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组成和功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ppt课件
![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c648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5.png)
1、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红细胞的寿命:120天
形态结构:两面凹的 圆盘状;无细胞核。
正常值: (3.5-5.5)X10¹²个/L 功能:运输氧气、 二氧化碳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5min
检测值
4.2×1012/L 158/L
2.1×1011/L 16×109/L
3.5min
上表为某人的血液常规化验结果,其中指标异
常的 白细胞 ,可能受到 病毒
感染。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叫做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 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 离。
(3)血红蛋白正常值:120-176g/L
(4)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或者血红蛋 白数量过少。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溶血现象
将蒸馏水注入血液,红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正常红细胞
红细胞膨胀 红细胞破裂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红细胞的寿命:120天
形态结构:两面凹的 圆盘状;无细胞核。
正常值: (3.5-5.5)X10¹²个/L 功能:运输氧气、 二氧化碳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5min
检测值
4.2×1012/L 158/L
2.1×1011/L 16×109/L
3.5min
上表为某人的血液常规化验结果,其中指标异
常的 白细胞 ,可能受到 病毒
感染。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1)红细胞中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叫做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 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 离。
(3)血红蛋白正常值:120-176g/L
(4)贫血:血液中红细胞或者血红蛋 白数量过少。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溶血现象
将蒸馏水注入血液,红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正常红细胞
红细胞膨胀 红细胞破裂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血液的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血液的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e3e5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a.png)
目录
2、离心法 1)原理:密度等 2)具体方法:超速离心法 3)样品:血清脂蛋白 4)结果:
目录
目录
•依据生理功能分类
人类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种类
血浆蛋白
1.载体蛋白
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
2.免疫防御系统蛋白 3.凝血和纤溶蛋白
IgG ,IgM ,IgA ,IgD ,IgE 和补体C1-9 等 凝血因子Ⅶ、Ⅷ、凝血酶原、纤溶酶原等
❖ 少量ATP用于谷胱甘肽、NAD+ 的生物合成 ❖ ATP用于葡萄糖的活化,启动糖酵解过程
目录
⑵ 2, 3-BPG的功能 ❖ 2, 3-BPG是调节血红蛋白(Hb)运氧的
重要因素,可降低Hb与氧的亲和力。
目录
⑶ NADH和NADPH的功能
❖ 对抗氧化剂,保护细胞膜蛋白、血红蛋 白和酶蛋白的巯基等不被氧化,从而维 持红细胞的正常功能。
血液概况
❖ 血液(blood)的组成 血浆(plasm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 血清(serum)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 体
❖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血浆=血清+纤维蛋白原
目录
血液的基本成分
液体成分——水
固体成分
无机物:电解质
蛋白质
有机物: 含氮化合物
糖类 脂类
非蛋白类含 氮化合物
线状四吡咯
尿卟啉原Ⅲ 同合酶
尿卟啉原Ⅲ
反应部位:胞液目录源自④ 血红素的生成 胞液中的粪卟啉原Ⅲ再进入线粒体
粪卟啉原Ⅲ 血红素
粪卟啉原Ⅲ 氧化脱羧酶
亚铁螯合酶
原卟啉原Ⅸ
原卟啉原Ⅸ 氧化酶
原卟啉Ⅸ
反应部位:线粒体
目录
目录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课件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5b7c6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2.png)
生成调节物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红细胞的破坏:平均寿命120天
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kocyte
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有核,正常年人:(4.0~ 10)×109/L。
白细胞的形态
特性: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
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内源性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血液凝固的调控
1.细胞抗凝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⑴屏障作用 ⑵抗凝和抗血栓
✓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
2.纤维蛋白吸附酶抑制物:抗凝血酶Ⅲ (Ⅱa Ⅸa Ⅹa Ⅺa Ⅻa)
⑵肝素 ⑶蛋白酶C系统: Ⅷa、Ⅴa ⑷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FⅦa-Ⅲ复合物
X→Xa
⑵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Ⅱ → Ⅱa
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Ⅰ→Ⅰa
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损伤 Ⅲ
内源性凝血途径
表 面
PK
K,胶原,异物
激 活
Ⅻa
Ⅻ
Ⅶa/Ⅲ
Ca2+
Ⅺa
Ⅶ
Ⅸa
Ⅸ
Ca2+ PL
Ⅷa
HK Ⅺ
Ⅷ
①凝
血酶原 酶复合 物形成
Ⅹ
Ⅹa
Ⅹ
磷 脂
Ca2+ PL
Va
V
表
面
Ⅱ
Ⅱa
阶
②凝
血酶原 的激活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
㈠数量和形态:
⒈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周边稍厚
⒉数量:正常成人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生理学血液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b842a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6.png)
5.淋巴细胞: 免疫
33
四、血小板 Thrombocytes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体积小无细胞核双面微凸的圆盘状 内有α颗粒,致密体等颗粒
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4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 参与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数量减少到50X109/L,血管脆性增高
41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活化,形成止松软血栓─初期止血; 3.血液凝固─第二期止血;
纤维组织增生─永久性止血
42
血小板与生理性止血
1.血小板与血管收缩: 血小板释放的TXA2、5-HT→收缩血管。
2.血小板与血栓: ①黏附+聚集→松软血栓; ②释放血小板因子等→ 加固血栓; ③收缩→坚实血栓。
0.1~0.8 0.8~4.0
50~70 1~5 0~1 3~8
20~40
32
(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组织 巨噬细胞
吞噬力↑
3.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VitB12 +内因子 ;叶酸)
27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红细胞生成的关键环节:
红系祖细胞 向 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 爆式促进活性因子(BPA)
早期红系祖细胞 晚期红系祖细胞
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四)红细胞的破坏
生理学中职课件第三章血液
![生理学中职课件第三章血液](https://img.taocdn.com/s3/m/dca575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e.png)
2024/1/25
23
贫血类型及发生机制
01
02
03
04
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 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 致DNA合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 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加速导致贫血 。
2024/1/25
24
白血病发生原因和分类
微循环的组成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 液循环,主要由微动脉、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和动-静脉吻合支等部分组成。
微循环的功能
微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 换的场所,具有调节血流量的作用, 参与血液和组织液的回流,以及维持 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2
05
血液疾病生理基础
蛋白质
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物质和 参与免疫应答等作用。
糖类
以葡萄糖为主,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物 质之一。
2024/1/25
脂类
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参 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细胞膜的构成。
无机盐
如钠、钾、钙、镁等,维持血液的酸 碱平衡和渗透压稳定。
激素和酶
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
2024/1/25
27
06
实验诊断在血液学中 应用
2024/1/25
28
常见实验诊断方法介绍
01
02
03
血液常规检查
通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计 数和形态学观察,了解血 液的基本情况。
2024/1/25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0096e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1.png)
白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素。
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破坏 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 白细胞的功能
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 起形成脓液
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 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 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 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 红蛋白(haemoglobin,HB)
——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动画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反应、 收缩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功 能——
1、参与凝血 2、参与生理性止血 3、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干细胞 巨核定向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的存 活时间很短,衰 老血小板绝大部 分是在脾、肝和 骨髓内被网状内 皮细胞所吞噬。
血液生理
三、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
血液生理
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 骆驼和鹿——呈椭圆形。 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 一种(1012个/升)。同种动物的红 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 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破坏 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 白细胞的功能
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 起形成脓液
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 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 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 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 红蛋白(haemoglobin,HB)
——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动画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反应、 收缩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功 能——
1、参与凝血 2、参与生理性止血 3、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干细胞 巨核定向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的存 活时间很短,衰 老血小板绝大部 分是在脾、肝和 骨髓内被网状内 皮细胞所吞噬。
血液生理
三、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
血液生理
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 骆驼和鹿——呈椭圆形。 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 一种(1012个/升)。同种动物的红 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 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ppt课件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b5c88a964bcf84b8d57b8f.png)
少量水 无机盐 和酒精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精选ppt
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 ),它进入 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 )。
精选ppt
一、血液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 2、举例说明贫血和发炎等疾病的表现和原因。 3、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圆球有 Nhomakorabea状
防御 保护
不规则 无
止血 凝血
精选ppt
少;血 红蛋白 含量低 贫血 多:炎症
少:抵抗
力低
多:血栓
少:血流
不止
绿色血
玫瑰色血
精选ppt
无 色 血
蓝 色 血
精选ppt
精选ppt
抗凝剂:柠檬酸钠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 功能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代谢 产物激素等物质
血
液
血浆(淡黄色) 成分:主要成分:水(90﹪)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精选ppt
精选ppt
较大 最多
最大 最少 最小 较少 血液的功能:
圆饼状 红色
无
含血红 蛋白
主要运 输氧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精选ppt
若a为米饭中的淀粉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 ),它进入 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 )。
精选ppt
一、血液
学习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识别血细胞的形态。 2、举例说明贫血和发炎等疾病的表现和原因。 3、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圆球有 Nhomakorabea状
防御 保护
不规则 无
止血 凝血
精选ppt
少;血 红蛋白 含量低 贫血 多:炎症
少:抵抗
力低
多:血栓
少:血流
不止
绿色血
玫瑰色血
精选ppt
无 色 血
蓝 色 血
精选ppt
精选ppt
抗凝剂:柠檬酸钠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 功能
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代谢 产物激素等物质
血
液
血浆(淡黄色) 成分:主要成分:水(90﹪)
白细胞和血小板
(白色)
血细胞
红细胞(深红色)
精选ppt
精选ppt
较大 最多
最大 最少 最小 较少 血液的功能:
圆饼状 红色
无
含血红 蛋白
主要运 输氧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ppt课件全篇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ppt课件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e6ac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1.png)
限制过敏反应,参与蠕虫免疫 参与特异性免疫 吞噬病原微生物及衰老细胞;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29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白细胞渗出 2、趋化性
30
(1)、中性粒细胞 50%~70%
形态:球形,核杆状或分叶状,功能:吞噬、杀灭 细菌。
31
32
(2)、嗜碱粒细胞 0-1% 形态:球形,核S形或分叶,胞质内含大小不 一,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兰紫色。
Ⅶa Ca2+
Ⅲ
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磷脂、源自Ⅹ激活生成Ⅹa63
64
通过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的形成,使内源性 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共同完成凝血过程。
生成的Ⅹ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与Ⅴa在磷脂 膜表面形成Ⅹa-Ⅴa- Ca2+-磷脂复合物即凝 血酶原酶复合物。
65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
41
42
当血小板少于50×109/L时,称血小板过少, 人体可出现异常出血倾向。
当血小板多于1000×109/L时,称血小板过多, 则易发生血栓。
血小板平均寿命 7~14 天。
43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2).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
44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维蛋白。
56
(3)凝血的三个基本步骤: 相继激活、逐级放大 ”
①
②
③
57
58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因子Ⅹ酶复合物) 根据凝血因子X的激活途径和参与的凝血因子的不
同分为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因子
59
(1)、内源性凝血途径 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物质如玻璃、血管内 皮等接触而启动。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29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1、白细胞渗出 2、趋化性
30
(1)、中性粒细胞 50%~70%
形态:球形,核杆状或分叶状,功能:吞噬、杀灭 细菌。
31
32
(2)、嗜碱粒细胞 0-1% 形态:球形,核S形或分叶,胞质内含大小不 一,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兰紫色。
Ⅶa Ca2+
Ⅲ
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磷脂、源自Ⅹ激活生成Ⅹa63
64
通过Ⅶa-组织因子复合物的形成,使内源性 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共同完成凝血过程。
生成的Ⅹa在Ca2+存在的情况下与Ⅴa在磷脂 膜表面形成Ⅹa-Ⅴa- Ca2+-磷脂复合物即凝 血酶原酶复合物。
65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
41
42
当血小板少于50×109/L时,称血小板过少, 人体可出现异常出血倾向。
当血小板多于1000×109/L时,称血小板过多, 则易发生血栓。
血小板平均寿命 7~14 天。
43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2).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
44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维蛋白。
56
(3)凝血的三个基本步骤: 相继激活、逐级放大 ”
①
②
③
57
58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因子Ⅹ酶复合物) 根据凝血因子X的激活途径和参与的凝血因子的不
同分为 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因子
59
(1)、内源性凝血途径 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
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物质如玻璃、血管内 皮等接触而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上、下腔静脉
二氧化碳
等废物
全身毛细
组织
血管网
细胞
氧、营养物质
肺动脉
主动脉
“
”表示血液循环中的动脉血
“
”表示血液循环中的静脉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2、体循环
• 3、静脉血和动脉血
• 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少
• 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多
• 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瓣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8、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 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
(C ) A.与心脏相通 B.管壁薄而弹性小 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 D.与动脉伴行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毛细血管 功能: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毛细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管内血流速度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 盐,血浆蛋白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颜色: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血
浆 构成成分:含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
盐等3%,水约90%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知识点一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 位置:人的心脏在胸腔内的两肺之间,心尖指向 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2)结构: (3)功能: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知识点二 血液循环的途径
肺静脉
氧 肺泡 肺部毛细血管网
二氧化碳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白细胞 形态结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少 生理功能: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 保
护作用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20、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细胞核
白
• ⑴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
• 细胞中有
,故该细C胞是
细胞。
• ⑵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蛋固白,质
会形成血栓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3、某人不小心手被刀割伤,流血一直不易被止住。 他可能是血液中什么成分缺少?
(D)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例3、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
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
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
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例1、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 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 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加入抗凝剂后,A、B试管内的血液不应凝固, 而应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可 见A是不正确的;不加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会发 生凝集,形成血块。血块周围的液体为血清,可 见C、D图也不对。所以正确答案为B。
• 答案 (1)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管
动脉 功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压力高,因此动脉的管壁
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动脉不断分支,管径也由大变小,最后变成了毛细
血管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静脉 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类血流速度慢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
• 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 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
• 名称
体循环
肺循环
• 循环途径 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网 各级静脉
•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最慢 便于血液与组织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小动脉
毛细血管
小静脉
粗
细 单行
分支多 慢
粗
细
分支多
• (1)A是
;B是
;C是
。
•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 的 中血 的管 红; 细静 胞脉一内般的成血液_由____通过,而血血流液速的度组的成血和功管。能汇流入较
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
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
烧伤患者 ;(2)贫血患者 ;(3)血流
不止者
。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 解析 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 缺少的成分,是现代医学的新趋势。(1)大面积 烧伤患者大量失水,由血浆中水分来补充;(2) 贫血患者由病因看是缺乏了红细胞,应输入红细 胞;(3)血流不止者是凝血功能上的问题,输入 血小板来解决。本题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帮助 学生全面理解输血,关注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同 时也是对血液成分及功能加深认识。
• 对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
所示的结构。
• ⑶肾小囊腔中的液体成分与图血中液的A组相成和比功,能 不含有
5、某人感冒发烧,体内有炎症,血液中数目增多的 是
(C )
A.血红蛋白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小板 形态结构:是最小的血细胞,形态不规则,无细胞
核 生理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由于血小板凝集等原因而在血管内出现凝血块,就
答案 B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红细胞 颜色: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功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形态结构: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
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
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 容易与氧分离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A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的血管流向较 而 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
• 解析 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一方面要 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血液总是从动脉流向毛细 血管,由毛细血管流向静脉。另一方面要根据血 管的特点和位置关系,毛细血管细而分支多,血 流速度慢,在其前方的是小动脉,后方的是小静 脉。
• 答案 (1)A是小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小静 脉;(2)粗 细 分支多;细 分支多 粗;单行 慢。