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

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结果29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Ⅱ级20例、III级9例。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层下白质,以额叶最常见,可向皮层延伸而伴皮质增厚,形态上可呈不规则斑片状或类圆形,信号上多呈稍长T1、T2信号,多伴囊变坏死,部分可呈囊实性或囊性病灶,且囊实性病灶的壁结节常位于皮层侧或囊性病灶常伴皮层侧囊壁增厚,可伴钙化、出血信号;瘤周多伴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增强后多呈不均匀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结论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确诊依靠病理。

标签:少突神经胶质瘤;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少突胶质细胞瘤临床病程较长,与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相比,该类肿瘤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及化疗或放疗反应,因而,治疗前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和分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3]。现回顾性分析29例O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及病理分析,探讨其的MRI表现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9 例OD患者,男11例,女18 例,年龄3~75岁,平均年龄33.3岁,其中II 级20例、III 级9例。临床上主要表现癫痫、头痛、头晕、呕吐、走路不稳以及肢体无力等症状,癫痫病史6个月~7年不等,其他症状的病史多在2w~6个月内。

1.2 方法均行MRI平扫及增强(其中CT检查3例)。MRI检查使用GE公司Signa1.5T或3.0T超导MR扫描仪,扫描参数: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 (TR 2800 ms,TE 105 ms);SE T1WI(TR400 ms,TE 20ms)及FLAIR序列[TR 8000 ms,TE 204 ms,反转时间(TI)200 ms]。MR增强检查采用SE T1WI,行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2 ml/kg。

1.3图像分析及病理对照由高年资放射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特征、有无囊变或坏死、出血、钙化、瘤周水肿、占位效应、强化程度等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多项观察指标分别进行Fisher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发病部位29例均为单发病灶,幕上25例、幕下4例,其中波及额叶的发病率最高,占为55%(16/29),其次为颞叶(见表1)。

2.2 MRI表现肿瘤大小差异较大,最小约为1.5 cm×1.5 cm×1.5 cm,最大约为9.4 cm×8.2 cm×7.5 cm,平均最大直径约为5.2 cm。形态上11例(37.9%、11/29)呈斑片状,位于幕上皮层区,形态多不规则,部分似呈楔形、三角形,均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其中9例(81.8%,9/11)伴邻近皮层增厚,病灶边界均模糊,信号上病灶呈稍长T1、T2信号,与脑皮质近似呈等信号(见图1A、B),其中7例(6

3.6%,7/11)病灶内见长T1、T2囊变、坏死信号(III级1例),增强后10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明显不均匀强化(见图1C),病理上II级10例(图1D、E)、III级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形态上18例(62.1%,18/29)呈类圆形,可分叶,边界多清晰或病灶大部分边界清晰,幕上14例中除3例位于侧脑室内外,11位于大腦皮层下,其中9例(81.8%,9/11)与皮层接触,幕下4例位于小脑蚓部及松果体;信号上分为囊实性4例(囊性伴较大壁结节:见图2A、B,其中小脑1例、大脑皮层下3例)、囊性8例(7例伴局部囊壁不规则增厚:见图3A-C,位于大脑皮层下6例、小脑蚓部1例,1例松果体区无囊壁增厚)、实性或偏实性6例(3例伴囊变或坏死)三型,且9例大脑皮层下囊性或囊实性病灶中6例(66.7%,6/9)伴皮层侧囊壁增厚或结节位于皮层侧,病灶实性部分呈稍长T1、T2信号,与脑皮质近似呈等信号,囊变、坏死呈长T1、T2信号;增强后囊实性4例的囊壁及壁结节均明显强化(图2C),囊性8例中6例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图3D)、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1例,实性或偏实性6例中4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上II级10例、III级8例(囊实性1例、囊性4例、实性2例及偏实性1例);其中II级中8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无强化,8例III级(图3E)中6例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结合CT及病理分析,6例(III级1例)见短T2钙化信号,7例(III 级2例)见短T1出血信号。24例脑实质内病灶中伴明显或中度占位效应14例(III级5例)、轻度5例(III级1例)、无5例(III级1例),伴明显或中度瘤周水肿4例(III级1例)、轻度13例(III级5例)、无7例(III级1例)。

图1A-E,男,41岁,OD2,A-B,T1WI、T2WI示右侧额叶斑片状稍长T1、T2信号,内见长T1、T2信号,边界不清,邻近皮层增厚改变,轻度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C,T1WI+C示不均匀斑片状明显强化;D,病理示(HEx100):瘤细胞弥漫性分布,排列较密集,瘤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浓染,居中,核周胞浆透明,瘤细胞呈蜂窝状、斑片状排列,无异型及核分裂;E,免疫组化示:Oligo-2(+)

图2A-C,男,56岁,OD2,A-B,T1WI、T2WI示右侧额叶囊性占位,皮质侧见稍长T1、T2信号壁结节及条索影,瘤周无明显水肿,轻度占位效应;C,T1WI+C示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

图3A-E,女,6岁,OD3,A-C,T1WI、T2WI示右侧颞叶囊性占位,皮质侧囊壁不均匀增厚,瘤周略伴轻度水肿及占位效应;D,T1WI+C示囊壁明显不规则环状强化;E,病理示(Hex100)示:瘤细胞弥漫性分布,排列较密集,呈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形,浓染,居中,核周胞浆透明,瘤细胞呈蜂窝状、斑片状排列,由纤细间质分隔成小叶状,血管数目增多,血管内皮增生;部分区域瘤细胞密集,细胞大小不等,胞核明显增大,有异型,见核分裂。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