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跨膜运输
生物二轮总复习:专题2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和生命历程 第3讲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含物质的跨膜运输)
3. 细胞的统一性(生命观念) (1) 化学组成: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 (2) 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 增殖方式: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 (4) 遗传物质: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子通用。 (5) 能源物质:以 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2019·济南期末)下图是真核细胞中 3 种不同的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 分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 甲图中的生物膜是类囊体膜 B. 乙图中的生物膜上发生的反应属于光反应,其[H]与甲中的[H]代表同一物质 C. 丙图中的生物膜上受体蛋白只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相结合,实现信息的传递 D. 图示的三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不同且三个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3) 三看移动方向和是否耗能→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如 图中 a、e(注意有的主动运输也可以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耗 能为被动运输,如图中 b、c、d。
(4) 四看是否需载体→需载体为协助扩散,如 c、d;不需则为自由扩散,如 b。
2.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 5 种曲线 (1) 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
【解析】 图中甲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转运蛋白,乙是细胞膜表面的葡萄 糖受体蛋白,丙是胰岛素。过程Ⅰ表示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过程Ⅱ表示胰岛素的分 泌和胞吐过程。转运蛋白和受体蛋白结构不同,各有其特异性。
胃黏膜壁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的 H+-K+-ATP 酶是一种质子泵,它能催 化 ATP 水解,在将细胞外的 K+泵入细胞内的同时,也将细胞内的 H+泵出,从而维 持胃液的酸性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2019·广东二模)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 点的是( B )
2016年《高考领航》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1-第2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课件
第2讲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 质跨膜运输方式
最新考纲
知识体系构建
高频考点 深化突破 交汇考点 多维探究
考点一 考点二
细胞的结构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细胞结构与物质转运的综合应用 备选素材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返回总目录
天 宏 书 业
[最新考纲]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Ⅰ)。 2.多种多样的细胞(Ⅱ)。 3.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6.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7.(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2)观察线粒体 和叶绿体。(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4)观 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知识精 讲
集训一
集训二
集训三
集训四
解析
集训五
集训三
图中a表示磷脂分子,b表示糖 蛋白, c 表示蛋白质。若该生 3.如图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 物膜表示动物细胞膜,则其脂 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质成分除磷脂外,还应该有胆 固醇等, A 错误。若该生物膜 表示细胞膜,则其在结构上具 有磷脂双分子层,而不是具有 双层膜, B 错误。若该生物膜 表示某细胞器膜,则膜上蛋白 质(c)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 A.若该生物膜表示动物细胞膜,则其脂 能的多样性;此外,糖蛋白的 种类差异也会导致膜功能的不 质成分就是图中的a(磷脂) 同,而 a 为磷脂, C 错误。若 B.若该生物膜表示细胞膜,则在结构上 该生物膜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细 其存在双层膜 胞膜,则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 C .若该生物膜表示某细胞器膜,则 a 种 需要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 类的多样性决定了膜功能的多样性 D.若该生物膜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细胞膜, 体结合来完成,而此类受体的 化学本质多是b(糖蛋白),D正 则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与b有关 确。
学业水平复习(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
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基础复习(一)1.细胞膜、细胞壁的成分P41:细胞膜组成成分有 、 、 。
细胞壁主要由 和 组成。
例:细胞膜主要成分是 、 ,其中细胞膜的功能决定于膜上的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包括 ,主要是 。
去除细胞壁可用 酶。
2.细胞膜的功能P42:将细胞与 分隔开;控制物质 ;进行细胞间的 。
细胞膜结构特点是 ,功能特点是 。
例: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方式包括: 、 、 。
信息交流方式有:一是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信息分子)通过 传送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二是通过相邻 ,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三是信息物质通过 进入另一个细胞,如植物细胞间的 。
3.细胞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结构:图中③是,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图中②是 ,有的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磷脂双分子层;图中①是 即糖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对细胞具有保护、润滑、识别作用。
例:通过科学家实验发现,凡可以溶于脂质的较易通过细胞膜,可得出膜由 组成的结论;红细胞膜的脂质在水面铺成单层后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得出构成膜的脂质是 的结论;双宿脲试剂能使生物膜的成分呈紫色反应,得出膜成分中含有 的结论。
识别信息的受体的本质就是 。
4.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双层膜细胞器:(在[]填图中有关数字)①叶绿体[ ]:功能是 ;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其他非绿色细胞如根细胞中就没有叶绿体,;②线粒体[ ]:功能是 。
单层膜细胞器:①内质网[ ]:是蛋白质的 ,及其 的合成。
②高尔基体[ ]:在动物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加工,与分泌物形成有关;植物:还参与 的形成。
③液泡[ ]:为 细胞特有,含有色素等多种物质。
④溶酶体:内含多种 ,是细胞内的酶仓库。
无膜细胞器:核糖体[ ]:是 的合场所。
中心体[ ]:存在于 细胞中,参与细胞的 。
例: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有 ,动植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是 。
2021年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
2021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知识点1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1.渗透作用的发生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 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
2.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 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烧杯内盛清水,漏斗内盛蔗糖溶液⎩⎪⎨⎪⎧A组—漏斗口密封半透膜→漏斗液面上升B组—漏斗口密封纱布→漏斗液面不上升②具有浓度差(3)实验步骤(如图)(4)探究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以碘和淀粉为例)烧杯内盛淀粉溶液漏斗内盛碘液结论变蓝不变蓝碘能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不变蓝变蓝淀粉能通过半透膜,而碘不能变蓝变蓝淀粉和碘都能通过半透膜不变蓝不变蓝淀粉和碘都不能通过半透膜【注意】(1)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2)两溶液中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我们只是观测出由水分子双向运动的差异所导致的液面改变。
(3)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10%蔗糖溶液的摩尔浓度小,故水由10%蔗糖溶液向10%葡萄糖溶液移动。
知识点2 动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1.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的差值。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1)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动物细胞的吸水相当于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
高考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
高考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高考生物跨膜运输知识点生物学中,跨膜运输是指细胞跨过细胞膜将物质传输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过程。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跨膜运输是一个重要的考题,涉及到了细胞膜结构、物质转运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生物跨膜运输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一、细胞膜结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
磷脂双层在水中自组装成为一个类似于油的膜,其两侧分别包含有亲水性的头部和亲疏水性的尾部。
尾部中的疏水性分子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等,且它们的静电荷不同,导致膜内的蛋白质分布也不同。
蛋白质在细胞膜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功能,比如传递信息,促进物质运输等等。
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其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即只允许亲水性的小分子通过膜孔道进出细胞,例如水和一些离子。
对于大分子,如蛋白质或核酸而言,它们则需要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被细胞膜转运。
二、物质跨膜转运在生物学中,物质跨膜转运是指跨过细胞膜将物质传输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由被动、主动转运以及细胞外囊泡等多种方式实现。
1. 被动转运被动转运是一种passively diffussion 的过程,即物质沿着其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区域自发地扩散到低浓度区域,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细胞膜。
对于非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分子的小分子而言,由于它们没有带电,因此可以轻易地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或者跨出来。
2.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需要能量的转运过程,即分子非自发地沿着浓度对比相反的方向运动,以维持化学平衡。
它可以分为原位调节、信号传导和转运蛋白三种。
原位调节转运是通过离子泵、钠-钾泵等的机械作用来驱动分子运动过程,将一些离子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运输。
信号传导转运凭借的是信号分子的生成或者传递过程,例如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促进细胞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转运蛋白主要是利用细胞膜表面存在的一些载体蛋白,将某些大分子或者离子通过膜孔道运输到细胞内或者细胞外,也是实现物质跨膜运输的常见方法之一。
2021高考生物复习新教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6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第6讲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器的分离方法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
“八种”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1)①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2)②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③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4)④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5)⑤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6)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7)⑦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所特有,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8)⑧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小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其余四种均为单层膜结构。
3.细胞骨架(1)存在:真核细胞中。
(2)作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3)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纠误诊断](1)叶绿体中构成基粒的类囊体扩展了捕获光能的膜面积。
(√)(2)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3)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 ×)提示:核糖体含有rRNA和蛋白质,不含有DNA。
(4)溶酶体合成并储存多种酸性水解酶。
(×)提示:溶酶体中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5)核糖体有的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 ×)提示: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不是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6)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
( √)(7)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提示: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
(8)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高考生物总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第4讲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单项选择题1. (2012·深圳高中)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①②⑤B. ①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②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C. ②与④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 ③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2. 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 )A. 盐水中的氯离子有杀菌的作用B. 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C. 细菌由于脱水而死亡D. 钠离子有杀菌作用3. (2012·山东摸底)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C. 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D. 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面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形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构成膜的A和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 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③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④氨基酸、苯由膜外进入膜内都需要A的协助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下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膜中的载体也能运输氨基酸B. 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C. 该方式发生在被转运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D. 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6. (2012·广铁一中)下图为关于细胞生物膜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B. 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C. 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D. 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二、双项选择题7. 如下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内的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平。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含解析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含解析第7讲物质的跨膜运输考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原理(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2)现象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纠误诊断](1)渗透作用中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百分比浓度。
(×)提示:该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
(2)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提示: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3)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提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能发生渗透作用。
(4)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提示: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是双向进行的.(5)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
(×)提示: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1。
两种装置的渗透作用分析A、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探究下列问题:(1)水分的流动方向判断:图A中当溶液浓度S1>(填“>”或“〈”)S2时,流向S1的水分多于流向S2的水分,水分通过半透膜由S2流向S1;当溶液浓度S1<(填“>”或“〈”)S2时,流向S2的水分多于流向S1的水分,水分通过半透膜由S1流向S2。
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不是(填“是”或“不是”)静止不动的。
新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第二节物质跨膜运输
6.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应用
(1)证明细胞的死活:此实验中,细胞始终是活的,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梯度浓度法。即撕取数片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 细胞液浓度介于细胞尚未发生质壁分离和最初发生质壁分离的两种相邻的溶液之间。 (3)验证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设计思路:成熟植物细胞 + 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镜检。 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伸缩性。 (4)鉴定不同种类的溶液(如一定浓度的 KNO3 和蔗糖溶液) 设计思路:成熟的植物细胞 + 不同种类溶液。 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 KNO3 溶液)。
3. 如图为洋葱外表皮细胞浸润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的显微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图中 L 是细胞壁, N 是细胞质 C.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体积基本不变
B. 质壁分离过程中 M 处颜色逐渐变浅 D. 将该细胞浸润在清水中,一定会逐渐复原
[解析]图中 L 是细胞壁, N 是外界溶液, A 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 M 处颜色逐渐变深,B错误;由于细胞壁的伸 缩性很小,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体积基本不变, C 正确;若该细胞过度失水死亡,将该细胞浸润在清水中,不 会复原, D 错误。故选C。
[解析]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时,说明大分子食用色素胭脂红进入液泡,原生质层已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进 而推知细胞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A 正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距离越来 越大,期间渗入的是外界溶液,而外界溶液显红色,因此细胞内的红色区域逐渐变大, B 错误;原生质层的伸 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是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 C 正确;换用低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可能不会导 致细胞失水,进而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 D 正确。故选 ACD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跨膜转运幻灯片PPT
❖ 细胞膜糖类:糖蛋白,糖脂 是细胞特异性的标志,作为膜蛋白受体识别 部分参与免疫反应,如:RBC膜上的抗原 决定簇;
Company Logo
二、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功能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不断 地进行交换,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唯一途径。
可分为: (一)被动转运: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通过载体、通道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 (三)出胞和入胞
图中用较大号字母表示溶液的高浓度。(a)通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b)通 过膜整合蛋白形成的水性通道进行的被动运输;(c)通过同膜蛋白的结合进行的帮助 扩散,也同(a)和(b)一样,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d) 通过载体介导的 主动运输,这种载体主要是酶,能够催化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跨膜转 运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章提纲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2.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上载
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 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通道介导和载体介导两类。 特点: • 顺化学梯度转运; • 不消耗ATP; • 膜蛋白对转运物质具有选择性(膜蛋白分子本身有结构特异性); • 膜通透性可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
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下列有关SAR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传播,并不只依赖活细胞C.SARS病毒主要通过入侵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解析】选B。
本题考查SARS病毒的生活方式。
没有新陈代谢所需要的酶和核糖体,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代谢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2.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真核细胞具有更为发达的生物膜系统C.二者都具有细胞壁,且成分相同D.二者的遗传信息均储存在DNA分子中【解析】选C。
本题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点为载体,考查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双层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核膜构成的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中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含有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细胞细胞壁成分一般为肽聚糖;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DNA是两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3.可以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有( )①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②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③DNA的粗提取④分离并纯化血红蛋白⑤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A.②③B.③⑤C.①④D.④⑤【解析】选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无DNA,不分裂,不能用来分离各种细胞器、DNA的粗提取、制成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培养。
4.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解析】选D。
因为细胞膜糖蛋白识别过程,是细胞膜的一种特点,与流动性无关。
流动性是细胞膜上的成分的移动,因此,D项没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被分到两个细胞中,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这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5.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C、H、O、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动物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解析】选C。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组成单体的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
DNA分子解旋后,其功能不变。
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6.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解析】选C。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经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液染色后,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粒。
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除哪项外都是错误的( )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B.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C.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解析】选B。
原核细胞中的DNA是裸露的,没有与蛋白质结合,A选项错误。
在真核细胞的核膜上进行的反应很多,所以酶也很多,B选项正确。
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存在着染色质,没有染色体,C选项错误。
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RNA是通过核孔出细胞核的,DNA无法通过核孔,D选项错误。
8.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主动运输④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⑦对O2的运输A.③⑤⑥⑦B.①②⑤⑥C.①③⑤⑦D.②⑤⑥⑦【解析】选B。
细胞膜的糖被具有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的功能,一般不具有运输功能。
9.水在生命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代谢活动的强度与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无关②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③糖类、蛋白质、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④水分和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平衡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稳态A.两项B.三项C.四项D.一项【解析】选A。
代谢活动的强弱和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密切相关,比值越大,自由水的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
线粒体中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可以产生水,核糖体中可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也可以产生水,而中心体不能产生水。
10.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B.细胞中组成各种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C.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D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解析】选D。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流动,导致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使细胞中的化学反应能够独立有序地进行;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
11.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选A。
静息电位时,Na+浓度膜外高于膜内,受刺激时,Na+顺浓度梯度由膜外运输到膜内,不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运输,故B、D两项错误;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中,Na+由膜内运输到膜外,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故C项错误、A项正确。
1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解析】选B。
题图可以反映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但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仅包括温度和pH,还有酶的浓度等。
在底物充足的条件下,增大酶的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所以A、C正确,B错误。
题图显示,该酶的最适pH为2左右,因此这种酶可能是胃蛋白酶,而不会是唾液淀粉酶,D正确。
1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参与ATP形成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②衣藻和黑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③小麦根尖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④ATP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来源相同⑤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之后可作为合成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⑥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A.2项B.3项C.4项D.5项【解析】选B。
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器,③错误;动物和微生物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而植物细胞除了呼吸作用,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④错误;ATP断裂了所有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基本单位之一,⑤错误。
14.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B。
光合作用稳定时,ATP与ADP的转化也相对稳定;突然中断CO2的供给使C3骤减,ATP因失去作用对象而终止水解,此时的光反应继续利用ADP合成ATP。
当ADP和NADP+耗尽后,光反应也停止,不再产生O2。
15.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氧浓度(%)a b c d产生CO2的量9 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 6.5 mol 6 mol0 mol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氧浓度为b时,相同时间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消耗的多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D。
氧浓度为a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6.5 mol,消耗的葡萄糖为6.5/2=3.25 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2.5-6.5)/6=1(mol),即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之比为[(15-6)/6]∶[6/2]=1∶2,故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生成,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16.以测定的CO2的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适当增强时,两曲线的交点将向左下方移动【解析】选A。
分析题意与图像可知,图中的虚线代表净光合作用,实线代表呼吸作用。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真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呼吸量)+有机物的净积累量(净光合作用量),即某温度下图中实线所对应的量加上虚线所对应的量就是真光合作用量。
读取图中20 ℃、25 ℃、30 ℃、35 ℃等温度下对应的CO2的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根据上面的等式关系可以推断出: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光照相同时间,在25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温度高于25 ℃时,有机物的净积累量开始减少;两曲线的交点表示某温度时,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当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适当增强时,净光合作用量增大,两曲线的交点将向右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