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优化提升学案必修3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三学案

历史必修三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完成本节基础知识回顾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说历史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后传入日本。

值得反思的是,在中国,20年间《海国图志》只印了不到10000册;在日本,1859年间,同样一本书价格涨了3倍,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半个世纪后,梁启超先生说,日本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值得我们思考。

(二)互动解疑1.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3.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三)课堂总结:四、课后----内化迁移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

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

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

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

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2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要求实现民主,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2)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直接原因: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中心:北京大学。

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1)陈独秀指出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

(2)李大钊猛烈抨击尊孔复古逆流和君主专制思想。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陈独秀认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不相符。

(2)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2)“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进步性(1)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特别是青年学生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1.图示法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内在联系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对传统文化持全面批判态度,集中表现为对儒家学说的政治价值观的否定。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归纳提升课件 人民版必修3课件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归纳提升课件 人民版必修3课件

【解答思路】
考查 知识
题法 对接
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1.全面分析和把握历史事件。对于新文化运动, 要掌握其背景、性质、内容和历史意义等,其 中历史意义,五个备选项都符合。 2.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① ②③⑤属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意义,而④与 题干信息“辛亥革命”、“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运动”不符,属于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 容。
作用 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中国人 的序幕,为中共的成立
民的觉醒,推动了五四运动的
作了思想准备
发生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 相同点 的争论;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
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因果型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1)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 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2)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D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三大特征 (1)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 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 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 程。
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不同
比较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期
后期
领导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
指导 思想
民权、平等和进化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主要 追求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
不 内容
新道德
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点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3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针对练 (2019·天津高二检测)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 因为 A.他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他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他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D.他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解析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等资料,迈出 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 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 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 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 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应用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借助封建 传统文化 ,宣 传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具体体现是:主张 废除君主专制,建立 君主立宪 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内容索引
基础落实 核心素养 达标检测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 (1) 鸦片战争 失败,极大地震撼了社会各界。 (2)一批官僚士大夫提倡“经世致用 ”,努力考察世界历史、地理状况。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 ①贡献:设立译馆,译成《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 。 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孔子改制考》 C.《天演论》
√B.《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解析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反映出该书的目的是制夷患,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目标]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方面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2)经济方面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商业的热情。

(3)思想方面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旗帜:民主与科学。

(3)主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4)中心及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3.内容(1)思想革命: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伦理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抨击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并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青年》杂志发动了白话文运动,率先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文小说,推动了文学革命和推广了国民教育。

[轻巧识记]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中心:北京大学。

二大口号:民主、科学。

三大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四大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2.北大为什么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提示(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2)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3)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3.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九课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九课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成为马克思
主义者,并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5)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阶级
的刊物《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
3.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工人阶 级的觉醒,为_____________的诞生提供了 中国共产党 思想基础。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图文探究 陈独秀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写到:“西 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 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 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这两位先生,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民主共和 (1)辛亥革命后,___________思想得到进一步 传播。
(2)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
民主制度 实行___________。 (3)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兴起一股 尊孔复古 ___________的逆流。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 为图“根本之救亡”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属于资产阶级,尚未
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他们强调的 平等人权和追求的“民主”“科学”局限于 个人的解放,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明正 确的道路。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和局 限性
1.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 新文化运动作业1 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 新文化运动作业1 人民版必修3

二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 A.魏源、洪仁玕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题干第一种人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孙中山则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但也继承了部分传统文化;第二种人的特点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西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肯定的态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D项正确。

魏源翻译了西方大量著作,向中国知识分子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方案,但不符题干所述特征;康有为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其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学思想相结合,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2.1916年2月,易白沙发表了《孔子平议》一文,历数了孔学四大弊端: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商榷问题,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单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

这说明作者的意图是( ) A.抨击迷信思想B.痛斥君主专制C.倡导科学精神D.回击复古逆流解析:选D。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与解读能力。

材料反映作者对孔子的猛烈批判。

结合时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期间。

1915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其专制奠定舆论基础,故作者批判孔子主要是回击复古逆流。

3.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学案2 新文化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学案2 新文化运动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
重点精讲
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延续? (1) 辛亥革命虽然完成了政治体制变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部分 完成了反封建任务,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 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数国民思想愚昧,而新文化运动正
是启蒙国民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冲击愚昧专制,冲破传统伦理道德束缚,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答案
探究点3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材料 思考 如右图 (1)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
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传统道德? 答案 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 精神象征,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 民主共和。
重点精讲
1.前期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
“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2.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
“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
重于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
解析答案 返回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解答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 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 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解答
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解答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次预演。新文化运动传播各种新思想,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5分钟作业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5分钟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视点重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

难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课前预习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早期介绍(1)________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他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2)革命党人________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学说。

(3)一些________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2.系统传播(1)背景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________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人物:________。

(3)活动①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新曙光。

②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_。

③在大学和女子高等师X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1)目的: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________的办法,改造社会,实现社会理想。

(2)结果: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及意见不合等原因,归于失败。

(3)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三次论战(1)第一次:问题与主义的讨论①双方:李大钊和________。

②问题:“要不要从________上解决中国问题”等。

(2)第二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①双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________’的国家”等。

(3)第三次①双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________政党。

”(4)影响:坚定了早期________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3.成立研究性组织(1)表现①1920年,李大钊在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含解析)人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含解析)人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括西学东渐思潮兴起的背景。

2.运用史料实证分析近代前期各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特点。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主张,认识其思想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及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主张已提升到学习“制度”的层次。

4.从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西学东渐思潮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

(3)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代表贡献地位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索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认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出版《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案复习总结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案复习总结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3课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点说明1.考纲: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考点:(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及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3.重点把握:(1)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2)先进中国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勇于实践的精神。

4.阅读内容:“问题与主义的论战”5.浙江省已考内容09年抽测(选择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9年高考(非选择,维新思想与新文化比较,26分)09年高考(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1年高考(选择,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1年高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14年抽测(选择,新文化运动评价)▲课前基础过关一.新文化运动(一)背景1.政治方面:在的统治下,反动政治势力妄图;2.思想方面:袁世凯掀起的逆流;辛亥革命使思想深入人心;3.文化方面:新式学堂的建立和风气的盛行;4.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队伍日益壮大并奋起反抗;(二)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2.代表人物:、胡适、鲁迅、蔡元培、;3.指导思想:和4.运动中心:(三)主要内容提倡和,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提倡新文学,反对;(四)评价: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运动;2.进步性(1)全面攻击了思想,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的开展开辟了道路;(2)各种各样的“主义”传入中国,形成了的局面,开始在中国传播;(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事务的关心;(4)是一场全面的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伦理、观念、、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5)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3.局限性: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完全否定和完全肯定的偏向。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传播的条件:(1)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2)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政治: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在一战期间,中国1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思想
①袁世凯掀起2尊孔复古逆流。

②激进3民主主义者认为只有进行思想革命,才能在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

③西方4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图示巧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11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1)12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2)科学
13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14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

15科学知识逐渐得到普及,崇尚16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2.“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
(1)17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18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攻击。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素材1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素材1 人民版必修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通史概要:本专题讲述的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抉择。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迈出探索第一步的是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抵抗派,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着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器物层次进行实践发动了洋务运动。

伴随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开始了新的探索。

特别是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落后在于制度的落后,于是试图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虽没有成功,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认识到在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重要的不是武器和西方的制度,而在于改变中国传统的文化。

于是在反对尊孔复古的浪潮中,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了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改造传统文化和国民心理的新文化运动。

虽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初步胜利。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没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独立。

所以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任务的重担就落在无产阶级的身上。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探寻救亡图存的“药方”一个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一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化过渡三个阶段:①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②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维新思想);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③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理论【探究一: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人民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件人民版必修3

(3)根本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 本理论,如主观与客观、量变与质 变、主 要 矛盾 与次 要 矛 盾、开展的观点、共性与个性的原理进展比较分析,确定最 正确选项。 (4)联系历史背景分析法: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去分析,找出最正确选项。而错误选项,常有以下问题:范 围过大,以偏概全,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典题例证] (2021·石家庄质检)康有为在?上光绪皇帝第六书?中提出了三 条措施:“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 采 天 下 之 舆 论 ,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 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 下人上书。日主以时见之,称旨那么隶入制度局,此诚变法 之纲领,下手之条理,莫之能易也。〞这说明康有为的主张 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大不同是( A ) A.强调君主的地位和作用 B.以制度局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C.重视舆论的监视作用 D.议会对皇帝负责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鸦片战争后,中国各个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
方学习的潮流。鸦片战争中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和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并不主 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 既学习西方的技术,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且均付诸实 践,但结果都最终失败。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课标导航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 课程标准 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
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掌握林则徐、魏源的代表作品及主要思想, 知道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学习导航 2.掌握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理解 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3.知道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思想及实践。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基础巩固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某某广学会编译的《某某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A.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B.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C.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当时的介绍者已经清楚马克思是哪国人B项正确;“英人马克思”可证明D项错误;A项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C、D 三项。

2.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某某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李大钊对社会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故B项正确。

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发生改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无政府主义的广泛传播B.发动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斗争的对象发生重大改变,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1920年,陈独秀说:“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C.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D.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5.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时期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故选C项。

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某某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综合练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综合练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魏源B.林则徐C.曾国藩D.康有为2.魏源《海国图志》的内容包括①介绍西方科技知识②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制度③赞扬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从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洋务运动的本质是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洋务派要实施新政D.学习西方的科技4.倭仁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要是为了A.否定洋务“新政”B.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C.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D.防止“以夷变夏”5.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直接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不受其人欺蒙”C.引进西方科技D.变革传统的教育制度6.所谓“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①王韬②梁启超③.薛福成④X观应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③“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④“与外人商战”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最早在A.某某B.某某C.某某D.9.康有为论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借助的理论是①儒家今文经学的“三世说”②西方的启蒙思想③西方的进化论④孔子的伦理道德理论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11.下列关于百日维新问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顽固派、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反对维新派的思想武器B.两派的论战使维新思想的宣传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C.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D.维新变法的实际作用是:思想启蒙,促进人民觉醒12.下列事件(或社会现象)中,哪一件成为下杂志产生的直接原因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辛亥革命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C.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主X尊孔复古D.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锐意改革13.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救亡之道首先是A.推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B.改革政治制度,扩大某某权利C.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D.以西方文明取代中国的封建文化14.蔡元培为北大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目的在于A.让各种学术主X在北大自由发展B.让新思想在北大传播C.为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开展开路D.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1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某某科学,其“科学”的含义是指①自然科学法则②科学精神③反对封建迷信愚昧④反对偶像崇拜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①提倡某某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④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时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7.最早倡导“文学革命”的是A.陈独秀B.鲁迅C.胡适D.蔡元培1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推动中国某某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19.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根本原因是A.李大钊等的积极宣传B.俄国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影响C.反对传统文化的结果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所以是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主要是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①唯物主义史观②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③经济学说④社会主义理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③④21.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主要是因为A.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B.李、胡的“问题与主义之争”C.五四运动期间对学生运动的态度D.胡适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22.李大钊、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表面上看,其实是A.是否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之争B.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C.李大钊主X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D.李大钊、胡适两位知识分子的学术论争23.上世纪20年代初,某某工人称誉为“做了我们工人的喉舌”的刊物是A.《劳动界》B.《劳动者》C.《劳动音》D.《工人周刊》24.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和马克思主义一道代表着中国进步思想的理论是A.基尔特社会主义B.无政府主义C.杜威的实用主义D.三某某义25.陈独秀等最终选择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问题与主义之争”教育了广大青年B.陈独秀、李大钊等要组织中国共产党C.认为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问题D.他们已经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875年,洋务运动开始,传教士林乐知如是说:“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八课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第八课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典示例技法荟萃
典型例题 例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 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地触及 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 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 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 进步性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 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 评价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 想基础 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 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 局限性 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 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孔子改制考》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
__________的先师,从而阐明了维新变法的 主张变革 必要性和合理性。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阐明变法 的内容和具体途径,指出变法的根本在变官
制。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严复
①严复的译作《天演论》首次将_________学 进化论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概况
(1)初步提出 冯桂芬 1861年,__________著《校邠庐抗议》,初
步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人民版必修3(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人民版必修3(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人民版必修3(1)[学习目标]1.背景(1)政治领域: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2)阶级基础: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思维点拨]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的主要目的是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兼容并包”则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北大成为当时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1.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思考为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是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与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1)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陈独秀从历史进化的观点出发,说明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对象。

(2)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主共和不相容。

(3)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优化提升一、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主要内容: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

(2)代表: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及洋务派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兴办海军的实践。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4)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

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1)主要内容: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

(2)代表:康、梁的君主立宪政体方案以及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方案。

(3)指导思想:由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发展为“三民主义”。

(4)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

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1)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3)指导思想:前期是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4)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

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总之,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文化层次,体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

【对点训练】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近百年来,我们盲目抄袭德、日,失败了。

又盲目抄袭英、美,失败了……这正如百年前的盲目守旧一般,若明白这一点,旧的并非全该推翻,德、日、英、美也非全要不得。

”据这段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演变②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旨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继续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演变,①正确;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②正确;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但是维新派主要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派旨在建立民主共和政体,③错误;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反封建的继续,④正确,故选A项。

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三大阶段1.三大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三大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对点训练】2.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

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 )A.民主共和B.自由平等C.救亡图存D.公正法治解析: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救亡图存。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深入,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民主共和是救亡图存的方案之一,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A项错误;自由平等的西方思想是外在的影响,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B 项错误;挽救民族危机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C项正确;公正法治的西方思想是外在的影响,不是“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故D项错误。

[真题练]1.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03年”可知,当时处于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改革教育,创办新式学堂,A、C两项错误;B项明显不是其根本目的;学习西方新知识和禁止使用新名词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故D项正确。

2.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选C。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改良思潮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误;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C项符合题意。

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写作《新学伪经考》的目的。

《新学伪经考》倡导变法,对于统治阶级是致命打击,因此才会遭到清政府禁毁,故A项错误,C项正确。

康有为把西方民主思想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托古改制,利用孔子学说宣传变法,主要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B、D两项错误。

4.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维新派的目的。

康有为认为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故其主张易服主要是为变法营造社会氛围,故B项正确。

[自选练]1.林则徐在其《秦稿》中称:“闻该国现系女主……唯其贸易夷商,向在他国往往争占马(问‘码’)头,虽无国主之命,亦可私约兵船前往攻夺,得一新地,则许出赀之人取利三十年,乃归其主,故于贸易之处,辄起吞并之心。

”这说明林则徐已觉察到英国( ) A.政治制度的先进B.对外通商的愿望C.殖民扩张的意图D.军事力量的强大解析:选C。

根据材料“故于贸易之处,辄起吞并之心”可知,林则徐已经意识到英国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贸易,甚至有吞并所在地的野心,有殖民的意图,故C项正确。

2.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以看出志刚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故D项正确。

3.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该历史现象应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解析:选B。

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因而不会出现材料中言时务,建立近代国家等政治思想,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时期向西方学习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习西方上升到思想层面,注重清除封建思想宣扬民主启蒙思想,也不符合材料内容,故C项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强调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思想,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4. 1917年3月,陈独秀在《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一文中指出:“中外学说众矣,何者无益于吾群?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

”据此,陈独秀( )A.认为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B.已经摒弃资产阶级的价值观C.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认识解析:选C。

据材料“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可知陈独秀说的是儒家的伦理学说可以统一人心,而不是认为儒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1917年3月的陈独秀仍然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在十月革命之后,逐步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故B项错误;据材料“即孔教亦绝非无可取之点,惟未可以其伦理学说统一中国人心耳”可知陈独秀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故C项正确;仅仅根据材料中陈独秀对儒学的一点认识,就说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认识,有失偏颇,故D项错误。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9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A.改革体制,中体西用B.兴利除弊,变革政体C.经世致用,改革旧法D.变通治法,提倡工商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魏源主张变革,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选C项。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A项错误;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涉及政体变革,B项错误;魏源并未提倡工商,D项错误。

2. 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 ) 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解析:选A。

郭嵩焘主张商民直接参与与洋商的“商战”,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洋务的“自强”“求富”以及“官办”和“官督商办”的思想,这表明洋务思想有新的发展,故A 项正确。

3. 1866年,奕在同文馆添设科学班,遭到大学士倭仁的反对;1877年,郭嵩焘劝李鸿章扩大留学,遭到大学者王闿运的谩骂;1880年,李鸿章、刘铭传请修建铁路,只修了天津附近的一小段,并遭到反对。

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闭关锁国政策得以延续B.守旧势力主导政局C.西方科技大规模的传入D.社会转型异常艰难解析:选D。

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开关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洋务派主张和行动遭到顽固派的反对,不能得出顽固派主导政局,故B项错误;材料提及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和先进技术,不能得出西方科技大规模传入,故C项错误;洋务派近代化举动受到众多阻挠反映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艰难,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