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意义。

3. 遗传与变异:a.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单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性别遗传;b. 突变和变异的概念和分类;c. 人工选择与基因工程。

4. 遗传疾病与遗传咨询:a. 常见的人类遗传疾病的类型、症状和遗传方式;b. 遗传咨询的目的和流程。

二、生物的发展与进化1.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a.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理论;b. 主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和进化,如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等;c. 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动。

2. 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进化:a. 昆虫的特征和进化途径;b. 鸟类的特征和进化途径;c.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进化途径。

3. 人的起源与进化:a. 人的起源和进化过程;b. 人类与灵长类的关系。

三、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1. 分类系统与分类方法:a. 生物分类目的和意义;b. 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c. 分类中的主要分类单位。

2. 原核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a. 原核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真细菌和古菌的区别与联系;c. 细菌的形态、营养方式和生活习性。

3. 真核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a. 原生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真菌的特征和分类;c.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d. 动物的特征和基本分类。

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结构:a.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b.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c. 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2. 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

3. 生物圈中的关系与调控:a. 生态关系的分类;b. 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流向;c. 生境的选择和种群的调节;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生物考点.doc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整理。生物考点.doc

1、概念: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O2,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2、光反应与暗反应(卡尔文循环)的特点与联系(1)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2)条件:光反应需要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CO2(3)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 、NADPH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4)能量变化:光发应中光能→ 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ATP、 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糖中稳定的化学能3、方程式光能CO2 + H2O C 6H12O6 + H 2O+O2叶绿体(葡萄糖中:C来自 CO2,H 来自 H2O, O来自 CO2; O2来自 H2O中的 O)4、光反应与暗反应联系光反应产物NADPH是暗反应中C3化合物还原的还原剂,ATP为 C3还原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 Pi , NADP为光反应形成ATP、NADPH提供了原料5、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1)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2)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二十六、光照强度、 CO2浓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掌握)1、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2、 CO2浓度——影响暗反应3、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主要影响暗反应饱和点光照强度、CO 2浓度二十七、细胞呼吸的概念(知道)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 CO 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二十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理解)有氧呼吸(主要方式)无氧呼吸有氧无氧或缺氧 彻底分解有机物 不彻底分解有机物....... ........ CO 2 和 H 2O 乳酸或酒精和 CO 2 释放大量 能量释放少量 能量 .... 二十九、有氧呼吸的进行场所、必要条件和基本过程(理解) 1、场所:先细胞质基质,后线粒体 ( 主要在线粒体 )...... 2、必要条件: O 2、酶 3、基本过程: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脱下少量的H 和能量糖酵解...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 2,脱下大量 H 和能量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内膜)所有脱下的 H 与进入线粒体的 O 合成水 ,并合成大量能量..2....... ...4、总反应式:酶C 6H 12O 6 + H 2O + O 2CO2+ H 2O + 大量能量三十、无氧呼吸的类型和基本过程(理解) 1、类型: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发酵) (1)酶C H OCO2+ C HOH + 少量能量6 1262 5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酿酒原理) 高等植物水淹条件下,酒精发酵中毒死亡 (2)酶C 6H 12 O 6C3H 6O 3 +少量能量骨骼肌剧烈运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肌肉酸痛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发酵) 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基本过程(1)全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亦为糖酵解 , 产生丙酮酸 )... ...三十一、无氧呼吸的应用(知道)酿酒、制作酸奶、泡菜三十二、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变关系(知道)1、糖类代谢①消化吸收④氧化分解CO2+H2O+能量食物中的糖类葡糖糖肝糖原②分解(血糖)⑤合成肝糖原肌糖原③合成转化⑥转变非糖物质脂肪等2、脂肪代谢①消化吸收④分解脂肪酸丙酮酸CO+H O+能量食物中的脂肪 2 2甘油三羧酸循环②分解⑤储存皮下、肠系膜、乳汁脂储存的脂肪肪③转化⑥转变糖类等糖类、氨基酸等3、蛋白质代谢①消化吸收④合成组织蛋白质、酶食物中的蛋白氨⑤尿素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②分解基⑥转组织蛋白酸不含氮部分糖类、脂肪③生成非必分解22⑦转氨基作CO+HO+能量氨基转换新的氨基酸4、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变关系糖类脂肪氨基酸三十三、合理营养及其意义(知道)1、人体健康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前 3 个为能源物质)。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3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3
2023年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掌握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物膜的组成。

2. 遗传学: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的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等。

3. 分子生物学:了解 DNA 的结构和功能,掌握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4. 生物进化:了解进化的基本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适应等。

5. 植物生长发育: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植物的种子萌发、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的作用等。

6. 动物生理:了解动物的生理过程,包括呼吸、循环、消化和神经系统等。

7. 生态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包括生物圈、食物链、能量流动和物种多样性等。

8. 疾病与健康: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遗传疾病等。

以上是2023年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重大历史事件:1、分类法则(林耐)2、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3、进化论[物种起源](达尔文)4、遗传规律(孟德尔)5、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沃森、克里克)[进入分子水平标志]6中国科学分子水平成就:(1)结晶牛岛素(2)酵母菌丙氨酸转移糖核酸7、克隆羊“多利”8、人类基因组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二、生命科学研究手段:1、早期:比较法、描述法2、主要方法:实验法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四、显微镜的使用:1、结构:2、低倍镜与高倍镜成像特点:(1)低:细胞小、细胞多、光线亮(2)高:细胞大、细胞少、光线暗注:在显微镜成像,像在视野中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3、计算: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一、水:1、特点:含量多(无论什么细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最少是无机盐)2、作用:(1)生物体(细胞)的成分之一(2)化学反应的介质(3)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作用(4)参与水解反应(水是反应物)(5)调节、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水的比热容大)3、形式:(1)自由水(可流动)(2)结合水(不能流动,与化合物结合)注:①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命活动不旺盛;比值越小,生命活动旺盛②占细胞干重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二、无机盐:1、形式:大部分离子状态,少部分化合物注:无机盐的比值很小2生物体中微量元素的影响:(1)铁:血红蛋白(红细胞);缺少会贫血(2)钙:骨骼、牙齿;缺少会抽搐(3)锌:植物生长,动物智力;植物缺少幼叶、茎仰制生长,动物智力低下(4)碘:甲状腺激素;缺少会甲状腺肿大(5)镁:叶绿素;叶脉缺绿,叶片变黄、变白1、基本单位:葡萄糖2、单糖:(1)五碳糖:核糖(RNA成分)、脱氧核糖(DNA成分)(2)六碳糖:葡萄糖(动、植物)、果糖(植物)、半乳糖(动物)一一生命活动主要能源物质3、双糖:麦芽糖(植物)、淀粉(植物)、糖原(动物)一一能源物质4、多糖:纤维素(细胞壁)[植,高尔基体];淀粉(储能物质);糖原(储能物质)五.脂质:1、基本单位:脂肪酸+甘油2、脂肪:(C、H、O)(1)饱和脂肪酸(碳碳单链)(2)不饱和脂肪酸(碳碳双链)(3)能源物质,与糖类、蛋白质相比,脂肪能量是它们两倍3、磷脂:构成细胞膜(C、H、O、N、P)4、胆固醇:(C、H、O)(1)动物体内某些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2)维生素D的原料六、核酸:(C、H、N、P)1、储藏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2、脱氧核糖核酸(DNA):单体,4种(A、G、C、T)3、核糖核酸(RNA):单体,4种(A、G、C、U)七、维生素: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多、含量少、作用大、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1、种类:(1)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122、缺乏:A一一夜盲症D一一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B1一一神经炎、脚气C一一坏血病八、蛋白质:(C、H、O、N)1、氨基酸通式:注:氨基、羧基、H连在同一个C原子上,不同氨基酸R基不同2、肽键形成:过程:注: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氨基脱去一个水分子;水中的氢离子来自氨基与羧基,氧离子来自羧基3、计算:(1)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多肽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84、氨基酸多样性的原因:(1)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2)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一、细胞膜:1、成分:(1)磷脂(骨架)(2)蛋白质(少量多糖)[糖蛋白]:接受外界信号2、结构:3、物质通过细胞膜方式:(1)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C高===>C低,不消耗ATPa.自由扩散:直接通过磷脂分子层(一般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b.协助扩散:载体协助(因为载体蛋白有限,V有一个饱和值)注:红细胞是协助扩散,吸收水是被动运输,吸收气体是被动运输(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C低===>C高,一定要载体,消耗ATP (3)胞吞与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消耗ATP4、细胞膜的特点:(1)结构特点:流动性(蛋白质、磷脂是可运动的)(2)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5、植物渗透吸水原理:(1)条件:a.大液泡(成熟细胞)b.细胞内部存在浓度差Ⅰ.内<外:渗透失水(质壁分离)Ⅱ.内>外:渗透吸水(质壁分离复原)注: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与细胞壁分离二、细胞核:细胞代谢中心、调控1、核膜:双层膜,有核孔(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2、核仁:无膜,合成核糖体的场所3、核基质:细胞核代谢场所4、染色质:遗传物质三、不同显微镜下的看到的结构:1、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2、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四、细胞器:1、动物:(1)线粒体:双层膜,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旺盛:线粒体多)(2)内质网:单层膜,面积大,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a.粗面内质网:有粒的b.滑面内质网:无粒的(3)高尔基体:单层膜,蛋白质加工、运输、转运、分泌蛋白质(4)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5)中心体:无膜,细胞分裂(6)溶酶体:单层膜,吞噬异物、消化与免疫((7)液泡:低等动物)2、植物:(1)线粒体(2)内质网(4)核糖体(5)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细胞壁)场所(6)叶绿体:双层膜,光和作用场所(7)液泡:单层膜,细胞吸水、失水(渗透)(8)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形状((9)中心体:低等植物)五、原核细胞:1、与真核细胞主要区别: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各种细胞器2、主要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放线菌(抗生素除了青霉素与头孢)、蓝藻、颤藻等3、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组成的拟核,只有核糖体形成的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主要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五、病毒:1、定义:不是细胞,很小,主要成分是核酸(一种病毒只有一种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不能独立自主的代谢(寄生性)2对生物作用:(1)有害:使动、植物生病(2)有利:对付细菌感染;防治害虫;转基因技术(3)流感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六、三者比较: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一、化学反应类型、特点:1、合成反应:小分子===>大分子(C6H12O6===>糖原,特点:产生水分子,消耗ATP)2、分解反应:大分子===>小分子(氨基酸===>蛋白质)(1)水解反应:消耗水分子(麦芽糖+H2O===>2C6H12O6)(2)氧化还原反应:脱H,不消耗水分子(C6H12O6===>H+C3H4O3(丙酮酸))二、酶:1、定义:酶(蛋白质,少数RNA)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大分子物质2、特点:(1)高效性(2)专一性(3)化学反应后数量、性质不变3、影响酶活性因素: (1)温度: (2)pH 值: a.口腔:中性 b.胃:1--3 c.小肠:7--9 四.ATP :1、A-P~P~P :腺苷三磷酸(A :腺苷;P :磷酸键;-:低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储能))注:是结构简式不是分子式2、转化:能量Pi ADP ATP 2、酶1酶++−−−−−→← 注:酶1:ATP 水解酶;酶2:ATP 合成酶(1)———>释放能量(能量来自末端“~”断裂,直接提供生命活动(ATP 是直接能源,C 6H 12O 6)(2)<———能量储存(能量转移) 3、总结:(1)能量不可逆,物质是可逆的(2)ATP 产生场所:光和作用(光反应(叶绿体)); 呼吸作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五、光和作用: 1、实验历史:(1)柳树实验(赫尔蒙特实验):证明植物增重来源 于水(2)普里斯特利与英格豪斯的实验:证明光照产生氧 气(3)紫苏植物实验(半遮光实验):证明光和作用除了 氧气还有淀粉过程:黑暗(饥饿)处理===>半叶光照===>褪色===>滴碘液(光照部分蓝紫色;遮光部分淡黄色)(4)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和作用的氧气来自水 2、叶绿体结构:a.双层膜(外膜、内膜)b.基粒(内囊体组成,发布光和色素)c.基质3、线粒体与叶绿体区别:4、提取色素实验: (1)步骤:见书(2)特殊化合物的作用: a.SiO 2(石英砂):帮助研磨 b.CaCO3(碳酸钙):保护叶绿素 c.色素溶于无水酒精(3)色素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4)结论: 胡萝卜素:(橙色)最快 叶黄素:(黄色)其次 叶绿素a :(蓝绿色)再次 叶绿素b :(黄色)最后注:蓝紫光最好,红橙光其次 5、过程:(1)总式:22光能、叶绿体22O O CH O H CO +−−−−−−→−+ (2)光反应:a.光能===>活跃化学能(产生ATP )b.光能激活叶绿素a 释放高能电子(3)暗反应:a.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b.不产生ATP ,消耗ATP注:光合作用是绿叶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CO2和H2O 合成有机物并释放O 2,光能===>化学能(氧气来自光反应的水光解) 6、影响光合作用因素: (1)内因:叶绿体数目(2)外因:光照强度、CO 2浓度、温度 六、呼吸作用:1、总式:能量O H 12CO 6O 6O H 6O H C 22酶226126++−−−→−++ 2、过程:四、无氧呼吸:1、酒精发酵:能量CO 2O H C 2O H C 62酶6126++−−−→− 2、乳酸发酵:能量O H C 2O H C 363酶6126+−−−→−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区别:六、生物体内物质转变:1糖类代谢:(1)氧化分解:糖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能量(2)合成多糖物质:单糖脱水缩合成多糖(3)转变为高能量物质——脂肪(4)转变形成氨基酸2脂类代谢:(1)甘油代谢(2)脂肪酸代谢(3)脂肪的生物合成和分解3蛋白质代谢:(1)合成新的蛋白质:新的氨基酸和原有的氨基酸作为合成新蛋白质的原料(2)脱氨基加入糖代谢4、相同点与不同点:(1)共同产物:CO2、H2O、ATP(2)共同中间产物:丙酮酸(3)蛋白质特有产物:尿素5、食物的营养素(七大类):糖类、脂类、蛋白质、水份、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不消化、吸收)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感受器:1、皮肤感受器:通常在手指、唇等灵敏部位分布较多a.温度感受器b.痛感受器c.接触感受器d.压力感受器2、光感受器:眼视觉形成:物像===>折光装置===>视网膜===>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视觉形成)注:①视细胞:视杆细胞(光亮);视锥细胞(颜色)②视网膜成像是倒像3、声波感受器:耳(物理)听觉形成: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听觉中枢(听觉形成)注:前庭器:半规管、前庭(平衡感受器)4、特殊的感受器:物理(1)侧线:鱼类,感受水流和定方位(2)颊窝:蛇类,红外线感受器5、嗅觉感受器:化学(1)人:位于鼻腔顶端的黏膜中嗅细胞(形成嗅觉)(2)昆虫:触角(嗅毛)6、味觉感受器:化学二、神经系统:1、反射:受外界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反射通过其完成的五个环节: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反应)3、神经元:(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4、神经冲动传导:(1)未受刺激:内正外负(静息电位)(2)受刺激:内负外正(动作电位)(3)原因:钠离子大量内流注:①膜内侧产生局部电流(正===>负)②神经纤维上冲动传导是双向的③以生物电为基础(电信号形式传导)5、突触传递:胞吐(1)过程:上一个神经元===>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破裂释放神经递质===>前膜)===>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2)突触传导靠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完成三步骤: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突触传导是单项的(前膜===>后膜)三、脊髓:1、结构:(1)白质:神经纤维集中(外围)———传导束(2)灰质:细胞体集中(蝴蝶形)———神经中枢(低级)2、功能:(1)反射功能:灰质中低级神经中枢(2)传导功能:白质中传导束3、牛蛙脊髓反射实验:(1)切蛙脑用处:排除脑的影响(2)割脚趾皮肤、破坏脊髓的作用:论证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四.大脑:1、结构:2、高等动物反射:(1)非条件反应:先天性反射,天生就会(2)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需要学习、训练、强化,脑参与),形成后无关刺激变成条件反射五、自主神经调节:1、交感神经: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胃肠蠕动减慢2、副交感神经:心跳呼吸减慢、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六.人体内分泌腺:1肾上腺:(1)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节水、盐、糖代谢)(2)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应急反应)2、甲状腺:甲状腺素(促进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失调:(1)分泌过多:心跳、呼吸、代谢快,情绪易激动(2)分泌过少:反应迟钝,心跳、呼吸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